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闽南方言与文化教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闽南方言与文化教案

一年级闽南方言与文化教案

一年级闽南方言与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闽南方言的基本特点和发音规则。

2. 通过学习闽南方言,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闽南方言的基本发音和声调。

2. 日常用语和简单对话。

3. 闽南文化的特色和习俗。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学习闽南方言。

2.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文化导入法:介绍闽南文化的特色和习俗,引导学生了解家乡文化。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用普通话进行自我介绍,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2. 引入闽南方言:教师用闽南方言进行自我介绍,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3. 学习闽南方言基本发音:讲解发音规则和声调,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发音。

4. 学习日常用语:教授一些常用的闽南方言词汇和句子,如问候、道别等。

5. 情景对话: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模拟对话,巩固所学内容。

6. 文化介绍:介绍闽南文化的特色和习俗,如美食、节日等。

7. 总结与作业:回顾所学内容,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发音和使用闽南方言进行简单对话。

2. 学生对闽南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3.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六、教学资源:1. 闽南方言教材或教学资源。

2. 闽南文化相关图片、视频或资料。

3.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4. 投影仪或白板。

5. 教学卡片或挂图。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布置:设置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可以摆放一些闽南特色的装饰品,如剪纸、陶瓷等。

2. 座位安排:学生座位可适当调整,形成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

3. 教学设备:确保投影仪、音响等设备正常运行。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闽南文化景点,如泉州天后宫、南安土楼等。

2. 邀请闽南文化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或演示。

3. 举办闽南方言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闽南语课教案

闽南语课教案
2.学生学习绕口令,比赛朗读
(学生有说错的地方,老师及时纠正)
三、综合学习
学生自己读,读完了学会的同学教不会的同学。
湖滨小学闽南语课程教学简案
教学内容
闽南语:学习用品
教育目的
了解有关学习用品的闽南语
主要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常用的学习用品用闽南语怎么说呢?
(自由交流)
二、开展活动
1.介绍:尺子、橡皮、钢笔、铅笔、圆珠笔、三角板、量角器,并播放图片。
二、开展活动
1.先抽测学生对日常词语的掌握
2.能不能用自己的理解说一句闽南话
3.运用闽南语读出所学的古诗
三、总结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老师对同学们的进步感到欣慰,同时希望你们能自己多利用课外的时间学习,下学期我们继续交流。
~课程结束~
林峰
镜子、梳子等等。
2.学生听录音,一边朗读
(学生有说错的地方,老师及时纠正)
三、综合学习
学生自己读,读完了学会的同学教不会的同学。
湖滨小学闽南语课程教学简案
教学内容
闽南语小测验
教育目的
了解学生近期对闽南语的掌握情况
主要过程
一、导入课文
今天老师想来测测同学们这几节课的学习情况。
二、学生复习
三、小测
1.随即抽测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老师指名学生读
(学生有说错的地方,老师及时纠正)
三、综合学习
学生反复练习读,读完了学会的同学教不会的同学。
~课程结束~
湖滨小学闽南语课程教学简案
教学内容
期末小测
教育目的
了解闽南语的掌握情况

一年级闽南语教案整理

一年级闽南语教案整理

1 探外公 tam5ggua6gong1教学内容:日头出来红贡贡,lit8tao2cut7lai ang2gong5gong5,竹马上路一阵风。

dik7bbe3ziuN6loo6zit8zun6hong1.你骑竹马倒落去,li3kia2dik7bbe3do3loh8ki5,要去铜山探外公。

bbeh7ki5dang2suaN1tam5ggua6gong1.这首童谣采用儿童喜欢的一种运动型的玩具——竹马,借孩童骑竹马探望外公的事,表现了孙辈对长辈的孝敬,很有意思。

老师在传诵时,一要介绍“竹马”这种游戏,二要注意借这首童谣,赞扬孩童对长辈的孝道,教导孩子从小就要关爱长辈,孝敬长辈。

教学目标:1.孩子学习童谣的兴趣。

教育孩子学会孝敬父母,尊重长辈。

2.学会吟诵该童谣。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师生对话。

1.教师可以设计几个问题问小朋友。

如:家里都有哪些长辈?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对待长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育学生要关心长辈、尊敬长辈和孝顺长辈。

然后导入本课,跟学生一起来学习《探外公》这首童谣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关爱、孝敬长辈的。

2.介绍“竹马”这种游戏,鼓励学生尝试玩“骑竹马”的游戏。

二、出示童谣,老师范读两遍。

三、老师进行词语解释。

日头:太阳。

红贡贡:红通通,形容颜色很红。

竹马:一种运动性的儿童玩具,一般是用一条竹子做成。

游玩时,把竹条放在胯下,一手拉着竹条的头,或跑或走地运动着。

倒落:哪里。

来去:去。

铜山:地名,今漳州市东山县。

解释童谣里的几个词语“日头”、“红贡贡”、“倒落”,可先让学生读后想一想这几个词是什么意思?然后老师做出正确的解释,并用句子的练习帮助小朋友理解、掌握,运用其中一些词语。

如:日头曝甲真热。

伊走甲面仔红贡贡。

你坐车要去倒落?等等。

四、带读童谣,指导孩子吟诵在带读几遍后,可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首童谣,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加深印象,并鼓励学生背诵这首童谣。

3. 唐诗风李峤教学内容:hong1 li3giao2解落三秋叶,gai3lok8sam1ciu1iap8,能开二月花。

语文科(方言运用与精神)

语文科(方言运用与精神)

闽南方言中的语言运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闽南语的特点。

(2)了解闽南语的内部差异(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适当补充课外资料,激起学生想象的情感,更好的体会闽方言的魅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闽南文化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闽南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设计:1、教学重点掌握闽南语的特点。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闽南文化的喜爱之情。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4、课时安排:1 课时三、教学过程:1.播放闽南语童谣《天黑黑》,寻找童谣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

2.归纳总结闽南语的特点:①留存了大量的中古汉语古音,甚至还留存了一些周秦上古的汉语古音。

闽南方言不但留存了古音,而且留存了许多普通话和其他方言所湛凤有或少有的古语词。

如伊(他)、饮(米汤)、啉(饮)、錾(淡)、走(跑)、噱(嘴)等等。

闽南话里有些语法、句式与普通话也不相同,特别是虚词中副词、介词、连词讲法多与普通话或其他方言不同,比如表示语气的助词,“幸亏”、“幸好”,闽南话用“佳哉”。

“幸好你来”,就变成“佳哉你来”。

这与古语中的语法是很相近的。

②留存一些古百越族语言的痕迹。

其原因是由于在与原居住于闽南的古百越族的融合中,很自然留下的。

比如“荸荠”一词,闽南话读作“马荠”。

这个“马”字的读音就源自古越族的语音。

语言学家游汝杰、周振鹤在他们的《方言与中国文化》中说:“今台语(古越族语的后裔)中水果这一类词的大名是[mak],即以[mak]前置于各类水果名称。

如武鸣壮语:桃子[[makhau]、野莓果[[mak tum]、葡萄[mak kit]、杨梅果[mak se]。

又龙州壮语:荸荠[makheu]。

”他们并作断语,认为“马荠”的第一个音节“马”字是源自古越语,而第二个音节“荠”字是汉语成分。

这个词是汉越语合壁词,反映出不同语言成分的层次重迭。

③由于闽南语很早就同外部世界、外来文化有丰当密切的交往,因此吸收了许多外来的词汇,并创造了许多与外来文化有关的新词汇。

闽南文化融入生活教案

闽南文化融入生活教案

闽南文化融入生活教案教案标题:闽南文化融入生活教学目标:1. 了解闽南文化的特点和传统。

2. 掌握闽南方言的基本用语和表达方式。

3. 通过学习闽南传统音乐、舞蹈和美食,培养学生对闽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闽南文化概述:介绍闽南文化的历史背景、地理特点和文化传承。

2. 闽南方言学习:学习常用的闽南方言用语,如问候语、家庭成员称呼等。

3. 闽南传统音乐与舞蹈:学习闽南传统音乐和舞蹈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潮州音乐、手势舞等。

4. 闽南美食体验:了解闽南地区的传统美食,学习制作一道闽南特色菜肴。

5. 创意展示: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创作,设计并展示一个与闽南文化相关的作品,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观看闽南文化的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闽南文化的兴趣。

2. 闽南文化概述:教师简要介绍闽南文化的历史背景、地理特点和文化传承。

3. 闽南方言学习:教师通过示范和练习,教授常用的闽南方言用语。

4. 闽南传统音乐与舞蹈:教师介绍闽南传统音乐和舞蹈的基本知识,并进行示范和学习。

5. 闽南美食体验:教师介绍闽南传统美食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制作一道闽南特色菜肴。

6. 创意展示: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创作,设计并展示一个与闽南文化相关的作品。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学资源:1. 视频或图片资料:用于导入和介绍闽南文化。

2. 闽南方言练习材料:包括常用方言用语的练习题。

3. 闽南传统音乐与舞蹈资料:包括音乐和舞蹈的相关视频或音频资源。

4. 闽南美食制作材料:根据所选的闽南特色菜肴准备相应的食材和烹饪工具。

5. 创意展示材料:提供绘画、手工制作等材料供学生进行创作。

评估方式:1. 学生表演:评估学生在学习闽南传统音乐和舞蹈时的表演水平和技巧。

2. 闽南方言练习:评估学生掌握闽南方言的程度和准确性。

3. 闽南美食制作:评估学生在制作闽南特色菜肴时的操作技巧和味道。

闽南教学教案

闽南教学教案

闽南教学教案标题:闽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闽南地区的文化、风俗和传统。

2. 学习闽南方言的基本发音和日常用语。

3. 培养学生对闽南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闽南文化介绍:a. 闽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b. 闽南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c. 闽南的传统建筑和艺术形式。

2. 闽南方言学习:a. 学习闽南方言的基本发音规则。

b. 学习常用的闽南方言日常用语,如问候、购物、点菜等。

c. 进行闽南方言的口语练习和对话训练。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感受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共同探讨闽南方言的发音和运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游戏化教学法:设计闽南方言的口语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互动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闽南文化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2. 学习闽南文化:a.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闽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b. 观看视频:播放介绍闽南传统节日和习俗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闽南的文化特色。

c.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闽南传统节日或习俗进行展示。

3. 学习闽南方言:a. 发音练习:教师示范闽南方言的基本发音规则,让学生跟读并进行纠正。

b. 日常用语学习:教师介绍常用的闽南方言日常用语,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c. 对话训练:学生分组进行对话练习,使用闽南方言进行问候、购物、点菜等情景对话。

4. 拓展活动:a.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闽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方言使用情况。

b. 制作展板: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制作闽南文化和方言的展板,展示给其他班级或学校。

五、教学评估:1. 口头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发音和对话表达情况,评估学生对闽南方言的掌握程度。

2. 书面评估: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闽南文化和方言的小作文,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闽南方言与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

闽南方言与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

闽南方言与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作者:林凤凰来源:《课外语文·下》2019年第02期【摘要】闽南方言与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具体体现,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闽南方言是一种非常强势的语言类型,但随着普通话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闽南方言以及文化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强势,甚至已经开始出现逐渐消亡的现象。

基于此,想要让闽南方言与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可以在小学语文地方课程中融入闽南方言与文化,凸显出其文化体系在小学语文基础课程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闽南方言;闽南文化;小学语文【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闽南方言与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体系已经在许多国家及地区得到了渗透。

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闽南方言与文化在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略。

随着国家教育部门提出的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应该将闽南方言与文化融入小学语文基础课程教学中,让闽南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得到充分展现,促进校园文化与校本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一、将具有特色的闽南歌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基于此要求,可以将一些具有特色的闽南歌曲融入语文教学中,让小学生可以直观地对闽南文化进行了解,并在闽南歌曲的特殊审美理念下,更好地了解闽南文化。

通过对闽南方言歌曲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就算不会讲方言,也能够灵活地掌握一些闽南方言的发音,并从中感受到闽南文化所具有的特殊魅力。

此外,小学生本身对于音乐知识的求知欲非常强烈。

因此,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让学生欣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闽南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学唱闽南语歌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闽南方言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在进行曲目选择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励志歌曲的选择。

闽南语歌曲无论从其歌词还是编曲均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表现。

为了增强闽南语歌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效性,应该着重选择积极向上的曲目,以其积极健康向上的理念,促进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2)情感表达歌曲的选择。

学习闽南语教案

学习闽南语教案

学习闽南语教案一、引言闽南语是中国福建省及其周边地区使用的一种汉藏语系语言,也是闽南地区重要的民间语言。

正因如此,学习闽南语对于福建地区的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教案将介绍学习闽南语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闽南语的基本发音规则和语法结构;2. 学会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闽南语词汇和表达方式;3. 能够进行简单的闽南语对话和书写。

三、教学步骤1. 了解闽南语的基本特点闽南语有着独特的发音规则和语法结构,通过学习这些基本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闽南语。

教师可以通过语音教学和语法解释的方式,帮助学习者掌握基本的音标和语法知识。

2. 学习闽南语的基本词汇在学习任何一门语言时,掌握基本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一些常用的闽南语词汇进行教学。

同时,可以通过图片和实物等辅助教具,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词汇。

3. 进行闽南语对话练习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进行闽南语的对话练习,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对话情境,并提供相应的对话材料,学习者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对话练习,以进一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学习闽南语的书写规范除了口语表达外,学习者也需要学习闽南语的书写规范。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书写练习材料,引导学习者正确书写闽南语的汉字和拼音,以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5. 综合应用与巩固通过综合的应用训练,帮助学习者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要求学习者运用所学的闽南语知识进行回答,以检验掌握程度并加强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通过观察学习者在课堂上的发音、语法运用、对话表达和书写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进行教学评估。

教师可以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将学习者的表现进行评分和记录,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作业评估布置相应的作业,并对学习者的作业进行评估。

作业可以包括听写、口语练习、书写练习等,通过作业评估,可以进一步了解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一年级闽南语教材教学活动设计

一年级闽南语教材教学活动设计

你母仔來去買蕃薯
帶指 定物 品來 學校
能流 做形 利發 成性 表 評量
能仔 細聆 聽
文化學習 與國際了 解
觀察 評量
飼大豬 賣錢來糴米 煮香香 來飼你 煮香香 來飼你
3-1-21-3 3-1-21-4
老師介紹歌曲內容。 學生跟老師感性的念誦。 學生發表自己母親平時辛勞的地方。 老師介紹以前母親的辛苦。 在母親節如何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感謝。 學生平時在家可幫家人做些什麼。
教學研究(包含教材分析、教材研究、學生經驗分析、教學重點目標、注意事項等。)
一、教材分析: 1.此單元的進行,分三個活動-認識我的身體、生病了、長大了。
1. 內容: 認識我的身體-學會羅馬字母 p、m、k、h、z、c。且會說身體的部位。 生病了- 能用台語說出自己身體不舒服的經驗。且用台語說出感謝家人照顧的話。 長大了-能從搖籃歌中知母親的偉大。
1-1-4-5 提出句型能反覆練習。
3-1-5 能使用自己的閩南 3-1-5-1 能用台語說出自己的生病經驗。
主動探索與研究
語口頭語言,並請師長指 3-1-5-2 能用台語說出家人的生病經驗。
導。
3-1-5-3 能用台語說出生病那天家人為你做了什
麼事?
3-1-5-4 能用台語說出感恩家人照顧的話。
3-1-21 透過閩南口語學 3-1-21-1 能認識中國母親花-萱草。
學習 10

----(第一、二節課結束)------------------
正確 老師 完成 巡視
壹.準備活動 1.指導學生課前訪問家人。 2.事先完成學習單。
3-1-5-1 3-1-5-2
3-1-5-3
貳.發展活動
1.引起動機-考考你

一年级闽南方言与文化教案

一年级闽南方言与文化教案

一年级闽南方言与文化教学教案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童谣《多黎咪》二、用闽南话读童谣1、课件出示童谣《多黎咪》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三、示范读,引导学生回去试着边读童谣边比动作。

四、学习会话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五、室内游戏1、决米糕童谣:《决米糕》:决米糕,决铜锣。

青甭婆,举高椅,慢甜桃。

甜桃甜,慢手呢,手呢白,慢大麦。

大麦秋,去福州。

大麦秧,大汉建设新海沧。

玩法:决米糕是同桌两人用手对拍着玩,左手拍左手,右手拍右手,交叉拍,拍一下念唱一句。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古诗《登鹳雀楼》让学生读一读。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闽南话来朗读古诗《登鹳雀楼》。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登鹳雀楼》1、简介作者杜牧及其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3、让学生用“见公母”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第三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听过闽南话“天公伯仔”吗?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童谣《天公伯仔》。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1、课件出示童谣《天公伯仔》。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三、室内游戏:炒米香童谣:《炒米香》:一的炒米香,二的炒韭菜,三的冲冲滚,四的炒米粉,五的五将军,六的好子孙,七的分一半,八的紧来看,九的九婶婆,十的撞大锣,打你千打你万,打你一千八百万。

看你欲啾呀没呣啾, 呣啾拍甲互你啾。

玩法:这是一种拍手的游戏,两人先剪刀石头布决输赢(赢的为甲,输的为乙)两人面对面拍手掌,甲一手握住乙的一只手,拍一下念一句童谣,另一手要比出动作,乙的另一手也要跟着比动作,如果乙比出的动作和甲相同,那甲就输了,换乙拍。

闽南方言与文化1

闽南方言与文化1

闽南方言与文化1-1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生活1 课堂时光一、教学目标:1.感受闽南方言的趣味性,乐意学习方言,学会闽南方言中关于课程名称、星期、俗语的讲法;2.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闽南方言童谣或故事《偶成》所蕴含的道理,或描写的意境,接触本土文化,激发学生们热爱家乡的情感;3.感受闽南的传统文化精神、道德风尚、行为规范,以及奇异的民俗风情。

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闽南方言中关于课程名称、星期、俗语的讲法;2.体会闽南方言童谣或故事《偶成》所蕴含的道理,激发学生们热爱家乡的情感;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利用书本封面导入,认识新的课程1.封面上的人物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的穿着?2.弄清楚《目录》,对书籍内容有大致了解。

(二)联系生活,了解学生情况1.我们班谁是福建闽南人?有谁会说闽南话?平时和谁说最多?2.你在老家又听到有趣的闽南话俗语吗?3.把你认为有趣的一句话用闽南语说给同桌听。

4.生活中说闽南语给你什么感觉?(三)学习课内知识1.听老师用闽南话读课本对话P10-112.跟老师说一遍,并了解“拍算”和“了后”两个闽南词语的意思。

3.用闽南语认识“功课表”师:功课表上的哪些字跟平时不一样?跟着老师试读。

4.学习俗语“日时走抛抛,暝时守灯骹”“骹”jiao,字音的认识;“走抛抛”意为“四处游荡,玩耍”,“守灯骹”到了晚上挑灯夜战。

理解句子意思: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指不合理安排时间的行为。

5.读“规礼拜”6.看图听故事《偶成》:应该如何珍惜时间?(四)作业布置:把今天学的闽南话跟家长说一说。

(五)教学反思:。

一年级闽南方言与文化教案

一年级闽南方言与文化教案

一年级闽南方言与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闽南方言的基本特点和常用词汇。

2. 培养学生对闽南方言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通过学习闽南方言,感受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内容1. 闽南方言的基本特点:语音、词汇、语法。

2. 闽南方言常用词汇:生活用品、家庭成员、交通工具等。

3. 闽南方言的传统文化:民间故事、歌谣、节日习俗等。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设置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闽南方言。

2. 互动教学:学生之间进行方言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文化导入:讲解闽南地区的民间故事、歌谣、节日习俗等,让学生感受方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介绍闽南方言的基本特点和重要性。

2. 学习闽南方言常用词汇: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教授生活用品、家庭成员、交通工具等词汇。

3. 实践练习:设置情景对话,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进行交流。

4. 文化讲解:介绍一个闽南地区的民间故事或歌谣,让学生感受方言背后的文化。

5.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记忆。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闽南方言的特点和所学词汇。

2. 家长协助孩子用闽南方言进行日常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调查了解家乡的方言文化,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六、第六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闽南方言的基本特点和常用词汇。

2. 培养学生对闽南方言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通过学习闽南方言,感受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内容:1. 闽南方言的基本特点:语音、词汇、语法。

2. 闽南方言常用词汇: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等。

3. 闽南方言的传统文化:民间故事、歌谣、节日习俗等。

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设置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闽南方言。

2. 互动教学:学生之间进行方言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文化导入:讲解闽南地区的民间故事、歌谣、节日习俗等,让学生感受方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新的闽南方言词汇。

闽南语教学认字教案模板

闽南语教学认字教案模板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个基本闽南语常用字,并能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对闽南语文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认读闽南语的能力。

3. 帮助学生了解闽南语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闽南语常用字卡片10张,每张卡片上写有一个字和对应的闽南语发音。

2. 闽南语教学碟片1张。

3. 教学课件1份。

4. 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闽南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闽南语标识,如地名、店铺名等。

二、学习内容1. 教师展示闽南语常用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和发音。

2. 学生跟读教师发音,巩固记忆。

3.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书写这些常用字,注意笔顺和书写规范。

三、互动环节1. 教师提问:“这些字在闽南语中分别代表什么意思?”2.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10个常用字,强调记忆要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尝试用这些字造句。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10个常用字。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提问、解答。

二、拓展1. 教师展示闽南语教学碟片,让学生观看并跟读。

2. 教师挑选碟片中的片段,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巩固所学内容。

三、实践1. 教师设置情景,让学生用闽南语进行对话。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巡回指导。

四、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闽南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与家人用闽南语进行交流。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 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

3. 定期组织闽南语认字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闽南文化教案

闽南文化教案

闽南文化教案【篇一:闽南语教学设计】湖滨小学闽南语课程教学简案湖滨小学闽南语课程教学简案湖滨小学闽南语课程教学简案篇二:闽南语教案(林峰) 湖滨小学“闽南语”教案任课教师:林峰任课班级:湖滨小学闽南语课程安排表湖滨小学“ 闽南语”教案湖滨小学“ 闽南语”教案湖滨小学“ 闽南语”教案篇三:地方课程教学计划(闽南语)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闽南语)一、基本情况分析语言学家盛赞:“闽南方言是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

”闽南的特殊地理位置和闽南人安守本分的品格,使闽南话保持着正宗的闽南方言。

口耳相传的语言和文字一样,都是文化的载体,追溯每句方言的典出,都能捕捉到语言内核里的精髓——传统的精神文明、道德风尚、行为规范,以及奇异的风俗民情、丰富的知识经验、独特的语言技巧和美妙的生活情趣。

多数学生对学习闽南童谣较为感兴趣,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比较高;但班级的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闽南语的只有近四分之一,而且会话当中夹杂普通话,有近四分之三的外地生对闽南语较为生疏,甚至是完全听不懂。

大多数学生对闽南的文化历史的了解较为浅薄,尤其是对闽南语的发展、演变历史一无所知。

身边缺乏用闽南方言交际的氛围,学生学起来就更难了。

二、教学目的1.感受闽南方言的趣味性,爱说闽南话,学会闽南生活常用语,学会吟诵闽南童谣、古诗;2.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童谣或古诗所蕴含的道理或描写的意境,接触本土文化,激发孩子们热爱家乡的情感;3.方便与老人或海外同胞的语言交际,让靠口耳相传几千年的方言不至于失传。

4.继承闽南传统的精神文明、道德风尚、行为规范,以及奇异的风俗民情、丰富的知识经验、独特的语言技巧和美妙的生活情趣;5.学习闽南方言与文化,学做一名好学、积极向上的好儿童;6.让外地的孩子也学说闽南话,会说一点闽南话,会背几首童谣。

7.通过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讲闽南语,能够主动了解一些闽南的文化历史,认识闽南的一些事物。

三、教学措施1.提前备课,选择合适的教材内容,准备相关材料。

“我们的家乡话——闽南语”教学案例

“我们的家乡话——闽南语”教学案例

案例分析新课程NEW CURRICULUM“我们的家乡话———闽南语”教学案例张懿鸣(厦门六中语文组)【教学目标】1.了解闽南语的发展和特点,加深学生对闽南语学习的兴趣。

2.积累日常生活中的闽南语现象,提高学生对闽南语的听、说、理解能力。

3.通过思考和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点】积累日常生活中的闽南语现象,提高学生对闽南语的听、说、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积累日常生活中的闽南语现象,提高学生对闽南语的听、说、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课:讲古时间一个感人的故事———七爷八爷七爷八爷是谁?范无救&谢必安古早、古早……热天的下晡,非常的熻熱,范无救佮谢必安,二人情同手足,做伙佇衙门当差,即天正在赶往临县办事的途中。

突然见,乌云密布,泄落來雷电交加,无偌久雨倾盆而下,两人著敢紧秘佇一座桥跤。

渐渐,天色越來越來暗,雨犹是落袂停,两人就安呢约定:谢必安前往附近农家借鬃簑,范无救立店桥跤等候。

想袂到,谢必安走了後,雄雄溪水暴涨,范无救本來想欲离开桥跤,又搁怕谢必安揣无他,为了遵守约定,生做矮腯的伊真紧就予洪水沖走去。

谢必安带着雨伞赶到位,发现好友已葬身洪水,痛不欲生,就佇树跤掉脰而亡,死的時喙舌吐吐。

玉皇大帝受怹二人坚真的友情感动,就敕封怹为神将,城隍爷身边彼两位吐舌、黑脸矮腯的七爷八爷著是怹。

有人能够复述一下这个故事吗?———谢、范将军又称七爷八爷或白黑无常。

范将军面黑身矮,谢将军面白身高,均为福建泉州人。

自幼义结金兰,情如兄弟。

某日相约同行,天将下雨。

八爷身短,七爷要其在桥下躲雨,自己则返家取伞。

不料雨倾盆而至,溪水暴涨,八爷不敢失信逃避,无奈身短,惨遭灭顶。

七爷赶到,八爷已被洪水冲失。

七爷痛不欲生,欲投溪自尽,但身长不死,乃自缢桥下。

阎王怜其义重情深,配为城隍爷前捕役。

说得很好,那么,大家知道刚才我讲这个故事用的是哪种方言吗?———闽南语(厦门话、台语)……二、闽南方言的形成闽南语,乃是闽语的一支。

一年级闽南方言与文化教案

一年级闽南方言与文化教案

一年级闽南方言与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学习闽南方言的基本语音、词汇和语法。

2. 通过学习闽南方言,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闽南方言的基本语音特点2. 闽南方言的基本词汇和短语3. 闽南方言的语法特点4. 闽南方言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5. 闽南方言的实际应用场景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闽南方言的基本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

2.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闽南方言。

3. 比较教学法:比较闽南方言和普通话的异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闽南方言的实际应用场景和文化背景。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闽南方言的分布区域和基本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闽南方言的基本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

3. 练习:让学生模仿和练习闽南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巩固所学知识。

4. 情境模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闽南方言。

5. 文化讲解:讲解闽南方言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闽南方言的实际应用场景和文化背景,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8.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语音准确性:检测学生模仿和练习闽南方言的语音准确性。

3. 语言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闽南方言的能力。

4. 文化理解程度:考察学生对闽南方言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的理解程度。

5.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闽南方言教材或教学资源2. 闽南方言语音示例音频/视频3. 闽南方言词汇和语法示例PPT4. 闽南方言文化背景资料5. 闽南方言实际应用场景示例6. 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学生发音7. 白板/黑板用于展示语音、词汇和语法七、教学环境:1. 教室设置:座位排列便于学生互动和参与2. 媒体设备: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闽南方言语音示例4. 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教材和资料八、教学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闽南文化展览或博物馆,深入了解闽南文化背景。

一年段地方(闽南话)

一年段地方(闽南话)

一、用闽南语吟诵唐诗,用的是闽南话的文读音,也就是读书音。

教学的重点应
放在对诗歌里的每一个字的读音。

帮助学生认识几个词的文白读音:
远uan3 跳远,远方;hng6路真远。

有iu3 所有权;u6有来,看有。

声sing1 声明;siaN1声音,大声。

惊ging1大惊小怪;giaN1惊死人,惊。

二、采取叫个别学生示范读或分排集体读的方式使学生尽快读好每个字的读音。

三、可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对这首诗做些解释和适当的分析。

四、可借助课件播放山水诗《画》的美丽景色,展示《画》迷人的风采,老师加以
介绍,让学生对《画》的美丽景色有进一步的了解,以增加教学的生动性。

五、要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用闽南语把这首古诗读熟,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背下来。

1,首先要解释童谣里“天公伯仔、紧、好天、囝仔、爱”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然后用普通话来翻译这首童谣,大抵是这样的:老天爷请你赶快放晴,这样大人才能出外赚钱,小孩才能开心地过个好年。

还可以请学生说一说新年有哪些风俗习惯,感受新年的气氛,扩大知识面,增加乐趣。

1,2,也可说说“年”的故事。

3、俗语“牛仔别虎”,可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教育孩子们要大方,勇敢,
敢于表现自己,但也不是胡来。

4、布置作业主要是要求学生背诵好这首童谣和掌握好这条俗语。

Power by YOZOSOF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闽南方言与文化教学教案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童谣《多黎咪》二、用闽南话读童谣1、课件出示童谣《多黎咪》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三、示范读,引导学生回去试着边读童谣边比动作。

四、学习会话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五、室内游戏1、决米糕童谣:《决米糕》:决米糕,决铜锣。

青甭婆,举高椅,慢甜桃。

甜桃甜,慢手呢,手呢白,慢大麦。

大麦秋,去福州。

大麦秧,大汉建设新海沧。

玩法:决米糕是同桌两人用手对拍着玩,左手拍左手,右手拍右手,交叉拍,拍一下念唱一句。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古诗《登鹳雀楼》让学生读一读。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闽南话来朗读古诗《登鹳雀楼》。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登鹳雀楼》1、简介作者杜牧及其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3、让学生用“见公母”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第三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听过闽南话“天公伯仔”吗?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童谣《天公伯仔》。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1、课件出示童谣《天公伯仔》。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三、室内游戏:炒米香童谣:《炒米香》:一的炒米香,二的炒韭菜,三的冲冲滚,四的炒米粉,五的五将军,六的好子孙,七的分一半,八的紧来看,九的九婶婆,十的撞大锣,打你千打你万,打你一千八百万。

看你欲啾呀没呣啾, 呣啾拍甲互你啾。

玩法:这是一种拍手的游戏,两人先剪刀石头布决输赢(赢的为甲,输的为乙)两人面对面拍手掌,甲一手握住乙的一只手,拍一下念一句童谣,另一手要比出动作,乙的另一手也要跟着比动作,如果乙比出的动作和甲相同,那甲就输了,换乙拍。

如果把整首童谣都念完了,乙都没有和甲的动作一样,乙就喊啾--,乙就输了。

输的人就要让赢的人刮一下鼻子,然后再换乙拍。

(赢的人刮对方鼻子时动作要轻一些,以免刮伤对方。

)第四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吃的蜜是怎么来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唐诗《蜂》。

1、课件出示唐诗《蜂》让学生读一读。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闽南话来朗读唐诗《蜂》。

二、用闽南话读唐诗《蜂》1、简介作者李绅及其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3、让学生用“歹剃头”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第五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见过水鸡吗?师(出示水鸡的图片)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童谣《水鸡跳落深古井》。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1、课件出示童谣《水鸡跳落深古井》。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三、用闽南话读唐诗《蜂》1、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2、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3、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四、学习俗语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3、让学生用“鸭仔听雷”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第六课时一、谈话导入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有趣的童谣《鸡,齿》。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1、课件出示童谣童谣《鸡,齿》。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5、配乐朗诵童谣,边读边做动作。

三、闽南童玩:挑竹签要让学生了解挑竹签的注意事项,掌握游戏中获胜的要领。

学生每人收集一定数量的竹签或冰棒棍儿。

(以10-20根为宜)先由一人用手一把攥在手里,然后将它们撒在桌面上。

散开后抓住其中的一根木棍,以这一根去逐条挑竹签出来,规则是:每次只能动其中一根,并且其他木棍均不能触动,一旦触动则输,轮到下一个人挑。

最后看谁手中的棍子最多则赢。

(教师分配学生四人小组,评选出小组第一名,再分成三个小组以班级为单位决出“班级竹签王”,学生也可以自由挑选对手组队,也可以到操场上进行挑竹签趣味竞赛。

)第七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学习诗人杜牧的另一首古诗《登飞来峰》。

1、你们还记得之前学过杜牧的《登鹳雀楼》用闽南语怎么读,齐读《登鹳雀楼》。

2、课件出示古诗《登飞来峰》让学生读一读。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闽南话来朗读古诗《登飞来峰》。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登飞来峰》。

1、简介作者李绅及其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大牛惜力”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第八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这是什么呢?(课件出示)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有趣的童谣《阮阿舅》。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1、课件出示童谣童谣《阮阿舅》。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5、配乐朗诵童谣,边读边做动作。

三、复习闽南童玩:挑竹签教师分配学生四人小组,评选出小组第一名,再分成三个小组以班级为单位决出“班级竹签王”,学生也可以自由挑选对手组队,也可以到操场上进行挑竹签趣味竞赛。

第九课时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唐诗《凉州词》让学生读一读。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闽南话来朗读唐诗《凉州词》。

二、用闽南话读唐诗《凉州词》1、简介作者李商隐及其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3、让学生用这句俗语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5、布置学生用闽南话背诵二十四个节气。

第十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大家知道吗?今天我们提出要建立和谐社会。

谁能回答,什么叫“和谐社会“?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童谣《囝仔满月》。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1、课件出示童谣《囝仔满月》。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5、配乐朗诵童谣,边读边做动作。

6、选择童谣中的一些词语来造句。

三、复习室内游戏:炒米香童谣:《炒米香》:一的炒米香,二的炒韭菜,三的冲冲滚,四的炒米粉,五的五将军,六的好子孙,七的分一半,八的紧来看,九的九婶婆,十的撞大锣,打你千打你万,打你一千八百万。

看你欲啾呀没呣啾, 呣啾拍甲互你啾。

第十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课件出示《清明》《爬龙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让学生读完后说说都跟什么节日有关?2、今天,我们一起学一首描写春节的古诗《元日》。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元日》1、简介作者王安石及其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3、让学生用这句俗语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第十二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这是什么呢?(课件出示)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有趣的童谣《囝仔囝仔埗通吼》。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1、课件出示童谣《囝仔囝仔埗通吼》。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5、配乐朗诵童谣,边读边做动作。

第十三课时一、谈话导入1、今天,我们再一起学王安石的一首古诗《泊船瓜洲》。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泊船瓜洲》1、简介王安石的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3、让学生用这句俗语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第十四课时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你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2、课件出示西湖新旧十景让学生欣赏。

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北宋诗人苏轼的《菊花》。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菊花》1、简介苏轼的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这句俗语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第十五课时一、导入新课1、谁的家中还有兄弟姐妹的?你们平时是怎么相处的?2、今天我们要学习童谣《一只蜢仔》说的就是兄弟之间的骨肉情深。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一支竹仔水里浮》1、课件出示童谣《一只蜢仔》。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三、拓展延伸1、思考:为什么“阿嫂无钱哭晓幸”、2、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说说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呢?要学习“哥哥”的什么精神?3、师小结:我们应该向“哥哥”学习,与人和睦相处,无私地为家人奉献,同时也要改掉自己娇生惯养的坏习惯。

第十六课时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庐山的画面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苏轼的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望庐山瀑布》1、简介苏轼的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这句俗语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第十七课时一、导入新课1、课前布置学生调查一下自己和父母的生相,课上交流。

2、课件出示十二生肖的图片。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月亮月光光》1、课件出示童谣《月亮月光光》。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三、复习闽南童玩:决米糕童谣:《决米糕》:决米糕,决铜锣。

青甭婆,举高椅,慢甜桃。

甜桃甜,慢手呢,手呢白,慢大麦。

大麦秋,去福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