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述
第23课环阳湖生态经济区
![第23课环阳湖生态经济区](https://img.taocdn.com/s3/m/54dc71a55a8102d277a22f55.png)
第23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启迪窗】2008年4月13日,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工作动员大会在南昌召开,标志着这项重大战略实施进入实质性阶段。
8月1日,江西省正式启动鄱阳湖生态经济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工作动员大会区建设,第一批共45个县(市)污水处理厂同时开工,并将于2009年9月30日前竣工并投入运行。
据测算,江西省80个县(市)污水处理设施建成运营后,每年可以减少COD排放量6.3万吨,减少BOD排放量4万吨,这将大大改善整个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
同学们,江西省积极建设省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知识园】环鄱阳湖地区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上饶、抚州6个市的42个县,面积53190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1.9﹪。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力争用15—20年时间,建设成科学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永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城乡协调的人居环境体系、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体系、繁荣稳定的生态社会体系,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确保鄱阳湖水质和环鄱阳湖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达到国家标准,确保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使江西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优美,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统一。
●生态文明示范区。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江河湖水系得到优化,林业及湿地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防旱、防涝、防血吸虫病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新型产业集聚区。
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搞粗放型经济,更不搞污染型经济。
优化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推动项目集聚、产业集群。
图:生态文明图:新型产业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示意●改革开放前沿区。
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改革,全面实施大开放主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使环湖城市和重点开发区域成为外商投资最具吸引力的地区。
●城乡协调先行区。
统筹城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逐步实现区域内公共服务均等化。
(3)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空间结构
![(3)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空间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6bd50cdb80eb6294dd886cca.png)
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空间结构
一、环鄱阳湖的空间范围 二、环鄱阳湖的区域定位 三、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的空间区位分析 四、环鄱阳湖区域交通 五、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六、城市群经济空间发展规划
鄱阳湖的空间范围
设区市空间范围 1、南昌 南昌市区、南昌县、新建县、安义县、进贤 2、景德镇 景德镇市区、浮梁县、乐平市、 3、九江 九江市区、九江县、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 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瑞昌市 4、鹰潭 鹰潭市区、余江县、贵溪市、 5、抚州 抚州市区、东乡县、 6、上饶 上饶市区、上饶县、广丰县、玉山县、铅山县、 横峰县、弋阳县、干县、鄱阳县、万年县、婺源县、德兴 市
பைடு நூலகம் 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 空间区位分析
根据经济全球化趋势,可将我国东半部分的重点开发区和 优化开发区分成南、中、北三大经济区域,它们与东、中、 西三大经济梯度带相交叉,形成九个节点区域,即九大城 市区域经济板块,形成20余个都市圈。具体来看:一是 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为核心的南方经济区域。二是以长江 三角洲经济区为核心的长江(流域)经济区域,次一级为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华中经济区)及长 江上游经济区(主体为成渝经济区)。三是以环渤海经济 区为核心的我国北方经济区域。显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处于长江(流域)经济区中部的华中经济区,且属于华中 经济区与长三角经济区的连接区域,空间区位比较优越。
环鄱阳湖区域交通
公路: 江西将完善环鄱阳湖公路体系。重点建设杭瑞高速公路、济广高 速公路等国家高速公路网路段。同时,大力推进南昌至德兴、彭泽至 湖口、永修至武宁等地方加密高速公路的建设速度。另外,江西还将 建设一批港区与干线公路衔接的疏港道路。 铁路: 江西将加大推进铁路干线建设,完善联港出海、连接东南、沟通 东部、安全便捷的铁路通道网络。重点建设南昌至九江铁路客运专线、 向莆铁路、九景衢铁路、皖赣铁路增建二线、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杭长 段、京九电化、武九铁路扩能工程等干线铁路。 航空: 江西将推进干支线机场建设,完成昌北国际机场和景德镇机场扩 建,打造建设南昌国际航空港,推进建设宜春明月山机场,适时建设 赣东上饶三清山机场。 水运: 江西将以九江、南昌港口建设为重点,加快鄱阳湖水系的航道建 设,建立联系紧密、运行高效、环境优良的生态水运体系。重点建设 鄱阳湖高等级航道,加强长江九江段、赣江下游、鄱阳湖湖区的港口 码头等航运设施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284d777102768e9951e73847.png)
组员:金志鹏,刘燕燕,刘芸圣
鄱阳湖经济区简介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 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 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 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 行区。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 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 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新中国成立 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 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 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环鄱阳湖城市群
• 环鄱阳湖城市群是中部地区第五个城市群,主要 是以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为核心,由环 绕鄱阳湖的城市组成。按照包含范围的大小分广 义和狭义两种。 • 广义的环鄱阳湖城市群(简称“大环鄱” 广义的环鄱阳湖城市群(简称“大环鄱”): 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 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 共38个县(市、区)。 • 狭义的环鄱阳湖城市群(简称“小环鄱” 狭义的环鄱阳湖城市群(简称“小环鄱”): 主要包括江西省5个城市环鄱阳湖城市,分别是景 德镇、九江、南昌、鹰潭、上饶,共30个县(市、 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38个县市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38个县市区
南昌市: 南昌市: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 安义县、东湖区、西湖区、青 云谱区、青山湖区、湾里区(9 个) 九江市: 九江市:浔阳区、庐山区、瑞昌市、 九江县、湖口县、彭泽县、都 昌县、星子县、德安县、永修 县、武宁县、修水县(12个) 鹰潭市: 鹰潭市:月湖区、贵溪市、余江县 (3个) 景德镇市 :珠山区、昌江区、乐 平市、浮梁县(4个) 上饶市: 上饶市: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 (3个) 抚州市 :临川区 东乡县(2个) 宜春市 :高安市 樟树市丰城市 (3个) 新余市: 新余市:渝水区(1个) 吉安市: 吉安市:新干县(1个)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江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里程碑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江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里程碑](https://img.taocdn.com/s3/m/18c2ad355727a5e9856a619d.png)
又一轮 和谐 相处 。鄱 阳湖 地 区在农 业 与手工 业 时 们搞 贸易倾 销 ; 一会 儿指 责我们输 出通货 紧缩 , 一
代 实现 了 “ 可承受 发展 ” ,前 人既开发 利用 了各种 会 儿又指 责 我们输 出通货膨 胀 ;一会 儿 指 责我们
3 2美元 , 给外 国人 的专 利费是 1 交 8美元 , 成本 1 3
美元 , 国企业 只能赚 取 1 中 美元 的利 润 。一 台售 价 7 9美元 的 国产 MP ,国外要 拿 走 4 元 的专 利 3 5美
费 ,制 造成本 要 3 . 2 5美元 ,中国企业 获得 的纯 利
润只有 15美元 。 .
宣传 生 态文 明和 生态经 济 知识 。在得 知 鄱 阳湖生 全球 价值链 的高端 ,他 们掌 控 着全球 产 业分工 的 他们 掌控着 品牌 , 们掌控着 营销渠 道 。 他 态 经济 区规划 获批 的喜 讯 之后 ,有一 句话 在 我脑 话 语权 ,
海 中久 久萦 回 , 挥之不 去 , 这就 是著名 诗人 、 文艺 他 们用较 少 的代 价 , 取着 大部分 的利润 ! 攫 理论 家胡 风在 开 国大典 时写 下 的一首 诗一一 《 时
据。 进入新世 纪 以来 , 觉醒 了 , 调整 了发展 我们 我们
只有转 变经 济发展 方式 ,才 能把 鄱 阳湖 生态
思路 , 抓住 了机遇 , 短短 的几年 , 我们取得 了高于全 经济 区建设 成 为全 国大 湖流 域 综合 开 发示 范 区 、
国平均水平的发展速度 , 而且我们还在奋起直追 !
例如 , 国单 位 G P的能耗是 日本 的 7倍 、 我 D 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https://img.taocdn.com/s3/m/5ea156217375a417866f8fa1.png)
绿色屏障建设
构建生态走廊、加强植树 造林、强化水土保持。———全 省森林覆盖率达63%目标
血吸虫病防治
加强综合治理、控制传染源、 加强血防机构能力建设
三、规 划 特 色
2.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
按照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改造 Nhomakorabea升传 统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努力构建以生态农业、新 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
生态建设和 环境保护 环境友好型 产业大发展 重大基础 设施建设
4.战略任务
构建生态 文明社会
深化改革 开放 促进区域 协调发展
5.主要目标
分两个阶段推进: 2009年~2015年为先行先试、强基固本阶段, 主要奋斗目标是: 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生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生态文明社会初步构建。 2016年~2020年为深入推进、全面发展阶段。
三、规 划 特 色
1.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是以湖体保护、滨湖控制、生态廊道建设 为重点,用工程建设的方式,旨在提高环境容 量和生态功能,增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理念:可持续的长远发展规划理念
污染防治 湿地保护 工程建设 血吸虫病防治 绿色屏障
湿地保护
自然保护区建设
污染防治
污水处理点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总体规划研读
目 录
1 2
规 划 背 景
主 要 内 容 规 划 特 色
3
4
规划实施影响
一、规 划 背 景
经济飞速发展 而生态。。。。。
一、规 划 背 景
二、主 要 内 容 1.位置范围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 下游南岸,江西省北部, 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也是四大淡水湖中唯一 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 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 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的范围就是以鄱阳湖为 中心,包括周围的南昌、 景徳镇、鹰潭等38个县 市区。
什么是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
![什么是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https://img.taocdn.com/s3/m/596ef86cb84ae45c3b358c78.png)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鄱阳湖位于我省北部,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汇于长江。
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不仅养育了江西4400万民众,也是目前我国为数不多的尚未遭受严重污染的大型湖泊。
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无序的产能建设对鄱阳湖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不断加剧,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个以生态为基础的以鄱阳湖为连接纽带的城市经济发展圈正在有序的规划中。
今年“两会”期间,我省提出了构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决策,这是江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对于促进江西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展开全面研究,尤其是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分对环鄱产业布局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利于促进环鄱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生态化,使环鄱生态经济区成为循环经济规模较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社会效益较高,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型产业集聚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的带动区。
对于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初步的理解:一、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空间布局总体构想(一)产业空间布局的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对环鄱湖生态经济区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在鄱阳湖核心区及周边的庐山、三清山、龙虎山、龟峰、瑶里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组成的禁止开发区,主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文化。
在五河沿岸2-3公里和鄱阳湖湖岸3公里滨湖12县(区)范围内组成的限制开发区,主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
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抚州等区域中心城市为优化开发区,南昌作为特大城市,应强化工业、金融、商业、物流、旅游功能,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都市型工业,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的工业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
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抚州要定位于大城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汽车、石化、造船、有色金属、医药、电子信息、食品、旅游等产业。
中部第五城市群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中部第五城市群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https://img.taocdn.com/s3/m/f6a18102f78a6529647d5361.png)
a tio n
f
c
it y
c
lu s te
r
● 本刊 记 者 : 舒
凯
中部各 省打造 的城 市群 正 在 崛起
,
江
西 已 经 认 识 到 城 市群 带 动战略 的 机 遇 和 挑
战
“
。
靠山吃 山
,
靠水 吃 水
”
一
,
地 的经 目前
,
济发 展 总 与 其地 理 生 态 融 为
江 西 正 在 紧锣密 鼓 地 打造
及 体制 创新 . 终 实 现 经 济 总量 的强 势扩 张 最 及 产 业 集群 的 质性 改 变
” 。
江 西 省社 科 院
经 济 研 究 所 所 长 麻 智 辉 教授将 希 望 寄 予 环
鄱 阳 湖 城 市群
。
从 2 0 0 7 年 开 始 江 西 省 高层 在多 个 场 合
,
表 示 要 加快 环 鄱 阳 湖城市 群 的
。
而 且 生 态 经 济 比武 汉 的 资源 节 约 型
,
,
有 效整 合 资 源
,
带 动 全 省 经 济繁
而 在 去 年年 初
,
苏 荣 亲 自主 持 了
,
一
个
“
试 点 意义 更 深 刻 持
”
比 较 容 易 得 到 中央 的支
。
江 西 全 省 专 家学者 座 谈 会
并 表示
,
,
申
。
同时
,
,
环 鄱 阳 湖 地 区 是 我 国中 部 地 区
据悉
,
此 次 参 与 相 关 10 大 子 课 题 的 成
,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https://img.taocdn.com/s3/m/b14d65e54a7302768f9939a6.png)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在我国中部诸省抓住中部崛起的契机,纷纷实施城市集群战略的大背景下,我省不失时机地构建起以南昌为中心,包括九江、景德镇市、上饶、鹰潭和抚州在内的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
这一发展战略构想于2009年12月获得国家批准,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景德镇市是环湖生态经济圈的主要支点之一。
认真研究景德镇市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定位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对景德镇市经济发展现状及产业特色的分析,景德镇市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功能可定位为:中部地区重要的制造业中心;江南著名的优质农产品中心;江西省重要的科教文化次中心;全国重要的生态产业基地;全国旅游名城和环鄱阳湖陶瓷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业基地。
一、中部地区重要的制造业中心景德镇市是江西省的重要制造业基地,也是老工业基地,具备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除陶瓷产业外,目前已形成以机械家电、航空汽车、化工医药、电子信息、电力能源和特色食品等支柱产业为主体的门类齐全、配套发展的工业体系。
陶瓷、航空汽车及机械家电等产业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国务院也给了景德镇市类似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医药、机械、食品等工业在景德镇市都有相当的基础。
景德镇市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依托“环鄱阳湖城市群”摆脱传统发展模式,发挥产业优势,走具有“景德镇市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争取成为中部地区的先进制造业中心。
二、江南著名的优质农产品中心景德镇市的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优势比较突出景德镇市是江西省的农产品优势产区,已经形成蔬菜、茶叶、养殖三大主导产业,构筑了“南菜北茶城郊养”的产业格局。
拥有礼林、丽阳、鹅湖、镇桥等优质稻基地,乐平市、浮梁县分别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蔬菜、茶叶基地建设示范县,15个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省级认定,42个农产品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有国家龙头企业江西德宇集团和乐平蔬菜公司、浮梁茶叶总公司等一批省级龙头企业。
景德镇市应坚持统筹发展、突出重点、工业理念的发展原则,既要大力发展种植业,又要加快发展养殖业;既要大力抓好农业生产,又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及运输、销售等有关服务业;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立足景德镇市实际,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抓重点,抓关键,集中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都昌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都昌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82205b19cc7931b765ce1564.png)
都昌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下的新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2009年12月12日正式得到国务院的批复[1],成为江西省第一个国家级的特色经济区,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历程碑。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提出是江西省委省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的,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利于构建国家中部发展战略的新支点,有利于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形象。
内容提要:本报告将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总体目标、发展定位、功能定位做简要介绍,然后着重介绍都昌县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新形势下的发展。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模式发展定位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述1.1总体目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分为两个阶段,2009年~2015年为先行先试、强基固本阶段,着力于创新体制机制,初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2016年~2020年为全面发展阶段,主要任务是构建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群[2]。
1.2发展定位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其流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9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范围就是围绕着鄱阳湖的38个县(市、区),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中心始终围绕的是“生态”二字,鄱阳湖是江西人民的母亲湖,养育了一代代的江西人民,同时鄱阳湖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在我国乃至全球生态格局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保护好鄱阳湖的“一湖清水”是江西省人民政府的承诺。
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将生态保护提到了更高的高度。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将自身定位为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区。
1.3功能定位鄱阳湖地区位于沿长江经济带和沿京九经济带的交汇区,是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枢纽;毗邻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是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直接腹地,鄱阳湖地区基础条件较好,以占江西省30%的国土面积,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是江西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
解读_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_
![解读_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_](https://img.taocdn.com/s3/m/ea7c542310661ed9ad51f36d.png)
解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咨询平台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区域范围及功能分区鄱阳湖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和具有世界影响的湿地。
以之为核心的生态经济区,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
该区以我省约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方案秉承国家主体功能区的理念,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需要,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同特征和经济地域的内在联系,提出了符合实际、特色明显的“两区一带”功能分区,即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和高效集约发展区。
湖体核心保护区。
范围为鄱阳湖水体和湿地,以1998年7月30日鄱阳湖最高水位线(吴淞高程湖口水位22.48米)为界线,面积5181平方公里。
区域功能是:强化生态功能,禁止开发建设。
滨湖控制开发带。
范围为沿湖岸线邻水区域,以最高水位线为界线,原则上向陆地延伸3公里,核定面积3746平方公里。
区域功能是:构建生态屏障,严格控制开发。
高效集约发展区。
范围为区域其他地区,面积4.22万平方公里。
区域功能是:集聚经济人口,高效集约开发。
二、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意义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意义,可以从两个角度把握。
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有四个方面的重大意义: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利于加快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
站在江西角度来看,省委、省政府作出这一重大决策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实现江西加快崛起、赶超进位的有效途径;争取江西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有利地位的战略抉择。
第2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状分析
![第2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ad60156c175f0e7cd13721.png)
第2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发展条件分析2.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概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江西省北部,范围包括南昌、鹰潭、景德镇3市所辖县(市、区),以及宜春、九江、新余、上饶、抚州、吉安市的所辖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其中包含6个地级城市,6个县级市,19个县,共494个镇组成的城镇体系。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条件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行政区划以及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城镇 总人口(万城镇人口(万人) 镇(个数)GDP (万元) 财政收入(万城市化水(﹪) 建城区面总面积景德镇市45.79 37.02 5 196.07 15.14 80.85 72.84 423 九江市63.8 47.43 8 390.32 12.88 74.34 89.47 598 新余市92.24 32.86 28 403.94 25.7 35.62 50.5 1789 鹰潭市22.23 14.24 2 65.63 7.27 64.06 23.68 137 抚州市111.11 32.84 27 171.25 5.34 29.56 47.8 2122 南昌县97 23.29 16 255.51 23.96 24.01 30 1683.6 新建县71.5 16.2 19 148.35 9.22 22.66 26 2338 安义县27.7 7.6 10 45.62 2.83 27.44 6.55 665.4 进贤县81.4 14.1 21 148.11 5.41 17.32 25 19552 浮梁县28.3 3.6 17 49.02 3.62 12.72 5.8 2850.8 乐平市86.1 19.4 16 121.95 10.11 22.53 16.7 1982.8 九江县32.3 5.1 11 37.61 3.82 15.79 13.4 873 武宁县37.3 7.3 19 42.26 4 19.57 12 3506.6 永修县37.8 9.4 15 54.34 5.72 24.87 16 2035 德安县 23.1 11.8 13 27.4 3.16 51.08 15 863 星子县 27.7 4.6 10 22.73 2.6 16.61 7.2 719 都昌县 79.6 11 24 36.05 3.23 13.82 10 1988 湖口县 28.9 7 12 48.25 6.02 24.22 11.3 669.3 彭泽县 37.1 6.6 13 31.09 3.15 17.79 7.44 1542 瑞昌县 44.5 11.1 16 52.11 6.35 24.94 14 1423 余江县 37.6 7.5 11 32.9 5.07 19.95 10.5 937 贵溪市 59.5 16.2 18 154.83 19.01 27.23 20.6 2486 新干县 32.1 7 13 43.51 4.54 21.81 13 1252 丰城市 136.1 33.9 27 200.4512.09 24.91 36.8 2845樟树市54.3 15 14 118.03 12.83 27.62 19.5 1291 高安市82.1 21.7 20 92.67 8.67 26.43 20.63 2439.3 东乡县45.3 14.4 13 54.91 6.09 31.79 19.8 1264 余干县97.9 12.9 20 55.64 4.41 13.18 12 2371 鄱阳县155.7 21.4 29 67.45 3.9 13.74 19 4215 万年县39.5 7.5 12 42.39 3.69 18.99 10 1139.7 共青城市12 7.1 3 24.65 2.02 59.17 27 200 总计2050.07 662.37 494 4481.51 335.38 32.31 894.51 51220.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面积为 5.12万km2,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
鄱阳湖生态区
![鄱阳湖生态区](https://img.taocdn.com/s3/m/dbed0c87482fb4daa48d4b5e.png)
鄱阳湖生态区————————————————————————————————作者:————————————————————————————————日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
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名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亦称: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简称:“环鄱地区”、“环鄱区”、“环鄱”或“鄱区”对应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编辑本段一、区域范围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境内,古称彭蠡,《尚书·禹贡》有“彭蠡既潴,阳鸟攸居”之说,又有彭蠡湖、彭蠡泽、彭泽、彭湖、扬澜、宫亭湖等多种称谓。
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达74公里,平均宽16.9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湖体面积3583平方公里(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25.1米左右,容积约276亿立方米,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
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
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河、淮河、海河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
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km2,约占江西省流域面积的97%,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其水系年均径流量为1525亿立方米,约占长江流域年均径流量的16.3%。
鄱阳湖是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是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世界六大湿地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集名山(庐山)、名水(长江)、名湖于一体,其生态环境之美,为世界所罕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解读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edc311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6a.png)
资源开发与利用
资源调查
全面调查鄱阳湖地区的资源分布 、储量和质量,为合理开发利用 提供科学依据。
资源利用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 开发利用鄱阳湖地区的资源,包 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等,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经济发展与转型
01
产业布局
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限制高污染、
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02 03
绿色发展
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推广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的 协调发展。同时鼓励企业进行绿色生产,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和市场竞 争力。
经济转型
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鄱阳湖地区 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实现优势 互补和共同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成
04
果
生态环境改善
01 湖泊水质提升
通过实施严格的环保措施和污水处理工程,鄱阳 湖的水质得到了显著改善,为水生生物提供了良 好的生存环境。
02 湿地保护与恢复
加强对鄱阳湖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有效保护 了湿地生态系统,提高了生物多样性。
03 森林覆盖率增加
通过植树造林等生态工程,鄱阳湖区域的森林覆 盖率逐年上升,增强了区域生态屏障功能。
资源环境
01 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为农 业、工业、旅游业等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02
生态环境优美,拥有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全 球重要的候鸟越冬和繁殖地。
经济地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涵盖了江西省大部分经济总量和人口。
在国家层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被列为重点发展 的生态经济区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1)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现状分析
![(1)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01c0cbd5bbfd0a795673ca.png)
(三) 候鸟减少问题
受鄱阳湖罕见低水位 影响,湿地面积缩小, 生物链在改变,生物 及越冬候鸟的数量也 在减少,2006年底至 2007年初,越冬候鸟 为46万羽,比上年同 期减少27万羽。
(四) 血吸虫问题
鄱阳湖还属于湖沼型血吸虫病疫区,血吸虫病仍然严重威胁着湖区群众 的生产生活,制约环鄱阳湖地区居民生存和发展,制约了沿湖地区经济。
• • • • •
• • • •
(二) 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潜力
• 1、广域开发条件优越。环鄱阳湖区位于国家主要开发轴长江开发轴和京九 开发轴的交汇处,区位优势明显,京九铁路、铜九铁路、昌九、九景高速公 路和计划中的九景衢铁路纵横交错。对外通达能力跨上新的层次,区外交通 发达。 2、水资源和鱼类资源丰富。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具有丰富的水 资源和水生物环境,水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3、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作用,形成了土质肥沃的鄱阳 湖平原,土壤肥沃,光照充足,耕作条件好。农产品量多质优,是我国重要 的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生态绿色食品具有明显的优势,粮、棉、油、 猪产量一直位居全省前列,形成了许多省优、部优免检产品,注册了一系列 著名品牌或商标。多项产品荣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称号。 4、旅游资源丰富。历史上,鄱阳湖是从中原进入江西的要道,对长江流域 的经济文化交流起过重要作用和影响,发生在湖区的重大事件、事故传说、 名人轶事、民俗风情、湖光山色和候鸟栖息群,都具有宝贵的旅游开发价值。 5、发展水上物流业潜力巨大。鄱阳湖水资源丰富,通江达海,如鄱阳湖生 态水利枢纽工程能实现,将再现鄱阳湖水上运输繁荣。
•
•
•
•
三、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重点及其布局
省政府已确定了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范围:以环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强化三带,构进四区,构筑高层次的生态经济 圈。对应省提出的“三带”和主体功能区建设,从国土开发空间布局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分为内核区域,中核区域和外环 区域。内核区域为湖内部水域、湿地,中核区域为沿湖乡镇,外环区域为县城及市(区)等。 构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开发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要以生态为切入点,保护生态环境为着力点,以科 学发展为目标,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 相应产业功能定位可为:内核区域以湿地保护、水产业、物流业及观光和文化旅游业为主导,中核区域以现代农业、生态林 业、生态休闲旅游业为主导,外环区域以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 生产力布局:科学测定环境容量及自然净化承载能力,根据不同区位的环境容量限额,制定相应的工业发展类型和规模。根 据环鄱阳湖地区及流域特点,耗水量大的化工类产业布局拟建在下游地区的湖口及彭泽县;鼓励企业入园,便于园区建污水处理 设施集中处理。 产业发展重点:立足于环湖地区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生态工业、现代物流业和特色生态农业,现代教育产业和历史文化及 自然风光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 (一)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新型产业集聚区 工业发展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优化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 业。充分利用鄱阳湖区风力资源,湖区有100万千瓦以上的发电风力资源,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发展造船业。 坚持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格局,大力提高工业在本区经济中的比重,培养工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以工业的发展带动经 济的稳步发展。不断完善环湖地区投资环境,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实施支柱产业基地化战略,全面提供工业竞争力。实施中 小企业集群化战略,发展特色产业园,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商贸会展业、休闲旅游业、文化创意业、 金融保险、楼宇经济及服务外包业等现代服务业。 (二) 加强宣传,联合做强旅游业 组织精品旅游路线,高规格、高起点建设名山名水名湖名城名村的品牌旅游区。加快湖区旅游景区建设,开发风力发电场、 江南独特沙山沙漠风光和水上游乐等新型景区,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建立具有水乡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力争在九 景衢铁路都昌段取名为鄱阳湖站,开设鄱阳湖论坛,加大鄱阳湖宣传力度,同时,争取鄱阳湖博物馆项目落户九江湖区县并启动 建设。 (三) 推进农业现代化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核心,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数量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转变, 加快特色生态农业的发展。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发挥鄱阳湖大型商品粮基地的作用,加快渔业发展。按照全面提升渔业的 综合生产能力和渔业经济的综合竞争力的要求,配套建设水产品加工体系。大力发展经济作物。调整林业经营结构,保护生态公 益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全面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畜牧业发展。充分发挥草山坡草洲潜力,发展草食家禽养殖。配套建设 加工基地,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根据保护生态的要求,大力提倡测土配方施肥、科学用药,减少农业及渔业面源污染。大力实 施沙山治理和水土保护工程,植树造林,兴建生态公益林。
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SWOT分析
![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SWOT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40203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c.png)
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SWOT分析引言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战略管理工具,用于评估一个项目、产品或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鄱阳湖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三湖一库”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拥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发展生态经济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通过对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SWOT分析,分析其内外部环境因素,为地区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一、优势(Strengths)1.丰富的生态资源:鄱阳湖地区拥有丰富的湖泊、河流、湿地和植被资源,这些资源对于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和渔业等产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2.生态环境优美:鄱阳湖地区的空气质量好,水质清澈,土地质量优越,这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3.地理位置优势:该地区地处江西省中部,毗邻赣江和长江,交通发达,有利于企业运输和物流的发展。
4.文化底蕴深厚:鄱阳湖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这为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劣势(Weaknesses)1.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鄱阳湖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亟待提升。
2.产业结构单一:该地区主要以农业和渔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的动力。
3.生态环境受威胁: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鄱阳湖地区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水污染和土地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4.人才流失:由于发展机会有限,鄱阳湖地区的高级人才普遍流失,限制了地区人力资源的发展。
三、机会(Opportunities)1.生态旅游市场需求增加: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休闲旅游需求的增加,生态旅游市场具有巨大潜力,为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机会。
2.政府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3.发展水产养殖业:鄱阳湖地区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开展水产养殖业可以有效提高地区的经济效益。
4.文化旅游需求增长:人们对于文化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鄱阳湖地区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具有吸引力。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https://img.taocdn.com/s3/m/ef174622a45177232f60a28d.png)
――保护生态环境,创建一流生态文明示范区。
主要是实施“绿色生态江西工程”,以水污染治理为重点,推进污水达标排放工程,制止非法采砂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节能降耗减排工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湿地保护工程,血吸虫病防治工程等建设。
同时,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的前期工作。
――加快经济发展,使环鄱阳湖区成为江西崛起的带动区。
主要是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有序推进昌九工业走廊建设;积极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加强城乡统筹,使环鄱阳湖区成为江西城乡协调先行区。
合理发展大、中、小城市,逐步形成以产业为基础、功能互补、空间布局合理的环鄱阳湖城市群;继续落实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稳定、健全、高效的工作机制。
――建立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统一的长效机制。
科学制定规划,指导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强立法,制定和完善加强鄱阳湖保护治理、促进经济开发等方面的法规;制定新型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分行业制定鼓励、限制、禁止发展的产业目录;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生态保护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
第五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简称“中部博览会”)经国务院批准,由商务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广电总局、国家旅游局、中国贸促会、全国工商联、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以及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六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每年举办一次。
前四届中部博览会分别在湖南长沙、河南郑州、湖北武汉、安徽合肥成功举办。
第五届中部博览会定于2010年9月26-28日在江西南昌举办。
由南昌市人民政府、江西省商务厅、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承办。
五届中部博览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开放合作共赢崛起”为主题,以投资推介、项目对接、贸易展览展示、中部博览会高峰论坛等活动为主要内容,抓住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和全球经济企稳回升、国际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等历史机遇,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突出产业招商,突出区域合作,突出扩大对内对外贸易,突出生态、低碳经济,推动中部地区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https://img.taocdn.com/s3/m/52793b3ef5335a8102d220ab.png)
(三)本质内涵
1、特色是生态。
2、核心是发展。
3、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
4、目标是走出一条科学 发展、绿色崛起之路。
要把握好几个关系
⑴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⑵加快发展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系; ⑶促进当前发展与谋划长远发展的关系; ⑷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与体制机制创新的关系; ⑸发展经济与关注民生的关系。
2、造林绿化“一大四 小”工程。
3、农村垃圾无害化处 理工程。
4、鄱阳湖流域水资源 保护工程。
5、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示范工程。
(二)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
1、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2、创建新型工业体系 3、培育现代服务业
我市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光伏、 • LED半导体照明、 • 航空制造、 • 新材料高技术陶瓷 • 生物和新医药、 • 清洁汽车及动力电池、 • 现代农业和有机食品、 • 文化及创意产业
3、有利于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 施的新支点。
4、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 形象。
二、总体要 求
(一)什么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 1、从地理学上讲,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 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 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 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近 三分之一, 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48亿 元,年末总人口2006.6万人。
(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1、强化水利设施 2、完善交通体系 3、保障能源供应 4、健全信息网络
(四)构建生态文明社会
1、建设绿色乡村 2、创建生态城镇 3、促进社会和谐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f9b308483d049649b665889.png)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述日期:2010-02-03 | 保护视力色:名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亦称: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简称:“环鄱地区”、“环鄱区”、“环鄱”或“鄱区”对应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一、区域范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
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人口占江西省50%,经济总量占江西省60%。
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
鄱阳湖又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年均入江水量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
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还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具有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条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38个县市区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九江县、彭泽县、德安县、星子县、永修县、湖口县、都昌县、武宁县;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东乡县;浮梁县;余江县;新干县瑞昌市;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乐平市;贵溪市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浔阳区、庐山区;珠山区、昌江区;月湖区;临川区;渝水区共青城二、区域定位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定位是:1.建设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2.建设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3.加快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带动区4.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三、战略目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近期为2009年至2015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
2009年—2015年的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壮大生态经济实力,初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到2015年实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率先在欠发达地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到2020年,构建保障有力的生态安全体系,形成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群,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
1-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和功能区划研究
![1-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和功能区划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ce54c12783e0912a3162a46.png)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和功能区划研究(主报告)目录第一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确定第一节地域范围确定基本原则与主要指标一、行政界线的完整性二、生态系统的相对完整性三、区域经济协作的统筹性及县域经济之间的依存性四、城乡居民点体系的系统性五、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相对完整性第二节研究主要结论一、研究区的确定二、城镇空间联系隶属度分析4三、人口经济指标的离散程度分析四、推荐方案的形成6五、多方案比较8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地域范围最终确定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中部地区其它试验区的地位比较第二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功能区划第一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第二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一、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二、土壤保持功能重要性三、防洪蓄洪功能重要性四、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重要性五、生态系统的产品提供功能第三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一、土地(耕地)承载力二、水资源承载力三、生态环境承载力第四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的开发密度分析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潜力分析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分工与空间布局分析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的战略分析第五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体功能分区一、主体功能分区的区划原则二、禁止开发区及其政策导向三、限制开发区及其政策导向四、重点开发区及其政策导向五、优化开发区及其政策导向第六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一、农业用地区二、生态林用地区三、城镇及工业用地区四、湿地保护区附件1:研究技术思路第一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确定第一节地域范围确定基本原则与主要指标一、行政界线的完整性本研究以保持县域界线的完整为原则,一是由于县级单位长期以来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县域单元的数量、国土面积、经济实力和管理手段比较适中;二是依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原则上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三是社会经济数据大多都是以县为单位统计,这是区域研究分析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述日期:2010-02-03 | 保护视力色:名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亦称: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简称:“环鄱地区”、“环鄱区”、“环鄱”或“鄱区”对应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一、区域范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
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人口占江西省50%,经济总量占江西省60%。
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
鄱阳湖又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年均入江水量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
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还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具有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条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38个县市区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九江县、彭泽县、德安县、星子县、永修县、湖口县、都昌县、武宁县;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东乡县;浮梁县;余江县;新干县瑞昌市;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乐平市;贵溪市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浔阳区、庐山区;珠山区、昌江区;月湖区;临川区;渝水区共青城二、区域定位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定位是:1.建设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2.建设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3.加快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带动区4.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三、战略目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近期为2009年至2015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
2009年—2015年的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壮大生态经济实力,初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到2015年实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率先在欠发达地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到2020年,构建保障有力的生态安全体系,形成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群,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
区域规划四、意义加快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利于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
国务院指出,要把鄱阳湖区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重大举措,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推动这一地区科学发展。
国务院要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要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五、区域产业基地光电产业基地:以南昌为中心,重点建设硅衬底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及器件项目、LED照明光源项目、高亮度LED显示屏项目、LED背光源项目、有机发光器件(OLED)项目、计算机等终端电子产品项目、第三代移动通信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新能源产业基地:以南昌、新余为中心,重点发展高性能且资源高效利用的高纯硅材料、太阳能电池组件与发电系统、兆瓦级以上风电设备和螺杆膨胀发电机组等项目。
生物产业基地:以南昌、樟树为中心,依托南昌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樟树中药产业传统优势,重点推进中药现代化,建设治疗艾滋病新药、抗癌原料药、新型功能糖、血细胞分析仪器、磁共振成像系统等产业化项目,积极培育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新兴产业,形成从生物医药到生物医疗器械、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的完整产业链。
铜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以鹰潭、南昌为中心,以江铜集团为龙头,提高铜冶炼水平,重点开发铜引线框架、铜板带、铜箔、特种漆包线等高精度、高性能产品。
优质钢材深加工基地:以超量或等量淘汰省内落后钢铁产能为前提,依托新钢、萍钢、南钢现有生产能力,以区域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发展船板、弹簧钢、建筑用钢、线材等钢材深加工产品,提升钢材深加工水平。
炼油及化工产业基地:以九江为中心,实施九江石化油品质量升级工程,适时实施化肥原料路线改造项目,落实环保措施;以永修为中心,重点发展有机硅单体和有机硅系列深加工;以樟树、新干为中心,积极开发离子膜烧碱、纯碱以及无机氯产品和有机氯产品。
航空产业基地:以南昌、景德镇为中心,积极参与民用飞机制造,承担国际航空转包生产任务,重点建设南昌航空工业城。
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以环湖中心城市为重点,重点开发乘用车、商用车、特种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以及小型高速柴油机、汽油发动机、变速器、柴油车超低排放后处理装置。
六、区域内主要城市发展坐标南昌:全面提升中心城区的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
强化昌北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引领作用,重点发展汽车、航空、医药食品、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等产业,全面提升先进制造业基地水平;加快发展金融、商贸、物流、会展、旅游、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金融、旅游集散中心,全国重要的服务外包示范基地。
加快形成南昌一小时经济圈,联动发展新建、安义、进贤、余干、南昌县城和丰城、樟树、高安市区。
九江:进一步发挥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加快临港产业开发,积极发展商贸旅游业,建成赣北区域中心城市、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区域性物流枢纽和长江沿岸重要工业基地。
以九江城区为中心,联动发展瑞昌、沙河、湖口、彭泽沿江城镇板块以及德安、共青、永修、星子、都昌南部城镇板块。
景德镇:依托千年瓷都的产业基础和品牌优势,积极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大力发展功能陶瓷、结构陶瓷、生物陶瓷、工艺陶瓷和精品建筑陶瓷,培育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世界瓷都、赣东北工业重镇和文化生态旅游城市。
以景德镇城区为中心,联动发展浮梁、鄱阳、万年县城和乐平市区,形成以景德镇为中心的赣东北城镇群。
鹰潭:发挥铜产业基础、交通枢纽、旅游资源优势,建设世界铜都、赣东北物流中心和道教文化旅游城市;依托中心城区,向东逐步与贵溪城区连接成片,向南逐步建成宝山片区,进一步建设余江县城。
新余:着力发展光伏、钢铁和旅游产业,建设光伏产业基地、特种钢材制造基地和赣西区域中心城市;以主城区为依托,重点建设下村、罗坊工业基地。
抚州: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医药轻纺和文化产业,创建工业新城和文化生态旅游名城;以新城区为依托,联动建设东乡县城,加快融入南昌一小时经济圈。
七、主要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创建一流生态文明示范区。
主要是实施“绿色生态江西工程”,以水污染治理为重点,推进污水达标排放工程,制止非法采砂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节能降耗减排工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湿地保护工程,血吸虫病防治工程等建设。
同时,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的前期工作。
――加快经济发展,使环鄱阳湖区成为江西崛起的带动区。
主要是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有序推进昌九工业走廊建设;积极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加强城乡统筹,使环鄱阳湖区成为江西城乡协调先行区。
合理发展大、中、小城市,逐步形成以产业为基础、功能互补、空间布局合理的环鄱阳湖城市群;继续落实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稳定、健全、高效的工作机制。
――建立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统一的长效机制。
科学制定规划,指导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强立法,制定和完善加强鄱阳湖保护治理、促进经济开发等方面的法规;制定新型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分行业制定鼓励、限制、禁止发展的产业目录;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生态保护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
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成员城市南昌、景德镇、鹰潭、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相关链接:2009年12月15日,江西省发改委主任姚木根接受记者专访,就网友关心的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背景、战略意义、战略定位、战略目标等问题一一作答。
1、请问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什么重大战略背景?姚木根:考察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背景,实际上就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我认为,至少需要从三个层次来理解:首先,从国际战略背景来看,全世界都开始认真思考和审视人类文明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的工业文明造就了人类三百年来的辉煌成就,但同时导致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全球气候变暖就是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综合症”。
人类的明天将向何方?全世界都在关注、都在思考、都在努力,《京都议定书》释放了一丝曙光,“巴厘路线图”又提供了一线希望,尚在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正在谋求共识和共同努力,但仅仅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实践。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是中国政府在承担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上,作出的一次主动响应、积极作为的生动实践。
其次,从国内战略背景来看,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由一穷二白的农业社会,发展为国民收入处于中等偏上的工业主导国家,并正在向高等收入国家大踏步迈进,然而,在这样艰难转型的过程中,尚未完成工业化进程的中国,却面临了工业发达国家同样的生态环境恶化、资源能源制约等问题,显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传统工业化模式难以为继。
为此,中央先后提出科学发展观、“两型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崭新理念和重大战略方针,目的就是要引导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恰恰可为实现这一目的提供示范引领作用。
最后,不容忽视的是江西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江西正处在人均GDP2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重要时期,国内外实践表明,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资源能源压力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容易恶化的关键时期,必须探索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子。
同时,江西欠发达地区的地位尚未根本转变,作为欠发达地区,最大的愿望就是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而当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实质就是发展权之争,因此,要根本转变欠发达地区的地位,必须从全局着眼、从长远出发,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保护江西的青山绿水,为江西未来赢得更多的发展权利、更大的发展空间。
还有一点必须强调的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对江西原有区域发展战略的继承、提升和突破,秉承了山江湖工程、昌九工业走廊、九江沿江开发、环鄱阳湖城市群等一系列战略方针,同时也是对历次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的积极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提出:江西要齐心协力、富民兴赣,可以、也应当在促进中部崛起中有更大的作为”,温家宝总理在有关文件上批示:“要保护好鄱阳湖生态环境,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