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五章习题 思维与创造性

合集下载

心理学-思维与创造性(三)-2

心理学-思维与创造性(三)-2

心理学-思维与创造性(三)-2(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人们在解决问题时,通过增加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以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______(分数:1.00)A.启发式B.手段—目的分析法C.爬山法√D.算法式解析:[解析] 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这种解决方法称为爬山法。

答案为C。

2.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采取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的策略,称作______(分数:1.00)A.逆向工作法√B.爬山法C.手段—目的分析法D.算法式解析:[解析] 本题是识记能力概念的考查。

这种策略是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的策略,称为逆向工作法。

答案为A。

3.在认知心理学中,表征是指______(分数:1.00)A.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B.客观事物的表面特征C.形象代码D.语义代码解析:[解析] 本题是识记能力概念的考查。

表征指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

同一事物或问题由于表征的方式不同,在理解上会出现很大差异。

答案为A。

4.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称为______(分数:1.00)A.综合B.想像√C.抽象D.联想解析:[解析] 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答案为B。

5.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问题情景能够顺利做出多种反应或答案,这种创造性思维的特性是______ (分数:1.00)A.独特性B.流畅性√C.灵活性D.洞察性解析:[解析]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有:(1)敏感性;(2)流畅性;(3)灵活性;(4)独创性;(5)再定义性;(6)洞察性。

其中,流畅性是指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景能够顺利地做出多种反应或答案。

最新教师心理学第五章思维汇总

最新教师心理学第五章思维汇总

四、思维的发展
•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 前运算阶段(2-7岁) •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 唤 醒 水耶 平基 问斯 题多 难德 易森 操定 作律 效 率 )
-
-

作 业 效 率
一般任务

最佳
0
动机强度

简单任务

复杂任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最佳

最佳
0

0

– 人们对解决问题的动机直接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效果。 心理学家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内动机强度和 问题解决的效果成正比,即动机越强,效果越好。但 超过一定限度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因为动机太强容 易使人心情紧张,从而降低问题解决的效果;动机过 弱则会使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无法集中精力甚至半途而 废。由此可见,中等强度的动机对问题的解决具有促 进作用。
推理(reasoning)1 • Wason(1966) :four card selection task
EF4 7
规则:若卡片的一面是元音字母,则另 一面为偶数
• Griggs(1982) :four card selection task
喝啤酒
喝可乐
16
22
• 若有人喝啤酒,则该人的年龄必须超过18岁
要量出的容量
C
3
100
25
99
10
5
6
21
4
31
3
20
3
18
3
25
定势对问题解决影响的实验结果
组别
实验 组
控制 主页 组

心理学-思维与创造性(二)

心理学-思维与创造性(二)

心理学-思维与创造性(二)(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选题{{/B}}(总题数:40,分数:100.00)1.“小亮下午放学时感到很饿,急急忙忙往家里赶,一进门就闻到厨房里飘出香味,知道妈妈已回家且已做好饭菜,感到非常高兴。

”请判断小亮下述心理活动中哪一种属于思维?______∙ A.感到很饿∙ B.闻到饭菜香味∙ C.知道妈妈已回家且已做好饭菜∙ D.感到高兴(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题中,小亮并没有看到妈妈,也未看到她做饭,只是运用他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直接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了加工、处理,提出假设,做出推理和判断。

小亮“知道妈妈已回家且已做好饭菜”属于思维范畴。

答案为C。

2.思维过程在当代心理学的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于思维的研究导致了______的产生。

∙ A.构造主义心理学∙ B.格式塔心理学∙ C.人本主义心理学∙ D.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思维过程在当代心理学的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于思维的研究导致了认知心理学的产生。

事实上,它也导致了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认知科学的产生。

答案为D。

3.平常我们说“保护儿童”、“爱护花木”指的并不是哪一个具体的人或物,而是具有共同特性的一类事物,这反映出思维的______∙ A.抽象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形象性(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思维是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规律抽离出来加以认识的,如我们说“保护儿童”、“爱护花木”,指的并不是哪一个具体的人或物,而是具有共同特性的一类事物,这就是思维的概括性。

答案为B。

4.把轮船、飞机、自行车、小汽车等事物概括为交通工具,使人的认识活动摆脱了对具体事物的局限性和对事物的直接依赖性,扩大了人们认识的范围和深度。

心理学习题答案

心理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反射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体内、外刺激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3.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做系统的观察记录,以了解其心里的一种方法。

4.调查法调查法以问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活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

5.测验法测验法是用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被试者的智力、性格、态度、兴趣及其他个性特征的方法。

6.实验法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的方法。

二、填空题1.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部分。

2.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3.“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说法的提出者是艾宾浩斯。

4.华生行为主义的公式是刺激-反应。

5.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

6.魏特墨、考夫卡和苛勒创立的学派称为格式塔心理学派。

7.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第三势力的学派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三、案例讨论题四、实践应用题第二章意识与注意一、名词解释1.意识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高层次心理活动,是指个体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的变化的觉知。

2.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以及对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

3.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二、填空题1.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有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自我实现。

2.注意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特点。

3.根据注意过程中有无预定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4.我们判断一个人注意力好坏的标准主要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四个方面。

三、案例讨论题四、实践应用题第三章感觉和知觉一、名词解释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5第五章 思维与创造性

5第五章  思维与创造性

第五章思维与创造性✧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过程✧思考过去、现在及将来✧和问题解决过程紧密联系第一节思维及其特征一、思维的概念和特征(一)思维的概念以人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人类和其它许多动物一样都有感觉、知觉、记忆等较低层次的心理现象,但是思维这一复杂的高级心理现象只有人类才拥有。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教黑猩猩灭火,实验员在它面前用碗从一个水桶里舀水灭火,不久黑猩猩学会了做个动作,但是把水桶拿走,而旁边的水池中注满水,黑猩猩就不知该如何是好了!这个实验说明,黑猩猩不能将水桶中的水和水池中水联系起来,就是说不能从这两种水中抽象出以水的共同、内在的特征:灭火。

“水能灭火”,不管它放在那儿,清洁还是肮脏,这一抽象只有人能用“思维”得到。

与黑猩猩相反,7、8岁的小孩都知道用尿浇灭导火索。

感知觉对对事物外部现象、个别属性的反映;思维则反映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性。

问:九大行星都围绕太阳公转,这只是现象,这一现象的内在规律是“万有引力定律”,这一定律是经过思维得到的,确切的说是“由此及彼”得到的。

(二)思维的特征(1)间接性:是指通过其他事物为媒介来反映外界事物,在思维过程中凭借已有知识经验或其它事物媒介来理解或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能感知到的事物内在属性,以推测事物过去的、本来的进程,认识事物的本质。

例如,早晨见地上是湿的就可推知昨夜下过雨;医生通过测知病人的体温、血压、血液成分以及其它症状便可推知得了什么疾病;再如物理、化学实验,计算机仿真、模拟,宇宙产生、生物产生的研究过程。

通过思维过程,人们把事物的现象和它本质联系起来,把本来没有直接关系而只具是内在关系的事物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人才可以超越感知觉提供的信息,去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

(2)概括性:概括性是指通过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得出概括性的认识。

心理学 第五章 习题

心理学 第五章 习题

第五章一、单选题:1.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A教学目标 B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 C教师的爱好 D“教学有法,教无定法”2.根据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教师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无重大相关。

对这一发现的最合理解释是:A测量方法不可靠 B教师的知识与智力不是搞好教学的重要条件C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其他特征对教学效果起更大的决定作用D研究取样少,不足以说明问题3.下面的描述最可能代表专家教师的特征是:A他总是十分认真备课,教案写得很详细 B他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当发现有不理解的地方,能及时帮助学生 C他总是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仔细记录学生的每一处错误 D他的教案虽然写得很不详细,但他能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理解错误。

4.在教应用题时,数学教师总是一再强调要读懂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A牢记住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问题的心理表征 C增加提取线索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5.“知识不是孤立于书本之中,知识也是嵌于实践之中”是一种:A行为主义观 B情境认知观 C知识分类观 D实践观6.柯尔伯格研究品德发展问题时主要采用:A实验 B调查 C道德两难的判断 D文献研究7.华莱士柬问题的解决描述为:A准备、孕育、明朗、验证四个步骤 B准备、明朗、验证三个步骤;C准备、孕育、验证三个步骤 D 准备、讨论、明朗、验证四个步骤8.具体教学情境下的认知学习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和认知策略三类的心理学家是:A马杰 B布鲁纳 C加涅 D布鲁姆9.教学过程中,“先行组织者”的作用是:A促进新旧知识的联系 B、提供学生的学习时间 C明确教学目标 D、提供多媒体技术10.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为了应付美国师资缺乏状况,心理学家斯金纳设计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是:A教学机器 B掌握教学法 C先行组织者 D.CAI11.“头脑风暴法”是一种:A小组学习法 B个人学习法 C外语学习法 D自主学习法12.奥苏伯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组织者”这一技术。

00031《心理学》同步练习题(学生版含答案) 第五章思维与创造性

00031《心理学》同步练习题(学生版含答案) 第五章思维与创造性

《心理学》(自考)同步练习第五章思维与创造性同步练习一、名词解释1.思维平P105 2.分析和综合P106-107 3.比较P107 4.抽象和概括P107 5.具体形象思维P108 6.抽象逻辑思维P108 7.聚合思维P108 8.发散思维P109 9.创造性思维P108 10.概念P10911.推理P112 12.心理定势P120-122 13.想像P121二、单项选择题1.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情,这表现了思维的哪种特性?( )P106A.间接性 B.概括性 C.预见性 D.抽象性2.平时我们说“保护儿童”、“爱护花木”,指的并不是哪一个具体人或物,而是具有共同特性的一类事物,这就表现了思维的( )P106A.抽象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情境性3.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属于哪种思维特性?( )P106A.抽象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情境性4.幼儿利用掰手指来数数,动作停止,它们的思维也就停止了。

幼儿这种依赖实际动作的思维被称为( )P108 A.创造表象思维 B.直觉动作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5.艺术家、作家、导演、设计师常常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有关的问题,这种思维现象是( )P108 A.创造表象思维 B.直觉动作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6.科学家进行科学思考、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等都需要运用已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解决各种问题。

这种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指的是( )P108A.创造表象思维 B.直觉动作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7.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的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

被称为( )P108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创造思维8.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 )P108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创造思维9.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在心理学上指的是( )P109A.概念 B.判断 C.推理 D.思维10.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所进行的推理是条件推理又称( )P114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线性推理 D.假言推理11.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的推理是指 ( )P112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线性推理 D.假言推理12.从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推理是指( )P112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线性推理 D.假言推理13.依据有序事物间的关系进行的推理,它给出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练习题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练习题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的是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2. 我们平时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A.顺应迁移B.同化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具体迁移3. 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关系转换理论B.经验类化理论C.共同要素说D.形式训练说4. 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和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5. 根据迁移的不同抽象概括水平可分为A.正迁移与负迁移B.同化性迁移与顺应性迁移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6.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可将迁移分为A.正迁移与负迁移B.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7. 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A.形成训练迁移说B.同化学习迁移说C.经验类化迁移说D.认知结构迁移说8. 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A.教师指导B.认知结构C.媒体D.学习材料特性9. 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可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B.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D.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10. 各种不同的武术动作的迁移属于A.同化性迁移B.顺应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特殊性迁移11. 两种学习间发生互相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A.正迁移B.负迁移C.横向迁移D.纵向迁移12. 将原有认知经验用于新情景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这种方式称为A.顺应性迁移B.同化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一般性迁移13. 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A.顺向负迁移B.逆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顺向正迁移14.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尔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A.共同要素说B.概括化理论C.关系转换说D.学习定势说15. 认为迁移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16. 强调概括化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的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17. 重视对情境关系的理解的迁移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原理说D.关系转换说18.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体现的是A.创适性B.学会学习C.学习迁移D.学习动机19. 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大学心理学作业习题——第五章人的认识过程

大学心理学作业习题——第五章人的认识过程

第五章人的认识过程一、名词解释题1.感觉2.知觉3.感受性5.感觉阈限6.感觉适应7.感觉对比8.联觉9.后像11.知觉的整体性12.知觉的选择性13.知觉的理解性14.知觉的恒常性15.空间知觉16.时间知觉17.错觉18.幻觉19.记忆20.内隐记忆21.外显记忆22.超额学习23.思维:24.思维的概括性25.思维的间接性26.常规思维27.想象28问题29.定势30.功能固着31.智力32.表象33.原型34. 关键期35.感觉适应二、填空题1.认知心理学是以观点研究人的认知活动的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2.认知心理学认为,感觉是个体对的刺激的。

感觉是认知活动的起点,通过感觉,个体可以获得客观事物具体的、特殊的信息。

3.感觉能力与感觉阈限成比,感觉阈限越大,感觉能力越。

人的感觉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提高。

4.知觉是个体将信息组织成的过程。

5.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进行加工,产生的过程。

6.表象既有,又有,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常被人们看作知觉与思维相联系的桥梁。

7.根据想象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分为和。

8.幻想是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是与个人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9..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和的认知加工过程。

10.信息的提取是记忆的最后一个环节。

信息的提取有和两种形式。

11.记忆有很多种,根据记忆所加工的信息的内容的不同,可以将记忆分为四, 、、和。

12.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活动是由、和三个相互联系的记忆系统完成。

13.遗忘的进程是的,有的特点。

14.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15.根据思维活动的,可以将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创造思维。

16.解决问题的效率与动机水平是曲线的关系。

17. 根据人类思维发展的过程,可将思维分为、具体运算思维和。

三、单项选择题1. 表象的基本特征是()。

A.直观性和具体性B直观性和抽象性C抽象性和概括性D直观性和概括性2. 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教育心理学》电子书 第五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

《教育心理学》电子书 第五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

《教育心理学》电子书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内容简介]创造力是人类最具重要意义的内容,没有创造就没有发展。

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目标。

我们平时常说理论联系实际,问题解决的实践价值不言自明。

本章阐述了问题、问题解决基本含义;探讨了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问题解决的策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最后论述了创造力的含义、特征及其本质,创造力的测量,如何进行创造力的培养等心理学问题。

本章重点:问题及其基本成分、问题解决及其特征、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创造力的特征及其本质、创造力的培养等。

本章难点: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中的几个心理学术语(定势、问题情境、功能固着);创造力与知识、智力、学业成绩、人格的关系。

第一节问题解决一、问题的概述表5.1 卢钦斯的取水问题在上述问题中,前七个问题属于一个共同的模式,解决这几个问题的方法是:把B-2C-A。

第6题和第7题也可以用一种更为简单的方法加以解决,第6题是A-C,第7题是A+C。

第8题只能用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即A-C。

卢钦斯让两组被试同时完成这些问题。

其中一组被试是从第一题开始做起,一致做到第8题。

另一组被试则只做最后三道题(即第6、第7、第8题)。

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中,有80%的人在做后三道题时,仍然采用与前五道题一样的方法,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大部分人未能解答完最后一道题。

第二组被试在完成第8题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并且大部分人在解答第6、第7个问题时采用了比较简单的方法。

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是第一组被试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以某种方法处理这些问题的一种思维定势。

尽管可以利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他们却不能改变这种问题解决的思维,并且也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出第8题。

如何克服思维定势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因为,思维定势的出现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求同思维所引起的。

心理学练习题(第五章)

心理学练习题(第五章)

心理学练习题(第五章)心理学练习题(第五章)一、填空题。

1.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

2.情感依赖于认识,又反作用于认识过程,既可以推动,又可以阻碍认识过程的发展。

3.情感有调节和信号交际两种功能。

4.表情是伴随着情感而产生的肢体表情、言语表情和面部表情。

5.情感按状态分类有激情、心境和应激,按社会性内容分类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6.过度焦虑儿童可以分为素质性焦虑和境遇性焦虑。

7.治疗儿童恐怖症的方法主要是系统脱敏法。

8.移情是指人们在察觉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之相同的情绪反应。

9.人在智力活动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称为理智感,而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对人的言行作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称为道德感。

10.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人的意志有三个特征:明确的目的性、以随意动作为基础和与客服困难相联系。

11.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内部原因,目的是期望在行为中获得结果。

12.意志行动可以划分为决策和执行两个阶段。

13.对若干个准备行动的方案进行选择,以期最佳地实现,称之为决策。

,在意志行动方案选择中,主体的经验、思维能力、意志品质等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14.凡是涉及到个人愿望与社会道德标准相矛盾的动机冲突叫做原则性的动机冲突。

15.自觉性指一个人是否认识到自己行动目的并调整和控制行为的意志品质,与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16.缺乏果断的人常表现为优柔寡断或冒失。

17.人的意志水平主要表现在克服困难的水平上。

18.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儿童自觉遵守纪律和生活制度的常规训练,使儿童形成自动控制的良好行为习惯。

19.培养儿童移情的能力是情感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

20.理智感主要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质疑感和追求真理。

二、选择题。

1、“手舞足蹈,摩拳擦掌”属于(B)A、言语表情B、肢体表情C、面部表情D、音调表情2、“手舞足蹈,摩拳擦掌”属于(C)A、心境B、应激C、激情D、道德感3、“爱国主义情感、机体荣誉感、同志友谊感”属于(C)A、美感B、心境C、道德感理智感4、“人逢喜事精神爽”属于(A)情感。

基础心理学练习题(第五和六章)

基础心理学练习题(第五和六章)

第五章记忆一、填空题1、记忆是人脑对的和。

2、记忆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依次是、、;认知心理学根据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记忆是人脑对输入信息的、和的过程。

3、根据记忆内容不同,把记忆分为记忆、记忆、记忆、记忆、记忆。

4、根据记忆时,把记忆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5、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再认与回忆,或者是再认与回忆。

遗忘分为遗忘和遗忘以及遗忘和遗忘。

6、德国心理学家最早对遗忘规律进行了研究,他发现遗忘的进程不是进行的,有____的特点。

7、心理学一般把记忆分成为三个系统,即系统、系统和系统。

感觉记忆系统中的信息由于受到而进入短时记忆系统,而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经过进入长时记忆系统。

二、选择题1、人脑对感知过的客观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是()。

A 感觉记忆B 形象记忆C 记忆表象D 想象记忆2、考试中因为没有复习到而产生的遗忘是()遗忘;因为心理紧张而产生的遗忘是()遗忘。

A 暂时性B 一般性C 永久性D 特殊性3、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而造成的遗忘是由于()。

A 前摄抑制B 记忆痕迹衰退C 倒摄抑制D 动机压抑三、判断题1、短时记忆中信息一般只能保持5—20秒,最长也不超过一分钟。

()2、大量的研究与实践表明,保持性复述的效果要优于精致性复述。

()3、感觉记忆系统中的信息不可能直接进入长时记忆系统。

()4、由于尝试回忆是指在尚未牢记识记材料之前就试图回忆,所以这种复习手段会造成时间的浪费。

()5、过度学习达150%时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6、遗忘经常会使人出现错误甚至失误,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避免它。

()7、陈述性记忆一般刚开始学习比较困难,但一旦掌握后很难遗忘。

()四、简答题1、简述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

2、请从“持续时间”、“记忆容量”和“编码方式”上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加以比较。

3、如何正确复习以提高学习效果?第六章思维一、填空题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______与______反映,它反映客观事物的和。

心理学-思维与创造性

心理学-思维与创造性

心理学-思维与创造性(总分:181.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12,分数:36.00)1.思维(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解析:2.概念(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现。

每个概念都包含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

)解析:3.日常概念(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也叫模糊概念或前科学概念。

这是在日常生活中凭经验将同类事物的某些共同属性概括而形成的概念。

由于这类概念是在日常交往和个人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这类概念的的内涵中有时包含着非本质的特性,而忽略了本质特性。

)解析:4.科学概念(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是在有计划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揭露概念的内涵而形成的概念。

这类概念也叫明确概念,其确切内涵可以用语言进行科学的解释。

大学心理学习题 第五章 思维

大学心理学习题 第五章 思维

第五章思维一、填空题(10分)1、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两个,一个是概括性,另一个是间接性2、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

3、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去探索新的远景,去追求多样性的思维是发散思维。

4、事物不在眼前,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是表象。

5、概念可分为生活概念和科学概念。

6、问题空间包含三个方面,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认知操作。

7、凭借经验的解题方法,是经验法。

8、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

9、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10、中等强度的动机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

二、单项选择题(10分)1.曹冲称象主要反映出的是( D )A.抽象逻辑思维B.聚合思维C.动作思维D.发散思维2.思维的主要特征为( A )。

A.间接性和概括性B.分析性和概括性C.间接性和整合性D.分析性和整合性3.思维的基本过程有分析和( B )。

A.抽象B.概括C.比较D.综合4.解几何题时,需要做辅助线,我们就在头脑中设想出一张图,做了辅助线之后会如何,这样的思维就是( D )。

A.直觉动作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求异思维5.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A )。

A.爬山法B.逆向工作法C.手段—目的分析法D.尝试错误法6.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都湿了,你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

这是思维的( B )。

A.概括性B.间接性C.合理性D.整体性7.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从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中寻找最佳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B )。

A.直觉思维B.聚合思维C.抽象思维D.发散思维8.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

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是( B )。

A.爬山法B.逆向工作法C.手段—目的分析法D.尝试错误法9.“一题多解”体现的是( D )。

第五章 思维与创造性

第五章 思维与创造性
心理学
第五章 思维与创造
温州医学院心理系 谢晓丹 2009.2
第一节 思维及基本特征
一,思维的概念 是指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 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借助语言,表象,动作完成 特征: 间接性 概括性
二,思维的种类
依 据 方式 指向性 创新程度 类 别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思维 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常规思维,创造思维
爬山法:增加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 异,最终达到目标解决 逆向工作法: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自 目标的逻辑顺序向初始状态递归.
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a.
b. c. d.
问题表征的方式:用最佳的方式表征 问题. 无关信息的干扰 功能的固着性 心向(心理定势)
定势: 定势:卢钦斯的水杯量水实验.
获得 100升 21 127 3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动作思维,
具体动作思维:依靠实际行动解决问题. 3岁以前的幼儿 具体形象思维: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 (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3 (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3-7岁 学龄前儿童或者艺术家等 抽象逻辑思维:运用语言符号形成的概 念进行判断,推理,解决问题,人类典 型的思维
第三节 问题解决
问题空间,初始状态,目标状态,认知 操作 定义:问题解决是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 的认知操作(认知心理学) 三个特征: 目标指向性 操作系列性 认知性操作
1,问题的基本成分
(1)起始状态:接受问题,所拥有的信息不 )起始状态:接受问题, 够完整; 够完整; (2)目标状态:确定所希望达到的状态; (3)认知操作: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 程中必须采取的步骤,也称算子
第二节 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五章 思维与创造性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五章 思维与创造性

二、概念的形成过程
2、自然语言概念的获得
自然概念→记概念样例
三、推理和问题解决
【识记】推理的概念,问题解决的概念 1、推理 推理是指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 出一般规律,或者从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 体结论的思维活动。 前者叫归纳推理,后者叫演绎推理。
学习,是一种信仰!
1、推理的概念
▲演绎推理 过程: 一般原理→具体结论
概念的形成
问题解决
三段论推理
线性推理
条件推理
气氛假说
语言—表象 整合模型
证实倾向
2、问题解决的概念

问题解决的定义 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
特征 1、目标指向性 2、操作系列性 3、认知性操作

【领会】问题解决的理论模式和方法步骤 名词 1、认知性操作→算子 2、问题解决的过程→在问题空间搜索算子
2、创造性思维

相对常规思维而言 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 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 序→并创造出新的成果 的思维活动
【领会】创造性的测量和鉴别 发散思维测验 1、在教育领域密集使用 2、测验观念的流畅性 3、代表测试 (1)吉尔福特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创造力测验
(2)托兰斯 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
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式
二、概念的形成过程
【领会】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条件 1、人工概念形成的研究 ①人工概念→人为的,在程序上模拟的概念 2、赫尔,1920年首创 3、布鲁纳,研究最有名 →提出“假设检验模型”
二、概念的形成过程
▲检验假设理论 1、模式:假设→检验→再假设→再检验……成功 2、该理论得到许多学者的研究证明 3、该理论在自然概念、人工概念都能得到支持
“若卡片的一面是元音字母,则另一面为 偶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思维与创造性一、单项选择题:1.客观事物在人脑中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 D )A.想象B.联想C.表象D.思维2.思维的主要特征为(A )。

A.间接性和概括性B.分析性和概括性C.间接性和整合性D. 分析性和整合性3.看到月亮的边上有一圈光晕,就推知将要刮风,这是(B )A.知觉B.思维C.想象D.遗觉像4.下面哪一种属性是思维的特点?( C )A.直观性B.直接性C.概括性D.整体性5.下面哪一点说的不是思维的特点?(A )A.直观性B.与语言有密切关系C.间接性D.概括性6.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都湿了,你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

这是思维的(B )。

A.概括性B.间接性C.合理性D.整体性7.“一题多解”体现的是( D )。

A.常规思维B.聚合思维C.直觉思维D.发散思维8.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从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中寻找最佳答案的思维方式是(B )。

A.直觉思维B.聚合思维C.抽象思维D.发散思维9.解几何题时,需要做辅助线,我们就在头脑中设想出一张图,做了辅助线之后会如何,这样的思维就是( B )。

A.直觉动作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求异思维10.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的中介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划分为直观动作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和(D)。

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创造性思维D.具体形象思维11.曹冲称象主要反映出的是(D )A.抽象逻辑思维B.聚合思维C.动作思维D.发散思维12.什么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 B )A.形象思维B.发散思维C.直觉思维D.常规思维13.提问者要求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

可能的答案是:作建筑材料、当打人的武器、代替尺子划线等。

这种寻找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D )A.直觉思维B.聚合思维C.抽象思维D.发散思维14.将一个句子的结构分解成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这种思维过程是(C )A.抽象B.概括C.分析D.综合15.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C )A.爬山法B.逆向工作法C.手段—目的分析法D.尝试错误法16.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

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是(B )。

A.爬山法B.逆向工作法C.手段—目的分析法D.尝试错误法17.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A )。

A.爬山法B.逆向工作法C.手段—目的分析法D.尝试错误法18.“水罐问题”(即陆钦斯量水实验) 说明_____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 A )A.心向(或心理定势)B.功能固着性C.无关信息的干扰D. 问题表征的方式1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

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C )了。

A.大B.多C.小D.增加20.每个概念都包含两个方面,它们是内涵和(B )。

A.例证B.外延C.名称D.属性21.布鲁纳的人工概念实验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什么过程?( A )A.假设检验过程B.自然形成过程C.分析综合过程D. 样例组织过程22.沃森的四卡实验主要说明了什么?( A )A.人们倾向于证实B.人们倾向于证伪C.人们倾向于推理D. 人们倾向于选择23.想象要处理的信息主要是什么类的?( D )A.符号类B.字词类C.操作类D.表象类24、梦属于( B)。

A.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25.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B 都是C,因此,所有的A 都是C。

这种思维形式是(B )A.概念B.推理C.判断D.问题解决二、多项选择题1.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AB )。

A.间接性B.概括性C.抽象性D.想象性E.目标性2.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征(ACE)A.独创性B.活动性C.敏感性D.定义性E.洞察性3.创造性的影响因素是( BCDE )。

A.机遇因素B.智力因素C.人格因素D.环境因素E.动机因素4.具有高创造性个体的人格特征有( ABCD)。

)A.独立性B.自信C.对复杂问题感兴趣D.冒险精神E. 易怒5.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征( BCD )。

A. 常规性B. 独创性C. 再定义性D. 灵活性E.现实性6.问题解决的特征为(ACE )。

A.认知性操作B.操作复杂性C.目标指向性D.问题空间性E. 操作系列性7.有些儿童认为圆就是圆溜溜的东西,包括皮球、弹珠等,这是一种(BDE)。

A.明确概念B.日常概念C.科学概念D.模糊概念E. 前科学概念8.以下活动属于问题解决的有( BE )A.走楼梯B.研究登山路线C.回忆办公室门号D.慢跑E.走象棋9.想像的基本特征有( AE )A.新颖性B.离奇性C.生动性D.现实性E.形象性10.想像的基本特征有(AE)。

A.新颖性B.离奇性C.生动性D.现实性E.形象性三、名词解释1.思维: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2.创造性思维: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3.算法式:就是依照正规的、机械的途径去解决问题。

具体做法是将各种可能达到目标的方法都算出来,再一一尝试,确定哪一种为正确答案。

4.爬山法:是指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

5.功能固着:是指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称为功能固着性。

6.想像:是指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7.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现。

8.演绎推理:是指从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

四、简答题1.思维的过程是什么?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它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操作实现的,这些思维操作主要有:(1)分析和综合(2)比较(3)抽象和概括(4)具体化2.创造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创造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 智力因素:高创造力者必有高智力,高智力却不能保证有高创造力(2) 人格因素:高创造力个体经常具有某些典型的人格特征,如独立性、自信等(3) 环境因素:宽松的外部环境和正确的激励促使内部动机发挥作用(4) 动机因素:当人们被完成工作本身所获得的满足感和挑战性激发,才表现得归具创造性3.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问题表征的方式、无关信息的干扰、功能固着性、心向等,其中心理因素有:(1)功能固着性: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

(2)心向:也称心理定势,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

这种准备状态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问题解决是指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1)问题表征的方式(2)对无关信息的注意(3)功能固着性(4)心向5.举例说明问题解决策略中的手段——目的分析法.手段—目的分析法: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少这个差异。

(再举例说明)五、论述题1.如何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结合实际分析如何培养创造能力.)答题要点: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水平主要可以通过下面的途径:(1)建立目标与意向。

创造性思维训练之初,就要使参与者了解训练的目的,就是使其最终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行为。

(2)训练基本的技巧。

创造性活动中所需要的基本技巧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模型倾向于不同的技巧。

创造性,思维训练中要注意对基本技巧的训练。

(3)鼓励个体取得某领域的具体知识。

某领域的具体知识并不一定导致创造性行为的出现,,但它是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4)刺激和鼓励好奇心。

把一切都视为理所当然,会扼杀自己创造性活动的可能,对事物的好奇心是创造性行为的种子(5)建立动机,特别是内部动机。

缺乏强烈的动机,个体的创造性潜能也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

建立动机主要是要使参与者获得成就感(6)建立自信,鼓励冒险精神。

在这个环节中要掌握一个度的问题。

自信和傲慢之间往往一线之隔。

培养儿童的冒险精神更要慎重。

(7)强调掌握和自我竞争。

向参与者展示他们前后的进步,会使得个体更愿意参与训练,在遇到困难时也更能坚持。

在训练任务中,应更多地进行纵向的而不是横向的对比。

(8)培养有关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信念。

要使儿童相信创造性思维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动机和努力的影响,还要知道杰出的创造性表现需要多年的艰辛努力(9)提供选择和发现的机会。

要给儿童多个活动供其选择,在活动过程中给其探索的机会(10)促进自我管理技巧。

创造性活动需要调动多种认知资源和外部资源,个体要实现其创造性潜能,必须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也就是元认知技巧。

(11)传授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技术。

这些策略和技术包括上面提到的爬山法、启发式问题解决等。

在创造性思维训练中,可以使儿童掌握这类方法中的一些,达到提高其创造性思维水平的目的。

(12)运用例子。

运用例子更容易向儿童传送创造性的信仰和价值观2.结合实例,说明几种主要的启发式问题解决策略。

答题要点:问题解决是指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

在新的情况下,个体根据获得的有关知识,对发现的新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寻求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

启发式方法是指能够通过观察发现当前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相似关系,利用经验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启发式问题解决策略的方法有:(1)手段—目的分析法: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少这个差异。

其核心:将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子问题。

(2)爬山法: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

(3)逆向工作法:目标递归策略,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

(以上各点需要结合实例进行说明)3.举例说明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答题要点:问题解决是指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

在新的情况下,个体根据获得的有关知识,对发现的新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寻求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

问题解决的策略方法有:(1)算法式:就是依照正规的,机械性的途径去解决问题。

做法是将各种可能达到目标的方法都算出来,再一一尝试,确定哪一种为正确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