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与教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与教训

1.新村运动的背景与动因

韩国的“新村运动”,由朴正熙总统在1970 年发起,主要是在政府的主导下,以“勤

奋、自助、合作“为宗旨,旨在改变韩国当时农村落后面貌的一场农村运动。

政治因素:朴正熙通过1961年的军事政变上台后,急需通过政治改革和大力发展经济来证明自己领导的政府的合法性。城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同时,需要对农村地域开发来赢得农村居民对其政权的支持。

经济因素:

城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

社会因素:

农村人口老龄化、妇女化现象严重

社会保障落后:医疗、保险、社会福利等方面城乡差距大。

2.新村运动过程简介

基础设施建设阶段(1971-1973):改善生活环境工程,重点是拓宽村内道路,开设户外洗衣设施,将传统的屋顶、围墙、厨房、厕所更换成更耐用、更现代的设施:1970年11月到1971年7月,韩政府为全国3.5 万个村每村分配335袋水泥,要求开展政府拟定的20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换房顶,修整村内小巷,建公共澡堂、公共洗衣处、公共饮水设施,绿化荒山,改善厨房、厕所,修筑围墙、公路,改良作物、蔬果、畜禽品种等。)。由中央内务部直接领导和组织实施,建立了全国性组织新村运动中央协议会,并形成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网络,同时建设新村运动中央研修院,培养大批新村指导员。

扩散阶段(1974-1976):新村运动向城镇扩大,出现了工厂新村运动、公司新村运动、学校新村运动、街道新村运动等形式,演化成了全国性的现代化建设活动。新村建设重点从基础阶段的改善农民居住生活条件发展为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修建村民会馆和自来水设施,以及生产公用设施,新建住房,发展多种经营。着力帮农民增加收入:调整种植业结构,政府在财政和技术上支持开发21 种经济作物,在山区发展牧业、造经济林;推广农业技术,广泛普及高产水稻新品种“统一稻”。新村教育,推广科技知识充实提高阶段(1977-1980):政府重点鼓励农民发展畜牧业、农产品和水产品加工业与特产农业,并积极推动农村保险业发展。同时,为推动乡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政府提供各种建材,支援农村文化设施和开发区建设。

国民自发运动阶段(1981-1988):政府大幅调整政策措施,建立完善全国性新村建设民间组织。新村建设的培训和信息宣传工作改由民间组织承担,政府的工作重点定位为制订规划、开展协调以及提供必要的财政、物质、技术支持,着重调整农业结构,进一步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流通业,继续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和文化环境。这一时期农村居民普遍认为,其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已接近城市居民的水准。

自我发展阶段(1988年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韩国新村建设的社区文明建设与经济开发特征逐渐强化,政府致力于国民伦理道德建设、共同体意识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倡导公民自觉抵制社会不良现象。并积极推动城乡流通业发展。运动初期为启动农村经济、文

化活动而建立的政府机构、活动内容和形势逐渐弱化,科技教育、综合开发、经济研究等促进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的组织机构(农业科技、推广、培训组织,农村教育机构、农协、流通、、、)应运而生并逐步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3.新村运动的主要内容

基础设施建设:新村运动的初级阶段,主要是一些改善乡村居民生活环境的项目:(1)改善乡村公路:1971-1975年间,全国农村共新架设了65000多座桥梁,各村都修筑了宽3.5米、长2~4公里的进村公路。(2)改善住房条件:1971年,全国250多万户中约有80%住在茅草屋里,到1977年,全国所有的农民都住进了瓦片或铁片屋顶的房屋。由于改善了农村周围的公路,水泥和钢筋等物资的运费也大大降低,很多农民从外地运来水泥和沙子,改善屋顶工程逐渐转变成以建新房为开端、建设新农村的事业,政府也积极给予贷款支援农民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3)农村实现电气化:由政府补助一部分,农民借用低息贷款,加速实现了农村电气化。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家电得到了普及,农民为了购买彩电、冰箱、洗衣机就要储蓄,这又促进了农村储蓄业的迅速发展。(4)普及自来水:新村运动开始时,村民们自觉地动员起来,把山上的水引到村里的蓄水池后用水管接到每家每户。因地势高,不宜引水的村庄,就深挖井,再用水管接到每家厨房,用抽水泵取水。80年代,普及使用汲取地下水的井管挖掘机,农村的饮水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也明显得到改善。

产业发展:主要是农业方面的投入和改善。(1)丰产新品种的不断开发种植:高产水稻的推广。同时引进栽培灌溉、排水等技术,整理耕地,进行土壤改良。(2)区域特产品开发运动:与日本“一村一品”有相似之处。农村振兴厅于1990年在374个地区推动农村区域特殊产品示范事业,其中包括生产、加工、贮藏、流通等内容。农村振兴厅并于1990-1992年派遣驻示范区域的指导人员承担该区域的技术指导。流通问题:韩国新村指导员中央协议会9个道的协议会各自建立市场进行销售。(3)观光农业:对南北韩直接交流的关口——统一路周边的京畿道高阳市的20个里(村)定位特别开发区进行综合开发。改善住宅环境;农业开发主要为设施园艺栽培;农业基础设施整备;文化观光设施建设(观光园艺农场、自由休养林、老人休养村、体育设施)。(4)进入21世纪,发展环境友好型有机农业:建立环境友好型有机农业综合援助机构;回归农业的青年农民教育,开发农业经营教材;饲料生产、加工、储藏机械化;建立有机大米处理设施;开发品牌农产品;建立城乡消费者信赖的直销场地;建立城乡居民交流设施;发展农村旅游业。

福利保障:(1)生活:1978年农业振兴厅内设置农村营养改善研究院,实施有关农村人口营养状况的调查,在原有的222名生活指导员外,增补120名营养指导员,修订营养改善的具体计划与营养指导方法。(2)居住环境:建设乐园村,包括村庄道路建设、树林带,居住面积未达标准的可以增加,并修建仓库、厕所、澡堂饲育室等基本设施,建立完善读书室、运动场等公共设施。(3)医疗卫生:90年代以来,国家财政负担农村居民医疗保险的比例由原来的40%提高到60~70%。定期对农民进行体检,通过合并相邻农协,共同承担重病患者和老人的医疗费。(4)教育:每年减免一定数量农村困难高考生的注册费、学费,减免农村高中生30%的学费,为农村教师提供优惠条件,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优先到农村办专科大学。此外,建立新村协作幼儿园。(5)生活:建立福利年金制度,补充或修改生活保护制度,制定合理的农户补偿制度。

新村教育:韩国为配合日益高涨的新村运动,培养大批新村运动的骨干指导员,教育全体国民树立勤勉、自助、协同、自立的新村精神和民主市民意识,于1972年1月14日成立了研修院,1973年5月31日该院曾改为新村指导员研修院,1990年1月1日正式定名为现在的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