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水环境容量核定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益阳市水环境容量核定分析报告
益阳市环境保护局
二OO四年七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污染源调查
第三章水环境容量计算
第四章水环境容量核定成果利用
第一章总论
一、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过程与情况
1、工作背景
改善水环境质量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之一。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我国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先后经过了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现已逐渐进入容量排放总量控制阶段。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没有建立水污染物排放量和水体水质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按照水体水质保护目标,水污染物排放总量需要控制的水平,也没有解决水污染物排放量的分配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必须在水环境容量核定的前提下,进行容量总量控制。
2、工作目标
本次水环境容量核定的工作目标为:通过污染源水陆对应关系以及水污染物排放的分类调查,通过建立污染源与水环境质量的输入响应关系,通过模型正向模拟,得到全河段符合不同区域水质目标要求的水环境容量,校核、分析、确定水环境功能区、河流、流域、行政区域不同层次的水环境容量,为管理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平台,为总量分解和排污许可证发放奠定基础,为制定水环境保护各专业规划提供依据。
3、工作过程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省局的统一安排,我市从2003年11月
在全市全面开展了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
3.1 成立市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罗文
副组长:余德涵
成员:熊明民邓智明李桂更粟剑斌
3.2 2003年11月6日至7日,市环保局选派3名技术人员参加了省局组织的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培训,各区(县)市环保局也各选派1名业务骨干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明确了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思路和方法,为全面、准确完成该项工作任务奠定了基础。
3.3 各区(县)市环保局完成基本表格数据调查,摸清各类污染源的排放去向和排放量,将基础数据上报市环保局。
3.4 市环保局校验并最终确定各类源强系数和入河系数,对各区(县)市环保局上报基本表格进行校核后,进行汇总和计算,将结果上报省局。
3.5 根据省局确定的容量计算模式和参数,市环保局完成全市容量计算和核定(其中洞庭湖水系容量由省局统一计算核定),并编写水环境容量分析报告。
二、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现状背景
1、水系概况
益阳市有大小溪河293条,流经市内最长的河流是资水,自西南蜿蜒向东北经安化、桃江、益阳市区至甘溪港注入洞庭湖,
流长239公里,流域面积6350平方公里,水量丰富,水质良好,历年最高洪水位为42.13m,最枯水位为27.13m。沅江、南县及大通湖区环临洞庭湖水域,洞庭湖居湖南省东北隅,湖泊形状近似“U”形,相应岳阳站水位33.50米时,面积2625km2,平均水深6.39米,蓄水量167亿立方米,具有“高水湖相,低水河相;水浸皆湖、水落为洲”的特征。入湖径流由四口、四水及区间三部分组成,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为3018亿立方米,由于年内4月下旬~7月,洞庭湖的四水流域进入雨汛期,6月~9月为长江流域的多雨季节,因此湖泊汛期长约6个月,9月进入平水期,12月至次年3月为枯水期。
2、地形地貌
益阳市地貌形态多样,山丘、岗、平原、湖俱全,以山地、平原为主体,西南部山高坡陡,中部丘岗起伏,东北部平坦宽阔。整个地势自西南向东北递降,朝洞庭湖倾斜,相应形成中低山、丘岗、平原三级阶梯。最高峰为安化县九龙池,海拔1622米,陆地最低点在沅江市,海拔24米。
主要土壤有红壤、水稻土、山地黄壤、潮土、黄棕壤。从土壤养分含量看,有机质含量为1.457~4.7%,全氮含量为0.09~0.21%,土地肥沃。
3、气象
益阳市地处亚热带,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大陆性特色明显的东亚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充足。年平均气温16.5℃,历年最高气温43.6℃,历年最低
气温-13.2℃,年均降雨量1465mm,年最小降雨量965.2mm,历年平均相对湿度81%。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多年平均风速为2.6m/s,历年最大风速20m/s,全年主导风向频率为13%(NNW)。
4、水环境功能区评价
我市共划定136个水环境功能区,其中资江干流31个,资江支流57个,洞庭湖水域39个,水库9个。资江干流设龙山港、万家嘴、桃谷山和柘溪水库4个省控常规监测断面,洞庭湖流域设南嘴、目平湖、小河嘴、万子湖4个省控常规监测断面,分别作为相应水环境功能区的控制断面,对于暂时没有常规监测断面的水环境功能区,采用各种一次性监测数据和各类研究分析报告数据进行评价。水质评价基准年为2002年。
水环境功能区评价结论如下:
①资江干流水质良好,所有功能区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水质标准。
②资江支流除新河、哑河外,其余支流均达相应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
③洞庭湖流域大通湖区域内5个水环境功能区均未达标,沅江市区域内除蓼叶湖、石矶湖外,其余水域达到相应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
④水库除鱼形山水库不达标外,其余均达标。
⑤主要控制水期为枯水期。
第二章污染源调查
污染源调查是水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本次水环境容量核定和总量分解工作的基础。污染源调查的结果,直接作为水环境容量计算时各功能区划河段的输入因子,同时污染源调查和水质评价、容量计算一起,作为总量分配的基础。
一、污染源调查技术路线
1、污染源分类
①工业污染源(包括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源);
②城市生活源;
③农村生活源;
④农田径流污染源;
⑤城市径流污染源;
⑥矿山径流污染源。
2、调查基准年:2002年(考虑新增污染源)
3、调查表分类:
分3套,分别为基本表格、计算表格和汇总表格
4、调查基本单元:各水环境功能区对应的陆域范围。分区、县(市)进行污染源调查,所有调查数据对应到相应的基本单元。
5、非点源按汇水面积分摊原则分解到各个水环境功能区,不进行面源的模型计算。
6、调查方法:
从分析水体上下游关系入手,按功能区划水域——入河排污口——陆地汇流区域三个层次,进行污染源、入河排污口、水域的对应关系调查,明确影响水域水质的主要入河排污口和主要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面污染源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污染达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