(参考课件)血液透析滤过的相关知识
血液透析滤过透析滤过课件
联机血液滤过透析
现存肾替代疗法的不足之处
o溶质清除效率低
o溶质清除的选择性较差
o仅能部分模拟肾脏功能
o患者-透析界面的生物不相容性
29
第29页,幻灯片共53页
超净水透析
330
第30页,幻灯片共53页
超净水透析
血透用水的AAMI质量标准
(透析液微生物学和内毒素标准)
液体类型 配制透析液用水
微生物计数 (CFU/ml)
关于血液透析滤过透析滤过
1
第1页,幻灯片共53页
世界人口和透析
EU
中国
USA
日本
出典(Table4)より改編
2005年 EDTA開催時の報告より
全球人口:约64亿人 透析患者:约137万人
巴西
2
第2页,幻灯片共53页
世界各国透析患者的数量
人口(亿人) 透析患者(万人)
50
50
40
40
30
30
20
险期 3. 配合肾移植, 不仅可作为移植患者的准备与筛
选措施, 有利时间进行肾移植,也是肾移植术后 的保障(术后ARF、急慢性排异反应等)
445
第45页,幻灯片共53页
目前慢性HD的时间尚无统一 标 准, 目前采用参考值:
• BUN ≥28.6mmol/l
• CRE ≥707.2mol/l • 有高钾血症 • 有代谢性酸中毒 • 有尿毒症症状
6
第6页,幻灯片共53页
7
第7页,幻灯片共53页
血液透析工作原理
2 溶质的对流:
指溶质随水的跨膜移动而同时被带出膜外,水跨 膜移动的量越大,随之带出的物质越多。透析过程中 可借助于透析器膜内血液的跨膜压力(正压)及透析 器膜外设定的相反方向的压力(负压),将体内的水 分通过跨膜拉出,与此同时血液内的毒素也被带出来
血液透析滤过的相关知识演示教学
半透膜
半透膜是绝大多数血液净化治疗的基础。可允许一 定体积范围内的溶质(分子或离子)通过。血液净 化的效率和结果与半透膜的材质、厚度、结构、面 积等有关。
血液滤器的结构
透析液流 血流
血流 透析液流
血液净化的基本原理
分子/溶质转运机理(溶质清除) •扩散/弥散作用 Diffusion •对流作用 Convection •吸附作用 Adsorption
调节时应考虑如下因素:后稀释法的 肝素用量要比前稀释法用量大
普通肝素:一般首剂量0.3-0.5mg/kg ,追加剂量5-10mg/h
低分子肝素:一般选择60-80IU/kg, 推荐在治疗前20-30分钟静脉注射,无 需追加剂量
血液透析滤过(HDF)的适应症
• 适用于所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 血液透析高危患者:老年,心血管系统欠稳定,
前稀释:置换液在透析滤过器动脉口之前输入 后稀释:在透析滤过器静脉口之后输入
前稀释 后稀释 置换液口
前稀释
后稀释
液体流变学和压力参数更为
优点
安全
中空纤维内血液被稀释,流 量增加,剪切力降低,有助
后稀释对于中分子物质 的清除高
于保持滤过膜的通透性
缺点 对流和弥散清除率下降
在超滤较高时导致滤过 膜通透性下降从而使超 滤率下降
血液净化的分类
• 间断血液净化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
常用的间断性血液净化技术
• 血液透析(HD) • 血液滤过(HF) • 血液透析滤过(HDF) • 血液灌流(HP)
血液透析(HD) 透析液 需要
血液滤过(HF)
血液透析滤过( HDF)
无
需要
置换液 无
需要
血液透析滤过_课件.ppt
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穿刺针有无脱出移位,血路 管有没有扭曲,详细记录。 • (4)观察患者临床反应,如恶心、呕吐、出冷汗、 寒战、发热等,询问患者的自我感觉,警惕置换液 被污染导致热源反应、低血流量、破膜、凝血等, 及时处理 。如果患者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出现明 显变化,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
二、血液透析滤过装置
• 2)置换液的配制 • 配制方式有以下两种: • a、联机法(on-line):为目前主要
方式,反渗水(超纯水)与无菌浓缩 透析液通过比例泵配制成置换液,再 经过滤后输入体内。 • b、用静脉输液制剂制作:因价格昂贵, 临床基本不使用。
三、治疗方式
• (一)治疗方式:前稀释置换法、 后稀释置换法及混合稀释法。
四、血液透析滤过临床应用
• (一)血流动力学稳定 • 1、HDF心血管系统耐受性高于血液透
析。 • 血液透析滤过是及时补充等渗溶液,
体内渗透压变化少,血压影响小。 • 血液透析是体内渗透压变化大,血压
影响大。
四、血液透析滤过临床应用
• (二)清除中大分子毒素 • 清除率远优于血液透析。可以清除血液透析
五、护理
• HDF已成为常规的治疗模式,在常 规的HD同时每周或者每两周进行一 次HDF。我们护士要充分了解它的 治疗原理、适应症、不良反应及并 发症,熟练掌握它的操作规程,有 针对性对患者进行监测和护理。
五、护理
• 患者准备: • 1、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及全面评估,包括症状、
体征、肾功能、血电解质及酸碱平衡、Hb 、凝 血功能等指标。 • 2、首次接受HDF(没做过HD),医生要向患者和 家属解释治疗的目的和风险,签署各种知情同意 书。 • 3、治疗前应检测患者肝炎病毒指标、HIV 和梅 毒血清学指标。 • 4、建立血管通路 • 临时性血管通路:中心静脉导管; • 永久性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移植血管、中心 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等。
血液透析滤过参考幻灯片
3
溶质清除
弥散:溶质分子由浓度高的一侧作跨膜运动,
溶质的弥散运动的能源来自溶质的分子或 微粒自身的不规则运动
4
溶质清除
对流:通过压力的作用将水分从膜一侧挤到
另一侧,小于膜孔的溶质也同事被挤出。
5
溶质清除
吸附:指膜依靠范德华力,亲水性及疏水性、 膜孔亚结构等将溶质固定于膜上。
23
血液透析滤过的适应症
? 适用于所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 血液透析高危患者:老年,心血管系统欠
稳定,心肌病变,糖尿病等 ? 常规维持性透析不能控制的体液过多,高
血压,心力衰竭,浆膜腔积液和尿毒症脑 病等 ? 常规透析易发生低血压和失衡综合征的患 者 ? 已出现血液透析慢性并发症的患者
24
相对禁忌症
血液透析
? 对尿素、肌酐等小分子毒素有较高的清除 率
? 迅速清除血钾,纠正酸中毒 ? 技术相对成输,价格相对便宜 ? 容易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 对中分子的清除效率差
11
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
12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滤过(HDF ):用高通量的透析膜
在血液透析(弥散)的基础上,同时提高超滤率, 从血中超滤出大量含毒素的液体(对流),同时 输入等量置换液的一种血液净化疗法。
目的:是在清除小分子毒素的同时,增强对中分
子毒素的清除作用。
13
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的区别
血液透析的溶质清除主要依靠 弥散功能 ,对 流只占极少比例,而血液透析滤过由于超滤量大 幅提高,溶质通过 对流清除的比例明显提高。
血液透析由于膜的孔径较小,只能清除小分子 毒素, 而血液透析滤过由于采取高分子合成膜, 孔径较大,能有效清除中分子毒素。
血液透析相关知识PPT课件
-
30
透析充分的措施
• (二) 采取措施达到充分透析 • 1、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治疗依从性,以保证完成
每次设定透析时间及每周
• 透析计划。 • 2、控制患者透析间期容量增长。要求透析间期控
制钠盐和水分摄入,透析
• 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5%,一般每日体重 增长不超过1kg。
• 3、定期评估和调整干体重。
-
9
• 2、急性肾损伤。
• 3、药物或毒物中毒。
• 4、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 衡紊乱。
• 5、其它:如严重高热、低体 温等。
-
10
透析禁忌症
• 无绝对禁忌症,但下列情况 应慎用:
• 1、颅内出血或颅内压增高。 • 2、药物难以纠正的严重休克。
-
11
透析禁忌症
• 3、严重心肌病变并有难治性心 力衰竭。
-
25
常规透析病人来说,要保证透析充分,每周透 析时间不能低于10小时。也就是说,每周三次, 每次4.0-4.5小时;每周两次,每次5-5.5小时。
3、透析器面积及膜材料:透析器面积越大透析 效果相对越好。不同膜材料,透析效果也不相 同。目前,常用的有聚砜膜、三醋酸纤维膜、 聚酰胺膜、聚碳酸酯膜、
-
26
• 乙烯聚乙烯醇膜等,这些膜材料是高分 子合成膜,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清除率 高,耐受压力大,残留血量少等优点。 而铜仿膜和血仿膜已逐步淘汰。
• 4、病人体内毒素高低:毒素越高,相同 情况下清除率会越高。
• 5、超滤量:理论上,在脱水时膜两侧会 产生一定压力,使毒素分子与膜碰撞的 几率增加,所以通过膜孔的分子会增多,
(3)半透膜的阻力:在这里所指的阻力包 括半透膜的面积、膜孔大小、膜的厚度等。
血液滤过技术与护理 PPT课件
(二)治疗中的护理
1.治疗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巡视,密切监测机器是否正常运转、血管通路 有无异常以及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记录。
2.护士应重视患者治疗中的主诉和要求,做好耐心解释工作,缓解病人 的紧张情绪和不安,满足病人合理的需求。
(三)治疗后的护理
1.饮食指导:HDF在清除毒素和代谢产物的同时还会丢失大量的营养物 质,应指导患者增加优质蛋白质(建议1.2-1.5/kg/d)、维生素、微量元
动拖动水中的溶质同时移动。
工作机制: 与血液透析相同,包括溶质的弥散、对流、超滤。
弥散(溶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 对流(水移动带动溶质转运)
HD与HDF的区别: HD的溶质清除主要依靠弥散功能,对流只占极小比例,而HDF由于超
滤量大幅度提高,溶质通过对流清除的比例明显增大;
血液透析由于膜的孔径较小,只能清除小分子毒素,而HDF采用高分子 合子膜,孔径增大,能有效清除中分子毒素。
内瘘有无闭塞,静脉置换有无感染及阻塞等。
3.护士的准备:按要求穿戴整齐、洗手、戴手套。
4.机器的准备:利用机器语言提示完成机器准备,特别是滤过装置的准 备,根据医嘱准确的设置各项参数。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治疗的正确实施,保证患者治疗的安全。
6.通路的护理
上机后观察通路处有无出血、血肿发生,跟医嘱一致。
液进行细菌培养,防止热源反应。
少数患者在首次进行HDF时,出现头昏、胸闷或全身不适等非特异性症 状,偶有心动过速,这些症状难以解释,可能是由于HDF同时清除体内 某些有用物质,如激素等,可能造成了内环境紊乱所致,暂时减少血流 量,减少置换量,可以减轻症状,大多数患者经数次HDF治疗后会适应
。
护理要点
血液透析滤过的技术与护理
血液滤过 ppt课件
C 适应症 ONTENTS
01 常规透析易发生低血压 02 顽固性高血压 03 不能控制的体液过多和心力衰竭 04 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05 尿毒症神经病变 06 心血管功能不稳定、多脏器衰竭及病情
危重患者
5
C 禁忌症 ONTENTS 01 药物难以纠正的严重休克或低血压 02 严重心肌病变导致的心力衰竭 03 严重心律失常 04 精神障碍不能配合血液净化治疗
13
血液滤过中的监测
体外循环建立后,立即测量血压、脉搏,询问患 者的自我感觉,详细记录在血液滤过记录单上。
自我查对:①按照体外循环管路走向的顺序,依 次查对体外循环管路系统各连接处和管路开口处, 未使用的管路开口应处于加帽密封和夹闭管夹的双 保险状态;②根据医嘱查对机器治疗参数。
14
双人查对:自我查对后,与另一名护士同时再次查对上述 内容,并在治疗记录单上签字。
低分子肝素:一般选择60~80 IU/kg,推荐在治疗 前20~30 min 静脉注射,无需追加剂量。
22
并发症及处理
(一)反超 原因:低静脉压、低超滤率或采用高超滤系数的
透析器时,在透析器出口,血液侧的压力可能低于 透析液侧,从而出现反超滤,严重可致患者肺水肿。 临床不常见。 预防:调整适当TMP(100~400 mmHg)及血流量 (常>250 ml/min)
毒素; (2)定期更换内毒素过滤器;
16
(3)置换液配制过程无菌操作; (4)使用前必须严格检查置换液、血滤器及管道的
包装与有效使用日期,检查置换液的颜色与透明度; (5)出现发热者,应同时做血液和置换液细菌培养
及置换液内毒素检测; (6)抗生素治疗。
17
并发症及处理
血 液 透 析 滤 过ppt课件
二、血液透析滤过装置
• • • • 3、置换液 1)置换液的组成 a)置换液:无菌、无病毒、无致热源 内毒素<0.03EU/ml、细菌数<1×10-6 cfu/ml。 • b)置换液的成份:应与细胞外液一致。 • 常用置换液配方(mmol/L):钠135~145、 钾2.0~3.0、钙1.25~1.75、镁0.5~0.75、 氯103~110、碳酸氢盐30~34。
• • •
• • • • • • 5、肝性脑病患者。 6、药物中毒者。 7、高磷血症者。 HDF清除磷远大于HD。 8、多脏器功能障碍者。 ARDS、低氧症状。
五、护理
• HDF已成为常规的治疗模式,在常 规的HD同时每周或者每两周进行一 次HDF。我们护士要充分了解它的 治疗原理、适应症、不良反应及并 发症,熟练掌握它的操作规程,有 针对性对患者进行监测和护理。
二、血液透析滤过装置
• 1、血滤器选择 • HDF 使用的透析器与HF 使用的透析器类 似,为大孔径、高通量透析滤过器。 • 特点: • 1)生物相容性好。 • 2)截留分子量通常<60000; • 3)不易吸附蛋白质; • 4)理化性质稳定。
二、血液透析滤过装置
• 2、血液滤过机 • 1)相对血液透析机增设了置换液泵和液体平衡加 温装置。 • 2)内置2到3个过滤器。费萨尤斯是2级过滤,金宝 是3级过滤。 • 3)过滤器的作用是净化置换液。 • 原理是滤过和吸附。 • 滤过:截留细菌及细菌大分子产物。 • 吸附:截留内毒素和小分子致热源。 • 过滤器截留能力取决于滤器类型、使用时间、透析 液中细菌内毒素含量。 • 过滤器寿命是600~900小时,使用100~150次,每 2至3月更换一次。
四、血液透析滤过临床应用
• (一)血流动力学稳定 • 1、HDF心血管系统耐受性高于血液透 析。 • 血液透析滤过是及时补充等渗溶液, 体内渗透压变化少,血压影响小。 • 血液透析是体内渗透压变化大,血压 影响大。
血液滤过ppt课件
13
吸附
❖ 溶质吸附在滤器膜的表面、或滤器中的活性 炭及吸附树脂上,从而达到清除的效果
❖ 应用于血液灌流等模式中
14
全血吸附
活性炭
胆红素、药物
阳离子交换树脂
钾离子
多粘菌素
内毒素、细胞因子
聚乙烯亚胺包被大孔珠 低分子量毒素
聚丙烯酰胺多孔珠
脂蛋白
15
血浆吸附
阳离子交换树脂
钾
免疫吸附
细胞因子、TNF
连续性血液滤过
1
血液滤过(HF) 是在超滤技术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不同于血液透析 的血液净化技术。它模拟正常肾小球的 滤过作用原理,以对流的方式滤过清除 血液中的水分和尿毒症毒素。 血液滤过 是一种比血液透析更接近正常 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肾脏替代疗法。
2
原理
血液滤过 的血循环可以应用或不用血 泵,将血液通过高通透性膜制成的滤器 ,由 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加滤液侧负压(跨膜压), 驱使水分经滤过膜进入滤液,溶质以等渗性 对流转运和水一起穿过透析膜而被清除,再 通过输液装置,在滤器前或后,补充与细胞 外液成分相似的电解质溶液(置换液),达 到血液净化的目的。
SMW-S MMW-S
质依浓溶度梯度通过半透膜向透析液弥
Diffusion 散,两侧可透过半透膜的分子(如水、电
解质和中小分子物质),通过跨膜移动达 到动态平衡,从而除体内有害物质。
PB-S
Blood ➢小分子物质
➢离子, NH4 ➢ BUN, Cr
影响弥散的因素包括溶液浓度梯度,溶 质分子量和半透膜的阻力。
30
1.滤过膜:
主要取决于膜的厚度、几何结构及滤过系 数与有效面积。 常见血液滤过膜,聚丙烯晴(PAN)、聚 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聚砜(PS)、 聚酰胺(PA)、 聚碳酸酯(PC)。
血液透析滤过相关知识
血液透析滤过定义:血液滤过(HF)是在超滤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一种不同于血液透析的血液净化技术。
它模拟正常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原理,以对流的方式滤过清除血液中的水分和尿毒症毒素。
血液滤过是一种比血液透析更接近正常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肾脏替代疗法。
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通过模拟人体肾脏的溶质清除,提供最佳的肾脏替代疗法。
HDF是HD与HF的联合应用,兼有两者的优点。
HDF是利用高通量血液滤过器进行透析的同时经机器设置的补液系统向患者体内输入大量置换液。
原理:血液滤过将血液通过高通透性膜制成的滤器,由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加滤液侧负压(跨膜压),驱使水分经滤过膜进入滤液,溶质以等渗性对流转运和水一起穿过透析膜而被清除,再通过输液装置,在滤器前或后,补充与细胞外液成分相似的电解质溶液(置换液),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
由于血液滤过器的通透性较高,不同分子量物质的清除率基本相似。
血滤的清除率与超滤和筛系数有关,而与分子量大小无关,不同分子量物质的清除率基本相似(清除中、小分子能力相等)。
血透的清除率与分子量成反比(对小分子的清除优于中分子),与任何膜的筛系数无关。
因此,血液滤过对中分子的清除优于血液透析。
筛系数:是反映滤过膜通透性的指标,对于每一种溶质来说都有特定的筛系数,即超滤液中的溶质浓度与血浆中溶质浓度之比。
筛系数的大小取决于滤过膜上孔径的大小、溶质分子的大小及其与蛋白结合的特性。
筛系数=超滤液中溶质浓度+〔1/2﹙动脉血中溶质浓度+静脉血中溶质浓度)〕血液净化溶质清除原理弥散 Diffusion对流 Convection吸附 Adsorption弥散:经由半透膜两侧的血液及透析液中的分子,在限定的空间内自由扩散,以达到相同的浓度,最终,分子由高浓度一侧转运至低浓度一侧。
应用于透析(dialysis)中对流:在跨膜压(TMP)的作用下,液体从压力高的一侧通过半透膜向压力低的一侧移动,液体中的溶质也随之通过半透膜,这种方法即为对流人的肾小球以对流清除溶质和水分应用于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中弥散与对流的比较:透析对小分子溶质清除好于滤过;应用高通量透析膜后,血液滤过对小分子溶质清除已接近透析方式;透析无法达到滤过对中大分子溶质的清除效果;血液滤过为等渗脱水,血流动力学稳定.因此,临床中多使用血液滤过模式HD和HDF在清除物质时的对比HD HDF小分子:水糖肌酐尿素电解质小分子:水糖肌酐尿素氮电解质中分子:维生素胆红素化学药物大分子:细胞因子:炎性介质HDF的装置包括血液滤过机、血液滤过器、管路及置换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内有多种毒素,根据分子量,可粗略分 为小分子、中分子和大分子 弥散主要清除小分子 对流主要清除中大分子 吸附则根据膜的性质会清除某一类特殊的分 子,如带正电荷的毒素
13
• 间断血液净化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
14
• 血液透析(HD) • 血液滤过(HF) • 血液透析滤过(HDF) • 血液灌流(HP)
3
血流
透析液流
透析液流
血流
4
分子/溶质转运机理(溶质清除) • 扩散/弥散作用 Diffusion • 对流作用 Convection • 吸附作用 Adsorption
液体转运机理(水的清除) • 超滤作用 Ultrafiltration • 渗透作用 Osmosis
5
弥散:通过浓度梯度Hale Waihona Puke 现溶质分子穿过膜的运动,20
前稀释置换液量为30-50L 后稀释置换液量为15-25L左右 (需根据血流量和跨膜压进行调整)
血流速度:大于250ml/min 透析液流速:500-800ml/min
21
22
调节时应考虑如下因素:后稀释法的 肝素用量要比前稀释法用量大
普通肝素:一般首剂量0.3-0.5mg/kg, 追加剂量5-10mg/h
这些溶质分子一般是从高浓度侧转移到低浓度侧
溶质移动 - 从较高浓度区域扩散/移动到较低浓度区域
6
未经透析血液输入
反向流动以获得有效的 弥散过程
确保代谢废弃物从血液 有效地转运至透析液
废液流出 透析液输入
净化后血液输回病人体内
7
对流:通过压力的作用将水分从膜一侧挤到另一 侧,小于膜孔的溶质也同时被挤出。
头昏、胸闷及全身不适等非特异症状, 偶有心动过速
28
HDF治疗优于HF与HD。 同样的治疗时间里,HDF较HD对小分子溶
质的清除率由70%增加为80%。
HDF与HF对大中分子溶质的清除控制较好。
HDF不影响体内酸碱平衡、电解质溶质的 清除。
29
HDF能清除大量的液体而不引起低血压,明显 改善心血管耐受性。治疗中少有血压下降及透 析中的各种不舒服症状出现。
8
吸附:指膜依靠范德华力,亲水性及疏水性、 膜孔亚结构等将溶质固定于膜上。
9
有些膜材料带有吸附特性 • 发生在膜表面的吸附 • 如果分子能通过膜表皮,更 大规模的吸附发生在膜的深层
分子粘附在膜的表面或深层
10
超滤:因压力梯度差形成的液体移动,作用的压力 可以是正压或负压
11
渗透:膜两侧渗透梯度使水由渗透压低的向渗 透压高的一侧做跨膜运动,称之为渗透。在血液 净化中,渗透脱水作用甚轻。
15
血液透析(HD) 透析液 需要
血液滤过(HF)
血液透析滤过 (HDF)
无
需要
置换液 无
需要
需要
机制 作用
弥散+超滤 对流占很小比例
主要清除血中小 分子废物,调节 平衡电解质和酸 醶,可透性药物 和毒物。
超滤+对流
血液通过过滤器 过程中清除血浆 中的水分,电解 质和一部分中分 子物质
弥散、对流、超 滤 吸附占很小比例
31
• 不需要透析液系统,血液流经体外一含有吸附剂的灌流 器,通过吸附作用清除血中的毒物
• 主要用于治疗药物和毒物的中毒,如有机磷中毒、安眠 药中毒等
• 其吸附剂多为活性炭或合成树脂 • 血液灌流会破坏细胞有形成分:白细胞、血小板等
灌流器
26
蛋白丢失:高通量透析膜的应用,使 得白蛋白容易丢失,尤其是后稀释置 换法。
缺失综合征: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增加 可溶性维生素、蛋白、微量元素和小 分子多肽的丢失。因此,在进行HDF时, 因及时补充营养。
27
HDF由于输入大量置换液,如无菌操作 不当,或置换液质量有问题,极易发 生寒战发热
贺州市人民医院
李菁
利用半透膜的原理,将患者的血液与透 析液同时引进透析器,两者在透析膜的两侧 呈反方向流动,借助膜两侧的溶质梯度、渗 透梯度和水压梯度以达到清除毒素和体内潴 留过多的水分,同时补充体内所需的物质。 并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目的。
2
半透膜是绝大多数血液净化治疗的基础。可允许一 定体积范围内的溶质(分子或离子)通过。血液净 化的效率和结果与半透膜的材质、厚度、结构、面 积等有关。
可以减轻长期透析治疗引起的肌肉、骨骼症状 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EPO需要量减少。
30
目前大量无菌和无致热原置换液的联机 生产,使得HDF成为一种容易实现、容 易操作、微生物上安全和较为经济的治 疗方案。
对处理不稳定,有多器官衰竭的ARF, 且需要过多液体(如高营养、升压药滴 注等)或休克样状态患者有帮助。
低分子肝素:一般选择60-80IU/kg, 推荐在治疗前20-30分钟静脉注射,无 需追加剂量
23
• 适用于所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 血液透析高危患者:老年,心血管系统欠稳定,
心肌病变,糖尿病等 • 常规维持性透析不能控制的体液过多,高血压,
心力衰竭,浆膜腔积液和尿毒症脑病等 • 常规透析易发生低血压和失衡综合征的患者 • 已出现血液透析慢性并发症的患者
不仅对小分子物 质清除增加,也 能改善对中大分 子物质的清除
16
血液透析滤过体外循环的建立和透析部分的操作 与血液透析相同,连接置换液时注意无菌操作
血液透析滤过根据置换液输入方式不同分为前稀 释法和后稀释法
前稀释:置换液在透析滤过器动脉口之前输入 后稀释:在透析滤过器静脉口之后输入
17
前稀释 后稀释 置换液口
18
前稀释
后稀释
液体流变学和压力参数更为
优点
安全 中空纤维内血液被稀释,流 量增加,剪切力降低,有助
后稀释对于中分子物质 的清除高
于保持滤过膜的通透性
缺点 对流和弥散清除率下降
在超滤较高时导致滤过 膜通透性下降从而使超 滤率下降
19
一般治疗时间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时 间相同,为4-5小时
患者净超滤量为总超滤量减去置换液 量
24
严重血容量不足及休克 严重心脏病变 严重出血 恶性肿瘤晚期 精神异常,不能合作者
25
反超滤:低静脉压、低超滤率或采用高 超滤系数的透析器时,在透析器的出 口,血液侧的压力可能低于透析液侧, 从而出现反超滤,严重可致肺水肿, 临床不常见。
预防:调整适当跨膜压及血流量大于 250ml/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