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中班美术活动说课稿
中班美术万能说课稿范文
![中班美术万能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047034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60.png)
中班美术万能说课稿范文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班美术活动。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活动目标、说活动重难点、说活动方法、说活动准备、说活动过程以及说活动延伸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美术活动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有趣且富有意义的。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开始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小手去探索。
美术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达自我感受和想法的途径。
通过美术创作,孩子们能够锻炼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提高他们对色彩和形状的认知能力。
二、说学情。
中班的小朋友已经有了一定的美术基础,他们能够简单地使用画笔进行涂鸦,对色彩也有了初步的感知,比如他们知道红色代表热情、太阳是红色的,蓝色代表天空和大海等。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还不是很集中,容易被周围的事物所吸引,所以在活动设计时要有趣味性和吸引力,让他们能够较长时间地投入到美术创作中。
而且他们的手部控制能力还在发展阶段,所以在绘画技巧方面不能要求过高,要以鼓励为主,让孩子们大胆地去画。
三、说活动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孩子们能够认识几种常见的颜色,如红、黄、蓝、绿等,并能正确说出它们的名称。
学会使用画笔进行简单的线条和图形的描绘,例如画直线、曲线、圆形、方形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模仿和自由创作等环节,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孩子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力。
四、说活动重难点。
1. 活动重点。
引导孩子们正确使用画笔,掌握简单的线条和图形的绘画方法。
这是基础,如果孩子们连基本的线条和图形都画不好,就很难进行更复杂的美术创作了。
让孩子们认识几种主要的颜色,这有助于他们在绘画中准确地选择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活动难点。
如何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在绘画中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中班绘画活动说课稿
![中班绘画活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ebf001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6f.png)
热爱激发
强调绘画对于个人表达和情感宣泄的 重要性,让学生感受到绘画的价值和 意义。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帮助学生深 入了解绘画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从 而激发他们对绘画的热爱。
谢谢
THANKS
引导幼儿欣赏优秀的绘画作品,培养他们对艺术之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提高 他们的审美素养。
02 活动内容
CHAPTER
绘画基础知识介绍
01
02
03
色彩理论
向幼儿介绍基本的色彩理 论,包括颜色名称、颜色 混合等。
绘画工具
介绍各种绘画工具,如蜡 笔、水彩笔、油画棒等, 并教导如何正确使用。
画纸选择
教导幼儿如何选择合适的 画纸,以及如何正确地使 用画纸。
绘画技巧讲解与演示
基本线条
教导幼儿如何画出直线、 曲线和波浪线等基本线条。
形状识别
引导幼儿识别和画出各种 基本形状,如圆形、三角 形、正方形等。
涂色技巧
教导幼儿如何均匀地涂色, 并使用不同的颜色搭配来 创造层次感。
绘画创作与展示
主题设定
作品展示
给幼儿设定一个主题,如“我的家庭 ”、“我的学校”等,让他们自由发 挥想象力进行创作。
部分作品在细节处理上还需加强,如线条 的流畅度、色彩的搭配等。
03
04 指导
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 画面,提高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05
06
鼓励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和创造力,不要拘泥于现实。
引导学生对绘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兴趣培养
通过展示优秀的绘画作品和讲解绘画 技巧,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和好奇心。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说课稿教案《大南瓜》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说课稿教案《大南瓜》](https://img.taocdn.com/s3/m/1df5ccb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a.png)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说课稿教案《大南瓜》课堂主题:大南瓜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大南瓜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他们的手工造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幼儿了解大南瓜的特点和形状。
2. 指导幼儿使用辅助材料,制作出自己想象中的大南瓜。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注意集体利益。
教学准备:1. 材料:彩纸、色纸、剪刀、胶水。
2. 插图:《大南瓜》的图片。
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5分钟)引导幼儿回忆之前学过的素材,如形状、颜色等。
然后,出示《大南瓜》的插图,讨论大南瓜的形状和特点。
2. 观察和讨论(15分钟)让幼儿仔细观察插图中的大南瓜,了解它的形状、颜色等。
引导幼儿讨论大南瓜的特点和它们在什么时候会出现。
3. 制作大南瓜(25分钟)a. 分发彩纸、色纸、剪刀和胶水,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
b. 引导幼儿根据观察和讨论的结果,用彩纸和色纸剪出大南瓜的形状,然后用胶水黏贴起来。
c.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可以在大南瓜上添加其他装饰品,如眼睛、鼻子和嘴巴等。
4. 展示和分享(10分钟)邀请幼儿逐个展示自己制作的大南瓜,并邀请他们分享自己的创意过程。
鼓励幼儿互相赞赏,提供积极的反馈。
5. 温故知新(5分钟)和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大南瓜的特点和形状。
鼓励幼儿将制作的大南瓜带回家,和家人分享他们的创意。
教学延伸:1. 与幼儿一起参观蔬菜市场或者农田,让幼儿亲自观察和摸索大南瓜,加深他们的认知。
2. 阅读相关的绘本故事,如《老太太和大南瓜》等,进一步扩展幼儿对大南瓜的认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制作大南瓜,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合作制作,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引导幼儿发挥创造力,同时也要注意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和支持,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中班美术说课稿
![中班美术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540e23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b.png)
中班美术说课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家长们:大家好!我是XXX幼儿园中班的美术教师。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节中班美术活动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情况。
一、教学设计本节课的主题是“水果”。
通过绘画水果的形状、颜色和质感,让幼儿认识不同水果的特点,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1. 课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达到以下目标:(1)认识并初步绘画出常见的水果形状和颜色。
(2)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绘画技巧。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增强幼儿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 教学内容和重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水果的形状、颜色和绘画技法。
重点是教会幼儿正确握持画笔的方法以及如何在纸上绘画出水果的形状和色彩。
3. 教学手段本节课将采用教师讲解和引导、示范性操作和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教学实施1. 步骤一:引入教师将一篮子新鲜水果带进课堂,并与幼儿一起观察和品尝。
教师请幼儿描述水果的外形、颜色和质感,并与幼儿一起讨论,引导幼儿开启对水果的绘画想象。
2. 步骤二:示范教学教师提前在黑板上画好不同水果的轮廓,然后选取一个水果进行示范性的绘画活动。
教师详细说明绘画的步骤和技法,并与幼儿一起完成绘画过程。
3. 步骤三:互动操作教师发放画纸和彩色画笔给每个幼儿,并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水果进行绘画。
教师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进行巡视和指导,鼓励幼儿尽量表达自己对水果的认识。
4. 步骤四:展示与评价在幼儿完成绘画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作品展示。
教师与幼儿一同欣赏和评价每位幼儿的作品,并给予积极的肯定和建议。
5. 步骤五:总结教师向幼儿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幼儿将绘画技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课后延伸活动为了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将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以下延伸活动:1. 自由创作:让幼儿自由选择绘画一件水果作品,并享受绘画带来的乐趣。
2. 图片剪纸:引导幼儿根据所学的水果形状和颜色,剪纸制作水果贴画,发挥想象力。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说课稿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9bf84f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7.png)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说课稿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说课稿「篇一」一.设计意图:《美丽的烟花》是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
此活动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
我们都知道烟花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东西,她的美丽在于瞬间的开放以及各式各样的形状,如果抓住这瞬间的美丽,让幼儿进行表现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因为烟花绽放时火光条纹是四处散开的。
所以在活动中利用毛线的线形状来表现烟花绽放时的特征,抓住烟花瞬间开放的美丽,从而体验放烟花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依据幼儿园美术教育大纲中对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要求,以及学前幼儿美术教育大班年龄段的培养目标,结合教材本身的要求,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以下两点。
1.了解烟花的形状、色彩,感受烟花的形态。
这是一条情感目标是根据纲要艺术领域内容中要求“和幼儿一起发现没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等描述他们美的方面,如颜色,形状,形态等”所设计的。
请幼儿欣赏图片以及视频,激发他们对本次活动的兴趣以及想要创作的欲望。
2.尝试用毛线拖画的方法表现烟花的特征,体验拖线画的乐趣。
这是一条技能目标,在幼儿接触过毛线拖画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再次运用的这一绘画方法表现烟花的特征,从而毛线拖画技能得以提升和充分运用。
并从中体验快乐。
三.重难点:本次活动的重难点都是幼儿对画面的安排。
通过讲述、交流、欣赏,幼儿看见过的烟花形状,颜色很多很多,不会安排画面,会使画面出现乱、脏的现象,这里老师要引导幼儿选用长短不一,各中颜色表现烟花形状和颜色。
四.活动准备:各种颜色水粉颜料(每个颜料瓶中放一支毛笔) 每组一套,铅画纸人手一张,毛线若干,干毛巾,歌曲<新年喜洋洋>,轻音乐,PPT,烟花视频,幼儿已经学过毛线拖画方法。
五.教学法设计:基于幼儿的情况,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法:音乐匹配法:选择适宜的音乐能帮助幼儿打开心灵的窗户走近作品,他是有效提高幼儿艺术欣赏水平的通道。
在活动过程的第一部分,我用《新年喜洋洋》这首歌,导入新年放烟花。
幼儿园中班美术说课稿(共9篇)
![幼儿园中班美术说课稿(共9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cfbaf7aa00b52acfc7ca35.png)
幼儿园中班美术说课稿(共9篇)篇一:幼儿园中班美术说课稿:各种各样的鱼幼儿园中班美术说课稿:各种各样的鱼一、说教材:线描画:线描画是用线条的变化来描绘对象及其形体结构的绘画方式,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绘画方式,也是我国传统绘画的方式之一。
线描画的绘画工具比较简单,可以用勾线笔、铅笔、油画棒、钢笔等,利用点、线、面来进行绘画,既可以对物象进行细致入微地刻画,也可以对物象进行简单地艺术处理;既可以进行造型训练,亦可作为艺术家表达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我班幼儿在通过简笔画的训练基础上,再进行线描画的练习,会使其绘画的精细方面和手眼协调方面,有很大发展。
不仅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
同时能提高幼儿专心做事的能力。
更能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幼儿在欣赏、发现、感受线条美的同时,大胆进行创作,不仅能将幼儿零碎的经验加以提炼,而且与《纲要》中提倡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相吻合,同时在大班开展线描画,能引导(ben 文wuyanrenjia收集整理)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发现-表现-创造”系列活动,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个性的发展。
所以,我把线描画作为这学期我班美术特长训练的主要内容。
此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二、说目标1、学习用线条的形状变化和疏密排列来装饰鱼。
2、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发展幼儿的初步的创新能力。
3、向幼儿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教育。
活动重点:学习用线条的形状变化和疏密排列来装饰鱼。
活动难点: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
三、说活动准备:2、画好的线描画作品、其他小朋友画的线描画鱼3、欣赏老师的作品4、白纸,铅笔四、说教学方法: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据《纲要》的精神和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1、多媒体教学法。
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观察欣赏演示,则更为简洁、生动,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
本次活动设计中,我通过幻灯片的展示,让幼儿感受到鱼宝宝身上线条的纹样美、图案美;2、观察比较法。
中班美术越长越高的我说课稿
![中班美术越长越高的我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ee9459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60.png)
中班美术越长越高的我说课稿摘要:一、课程背景及目标1.课程主题:中班美术——越长越高的我2.课程背景: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培养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3.课程目标:让幼儿通过绘画表现自己的成长过程,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二、教学内容及过程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身高变化,了解身体成长的过程2.介绍绘画工具和材料,教授绘画技巧3.幼儿进行绘画创作,表现自己的身高变化4.分享作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学习和评价三、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通过讲故事、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成长2.示范教学:教师进行绘画示范,讲解绘画技巧3.实践创作:让幼儿动手实践,完成绘画作品4.互动评价:组织幼儿互相欣赏、学习和评价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沟通能力四、课程总结与反思1.总结课程内容,强调绘画表现成长的重要性2.引导幼儿反思自己的绘画过程,发现优点和不足3.鼓励幼儿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关注自己的成长,用美术作品记录美好时光正文:中班美术越长越高的我,是一堂旨在培养幼儿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课程。
通过让幼儿观察自己的身高变化,了解身体成长的过程,并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出来,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课程开始时,教师通过讲故事、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成长,从而引出课程主题。
接着,教师介绍绘画工具和材料,教授简单的绘画技巧,为幼儿进行绘画创作打下基础。
在实践创作环节,幼儿动手绘制自己的身高变化过程,教师在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
完成绘画作品后,教师组织幼儿互相欣赏、学习和评价作品。
这一环节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沟通能力,让他们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促进自身的成长。
课程最后,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绘画表现成长的重要性,并引导幼儿反思自己的绘画过程,发现优点和不足。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说课稿教案《大南瓜》(2篇)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说课稿教案《大南瓜》(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e0c74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3.png)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说课稿教案《大南瓜》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大南瓜》,我将从八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活动意图:《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亲身体验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绘画是开启幼儿内心深处的一把钥匙,也是伴随他们成长路上的一门艺术。
南瓜是日常生活中幼儿很常见的一种瓜类,中班的幼儿一定接触过,其形状大小颜色都很容易掌握,特别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说活动目标: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有绘画水平,我从三个维度定位了以下目标:1、能用简单的线条画出南瓜的形状,学习用蜡笔均匀的涂色。
2、发挥想象力,尝试进行舔画。
3、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三、说活动重难点:中班的幼儿思维能力还处于懵懂期,为加强他们的绘画水平,让幼儿能用简单的线条画出南瓜的形状,学习用蜡笔均匀的涂色。
将成为本次活动的重点。
中班的幼儿想象力丰富,但创造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发挥想象力,尝试进行舔画将会成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四、说活动准备:为了实现我的教学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1、材料准备:大南瓜图片一张;农民伯伯正在哭泣图片一张;白纸,铅笔,蜡笔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对南瓜的外形能有初步的认识。
五、说教法与学法:为了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本次活动我采用了情景法和观察法,幼儿主要通过参与到情境中去,再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来获得知识与体验。
六、说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情景导入,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对画大南瓜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1、出示大南瓜图片,幼儿观察,说说大南瓜的主要外形特征。
2、幼儿画大南瓜,巡回指导。
3、引导幼儿进行舔画,把南瓜变成“南瓜宝宝”,激发幼儿想象力。
4、把南瓜宝宝涂上颜色,强调涂色时一定要均匀。
5、幼儿将画好的作品与同伴互相展示,拿出较好的作品给幼儿单独展示。
(三)结束部分:情景开头,情景结尾。
带领幼儿出去洗干净小手!七、说活动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手工活动:南瓜宝宝。
幼儿园美术说课稿万能模板
![幼儿园美术说课稿万能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0236fe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f.png)
幼儿园美术说课稿万能模板一、说教材1. 课程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通过欣赏、学习、模仿、创作一幅简单的水果拼贴画,培养幼儿对色彩、形状的认知和艺术创造能力。
2. 教育理念通过本节课程的设计,旨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他们感受美的魅力,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说教法1.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示范教学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指导,学会使用不同的颜色、形状的材料制作出水果拼贴画。
2.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不同水果的真实图片,引起幼儿对水果的兴趣。
•示范:老师演示拼贴技巧和方法,让幼儿明白制作水果拼贴画的步骤。
•操作:幼儿根据老师的示范和指导,动手制作自己的水果拼贴画。
•总结:展示幼儿的作品,分享制作的过程和感受,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三、说课件1. 教学资源本节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各种水果的图片、颜色丰富的拼贴材料、剪刀、胶水等。
2. 课堂管理在课堂上,老师需注意幼儿的安全和秩序,引导幼儿自观察、自学习、自动手,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说评价1.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的作品和听取他们的表现,可以了解幼儿对水果的分类、色彩的搭配、形状的组合等方面的掌握情况,从而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2. 学习评价培养幼儿从中获得快乐与成就感,欣赏和接受他们每一次尝试与努力的成果,并在鼓励中不断提升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五、总结展望本节课程旨在通过水果拼贴画的制作,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手工能力,使他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享受创造美的快乐。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让幼儿更加热爱艺术,更加努力地去探索、实践和创造。
幼儿园中班美术说课稿《葡萄熟了》 (一)
![幼儿园中班美术说课稿《葡萄熟了》 (一)](https://img.taocdn.com/s3/m/164f17b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6.png)
幼儿园中班美术说课稿《葡萄熟了》 (一)尊敬的评委老师,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一节幼儿园中班美术课的说课稿,主题为《葡萄熟了》。
一、教学背景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他们年龄在3-4岁之间。
在儿童园的日常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主要是纯色涂画和简单的涂抹。
由于幼儿园中班孩子们的个性快乐活泼、好动,本节课将以葡萄为主题,引导孩子们通过画葡萄来感受自然、发挥想象、培养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涂画葡萄,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帮助孩子们培养和提高观察力和表现力。
3. 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品格,如:爱自然,爱美,尊重他人等。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主题介绍:简要介绍葡萄以及葡萄熟了的形态和颜色特征。
2. 观察葡萄:在课前准备中,老师会配备正宗的葡萄一串,让孩子们亲身感受。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观察葡萄,老师会问孩子们葡萄长什么样子,提出葡萄的颜色特征等问题。
3. 画葡萄: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串葡萄的轮廓,让孩子们按照观察到的特征,用各种颜色的颜料在纸上涂画葡萄。
此时老师需要提醒孩子们注意颜色的搭配,并且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展示葡萄的样子。
4. 互相欣赏:孩子们完成了涂画,课堂上老师可以组织一次孩子间的互相欣赏,让他们互相表达对对方作品的赞誉。
四、教学方法1. 实践探索法:孩子们通过感性的观察和涂画实践,增强了对葡萄的认知,并且在实践中获得探究和认知的快乐。
2. 协作学习法:课堂上老师可以安排孩子们两两配对互相欣赏,鼓励孩子们交流,增强协作精神。
3. 互动教学法:课堂上老师采用互动教学,通过问答和示范,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并且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教师角色在本节课中,老师扮演的是教练的角色。
他不是局限于传授知识,而是注重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孩子们走向自由创造的世界。
六、教学效果在本节课中,孩子们通过观察葡萄和涂画,成为更有想象力的人,认知更加丰富。
在涂画过程中,他们也培养了良好的协作和艺术品味。
中班美术说课稿【三篇】
![中班美术说课稿【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be726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1.png)
【导语】教育要使⼈愉快,要让⼀切的教育带有乐趣。
⼩编整理了中班美术说课稿【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快乐的⼩蝌蚪 ⼀.说教材(⼀)说教材内容在孩⼦们的眼中,美丽的图画总是充满着⽣命⼒,绘画出来的⼀切事物都可能是孩⼦们想的... ⼀.说教材 (⼀)说教材内容 在孩⼦们的眼中,美丽的图画总是充满着⽣命⼒,绘画出来的⼀切事物都可能是孩⼦们想的源泉,为了让孩⼦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本次活动我让孩⼦在他们的思想空间中遨游。
我根据我班幼⼉年龄特点,本⾝幼⼉对事物也充满了⼀定的探究和表现欲望,就设计了本此活动,我把活动定位在美术领域中,给孩⼦提供宽松、和谐的氛围,还可以调动幼⼉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动⼿操作能⼒与想象⼒的发展,使孩⼦“学中有玩、玩中有学”愉快地投⼊到整个活动中去。
让孩⼦喜欢美术,能⽤⾃⼰喜欢的⽅式⼤胆地表现⾃⼰的感受与体验。
(⼆)幼⼉情况分析 。
《纲要》中指出:‘幼⼉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兴趣、需要及接受能⼒相吻合。
’中班的孩⼦对⼩动物很敏感,也很乐意于⼩动物交朋友,他们有着⼀定的表现欲望,他们能很快接受新的事物。
所以本次活动我所选的内容是贴近幼⼉的⽣活的,⼜有助于拓展幼⼉的经验。
(三)说活动⽬标 根据幼⼉的兴趣和教学的内容,结合幼⼉的实际年龄特征、操作能⼒,我制定了适合幼⼉最近发展区发展的三个⽬标 1.积极地参与活动,探索新的绘画⽅法,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2.学习画圆的⽅法来表现蝌蚪特征,发展幼⼉的观察⼒,提⾼幼⼉的绘画知识技能 3.学习棉签画,,并感受⽤多种⼯具结合作画的乐趣 (四)重点和难点 中班的孩⼦操作能⼒、想象能⼒、模仿能⼒都⽐较强。
通过⾃⼰的动⼿操作从中获得情感体验。
因此让幼⼉动⼿画贴⼩蝌蚪既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
(五)活动准备 为了顺利完成以上教学⽬标,我做了相应的准备: (1)棉签墨⽔⽴体胶剪⼑纸 (2)⼩蝌蚪的实物图 (3)⾳乐 ⼆.说教法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幼儿园美术说课稿6篇
![幼儿园美术说课稿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f3c56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9.png)
幼儿园美术说课稿6篇这是一篇给幼儿园教师参考的美术说课稿,共分为六个部分,但是没有使用小节标题。
每个部分的长度和深度各不相同,旨在提供有关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全面信息,让读者有更多的参考和启示。
一、引言美术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对幼儿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说课旨在介绍六个不同主题的美术教学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引导,让幼儿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技巧和表现方式。
同时,通过丰富的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第一个主题:色彩的世界我们将以“色彩的世界”作为第一个主题,通过展示不同颜色之间的对比与搭配,让幼儿了解到颜色的表现力和情感内涵。
通过观察、感受和创造,让幼儿在绘画中体验色彩的魅力。
三、第二个主题:动物的艺术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将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形态特征、动作表情,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动物的感知。
同时,我们还将介绍一些著名艺术家的动物画作品,启发幼儿的创作灵感。
四、第三个主题:自然的瑰宝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将重点介绍自然界的一些美丽景观和生物,如各种花朵、昆虫、小动物等。
通过观察和绘画,让幼儿了解到自然的美丽和多样性。
同时,我们还将加入一些手工活动,让幼儿亲自制作一些自然主题的工艺品。
五、第四个主题:文化的图像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将介绍不同国家的传统艺术和文化,如中国的水墨画、日本的和纸艺术、印度的彩绘等。
通过观察这些艺术品和参与相应的创作活动,让幼儿了解到不同文化的美和多样性。
六、第五个主题:我和我的家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将引导幼儿思考家庭的意义和家庭成员的关系。
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让幼儿表达对家庭的感恩和爱。
同时,我们还将鼓励幼儿在和家人的互动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七、第六个主题:想象的天空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将引导幼儿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表达他们对天空的想象和畅想。
通过观察云朵、太阳、星星等元素,让幼儿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五彩斑斓的天空。
中班美术活动《大南瓜》说课稿
![中班美术活动《大南瓜》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0f8e54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9.png)
中班美术活动《大南瓜》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说的是中班美术活动《大南瓜》。
首先,我会通过播放一段视频引入活动。
视频中会展示一些南瓜的图片,以及一些与南瓜相关的知识,如南瓜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等。
通过这个视频,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南瓜的兴趣和好奇心。
接下来,我会与学生们一起观察展示在教室中的几个不同大小的南瓜。
我会引导学生观察南瓜的外形特点,如颜色、形状、纹理等等。
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用手触摸南瓜的表面,感受南瓜的光滑和凹凸不平。
然后,我会通过问一些问题来让学生们参与到活动中来。
比如,我会问他们南瓜的颜色是什么?南瓜的形状是什么?南瓜的表面是什么样的?通过这些问题,我希望能够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和讨论。
接下来,我会给学生们介绍一种绘画材料,即蜡笔。
我会向他们展示蜡笔的使用方法,如如何握笔、如何上色等等。
然后,我会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白纸和一支蜡笔,让他们尝试在纸上画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大南瓜。
在学生们绘画的过程中,我会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
我会鼓励他们观察南瓜的特点,并尽力在纸上表现出来。
我还会鼓励学生们尝试不同的颜色和线条,让他们的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绘画完成后,我会邀请学生们分享自己的作品。
他们可以站在前面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画,并讲述一下自己画的南瓜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选择这种颜色等等。
通过这个环节,我希望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最后,我会制作一个展览板,将学生们的作品贴在上面。
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够看到自己的作品,并与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和交流。
我会鼓励学生们互相欣赏和赞赏彼此的作品,以及分享自己在绘画中的心得体会。
通过这个活动,我希望能够达到以下几个教育目标:一是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让他们能够准确地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大南瓜;二是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尝试不同的颜色和线条,创作出独特的作品;三是培养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让他们能够自信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述自己的创作心得。
中班美术教案说课稿模板万能版(共8篇)
![中班美术教案说课稿模板万能版(共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418ab1be23482fb5da4c81.png)
中班美术教案说课稿模板万能版(共 8 篇)第1 篇:中班美术活动说课稿中班美术活动《美丽的纸杯花》说课稿一、设计意图各位老师好,我是 12 级学前 8 班的xx ,今天我带来的说课内容是中班美术活动《美丽的纸杯花》。
先说说我的设计意图:一天,一个小朋友带来了舅舅结婚专门定制的大红色的一次性纸杯,这让我想起了纸杯花。
中班孩子年龄较小,动手能力不强。
而纸杯花不但美观漂亮而且简单易学,非常适合中班孩子学习。
并且《纲要》艺术领域中指出:"应指导孩子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来美化和创造自己的环境。
"因此我们想通过活动锻炼幼儿动手、动脑能力。
二、活动目标再说说我的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我确定了认知、技能、情感三方面的目标:1、知道用简单的图案装饰纸杯,使纸杯变得更漂亮。
(认知)2、能使用剪刀给纸杯剪出"花瓣"。
(技能)3、体验手工制作的快乐,产生初步的环保意识。
(情感)活动的重点:增强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幼儿产生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的难点:能使用剪刀给纸杯剪出"花瓣"。
三、活动准备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本次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1、知识准备:会使用剪刀剪直线,已经听过故事《三只蝴蝶》2、物质准备:范例、纸杯、剪刀、勾线笔人手一份。
四、教法下面说教法:《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①提问法②直观、探索法③讲解、示范法④观察、讨论法⑤情境法五、学法再来说学法,本次活动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发展为本,幼儿采用的学法主要有①讨论法②操作法③观察法六、活动过程本次活动共有五个环节:(一)以提问形式引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引入部分通过提问《三只蝴蝶》的故事,激发幼儿帮助三只蝴蝶做小花避雨的欲望。
幼儿园中班美术《蚂蚁和西瓜》说课稿
![幼儿园中班美术《蚂蚁和西瓜》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e8a3bf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7.png)
幼儿园中班美术《蚂蚁和西瓜》说课稿一、活动目标1.了解蚂蚁和西瓜的特征和区别;2.掌握画蚂蚁和西瓜的基本形状和颜色;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活动准备教具彩色纸、色笔、剪刀、胶水、白纸板、粘贴纸等。
环境幼儿园中班课堂或美术活动室,保持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活动过程1.引入老师带领孩子们看图片,介绍蚂蚁和西瓜的形状和颜色。
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2.学习知识点让孩子们分别拿起一张红色的彩色纸,剪出一个西瓜形状。
然后,再用另一张黑色的彩色纸,剪出蚂蚁的形状。
完成蚂蚁和西瓜的制作。
3.创作让孩子们用粘贴纸,分别制作西瓜和蚂蚁,并将他们粘贴在白纸板上。
然后,让孩子们用色笔,给蚂蚁和西瓜进行涂色,让他们更加生动真实。
4.分享最后,老师让每位孩子展示自己创作的作品,让孩子们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可以提出问题,让孩子们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看法。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教学场景,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积极参与活动。
2.游戏教学法将教育与游戏相结合,让孩子们在玩游戏的同时学习知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展示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作品,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五、活动总结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了蚂蚁和西瓜的特征和区别,掌握了画蚂蚁和西瓜的基本形状和颜色,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幼儿园中班美术《蚂蚁和西瓜》说课稿
![幼儿园中班美术《蚂蚁和西瓜》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648343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b.png)
幼儿园中班美术《蚂蚁和西瓜》说课稿导入环节老师拿出一张插画,展示给孩子们看:“孩子们,你们看,这是一只蚂蚁,蚂蚁很小,但是它们勇敢又坚强,而且非常聪明。
而这个大西瓜呢,看起来又香又甜,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吃西瓜吧。
但是有时候,它们还需要小蚂蚁们的帮助呢。
”展示环节接下来,老师可以把故事板书出来,然后讲述故事:“今天我们要画的主题是《蚂蚁和西瓜》。
一天,夏天的炎热天气,蚂蚁在草地上奔忙着,这时,它看到了一个大西瓜。
可是,西瓜太大了,长的太高,它们怎么办呢?小蚂蚁们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了,于是,它们一起商量,想了一个办法。
它们通过一些小巧的办法,成功把西瓜搬进了家中。
”在讲完故事之后,老师可以给孩子们看一下图片或视频,让孩子们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这个故事。
制作环节制作的时候,老师可以准备一些蚂蚁和西瓜的图片,或者是一些颜色丰富的卡纸以及颜色笔。
然后,让孩子们自由的选择,画出他们理解中的蚂蚁和西瓜,或者是他们认为蚂蚁如何帮助西瓜的场景。
结束环节当孩子们制作完画之后,老师可以让孩子们来分享一下自己的作品,同时也让孩子们互相欣赏、交流。
同时,可以结合图画,再次提醒孩子们勇敢、聪明和坚强的重要性,一起学习、成长。
针对中班幼儿的教学特点,我们的美术课最好是围绕生活中的故事展开,引导孩子们从日常的事物中学习。
同时,我们也可以开放教学,以学生为主导,让孩子们自主发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最后,让孩子们在分享中互相欣赏、交流,丰富他们的视野和交往能力。
继续引导孩子们理解故事中蚂蚁的特点,我们可以让孩子们通过画画来表现蚂蚁勇敢、聪明和坚强的形象。
例如,在画蚂蚁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注意到蚂蚁身体细小,但腿却很粗壮,这样的身体特点让蚂蚁能够在草丛中穿梭,同时也是其坚强的象征。
在画蚂蚁的表情时,可以画出它们小小的头、明亮的眼睛,以及勇往直前的神态,这样更能表现出蚂蚁聪明、勇敢的形象。
而在画西瓜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注意到西瓜的色彩,表现出甜美可口的感觉。
幼儿园美术说课稿
![幼儿园美术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3743b4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14.png)
幼儿园美术说课稿美术课是培养幼儿审美意识和创造力的重要课程。
通过美术课,幼儿可以培养对色彩、形状和空间的感知能力,提升创造力和想象力。
本次课程安排是关于动物绘画的,旨在通过绘画动物的形象,培养幼儿对动物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动物形象的感知能力,提升观察力和绘画技巧;2.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通过运用色彩丰富动物形象;3. 提升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动物形象;4. 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幼儿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绘画的基本技巧教学:画圆、画线、填充等;2. 动物绘画的色彩搭配和色彩运用;3. 利用不同材料创作动物形象;4. 创作小作品并分享。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动物形象的感知能力和色彩的感知能力;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动物形象。
四、教学准备1. 画纸、颜料、颜笔等绘画工具;2. 图片和实物展示动物形象。
五、教学过程1. 温暖导入: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实物或展示相关的图片,引发对动物的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绘画的欲望。
在导入环节中,可以将课程目标和内容简单介绍一下。
2. 互动展示:老师可以展示一些绘制好的动物形象的图片,鼓励幼儿观察并描述动物的特征。
引导幼儿认识不同动物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3. 技巧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教授幼儿画圆、画线、填充等基本绘画技巧。
鼓励幼儿动手练习,提升他们的操作能力。
4. 色彩搭配和运用:引导幼儿认识常见的动物颜色,如狮子的黄色、大象的灰色等。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在绘画中运用不同的颜色,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动物形象。
5. 创作分享:分组让幼儿自由创作动物形象,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如纸张、颜料、毛笔等。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动物形象。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位代表展示作品,并向其他幼儿分享创作心得。
六、教学延伸1. 导入幼儿参观动物园,观察各类动物并进行绘画创作;2. 组织幼儿参观美术展览,增加他们对艺术的了解和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中班美术活动说课稿《有趣的陀螺》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班美术活动《有趣的陀螺》。
一、选材意图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情趣、激活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赋于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
传统的幼儿艺术教育要求通过模仿掌握技能、技巧,现代幼儿艺术教育则强调精神创造的意义;强调艺术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我选择了幼儿既感兴趣,又能充分动手动脑的美术创作活动——有趣的陀螺,让幼儿自由选择,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材料、宽松的环境,尊重个体差异,为不同水平的幼儿考虑。
通过“目测、尺量、棉线、纸条”多种方法找出圆的中心点后来制作陀螺,让幼儿去体验、感受色彩变化的美丽以及活动带来的愉悦、满足感、成就感。
二、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具体的美术活动能力,我为幼儿提供了不同的活动内容、材料。
“用尺量、棉线量、纸条对折”这些在平常美术活动中是很少见的操作方法来进行制作陀螺,这就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好奇欲、积极性,最关建的是这些活动形式让孩子充分锻炼了他们的动脑、动手的能力,只要动脑、动手就能创作出漂亮有趣的作品。
体验审美愉悦以及满足感、成功感。
还给幼儿充分想象的空间,自由构图、用色;大胆表现自我;促进个性发展。
2 、目标分析知识性目标:⑴让幼儿学习掌握用目测、尺、棉线量、纸条量的方法确定圆的中心点。
⑵体验色彩变化的美,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社会性目标:⑴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愉悦的情绪下自由想象及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⑵肯定每个幼儿的作品,让他们获得创造后的愉悦体验。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制作陀螺的方法。
难点:找出圆的中心点。
三、教学方法设计1、谈话、提问法引出主题谈话法维护宽松的精神氛围和自主表现的时空,而提问的方式又能引导幼儿靠近主题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2 、观察、学习法提高幼儿审美感受通过欣赏教师制作的陀螺,激发幼儿的兴趣。
3 、探索法让幼儿了解、掌握找出圆的中心点的几种方法。
幼儿自己动手尝试探索,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选择操作法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根据活动内容、材料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放置三个辅助材料:尺、纸条和棉线。
让幼儿自己选择探索活动。
给每个幼儿自由的想象空间。
5 、个别指导法为幼儿创造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幼儿美术活动虽然游戏性很强,又非常自由,但它并不是单纯的娱乐或消遣,老师在把握幼儿现有水平和每个孩子的特点的前提下,对个别幼儿适时、适当的指导才能出成果。
四、教学准备1、活动前两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从家中带来各种陀螺陈列在教室内。
2、教师制作多种图案的陀螺若干个。
3、陀螺画面色彩图一幅。
4、印有直径6厘米圆形的硬纸片和白色硬纸、牙签、彩笔、剪刀,供画圆用的圆形瓶盖、短尺、火柴棍等。
五、教学程序设计第一部分:谈话、提问引出主题老师以谈话的方式,逐一提问①小兔玩具店又有新玩具,你们看这是什么?第二部分:欣赏观察色彩组合图,体验色彩的美老师逐一出示色彩组合图,幼儿欣赏观察,引导幼儿说出或表现出感受。
本环节中难点的突破主要通过老师的陀螺画面色彩图,让孩子了解掌握陀螺的画面设计及涂色方法。
第三部分:幼儿分组创作第一步:示范创作方法1、老师简单示范制作,让幼儿掌握制作陀螺的基本技能、常规。
2、个别幼儿上前来按老师的讲解操作,老师了解幼儿的掌握情况。
3、老师据幼儿掌握情况再示范1—2次。
第二步:介绍活动内容、材料,幼儿按意愿选择活动组。
第三步:鼓励幼儿大胆制作。
幼儿在没有任何束缚和限制下,自由创作,老师巡回指导,对一些不够大胆的幼儿以积极的鼓励;对个别不会的幼儿做详细的讲解;对一些领悟强、制作较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引导。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环节,主要采用讲解和示范突出教学重点;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老师个别指导突破难点。
第四部分:幼儿作品展示本部分主要采用谈话法,通过讨论,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作品内容表达出来,这是本次活动较重要的一环。
老师要肯定每个幼儿的作品,让幼儿获得成功后的愉悦体验。
第五部分:结束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欣赏作品后,把自己的作品送到小兔的商店。
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的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也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
因此,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制作陀螺,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及与同伴交流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神奇的筷子》一、选材来源:此活动的选材来源于生活,筷子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一种餐具,他们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用筷子进食是我国的一大特点。
常言道,心灵手巧。
使用筷子是手的精细协调动作。
用筷子夹食物时,不仅是5个手指的活动,腕、肩及肘关节也要同时参与。
从大脑各区分工情况来看,控制手和面部肌肉活动的区域要比其它肌肉运动区域大得多,肌肉活动时刺激了脑细胞,有助于大脑的发育。
可见,及早进行手的活动功能训练一方面可以让幼儿享受用筷子进餐的乐趣,另一方面对幼儿的智力发育也有好处。
中班幼儿的小肌肉不断的发展,可以掌握多种动作技能,而且会比较协调。
但班里大部分幼儿不会使用筷子吃饭。
因此,我选择此教材让幼儿在游戏练习中学会使用筷子,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1、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
2、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
3、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定位于:使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
为此,我作了以下的准备: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每组一只托盘,内放煮熟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卖汤圆》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三、教学方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在本次活动中,我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1、示范法:使用筷子需要掌握动作要领,通过教师准确的示范动作让幼儿掌握学习内容和基本动作技能。
2、操作探究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
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
本次活动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动。
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第一次操作,主要是练习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
此时不必强求孩子一定要按照自己用筷子的姿势,幼儿拿筷子的姿势有个逐渐改进的过程,学会主要动作要领就可以。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拿筷子的姿势会越来越准确。
第二次操作是实践活动,通过品尝食物进一步练习和巩固筷子的使用方法。
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尝试使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3、游戏法:中班幼儿处于游戏的高峰时期,好动是他们这一年龄段的突出特点。
因此,我设计了“筷子舞”“搭建筷子”等一些游戏,让幼儿充分体验筷子带来的乐趣。
说学法:1.操作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在第一次操作活动中我就引导幼儿练习筷子的使用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对教师示范的观察进行练习,他们不一定会使用的很正确,那也不要紧,在第二次的实践活动中,幼儿通过品尝,强化了筷子的使用方法,教师适时的个别指导,就巩固了练习方法。
在尝试筷子进行各种活动时,孩子们通过使用筷子打击节奏、搭建游戏等活动中,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了发展。
四、教学过程:我采用了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导入活动——学习筷子使用方法——练习筷子的实践活动——筷子游戏1、导入活动“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活动一开始我就采用谜语引起幼儿对筷子的兴趣,“姐妹双双一样长,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热热都经过,酸甜苦辣一起尝。
”这个谜语形象的讲述了筷子的外型特点和用途。
在孩子们兴趣勃勃的猜出谜语后,教师出示筷子,简单介绍它的来源和用途,激发幼儿操作筷子的欲望,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并落实了第一个目标。
2、学习活动。
筷子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标准,因此,我在幼儿第一次练习前,先示范讲解使用筷子的动作要领,再让幼儿练习自由练习。
第二次的学习,我配上了音乐,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练习并拢筷子拨饭、张开筷子夹菜等动作。
3、实践活动。
学习筷子的目的在于在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在这环节里我为幼儿提供了豆类食品,让他们通过品尝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落实了第二个目标,在音乐中,孩子们无拘无束的使用筷子,边吃边和同伴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最后是小结使用筷子的好处。
4、游戏活动。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
”因此,在幼儿使用筷子品尝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随音乐用筷子敲出欢快的节奏,吸引幼儿一起来打击节奏乐。
这个游戏活动渗透了艺术活动,在幼儿跳完节奏舞后,教师提问:“筷子还可以怎么玩?”这个问题的设计为幼儿提供了创造发挥的空间,在这环节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活动。
五、活动评价纵观整个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相互渗透,所有环节都是围绕“筷子”来进行。
本次活动,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整合”的设计思想,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使用筷子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