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实录与评析
《植树问题》教学实录
《植树问题》教学实录作者:刘恩邢宁宁来源:《黑河教育》2012年第11期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间隔、间隔数的含义;培养学生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我感悟,掌握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某些问题与植树问题联系起来,从而体会数学模型的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师:今天我们学习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师板书课题)师:植树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到处可见的,大家来看我搜集到的几幅图片。
(师出示图片)师:操场上排队的情景、道路两边的路灯和商场里的电梯,都和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植树问题有关。
师:在学习植树问题之前,我准备了两件宝贝,大家得到它植树问题就会顺利解决。
想不想知道第一件宝贝是什么?生:想。
[点评]课标中指出,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
上课伊始教师出示了三幅生活中植树问题的相关图片,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合作讨论,发现并解决问题师:第一件宝贝,就是你的自学能力。
将数学书翻到117页,根据自学讨论提示,进行自学。
自学提示如下:(幻灯片出示)(1)100÷5=20,你认为求的是什么?(2)直接求100米栽多少棵树很困难,根据2、3图提供的线索,你认为怎样解决更简单?(3)在预习中有不明白的词吗?师巡视。
师:自学完的同学,任选一道简单的植树问题,解决完之后在六人小组内进行交流。
[出示问题:(1)同学们在全长1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苗?(2)同学们在全长15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苗?(3)同学们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苗?]在巡视中,教师把学生运用的方法分类,让学生板书在黑板上。
师:现在我们看黑板,哪种方法和你的方法一样,哪种方法有争议,还有哪些方法,请在小组内讨论。
《植树问题》课堂实录及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谈话引入,明确课题师:同学们,母亲节刚过,我们马上又要迎来一个快乐的节日──六一儿童节,大家高兴吗?其实,一年中有意义的日子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能说几个吗?生1:我还知道10月1日是国庆节;生2:1月1日是元旦节;生3:3月12是植树节。
师:很好!大家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那么你参加过植树活动吗?你知道植树有哪些好处?生:我觉得植树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植树中还有很多数学问题。
师:太好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①课件出示图片。
师介绍:这是我县新修的一条公路。
公路中间有一条绿化带,现在要在绿化带中种一行树,怎么种呢?生1:我觉得可以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种;生2:我觉得可以栽一根电线杆,然后,再开始向一端种;生3:我觉得两头都栽电线杆,中间植树。
师:同学们真能干!说出了植树问题的几种情况,下面我们就分别来探索两端都种和两端不种的情况。
出示题目:这条公路全长1000米,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端要种)。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②理解题意。
a. 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b. 理解两端是什么意思?指名说一说,然后师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师说明:如果把这根小棒看作是这条绿化带,在绿化带的两端要种就是在绿化带的两头要种。
③算一算。
师:现在请大家独立计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④反馈答案。
师:谁来把你的结果在全班交流交流?生1:10005=200(棵)生2:10005=200(棵) 200 +2=202(棵)生4:10005=200(段) 200 +1=201(棵)师:现在出现了三种答案,而且每种答案都有不少的支持者,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咱们可不可以画图模拟实际种一种?如果从图上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数一数,是不是就能知道到底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了呢?2. 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课堂实录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两端都栽)课堂实录教学内容: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例1教学目标: 1.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让学生发现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课件、小纸条、小树、短绳子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出示公告(为了迎接开放日的到来,学校将进行校园环境美化,特诚聘小设计师一名,请看招聘启示。
) 出示招聘启示和校园图片。
师:同学们,请发挥你们的设计天份,在这张长20厘米的纸条上设计植树方案。
注意:20厘米的纸条代表20米长的小路。
学生尝试解决,全班交流。
生1:我按要求每隔5 米种一棵,我是按两头都种来设计的,就有4个“空”所以我种了5 棵。
师:用画图的方法很容易看出5棵树之间有4个空格,知道了空格数,就知道了树的棵数,很好这个同学很聪明。
生2:我是只种一头的。
有3个空所以我只种了4 棵。
师:这是一种合理的推想,有道理。
还有别的方法吗?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生3:我是两头都不种的,有2个空所以我只种了3 棵。
师:你们所设计的植树方案真棒,植树是一项环保活动,希望每个同学都积极响应,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设计意图]课件创设了美丽的生活情境,在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的开拓区域,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而学生所设计出的不同方案,使学生初步了解到植树问题的几种情况,为学习例题奠定基础。
而老师一两句的环保教育,也适时地教育了学生,使数学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师:但为什么同一个要求,会有不同的棵数呢?生:因为间隔数不一样,所以种的树的棵数也不一样。
师:看来植树中间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与植树有关的数学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实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实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第117~118页。
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发现两端都栽和两端都不栽及一端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通过尝试探索、画图实验、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发现植树的棵数和段数的关系,并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自备画图用直尺。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孩子们,很高兴这节课能和大家共同来度过。
我早就听说咱们班的同学,在课上遵守纪律、积极动脑、敢于发言。
那这一节课,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让老师领略到你们的风采。
怎么样,有信心吗?好,上课。
一、初步感知,导出课题1、师:上课间操的时候,老师发现咱们班的队伍站地非常整齐,你们在教室里能站整齐吗?(生:能)好,那么老师就确定一段距离,你们来站一站。
师:从这里开始,到这里结束(师指定距离)。
你们在站地时候,两端都要站人,记住了吗?谁来站一站?2、(1)3个同学站。
师:有几人?把这条路线分成了几段?(生答,师板书人数段数)(2)4个同学站。
3 2师:有几人?把这条路线分成了几段?(生答,师板书“4”、“3”)(3)5个同学站。
师:有几人?把这条路线分成了几段?(生答,师板书“5”、“4”)3、师:孩子们,发现规律了吗?(生答)师:如果两端都要站人,站15个人的话,可以把这条路线分成几段?(生答,师板书)师:如果两端都要站人,站50个人的话,可以把这条路线分成几段?(生答,师板书)师:如果两端都要站人,要想把这条路线分成80段,需要站几人?(生答,师板书)师指板书说:看来运用规律可以“以小见大”。
(师板书“以小见大”)4、师: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小见大”来解决数学广角中的----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教学实录与评析
魏
第2页共2页
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一个学习
魏
第1页共2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栽树的棵数对应起来。之后让学生再用 25 m 或者自己列举的数据进一
但是,也要留意不要对例题进行过多的变式,提高问题的难度,
步探究,教师可以出示统计表,学生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利用统计表
突破建议:
突破建议:
在日常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关心学生养成画
数学广角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体验学问的形成过程和感悟数
图的习惯是特别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画线段图的方法,
学思想方法。本单元并非让学生记熟规律、娴熟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
并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帮助教学,突出一一对应思想,把间隔点数和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Biblioteka “植树问题”教学实录与评析
支点。在教学中教师不妨让学生先猜想,再动手操作、实践验证。怎 样检验这个结果是否正确?初步向学生渗透用比较简洁的例子来验证
较为冗杂的问题,即化繁为简的思想。例 1 教学中,假设路长只有 20
突破建议:
米,要栽几棵树呢?提示学生用画线段图或者示意图的'方式来帮助思
造成教学要求过高。
发觉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规律。
四、用发觉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实际问题
突破建议:
植树问题的模型是现实世界中一类相近问题的拓展,它源于现实,
又高于生活。所以,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了让学生理解这
一建模的意义,在教学中把植树问题推广到与植树问题相近的一些问题
中,以图片、文字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与植树问题相像的现象,让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课堂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课堂教学实录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人教版)第117页。
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的植树问题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经历将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要点:关注和强化理解“间隔数”的概念,因为它是解决一切植树问题的基础和起点。
只有在理解间隔数的基础上来研究棵树,学生学起来才不显得那么难!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作业纸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我们每人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可以画画、写字、干活……,而且这双小手里还有很多数学知识呢!举出左手张开五指,每两个手指间都有一个指缝。
五指间有几个指缝?生:4个。
师:4个手指有几个指缝?生:3个。
师:你们这么快就能算出来有什么小窍门吗?生:指缝数+1=手指数手指数-1=指缝数师:手指和线段图有什么关系呢?(师课件出示分成4段的线段图和一只手的图形,介绍“间隔”和“间隔数”)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揭示课题师介绍植树有很多好处,而且植树里还有很多数学问题,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植树问题”。
教师板书课题:“植树问题”2、初步感知师:我们的好朋友马小跳也不例外参加了植树活动。
听一听老师交给他什么任务了。
(课件演示,学生倾听、看屏幕)在12米长的草坪一边植树(两端要种),每隔4米种一棵,需要多少棵树苗?师:什么是两端要种?生1:两端要种就是两头都栽树。
师: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怎么计算?生1: 12÷4=3(棵)师:是这样的吗?还有其他不同意见吗?生2:12÷4=3(段) 3+1=4(棵)师:你们听明白了吗?哪个同学说明一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植树问题”教学实录与评析
抽 象 出数 学问题 , 学生 自然地进行 思考、 分 特别 , 请 她们来讲 台上给大家说说 。 该小 组两名学 生走上讲 台 , 两 名学生
的活动 中探 究解 决问题 的基本 方法 , 为解 在教 师的提示 下相互补充 : 我设计 的是每
决 更 多现 实 生 活 中所 存 在 的确 切 的 问题 做 边 有 1 1 人, 算 式是 1 1 ×2 + 9 X 2 = 4 0 ( 人) ,
4 个 顶 点 所 以要 加 上 4 等于有 1 2 人。 生: 2 X 2 是什 么 意 思 ?
生: 为什 么要 用 4X 2 7
生 : 表示上下 2 条边 , 每边 2 人。 生: 我 明 白了 , 谢谢你 。 师: 既然你听明白了 , 请你再重复一遍。
师引导提 问的学生解 释。
师: 你 的思 路真 清楚 , 你 的方法 很 便 有重复的 4 个人 。
亩 … …
生: 4 X 2 + 4 = 1 2 ( 人) 。 ( 同时 教师板 书 捷 , 你 的设计 很大 胆 , 我 建议 大家 给他 掌
【 评析 】 通过对具体的现 实生活情境 中
析、 研究、 交流 , 在 即兴 的应对和相 互倾 听
组1 : 两端都种 的情 况。
生 : 我用 的是植 树 问题 的两 端都 不
组2 : 我设 计 的是 每 边 7人 , 算 式 是 乘4 代 表有 4 条边 , 加4 代表 4 个 顶 点上
的, 结果等于 2 4 人。
种 的情 况 , 算式是4 X 2 + 4 。 因为 有 4条 左 右两边 每边 4 人, 上下两边 每边 2 人, 所 5 X 4 + 4 = 2 4 ( 人) , 5 代表 每 条边上 5 个人, 边, 每 条边有 2 个人 , 所 以用 4X 2 , 因为有 以 是 l 2 人。
“植树问题”教学实录与评析
泛 应用 , 尝试用 数学 的方 法来 解决 实际生 活中 的简 单问题 , 培养学 生的应用 意识 和
解 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
师: 如果 咱们全班 同学组成这样 的队 转化成本真 的教 学行 为。
伍, 几 个人 、 几个 间隔?
生: 4 9 个人 , 4 8 个 间隔。
教 学重点 : 理解种树棵 树与 间隔数之 间的关 系 , 会应 用植树 问题 的模型解决 一
师: 选择 你喜 欢 的方法 先 自学 , 然 后
小组交流 。
1 . 使学生通过生活 中的事 例初步体会 看 , 几 个人 、 几个 间隔?
解 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
【 评析 】 牛 老师 在充 分 了解 学情 的前
提下, 放 手让 学生用 自己喜欢 的方式去尝
试 解决 问题 , 自主 完成后让 学生去小组合
课件 出示 自学提示 :
师: 你发现 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 1 0 0 米。
们 叫做间 隔长度 。 ( 板 书) 现在 请 同学们 观 要多少棵树苗呢?
师: 你 知道 了总长。
生: 每隔 5 米。
小 学 数 学 教 育 2 0 1 4 . 5 I 固
教 研 视 窗
师: 四年 ( 9 ) 班 的同学 , 大家好 !第 一
【 评析 】 上课伊 始 , 牛老师 以学生排 队
间隔长度
5 米 5 米
间隔数
4 个 5 个
棵数
5 棵 6 棵
次和 同学 们一起上课 , 我 先来介绍 一下 自 3 人2 空游戏切入 , 让 学生初步感知植树 问 己, 我 叫牛 蕊 , 你 们可 以 叫我牛 老师 。你 题 中间 隔数 与棵 数 之 间 的 关 系 , 感 受 这 一
《植树问题》教学实录与评析
广西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实录与评析工作单位:鹿寨县江口乡中心校作者:覃丽娟联系电话:6721060邮编:545621“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实录与评析鹿寨县江口乡中心校覃丽娟今天听了陈小芳老师上的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收获真的很大,教学任务是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利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下面是一些教学实录与评析。
一、谈话引入,明确课题。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看一段录像。
(播放自然灾害的录像资料。
)发生了什么事?师一一解说。
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中的数学问题。
)[评析]:开课时,陈老师通过播放录像,目的是为了创设“沙尘瀑对人们的危害以及防治沙尘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植树”这一情境来引入数学中的“植树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活动,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自觉兴奋地投入到学习和探求新知的学习活动中。
二、引导探究。
发现“两端要栽”的规律1、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①课件出示图片。
师:请同学们看,这是我们城市新修的一条公路。
园林局为了绿化公路,现在决定沿公路的一边种一行树,如果这条路全长是100米,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我们一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呢?你们能不能解决这个难题? (出示题目。
)②理解题意。
师:从题中你们获得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呢?师:“两端要栽”是什么意思?生:两端要栽也就是两头都要种。
师:(实物演示。
)如果把这根教鞭看做是这条路,在路的两端要种也就是在路的两头要种。
(让学生去指出)师:题目的意思我们都理解了,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笔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生反馈答案。
师:我发现你们意见不统一,现在出现了3种答案,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咱们可不可以画图模拟实际种一种?如果从图上一棵一棵种到100米,数一数,是不是就能知道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了呢?②画一画,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植树问题》评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植树问题》评课稿《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
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
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
这种思想的渗透能很好地协助学生理解寻求解决复杂问题的一般方法,那就是从简单问题、简单事例入手,寻求规律,通过规律的得出,最终得到问题的解决。
舒校长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到这个点,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的对知识的体验过程,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
下面来谈谈舒校长的亮点之处:1、注重把枯燥的数学理论,转换成通俗易懂的生活事例。
本节课由观察学生手指间的空格、观察图片、植树、栏杆、学生团体操队列、课中举例生活中哪里有间隔及创造间隔。
所有的学习材料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降低了学生认知的起点,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2、概念剖析清晰,注重学生体验。
从简单的事例中去发现规律,这是研究问题的一般规律。
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舒校长上这节课的思路非常清晰,先是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观察、思考,再通过创设情境:自己的小手里边藏着数学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出问题,理解“间隔”?(通过摆动手指,创设情境,一下子就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当学生发现,五根小指头之间,有四个间隔。
这时,舒校长就提出,诚聘环境设计师这个招聘启事,一下子就激发了所有学生兴趣,让同学们自己设计,并说出自己的方案,自己分析,发现规律,从而巧妙地引出:植树问题。
并动手画线段图,提炼出数学模型(棵数=间隔数+1),【在发现中找规律通过同学们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并给学生故意设置路障知道指数的棵树,说两端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再次合作交流,合作交流--质疑问难,这样,通过画一画,简单验证,学生就发现了发现规律,即(两端要种:棵数=间隔数+1),并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又推广到植树问题的另两种情况(两端不种:棵树=间隔数-1、只种一端:棵树=间隔数),最后将这个数学模型应用到生活实际。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单元第P117例1。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直观地了解植树问题的典型特征,经历、探索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植树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在学习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简化”的思想。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究植树问题规律的过程,向学生渗透“简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灵活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展示平台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记忆大比拼”游戏(动画播放几个生活场景:街道边的路灯、锯木头、敲钟、上楼梯、下雨的夜景、儿童乐园、一个人在推车)二、创设情景引发探究。
1.设置情景,引入例题。
同学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植树节主要举行什么活动呀?对,今年的植树节,有一群孩子就植树去了,可是他们在植树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难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同学们要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2.引导审题。
“两端要栽”是什么意思?(课件)“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课件)三、探究植树问题的特征1.在教师引导下,利用线段图探究、验证规律。
(两端都要种)(1)提出问题,引发探究。
如果这样一直种下去,这条100米的小路会种多少棵树苗呢?谁来说一说?(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答案:20棵、21棵、22棵。
)赞成20的同学请举手,说说你们是怎么得到这些结果的?(板书:100÷5=20)赞成21棵的同学请举手,你们是怎么想的呢?(板书:100÷5=20 20+1=21(棵))赞成22棵的同学请举手,你们又是怎么想的呢?(板书:100÷5=20 20+2=22(棵))诶,同学们,仔细观察三种做法,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点了吗?(都用到了100÷5=20)对呀,既然都用到了100÷5=20,那咱们一起来理解一下这个算式,这个100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100÷5求的是什么?得到的20又是什么呢?对,我们求到了100里面有20个5米,也就是说有20个什么?(间隔)好,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几个答案,认为结果是20的同学,也就是认为两端都种的情况下,棵树=间隔数,认为结果是21的同学,也就是认为棵树比间隔数多1,认为结果是22的同学,也就认为棵树比间隔数多2,看来咱们现在急需弄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两端都种时,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有没有什么比较直观的方法来找寻它们的规律?(画图)画图?恩,画线段图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试试吧!(2)动手探究。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9篇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9篇《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质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猜测、试验、验证等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2、培养学生通过“化繁为简”从简单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和化归思想。
教学重点:发现并理解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植树问题”的解题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学习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关于植树你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说诸如植树时两棵数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些距离一般相等……这些与本课学习相关的信息。
)教师:其实在植树中还隐藏着很多数学问题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二)充分经历,探究新知1、大胆猜测,引发冲突。
(1)读一读,说一说。
课件出示例1,引导学生获取相关数学信息。
让学生读题,然后指名说一说: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重点帮助学生弄清楚下列数学信息的含义:“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使学生明确“每隔5米栽一棵”就是指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是5米,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也叫间隔长度,也可以说成“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5米”。
“两端要栽”是什么意思?“一边”是什么意思?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教师拿出实物演示。
例如:让学生指出尺子的两端指的是哪里?一边指的是什么?(2)猜一猜,想一想。
让学生根据例题中的信息,猜一猜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苗,教师对学生的猜测不发表评论,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到底要栽多少棵呢?对不对呢?你打算怎样检验自己的猜想?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厘清题意,让学生通过猜想答案,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2、借助操作,探究规律。
(1)初步体验,化繁为简。
教师:我们用一条线段表示100米的小路,每隔5米栽一棵,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图案表示树,每隔5米种一棵,每隔5米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种下去……是不是很麻烦?教师:为什么觉得很麻烦?学生:因为100米里面有20个5米,太多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听评课记录
《植树问题》听评课记录植树问题是一种情况较为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一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孙老师执教的这一堂课,主线明朗清晰,目标定位准确,训练扎实有效,主要表现在:1、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植树问题应是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在直线上植树,二是在封闭图形上植树。
直线上植树就有三种不同情况:两端都种、两端都不种、一端种一端不种,老师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实际,选定将两端都种的情况作为一课时教学目标来完成,定位很准确,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起点,符合中段儿童的认知规律。
如果一节课将直线上植树的三种情况一起来探究学习,必然会造成知识容量大,学生学得累,掌握效果不佳的后果。
2.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导入新课,教师从学生熟悉的一只手张开手指,仔细观察引入,然后发现生活中的间隔。
这样引入新课富有生活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课教学中老师提出问题:大家知道植树节吗?然后课件出示,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在实践应用中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类似于植树问题这样的现象,使学生再次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在练习设计中,也是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练习设计层次分明,应用意识地培养和思维训练贯穿始终。
本节课练习设计紧扣中心,突出了知识的强化应用。
努力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植树问题的不同题型,有求总长的、有求段数的、有求棵数的。
在题型设计上由易到难,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如:求街道的路灯数,巧妙地设计如果两边都安装,结果是多少呢?最后又将植树问题与归一问题揉合于一起,,这些都较好地体现了思维训练的开放性。
值得商榷的是:整节课,教师还不能真正的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导至于学生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不多,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也没能得到较好的培养。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实录与评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例3:“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教学目标:1.尝试探索沿封闭图形植树问题中的规律:2.解决沿封闭图形植树的实际问题:3.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以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密切了解;4.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探索沿封闭图形植树问题中的规律:2.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多种方法。
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绿色正方形泡沫板每组1块,牙签每组若干根,绳子每组1条,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复习线段植树的三种情况.以及植树棵树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
仔细回忆一下:沿一条线段植树,有几种情况?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有什么关系?生1:有三种情况。
两端都植,棵数比间隔数多1。
生2:两端都不植,棵数比间隔数少1。
生1:一端植树,另一端不植树,棵数和间隔数相等。
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在课件上分别演示。
[本环节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线段植树的三种不同的情况,一方面引入新课:另一方面,本节课在学习沿正方形植树时的多种方法,也和这三种情况有着千丝万缕的了解,温故而知新。
]二、探索规律1.引课。
师:这三种情况都是沿一段路植树,生活中你还见过沿什么植树的情况?生,:我见过沿圆形的湖植树。
生::还有沿正方形的草坪植树。
生,:沿长方形花坛植树。
师:这些都是沿封闭图形植树,这样植树,棵树和间隔数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2.探索规律。
师:下面。
我们就通过一个活动来研究一下!各个小组利用学具中的绳子和牙签.围一个封闭图形,想办法固定在正方形泡沫板上,数一数牙签数和间隔数,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分小组活动。
汇报:小组1:我们组围的是菱形,用了8根牙签,有8个间隔,我们发现牙签数和间隔数相等。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植树问题_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植树问题_人教新课标“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教材简析:本册的“数学广角”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这些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在本节课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植树问题”。
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数学方法。
让学生能够理解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学情分析:“植树问题”原本属于经典的奥数教学内容,新课程教材把它放到了4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中让所有的学生学习,说明这一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含量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本身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3、4年级的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时可以从实际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分析、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现隐含于不同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都植树问题的规律。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在探究活动中发现规律,抽取数学模型,并能够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两端都种”情况下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规律,并利用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数学广角植树问题_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数学广角植树问题_人教新课标一、导入师:大伙儿明白3月12日是什么生活吗?(植树节)植树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植树中还隐藏专门多数学问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二.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间隔的含义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专门的学具,而且每位同学都有,那老师什么缘故没有通知大伙儿带来呢?想不想明白是什么呢?我把它请出来。
(手)!在咱们的小手中,还藏着数学知识呢?想了解一下吗?请你们伸出右手,张开,数一数,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空格叫做间隔,也确实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间隔是在几个手指之间?(课件演示)2.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题1。
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生:读题。
师:你从题目中读明白了什么?生:读明白了“在小路的一边植树”还有“两端也要栽。
”师:“两端”是什么意思?指名说一说,然后师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3.合作探究,发觉规律。
师:这条路比较长,假如我们5米5米的栽下去,有点苦恼,有没有其他的方法?生:我们能够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看一看。
师:大伙儿想不想用这种方法试一试?生:想。
师:事实上,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大伙儿想明白吗?这种方法确实是: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
师:现在我们就分别以“5米,10米,20米,25米”为例来栽一栽,同学们先画线段图看看,要求以“一厘米”代表“5米”师:请拿出表格,在表内设计并补充完整,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后汇报,展现学生的作品(课件演示)师:现在还要一棵棵的种下去吗?生:不要。
师:你从中发觉了什么规律?学(答):略小结:你们真了不得,发觉了植树问题中专门重要的一个规律,那确实是:两端要栽: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并板书)师生互动:师说“间隔数(126)”学生说“植树的棵数(127)”或老师说“植树的棵数(98)”学生说“间隔数(97)”举生活中的事例和植树类似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例3:“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教学目标:1.尝试探索沿封闭图形植树问题中的规律:2.解决沿封闭图形植树的实际问题:3.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以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4.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探索沿封闭图形植树问题中的规律:2.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多种方法。
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绿色正方形泡沫板每组1块,牙签每组若干根,绳子每组1条,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复习线段植树的三种情况.以及植树棵树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
仔细回忆一下:沿一条线段植树,有几种情况?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有什么关系?生1:有三种情况。
两端都植,棵数比间隔数多1。
生2:两端都不植,棵数比间隔数少1。
生1:一端植树,另一端不植树,棵数和间隔数相等。
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在课件上分别演示。
[本环节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线段植树的三种不同的情况,一方面引入新课:另一方面,本节课在学习沿正方形植树时的多种方法,也和这三种情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温故而知新。
]二、探索规律1.引课。
师:这三种情况都是沿一段路植树,生活中你还见过沿什么植树的情况?生,:我见过沿圆形的湖植树。
生::还有沿正方形的草坪植树。
生,:沿长方形花坛植树。
师:这些都是沿封闭图形植树,这样植树,棵树和间隔数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2.探索规律。
师:下面。
我们就通过一个活动来研究一下!各个小组利用学具中的绳子和牙签.围一个封闭图形,想办法固定在正方形泡沫板上,数一数牙签数和间隔数,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分小组活动。
汇报:小组1:我们组围的是菱形,用了8根牙签,有8个间隔,我们发现牙签数和间隔数相等。
小组2:我们围的是一枚钻石.用了5根牙签.有5个间隔.我们也发现牙签数和间隔数相等。
小组3:我们围的是六边形,用了6根牙签.有6个间隔.我们也发现牙签数和间隔数相等。
小组4:我们组围的是心形,用了10根牙签,有10个间隔,我们发现牙签数和间隔数相等。
小组5:我们围的是一座小房子,用了7根牙签,有7个间隔,我们发现牙签数和问隔数相等。
师:刚才,大家汇报了各组围的情况。
我们发现虽然各组围的图形不同,用牙签数的根数不同,间隔数也不同,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发现,谁能总结一下?生:我们都是沿封闭图形一周围的,我们都发现牙签数等于间隔数。
师:你总结得非常好!如果沿封闭图形一周植树.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有什么关系?生:棵数=间隔数。
教师板书:“沿封闭图形一周植树:棵数=问隔数”。
『虽然教材并没有有让学生探索封闭图形植树问题中的规律.但这个规律对学生很重要。
也没有难度,学生能很快地探索出来;并且先探索规律,学生可以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否则,学生很难想到用间隔去解决问题.和前面的知识也失去了联系。
所以,教师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再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多种算法。
]3.培养应用规律的意识。
师:这个发现非常重要。
说不定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就会用到。
下面咱们来解决一下实际问题。
解决下面问题:课件出示:圆形溜冰场的一周全长是150米,沿一周每隔15米安装一盏路灯,一共需要装几盏路灯?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师:你会做这道题吗?试一试!生:150÷15=10(盏)师:你是怎样想的?生:150米是全长,15米是间距,全长÷间距:间隔数.因为是沿封闭图形安装路灯,所以路灯数等于间隔数。
有10个间隔就能安装10盏路灯。
师:对,圆形溜冰场也可以看作是封闭图形。
【此题用间隔法来解决简单,培养学生应用规律的意识。
】三、综合应用多种算法1.创设沿正方形草坪植树的情景。
师:刚才,我们探索了封闭图形植树中的规律.并且运用这个规律.解决了圆形溜冰场上安装路灯的问题。
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对了,我来咱们开封时.我们学校正在举行一项活动,老师想邀请大家一起参加。
怎么样,有兴趣吗?生:有!课件出示正方形草坪。
师:请看:这是我们学校的草坪.它是什么形状的?生:正方形!师:为了使这块儿草坪变得更漂亮.我们学校决定沿正方形一周种上漂亮的红桃树(出示红桃树),现在面向全体同学征集植树方案。
先看具体要求:课件出示:“要求:沿正方形草坪~周植树,每边植6棵。
讨论:①可以怎样植?②一共需要多少棵树?怎样计算?”2.动手植一植。
师:下面,咱们就用牙签代表红桃树。
用绿色的正方形泡沫板代表正方形草坪.小组合作动手植一植.并计算一共植了多少棵树,是否还有其他算法。
3.汇报。
小组l:我们组设计的方案是四个顶点上不植树,每边植6棵,4×6=24(棵)。
教师板书:“顶点不植:4×6=24(棵)”小组2:我们组四个顶点上都植树了。
每边植6棵,但四个顶点上的树都多算了一次,最后再减去4棵。
4×6-4=20(棵) 师:哦,你们组是把每条边都看作是两端植树,顶点多算了,最后再减去,想得很周到!还有其他算法吗?小组2:有,2x6+2x4=20(棵),一组对边两端都算,有2个6,另一组对边两端都不算,有2个4。
小组3:我们组的算法是:4×4+4=20(棵),每条边两端都不算,只算中间的4棵,4条边,4个4,再加上四个顶点上的4棵。
师:这种方法是把每条边看作两端不植,最后再加上四个顶点上的4棵树.这样就能避免顶点重复的问题.非常好!小组4:我们是通过算间隔数来算总棵数。
每条边两端都植.6棵树有5个间隔。
四条边有4x5=20个间隔,因为是沿正方形植树,棵数等于间隔数,一共有20个间隔就有20棵树。
师:你们组真会学以致用!小组4:我们组还有一种算法:4×5=20(棵),虽然算式和第一种一样,但道理不一样。
我们的想法是把每条边都看做一个顶点植树,每边植5棵,四条边,4个5,就是20棵树。
师:我明白了.你们组把每条边都看作是一端植树另一端不植树,这样也很巧妙地避免了顶点上的树重复计算的问题。
非常好!教师用课件分别演示,并板书算式。
4.对比各种算法。
师:在解决顶点上都植一共有多少棵树时,我们用了5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生:我喜欢第4种。
生:我喜欢第3种。
生:我喜欢第3种。
师: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生:第4种和第5种都比较简便。
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也可以用简便的方法。
5.对比两种方案。
师:现在有“顶点植树”和“顶点不植树”这两种方案,如果你是校长,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生:我会选择“顶点植树”这个方案,因为这种方案用的树少.省钱!师:看来你是一个“节约型的校长”!生:我会选择“顶点不植树”的方案,因为这种方案需要买的树虽然多一些,但树可以美化环境!对人的身体也有好处!师:看来你是一个“环保型的校长”!『本环节可以说经过了很精心的设计,首先创设了一个沿正方形草坪植树的情景.之所以没有用教材中的棋盘情景,是因为考虑到每边的棋子数量比较多.不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就降低了难度.这样更便于学生操作和观察.思考和总结:其次.设计方案时,比较放手,顶点可以植也可以不植,这样就有了两种方案的对比,使学生体会到顶点都植树.植树的棵树比较少:第三.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多种计算方法,在交流中分享合作的成果。
]四、同步练习师:下面。
咱们来轻松一下!你们会下棋吗?都会下什么棋?生:我会下跳棋、围棋、军棋、五子棋师:你会下这么多种棋!可以做我的师傅了!还有谁会下围棋?你们在下围棋时,有没有注意到围棋盘最外层每条边能放几个棋子?生:能放19个棋子。
师:你不但会下棋,还是个有心人啊!同学们,围棋中也有数学问题。
请看大屏幕:出示围棋盘和题目:“围棋盘最外层每边能放19个棋子(四个顶点上都放棋子),最外层一共能放多少个棋子?”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五、欣赏.师:其实,生活中沿封闭图形植树的现象还真不少,请大家欣赏!通过课件欣赏生活中沿封闭图形植树的现象。
六、课外延伸师:同学们.它们美吗?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身边不缺少数学知识,就看你有没有数学眼光!希望同学们都有数学眼光.去发现并解决生活中更多的数学问题。
好吗?[评析:本节课在设计上比较注重加强新知和旧知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特点.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采用更适合学生的素材。
提供给学生的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是有意义的.而且也是富有挑战性的。
教师的教学方式很明显地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教教材,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而是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自己知识体系的建构。
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本节课在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在创造性使用教材上.在教师的角色转变上,都有较好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