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氮族元素
![氮族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130d070090c69ec3d5bb75b3.png)
2RNO3 == 2RNO2 + O2 (R为碱金属) 为碱金属) 为碱金属 2R(NO3)2 == 2RO + 4NO2 + O2(R为Mg→Cu,除Mn金属外) 金属外) 为 , 金属外 R(NO3)2 == R + 2NO2 + O2(R为Cu以后金属,如Hg、Ag) 以后金属, 为 以后金属 、 )
二、磷及其化合物
单质磷: 白磷(剧毒,0.1克致死) 红磷 克致死) 单质磷:P4白磷(剧毒 克致死
硫酸铜解白磷毒: 硫酸铜解白磷毒: 2P+5CuSO4+8H2O→ 5Cu↓+H3PO4+H2SO4 11P+15CuSO4+24H2O→5Cu3P↓ +6H3PO4+15H2SO4
黑磷
易被氧化: 易被氧化:P+X2→PX5(F2,Cl2) 或PX3 (Cl2, I2,Br2) P+O2→P4O10或P4O6 磷卤化物: 磷卤化物:PCl3、PCl5、 POCl3 易水解,注意NCl3的水解,NF3 呢? 的水解, 易水解,注意
Pt
(2)弱还原性 )
点燃
4NH3 + 3O2 == 2N2 + 6H2O (纯氧中) 纯氧中)
4NH3 + 5O2 === 4NO + 6H2O
800℃ ℃
8NH3 + 3Cl2 == N2 + 6NH4Cl (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3)取代反应 )
2NH3(l) == NH4+ + NH2NH3 + H2O NH3·H2O Na + NH3(l) == NaNH2 + 1/2H2 NH4+ + OH氨水的密度岁浓度增大而减小
高三总复习 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高三总复习 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cc6df71a6c175f0e7cd137ee.png)
NH3的化学性质
1.溶于水、与水的反应
NH3+H2O 2.与酸的反应 3.与氧化剂反应 (大部分)
喷泉实验 NH3· 2O H NH4++OH
-
(小部分) NH4Cl
NH3+HCl 催化剂
(白烟)
4NH3+ 5O2 2NH3+3Cl2
2NH3+3CuO
4NO+6H2O (氨氧化法制硝酸)
N2+6HCl (NH3不足)
制NO2:Cu和浓硝酸
与实验室制氢气、二氧化碳 装置相同 收集: NO----排水法
NO2----向下排空气法 多余气体----碱液吸收
• 知识网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氨和铵盐
分子结构:氨分子为三角锥形的分子 物理性质: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易液化
易溶于水— —氨水
化 学 性 质
氨
与H+
铵盐
1.弱电解质NH3+H2O NH4++OH— 2.可溶性——一元弱碱(具有碱的通性) 3.易挥发,不稳定,易分解(保存方法) 1.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 2.受热易分解 3.与碱共热产生氨气 4. NH4+检验方法
(1)与不活泼金属反应(Pt、Au除外)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 (2)与活泼金属反应 Fe、Al遇浓硝酸钝化,加热则反应(一般生成NO2)
3Cu(NO3)2+2NO↑+2H2O
Mg、Zn常温下可以与任何浓度的硝酸反应(还原 产物可以是NO2、NO、N2、NH4NO3等。)
NO是一种无色还原性较强的气体,易被氧气氧化 为NO2 ,
NO2是一种红棕色的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的气体,氧 化性强,能氧化SO2,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高中化学氮族元素知识点
![高中化学氮族元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2304aa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1a.png)
高中化学氮族元素知识点氮族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5族元素,包括氮(N)、磷(P)、砷(As)、锑(Sb)和锇(Bi)。
这些元素在化学性质上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例如它们的价态多变,敏感度较高,容易形成各种化合物等。
1.化学特性氮族元素的价态多变,氮的电子结构为1s²2s²2p³,其价态通常为-3、+3、0和+5、氮和磷的成键性质更加明显而形成更多的化合物,而砷、锑和锇则形成较少的化合物。
在化合物中,氮族元素通常以共价键形式存在。
2.氮族元素的重要化合物(1)氮化物:氮族元素与金属形成氮化物,例如氮化钙(Ca3N2)、氮化铍(Be3N2)等。
这些化合物通常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和硬度,可用作耐磨材料和催化剂。
(2)卤化物:氮族元素与卤素形成卤化物,例如五氯化磷(PCl5)、五溴化磷(PBr5)等。
这些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和分析化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例如五氯化磷可用于酰氯的制备,五溴化磷可用于酰溴的制备。
(3)氮氧化物:氮氧化物是氮族元素中最重要的化合物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和氧化氮(N2O)。
氮氧化物在大气中起着重要的化学作用,例如一氧化氮对臭氧层的破坏、二氧化氮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形成酸雨等。
3.氮族元素的生物化学作用氮族元素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化学作用。
例如,氨基酸中的氮以氨的形式存在,氨是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关键物质。
此外,生物体内的ATP(三磷酸腺苷)也包含氮元素,ATP是细胞内能量转化的重要媒介物。
4.氮族元素的应用(1)氮化物的应用:氮化物具有耐磨、高熔点和高硬度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耐磨涂层、陶瓷材料和切削工具等领域。
(2)磷适用性广泛:磷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化学工业。
作为肥料,磷是作物生长所需的关键元素之一;作为化学品,磷广泛应用于合成有机化合物、制备药品和消防材料等。
(3)磷化氢的用途:磷化氢(PH3)可用作溴化和碘化的脱溴和脱碘试剂,也可用于制备金属磷化物,例如氢磷化镉和氢磷化铜等。
高中化学氮元素及其化合物重点知识总结
![高中化学氮元素及其化合物重点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c12c10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68.png)
高中化学氮元素及其化合物重点知识总结(一)氮气1. 氮元素的存在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它以双原子分子(N2)存在于大气中,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或总质量的75%。
氮是生命物质中的重要组成元素,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充足的氮肥使植物枝叶茂盛.叶片增大,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氮气的结构和性质(1)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稍小的气体,熔点为-209.86℃。
沸点为-195.8℃,难溶于水。
(思考N2的收集方法?)(2)结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结构式为___________,氮氮叁键的键能高达946kJ·mol-1,键能大,分子结构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
(3)化学性质常温下,N2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代替稀有气体做保护气,但在高温、放电、点燃等条件下,N2能与H2、O2等发生化学反应。
①N2+3H2 2NH3(可逆反应)是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原理。
②与O2反应:③与Mg反应:N2 +3 Mg Mg3N2;Mg3N2 + 6H2O=3Mg(OH)2↓+ 2NH3↑3. 氮气的用途与工业制法(1)氮气的用途:合成氨;制硝酸;用作保护气;保护农副产品;液氮可作冷冻剂。
(2)氮气的工业制法工业上从液态空气中,利用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加以分离而制得氮气。
4. 氮的固定将空气中游离的氮气转变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统称为氮的固定。
氮的固定有三种途径:(1)生物固氮: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2转化为化合态氮。
(2)自然固氮:天空中打雷闪电时,N2转化为NO。
(3)工业固氮:在一定的条件下,N2和H2人工合成氨。
(二)氮的氧化物(1)物理性质NO: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有毒。
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
(2)化学性质NO:不与水反应,易被氧气氧化为NO2。
2NO+ O2=== 2NO2NO2:①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在工业上利用这一反应制取硝酸。
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
![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975f80a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8.png)
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氮元素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单质和化合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氮的单质及其一些重要化合物。
氮的单质是氮气(N2),也被称为氮分子。
氮气是大气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了大约78%的体积比例。
它具有无色、无味、无毒的特点,是一种稳定而不反应的分子。
氮气在自然界中通过固定氮和解耦过程进行循环。
固定氮是将氮气转化为植物可用的形态,解耦是指将固定的氮还原回氮气的过程。
氮气的化学性质相当稳定,对大部分物质不起反应。
然而,在极高的温度下,氮气会与氧气在空气中反应生成一氧化二氮(NO)和二氧化氮(NO2)。
这些物质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此外,氮气也可以反应生成氮化物和氨等化合物。
氮化物是氮和金属之间的化合物。
氮通常以3-价形式存在,因此当与金属形成化合物时,氮原子通常会接受金属的3个电子来形成盐式化合物。
常见的氮化物包括三氮化硼(BN)、三氮化钛(TiN)和三氮化铝(AlN)等。
氮化物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和良好的热和电导性能,因此在材料科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氨是氮的另一种重要化合物,化学式为NH3、氨是一种无色气体,在常温下有刺激性的气味。
它是一种强碱性化合物,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由于氨具有很强的溶解性,因此在制药、化工和肥料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此外,氨也是生物体内的重要分子,它是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之一硝酸盐是含有氮元素的化合物,由一个正离子和一个硝酸根离子组成。
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地壳、水和空气中的通过自然过程形成的盐。
硝酸盐在农业中也是重要的肥料,因为它们能为植物提供必要的氮源。
此外,硝酸盐还用于制造炸药和火药。
氰化物是含氮和碳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N。
氰化物是高度有毒的物质,对生命体具有致命的影响。
尽管如此,氰化物在一些工业过程中仍然有用途。
例如,氰化物被用于金矿提取中,因为它能与金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在总结中,氮元素有多种形式存在,包括氮气、氮化物、氨、硝酸盐和氰化物等。
氮及其化合物
![氮及其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249e76ef33d4b14e85246851.png)
一、氮族元素1.氮族元素:包括氮(N)磷(P)砷(As)锑(Sb)铋(Bi)五种元素,最外层有个电子,电子层数不同,是元素。
2.氮族元素性质比较:在周期表中从上到下性质相似,最高价态为,负价为,Sb、Bi无负价;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HRO3或H3RO4)呈酸性。
但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从非金属元素逐渐过渡过金属元素。
二、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制法及应用氮元素是一种典型的变价元素,掌握氮元素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有关知识,应抓住以下线索(N元素化合价为线索)化合价-3 0 +2 +4 +5物质NH3N2NO NO2HNO3(铵盐)(硝酸盐)1.氨气(NH3):(1)分子结构:由极性键形成的三角锥形的极性分子,N原子有一孤对电子;N -3价,为N元素的最低价态(2)物理性质:无色、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易液化(可作致冷剂)(3)化学性质:①溶于水并与H2O反应:,溶液呈性,氨水的成份为:,浓氨水易挥发;②与酸反应:、(有生成);③还原性(催化氧化):(4)实验室制法:药品和方程式,工业制法用和检验方法:或与浓氨水接近,能产生白烟现象的物质(1)挥发性的酸,如浓HCl(2)Cl2: 8NH3 + 3Cl2 =6NH4Cl + N2(5)用途:化工原料,制硝酸、氮肥等,作致冷剂例题1: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2.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收集氨气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做干燥剂。
无机化学第17章氮族元素
![无机化学第17章氮族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994c8525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6.png)
无机化学第17章氮族元素第17章是关于氮族元素的无机化学知识。
氮族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第15族的元素,包括氮(N)、磷(P)、砷(As)、锑(Sb)和铋(Bi)。
这些元素在化学中具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和应用。
在本章中,我们将讨论氮族元素的化学性质、反应、化合物以及它们在生物体系中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将介绍氮族元素的一些共同性质。
氮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加,而电负性逐渐降低。
氮族元素的价壳层电子配置为ns2np3,其中n代表价壳层的主量子数。
氮族元素通常形成3价阳离子(如NH4+),5价阴离子(如NO3-)和3价中性化合物(如NH3)。
从氮到铋,这种趋势是明显的。
此外,氮族元素的氧化态范围很广,从-3到+5都有。
这种多样性使得氮族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能够发挥多种不同的角色。
氮族元素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是氮。
氮气(N2)是地球大气中占据最大比例的气体成分之一、氮气在室温和常压下是稳定的,但它可以通过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形成氨气(NH3)。
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在肥料、农药和化肥生产中应用广泛。
此外,氨气也是合成其他化学品(如硝酸和尿素)的重要原料。
尤其是,氨气还可以和各种酸反应,形成盐。
这些氨盐可以通过酸碱反应来制备氨化合物,例如铵盐(如氨铵硝酸盐)和亚硝酸(如亚硝基氨)。
亚硝酸是氮族元素的另外一个重要化合物,在食品加工和防腐剂中有广泛应用。
另一个重要的氮族元素是磷。
磷在生物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DNA和RNA的结构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磷也是肥料和家庭清洁剂中的重要成分。
磷的化合物也可以通过与氧气的反应制备。
磷酸盐(如三钠磷酸盐)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个重要矿物。
此外,砷是氮族元素中的另一个重要元素。
砷化氢(AsH3)是砷的重要化合物之一,它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气体。
砷酸盐在过去被广泛应用,但由于砷的毒性,它们现在被禁止在许多国家使用。
锑和铋是氮族元素中较重的元素,它们在化学上与轻量级元素相似。
锑的最常见氧化态是+3,而铋的最常见氧化态是+3和+5、锑和铋的化合物在电子和光学领域有许多应用。
无机化学第十四章 氮族元素
![无机化学第十四章 氮族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f9981f7a8e9951e79b8927f2.png)
第十四章氮族元素§本章摘要§1.氮和氮的化合物单质氮的氢化物氮的含氧化合物2.磷和磷的化合物单质磷的氢化物磷的含氧化合物磷的卤化物和硫化物3.砷、锑、铋单质砷锑铋的氢化物砷、锑、铋的氧化物及其水§1. 氮和氮的化合物一.单质1 氮气的化学性质常温下N2很稳定,表现出惰性,高温下活泼些。
1°和非金属的反应N 2 + 3H2--2NH3催化剂,一定T.P下反应,高中讨论过。
2°和金属单质的反应高温下和Mg、Ca、Sr、Ba反应3Ca + N2---Ca3N2( Ca:410℃,Sr:380℃ ,Ba:260 ℃)和Li反应250℃就很快了6Li + N2 --- 2Li3N二氮的氢化物1、氨(NH3)1°NH3的分子结构2 °液氨的性质(和H2O相比较):-33.4℃液化,可作非水溶剂。
它是路易斯碱。
故液氨和H2O一样,很难电离和Na反应,H2O 和Na反应迅速,NH3和Na反应极慢,放置时反应如下:H 2逸出后,蒸干得白色固体NaNH2,即氨基钠。
NH3(l)能溶解碱金属,稀溶液显蓝色氨合电子是金属液氨溶液显蓝色的原因,也是金属液氨溶液显强的还原性和导电性的依据。
它的导电性超过任何电解质溶液,类似金属。
3°氨的化学性质A)络合反应氨分子中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可与许多金属离子配位形成络离子。
B: 杂化,与3个F形成三个键,B中还有一个空的2P轨道,NH3的孤电子对填到B的2P空轨道中。
2、联氨 N2H41°结构N2H4可以看成是NH3中的一个H被NH2取代,联氨又叫肼,N上仍有孤对电子。
2°联氨的性质纯的联氨是无色液体, m.p.1.4 ℃, b.p.113.5 ℃。
A)显碱性其碱性的机理与NH3一样是二元弱碱,比NH3略弱。
B)氧化还原性N2H4N显-2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不论在酸中、碱中,联氨作氧化剂,反应都非常慢,故只是一个好的还原剂。
氮族元素与氮族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氮族元素与氮族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e18d4f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a.png)
氮族元素与氮族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氮族元素是周期表中的第15族元素,包括氮、磷、砷、锑和钋,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且具有重要的化学特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它们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1. 氮族元素的性质氮族元素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有五个电子在外层,其中三个电子参与与其他原子的共价键形成化合物。
氮是最重要的氮族元素之一,它是大气中最丰富的元素,占据了气体组成的78%。
氮具有高的电负性和稳定性,因此很难与其他元素发生直接的反应。
然而,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氮可以与氢或氧等元素发生反应形成氨和硝酸等化合物。
磷是氮族元素中比较常见的一个,它主要存在于矿石和磷酸盐矿物中。
磷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包括白磷、红磷和黑磷。
白磷是最常见的形式,它在常温下呈黄色或白色固体,具有强烈的毒性和较高的反应活性。
红磷是一种较稳定的形式,常用于制备化学肥料和化学添加剂。
黑磷在最近几年被发现具有特殊的电子和光学性质,因此在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 氮族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氮族化合物是由氮族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具有多样的结构和性质。
其中最重要的化合物是氨,它是由氮和氢组成的无色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氨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品,广泛用于制造肥料、塑料、洗涤剂和爆炸物等。
此外,氨还可以用作溶剂、中和剂和水处理剂。
硝酸是另一种常见的氮族化合物,它是由氮、氧和氢组成的无色液体。
硝酸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和化工等领域。
在农业中,硝酸作为一种重要的氮肥,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氮营养。
在医药和化工领域,硝酸被用作溶剂、催化剂和前体化合物。
此外,氮族化合物中还有一些重要的化合物,如三氯化磷、氰化物和腈等。
三氯化磷是一种无色液体,是重要的磷化工原料和有机合成中间体。
氰化物是由氰和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中最常见的是氢氰酸和氰化钠。
氰化物在有机合成和金属提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腈是由碳和氮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极性和溶解性,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
第一节 氮族元素(氮和氮的化合物)
![第一节 氮族元素(氮和氮的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a4a072ff910ef12d2af9e726.png)
第一章 氮族元素(氮和氮的化合物)一.氮族元素1.位置:ⅤA 族。
N 、P 、As 、Sb 、Bi2.原子结构特点:价电子数5 e -3.性质递变:A .物理性质变化 P 2B .非金属性递减、金属性递增第一节 氮和磷(氮气)一.氮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沸点N 2 < O 22.化学性质: 结构 性质∶N N ∶(N N ),三个共价键,很牢固、稳定 不活泼 (1)与非金属反应A .与氢气反应N 2 + 3H 2 2NH 3注:1.放热、可逆反应2.应用……工业上合成氨 B .与氧气反应N 2 + O 2 = 2 NO注:1.NO 无色、不溶于水2.极易与氧气反应:2 NO + O 2 = 2 NO 2(红棕色、刺激、有毒)3. NO 2易溶于水反应:3 NO 2 + H 2O = 2 HNO 3 + NO应用:工业制硝酸练习:在标准状况下,取一18 mL 容积的试管,装满二氧化氮倒立于水槽中。
1.有何现象 气体颜色逐渐褪去,水进入试管,试管内有无色剩余气体。
2.所得溶液是 HNO 3,物质的量浓度为 ?(L mol /4.221) (2)与金属反应 3 Mg + N 2 Mg 3N 23.氮的固定大气中游离态N 2 氮的化合物注:单质转化为化合物材料:1.在雷雨时常伴有闪电,一个电火花常达几十公里。
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地上,同土壤里的矿物作用,形成能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促进植物生长,每年因雷雨降落大地的氮肥约4亿吨。
2.N 2用于果品储藏。
气调储藏技术是本二十世纪20年代在英国首先提出的,到40年代美国开始兴建气调储藏室,以后各国相续效仿。
我国从70年代初才开始采用这种技术。
①自然降氧法。
封闭后由于果品的呼吸,氧气浓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上升。
②人工降氧法。
在封闭后抽出储藏场所中大部分的空气,充入N 2,降低氧气浓度,果品处于低氧高氮的环∶∶ ∶∶催化剂 高温、高压 点燃 转化 决定境中,能使果品代谢减缓,害虫缺氧而死。
高中化学氮族元素知识点
![高中化学氮族元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95f0f148e9951e79b89278b.png)
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1.氮和磷[氮族元素]包括氮(7N)、磷、(15P)、砷(33As)、锑(51Sb)、铋(83Bi)五种元素.氮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VA族,其代表元素为氮和磷.[氮族元素的原子结构](1)相似性:①最外层电子数均为5个;②主要化合价:氮有-3、+1、+2、+3、+4、+5价;磷和砷有-3、+3、+5价;锑、铋有+3、+5价.(2)递变规律:按氮、磷、砷、锑、铋的顺序,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在氮族元素的单质中,氮、磷具有较明显的非金属性;砷虽然是非金属,但有一些金属性;锑、铋为金属.[氮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N2P As Sb Bi颜色无色白磷:白色或黄色红磷:红棕色灰砷:灰色银白色银白色或微显红色状态气体固体固体固体固体密度逐渐增大熔点、沸点先按N2、P、As的顺序逐渐升高,而后按Sb、Bi的顺序逐渐降低[氮气](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空气中含N278%(体积分数)或75%(质量分数);化合态氮存在于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中,氮元素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元素.(2)氮气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常压下,经降温后,氮气变成无色液体,再变成雪花状固体.(3)氮气的分子结构:氮分子(N2)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N≡N.由于N2分子中的N≡N键很牢固,所以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4)氮气的化学性质:①N2与H2化合生成NH3N2 +3H22NH3说明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理.②N2与O2化合生成NO:N2 + O22NO说明在闪电或行驶的汽车引擎中会发生以上反应.(5)氮气的用途:①合成氨,制硝酸;②代替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以防止金属被空气氧化;⑧在灯泡中填充氮气以防止钨丝被氧化或挥发;④保存粮食、水果等食品,以防止腐烂;⑤医学上用液氮作冷冻剂,以便在冷冻麻醉下进行手术;⑥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使某些超导材料获得超导性能.[NO、NO2性质的比较]氮的氧化物一氧化氮(NO) 二氧化氮(NO2)物理性质为无色、不溶于水、有毒的气体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易溶于水化学性质①极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2NO + O2= 2NO2②NO中的氮为+2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与H2O反应:3NO2 + H 2O=2HNO3 + NO(工业制HNO3原理.在此反应中,NO2同时作氧化剂和还原剂)[自然界中硝酸盐的形成过程](1)电闪雷鸣时:N2+O22NO (2) 2NO + O2= 2NO2(3)下雨时:3NO2 + H2O=2HNO3 + NO(4)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土壤中,并与土壤中的矿物作用生成能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光化学烟雾]NO、NO2有毒,是大气的污染物.空气中的NO、NO2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石油产品和煤燃烧的产物、汽车尾气以及制硝酸工厂的废气.NO2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种有毒的烟雾——光化学烟雾.因此,NO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光化学烟雾刺激呼吸器官,使人生病甚至死亡.[磷](1)磷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磷.化合态的磷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于矿石中.动物的骨骼、牙齿和神经组织,植物的果实和幼芽,生物的细胞里都含有磷.(2)单质磷的化学性质:①与O2反应:4P+5O22P2O5②磷在C12中燃烧:2P+3C12(不足量) 2PCl32P+5Cl2(足量) 2PCl5[磷的同素异形体——白磷与红磷]磷的同素异形体白磷红磷说明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无色蜡状固体红棕色粉末①白磷与红磷的结构不同是物理性质存在差别的原因②由两者物理性质的不同,证明了白磷与红磷是不同的单质密度(g·cm-3)1.822.34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CS2不溶于水,也不溶于CS2毒性剧毒无毒着火点40℃(白磷受到轻微的摩擦就会燃烧;常温时,白磷可被氧化而发光)240℃化学性质白磷、红磷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白色的P2O5白磷与红磷燃烧都生成P2O5,证明它们都是由磷元素形成的单质相互转化白磷红磷证明白磷与红磷所含元素相同——互为同素异形体保存方法密封保存,少量白磷保存在水中密封保存,防止吸湿切削白磷应在水中进行用途制造高纯度磷酸;制造燃烧弹、烟幕弹制造高纯度磷酸;制农药、安全火柴[五氧化二磷、磷酸](1)五氧化二磷的性质:五氧化二磷是白色粉末状固体,极易吸水(因此可作酸性气体的干燥剂).P2O5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P2O5+3H2O2H3PO4(2)磷酸的性质、用途:磷酸(H3PO4)是一种中等强度的三元酸,具有酸的通性.磷酸主要用于制造磷肥,也用于食品、纺织等工业.[氮、磷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性质的比较]元素氮(N)磷(P)自然界中存在的形式游离态和化合态只有化合态单质与O2化合的情况N2+O22NO(易)4P+5O22P2O5(难)单质与H2化合的情况N2 +3H22NH32P(蒸汽) + 3H22PH3单质的化学活泼性及原因单质活泼性:N2<P原因:N2分子中N≡N键很牢固,故N2性质稳定、不活泼氢化物的稳定性NH3>PH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NO3>H3PO4非金属性N>P2.铵盐[氨](1)氨的物理性质:①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②氨易液化.在常压下冷却或常温下加压,气态氨转化为无色的液态氨,同时放出大量热.液态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急剧下降;③氨气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气(因此,氨气可进行喷泉实验);④氨对人的眼、鼻、喉等粘膜有刺激作用.若不慎接触过多的氨而出现病症,要及时吸入新鲜空气和水蒸气,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2)氨分子的结构:NH3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氨分子的结构为三角锥形,N原子位于锥顶,三个H原子位于锥底,键角107°18′,是极性分子.(3)氨的化学性质:①跟水反应.氨气溶于水时(氨气的水溶液叫氨水),大部分的NH3分子与H2O分子结合成NH3·H2O(叫一水合氨).NH3·H2O为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成NH4+和OH-:NH3 + H2O NH3·H2O NH4++ OH-a.氨水的性质:氨水具有弱碱性,使无色酚酞试液变为浅红色,使红色石蕊试液变为蓝色.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反而越小(是一种特殊情况).NH3·H2O不稳定,故加热氨水时有氨气逸出:NH4++ OH-NH3↑+ H2Ob.氨水的组成: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其中含有3种分子(NH3、NH3·H2O、H2O)和3种离子(NH4+和OH-、极少量的H+).c.氨水的保存方法:氨水对许多金属有腐蚀作用,所以不能用金属容器盛装氨水.通常把氨水盛装在玻璃容器、橡皮袋、陶瓷坛或内涂沥青的铁桶里.d.有关氨水浓度的计算:氨水虽然大部分以NH3·H2O形式存在,但计算时仍以NH3作溶质.②跟氯化氢气体的反应:NH3 + HCl =NH4C1说明a.当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产生大量白烟.这种白烟是氨水中挥发出来的NH3与盐酸挥发出来的HCl化合生成的NH4C1晶体小颗粒.b.氨气与挥发性酸(浓盐酸、浓硝酸等)相遇,因反应生成微小的铵盐晶体而冒白烟,这是检验氨气的方法之—.c.氨气与不挥发性酸(如H2SO4、H3PO4等)反应时,无白烟生成.③跟氧气反应:4NH3 + 5O24NO + 6H2O说明 这一反应叫做氨的催化氧化(或叫接触氧化),是工业上制硝酸的反应原理之一. (4)氨气的用途:①是氮肥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纯碱的原料;②是有机合成工业如合成纤维、塑料、染料、尿素等的常用原料;③用作冰机中的致冷剂. [铵盐]铵盐是由铵离子(NH 4+)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铵盐都是白色晶体,都易溶于水. (1)铵盐的化学性质:①受热分解.固态铵盐受热都易分解.根据组成铵盐的酸根阴离子对应的酸的性质的不同,铵盐分解时有以下三种情况:a .组成铵盐的酸根阴离子对应的酸是非氧化性的挥发性酸时,则加热时酸与氨气同时挥发,冷却时又重新化合生成铵盐。
新课标高考化学知识点详解 第14讲 氮及氮的化合物 氮族元素
![新课标高考化学知识点详解 第14讲 氮及氮的化合物 氮族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bd3b6f6c1eb91a37f1115c7c.png)
第14讲氮及氮的化合物氮族元素考点1 氮的氧化物1.氮元素有+1、+2、+3、+4、+5等五种正价态,五种正价对应六种氧化物:N2O、NO、N2O3、NO2、N2O4、N2O5。
其中N2O3和N2O5分别是HNO2和HNO3的酸酐。
NO是一种色还原性较强的气体,易被O2氧化生成,NO2是一种色的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的气体,氧化性强,能氧化SO2,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
2.NO、NO2都是大气污染物,空气中NO、NO2主要来自石油产品和煤燃烧、汽车尾气以及制硝酸工厂的废气。
其中空气中的NO2是造成的主要因素。
3.NO、NO2的制法(1)NO的实验室制法①原理:②装置:铁架台、铁夹、铁圈、烧瓶、分液漏斗、胶塞、导管、酒精灯等③收集:④检验:无色气体和空气接触立即变红棕色(2)NO2的实验室制法①原理:②装置:锥形瓶(或烧瓶)、分液漏斗、带导管胶塞22NO2N[例1]最新研究表明:NO吸收治疗法可快速改善SARS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
病毒学研究同时证实,NO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
下列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A.NO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B.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氧气直接化合C.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D.NO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解析]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常温常压下,NO容易与氧气直接化合生成NO2。
【答案】C考点2 氨的性质1.氨的物理性质氨气为色、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易液化,溶于水,氨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氨水的浓度,密度。
2.氨的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溶液呈碱性:NH3+H2O NH3·H2O NH4++OH氨水中所含有微粒:,氨水中溶质通常看作为NH3,而不是NH3·H2O。
(2)与酸反应NH3+HNO3NH4NO3HCl+NH3NH4Cl H2SO4+2NH3(NH4)2SO4氨气与氯化氢相遇便产生,可用于NH3与HCl的相互检验。
高中化学氮族元素知识点
![高中化学氮族元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a36fc96700abb68a982fb9a.png)
2NO + O2= 2NO2
②NO 中的氮为+2 价,处于中间价态,(工业制 HNO3 原理.在此反应中,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二氧化氮(NO2) 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 气体,易溶于水
与 H2O 反应:
3NO2 + H2O=2HNO3 + NO
NO2 同时作氧化剂和还原剂)
2NO (2) 2NO + O2= 2NO2(3)下雨时:3NO2 + H2O=2HNO3 + NO
可缺少的元素.
(2)氮气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
小.在常压下,经降温后,氮气变成无色液体,再变成雪花状固体.
(3)氮气的分子结构:氮分子(N2)的电子式为
N≡N 键很牢固,所以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 (4)氮气的化学性质:
①N2 与 H2 化合生成 NH3 N2 +3H2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根1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敷工资设艺料技高试术中卷0资不配料仅置试可技卷以术要解是求决指,吊机对顶组电层在气配进设置行备不继进规电行范保空高护载中高与资中带料资负试料荷卷试下问卷高题总中2体2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1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1都关能可于地以管缩正路小常高故工中障作资高;料中对试资于卷料继连试电接卷保管破护口坏进处范行理围整高,核中或对资者定料对值试某,卷些审弯异核扁常与度高校固中对定资图盒料纸位试,置卷编.工保写况护复进层杂行防设自腐备动跨与处接装理地置,线高尤弯中其曲资要半料避径试免标卷错高调误等试高,方中要案资求,料技编试术写5、卷交重电保底要气护。设设装管备备置线4高、调动敷中电试作设资气高,技料课中并3术试、件资且中卷管中料拒包试路调试绝含验敷试卷动线方设技作槽案技术,、以术来管及避架系免等统不多启必项动要方高式案中,;资为对料解整试决套卷高启突中动然语过停文程机电中。气高因课中此件资,中料电管试力壁卷高薄电中、气资接设料口备试不进卷严行保等调护问试装题工置,作调合并试理且技利进术用行,管过要线关求敷运电设行力技高保术中护。资装线料置缆试做敷卷到设技准原术确则指灵:导活在。。分对对线于于盒调差处试动,过保当程护不中装同高置电中高压资中回料资路试料交卷试叉技卷时术调,问试应题技采,术用作是金为指属调发隔试电板人机进员一行,变隔需压开要器处在组理事在;前发同掌生一握内线图部槽 纸故内资障,料时强、,电设需回备要路制进须造行同厂外时家部切出电断具源习高高题中中电资资源料料,试试线卷卷缆试切敷验除设报从完告而毕与采,相用要关高进技中行术资检资料查料试和,卷检并主测且要处了保理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元素讲义5 主族元素氮族
![元素讲义5 主族元素氮族](https://img.taocdn.com/s3/m/82cb0a7b8e9951e79b8927c0.png)
元素讲义5 主族元素——氮族元素n s 2n p 3 N 、P 、As 、Sb 、Bi氮及其化合物一、氮的化合物:1.[ -3 ]的化合物: NH 3、Na 3N 、Mg 3N 2 、 AlN 、Si 3N 4、 P 3N 5 、S 4N 4、 Cl 3N (1) 原子晶体:AlN 、Si 3N 4、BN 、Ge 3N 4具有高熔点,高强度材料 (2) 氨气作溶剂: 强的离子化溶剂 a .自偶电离 2NH 3NH 4+ + NH 2-NH 4Cl NH 4NO 3在液氨中为强酸,KNH 2、Ba(NH 2)2在液氨中为强碱,Zn(NH 2)2、Al(NH 2)3为两性 b .路易酸碱: KNH 2 + NH 4NO 3 = KNO 3 + 2NH 3 KOH + HNO 3 = KNO 3 + H 2OPCl 5 + 8NH 3 = PN(NH 2)2 + 5NH 4Cl PCl 5 + 9H 2O = (HO)3PO + 5H 3OClSO 2Cl 2 + 4NH 3 = SO 2(NH)2 + 2NH 4Cl SO 2Cl 2 + 4H 2O = SO 2(OH)2 + 2H 3OCl 2K + 2NH 3 = 2KNH 2 + H 2 2K + 2H 2O = 2KOH + H 2Zn(NH 2)2 + 2NH 4Cl = [Zn(NH 3)4]Cl 2 Zn(OH)2 + 2H 3OCl = [Zn(H 2O)4]Cl 2 2KNH 2 + Zn(NH 2)2 = K 2[Zn(NH 2)4] 2KOH + Zn(OH)2 = K 2[Zn(OH)4] (3) 铵盐:a .铵盐中酸根的酸性越强,铵盐的稳定性越大,即NH 4I >NH 4Br >NH 4Cl >NH 4F b . NH 4Cl 可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所以NH 4Cl 称为硇砂。
NH 4Cl + 3CuO 3Cu + N 2 + 3H 2O + 2HCl c .铵盐的热分解:(i)一般生成氨和酸: (NH 4)2SO4NH 3↑+ NH 4HSO 4 NH 4ClNH 3↑+ HCl↑(ii) 酸根离子有强氧化性: NH 4NO3N 2O + 2H 2O(NH 4)2Cr 2O7Cr 2O 3 + N 2 + 4H 2O 2NH 4ClO 4N 2 + Cl 2 + 2O 2 + 4H 2O2.[ -2 ]化合物: N 2H 4肼或联氨 (1) 结构:μ ≠ 0,说明结构不对称 (2) 自偶电离: 2N 2H4N 2H 5+ + N 2H 3- K = 2×10-25(3) 是二元弱碱: N 2H 4 + H 2O N 2H 5+ + OH - K b1 = 8.5×10-7 N 2H 5+ + H 2O N 2H 62+ +OH -K b2 = 8.9×10-16(4) 作为单基配体:CoCl 2 + N 2H 4 = Co (N 2H 4)6Cl 2 (5) 是强还原剂,特别是在OH -介质中:4MnO 4- + 5 N 2H 4 + 12H + = 5N 2 + 4Mn 2+ + 16H 2O它与空气混合,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CH 3)2NNH 2(偏二甲肼)作为火箭燃料 N 2H 4(l) + O 2(g)N 2(g) + 2H 2O(l) ∆c H m = -622kJ·mol -13.[ -1 ]化合物: NH 2OH 羟氨 (1) 结构:HO NH H......(2)性质: a .羟氨是不稳定的白色固体,在15℃左右发生热分解: 碱性下:3NH 2OH = NH 3 + N 2 + 3H 2O 酸性下:4NH 2OH = 2NH 3 + N 2O+ 3H 2Ob .羟氨是一元碱,碱性小于氨 ( K b = 9.1×10-9 ),其水溶液稳定。
高中化学知识点详解大全——《氮及氮的化合物氮族元素》
![高中化学知识点详解大全——《氮及氮的化合物氮族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3326008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8.png)
高中化学知识点详解大全——《氮及氮的化合物氮族元素》氮及氮的化合物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氮的性质、氮的化合物以及氮族元素的一些特点。
1.氮的性质:氮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七元素,原子序数为7,原子符号为N。
氮气是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占约78%。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可燃的气体,密度较空气略大。
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氮气可以与氢反应生成氨气。
2.氮的化合物:氮主要以N2分子形式存在于大气中,但在化学反应中,氮通常以离子形式存在。
氮的最常见的化合物是氨(NH3)和氧化亚氮(NO)。
氨是一种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氧化亚氮是一种无色气体,对人体有毒。
此外,氮还可以与氧形成一系列的氮氧化物,如二氧化氮(NO2)和三氧化二氮(N2O3)等。
3.氮的化合物的制备和应用:氨的制备通常是通过哈伯–博帕法制取,即将氮气与氢气通过催化剂(通常是铁)的作用下,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
氨被广泛用于制造化肥、合成纤维和塑料等工业生产中。
氧化亚氮通常是通过氧化铵制备,氧化亚氮可以用作氧化剂、爆炸药以及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4.氮族元素的特点:氮族元素是位于元素周期表第15族的元素,包括氮、磷、砷、锑和铋。
这些元素的原子结构具有相似的电子排布,因此它们有一些共同的化学特性。
例如,氮族元素通常形成负电荷的离子,因为它们的原子有5个价电子。
这些元素的化合物通常具有共有键和离子键的性质。
总结:本文介绍了高中化学中关于氮及氮的化合物和氮族元素的知识点。
氮是一种常见的元素,主要以氮气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
氮的化合物包括氨、氧化亚氮等,这些化合物有广泛的应用。
氮族元素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包括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对于理解氮及氮化合物和氮族元素的特性,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高中化学相关知识。
氮族元素知识点
![氮族元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6f28a5f33687e21af45a9d3.png)
氮元素及其化合物[氮气](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空气中含N 2 78%(体积分数)或75%(质量分数);化合态氮存在于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中,氮元素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元素.(2)氮气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常压下,经降温后,氮气变成无色液体,再变成雪花状固体.(3)氮气的分子结构:氮分子(N 2)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N ≡N .由于N 2分子中的N ≡N 键很牢固,所以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4)氮气的化学性质:①N 2 +3H 22NH 3是工业合成氨的原理②N 2 + O 22NO 在闪电或行驶的汽车引擎中会发生以上反应. (5)氮气的用途:①合成氨,制硝酸;②代替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以防止金属被空气氧化;⑧在灯泡中填充氮气以防止钨丝被氧化或挥发;④保存粮食、水果等食品,以防止腐烂;⑤医学上用液氮作冷冻剂,以便在冷冻麻醉下进行手术;⑥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使某些超导材料获得超导性能. [NO 、NO 2性质的比较]氮的氧化物一氧化氮(NO) 二氧化氮(NO 2) 物理性质 为无色、不溶于水、有毒的气体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 ①极易被空气中的O 2氧化:2NO + O 2= 2NO 2②NO 中的氮为+2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与H 2O 反应: 3NO 2 + H 2O =2HNO 3 + NO (工业制HNO 3原理.在此反应中,NO 2同时作氧化剂和还原剂) 2.铵盐[氨](1)氨的物理性质:①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②氨易液化.在常压下冷却或常温下加压,气态氨转化为无色的液态氨,同时放出大量热.液态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急剧下降;③氨气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气(因此,氨气可进行喷泉实验);④氨对人的眼、鼻、喉等粘膜有刺激作用.若不慎接触过多的氨而出现病症,要及时吸入新鲜空气和水蒸气,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2)氨的化学性质:①跟水反应.氨气溶于水时(氨气的水溶液叫氨水),大部分的NH 3分子与H 2O 分子结合成NH 3·H 2O(叫一水合氨).NH 3·H 2O 为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成NH 4+和OH -:NH 3 + H 2O NH 3·H 2ONH 4+ + OH - a .氨水的性质:氨水具有弱碱性,使无色酚酞试液变为浅红色,使红色石蕊试液变为蓝色.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反而越小(是一种特殊情况).NH 3·H 2O 不稳定,故加热氨水时有氨气逸出:NH 4++ OH -NH 3↑+ H 2O b .氨水的组成:有3种分子(NH 3、NH 3·H 2O 、H 2O)和3种离子(NH 4+和OH -、极少量的H +).c .氨水的保存方法:氨水对许多金属有腐蚀作用,所以不能用金属容器盛装氨水.通常把氨水盛装在玻璃容器、橡皮袋、陶瓷坛或内涂沥青的铁桶里.②跟氯化氢气体的反应:NH 3 + HCl = NH 4C1说明 a .当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产生大量白烟.这种白烟是氨水中挥发出来的NH 3与盐酸挥发出来的HCl 化合生成的NH 4C1晶体小颗粒.b .氨气与挥发性酸(浓盐酸、浓硝酸等)相遇,因反应生成微小的铵盐晶体而冒白烟,这是检验氨气的方法之—.c .氨气与不挥发性酸(如H 2SO 4、H 3PO 4等)反应时,无白烟生成.③4NH 3 + 5O 2 4NO + 6H 2O 叫做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上制硝酸的反应原理之一.(4)氨气的用途:①是氮肥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纯碱的原料;②是有机合成工业如合成纤维、塑料、染料、尿素等的常用原料;③用作冰机中的致冷剂.[铵盐]铵盐是由铵离子(NH 4+)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铵盐都是白色晶体,都易溶于水.(1)铵盐的化学性质:①受热分解.固态铵盐受热都易分解.根据组成铵盐的酸根阴离子对应的酸的性质的不同,铵盐分解时有以下三种情况:a .组成铵盐的酸根阴离子对应的酸是非氧化性的挥发性酸时,则加热时酸与氨气同时挥发,冷却时又重新化合生成铵盐。
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db490d3c804d2b160b4ec0c0.png)
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3. 氮元素的特殊性
第二周期的氮与第ⅥA氧、第ⅦA氟相似,由于电负性大、原子半 径小、电荷密度高、没有可利用成键的d轨道等特点,所以和本族其他 元素相比具有一些特殊性质,主要表现在:
(1)氮可形成离子键化合物(活泼金属的氮化物); (2)氮易形成强的(p-p)π多重键; (3)氮的化合物比其他元素的化合物多得多,且配位数均不超过4; (4)与氧、氟相似,氮也有形成氢键的倾向。
亚硝酸及其盐中的氮原子的氧化数为+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在酸性溶液中为强氧化剂,在碱性溶液中氧化能力降低。作为氧化剂能 将I-离子氧化成I2:
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此反应可用于定量测定硝酸盐。 亚硝酸及其盐与强氧化剂反应时,被氧化成硝酸,例如:
大多数亚硝酸盐是稳定的,特别是碱金属、碱土金属的亚硝酸 盐稳定性更高。除浅黄色的AgNO2微溶于水外,其他亚硝酸盐都易 溶于水。亚硝酸盐一般有毒,有一定的致癌性。
亚硝酸盐比亚硝酸稳定,但在其盐中加入酸,便生成HNO2, 继而分解为NO2和NO,产生红棕色气体。
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2)硝酸及其盐。 纯硝酸是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沸点为356 K, 因此硝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市售浓硝酸是恒沸溶液,含HNO3的质 量百分比为68%~70%,沸点为394.8 K,密度为1.42 g·cm-3,物质 的量浓度约为16 mol·L-1,因溶解有NO2而显棕黄色,称为发烟硝酸。 硝酸可以任何比例与水混合。
硝酸具有不稳定性、硝化作用和强氧化性三大化学特性。 硝酸受热或光照即逐渐分解:
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为了避免分解,硝酸一般应贮存在棕色瓶中,置于阴凉处。 硝酸的硝化作用是硝酸以硝基(-NO2)取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 一个或几个氢原子。例如:
高中化学氮族元素知识点
![高中化学氮族元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62878ee6294dd88d1d26b04.png)
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1.氮和磷[氮族元素]包括氮(7N)、磷、(15P)、砷(33As)、锑(51Sb)、铋(83Bi)五种元素.氮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VA族,其代表元素为氮和磷.[氮族元素的原子结构](1)相似性:①最外层电子数均为5个;②主要化合价:氮有-3、+1、+2、+3、+4、+5价;磷和砷有-3、+3、+5价;锑、铋有+3、+5价.(2)递变规律:按氮、磷、砷、锑、铋的顺序,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在氮族元素的单质中,氮、磷具有较明显的非金属性;砷虽然是非金属,但有一些金属性;锑、铋为金属.[氮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N2P As Sb Bi颜色无色白磷:白色或黄色红磷:红棕色灰砷:灰色银白色银白色或微显红色状态气体固体固体固体固体密度逐渐增大熔点、沸点先按N2、P、As的顺序逐渐升高,而后按Sb、Bi的顺序逐渐降低[氮气](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空气中含N278%(体积分数)或75%(质量分数);化合态氮存在于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中,氮元素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元素.(2)氮气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常压下,经降温后,氮气变成无色液体,再变成雪花状固体.(3)氮气的分子结构:氮分子(N2)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N≡N.由于N2分子中的N≡N键很牢固,所以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4)氮气的化学性质:①N2与H2化合生成NH3N2 +3H22NH3说明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理.②N2与O2化合生成NO:N2 + O22NO说明在闪电或行驶的汽车引擎中会发生以上反应.(5)氮气的用途:①合成氨,制硝酸;②代替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以防止金属被空气氧化;⑧在灯泡中填充氮气以防止钨丝被氧化或挥发;④保存粮食、水果等食品,以防止腐烂;⑤医学上用液氮作冷冻剂,以便在冷冻麻醉下进行手术;⑥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使某些超导材料获得超导性能.[NO、NO2性质的比较]氮的氧化物一氧化氮(NO) 二氧化氮(NO2)物理性质为无色、不溶于水、有毒的气体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易溶于水化学性质①极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2NO + O2= 2NO2②NO中的氮为+2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与H2O反应:3NO2 + H2O=2HNO3 + NO(工业制HNO 3原理.在此反应中,NO2同时作氧化剂和还原剂)[自然界中硝酸盐的形成过程](1)电闪雷鸣时:N2+O22NO (2) 2NO + O2= 2NO2(3)下雨时:3NO2 + H2O=2HNO3 + NO(4)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土壤中,并与土壤中的矿物作用生成能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光化学烟雾]NO、NO2有毒,是大气的污染物.空气中的NO、NO2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石油产品和煤燃烧的产物、汽车尾气以及制硝酸工厂的废气.NO2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种有毒的烟雾——光化学烟雾.因此,NO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光化学烟雾刺激呼吸器官,使人生病甚至死亡.[磷](1)磷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磷.化合态的磷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于矿石中.动物的骨骼、牙齿和神经组织,植物的果实和幼芽,生物的细胞里都含有磷.(2)单质磷的化学性质:①与O2反应:4P+5O22P2O5②磷在C12中燃烧:2P+3C12(不足量) 2PCl32P+5Cl2(足量) 2PCl5[磷的同素异形体——白磷与红磷]磷的同素异形体白磷红磷说明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无色蜡状固体红棕色粉末①白磷与红磷的结构不同是物理性质存在差别的原因②由两者物理性质的不同,证明了白磷与红磷是不同的单质密度(g·cm-3)1.822.34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CS2不溶于水,也不溶于CS2毒性剧毒无毒着火点40℃(白磷受到轻微的摩擦就会燃烧;常温时,白磷可被氧化而发光)240℃化学性质白磷、红磷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白色的P2O5白磷与红磷燃烧都生成P2O5,证明它们都是由磷元素形成的单质相互转化白磷红磷证明白磷与红磷所含元素相同——互为同素异形体保存方法密封保存,少量白磷保存在水中密封保存,防止吸湿切削白磷应在水中进行用途制造高纯度磷酸;制造燃烧弹、烟幕弹制造高纯度磷酸;制农药、安全火柴[五氧化二磷、磷酸](1)五氧化二磷的性质:五氧化二磷是白色粉末状固体,极易吸水(因此可作酸性气体的干燥剂).P2O5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P2O5+3H2O2H3PO4(2)磷酸的性质、用途:磷酸(H3PO4)是一种中等强度的三元酸,具有酸的通性.磷酸主要用于制造磷肥,也用于食品、纺织等工业.[氮、磷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性质的比较]元素氮(N)磷(P)自然界中存在的形式游离态和化合态只有化合态单质与O2化合的情况N2+O22NO(易)4P+5O22P2O5(难)单质与H2化合的情况N2 +3H22NH32P(蒸汽) + 3H22PH3单质的化学活泼性及原因单质活泼性:N2<P原因:N2分子中N≡N键很牢固,故N2性质稳定、不活泼氢化物的稳定性NH3>PH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NO3>H3PO4非金属性N>P2.铵盐[氨](1)氨的物理性质:①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②氨易液化.在常压下冷却或常温下加压,气态氨转化为无色的液态氨,同时放出大量热.液态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急剧下降;③氨气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气(因此,氨气可进行喷泉实验);④氨对人的眼、鼻、喉等粘膜有刺激作用.若不慎接触过多的氨而出现病症,要及时吸入新鲜空气和水蒸气,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2)氨分子的结构:NH3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氨分子的结构为三角锥形,N原子位于锥顶,三个H原子位于锥底,键角107°18′,是极性分子.(3)氨的化学性质:①跟水反应.氨气溶于水时(氨气的水溶液叫氨水),大部分的NH3分子与H2O分子结合成NH3·H2O(叫一水合氨).NH3·H2O为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成NH4+和OH-:NH3 + H2O NH3·H2O NH4++ OH-a.氨水的性质:氨水具有弱碱性,使无色酚酞试液变为浅红色,使红色石蕊试液变为蓝色.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反而越小(是一种特殊情况).NH3·H2O不稳定,故加热氨水时有氨气逸出:NH4++ OH-NH3↑+ H2Ob.氨水的组成: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其中含有3种分子(NH3、NH3·H2O、H2O)和3种离子(NH4+和OH-、极少量的H+).c.氨水的保存方法:氨水对许多金属有腐蚀作用,所以不能用金属容器盛装氨水.通常把氨水盛装在玻璃容器、橡皮袋、陶瓷坛或内涂沥青的铁桶里.d.有关氨水浓度的计算:氨水虽然大部分以NH3·H2O形式存在,但计算时仍以NH3作溶质.②跟氯化氢气体的反应:NH3 + HCl =NH4C1说明a.当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产生大量白烟.这种白烟是氨水中挥发出来的NH3与盐酸挥发出来的HCl化合生成的NH4C1晶体小颗粒.b.氨气与挥发性酸(浓盐酸、浓硝酸等)相遇,因反应生成微小的铵盐晶体而冒白烟,这是检验氨气的方法之—.c.氨气与不挥发性酸(如H2SO4、H3PO4等)反应时,无白烟生成.③跟氧气反应:4NH3 + 5O24NO + 6H2O说明 这一反应叫做氨的催化氧化(或叫接触氧化),是工业上制硝酸的反应原理之一. (4)氨气的用途:①是氮肥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纯碱的原料;②是有机合成工业如合成纤维、塑料、染料、尿素等的常用原料;③用作冰机中的致冷剂. [铵盐]铵盐是由铵离子(NH 4+)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铵盐都是白色晶体,都易溶于水. (1)铵盐的化学性质:①受热分解.固态铵盐受热都易分解.根据组成铵盐的酸根阴离子对应的酸的性质的不同,铵盐分解时有以下三种情况:a .组成铵盐的酸根阴离子对应的酸是非氧化性的挥发性酸时,则加热时酸与氨气同时挥发,冷却时又重新化合生成铵盐。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讲义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ae52034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3.png)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讲义一、氮元素概述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在我们的生活和自然界中都有着广泛的存在和重要的作用。
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7 位,原子序数为 7。
它的原子结构决定了其化学性质。
氮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2s²2p³,这使得氮具有多种化合价,常见的有-3、0、+1、+2、+3、+4、+5 等。
在自然界中,氮主要以氮气(N₂)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约占空气体积的 78%。
氮气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气体,因为氮氮三键的键能非常大,这使得氮气在常温常压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二、氮气(N₂)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密度略小于空气。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
1、氮气与氢气的反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可以发生反应生成氨气(NH₃),这是工业合成氨的重要反应:N₂+ 3H₂⇌ 2NH₃2、氮气与氧气的反应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氮气和氧气会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NO):N₂+ O₂= 2NO三、氮的氧化物氮有多种氧化物,常见的有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₂)、一氧化二氮(N₂O)等。
1、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它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为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在人体内也有一定的生理作用,例如在血管内皮细胞中产生,能够调节血管的舒张。
2、二氧化氮(NO₂)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3NO₂+ H₂O = 2HNO₃+ NO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污染物之一。
四、氨气(NH₃)氨气是氮的氢化物,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1、氨气的物理性质氨气极易溶于水,一体积水可以溶解约 700 体积的氨气。
氨气的水溶液称为氨水。
2、氨气的化学性质(1)氨气与水反应:NH₃+ H₂O ⇌ NH₃·H₂O ⇌ NH₄⁺+OH⁻,这使得氨水显碱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二. 教学要求:1. 能结合元素周期律解释氮族元素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2. 掌握氮、氮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质,特别是氮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质,对氮的氧化物的价态,相互转化关系及NO 、NO 2与HNO 3之间的计量关系要理解并能熟练运算,了解氮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及其防护;3. 了解磷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并能通过比较磷的两种同素异形体,理解同素异形体性质的差异及原因;4. 掌握氨气的性质,实验室制法,了解铵盐的通性,掌握铵根离子的检验;5. 掌握硝酸的性质,了解其用途,从不同角度,不同反应突出硝酸的强氧化性和其还原产物的多样性,熟练运用一些技巧如:电子守恒、质量守恒等对HNO 3参加的反应进行定量计算。
三. 重点、难点:1. 掌握N 2,NO 、NO 2重要性质,NH 3的性质、制法。
2. NH 4+检验。
3. 掌握HNO 3的性质四. 知识分析:1. 元素非金属性与非金属单质活泼性的区别:元素的非金属性是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影响其强弱的结构因素有: (1)原子半径:原子半径越小,吸引电子能力越强; (2)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吸引电子能力越强; (3)最外电子层:最外层电子越多,吸引电子能力越强。
但由于某些非金属单质是双原子分子,原子间以强烈的共价键相结合(如N N ≡等),当参加化学反应时,必须消耗很大的能量才能形成原子,表现为单质的稳定性很高。
这种现象不一定说明这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弱。
强烈的分子内共价键恰是非金属性强的一种表现。
如按元素的非金属性:O Cl N Br >>;,而单质的活泼性:O Cl N Br 2222<<;。
因此氮元素的非金属性虽很强,但氮单质的活动性却极差。
氮元素的非金属很强表现在:① 与Mg 等金属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一般为离子化合物,如Mg N 32,其电子式为Mg N Mg N Mg 23232+⨯⨯⨯-+⨯⨯⨯-+[...][...]....;② 与O 、F 等非金属性很强的元素一样,可与氢元素形成氢键;③ N -3元素的还原性较弱,不易失e -。
2. NO 2与Br 2蒸气的鉴别:两者均是红棕色气体,而且均具有强氧化性,要鉴别两者应利用其性质的不同点: (1)通入水中:NO 2通入水中发生32223NO H O HNO NO +=+,无明显现象,而Br 2溶于水形成黄色的溴水,其它有机溶剂也可以。
(2)通入AgNO 3溶液中:NO 2无明显现象,Br 2蒸气先与水反应:Br 2 + H 2O HBr + HBrO其生成的Br -与Ag +结合生成浅黄色AgBr 沉淀。
(3)加压:NO 2在加压瞬间单位体积内分子数目增加,所以红棕色先加深,但是由于2NO 2 N 2O 4,这个可逆反应的存在,加压平衡右移造成混合气体颜色变浅,而Br 2蒸气加压只变深不变浅。
(4)加热:2NO 2 N 2O 4+Q 升温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使单位体积内NO 2分子浓度增大,使混合气颜色加深,而Br 2蒸气加热气体,颜色没有变化。
有些同学想用淀粉-KI 试纸来鉴别,认为Br 2蒸气有强氧化性,可氧化I -成碘单质,使试纸变蓝,从而鉴别出Br 2蒸气,但应注意NO 2也具有强氧化性,同样可以氧化I -成碘单质,可以使试纸变蓝,所以用淀粉-KI 试纸无法鉴别这两种气体。
3. NO 2、NO 、O 2混合气体与水的反应 两个基本反应:2222NO O NO += (1)32223NO H O HNO NO +=+ (2) 推导出两个总反应:若()()1322⨯+⨯得:4324223NO O H O HNO ++= (3) 若()()1122⨯+⨯得:4242223NO O H O HNO ++= (4) 若通入水中为NO ,O 2混合气体,则代入(3)式计算 若通入水中为NO 2,O 2混合气体,则代入(4)式计算值得注意的是:422NO O +和432NO O +从组成上均相当于225N O 的组成,即(3)(4)两情况中的总反应式都与N O H O HNO 25232+=等效。
这不仅是记忆(3)(4)二式的方法,也为上述问题的解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利用混合气体中的N 、O 原子个数比进行分析判断:N :O <=>⎧⎨⎪⎩⎪2525252:::剩余完全反应剩余O NO4. 浓HNO 3氧化性与稀HNO 3氧化性的比较由铜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浓HNO 3被还原为NO 2,氮的化合价由+5变为+4;稀HNO 3被还原为NO ,氮的化合价由+5变为+2,所以有的同学就认为稀HNO 3的氧化性比浓HNO 3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请同学明确:物质氧化性的强弱不是取决于得电子数目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得电子的难易;越易得电子其氧化性越强。
实验表明,硝酸越浓氧化性越强,如浓稀HNO 3分别与Cu 反应的实验中,浓硝酸与铜的反应比稀HNO 3要剧烈,再如,稀HNO 3将HI 氧化为I 2,而浓HNO 3能将HI 氧化为HIO 3。
263246633223322H N O HI I NO H O HNO HI HIO NO H O(稀)(浓)+=↑+↑+++↑+∆ 另外,浓、稀HNO 3与Cu 反应的产物实际证实了浓、稀HNO 3氧化性的区别,有资料介绍Cu 与浓、稀HNO 3反应的瞬间内均产生NO 、NO 2,但是因为浓HNO 3氧化性强将NO 氧化为NO 2,没有NO 逸出,所以浓HNO 3的还原产物只有NO 2,而稀HNO 3氧化性弱,不能氧化NO 而且产生NO 2与水反应NO ,所以稀HNO 3的还原产物只有NO 。
硝酸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其还原产物有多种价态,如+4(NO 2)、+2(NO )、+1(N 2O )、0(N 2)、-3(NH 3),这决定于硝酸的浓度和还原剂的强弱,总体上讲硝酸越浓,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HNO 3还原产物的价态越低。
【典型例题】[例1] 将a mL NO 、b mL NO 2、x mL O 2混合于同一试管内,然后将试管倒插入水中,充分反应后试管内气体全部消失,则x 对a 、b 的函数关系式f a b [()],为:( )A. ()/a b +2B. ()/23a b +C. ()/34a b +D. ()/45a b +解释:本题所涉及的是本章的一个考查热点,即氮的氧化物与O 2等体积混合,然后与H 2O 反应的问题,针对本题,根据两个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即可,如下: 4324223NO O H O HNO ++= 4 3 a m m a =344242223NO O H O HNO ++= 4 1b n n b =4x n m =+ ∴4/)3(b a x += 答案:C[例2] 某溶液中含H SO NO +--、、423三种离子,其中H SO +-、42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7.0 mol/L 和2.0 mol/L ,取该溶液20 mL ,加入3.2 gCu 粉,加热使它们充分反应,收集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解析:依据阴、阳离子电荷相等,得:C NO C H C SO ()()()3422-+-=-=-⨯=7022030./././mol L mol L mol Ln Cu gg mol mol ()..=⋅=-32640051n NO mol L L mol ()./..330002006-=⨯=n H m o l L L m o l()./..+=⨯=70002014 反应为:382324322Cu H NO Cu NO H O ++=+↑++-+3 8 2 2224⨯. 0.05 0.14 0.06 x 可知H NO +-、3均过量,Cu 全部反应 ∴L x x75.04.22205.03≈⨯=点评:若本题根据383243322Cu HNO Cu NO NO H O +=+↑+()进行计算,将会误认为Cu 过量,由n HNO mol ().3006=计算出V NO L ().=0336。
本题应在分析清楚Cu 与HNO 3反应的实质:即8 mol HNO 3中只有2 mol NO 3-被还原,但8 mol H +全部反应,所以此题中n H n NO ()()+-≠3时,应列出离子方程式,代入Cu 、H NO +-、3进行过量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答案:0.75 L[例3] 用金属铜制取Cu NO ()32,请尽可能多地列举反应途径,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从绿色化学角度(节省原料,减少污染)对你所列的反应途径进行分析,哪种途径较为合理? 解析:绿色化学对于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节约原子)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
本题在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寻找由铜制备硝酸铜的途径的基础上,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对这些途径进行分析评价,找出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制备方法。
解题时,思维先开放后收敛,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能力。
(1)Cu Cu NO HNO 浓332−→−−()Cu HNO Cu NO NO H O +=+↑+42233222()()浓(2)Cu Cu NO HNO 稀332−→−−()383243322Cu HNO Cu NO NO H O +=+↑+()()稀(3)Cu CuCl Cu NO Cl AgNO23232−→−−→−−()Cu Cl CuCl +22点燃C u C l A g N O Cu NO AgCl 233222+=+↓()(4)Cu CuSO Cu NO H SO Ba NO 浓2432432−→−−−−→−−−()()O H SO CuSO SO H Cu 224422)(2+↑+∆+浓C u S O Ba NO Cu NO BaSO 432324+=+↓()()(5)Cu CuO Cu NO O HNO 2332−→−−→−−稀()222Cu O CuO +∆C u O H N O Cu NO H O +=+23322()比较上述五种制备方法,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即原料易得、原料利用率高、无污染以及生产过程简单的有(5)。
点评:本题在制备Cu NO ()32时应先分析Cu 元素化合价的变化:02→+价,再从Cu 的金属性上分析应加入强氧化剂从而打开思路。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50分钟)一. 选择题:1. MURAD 等三位教授最早提出NO 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年来此领域研究有很大发展,因此三位教授荣获1998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下列关于NO 的说法错误的是( )A. NO 可以是某些低价含氮物质的氧化产物B. NO 不是亚硝酸酸酐C. NO 可以是某些高价含氮化合物的还原产物D. NO 是红棕色气体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通常白磷比氮气更易参与化学反应,所以磷的非金属性比氮元素强B. 砷单质在常温下为固体C. 氮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通式为HMO 3D. 氮族元素在其化合物中通常显示-++235、、价3. 在标准状况下,(1)HCl (2)NH 3(3)SO 2(4)NO 2分别充满容积相同的烧瓶做喷泉实验,都获成功,则生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 A. (1)(2)(3) B. (1)(2)(3)(4) C. (1)(2)(4) D. (1)(2)4. 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的作用的是( ) A. NO 与O 2反应生成NO 2 B. NH 3经催化氧化生成NOC. N 2与H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 3D. 由氨制碳铵和硫铵5. 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惰性气体,常含有少量的氧气和氮气,为了除去氮气和氧气,可把气体通过( )A. 灼烧的镁条B. 灼烧的铜丝C. 浓硫酸D. 一氧化氮6. 某共价化合物含碳氢氮3种元素,分子内有4个氮原子,且4个氮原子排列成内空的四面体(如白磷结构),每两个氮原子间都有一个碳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