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
第八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ppt课件
.
总结
资源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被人类开发利用以提 高自己福利水平或生存能力的、具有某种稀缺性的、 受社会约束的各种环境要素或事物的总称。
资源的根本性质是社会化的效用性和对于人类的 相对稀缺性,而两者均依人类的需要而成立,从而构 成人口与资源这一对地理学的重要范畴。
海南乐东腰果林
.海南亚Biblioteka 湾海滨自然资源的分类(3)
可再生资源指不会因使用而发生数量上的减少的资源,如太
阳辐射、风、水力、潮汐等。
可更新资源指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
资源。多数情况下指生物资源,在一定的条件下在较短时间内可
以繁殖更新从而保持资源数量的不减少。
不可再生资源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的资源。
年森林总面积达3.3亿公顷,2000年森林总面积3.11亿公顷,10
年间年均减少190万公顷。
东南亚拥有世界热带森林的10%。1990年森林面积为2.35亿
公顷,2000年森林面积为2.12亿公顷,10年间年均减少面积233
万公顷。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该地区的森林资源消失速度更
快。
.
6、人文地理学的资源观
.
目前,在“资源”这一概念的解释和使用上, 大体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把资源当作广义的资源。 (2)把资源当作自然资源的代名词。 (3)把资源当作生产资源。 (4)把资源等同于产品即原料。
.
正确理解资源含义
资源必须具有社会性开发利用价值, 即具有社会化的效用性。
资源具有相对稀缺性。 资源是个历史的范畴,又是社会的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自然资源观 第二节 世界资源问题 第一第节三人节文自地然理资学源的的自永然续资利源用观 第二节 世界资源问题 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环保教案》资源利用与保护
《环保教案》资源利用与保护第一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1 教学目标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和特点认识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利用方式掌握保护自然资源的方法和措施1.2 教学内容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利用方式自然资源的现状和问题保护自然资源的方法和措施1.3 教学活动引入自然资源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展示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利用方式分析自然资源的现状和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资源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性介绍保护自然资源的方法和措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第二章:能源利用与保护2.1 教学目标了解能源的种类和特点认识能源的重要性和利用方式掌握节能减排的方法和措施2.2 教学内容能源的定义和分类能源的重要性和利用方式能源的现状和问题节能减排的方法和措施2.3 教学活动引入能源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能源利用与保护展示不同类型的能源,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利用方式分析能源的现状和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能源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性介绍节能减排的方法和措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第三章:水资源利用与保护3.1 教学目标了解水资源的种类和特点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利用方式掌握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和措施3.2 教学内容水资源的定义和分类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利用方式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和措施3.3 教学活动引入水资源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展示不同类型水资源,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利用方式分析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性介绍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第四章:生物多样性保护4.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方式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措施4.2 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和方式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措施4.3 教学活动引入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展示不同生物多样性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其价值和保护方式分析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介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措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第五章:废物利用与回收5.1 教学目标了解废物的种类和特点认识废物利用和回收的重要性和方式掌握废物利用和回收的方法和措施5.2 教学内容废物的定义和分类废物利用和回收的重要性和方式废物的现状和问题废物利用和回收的方法和措施5.3 教学活动引入废物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废物的利用和回收展示不同类型废物,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利用方式分析废物的现状和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废物利用和回收的重要性介绍废物利用和回收的方法和措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第六章:土壤资源保护6.1 教学目标了解土壤资源的重要性和特点认识土壤侵蚀和污染的问题掌握土壤资源保护的方法和措施6.2 教学内容土壤资源的定义和重要性土壤侵蚀的原因和影响土壤污染的来源和后果土壤资源保护的策略和方法6.3 教学活动引入土壤资源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土壤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分析土壤侵蚀和污染的原因和影响,让学生了解问题的严重性介绍土壤资源保护的策略和方法,鼓励学生参与保护活动第七章:森林资源保护7.1 教学目标了解森林资源的价值和功能认识森林砍伐和破坏的问题掌握森林资源保护的方法和措施7.2 教学内容森林资源的定义和价值森林砍伐和破坏的原因和影响森林资源保护的策略和方法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7.3 教学活动引入森林资源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分析森林砍伐和破坏的原因和影响,让学生了解问题的严重性介绍森林资源保护的策略和方法,鼓励学生参与保护活动第八章:大气资源保护8.1 教学目标了解大气资源的重要性认识空气污染的问题掌握大气资源保护的方法和措施8.2 教学内容大气资源的定义和重要性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后果大气资源保护的策略和方法空气质量管理的实践和案例8.3 教学活动引入大气资源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大气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分析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影响,让学生了解问题的严重性介绍大气资源保护的策略和方法,鼓励学生参与保护活动第九章:海洋资源保护9.1 教学目标了解海洋资源的价值和功能认识海洋污染和过度开发的问题掌握海洋资源保护的方法和措施9.2 教学内容海洋资源的定义和价值海洋污染的来源和后果海洋资源保护的策略和方法海洋生态保护的实践和案例9.3 教学活动引入海洋资源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分析海洋污染和过度开发的原因和影响,让学生了解问题的严重性介绍海洋资源保护的策略和方法,鼓励学生参与保护活动第十章:环保意识和行动10.1 教学目标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习惯引导学为环保的传播者和实践者10.2 教学内容环保意识的培养和实践环保行动的方式和途径环保组织和活动的参与环保教育和宣传的重要性10.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反思个人对环境的影响,激发环保意识分享环保成功案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组织环保实践活动,如校园清洁、植树造林等引导学生加入环保组织和参与环保活动,推广环保理念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点,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多变的大自然教案
多变的大自然教案第一章:大自然的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大自然的定义和特征。
2. 认识大自然对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
3. 探讨保护大自然的方法。
1.2 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定义和特征:介绍大自然的概念,解释其自然现象和规律。
2. 大自然的重要性:探讨大自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提供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等。
3. 保护大自然的方法:介绍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如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等。
1.3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授:讲解大自然的定义和特征,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保护大自然的方法,鼓励他们提出具体的建议。
4. 总结:总结本章内容,强调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2.1 教学目标1. 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2. 认识天气和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掌握天气预报的基本方法。
2.2 教学内容1.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解释天气和气候的定义,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天气和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探讨天气和气候对农业、交通、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3. 天气预报的基本方法:介绍常见的天气预报方法,如观察云彩、使用气象仪器等。
2.3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天气预报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天气和气候的兴趣。
2. 讲授:讲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引导学生理解其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天气和气候对不同领域的影响,鼓励他们分享个人经验。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天气预报实践,使用气象仪器进行观察和记录。
第三章:水资源3.1 教学目标1. 了解水资源的定义和分布。
2. 认识水资源对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
3. 掌握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3.2 教学内容1. 水资源的定义和分布:解释水资源的含义,介绍其分布情况。
2. 水资源的重要性:探讨水资源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如饮用、农业、工业等。
自然资源学第八章自然资源开发的基本原理
• 派生成本:除项目开发的直接成本和附加成本以外, 由于项目开发引起的所有物品或劳务的价值,包括所 有加工中间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 (2)效益的构成:基本效益、无形效益、派生效益
• 基本效益:资源开发项目产生的产品和服务的直接 价值,主要指可用货币衡量的有形物质效益 • 无形效益:虽然被认为在满足人们需要和欲望方面 有实际价值,但不能用货币衡量或在正式分析中不 能用货币单位表示的效益 • 派生效益:由某个项目实施所“引起”或导致的附 加价值
• 5、生态学理论
第八章 自然资源开发的基本原理
• 8.3.3自然资源规划的步骤和方法
• 1、明确问题,界定规划范围
• 2、规划组织与准备 • 3、问题分析 • 4、机会分析 • 5、资源综合评价
利益主体分析
问题树 目标树分析 战略决策分析
• 6、规划方案评价
• 7、确定最佳规划方案
• 8、起草规划文件
• 8.4.1地壳资源开发模式的演变
• 1、传统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 2、先开发后治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 3、循环经济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第八章 自然资源开发的基本原理
• 8.4.2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演变
• 1、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演变 • ①传统的扩大面积的开发模式 • ②单一提高产量的集中开发魔兽 • ③生态式开发利用模式
• 2、成本—效益的估算
• 步骤: • 首先,将拟议中项目的成本—效益折为现值 • 其次由于这种利率年际间波动不定,还需要确定 每个项目的预期经济寿命和期末预期残值
• 再次,要考虑无形和有形价值的处理、经济活动 水平的调整、受影响公共设施的成本计算,以及 土地的获得和改良费用、税收、以后设施报废的 替代成本、有效生命期和各种损失计算等
保护自然资源的七十种措施
保护自然资源的七十种措施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发和不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耗竭。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资源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文将为您介绍七十种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第一章:降低能源消耗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采取节能措施,推广能源高效设备和技术,减少能源浪费。
2.发展和推广清洁能源。
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加强能源管理。
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合理规划能源布局,提高能源利用效益。
第二章:水资源管理4.加强水资源保护。
保护水源地,减少水土流失,治理河流污染,提高水质水量。
5.提倡水资源节约。
推广节水设备和技术,改进农业灌溉方法,减少浪费和滥用。
6.加强水资源监测和调度。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体系,合理调度水资源分配和利用。
第三章:土地资源保护7.推进土地整治和复垦。
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恢复退化土地。
8.加强农田保护。
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减少农药农肥使用,推广有机农业。
9.推动城乡土地综合规划。
合理划定城市和乡村用地,避免乱占乱用土地资源。
第四章:森林资源保护10.加强森林火灾预防和控制。
建立完善的森林消防体系,加强火源管理和监测。
11.推行可持续林业管理。
促进林业科技创新,优化森林经营方式,保护林木生态。
12.加强非法采伐打击。
加大打击非法木材采伐和走私力度,维护森林资源安全。
第五章:野生动植物保护13.设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划定保护区域,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
14.严禁买卖非法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
加大打击力度,维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
15.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恢复和改善动物栖息地和植物生长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
第六章:海洋资源保护16.建立海洋保护区。
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防止海洋资源过度捕捞和破坏。
17.减少海洋垃圾排放。
自然资源的学习教学教案
自然资源的学习教学教案第一章:自然资源的定义和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
使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自然资源的定义: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如土地、水、能源、生物等。
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供物质基础和生活保障。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和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自然资源的作用。
1.4 教学活动导入:提问学生对自然资源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讲解:介绍自然资源的概念和重要性。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如森林资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我国自然资源的概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分布。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不足。
2.2 教学内容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气候、水、土地、生物、矿产等。
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地区差异显著,部分资源短缺。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分布。
利用地图和图表,直观展示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
2.4 教学活动导入:提问学生对我国自然资源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讲解:介绍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分布。
地图和图表展示:展示我国自然资源分布图,帮助学生直观了解。
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方法。
使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根据资源特点和需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自然资源保护:采取措施,防止资源过度开发和破坏。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方法。
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保护的实际意义。
3.4 教学活动导入:提问学生对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讲解:介绍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方法。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如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
第四章:自然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法学概论第八章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官方笔记精讲
【知识点 5】森林资源法 ☆ 1. 我国对森林资源的定义是,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 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2.关于林业建设方针的规定 林业建设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 3.关于合理采伐森林.防止森林和林地破坏的规定包括: (1)控制采伐量; (2)制定年度生产计划; (3)对采伐方式进行规定; (4)采伐许可证制度。
【知识点 5】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 1.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 (1)“三建设三同步三统一”原则 (2)“可持续发展”原则 (3)生态环境保护优先 2.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 3.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 4.公众参与的原则 公众参与原则在法律上主要体现为公民环境权、公民参与环境管理权以及公民对 环境污染行为者的监督、检举和控告权。
【知识点 7】草原资源法 ☆ 1.草原主要分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高寒草原。 2.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合理放牧并进行草地封育; (2)建立草库仑; (3)严禁盲目开荒; (4)进行草地改良并建立人工草地。 3.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 主要内容包括: (1) 关于制定草原畜牧业发展规划,保障合理利用草原的规定。 (2) 保护草原植被,禁止开垦和破坏。 (3) 防止非牧业活动造成草原破坏。 (4) 草原鼠虫害和疫病的防治。 (5) 关于防止草原火灾的规定。
【知识点 3】水资源法 ☆ 1.水资源是指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水,包括江河、湖泊、冰川等地表水和位于地壳 上部岩石中的浅层地下水。 2.水资源保护的原则 (1) 水资源国家所有原则。在我国,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但是农 业集 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水塘、水库中的水,属于集体所有。
自然资源保护法
• ②土地复垦规划。
• 有土地复垦任务的企业,应当根据土地复垦与生产建设统
一规划的原则,把土地复垦指标纳入生产建设计划,征求 当地土地管理部门的意见,并经行业管理部门批准后实施。 • 有土地复垦任务的建设项目,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任 务书应包括土地复垦内容;设计文件应有土地复垦章节; 工艺设计应当兼顾土地复垦的要求。否则,土地管理部门 不批准建设用地。
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协调好生活、生产 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 • 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 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 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 单位和个人有节约用水的义务。
水资源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
水资源开发利用
• 开发、利用水资源,
• 应当坚持兴利与除害相结合,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和有关地区之
间的利益,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并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 • 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 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 •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 用水需要 • 跨流域调水,应当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论证,统筹兼顾调出和调 入流域的用水需要,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境要素,还是作为自然资源,都不能用 其他物质来代替。 • 生产能力的永久性。土地生产力只要利 用合理,不仅不会会磨损、消耗、报废, 反而会不断提高;反之,就会导致肥力 下降、破坏土壤。要用地和养地。
二、保护土地的意义
• ⑴我国土地的基本情况 土地类型多,山地面积大,人
自然资源规章管理制度
自然资源规章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渔业资源、海洋资源等。
第三条自然资源管理以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为辅,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四条国家自然资源管理以统一规划、全面监管、科学开发、公平共享为原则。
第五条自然资源管理应遵循科学决策、公开透明、公众参与的原则。
第六条国家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负责规划、监管、保护和管理全国的自然资源。
第七条地方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负责贯彻执行国家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统筹本地的自然资源管理工作。
第八条各类自然资源的获取、开发、利用和管理,应当遵循审批程序,依法取得相应的权利和许可。
第二章土地资源管理第九条关于土地资源的管理,需要遵循保护农田、节约用地、集约利用、加强生态保护的原则。
第十条农田土地的保护,应当采取限制城市建设、严格耕地保护、守住红线等措施。
第十一条城市用地规划,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节约用地、生态优先等原则。
第十二条城乡建设用地和农村宅基地的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审批的原则。
第十三条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交易和利用。
第十四条土地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应当履行土地出让、土地征收、土地整理等程序,依法取得相应的权利和许可。
第三章水资源管理第十五条关于水资源的管理,需要遵循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科学配置、加强生态保护的原则。
第十六条水资源的保护,应当采取严格控制排污、保护水源地、加强水土保持等措施。
第十七条水资源的利用,应当遵循节约用水、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循环利用的原则。
第十八条水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水资源的规划、管理、调度和保护。
第十九条水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应当履行水资源使用许可、水资源调度等程序,依法取得相应的权利和许可。
第四章矿产资源管理第二十条关于矿产资源的管理,需要遵循保护矿产资源、合理开采、科学开发的原则。
环境经济学08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开9 采8 量 和7 消6 费5 量4
需求曲线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a
时间
9
8
7
6
5
总边际成本
4
3
边际开采成本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时间
b
n个时期旳不可在再生资源旳最优配置
24
❖ 使用替代品替代不可再生资源 ❖ 不可再生资源之间旳替代
对于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假如存在另一种不可再生 旳替代资源,假定两种资源保持各自旳边际开采成 本不变,那么在一定条件下,边际开采成本低旳不 可再生资源能够被边际成本高旳不可再生资源替代。 例如,对于煤和石油而言,最初石油旳开采成本 不小于煤旳开采成本,消费者都乐意使用煤,然后 伴随煤开采量旳不断增长,煤变得越来越稀缺,其 边际使用成本不断升高。当煤旳总边际成本不小于 石油旳总边际成本时,煤就会被石油替代。不可再 生资源之间旳这种替代关系可由下图阐明。
12
对资源储量旳分析 资源蕴藏量 资源蕴藏量等于已探明储量与未探明储量之和,
是指地球上全部资源储量旳总和。 价格与资源蕴藏量旳大小无关,所以蕴藏量主 要是一种物质概念而非经济概念。 对于不可再生资源来说,蕴藏量是绝对降低旳 对于可再生资源来说,蕴藏量是一种可变量。
13
资源储量旳关系
由图可知,自然资源储量旳利用程度取决于经济可行性和技术 可行性。纵坐标从上到下表达开采成本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旳可能 性逐渐降低。横坐标从左到右表达技术难度逐渐增长,资源利用旳 可旳能尺性度逐,渐这降是低因。为这不两同个类方别面旳都资涉源及在有不时同间旳概时念 间,会但有没不有同表开达发时利14间用 旳形式。
第八章自然资源保护法
我国水资源保护立法
我国保护水资源的基本法律是 1988年1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 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此外与保护水资源有关的主要立 法还有:《河道管理条例》、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防汛条例》、《取水许可制度 实施办法》、《水污染防治法》 等法律、法规。
、陆地水资源管理的主要法律 制度
自然资源保护法与自然保护法的关系
二者既有共同点,又有许多不同 之外,二者不能相互代替 二者的保护对象具有交叉关系 二者的立法目的各有侧重 二者的保护方法和手段不同
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利用原则 有偿利用原则 整体性原则
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基本法律制 度
主体法律制度 权属法律制度 价格制度 交易制度 宏观调控制度 法律责任制度
森林权属: 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 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全民所有制单 位营造的林木,由营造单位经营并按 照国家规定支配林木收益;集体所有 制单位营造的林木,归该单位所有; 农村居民在房前屋后、自留地、自留 山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城镇居 民和职工在自有房屋的庭院内种植的 林木,归个人所有;集体或者个人承 包的林木归承包的集体或者个人所有。
我国现行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缺陷
缺乏基本的、综合性的自然资源 保护法律 各部自然资源法的规定相互交叉、 重叠、矛盾和冲突 法制结构系统不当 基本制度不健全
完善我国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议
鉴于自然资源在生态系统中的相 互配合,相互依赖的关系以及各 类自然资源性质的巨大差异,我 国应采取以基本法为龙头,以单 行法为基干,以各种行政法规、 规章为主体,以相邻法律为补充 的效力层次分明的法律体系。
自然资源处理规章制度范本
自然资源处理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自然资源指土地、矿产、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渔业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
第三条自然资源处理工作应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科学开发、绿色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制定统一的自然资源保护规划,将自然资源保护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第五条国家通过立法、行政法规、政府规章等形式,对自然资源进行统一管理。
第二章土地资源管理第六条土地资源管理应遵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土地开发强度,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第七条各级政府应加强土地用途管控,规范土地使用行为,禁止擅自侵占、开发耕地和建设有严重生态环境风险的项目。
第八条政府应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推动农地集约利用,保护农田土壤质量。
第九条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管理监督,保障承包农民的权益。
第十条政府应建立健全土地资源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土地利用情况,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三章矿产资源管理第十一条矿产资源管理应遵循资源保护利用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工作。
第十二条加大对矿产资源的保护力度,严禁擅自采挖矿产资源,矿山开采的企业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申请开采许可。
第十三条矿产资源勘察评价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承担相应的责任,确保勘测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第十四条各级政府应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管控,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制度,有效保护矿产资源。
第四章水资源管理第十五条水资源管理应遵循节约用水、优先保护水环境、保护水生态系统、加强水资源监管的原则。
第十六条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水资源税收政策,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鼓励节约用水。
第十七条加强水资源的量化测算工作,建立健全水资源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类水资源问题。
第十八条各级政府应推动水资源的跨界治理,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环境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管理学课件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第三章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第四章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第五章区域环境管理第六章废弃物环境管理第七章产业环境管理第八章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第九章中国和外国的环境管理简介第十章全球环境管理《环境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环境管理学课程类型: 专业选修课总学时: 36 讲课学时: 36 实验学时:0学分: 2适用对象: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本/专科学生先修课程:环境化学,环境学概论,环境生态学等环境基础课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环境管理是指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通过全面规划使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站在理论的高度,来认识中国的环境管理实践以及在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从宏观和微观管理的两个层面上解决环境管理中“管什么”和“怎么管”的基本题,为今后从事各领域的环境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专业选修课,拟采取以下形式进行教学:1.课堂讲解、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启发式理论教学;2.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查资料,互相探讨;3.安排学生去环保局了解目前的环境管理等形式进行实践教学。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环境管理的内容、手段以及基本理论有系统的认识,熟悉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以及11项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对区域环境管理、工业企业环境管理、自然保护区环境管理有较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管理有一定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环境管理的概念、对象、内容及手段重点、难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第二章环境管理学的思想和理论基础重点、难点:1、三种生产理论、界面活动控制论和协调理论在实际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2、环境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原则和双赢原则并能对具体的环境管理制度进行分析。
环境法课件第八章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二)土地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基本 内容
1.确定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确
立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2.土地资源权属制度 3.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4.土地调查和统计制度 5.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6.耕地特殊保护制度 (1)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 (2)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3)禁止破坏耕地和闲置、荒芜耕地 7.建设用地管理制度 (1)土地使用申请制度 (2)乡(镇)村建设用地管理制度 (3)土地征用审批与补偿制度
《自然保护区条例》
(二)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1.自然保护区规划制度 2.自然保护区设立制度 (1)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条件 (2)自然保护区的分级和分类 (3)自然保护区的审批 3 (1)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 (2)分区管理
二、风景名胜区保护法律制度
(一)风景名胜区保护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风景名胜区是指国家按照一定的条件和标准,
从环境中特别划定并加以特殊保护的具有观赏、 文化和科学价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 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 们游览、休息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风景名胜区可以分为自然风景名胜区和人工风 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条例》
(二)风景名胜区保护法律制度的主要 内容
1.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 2.风景名胜区设立制度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3.风景名胜区规划制度
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4.风景名胜区保护制度 5.风景名胜区利用与管理制度
三、国家公园保护法律制度
(一)国家公园保护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国家公园包括国家森林公园、自然公园、历史
公园、海岸公园和湖岸公园等。我国现阶段只 建立了森林公园。所谓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 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集中,具有一定 规模,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 教育活动的场所。 《森林公园管理办法》
【地理知识点】自然地理环境每章节内容概括人教版50字
【地理知识点】自然地理环境每章节内容概括人教版50字地理知识点 - 自然地理环境每章节内容概述(人教版)第一章:地球与地图本章主要介绍地球的构造和形状,以及地球表面的特征和地图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对地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掌握基本的地图阅读能力。
第二章:地理信息技术本章讲述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涉及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利用现代技术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概述本章介绍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地理要素和地理区划,让学生了解地球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系统。
第四章:地球的水资源本章讨论地球的水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包括水的分布、水资源的类型、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问题,培养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的意识。
第五章:地球的气候本章介绍地球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包括气候要素和气候类型,让学生了解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六章:地球的生物资源本章讲述地球的生物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包括植被、动物和微生物资源,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的意识。
第七章:地球的自然灾害本章介绍地球的自然灾害的类型和成因,包括地震、火山、洪涝等,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和防灾减灾的措施。
第八章:地球与环境保护本章讲述地球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包括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地退化等,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第九章:全球环境问题本章介绍全球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应对策略,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能源紧缺等,引导学生关注全球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十章:中国自然环境本章重点讲述中国自然环境的特点和问题,包括地貌、气候、河流、湖泊等,培养学生对中国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意识。
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本章介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案例,包括生态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等,培养学生对区域发展的观念和能力。
以上是人教版地理教材中自然地理环境章节的内容概述,希望能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精》第八章 自然资源利用生态影响评价方法
➢ 草地:其生态生产力可通过单位面积承载的牛羊数及牛奶、肉类产 量来核算,也具有诸多生态服务功能。
➢ 建筑用地:各类各种工程建设、人居设施、道路等所占用的土地, 是人类生存必需的场所。人类多定居在最优质的土地上,由于城市 化的急速发展,大量可用于生产的耕地已被建筑用地侵占,因此建 筑面积的增加意味着生物生产量的降低。
➢ 水域:水域的生态生产力主要指水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水域还具 有诸多生态服务功能。
◆ 生态生产性地域以标准化的土地面积单位——全球公顷( global ha,简记为gha)——来度量 ,代表世界所有生 态产性土地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据此可进行不同地区, 国之间的比较;
◆ 通过均衡因子(生态潜力差异)和产量因子(管理技术差 )进行实际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向标准化全球公顷的转化
◆ 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体系(System of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 ,简写为 SEEA)原理
➢将环境和资源账户作为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ing, 简记为SNA)的卫星账户,并 之对接而形成一体化核算。由于核心账户是货币型账户 ,环境账户和资源账户是实物型账户,需要将环境账户 和资源账户转换成货币型账户。最后,核算出真实储蓄 (Sg)。如果Sg≥0,且能一直得以维持,则发展是可持 续的;反之,则是不可持续的。
➢ 经济系统的物质需求总量(即经济系统某一年的资源 消耗总量); 越大越背离可持续目标
➢ 物质消耗强度(经济系统某一年的人均资源消耗量) 越大越背离可持续目标
➢ 物质生产力(经济系统某一年的资源利用效率)越低 越背离可持续目标
◆ 环境—经济系统能值分析(Energy-based Analysi 简写为EbA)
第八章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7)能源开发与利用。重视节约能源,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节约 能源的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推广洁净煤、煤炭清洁利用和综合 利用技术,实施了清洁能源和清洁汽车行动计划。积极开发利用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8)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全面推行节水灌溉,发、 滇池、巢湖等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加快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 使水环境恶化趋势基本得到控制。 (9)土地资源管理与保护。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使全国83%左 右的耕地得到有效保护。实施基本农田环境质量监测,大力推进 农业化学物质污染防治技术,保护和改善农田环境质量。 (10)森林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 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和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重点地区速生丰 产林建设等林业重点生态体系建设工程 (11)草原资源管理与保护。制定了草原法等法规。编制了全国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规划。
三、国外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实例 (一)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整治 (二)俄罗斯西伯利亚开发 (三)日本北海道综合开发 (四)法国山区的开发 四、我国华北地区综合开发 (一)优势:1.能源 2. 土地 3.光、热 (二)不足(限制)::1.水土流失,旱、涝、碱、沙; 2.水源紧缺 (三)区域开发战略与重点: 1.能源基地; 2. 钢铁、稀土、有色冶金、化学工业基地;3. 大力发展农业;4. 大力发展旅游业;5. 完善交通运输 (四)国土整治重点 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2.黄淮海平原的综合治理
中国可持续发展重点领域的行动与成就
(1)人口、卫生与社会保障。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居民受教
育程度和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妇女与儿童事业 取得明显进步,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 (2)城镇化与人居环境。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提高了城乡居民的居住质量。 (3)区域发展与消除贫困。 实施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4)农业与农村发展。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发展生态农业和节水农 业,探索适合中国农村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 (5)工业可持续发展。转变工业污染防治战略,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减轻环境压力。 (6)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全国已建成了20个国家级园林城市、102个生态农 业示范县和2000多个生态农业示范点。加快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积极 推广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自然保护区建设规模与管理质量显著提高,大 部分具有典型性的生态系统与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使一些濒危物 种得到人工或自然繁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海洋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
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 协调各部门、单位需求,合理安排开发活动; 海上、陆上开发活动统筹规划布局; 综合开发利用和综合治理。
四、海洋资源环境管理的方法
1、加强对海洋资源储量、功能的调查,建立海洋 资源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2、合理利用和精心保护近海洋生物资源,逐步发 展外海远洋渔业;
一、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自然条件好,树种丰富; 森林资源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分布不均; 森林资源结构欠佳,采伐利用不便; 森林资源质量较差,利用率低。
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引发洪水灾害; 引发水土流失,导致土地沙化; 调节能力下降,引发气候异常; 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丧失,生物多样性锐减。
三、森林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
生态功能与经济功能相结合; 行政手段与市场运作手段相结合; 坚持“生态优先、采育平衡、多种经营、综合利用”,
尊重自然资源和经济规律。
四、森林资源环境管理的方法
1、实行森林资源有偿采伐,建立林业投入补偿 机制;
2、利用森林景观优势,发展森林旅游; 3、改革林业经营与管理的机制。
第八章 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
学习要点 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海洋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草原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自然资源重要性的体现——
不可缺少性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活动最剧烈的地方,也是作用于自然
环境最强烈的地方 生态系统是一种最重要的自然资源 !
8.5 草原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草原资源概念:在干旱气候条件下,以丛生禾 草为主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分布地区。 具有: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畜牧、经济
药材、土特产等。)
草原资源的特点——
自然生态特性
经济特性
新疆高山牧场
一、我国草原资源的特点
面积大、分布广、类型多样;
大部分牧区和草山草地都居住着少数民族,其中 相当一部分是老区和贫困地区;
富营养化---藻类繁殖
污水直排
四、水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
严格保护水源; 加强合理分配用水的宏观调控; 鼓励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综合整治受污染的水体; 不断完善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
五、水资源环境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1、完善管理体制和管理组织机构,加强水资源 的统一管理;
8.1 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土地和土地资源的定义 土地资源的特性 土地资源的功能与作用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土地类型复杂多样; 土地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 土地多,平原少; 农用土地比重小,分布不平衡; 土地后备资源潜力不大。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 土地盐渍化; 土壤肥力下降; 土壤污染; 城乡建设用地逐年扩大,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四、土地资源环境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1、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现状开展调查和 评价;
调查项目的三个方面(227)
土地利用率和土地利用效率 土地利用评价的要点(3条)
土地资源环境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2、制定在不同层次上科学的、合理的土地利用 规划体系;
3、制定合理、有效的土地利用和管理保护的政 策体系、运作机制和相应的制度体系;
土地利用是否合理的评判标准 (228)
4、制定、完善并有效推行保障土地资源合理利 用的法律、法规体系。
8.2 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土壤水虽然不能直接由于工业、城镇供水, 但是它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所以属于水资源 范畴。
一、水资源的特点
循环再生性与总量有限性; 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 功能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 利弊两重性。
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及特点
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地区分配不均,水土资源组配不平衡; 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很大; 部分河流含沙量大。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1、河湖面积减小,调蓄湖能力下降;水质、 水产下降,通航里程减少。
2、水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3、地下水量枯竭,地面下沉。
草原和草地大多是黄河、长江等水系的源头区和 中上游区,具有生态屏障的功能;
草地资源平均利用面积小于50%。
二、草原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草场退化严重; 不少地方出现沙化; 部分草场盐碱化; 水土流失加剧; 珍惜动植物减少,鼠、虫害增加; 工矿业发展引起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水土流失
水 土 流 失
土地沙漠化
土壤白色污染
三、土地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
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全面规划,合理安排;
以提高土地资源的质量为目标,合理调配土地利用的方向、 内容和方式;
以防止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破坏为目标,综合运用政策 的、经济的和技术的手段,严格控制各种形态污染物向地 下转移。
本节所讲海洋资源不包括公海,其属于全球 环境问题范畴。
一、海洋资源的特点
种类多,储量大; 开采技术难度高; 地域差异性; 利弊两重性。
长 芦 盐 场
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过度捕捞降低了海洋生物资源的生产能力 盲目围海造田破坏了海涂生态系统 无节制的污染物排放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2、树立水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水权观念,并将 其引入水资源管理;
3、实行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推行许可证制度, 实现水量与水质并重管理;
4、大力发展水资源的安全保障和循环再利用 系统;
5、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积极开发新水源。
8.3 海洋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海洋资源的定义: 狭义:指海水中储存的所有有用的物质和 能量; 广义:还包括海洋上空和海底的所有资源。
3、大力发展海洋科技,积极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环境管理的方法
4、建立海洋污染监控网络,加强海洋环境保护, 防止海洋污染;
5、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6、控制陆地开发行为对海洋环境的破坏。
8.4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森林资源:生长在林地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森林资源的特点——
空间分布广,生物生产力高; 结构复杂,生物多样性高; 再生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