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个性与管理
管理心理学之个性与管理
![管理心理学之个性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68d1eb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2.png)
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个性的形成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 同影响,其中环境因素包括家庭、教 育、文化和社会关系等。
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而 发展变化,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个 性特征。
个性理论
01
02
03
类型理论
根据人的个性特征将其划 分为不同的类型,如MBTI 等。
特质理论
认为个性是由一组特质构 成的,这些特质在不同的 人身上有不同的组合和程 度。
强化角色定位
组织文化对不同角色有不同的期望和要求, 这会影响员工的自我认知和个性发展。
如何打造适合不同个性的组织文化
包容多元个性
组织应尊重和包容不同个性特点的员工,创 造一个多元共融的工作环境。
强化沟通与协作
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以适应不同个 性的需求,提高团队整体效能。
提供个性化发展机会
组织应为员工的个性发展提供机会和支持, 如培训、职业规划等。
动力理论
强调个性发展的动力机制 ,认为个性是在与环境相 互作用中不断发展的。
02
个性与管理
个性与管理风格
权威型管理风格
倾向于制定明确的规定和 流程,强调秩序和稳定性 ,适合有较强组织能力的 员工。
民主型管理风格
注重团队合作和员工参与 ,鼓励员工提出意见和建 议,适合有较强沟通能力 的员工。
放任型管理风格
针对外向型员工
外向型员工通常比较活跃,需要更多的挑战和机 会。激励他们时,可以采用提供更多机会和挑战 的方式,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工作充满挑战和机会 。
针对感性型员工
感性型员工通常比较注重情感和直觉,需要更多 的情感支持和认同。激励他们时,可以采用提供 更多情感支持和认同的方式,让他们感到自己的 工作被理解和认同。
管理心理学第二篇个体心理
![管理心理学第二篇个体心理](https://img.taocdn.com/s3/m/7befc11da8956bec0975e373.png)
管理心理学第二篇个体心理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第三章 个性与管理第一节 个性的一般概述一、个性的概念及特征个性:它指一个人整个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意识倾向性与心理特征的总和特征:独特性 — 心理面貌上的差异整体性 — 是ㄧ个统ㄧ的整体稳定性 倾向性二、个性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特质论:从人的心理特性来研究人的个性 艾森克 — 非情绪稳定(神经过敏)— 外向代 — 情绪稳定 — 内向表 个性基本结构的单元是特质人 卡特尔 特质有规律性物 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阿尔波特社会学习论:强调环境和情况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个性的理论 (代表人物:米勒 达乐 罗特 班图拉)观点:特定情况和环境中的行为取决于情况环境的特殊性个人对情况环境的评价和对别人类似行为的观察在成长过程中 有些行为是直接学来的有些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强调个人行为和别人的关系弗洛伊德:本我 自我 超我心理分析论 荣格:敏感型 感情型 思考型 想象型阿德勒:意识在人的个性结构中起核心作用个性类型论 婴幼儿期— 先天遗传因素(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学生时期—家庭因素(最初根源)·影响着人与人的关系个性的形成过程·影响需求和满足需求的途径及影响因素—文化传统因素·影响着解决冲突的方式·影响人们如何看待事物真善美与假恶丑社会时期—阶级和阶层因素(不同阶层的人具有明显个性差异)第二节气质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先天)一、气质的概念与类型气质: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神经过程:分为兴奋过程抑制过程—特征:强度均衡性灵活性特征:是与生俱有的最稳定的心理特征即使有变化也是比较缓慢的多血质(活泼型) —适合当宇航员驾驶员类型(巴甫洛夫)粘液质(安静型) —适合当书记胆汁质(兴奋型) —适合当总经理抑郁质(抑制型) —适合医疗工作二、气质在管理中的应用1. 气质在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人类的行为决定于在社会环境和教育影响下的动机和态度①气质类型本身无好坏的区别不能简单的评价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关键是充分认识其气质类型固有的优缺点扬长避短②气质不能决定一个的的成就高低③气质对工作性质和效率以及人际交往和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体现:通过气质的动力特征对工作性质和效率产生影响通过气质的心理倾向性对人际交往方式和教育方式产生影响2、应用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①在安排特殊工作的人员时,必须注意气质要求的绝对性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同时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性所以不同气质类型之间存在着互补性②在一般的工作安排和人员优化组合时,必须注意气制要求的互补性③在进行人员培训时,既要注意气质的顺应性,也要注意气质的发展性第三节性格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后天)一、性格的概念及其特征结构性格: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个性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性格上性格与气质的关系联系:·都是人脑的技能其共同基础是神经类型·都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同时形成的由人脑同ㄧ活动实现的区别:·气质影响着性格的动态方面渲染性格特征使性格具有独特色彩·性格对气质也有影响可以再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其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气质更多的体现神经类型基本特征的自然影响是神经类型在行为、活动中的直接表现性格更多的体现了社会生活条件和环境的外来影响·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性格有优劣、好坏之分因为性格决定和影响着人行动的方向和内容性格的特征结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二、性格的类型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性格类型: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按人的心理机能分类: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按人的心理活动倾向性分类:外倾型内倾型按人的独立性程度分类:顺从型独立型结合人的四种气质类型分类:活泼型力量型完美型和平型性格的应用必须重视的几个方面1、要重视管理者自身性格的锻炼(阿尔波特)2、要重视对组织成员性格的了解和把握(性格是个性的核心)3、要重视领导班子及其组织成员的性格互补结构4、要重视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良好性格的环境(克里斯·阿吉里斯)第四节能力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一、能力的概念及其制约因素能力: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务的心理特征是人们顺利完成和胜任工作的相关心理特征能力与气质、性格的关系:相互制约彼此统一能力的发展可以促使某种性格特点的形成性格的特点能补偿能力的某些弱点制约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素质、教育、社会实践、勤奋、兴趣二、能力的结构、差异及其应用皮尔曼:能力二因素代表人物赛斯登:群因素吉尔福特:“智慧结构”学说能力的个别差异:质的差异:能力的类型差异—完成同一种活动时不同的人可以采取不同的途径—完成同一种活动可以由能力的不同结合来保证量的差异:能力的水平差异—能力低下→ㄧ般能力→才能→天才能力的应用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在安排工作时,注意对组织成员的能力进行全面了解,做到人其才。
管理心理学第二篇个体心理
![管理心理学第二篇个体心理](https://img.taocdn.com/s3/m/e90329a831b765ce050814e1.png)
管理心理学第二篇个体心理High quality manuscripts are welcome to download第三章个性与管理第一节个性的一般概述一、个性的概念及特征个性:它指一个人整个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意识倾向性与心理特征的总和特征:独特性—心理面貌上的差异整体性—是ㄧ个统ㄧ的整体稳定性倾向性二、个性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特质论:从人的心理特性来研究人的个性艾森克—非情绪稳定(神经过敏)—外向代—情绪稳定—内向表个性基本结构的单元是特质人卡特尔特质有规律性物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阿尔波特社会学习论:强调环境和情况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个性的理论(代表人物:米勒达乐罗特班图拉)观点:特定情况和环境中的行为取决于情况环境的特殊性个人对情况环境的评价和对别人类似行为的观察在成长过程中有些行为是直接学来的有些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强调个人行为和别人的关系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心理分析论荣格:敏感型感情型思考型想象型阿德勒:意识在人的个性结构中起核心作用个性类型论(荣格麦迪)婴幼儿期— 先天遗传因素(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学生时期—家庭因素(最初根源)·影响着人与人的关系个性的形成过程 · 影响需求和满足需求的途径及影响因素 —文化传统因素 ·影响着解决冲突的方式·影响人们如何看待事物真善美与假恶丑社会时期—阶级和阶层因素(不同阶层的人具有明显个性差异)第二节 气质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先天)一、气质的概念与类型气质: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神经过程:分为兴奋过程 抑制过程— 特征:强度 均衡性 灵活性特征:是与生俱有的最稳定的心理特征即使有变化也是比较缓慢的多血质(活泼型) —适合当宇航员 驾驶员麦迪 高忧虑低忧虑 外向 紧张 激动 情绪不稳 爱社交 依赖 镇静 有信心 信任 适应 热情 爱社会 依赖 内向 紧张 激动 情绪不稳 害羞 镇静 有信心 信任 适应 温和 冷淡 害羞类型(巴甫洛夫)粘液质(安静型) —适合当书记胆汁质(兴奋型) —适合当总经理抑郁质(抑制型) —适合医疗工作二、气质在管理中的应用1. 气质在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人类的行为决定于在社会环境和教育影响下的动机和态度①气质类型本身无好坏的区别不能简单的评价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关键是充分认识其气质类型固有的优缺点扬长避短②气质不能决定一个的的成就高低③气质对工作性质和效率以及人际交往和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体现:通过气质的动力特征对工作性质和效率产生影响通过气质的心理倾向性对人际交往方式和教育方式产生影响2、应用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①在安排特殊工作的人员时,必须注意气质要求的绝对性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同时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性所以不同气质类型之间存在着互补性②在一般的工作安排和人员优化组合时,必须注意气制要求的互补性③在进行人员培训时,既要注意气质的顺应性,也要注意气质的发展性?第三节性格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后天)一、性格的概念及其特征结构性格: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个性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性格上性格与气质的关系联系:·都是人脑的技能其共同基础是神经类型·都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同时形成的由人脑同ㄧ活动实现的区别:·气质影响着性格的动态方面渲染性格特征使性格具有独特色彩·性格对气质也有影响可以再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其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气质更多的体现神经类型基本特征的自然影响是神经类型在行为、活动中的直接表现性格更多的体现了社会生活条件和环境的外来影响·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性格有优劣、好坏之分因为性格决定和影响着人行动的方向和内容性格的特征结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二、性格的类型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性格类型: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按人的心理机能分类: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按人的心理活动倾向性分类:外倾型内倾型按人的独立性程度分类:顺从型独立型结合人的四种气质类型分类:活泼型力量型完美型和平型性格的应用必须重视的几个方面1、要重视管理者自身性格的锻炼(阿尔波特)2、要重视对组织成员性格的了解和把握(性格是个性的核心)3、要重视领导班子及其组织成员的性格互补结构4、要重视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良好性格的环境(克里斯·阿吉里斯)?第四节能力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一、能力的概念及其制约因素能力: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务的心理特征是人们顺利完成和胜任工作的相关心理特征能力与气质、性格的关系:相互制约彼此统一能力的发展可以促使某种性格特点的形成性格的特点能补偿能力的某些弱点制约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素质、教育、社会实践、勤奋、兴趣二、能力的结构、差异及其应用皮尔曼:能力二因素代表人物赛斯登:群因素吉尔福特:“智慧结构”学说能力的个别差异:质的差异:能力的类型差异—完成同一种活动时不同的人可以采取不同的途径—完成同一种活动可以由能力的不同结合来保证量的差异:能力的水平差异—能力低下→ㄧ般能力→才能→天才能力的应用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在安排工作时,注意对组织成员的能力进行全面了解,做到人其才。
2心理学与个性基础
![2心理学与个性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3b62214f767f5acfa1c7cd70.png)
社会知觉:
定义:是指对社会现象的知觉,内容和范围很 广,主要包括对他人的知觉、自我知觉和角色 知觉。 对他人的知觉的偏见:
•晕轮效应 •刻板效应 自我知觉(自我意识):物质自我、精神自我 •首因效应 和社会自我。 •近因效应 角色知觉:角色认知、角色行为、角色期望和 •对比效应 角色评价。 •投射
性格发展的特点:
(1)内涵的发展 (2)发展的连贯性 (3)身体衰退早于心理衰退 (4)发展曲线:钟形理因素:遗传、体格与体型、性别。 (2)环境因素:家庭、学校、社会文化、职业。
2.4 能力
定义: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的任务 得以顺利完成的那些个性心理特征。通常是指个 体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本领。
孔子划分的五种类型: 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
弗洛伊德的人格论
弗洛伊德将人格视为由3个层面组成的动力系统,即本我、 自我和超我。3个层面分别对应3种人格,即自然人格、实 有人格和道德人格。健全的人格是3者的和谐统一。 本我(id):本能,受快乐原则支配——自然人格 自我(ego):人格的控制部分,从事适合的环境活动以 满足本我和超我的需要,受现实原则支配——实有人格 超我(superego):人格的道德部分,包括良知和自我 理想,超我,追求完善——道德人格
中国古代分类:好动的太阳型、少阳型,喜静的太
阴型、少阴型,动静适中的阴阳和平型。
古希腊,希波克拉特:
胆汁质:性情急躁、动作迅猛,易怒――“急”
多血质: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热心、喜欢活动――“活”
粘液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冷静、善于计算――“稳” 抑郁质:性情脆弱,动作迟钝,神经过敏、易郁闷--慢”
情感、情绪与管理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
个性及其在管理中的作用
![个性及其在管理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d802b5b804d2b160b4ec0a8.png)
个性及其在管理中的作用【摘要】个性是决定每个人心理和行为的普遍性和差异性的那些特征和倾向的比较稳定的有机组合。
组织中每个人的个性都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管理者根据每个人的个性特点来实施管理。
【关键词】个性管理作用心理一、个性的基本理论个性是指个体身上特有的、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体轮廓。
个性既包括一个人的身体特点,也包含其心理特点,反映出个体观察、思考、行动和感情等方面的总体倾向。
个性是能解释人们行为的内在“因素”,包括了气质和个体的人际策略。
个性的特点: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倾向性1。
独特性:指每个人的个性是独一无二的,但是这种独特性并不等同于个体的差异性,个性的独特性是共性和差异性的综合体导致的。
稳定性:个性是指一个人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只有那些在不同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持续的、比较固定的心理特点才能称为个性,但是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随着环境、个体年龄的增长及知识水平和修养水平的变化、家庭等因素的变化,个体的个性必然会发生一些变化,其中个性中的不同部分的稳定性不同,例如能力及性格较易变化,气质则较难变化。
整体性:个性不是一个孤立的心理特点,而是由一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所组成,他们分为两个部分但是又是一个整体,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任何一种心理特征也只有在个性的整体中才具有其确定的意义。
倾向性: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行为的积极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对事物的不同态度以及行为方式上,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具体包括需要、动机、态度、兴趣、理想、信念、价值等。
关于个性的管理心理学研究是以个性特质理论为最初的基础,特征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被视为当代个性心理学的两个主要理论思路。
特征理论强调个性特征的稳定性和跨越情景的一致性,相对地忽视情景的直接影响。
研究者认为,在个性理论结构中既应包括动机因素,还应考虑情景的影响。
所以,个性理论的另外一个方向是试图将个性的认知成分和情景因素结合起来考虑,提出诸如个性的认知—情感理论。
《管理心理学》个性差异与管理
![《管理心理学》个性差异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8d4f7c0bcd126fff6050b38.png)
个性差异与管理一、个性的差异人首先是以个体存在于社会中的。
人与人之间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即共性;又存在许多的差异,即个性。
1、个性的定义所谓个性,是指个人有别于他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的综合。
2、个性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2)稳定性和可塑性(3)独特性和共同性(4)社会性和生物性3、个性的形成与发展(1)遗传因素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2)社会因素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是,家庭因素的影响二是,学校因素的影响三是,文化传统因素的影响4、个性与管理(1)区分人的个性,是管理人员工作的出发点(2)个性研究是人员招聘、培训的重要依据(3)了解人的个性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减少矛盾与冲突二、气质差异与管理1、气质的概念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综合,是表现在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倾向性等方面的动力特征。
2、气质的不同学说3、不同气质类型的特征(1)胆汁质:兴奋而热烈的类型(2)多血质:敏捷而好动的类型(3)黏液质:缄默而沉静的类型(4)抑郁质:呆板而羞涩的类型4、气质在管理中的应用(1)根据人的气质特征合理安排工作,调动人的积极性(2)根据人的气质特征调整组织结构,增强团队的战斗力(3)根据人的气质特征做好思想工作三、性格与管理1、性格的含义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性格与气质的关系(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二者形成的客观基础不同;二者的稳定性程度不公;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而性格类型有好坏之分。
(2)性格与气质的联系:气质影响性格的状态,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速度;性格对气质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3、性格的类型与特征4、性格在管理中的应用(1)管理者的性格积极刚勇型;消极懦弱型;折中型(2)性格对管理的影响人际关系;创造力、竞争力;效率;工作匹配(3)性格的应用一是,准确把握员工性格特点二是,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三是,坚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实施行为规范训练四是,管理者注重自身性格修养四、能力与管理1、能力的概念能力是促使活动顺利完成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
管理心理学(名词解释)
![管理心理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751e57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6d.png)
管理心理学(名词解释)1、管理心理学:是管理中具体的社会,心理现象。
以及个体、群体、领导级组织中的具体心理活动规律性。
2、价值观: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里倾向系统。
价值观往往容易被看作仅属于认知的范畴,其实它通常是充满着情感和意志的3、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里条件,是个体的一种心里特征。
4、知觉:是对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但知觉不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5、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它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并影响个人的行为。
6、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和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
7、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8、自我知觉: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对自已的生理,心理,行为状态及自已同周围关系的认识,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知觉,一个人能正确地认识自已是有效地从事社会活动的前提,人们对自已的认识,决定了自已的生活态度,决定了自已是否能对自已加以控制,是社会化成熟的标志。
9、社会知觉: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翻与判断的过程。
10、知觉错误:指的是由于受知觉规律的影响,社会知觉可能产生的偏差。
也称知觉效应,效应即作用的结果。
11、晕轮效应:亦称光环效应,是指人们在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点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以突出特征来推论其他方面特征的一种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12、价值观:是人们用来区分好环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
13、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的客体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它具有评价性。
14、动机:心理学家一般把动机定义为激发,维持和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个性差异与管理
![个性差异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97ce11190c69ec3d5bb75d0.png)
个性差异与管理公管142 任晓丹 14163220现代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管理工作如果失去了人这个基本要素,就失去了根本。
因此,管理心理学首先涉及的课题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即个体行为的管理问题。
也就是说管理必须和人打交道,“人”是管理的重要载体。
人的个性是个体行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管理工作只有了解人的个性差异,做到人尽其才,才能收到好的绩效。
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任何人的心理过程都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过程。
个人的心理特征就是指这三个心理过程的倾向性和特征。
正是这些稳定的倾向性和特征构成所谓个人的心理面貌,这就是个性。
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为性格的差异,能力的差异与气质的差异。
个体不同的差异就构成了人的个性差异。
由于每种性格气质特征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管理者管理应采取个体差异管理,看人时,应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
从某方面来说,个体间的差异是发展创新、解决问题和组织成就的主要动力,这是个性差异对组织管理的积极影响。
可从另一方面而言,这种差异也是冲突和歧视的来源,影响群体的成就,也造成组织缺乏效率;同时,决策也无法表达大众的意愿,难以令人满意。
由于个性差异所引发的的冲突就有可能是成王败寇的区别,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样就构成了一种方式的竞争,而失败就是个性差异对组织管理的消极影响。
每个成功的人士无不有自己的个性、独到的优势,并终究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凸现出来,因此,管理企业、培养人才,都要建立在其特殊的个性上。
换而言之,要使员工的个性充分展现,个性能为企业所用,关键是管理者要因材施用,设立宽松的环境,使其个性健康发展,而不是设定一个固定的框架去限制它,个性从来不是限制出来的,否则就不称其为个性,尤其是智力个性。
因此,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关键是要设立一个宽松的、积极的、和谐的环境,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和岗位安排上注意做到用人所长,在制度制定上注意因岗而定,在激励机制上注意因人而异,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因势利导使每个员工个性的积极层面得到适当引导和充分发挥。
论心理学与管理的关系
![论心理学与管理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e2a8c223169a4517723a37a.png)
论心理学与管理的关系管理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
管理包括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首先应是一个优秀的被管理者。
架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一个有效沟通桥梁的便离不开心理学,因此,可以从这个层面来说,管理其实是对心理的管理。
管理心理学是传统管理在现代社会中的延伸与发展,是人性化管理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管理心理学是将单纯的管理学问向管理艺术升华直接体现。
因此,管理心理学是管理中的一部分,但是却是有效管理或者说成功管理所必不可少的。
那么对于当今社会中管理心理学对于企业或者机关的管理到底会起到什么作用呢,也就是说管理心理当前的主要任务有哪些呢?在这里我个人认为管理心理学的任务主有两个,即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对劳动者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教育。
其中主要的任务是掌握管理工作中个体、群体、组织的心理活动规律,从而制定出管理个体、群体、组织的科学管理方针政策和方法,同时极大地促进领导者管理水平和领导艺术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益和劳动生产率。
还有就是吸收、运用各相关学科(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及其他涉及管理的学科)的理论、方法,探讨组织中个体、群体、组织、领导的心理活动规律,说明如何通过调整人际关系、激励动机、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增强组织凝聚力等手段,来协调人—人系统下面让我们来通过一个事例来看一下管理心理学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某校决定采用某校决定采用“满勤给奖”制度来加强管理,出满勤的发奖金20元,如果上课、教研组活动、政治学习一次缺席、两次迟到者,该月就没有奖金。
这种办法实行后第一个月效果很好,无人缺席、迟到,教学秩序趋于正常。
两个月后,工作一直认真负责的张老师,因患病请假2天,病未痊愈,就来上班了,却被扣发了当月的奖金;陈老师经常是小病大养,自由散漫,实行“满勤给奖”后,人是来了,课也上了,但教学效果差,学生反映大,奖金却照拿;赵老师在月初的第一周就迟到两次,在他看来,一个月的奖金已经没有了,于是在后几周的工作就随随便便了,何必准时来上班呢?制度用来加强管理,出满勤的发奖金20元,如果上课、教研组活动、政治学习一次缺席、两次迟到者,该月就没有奖金。
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5a026772f242336c1eb95e2e.png)
管理心理学1.个性:所谓个性就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较稳定的组合。
2.气质∶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是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即人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3.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4.能力:一方面是指个人到目前为止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指可造就行和潜力。
7.知觉:人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直接反映。
1.知识经验知觉时人的知识经验如何,直接影响只觉得内容,准确性和速度。
2.定势定势是指主体对一定活动的特殊和预先的准备状态。
它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
定势在人的知觉,记忆,思维,行为,态度中起重要作用。
9.社会知觉:是指知觉过程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对人的直觉与对动物的直觉不同。
1群体: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由更多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成的人群集合1·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领导行为:领导行为是指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的所作所为,领导者在领导过程的不同阶段中因情境和任务需要会表现出不同领导行为。
需要:个体对某种目标的渴望,并且要求从外界获得某种资源以满足这种欲望的心理状态。
动机:动机是为使需要获得满足而支配行为表现的内心活动,功能是激发、引导、维持和调整行为实现目标。
激励: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个内在的动力,朝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过程。
规范: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
一.导论1.基本问题:第一个是组织对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动的影响方式;第二个是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
2.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史一,管理心理学的萌芽——工业管理心理学产生阶段1创始人:闵斯托伯格Hu go Munsterburge(工业管理之父)2主要成就:把心理学应用到工业生产领域3代表作《心理学和工作效率》4主要内容1尽可能有的最好工人2尽可能有的最好工作3 尽可能有的最好效率泰罗科学管理《科学管理原理》(形成了科学管理体系)主要观点:1 运用观测分析法制定标准操作方法和工资定额2把供热量使用工具,设备,材料及作业环境标准化3实施有才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度4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用科学犯非法代替经验工作方法5在管理组织上实行职能制和例外原则6强调能力与工作相适二,管理心理学的开创阶段1创始人:梅奥2主要成就:霍桑实验和人际关系学说3代表作:《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4核心思想:1梅奥霍桑试验得出的结果1)工人不仅是由金钱驱使的经济人2)个人的态度对决定行为的方式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3)揭示了监工对工人的士气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作用4)表明小团体的情绪和协作队完成组织目标和使工人感到满意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管理心理学论述题
![管理心理学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57b7f679a417866fb84a8ea2.png)
管理心理学论述题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根据人的个性特点实施有效管理?答:(一)气质在管理中的应用1。
气质无好坏之分,它不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
2。
气质和工作性质相匹配可以提高职工的劳动和工作效率。
(1)胆汁质的人:应急性强、冒险性较大的工作。
抢险、救护等。
(2)多血质的人:社交性、多变性的工作,销售、采购、后勤、公关、谈判。
(3)黏液质的人:原则性强的工作:人事、调查、保管等。
(4)抑郁质的人:平静的、刻板的、按部就班的工作:会计、统计等。
3。
气质可以影响人的感情和行为。
(二)性格与管理1、组织的设计应力求使组织成员趋向性格成熟(1)以X理论为基础设计具有先天抑制人的成熟的功能。
人们受着这种管理方式的束缚而成为被动的、依赖的和附属的人。
(2)以Y理论为基础设计给职工提供一种可以使其成长与成熟的环境。
使其能在致力于组织成功的过程中也可以获得个人需要的满足。
2、管理者应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并积极调适。
向积极刚勇型方向发展。
消极型管理者在实践中应增加刚勇性;折衷型管理者可通过增加交往,在亲密程度的增进中完成向刚勇型的转化。
3、针对性格差异,实施有效管理。
不仅要从文化层次上着眼,还要从培养性格上入手。
培养自信、自强、乐观、进取、百折不挠的性格。
这同样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4、提高性格类型与职业的适应度(1)提高管理者与职业的性格适应度(2)千方百计使员工的性格、爱好与所从事的职业相适应。
(三)能力与管理1、能力水平要与工作要求相适应2、能力类型要与工作性质相适应3、善于用人之长4、注重知识、技能和潜能的结合。
2、如果你是一家企业的负责人,你认为将如何满足职工的需要?答:需要满足的途径(1)间接满足职务以外需要的满足。
不是通过工作本身来获得,而是在工作以后由其它方式获得。
(2)直接满足职务之内需要的满足。
一个在进行工作时,由工作及工作环境本身所带来的满足。
需要满足的方法(1)从调查研究入手。
性格在管理心理学中的运用
![性格在管理心理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db288f6425c52cc58bd6be67.png)
个性差异在实践中的运用姓名:***学号:********班级:营销16班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内容摘要:人的个性渗透于行为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能在实践团队中将不同个性、气质、性格和能力的人搭配到一起,或者说按照不同的个性差异选择合适自己的工作,那么工作效率会事半功倍,也有利整体效益的发挥。
本文通过读个性差异的分析,说明性格与职业选择的的联系,从而阐述他们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个性气质性格能力职业选择实践运用一、个性的概述个性一词最初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l,开始是指演员所戴的面具,后来指演员——一个具有特殊性格的人。
一般来说,个性就是个性心理的简称,在西方又称人格。
个性在心理学中的解释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贯穿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一生。
正是人的个性特征中所包含的气质、性格、兴趣和能力,影响和决定着人生的风貌、人生的事业和人生的命运。
合理运用个性理论可以提高工作成就。
在组织的管理过程中,要明确员工个性特征,然后根据不同人的个性特点配备不同的工作岗位。
同时要注重个人的兴趣、爱好与从事的职业相适应,有心胸开阔,易与人相处,好动不爱静的个性的人,则适合从事推销、采购、社交、公关的工作,而拥有不善谈吐、做事细心的个性的人,则适合从事工程设计、财务会计、文书档案的工作。
使人尽其才,提高人们的工作成就。
二、气质的差异与应用1、气质的含义:气质是指个性中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主要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动力方面的特点。
2、气质的特征与应用原则:气质有不同的类型,但并无好坏之分,它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大小,但也不是说它对人的实践活动没有影响。
不同气质的人对同一件事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行为。
当然,任何气质类型的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把握好自身的气质学会扬长避短,而管理者应该学会利用员工的气质,不同工作由不同气质的人来承担,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管理心理学资料
![管理心理学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2928c8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4.png)
管理心理学资料1、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意识倾向性与心理特征的总和。
2、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3、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4、能力:是指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特征,或者说,能力是个人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
5、素质:是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特征,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的特征。
6、再造能力:是指人们能顺利地学习和掌握前人所积累的知识经验和生产技能,并能按照已有的式样进行某种学习、工作或生产活动的心理素质。
7、创造能力:是指人们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在总结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独立地创造出对社会具有一定价值的、独特的东西的心理素质。
8、兴趣:就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
9、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有:①先天遗传因素。
②家庭因素.③文化传统因素.④阶级和阶层因素。
10、正确认识气质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人类的行为,主要的不是决定于气质,而是决定于在社会环境和教育影响下的动机和态度;气质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只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①气质类型本身无好坏的区别.②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高低.③气质对工作性质和效率以及人际交往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11、性格与气质的关系:①性格与气质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它们都是人脑的机能,其共同的基础是神经类型。
巴甫洛夫学派认为,神经类型不仅是气质的直接生理基础,而且也是性格的自然基础之一。
性格和气质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同时形成的,也是由人脑的同一活动实现的.气质不是存在于人的性格的某种外来的东西,而是有机地包括在性格结构之中,二者共处一体,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气质影响着性格的动态方面,渲染性格特征,使性格具有独特的色彩.性格对气质也有影响作用,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其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具有坚强性格的人可以克服、遏制他的气质中的某些消极方面,发展其积极的方面。
心理学在管理中的运用
![心理学在管理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3f16ea28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c.png)
心理学在管理中的运用心理学在管理中的运用是指管理者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种实践。
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可以为管理者提供有关员工行为、组织文化和组织发展等方面的科学依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管理问题。
下面将从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和领导力三个方面介绍心理学在管理中的运用。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通过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人力资源,以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
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员工招聘:心理学可以帮助管理者制定招聘策略和方法,包括编制招聘广告、设计面试问卷和评估表等,帮助招聘人员正确评估应聘者的能力和适应性,从而选择合适的人才。
2.员工培训:心理学可以帮助管理者设计和实施员工培训计划,了解员工学习和记忆的特点,并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工具来提高培训效果。
3.员工激励:心理学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员工的动机和需求,制定激励政策和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
4.员工评估:心理学可以帮助管理者设计和实施员工评估方法,包括360度评估、行为事件采访和能力测试等,从而准确评估员工的能力和工作表现。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和人类行为的学科,它将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综合应用于组织的行为和运作中。
心理学在组织行为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文化和氛围:心理学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组织成员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从而促进组织文化的塑造和维护,营造积极向上的组织氛围。
2.员工团队合作:心理学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团队成员的个性特点和沟通方式,从而提高团队合作的效果,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互信和协作能力。
3.员工决策和创新:心理学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员工的决策方式和创新能力,通过培养员工的决策意识、分析能力和创造力,提高组织的决策效果和创新能力。
领导力是管理者在组织中发挥影响力并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心理学在领导力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领导风格:心理学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不同领导风格的特点和优缺点,从而选择和运用适合的领导风格,提高领导效果。
心理学在管理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管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1da5b3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c.png)
心理学在管理中的应用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世界,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与他人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在管理中,心理学的应用非常重要,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动机,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效益。
下面将介绍心理学在管理中的几个应用。
心理学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和动机有其内在的因素驱动,只有满足了员工的内在需求,才能激发其积极性和工作动力。
管理者可以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员工需求调研和动机分析,了解员工对工作的期望和动机来源,从而设计出适合员工的奖励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动力。
心理学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进行团队建设和沟通管理。
一个高效的团队需要良好的协作和沟通,而理解和运用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改善团队的协作和沟通效果。
管理者可以通过心理学工具和方法,了解团队成员的个性特点和沟通风格,根据不同的个性和需求制定沟通策略,提高团队的沟通效果和工作绩效。
心理学可以帮助管理者提升自身的领导力和决策能力。
管理者是组织中的核心力量,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业务知识,还需要具备有效的领导和决策能力。
心理学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发现自己的盲点和改善空间,从而提升自身的领导力和决策能力。
心理学还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他人的需求和动机,培养善于倾听和理解的能力,更好地与员工和团队协作,提高领导效果。
心理学可以帮助管理者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和人际关系。
组织文化是组织内部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则是组织中的关键因素。
心理学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员工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利益诉求,帮助管理者创造积极的组织文化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的绩效。
管理心理学与自我个性浅谈
![管理心理学与自我个性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5dc080a871fe910ef12df8d6.png)
三峡大学管理心理学与自我个性浅谈熊珍平2016128337临床医学专业2018-11-25管理心理学与自我个性浅谈熊珍平2016128337 人的个性是复杂多面的,对于个性的定义多种多样,其中较广为人知的定义是著名心理专家郝滨先生认为:“个性可界定为个体思想、情绪、价值观、信念、感知、行为与态度之总称,它确定了我们如何审视自己以及周围的环境。
它是不断进化和改变的,是人从降生开始,生活中所经历的一切总和。
”简单的说,个性就是个体独有的并与其他个体区别开来的整体特性,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共性中所凸显出的一部分。
个性是复杂的,当我们分析自己的个性时候,我们既是最熟悉自己个性的人,也是对自己的个性最捉摸不透的人。
当把分析自我个性限制在管理心理学上,似乎分析起来又有了些眉目。
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四个部分:独特性,即人的心里特征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
整体性,个性不是一个孤立的心理特征,而是以整体形式表现出来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倾向性,心理向行为转化的过程中,总是表现出来一定的倾向性。
对我自己分析,我认为,在婴儿时期我与大多数人一样,有关爱呵护我的父母爷爷奶奶姐姐,是无忧无虑的,天真懵懂的。
这个时候的个性并没有完全形成起来,大部分时间还是以玩乐为主。
在学生时期,学习的压力渐渐增加,我开始识字,开始看一些越来越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书,比如《鲁宾逊漂流记》,《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等。
这逐渐的打开了我对待世界看法的大门,对自己顽强坚韧努力个性的形成有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并且与同龄人有了更成熟的思想,更强的自控能力。
但是对于社会时期,因为在读大学,还没到吧。
与此同时,也应当注意到,对个性形成的因素包括不仅有先天遗传性和家庭因素,还有文化传统因素,阶级和阶层因素等。
我出生在一个小镇,家庭条件普通,父母思想传统保守,重男轻女,属于典型的儒家思想文化。
管理心理学:第四章个性
![管理心理学:第四章个性](https://img.taocdn.com/s3/m/5db3716f7f1922791788e85b.png)
15
第五节 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 ➢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
的关系的认识
2020/10/21
16
2020/10/21
17
➢ 3、独立顺从说 ➢ 4、社会文化说 ➢ 斯普兰格 ➢ 理论型 ➢ 经济型 ➢ 审美型 ➢ 社会型 ➢ 权力型 ➢ 宗教型
2020/10/21
14
➢5、特质说 ➢卡特尔16PF ➢吉尔福特的特性说:ABCDE型 ➢艾森克的特性说 ➢内倾稳定型,内倾不稳定型 ➢外倾稳定型,外倾不稳定型
2020/10/21
第四章 个性
2020/10/21
1
第一节 个性概述
➢一\个性概念 ➢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020/10/21
2
二\个性基本特征
➢ 一\独特性 ➢ 二\整体性 ➢ 三\稳定性 ➢ 四\发展性 ➢ 五\社会性
2020/10/21
3
三\个性结构
➢ 1\个性倾向性 ➢ 后天性:需要\动机\兴
6
三\气质与管理
➢1\气质无好坏 ➢2\依气质合理选择工作 ➢3\培养适合工作要求的气质 ➢4\人员配置考虑气质互补 ➢5\依气质差异灵活管理
2020/10/21
7
第三节能力
➢一、能力 ➢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
征
2020/10/21
8
二、能力种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3、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2020/10/21
9
三、能力个体差异
➢1、能力类型差异 ➢2、能力水平差异 ➢3、能力早晚差异 ➢4、能力性别差异
2020/1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能力
一、能力的含义 是个体完成某一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 能力的类型 ➢ 一般能力 ➢ 特殊能力 ➢ 创造力
智力
▪ 智力的结构: (1)数字计算(2)词语流畅(3)言语理解(4)记忆(5)推理(6)空间知觉(7)知觉速度
▪ 智力测验:韦克斯勒成人量表 1、言语量表 (1)信息(information)测验(I) (2)数字广度(digit span)测验(D) (3)词汇(vocabulary)测验(V) (4)算术(arithmetic)测验(A) (5)理解(comprehension)测验(C) (6)相似性(similarities)测验(S) 2、 操作量表 (1)填图(picture completion)测验(PC) (2)图片排列(picture arrangement)测验(PA) (3)积木图案(block design)测验(BD) (4)物体拼凑(object assembly)测验(OA) (5)数字符号(digit symbol)测验(DS)
▪ 适合于担任管理工作和专业性较强的工作, 有创造性和独立性
▪ 自己受命运的摆布,愿意听别人的指挥 ▪ 对工作不满意,缺勤率较高 ▪ 适合于从事按规章制度办事的工作
麦尔斯-吉尔斯类型指标测验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s, MBTI) ▪ 外向型(E)---内向型(I):表示获得与运用能量的方式。 ▪ 感知型(S)---直觉型(N):表示收集与获取信息的方式。 ▪ 思考型(T)---感觉型(F):表示作出决策的方式。 ▪ 判断型(J)---认知型(P):表示组织生活的方式。
返回
三、投射测试
投射测试是给受测者提供一些意义不明确的刺激图形,让受测者在完全不受限制的情形下,自 由的作出反应,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表露出人格的特质。 常用的有罗夏克墨迹测试和主题统觉测试。
罗夏克墨迹测验
▪ 罗夏克墨迹测验,简称RIT,是瑞士精神病学家罗夏克于1921年创立的。罗夏克是首次提出并应用 人格评估投射技术的人。
大五因素的验证 ▪ 与工作绩效,尤其与“周边绩效”之间有重要关系; ▪ “外向性”在经理和销售员样本中具有预测效度; ▪ “神经质”对于警察和技术工人样本中的工作绩效有一定的作用; ▪ “随和性”在经理和警察样本中表现出效度; ▪ “责任意识”则对于所有职业的人员都具有相当的预测效度; ▪ “经验的开放性”只对经理样本有一定作用。
管理者的气质类型
管理者气质类型主要分布在略偏多血质(占27.1%)、多血—粘液混合(占23.1%)、胆汁—多血混 合(占10.2%)、略偏粘液质(占9.3%),上述这几种气质类型的管理者占了总人数的69.7%。没有 一个典型抑郁质的管理者。
组织行为学 第三章 个性心理测验
12
管理者气质类型分布(N=225)
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气质的天赋性:气质在个体刚刚出生就有所表现,有的新生儿喜吵闹、好动、不认生;有的较平稳、安 静、害怕生人。这些差异是受胎儿的个体生物组织制约。
盖赛尔(A.L.Gesell)观察新生儿在运动中的敏捷性、反应性,以及是否容易产生微笑等表现,发现三种 个体差异:
A、不着急,用心而慎重,大体上是平静的,能认真对待生活事态; B、急急忙忙,不注意、冷淡、快活、伶俐、心眼快; C、不规则,注意不稳定,性情不平稳,才气焕发。
组织行为学 第三章 个性心理测验
15
▪ 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 性格的意志特征 ▪ 性格的情绪特征 ▪ 性格的理智特征
二、性格的结构
三、性格发展的影响因素
▪ 生理性因素 ▪ 环境因素:家庭、学校教育、社会文化
家庭环境
▪ 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 ▪ 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 ▪ 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 ▪ 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 ▪ 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 ▪ 称赞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欣赏 ▪ 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 ▪ 赞成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 ▪ 友爱中成长的孩子常能感受到关怀
创造力的构成与测量
1、创造力的构成 (1)敏感性(sensitivity )
(2)流畅性(fluency) (3)灵活性(flexibility) (4)独创性(originality) (5)再定义性(redefinition) (6)洞察性(penetration)
2、创造力测验:南加州大学测验
100~105 A-
▪
90-99
B
▪
90以下
B十
▪ 冒险 ➢ 看重结果 ➢ 不看重损失 ➢ 年青人 ➢ 美国人 ➢ 科研
冒险与保守
▪ 保守 ➢ 不看重结果 ➢ 看重损失 ➢ 年纪大的人 ➢ 东方人 ➢ 管理
内控型与外控型
▪ 自己是命运的主宰者 ▪ 将工作成绩归因于自己的努力 ▪ 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努力控制环境
▪ 罗夏克把墨水洒在白纸上,然后对折起来,使纸上的图沿一条对折线形成对称的墨迹图。这些图 是无意义和无法解释的。他把这些图形呈现给被测评者,让他们根据图形自由想象,然后口头报 各维度 37
第五节 个性的测量
一、卡特尔的特质理论
特质理论认为: (1)个性是由个体的特质组成的,特质是构成个性的基本单元,特质决定个体的行为; (2)个性特质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在空间上具有普遍性; (3)通过对个性特质的了解,可以预测个体的行为。
16PF(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s)连接
四、性格的分类
▪ 内向型:适合稳定的、少变化的、重复性工作 ▪ 外向型:适合变化大、活动性和社交性中工作
A型性格 1.运动、走路和吃饭的节奏很快; 2.对很多事情的进展速度感到不耐烦 3.总是试图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 4.无法处理休闲时光; 5.着迷于数字,他们的成功是以每件 事中自己获益多少来衡量的。
气质类型
总人数
占总数的 比例(%)
男性
典型胆汁质*
1
典型多血质
8
典型粘液质
3
典型抑郁质*
0
略偏胆汁质*
7
略偏多血质
61
略偏粘液质
21
略偏抑郁质*
5
胆汁——粘液混合
7
胆汁——多血混合
23
胆汁——抑郁混合
3
多血——粘液混合
52
多血——抑郁混合
5
粘液——抑郁混合
11
胆汁——多血——
8
粘液混合 胆汁——多血—— 5 抑郁混合
②学校 ④职业 医生的镇静和不动声色; 政治家的不怕挫折; 科学家的好奇喜研究; 律师的重视公平; 会计的谨慎、严谨、刻板等。
职业
食物与性格的关系 喜欢的食物 大米
生冷食物
辣椒
糖
性格特点 自得其乐,但不太爱帮助别 人 对大自然有浓厚的兴趣,性 格较坚强 遇事有主见,吃软不吃硬, 性格较坚强 脾气会变得暴躁
6.表达情感
1 2 3 4 5 6 7 8 压抑情感
7.有许多爱好
1 2 3 4 5 6 7 8 除工作之外没有其他爱好
▪ 记分:累加7个问题的总分,然后乘以3。分数高于120分,表明你是极端的A型人格。分数低
于90分,表明你是极端的B型人格。
▪
分数
人格类型
▪
120以上 A十
▪
106-119 A
▪
16PF与不同职业者的个性模式
二、大五个性模型
▪ 外倾性(Extroversion):是否善于社交、善于言谈、比较自信 ▪ 随和性(Agreeableness):是否随和、与之合作是否让人信任 ▪ 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是否有责任感、可靠、持久、成就感是否强烈 ▪ 情绪稳定性(Emotional stability):是否温和、热情、安全、紧张、焦虑、失望和不安 ▪ 经验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是否善于幻想、聪慧,对艺术是否敏感
心理学个性与管理
在一个美好、清新而宁静的早晨,你坐在公园的长凳上,沐浴着初升的阳光,欣赏着湖中的游鱼和树上 的鸟鸣,这时,有一个与你同样年龄、同样身材、同样性别的陌生人走到你面前,什么也没说,踢了你 一脚。你会作出什么反应?
个性与疾病 1、过分反应型:以牙还牙,报复,“我会以同样方式来对待他或更加凶狠”。易患冠心病、慢性关 节炎、胃溃疡。 2、欠缺反应型:当作什么事也没发生,没有愤怒或恐惧。易患过敏性皮炎、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 结肠炎。 3、抑制反应型:“我应该反击他”,有愤怒或恐惧,但不敢表现出来,易患哮喘、糖尿病、高血压、 周期性偏头痛。
二、个性的特点
三、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
▪ 自然的、遗传性因素 ▪ 后天社会化因素: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生活条件以及教育等 ▪ 社会实践 ▪ 组织环境因素
第二节 气质与行为
▪ 一、气质的概念: ▪ 指个人行为的全部动力特点的总和。动力特点指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
23
B型性格 1.从来不曾有时间上的紧迫感以及其他 类似的不适感; 2.认为没有必要表现或讨论自己的成就 和业绩,除非环境要求如此; 3.充分享受娱乐和休闲,而不是不惜一 切代价实现自己的最佳水平; 4.充分放松而不感内疚。
24
▪ 测试:你是A型人格吗?
▪ 指导语:在下面各特质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最符合你的行为特点?
第一节 个性
▪ 一、个性的概念 个性是一个人在其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识倾向性的稳定 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 理
个性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世界观等 个性特征:气质、能力、性格
▪ 社会性 ▪ 差异性 ▪ 相对稳定性 ▪ 整体性 ▪ 倾向性
0.4 3.6 1.3 0 3.1 27.1 9.3 2.2 3.1 10.2 1.3 23.1 2.2 4.9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