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褚遂良《小楷千字文》
《文征明小楷全集》(不怕你不收藏)
![《文征明小楷全集》(不怕你不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4d687c2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5.png)
《⽂征明⼩楷全集》(不怕你不收藏)⽂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
四⼗⼆岁起以字⾏,更字征仲。
因先世衡⼭⼈,故号衡⼭居⼠,世称“⽂衡⼭”,曾官翰林待诏,长州(今江苏苏州)⼈。
⽣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年,年九⼗岁。
擅长诗⽂书画,诗宗⽩居易、苏轼,⽂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在诗⽂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
在绘画上,师法沈周,典雅秀丽,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徵明-⼩楷《落花诗册》⼀、⽂徵明⼩楷评价 1.⽂徵明的⼩楷造诣最⾼。
主要师法传为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以及钟繇《宣⽰》,王献之《⼗三⾏》等,⼜能融⼊唐⼈⼩楷笔法于⼀炉,形成“温纯精绝”的⾃家风貌。
——佚名 2.⽂徵明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楷和⾏书。
他的⼩楷师承晋唐各家,主要学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等,不仅精细⼯整、法度严谨纯熟,且笔锋劲秀、风格俊雅。
⾄⼋⼗岁后的⼩楷尤见功⼒。
——佚名 3.古⽆真正楷书,即锺、卫所传《荐季直表》、《乐毅论》,皆带⾏笔,⾃唐《九成宫》、《多宝塔》等碑,始字画谨严,⽽偏肥偏瘦之病,犹然不免。
⾄国朝⽂征仲先⽣始极意结构,疏密匀称,位置适宜。
如⼋⾯观⾳,⾊相俱⾜。
于书苑中亦盖代之⼀⼈也。
——明·谢在杭 4.⽂徵明在⼩楷书法上的造诣为明代中后期的书法“中兴”开启了先河,并有推波助澜之功,其从赵孟頫远窥晋唐神韵,⼀改“台阁体”束缚的时代积习,在痴守法度的前提下,于绳墨中寻求书法的逸趣,以此追寻⼩楷书法⾄真⾄纯的神化的境界。
——齐观闪《以⽂徵明⼩楷《草堂⼗志》为鉴—谈毕业创作(⼩楷书法)体会》 5.⾼远《⽂徵明⼩楷书风及价值研究》:⽂徵明⼩楷书法于统⼀风格中⼜有微妙变化。
以其为官为界:早期:泛学众家,风格多样,但却牢守法度。
⽤笔尖利外露,较多棱⾓。
中期:少波磔,多温润。
⼀⾯受“台阁”时风的影响尚⼯整。
⼀⾯受欧体影响,谨严劲健,却⼜失之紧密板滞。
历代最值得推荐的小楷书法名家名作
![历代最值得推荐的小楷书法名家名作](https://img.taocdn.com/s3/m/b53f2d2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12.png)
历代最值得推荐的小楷书法名家名作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中的小调。
它创建于三国魏朝的仲由。
他是最杰出的隶书权威,楷书的笔法脱胎于韩立,笔法生动如在大海中飞翔。
但结构宽平,横画长直画短,官分遗风犹存。
然而,模型方法已经准备好了,它实际上是官书的祖先。
王羲之到了东晋,对小楷书法的研究更加细致,使之臻于完美,也为中国小楷书法树立了一个美好的欣赏标准。
汉晋南北朝钟繇《宣示表》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县)人,出生于汉末名士之家,官至太傅。
他同汉末张芝、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合称书中“四贤”。
书法各体兼备,完成了古隶向楷书的转变,创立了楷书这一新的书体,在书法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作品中尤以《宣示表》最能体现其小楷的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此帖章法纵紧横疏,气势开阔,每行字的大小、轻重、正欹、宽窄,错落有致,极尽自然之趣,体现出一种雄浑厚朴、沉着高古的艺术风格。
王羲之《乐毅论》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大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其小楷主要取法钟繇,而在完善楷书、丰富笔法、美化字形等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就,其代表作有《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像赞》《孝女曹娥碑》等。
《乐毅论》基本摆脱了隶书的痕迹,具备了完备的楷书法则。
用笔沉着内敛,扎实劲健;点的姿态生动,细腻圆润。
在整体风格上呈现出端庄沉着、圆润峻拔、动静有致的中和之美、雍容之美。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善书又与其父一脉相承,并称“二王”,有小楷作品《洛神赋十三行》传世。
王献之的《洛神赋》将楷书艺术推向一个新高峰,被后世尊称为“天下小楷第一”“小楷极则”,标志着楷书艺术的完全成熟。
从温润细腻、峻拔流美的气格来看,《洛神赋》颇得其父心法要诀,但又灵性颖出,创变有成,更讲求作品的遒丽、峻逸、疏朗之美,已经是完全成熟的楷书之作。
隋唐首先要提的是写经体,特别是敦煌写经,这些墨迹,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是当时民间书写的代表之作,这些不容忽视。
文征明千字文楷书原版
![文征明千字文楷书原版](https://img.taocdn.com/s3/m/4058942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1f.png)
文征明千字文楷书原版文征明千字文楷书原版,用中文写。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树,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四大,云何终兮?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苏秦焚修,何休尔玉。
禹凿龙门,三皇擅神。
剑如彤云,笔如蓝田。
世称遗贤,子胥陈词。
钟鸣漏尽,归听淮海。
天官赐福,喜气随年。
王翦修缮,至今称之。
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胶骨马萧,急待血筹。
宝炬赴丧,九天阵云。
勇士争先,凯歌奋起。
孔宣竹牖,序更新。
众秀孔悬,家声美誉。
五石六齐,大厦千间。
升平备物,镂百工巧。
吴起伏剑,王鉴孙暹。
司马阳佐,贝革青囊。
灭无匹敌,凌远猛汉。
气盛龙飞,停霞翠岗。
洪泽清扬,沧海孤芳。
万兽潜踪,千禽入宅。
飙时云恋,雷电神藏。
矮腾虹蜺,长翔鹤翎。
游荡趋凤,资皮蛭舫。
经纬日奔,辽远无疆。
泰阶归黄,耐劳继戗。
虓虎悍震,龙驹不倒。
矢行济河,电击狂狱。
仇风堪惊,武艺在镜。
道德兼升,俊良丕表。
德义兼施,明眸善躬。
拂架航轮,势挽十方。
义薄云天,不留遗恨。
建明国策,犹阻方彰。
篡魏奉冕,夏宫称庆。
威悬五服,曙霞烛绿。
拜为莱守,自建中兴。
自总麾旅,万国正朝。
清流移映,明宇赫瞳。
噤若寒塘,默若浪藤。
风云际会,正逢大同。
才高行厚,历驷诸□。
毅然童贯,席卷苍空。
九霄云腾,万象可穷。
创天造地,蛰龙庄宫。
云随雷动,光拂电视。
昆仑盈羽,让位楚宫。
文命已彰,旦旦辉光。
中国历代书法家
![中国历代书法家](https://img.taocdn.com/s3/m/47d38b5b227916888486d748.png)
书《前
后
张瑞图
文徵明楷 赤壁赋》
书《前
后
黄道周
文徵明《 卷》
杂花诗
赋
王铎
文徵明《 诗卷》
自书西
苑
陈洪绶
陈淳《秋兴八首卷 》 王宠《真行草十册 》
唐寅《和沈周落花 诗卷》
丰坊《各体书诀册 》
何良俊《四友斋丛书 论书卷》
王世贞《王氏书苑》 十卷
项穆《书法雅言》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论用笔》
赵宦光《寒山帚谈》
李日华《六砚斋笔记 》
黄道周《书品论》
郭宗昌《金石史》
董其昌《小楷千字 文》
董其昌《东方朔答 客难卷》
徐渭《草书杜甫诗 轴》
张瑞图《辰州道中 诗卷》
黄道周《赠倪献汝 叔侄诗轴》
倪元璐《五言律诗 轴》
王铎《赠张抱一行 书诗卷》
王铎《再芝园诗轴 》
行书 傅山《各体书册》
倪后瞻《倪氏杂著笔 法》
篆书 《三希堂法帖》 傅山
唐
楷书 《龙藏寺碑》
虞世南
公 元 618公元907年
智永《千字文》 褚遂良
五代
草书 欧阳询《九成宫》 薛稷
李嗣真《书后品》
张怀瓘《书断》 张彦远《法书要录》
十国
公 元 907公元960年
公 元 902公元979年
篆书
虞世南《 碑》
孔子庙
堂
李邕
陆 》
柬之《
陆机文
赋
怀素
褚 》
遂良《
孟法师
碑
张旭
褚遂良《 序》
王珉《行书状》
王羲之《兰亭序》 陆机
虞龢《论书表》
南北朝
公 元 420公元581年
褚遂良 小楷《千字文》 高清版
![褚遂良 小楷《千字文》 高清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e1de7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2.png)
褚遂良小楷《千字文》高清版褚遂良书法最为突出的特色为“空灵”。
像孙过庭《书谱》中要求的“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在褚遂良书法中,体现得最为彻底。
书法中楷书之有笔意的表现,当以褚遂良为最高。
【1】《千字文》敕员外散骑侍郎敕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次韵。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2】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3】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4】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树,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5】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6】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7】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
【8】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
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9】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
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
【10】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背邙面洛,浮渭据泾。
宫殿盘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
}丙舍旁启,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
升阶纳陛,弁转疑星。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
【11】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杜稿钟隶,漆书壁经。
府罗将相,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
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书法作品千字文
![书法作品千字文](https://img.taocdn.com/s3/m/efcc54c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5e.png)
书法作品千字文篇一:千字文书法欣赏11×16=17611×16=17611×16=17611×16=17611×16=176篇二:书法千字文牛人写的《书法千字文》,无一重字、太绝了!前言有一位牛人,把《中国书法通史》用一部千字文(韵歌形式)写了出来,收录了中华书坛五千年的大事件、大书家及其传世碑·帖·墨迹,并按朝代阐释演变简史和流派风格,采用五字一句的现代韵文,全文二百句,一百韵,一千字,无一字重复。
今发来与大家共赏!正文中华五千年,书法一脉连,名家赛星辰,珍品万代传。
炎黄(1)仓颉字,“符号”开新篇;殷商(2)甲骨文,“占卜档案”苑;西周(3)钟鼎·金(4),《利簋》两《盂·盘》;注释:(1)炎黄:指上古时期的炎帝和黄帝时代,炎黄创造了华夏民族;仓颉:指黄帝的史官仓颉,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发明汉字的人;他首先发明“符号”,把符号叫“字”,从此告别了“结绳记事”年代,开启了汉字新篇章。
(2)殷商:指中国历史上的“殷商”时代。
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史上发现最早的文字,刻在甲骨上,故称“甲骨文”;到目前为止,已发掘15万片甲骨,4500个不重复的单字;甲骨文是中国书法的起源,多用于“占卜记事”;在河南殷墟发掘了“甲骨文占卜档案库”,由此建立了“殷墟博物苑”。
(3)西周:指中国历史上的“西周世”。
(4)钟鼎·金:指“钟鼎文”,也称“金文”;古人在青铜器上刻字叫“钟鼎文”,因古代称钟鼎为金,故也叫金文,传世佳作有《利簋(gui)》、《大盂鼎》、《小盂鼎》、《散氏盘》、《墙盘》等。
春期(5)载·盟(6)誓,1 / 16始皇(7)石鼓·言(8)。
秦(9)区大·小篆,只见直·弧圆;李斯(10)撰玉箸(11),《封·琅·芝·峄山》。
程邈(12)确定隶(13),撇捺钩折点;汉(14)达最精级,蚕头燕尾(15)显;注释:(5)春期:指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6)载·盟:全称是“载书”,也叫“盟书”,是春秋战国时期古人记录盟誓活动的誓约辞。
褚遂良楷书风格浅析
![褚遂良楷书风格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4db89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5.png)
褚遂良楷书风格浅析作者:***来源:《收藏与投资》2024年第04期摘要:提起书法发展的高峰期总免不了要提起唐朝,褚遂良是初唐时期成就最高的楷书大家之一,他在集诸家之长处的同时又融入自己的理解,最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褚体”楷书。
本文通过分析褚遂良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师承关系,研究了其灵动飘逸的笔法、舒朗宽博的笔势是如何形成的,通过分析《雁塔圣教序》的风格特征和价值影响,则更能看出褚遂良的楷书对古今学书者而言具有重要的学习意义,其书风演变也仍有许多值得后世去探究的地方。
关键词: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风格褚遂良(596—659年),字登善,唐朝贞观时期人士,祖籍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故世又称“褚河南”。
同时,唐朝的统治者酷爱书法艺术,唐太宗即李世民,他对于书法十分喜爱,尤其是“二王”书法,更是不遗余力收集欣赏。
统治者的推崇也为唐代书法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政治发展环境。
褚遂良是初唐时期楷书最具影响力的大家之一,其代表作《雁塔圣教序》更是诸多学书者的必临碑帖。
《雁塔圣教序》的整体风格妍丽清雅,结体宽博大气,用笔灵活多变,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一)时代背景对褚遂良书法的影响艺术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环境与时代背景是紧密相关的,初唐时期的书法能够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与当时的统治者的推崇支持有很大的关系。
唐皇政治昌明,重视且推崇书法艺术,甚至将书法尊列于选拔政府官员的标准之一。
褚遂良是一位有政治抱负和文人风骨的书法家、政治家。
在虞世南之后,魏征向唐太宗引荐了褚遂良,唐太宗对褚遂良爱惜有加,更广集名家字迹,其中不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这使得褚遂良可以时常接触最新最全的资料,可以根据前人遗留的精品,加以赏析临摹,对其书法的艺术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是唐太宗的支持和唐朝时代文化背景的支撑,造就了褚遂良书法之坦途。
(二)《雁塔圣教序》的创作背景《雁塔圣教序》是于褚遂良五十八岁书,属于褚遂良晚年作品。
《雁塔圣教序》笔画瘦劲,用笔变化丰富。
历代书法家字体特点书四大名家
![历代书法家字体特点书四大名家](https://img.taocdn.com/s3/m/4bd6087aa8114431b80dd83e.png)
1 历代书法家字体特点书四大名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元之孟俯初唐四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钟王——三国钟繇、东晋王羲之二——指东汉芝、唐代旭二位善草书之书家董——指元代孟俯,明之董其昌邢米董:指晚明四大家邢侗、瑞图、米万钟、董其昌四人。
其中董其昌、邢侗又有“南董北邢”之说。
昊中四才子:指明代居于南的书法家唐伯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祝允明。
二:指明初度、粲兄弟二人,又号称“大小学士”。
前者以婉丽胜,后者以遒逸胜。
鲜:指元代书家孟俯、鲜于枢。
又称元“二雄”。
氏代表作如《仇锷墓碑铭》、《三门记》、《汲黯传》、《二陆文赋跋》、《嵇康绝交书》,《兰亭十三跋》等;鲜于枢代表作如《愈进学解》、《渔父词》、《透光古镜歌》、《愈石鼓歌》、《轼海棠诗》、《老子道德经》等。
米薛:指北宋米芾、薛绍,后者代表作如《杂书卷》等黄米蔡:指宋“四大家”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氏代表作如《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松醪赋》、《寒食诗》、《醉翁亭记》等;黄氏代表作如《松风阁》、《轼寒食诗跋》、《花气诗》、《诸上座帖》等;米氏代表作如《多景楼诗》、《苕溪诗帖》、《蜀素诗》等;蔡氏名作如《万安桥记》《颜真卿自书告身跋》。
“四家”之蔡一说为蔡京。
颜柳:指唐之书家颜真卿、柳公权,书史上又有“颜筋柳骨”之称。
前者的代表作如《多宝塔感应碑》、《郭家庙碑》、《元吉墓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祭侄季明文稿》、《争座位帖》等;后者的代表作如《晟碑》、《金刚经》、《神策军碑》等。
颠醉素:颠即旭,代表作如《肚痛帖》;醉素指怀素,代表作如《自序帖》、《千字文》、《苦笋帖》等,二人亦唐草圣。
虞欧褚薛:指初唐的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虞氏的代表作有《孔子家庙碑》,欧阳氏代表作如《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虞恭公温颜博碑》、《皇甫诞碑》,褚氏名如《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等,薛氏代表作如《信行禅师碑》等。
中国历代名家小楷精选
![中国历代名家小楷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65d05491b9d528ea81c779b4.png)
中国历代名家小楷精选乾隆《三希堂法帖序》代序钟繇《荐季直表》墨迹钟繇《荐季直表》碑刻钟繇《宣示表》碑刻(秦文锦藏本)钟繇《宣示表》碑刻(唐翰题藏本)钟繇《宋拓孝女曹娥碑》黄文宽藏本钟繇《孝女曹娥碑》(贞观本)钟繇《孝女曹娥碑》碑刻(天籁阁本)卫铄《奉敕书急就章》(卫夫人书)王羲之《黄庭经》碑刻(秋碧堂原拓磊翁跋)王羲之《黄庭经》碑刻(汪由敦藏本)王羲之《黄庭经》碑刻(唐翰题考藏本)王羲之《黄庭经》碑刻(褚遂良临本)王羲之《黄庭经》碑刻(包、孔、吴、叶四家藏本)王羲之《乐毅论》碑刻(异僧本)王羲之《乐毅论》碑刻(唐翰题考藏本)王羲之《乐毅论》碑刻(褚遂良奉敕排定本)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碑刻(小型碑刻本)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碑刻(补字本)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碑刻(缺字本)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碑刻(施孝长考跋本)王僧虔(刘伯宠陶瑾)碑刻萧敷《王氏墓志铭》碑刻(吴湖帆考跋本)智永《千字文》墨迹晋唐人《敦煌?晋唐人写经》六种墨迹隋代:《大般涅盘经》墨迹欧阳询《千字文》碑刻欧阳询《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虞世南摹《洛神赋十三行》碑刻冯承素摹《兰亭序》墨迹(行楷)冯承素《兰亭序》墨迹(行楷?放大)钟绍京《灵飞经》精选字方格版本钟绍京《灵飞经》(王惕甫启功跋本)柳公权临《洛神赋十三行》碑刻王行满《周护碑》碑刻(局部)唐人临王羲之《东方朔画赞》小楷唐人《唐贤写经》墨迹(吴湖帆考藏本)苏轼《祭黄几道文》墨迹苏轼《问养生于吴子》、《与可画竹赞》碑刻蔡襄《海隅陇亩之人》墨迹(李书楼本)蔡襄《谢赐御书诗表》墨迹(乾隆御览本)蔡襄《谢赐御书诗表》墨迹(御书房鉴藏宝本)黄庭坚《眉公》、《当阳张中叔》碑刻黄庭坚《狄梁公碑》碑刻(局部)米芾《向太后挽词帖》墨迹米芾《王羲之王略帖》两碑刻赵孟兆页《汲黯传》墨迹赵孟兆页《大唐易州铁像碑颂》(原拓本)赵孟兆页《老子道德经》墨迹倪瓒《昨日承蔬笋》碑刻俞和《急就章》碑刻林佑《论唐李林甫、宋蔡京书品》碑刻(潢武丁卯)沈度《敬斋箴》墨迹沈度《四箴》碑刻、(中楷)沈藻《橘颂》碑刻(沈度之子)沈周《牡丹图题词》墨迹祝允明《前后赤壁赋》、《张诚意两鬼诗》碑刻文徵明《朱效莲墓志铭》碑刻文徵明《前后出师表》碑刻文徵明《莲社十八贤图记》墨迹文徵明《宫保白楼先生吴公传》碑刻文徵明《文端吴神道碑铭》碑刻文徵明《八角石记》碑刻文徵明《前赤壁赋》碑刻(双月楼本)文徵明《后赤壁赋》碑刻(双月楼本)文徵明《前赤壁赋》墨迹王宠《游包山诗集》墨迹董其昌《孝女曹娥碑、洛神赋十三行补碑刻董其昌《临徐、褚、薛、欧小楷》墨迹董其昌《月赋》墨迹黄道周《周顺昌神道碑》墨迹王铎《谟帖》碑刻王铎《北国学石鼓歌》碑刻王铎《评帖匪易》碑刻万寿祺《金刚经》墨迹局部)康熙《临董其昌书金刚经》碑刻金农《吉金录稿册》墨迹(局部)刘墉《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碑刻。
楷书《千字文》鉴赏
![楷书《千字文》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19a2395ac77da26924c5b04e.png)
楷书《千字文》鉴赏(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赵孟頫楷书千字文赏析写一手好字,无论升学就业,还是其他,都能为自己加分。
对于初学者来说,想要打好坚实的基础,最快捷的方法莫过于模仿书法大家。
今天,我便推荐给书法爱好者们——赵孟頫楷书千字文。
《赵孟頫楷书千字文》,是一本书的名字,齐鲁书社出版,收集的就是赵孟頫的《千字文》,里面不仅有楷书的形式,也有行书的形式。
后来,作者为了弥补不足,又对此书进行了扩充,加上了楷书大家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的墨宝字帖。
《赵孟頫楷书千字文》这本书汇聚了楷书四大家,四种不同风格的楷书《千字文》,填补了图书出版在这一块的不足,给了读者一种视觉享受。
能够同时欣赏楷书四大家的作品,对于喜爱书法的读者来说,是非常的幸福的。
《千字文》是中国珍贵的古典文化,是在梁武帝时期,采集王羲之的1000个字,由侍郎周兴嗣编写而成,全文都是四字一句,读起来韵味十足,朗朗上口,非常的便于记忆,是古代着名的儿童启蒙读物。
赵孟頫的楷书是其最擅长的书法字体,他是古代的“楷书四大家之一”。
赵孟頫的《千字文》有两个版本,分别是行书版和楷书版,所以说《千字文》是赵孟頫书法的代表之作,其楷书的版本也是其中的名作。
赵孟頫曾经提出书法要注重笔法和字形,意思就是说书法要注重笔法的应用,然后也要注重字形的构造。
赵孟頫楷书千字文,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他的楷书字体不但外在非常的圆润秀美,内在也是非常的注重文字的内涵的塑造,韵味十足。
另外,赵孟頫的楷书,也是非常的适合初学者来进行学习的,因为他的楷书非常的注重书法的基础构造,能够为初学者打好坚实的基础。
更多:文科考研书,考研工具书文科类,考研教辅书文科类,文科考研教辅书,文科考研工具书。
正楷千字文全篇
![正楷千字文全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d2959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1.png)
正楷千字文全篇
《正楷千字文》是南北朝时期梁朝周兴嗣所作的一首长韵文,全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
由于篇幅限制,我无法直接提供全篇内容。
但我可以为你提供部分内容,以及获取全篇的建议。
以下是《正楷千字文》的部分内容: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如果你想获取全篇内容,我建议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1. 在线搜索:使用搜索引擎,在网上搜索《正楷千字文》的全篇内容。
你可以找到许多网站或文档提供了完整的文本。
2. 书籍或字帖:你可以在图书馆或书店查找相关的书籍,如《千字文》的楷书字帖或书法作品集,这些书籍通常会包含全篇的内容。
3. 书法学习资源:一些书法学习网站或应用程序可能提供《正楷千字文》的全篇内容,供学习者练习书法。
通过以上途径,你应该能够找到《正楷千字文》的全篇内容。
请注意,不同的版本可能会有一些微小的差异,但整体内容应该是相似的。
《千字文》( 楷书)word版-打印练字用-字帖
![《千字文》( 楷书)word版-打印练字用-字帖](https://img.taocdn.com/s3/m/8ee95515844769eae009ed51.png)
欧阳询楷书《千字文》(高清)
![欧阳询楷书《千字文》(高清)](https://img.taocdn.com/s3/m/2a2a76c1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6.png)
欧阳询楷书《千字文》(高清)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并跋文,辽宁省博物馆藏。
欧阳询书《千字文》,见于著录的共有三本:一为蔡襄题识过的《草书千字文》,一为南宋初期扬无咎藏的《楷书千字文》,一为现存的这本千字文。
帖后仅存王诜跋:“东坡云,欧阳率更书非托于偏险,无所措其奇。
其末流遂至李国主辈五降之后,不容弹矣。
仆非唯爱此评,又爱其笔札瑰伟,遂白主人而取之。
主人自有好事之病,怜我病更甚,故取之而不拒之也。
晋卿书。
”此本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与欧字所具备的特征都是极为相近的。
其中“书”字误书为“画”,而李渊的“渊”字缺笔以避讳。
据陈垣《史讳举例》考证,唐碑之中避讳缺笔的,最早见之于高宗乾封元年赠《泰师孔宣碑》。
杨仁恺断定此帖为欧阳询早年所书,那就更没有必要避“渊”字讳。
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在提到本帖时,曾指出,黄伯思《东观徐论》卷上论虞书千字文时说过:“世有欧(阳)率更行书《千文》一卷,乃是集其字为之者。
”所述不知是否此卷。
欧阳询(557-641),汉族,字信本,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
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
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他的字有多人评论。
欧阳询聪敏勤学,读书数行同尽,少年时就博览古今,精通《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史,尤其笃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
据说有一次欧阳洵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石碑。
他骑在马上仔细观看了一阵才离开,但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便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3天才离去。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03课笔记:词句格式2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03课笔记:词句格式2](https://img.taocdn.com/s3/m/9fc0b8ae03d8ce2f006623f0.png)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03课笔记:词句格式2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03课笔记:词句格式2 三、作品格式安排上次讲了格式通例、标题、卷数、正文、姓名、序跋和注释,一共六个,这些今后写作品时都会用到。
但具体怎样用,我今天讲解一下。
3.1全文抄录有时作品是全文抄录某一篇文章,这时的格式就以上一堂课讲的,各位可以运用。
这里有一张纸,先不计四边的空白,文章一级标题,第一行顶格写,下面可以写作者姓名。
注意,通常这是文章作者,也就是上面标题这文章的作者。
文章作者的姓名也可以写到第二行。
假如你不是这文章的作者,而是抄写者,你把姓名写在这里,最好写清楚某某“书”,有了这个“书”字,可以避免人家误会你是文章的作者。
我们上一课介绍的陆柬之《五言兰亭诗》,就是这样写了“书”字。
如果有二级标题,要低一两格写。
然后正文,都是顶格写的。
正文后面如果有题跋等说明文字也要低一两格。
最后是抄写者的姓名,位置在中线以下。
中线以下是表示谦卑,中线以上是表示尊敬。
如果你也在中线以上,那就是自己尊敬自己了。
什么地方要加注释,可以用双行夹注。
第一张作品的格式,大致就是这个样子。
开始写作品,对于基本格式要有个了解,而且尽量照基本格式去写,不要随意改动。
历史上书法家写作品,确实有格式不一致的情况,但作为初学者,了解格式、遵守格式还是必要的。
格式在一些庄重的作品上比较严格。
这是一块墓志铭原稿,文章出自袁枚之手,由名士王文治书写,格式就非常严格。
这是要刻石的,绝不能随便乱来。
这是文征明小楷《千字文》,第一行“千字文”三个字,是标题,顶格写。
然后正文,每格一字,无须空格。
正文写完,最后一行低两格写日期、姓名和地点。
这是最基本的格式安排,最后一行第一个也可以。
基本格式的意思,就是最常见的、最常用的。
你看文征明另一件作品草书《千字文》,这次不是用格子,而是依照行线写的。
基本格式不变,第一行标题“千字文”顶格,写到最后,这次是低一字落款,写年月、地点、签名。
这张作品上只介绍过,第一行标题,顶格写。
历代书法鉴赏
![历代书法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c1a9c3d1240c844769eaeeca.png)
历代书法三国钟繇钟繇(151-230),字元常,颖川长社人。
明帝时受太傅衔,故世称“钟太傅”。
其书学曹喜,蔡邕,刘德升等人。
能书隶、草、真、行诸体,尤以真书绝世。
唐张怀瑾《书断》称他:“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
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泰汉以来,一人而已。
”存世墨迹,最著名的有以王羲之临本翻刻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等。
《荐季直表》“纸墨奇古,笔法深沉。
”《三希堂法贴》以此冠首。
西晋索靖月仪贴索靖,(239-303)字幼安,敦煌人。
草圣张芝之姊孙。
他博通经史,有逸群之量。
《月仪贴》是他的代表作。
字数逾干,其书法法度森严,锋芒尖锐,骨力非凡。
张怀瑾《书断》将索靖书法列入神品。
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在甘肃敦煌藏经洞发现。
此为卷第十四。
此经卷书法尚存隶意,茂密淳朴,实在两晋风范。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东晋王羲之集王圣教序碑受禅表碑三国魏黄初(202年)刻。
在河南许昌县,额篆书题“受禅表”。
字方正,渐开唐隶之门。
天发神谶碑三国吴天玺元年(276年)七月立。
原碑为幢形。
刻于江宁(今南京)天禧寺。
此碑文字似篆似隶,厚重雄浑,奇异雄伟,在书法史上是史无前例的特例。
张叔韦说此碑:“雄奇变化,沉着痛快,如折古刀,如断古钗,为西汉以来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之第一佳迹。
”西晋陆机平复贴释文:彦先赢疗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庆承使口男幸为复失前忧耳口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尽临西复来威仪详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也恩识口量之迈前执所恒有宜口称之夏口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陆机,(261-303),字士衡。
吴郡亭上海市松江人。
陆机“少有异才,文章冠世。
”善行草书。
《平复贴》为写给朋友的一封信,是传世文人中最早的一件。
书体为章草。
此帖使用秃笔,质朴志健,自然畅达,对书法考古和研究有重要价值。
王兴之夫妇墓志《王兴之夫妇墓志》为同一块墓石两面分别刻夫妇两志,分别刻于340年和348年,字迹相同,出土于南京燕子矶人台山其墓志笔画挺直,棱角方整,如刀削状,有稚拙厚重之书风,与北朝碑刻有相近之处。
经典收藏褚遂良小楷《千字文》(高清)
![经典收藏褚遂良小楷《千字文》(高清)](https://img.taocdn.com/s3/m/61c1057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0.png)
经典收藏褚遂良小楷《千字文》(高清)
褚遂良(596年-658年),字登善,封河南郡公,故又世稱褚河南,唐朝政治家,書法家。
錢塘人(今浙江杭州)。
祖籍河南郡陽翟縣(今河南禹州)人,因其家族在永嘉南渡後定居建康後又遷徙至錢塘,遂在南朝陳覆亡後落籍錢塘。
先祖為褚少孫,曾補《史記》,父褚亮時遷杭州。
博學多才,精通文史。
隋末時跟隨薛舉為通事舍人。
後在唐朝任諫議大夫,中書令
等職。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與長孫無忌同受太宗遺詔輔政。
唐高宗欲立武則天為皇后,褚遂良與長孫無忌堅決反對,後遭貶潭州(長沙)都督。
武氏被立皇后之後,轉桂州(桂林)都督,再貶愛州(今越南北境清化)刺史,顯慶三年(658年),卒於任所。
顯慶五年,遂良二子褚彥甫、褚彥仲亦被殺。
今杭州有褚家堂。
褚工於書法,初學虞世南,後取法王羲之,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
其特點是善把虞、歐筆法融為一體,方圓兼備,舒展自如。
《唐人書評》中把褚遂良的字譽為「字里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溫雅,美麗多方」,宋代大書法家米芾也稱頌他為「九奏萬舞,鶴鷺充庭,鏘玉鳴璫,窈窕合度」。
褚遂良小楷《千字文》欣赏
![褚遂良小楷《千字文》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3ba3e19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05.png)
褚遂良小楷《千字文》欣赏褚遂良《小楷千字文》垂裕阁法帖【1】垂裕阁法帖;褚遂良书《千字文》敕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次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崐岗。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2】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树,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似兰斯【3】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
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
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
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
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背芒面洛,浮渭据泾。
宫殿盘郁,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
丙舍【4】傍启,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
升阶纳陛,弁转疑星。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
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杜稿钟隶,漆书壁经。
府罗将相,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
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
策功茂实,勒碑刻铭。
磻溪伊尹,佐时阿衡。
奄宅曲阜,微旦孰营。
桓公匡合,济弱扶倾。
绮回汉惠,说感武丁。
俊义密勿,多士实宁。
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
何遵约法,韩弊烦刑。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