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题库
小学课外必读书《史记》阅读测试题
小学课外必读书《史记》阅读测试题一、填空。
(每空2分,共60分)1.黄帝名(),他与()的两支力量合并在一起,后世的我们被称“炎黄子孙”。
2.()的儿子启建立了夏王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制王朝。
3.烽火台上的士兵一旦发现敌情,白天就点起(),夜间点燃()向四处报警。
4.郑国商人()把自己贩卖的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牛送给秦国军队,还假称这是郑国国君对秦军的慰劳,使得敌人放弃了对郑国的偷袭计划。
5.公元前()年,()灭掉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
6.“不鸣则已,()”的()善于纳谏,从一个昏君变成了一个英明的君主,使楚国成为了诸侯中的强国。
7.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 )年,孔子周游列国( )年。
8.司马迁说:“假如()还活着,我即使为他驾车,也是心甘情愿的。
”9.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10. ()建议秦始皇修筑长城,以保护秦朝不受北方各少数民族军队的滋扰。
11.淮阴侯韩信年轻时就敢于忍受(),承受各种折磨,后来成了一代名将。
12.因为苏秦的合纵策略,秦国有15年不敢出()攻打六国。
13. ()通过赛马的方式,向齐威王推荐()。
14.屈原创造的诗体被后人称为()。
15.华夏民族的祖先是()。
1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17.历史上所说的“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和()。
18.“管鲍之交”指的是著名历史人物()和()。
19.使秦国由弱变强,逐步走上霸主之位的著名变法是()。
20.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
二、判断题。
对的填“对”,错的填“错”。
(共20分)1.刘邦月下追韩信,并任命他为大将。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3.赵武灵王在赵国推行胡服,并招募士卒训练骑射,使赵国的实力很快增强了。
()4.孔子出身于贵族之家,从小家境富裕,遍览群书。
()5.虞国国君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借道给晋国去攻打虢国,结果也被晋国吞并。
《史记》题库
1、判断题1.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史记》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年左右的历史。
√4、《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
√5、《史记》与《资治通鉴》(司马光)并称“史学双璧”。
√6、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孙皓晖的《大秦帝国》和寒川子的《战国纵横》均取材于《史记》。
√7、《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
√8、《史记》的写作方式首开纪传体之先河:以描写人物的生平为主,年代先后为副。
√9、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
√10、《赵氏孤儿》是取自《史记》的故事。
√11、《史记·张仪列传》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指舆论作用极大。
√12、《吕不韦列传》是吕不韦一个人的传记,但作者通过这篇传载,反映了秦廷内部的争权夺利、皇太后的放荡生活,以及政治斗争的残酷无情。
√13、《淮阴侯列传》本传记载了西汉开国功臣韩信一生的事迹,突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累累战功。
功高于世,却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场。
注入了作者无限同情和感慨。
√14、《刺客列传》是太史公司马迁著作《史记》上的一篇文章。
同时也有同名电影《刺客列传》、童超著小说《刺客列传》,以及连载于《飒漫画》上的同名漫画。
√15、《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秦朝建立前后四十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场面。
√16、《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孔子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17、《高祖本纪》记述了汉高祖刘邦从布衣到皇帝的传奇一生。
√18、“戎马一生终难封侯”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史记练习题及答案
史记练习题及答案一、(每小题3分,24分)1.下列句子全都有通假字一组是()A.召有司案图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公子与侯生决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C.侯生果北乡自刭三年不蜚又不鸣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D.公子引侯生坐上坐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骓不逝兮可奈何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韩厥许诺,称疾不出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魏王豹谒,归视亲疾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公子闻之,往请请数公子行日我身自请之而不肯C.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D.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丞相奏事,因言错擅凿庙垣为门轲既取图奏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3.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璧有瑕,请指示王世人皆以赢为小人,以公子为长者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彼以我能成事,故先我死B.臣所以去亲戚而侍君者执法在傍,御史在后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C.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所击者服,未尝败北晁错,颍川人也。
”——蔺相如C.“定三秦,遂分兵以北,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而有之”——张良D.“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项羽8.对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史”是指清代乾隆年间编定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
我想,说到这里,我已经约略勾画了司马迁最艰深的感人之处。
20.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历史的母本”的理解。
(4分)21.作者在文中说,司马迁是以文人的身份推进着文化史。
你怎么看?请结合本文和《史记》谈谈你的看法。
史记故事练习题及答案
史记故事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史记》的作者是谁?A. 司马迁B. 司马光C. 司马昭D. 司马炎答案:A2. 《史记》记载的起始时间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答案:A3. 以下哪个人物不是《史记》中记载的?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项羽答案:C4. 《史记》中“世家”指的是什么?A. 皇帝的家谱B. 贵族的家谱C. 士人的家谱D. 百姓的家谱答案:B5. 《史记》中“列传”主要记载的是?A. 皇帝的事迹B. 贵族的事迹C. 士人的事迹D. 百姓的事迹答案:C二、填空题6.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__体史书。
答案:纪传7. 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历史分为本纪、表、志、世家和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主要记载的是_________。
答案:皇帝8. 《史记》中记载的“春秋五霸”包括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_________。
答案:楚庄王9. 《史记》中“项羽本纪”记载了项羽的生平事迹,其中“_________”是项羽的标志性事件。
答案:破釜沉舟10. 《史记》中的“_________”是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总结。
答案:太史公曰三、简答题11. 请简述《史记》中“鸿门宴”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答案:鸿门宴是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关键时刻,项羽在鸿门设宴邀请刘邦,企图解决双方的矛盾。
主要人物包括刘邦、项羽、范增和张良等。
12. 《史记》中“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中,荆轲为何要刺杀秦王?答案:荆轲刺秦王是因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对燕国的威胁日益增大,燕太子丹为了挽救燕国,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以阻止秦国的扩张。
四、论述题13. 论述《史记》在中国史学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史记》是中国史学的开山之作,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对后世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记录了从远古到西汉初年的历史,而且以其生动的叙述、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文笔,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史记故事练习题 及答案
史记故事练习题及答案史记故事练习题及答案史记是中国古代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一部重要史书,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巅峰之作。
它以其详实的记载和独特的叙事风格,成为了后世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史记中的故事,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些史记故事的练习题。
练习题一:史记中的“刺字诗”是哪个故事的内容?答案:史记中的“刺字诗”出现在《项羽本纪》中。
这个故事讲述了项羽攻下垓下后,刘邦被困在垓下城中。
项羽派人给刘邦送去了一封信,信中要求刘邦自尽。
刘邦在接到信后,心生一计,将信纸上的字用刀刻成了“刺字诗”,并派人将这首诗送回给项羽。
这首诗写道:“项充、项伯,封侯事业,莫如项王好;刘季、刘盈,封侯事业,莫如刘邦好。
”这首诗讽刺了项羽的野心和刘邦的智慧,使得项羽对刘邦的威胁减弱,最终刘邦得以保全性命。
练习题二:史记中的“断发文身”是哪个故事的内容?答案:史记中的“断发文身”出现在《魏公子列传》中。
这个故事讲述了魏公子无忌为了报答救命之恩,愿意断发文身,以示忠诚。
当时,魏公子无忌遇到了燕国的使者燕昭王,燕昭王要求魏公子无忌为他效力,但魏公子无忌坚决拒绝。
为了表达自己的决心,他用刀将自己的头发剃掉,用针刺破自己的身体,以示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
这个故事展现了古代士人对忠诚的追求和表达方式。
练习题三:史记中的“鸿门宴”是哪个故事的内容?答案:史记中的“鸿门宴”出现在《项羽本纪》中。
这个故事讲述了汉朝刘邦和楚国项羽之间的一次宴会。
当时,刘邦作为客人被邀请到项羽的宴会上,但其实项羽心怀叵测,想要暗害刘邦。
然而,在宴会上,刘邦机智地利用项羽的酒量不好,将酒杯温柔地敬给项羽,并借机向项羽表达了自己的忠诚和希望能够和平共处。
这个故事展示了刘邦的智慧和机智,也揭示了古代政治斗争中的一些策略和手段。
通过这些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史记中的故事,深入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
史记作为一部重要的史书,不仅仅是一部记载历史事件的工具,更是一本启迪智慧、塑造人格的宝典。
《史记》中的高考试题
《史记》中的高考试题2001年的《史记•田单列传》,2002年的《史记•李将军列传》,2004年福建卷的《史记•张丞相列传》,2005全国卷Ⅱ《史记•滑稽列传》,2006年的文言文选材仍以人物传记为主,范围进一步扩大。
17套试卷中有9套从二十四史中取材,其中《史记》就占了3篇:全国卷Ⅱ《史记•季荀栾布列传》,福建卷《史记•伯夷列传》,山东卷《史记•儒林列传》。
2008年虽然没有从《史记》中直接出题,但浙江卷给文言断句的材料就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2004年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 题。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
从击黥布军,为都尉。
孝文时,嘉迁为御史大夫。
张苍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
”广国贤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可,而高帝时大臣又皆多死,余见无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为丞相,因故邑封为故安侯。
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
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隆爱幸,赏赐累巨万。
文帝尝燕饮通家,其宠如是。
是时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
丞相奏事毕,因言曰:“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罢朝坐府中,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
通恐,入言文帝。
文帝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
”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
嘉坐自如,故不为礼,责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
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
吏今行斩之!”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
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而谢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释之。
”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丞相几杀臣。
”嘉为丞相五岁,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
二年,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谪罚侵削诸侯,而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疾错。
错为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一门南出。
南出者,太上皇庙堧垣。
嘉闻之,欲因此以法错擅穿宗庙垣为门,奏请诛错。
错客有语错,错恐,夜入宫上谒,自归景帝。
史记复习题及答案
史记复习题及答案《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全书共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下面是一份《史记》复习题及答案的示例:一、选择题1. 《史记》的作者是谁?A. 司马光B. 司马迁C. 司马昭D. 司马炎答案:B2. 《史记》共包含多少篇?A. 一百篇B. 一百二十篇C. 一百三十篇D. 一百五十篇答案:C3. 《史记》的体裁是什么?A. 编年体B. 纪传体C. 纪事本末体D. 断代史答案:B4. 《史记》中记载的第一个皇帝是谁?A. 秦始皇B. 汉武帝C. 黄帝D. 尧答案:C5. 以下哪一篇不属于《史记》的“本纪”?A. 五帝本纪B. 十二诸侯年表C. 秦始皇本纪D. 高祖本纪答案:B二、填空题6. 《史记》的“世家”主要记载了________的事迹。
答案:诸侯7. 《史记》中的“列传”记载了________的生平。
A. 各类人物B. 皇帝C. 诸侯D. 官员答案:A8. 《史记》的“表”部分主要记载了________。
A. 历史事件B. 人物传记C. 年号和世系D. 地理分布答案:C9. 《史记》中,司马迁通过________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A. 纪B. 传C. 表D. 书答案:B10. 《史记》中“太史公曰”是司马迁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________。
A. 客观记录B. 主观评价C. 个人见解D. 详细描述答案:C三、简答题11. 请简述《史记》的“十表”中包含哪些内容?答案:《史记》的“十表”包括:《十二诸侯年表》、《六国年表》、《秦楚之际月表》、《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惠景间侯者年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礼乐志》、《律历志》等,主要记载了各个时期的年号、世系、重要事件等。
12. 《史记》中“列传”的编排原则是什么?答案:《史记》中的“列传”按照人物的类别进行编排,如《刺客列传》记载了刺客的故事,《游侠列传》记载了游侠的故事,每个列传都围绕一类人物展开,通过他们的生平事迹来反映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
史记历史问答题目
1.周的始祖名叫?弃2.“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这一诗句描述的事件女主人公是?姜原3.弃的封地在今天的哪个省?陕西4.古公亶父率领后稷宗族来到了岐山下周原之后,贬斥戎狄习俗,营建城池,修筑房屋,还遵循殷商建立了什么官吏制度?五官有司5.古公亶父的儿子太伯和虞仲知道了古公想要传位给季历,所以逃到了哪里?到了那里以后他们做了什么?(荆楚)荆蛮;文身断发6.伯夷、叔齐两人为何投奔姬昌?善养老7.纣王把姬昌囚禁在羑里,然而却被宝马奇物打动,不仅释放了姬昌,还赐之斧钺,许以征伐。
而姬昌则抓住机会,献上了什么以请求纣王去除炮烙?洛西之地8.虞和芮的领主相争,久而无果,遂到姬昌处请求决断,然而进入周境,却看到一幅不争不抢敬老爱幼的和谐景象,惭愧而去。
虞、芮争的到底是什么?田9.姬昌死前把都城迁到了什么地方?酆(酆邑)10.姬发即位时岁数的十位数是多少?811.渡河的时候什么东西跳进了王船?白鱼12.纣王杀害比干,疵和彊很害怕,于是带着什么东西跑到周?乐器13.太伯跑到了荆蛮之地,也还是很有威望,自号为?句吴14.武王伐殷成功,太伯的后代也受益,有两支受封,一支在蛮夷,即吴;一支在中国,是?虞15.诸樊由于轻敌冒进,被谁射死在城门?牛臣16.季札出使鲁国,展现出了极高的音乐和礼教水平,鲁国最后出演的是哪一曲音乐?招箾17.离开鲁国后季札去了齐国,再之后到了郑国和谁如同旧交?子产18.来到晋国,季札大胆的作出了“晋国其萃於三家乎”的预言,这话说的是魏舒、赵武和谁?韩起19.楚灵王会盟诸侯进攻吴国硃方,借口是诛杀谁?庆封20.“近刑人则轻死之道”说的是谁的教训?馀祭21.吕尚“太公望”的名号是从文王哪句话而来?吾先君太公望子久矣22.战胜殷商之后不久,武王即生病不适,朝野不稳,周公只得祝告哪三位先人?太王(古公亶父)、王季(季历)、文王(姬昌)23.我吃顿饭都要吐出来三次,这是周公对谁的教导?伯禽24.管、蔡、武庚叛乱,以何为主力?淮夷25.周公前往东方平定叛乱,恰好唐叔得到了奇特的禾苗,于是成王干脆让唐叔带着借这东西来东方找到周公一起祭拜,作了一首诗,名叫?嘉禾26.周公希望把自己埋葬在哪里?成周27.但是最终成王把周公和谁葬在一起?文王28.周公死后天地异象,暴风惊雷,摧毁作物,这时候大家只好拿出周公所留下的什么来祭告安宁?金滕(书)29.召公治西方,政通人和,决断清明,大家都很怀念他,不砍和他有关的那棵树,那是一棵什么树?甘棠30.管叔在姬昌的嫡子当中排行第几?3。
《史记》综合测试题(A)
高三教学质量调研《史记》综合测试题(A)第Ⅰ卷(36分)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涉及选修内容中的《史记》部分.命题以讲读课文为主.适用于鲁人版。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HB或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每小题3分.24分)1.下列句子全都有通假字一组是()A.召有司案图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公子与侯生决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C.侯生果北乡自刭三年不蜚又不鸣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D.公子引侯生坐上坐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骓不逝兮可奈何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韩厥许诺.称疾.不出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魏王豹谒.归视亲疾.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公子闻之.往请.请.数公子行日我身自请.之而不肯C.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D.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丞相奏.事.因言错擅凿庙垣为门轲既取图奏.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3.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璧有瑕.请指示..王世人皆以赢为小人.以公子为长者..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彼以我能成事...故先我死B.臣所以去亲戚..而侍君者执法..在傍.御史在后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C.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所击者服.未尝败北..晁错.颍川人也。
以文学..为太常掌故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D.吾不忍..为之民也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赵襄王郊.迎甘罗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B.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自缪公以来.稍蚕.食诸侯若幸而男..吾奉之C.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怀.其璧.从径道亡武安君南.挫强楚D.昔下宫之难不能死.田单乃起.引还.东向坐.师.事之公子乃自骄而功.之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地十余年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B.即不灭.若.无声君不若.引兵直走大梁虞兮虞兮奈若.何若.朋友交游.久不想见C.臣乃.敢上璧嬴乃.夷门抱关者也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乃.敢引兵遂下D.如姬为.公子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臣尝为.秦昭王伐赵6.下列句子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都需要调整语序的一项是()A.君何以知燕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必为二子所禽矣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B.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以勇气闻于诸侯C.不敢任公子以国政魏师还.与齐战于桂陵乃封甘罗.以为上卿我何渡为D.何功之有哉淳于髡说之以隐窃载与之齐北有甘泉、谷口之固7.《史记》在文末总是用“太史公曰”对所传人物进行评价.下列评价对应的人物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
(完整版)《史记》题库
(完整版)《史记》题库一、判断题1.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史记》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年左右的历史。
√4、《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
√5、《史记》与《资治通鉴》(司马光)并称“史学双璧”。
√6、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孙皓晖的《大秦帝国》和寒川子的《战国纵横》均取材于《史记》。
√7、《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
√8、《史记》的写作方式首开纪传体之先河:以描写人物的生平为主,年代先后为副。
√9、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
√10、《赵氏孤儿》是取自《史记》的故事。
√11、《史记·张仪列传》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指舆论作用极大。
√12、《吕不韦列传》是吕不韦一个人的传记,但作者通过这篇传载,反映了秦廷内部的争权夺利、皇太后的放荡生活,以及政治斗争的残酷无情。
√13、《淮阴侯列传》本传记载了西汉开国功臣韩信一生的事迹,突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累累战功。
功高于世,却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场。
注入了作者无限同情和感慨。
√14、《刺客列传》是太史公司马迁著作《史记》上的一篇文章。
同时也有同名电影《刺客列传》、童超著小说《刺客列传》,以及连载于《飒漫画》上的同名漫画。
√15、《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秦朝建立前后四十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场面。
√16、《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孔子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17、《高祖本纪》记述了汉高祖刘邦从布衣到皇帝的传奇一生。
《史记》试题及答案
《史记》试题1一、选择题1、曾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人是:()A 李白B 鲁迅C 巴金D 老舍2、成语“破釜沉舟”讲的是谁的故事:()A 刘邦B 萧何C 张良D 勾践3、“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讲的著名历史人物是:()A 韩信B 萧何C 张良D 孙膑4、“烽火戏诸侯”故事中讲到的昏君是:()A 纣王B 周幽王C 夫差D 燕昭王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A 秦始皇B 周武王C 刘邦D 商纣王6、“智过韶关,一夜之间白了头”的著名历史人物是:()A 齐桓公B 伍子胥C 勾践D 夫差7、刘邦于项羽划定了楚汉边界,它就是()A邗沟 B鸿沟C长城8、“国人暴动”时,平民和贵族要杀死()A周幽王B周厉王C周武王9、主张连横实现秦国统一六国的是()A苏秦B张仪 C商鞅10、涿鹿之战的对战双方是()A刘邦与项羽B 黄帝与蚩尤C周武王与商纣王11、下令焚书坑儒的是()A秦始皇B胡亥C扶苏1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中的沛公是()A刘邦B范增C项羽13、()是六国中最后灭亡的。
A赵国B齐国C楚国14、孔子出生在()A鲁国B燕国C韩国15、()答应与楚国交战时晋军将退避三舍。
A 楚成王B重耳C子玉二、填空1、中华民族的祖先是()和黄帝,黄帝名轩辕氏,中华民族是()的说法由此而来。
2、“管鲍之交”指的是著名历史人物()和()。
3、使秦国由弱变强,逐渐走上霸主职位的著名变法是()。
4、汉高祖刘邦衣锦还乡时即兴创作了一首著名诗歌,题目是()。
5、“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里的“成败人物”是指()。
6、走出一条中原通西亚的“丝绸之路”的人物是()。
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善于纳谏。
8、()建议秦始皇修筑长城以保护秦朝免受北方各少数民族军队的滋扰。
9、淮阴侯()年轻时敢于忍受胯下之辱,承受折磨,后来成了一代名将。
10、()通过赛马的方式,向齐威王推荐()。
三、判断题。
1.刘邦月下追韩信,并任命他为大将。
《史记》习题和答案
《史记》习题和答案《史记》是中国古代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巅峰之作。
它以其独特的史料收集和叙事风格,成为了后世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书。
而对于学习《史记》的人来说,习题和答案是检验自己对书中内容理解的重要方式之一。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史记》的习题和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经典之作。
一、简答题1. 司马迁是《史记》的作者吗?答:是的,司马迁是《史记》的作者。
2. 《史记》的体裁是什么?答:《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3. 《史记》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答:《史记》的内容包括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各个方面,如帝王纪、列传、表等。
4. 《史记》的叙事风格有何特点?答:《史记》的叙事风格严谨而生动,注重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并以纪传体的形式进行叙述。
5. 《史记》的价值在于哪些方面?答:《史记》作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巅峰之作,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它不仅记录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二、选择题1. 《史记》的作者是谁?A. 司马光B. 司马迁C. 司马炎D. 司马昭答:B2. 《史记》的体裁是什么?A. 小说B. 诗歌C. 传记D. 通史答:D3. 《史记》的叙事风格如何?A. 生硬枯燥B. 流水账式C. 生动严谨D. 虚构夸张答:C4. 《史记》的内容包括了哪些方面?A. 帝王纪B. 列传C. 表D. 以上都是答:D5. 《史记》的价值在于哪些方面?A. 历史价值B. 文化价值C. 人文价值D. 以上都是答:D三、问答题1.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何时生活的?答:司马迁生活在公元前145年至公元前86年之间。
2. 《史记》的内容主要涉及哪个历史时期?答:《史记》的内容主要涉及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
3. 《史记》中最著名的篇章是哪一篇?答:《史记》中最著名的篇章是《太史公自序》。
4. 《史记》对于后世的影响有哪些?答:《史记》对于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它成为了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书,对后世的历史学家和文化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史记练习题及答案
史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史记》的作者是:A. 班固B. 司马光C. 司马迁D. 范晔2. 《史记》记载的历史时期是从:A. 黄帝B. 夏朝C. 商朝D. 周朝3. 《史记》中“世家”指的是:A. 皇帝的家族B. 诸侯的家族C. 普通百姓D. 士人4. 《史记》中“列传”记载的是: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普通百姓的事迹D. 士人和著名人物的事迹5. 《史记》中“本纪”记载的是: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普通百姓的事迹D. 历史事件的概述二、填空题1.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______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2. 《史记》的“表”是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的,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的______。
3. 《史记》中的“书”主要记载了______、制度、法律等内容。
4. 《史记》中“列女传”记载了______的事迹,展现了她们的品德和才华。
三、简答题1. 简述《史记》的体例结构。
2. 描述《史记》中“太史公自序”的内容和意义。
四、论述题1. 分析《史记》在中国古代史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B4. D5. A二、填空题1. 1302. 重大事件3. 政治、经济4. 妇女三、简答题1. 《史记》的体例结构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
本纪记载帝王的事迹,表按照时间顺序编排,记录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书记载政治、经济、制度、法律等内容,世家记载诸侯的事迹,列传记载士人和著名人物的事迹。
2. “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对自己生平和写作《史记》的动机、目的的自述,它体现了司马迁的史学思想和治史方法,是了解《史记》及其作者的重要资料。
四、论述题1. 《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对后世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不仅记载了丰富的历史资料,而且以其生动的叙述、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文笔,成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典范。
史记练习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史记练习题及答案一、(每小题3分,24分)1.下列句子全都有通假字一组是()A.召有司案图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公子与侯生决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二侯生果北乡自刭三年不蜚又不鸣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D,公子引侯生坐上坐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雅不逝兮可奈何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韩厥许诺,称疾不出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魏王豹谒,归视亲疾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公子闻之,往请请数公子行日我身自请之而不肯C.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D,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丞相奏事,因言错擅凿庙垣为门轲既取图奏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3.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璧有瑕,请指示王世人皆以赢为小人,以公子为长者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彼以我能成事,故先我死B.臣所以去亲戚而侍君者执法在傍,御史在后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C.□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所击者服,未尝败北晁错,颍川人也。
”一一蔺相如c.“定三秦,遂分兵以北,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而有之”一一张良D,“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一一项羽8.对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 “二十四史”是指清代乾隆年间编定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
我想,说到这里,我已经约略勾画了司马迁最艰深的感人之处。
20.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历史的母本”的理解。
(4 分)21.作者在文中说,司马迁是以文人的身份推进着文化史。
你怎么看?请结合本文和《史记》谈谈你的看法。
《史记》测试题及答案
《史记》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史记》的作者是谁?A. 司马迁B. 司马光C. 司马昭D. 司马炎答案:A2. 《史记》共有多少篇?A. 一百篇B. 一百二十篇C. 一百五十篇D. 一百八十篇答案:B3. 《史记》的体裁是什么?A. 编年体B. 纪传体C. 纪事本末体D. 纪事体答案:B4. 《史记》中记载的最早的历史时期是?A. 黄帝时期B. 夏朝C. 商朝D. 周朝答案:A5. 《史记》中“世家”指的是什么?A. 皇帝的家谱B. 诸侯的家谱C. 士大夫的家谱D. 普通百姓的家谱答案:B二、填空题6.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________,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答案:纪传体通史7.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因________事件被处以宫刑。
答案:李陵8. 《史记》中的“本纪”部分主要记载了________的事迹。
答案:帝王9. 《史记》中的“列传”部分主要记载了________的事迹。
答案:各类人物10. 《史记》中记载的“太史公曰”是司马迁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________。
答案:个人评价三、简答题11. 简述《史记》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答案:《史记》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著。
它记载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共分为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
《史记》的特点在于它不仅详细记载了历史事件,还深入分析了历史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
12. 请列举《史记》中的几个著名人物,并简要介绍他们的主要事迹。
答案:《史记》中记载了许多著名人物,如:- 黄帝:中国远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六国的皇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 项羽:秦末汉初的著名军事家,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失败自刎。
- 刘邦:汉朝的开国皇帝,以智取天下,建立了汉朝。
四、论述题13. 论述《史记》在中国史学和文学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史记练习题及答案
史记练习题及答案史记练习题及答案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史书,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巅峰之作。
它由司马迁撰写,以纪传体的形式,系统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涵盖了几千年的时间跨度。
作为一部经典的历史文献,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给出一些关于史记的练习题及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伟大的史书。
练习题一:史记是在哪个朝代写成的?答案:史记是在西汉朝代写成的。
司马迁生活在公元前145年到公元前86年之间,他在西汉武帝时担任过史官,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支持。
史记的撰写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109年到公元前91年之间。
练习题二:史记的体裁是什么?答案:史记的体裁是纪传体。
纪传体是中国古代史书的一种常见形式,它通过纪传两种不同的文体来叙述历史。
纪部主要是按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事件,而传部则是按人物记载历史。
史记中的纪传体结构使得读者可以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练习题三:史记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答案:史记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了历史事件、人物事迹、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等多个方面。
史记共分为十二本,每本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内容。
其中,黄帝本主要记载了上古时期的历史;夏本、商本、周本则分别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秦本主要记载了秦朝的历史;汉本则记载了西汉的历史。
此外,史记还包括了列传部分,记载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
练习题四:史记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答案:史记作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巅峰之作,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首先,史记为后世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史料,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其次,史记以其严谨的史学方法和独特的叙述风格,成为后世史书的范本,对中国古代史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外,史记中记载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得后世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练习题五:史记的影响和传承如何?答案:史记作为中国古代史学的经典之作,对于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
自古以来,史记一直被视为中国历史学的权威之作,对于后世的历史研究和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史记研究》期末题库及答案
《史记研究》期末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8小题,每题1分,共38分)1.被司马迁称为“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向之”的人物是:①韩信②李陵③李广④霍去病2.认为李广“数奇”的汉皇是:①汉文帝②汉景帝③汉武帝④汉宣帝3.“于汉最为名将而卒无功”的将军是:①韩信②张骞③李广④霍去病4.为刘邦提出还定三秦、逐鹿中原战略决策的人物是:①韩信②张良③萧何④陈平5.“拔魏赵,定燕齐,使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灭项籍”的汉初功臣是:①英布②萧何③彭越④韩信6.韩信被杀之后,刘邦下一个要消灭的目标是:①英布②萧何③彭越④张良7.与刘邦有孩提之谊而最终亡入匈奴的异姓王是:①英布②卢绾③彭越④樊哙8.在“十二月晦”这一天被“弃市渭城”的人物是:①英布②韩信③灌夫④窦婴9.早年“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的人物是:①韩信②项羽③荆轲④春申君10.暗杀春申君的“弱人”是:①朱英②李园③庄贾④田蚡11.缇萦救父的故事出自于①《伯夷列传》②《游侠列传》③《扁鹊仓公列传》④《儒林列传》12.发誓要做人中“仓鼠”的人物是:①韩信②韩非③李斯④张汤13.临死前慨叹“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的人物是:①韩信②李斯③李广④张汤14.说出“富贵多士,贫贱寡友”这句话的人物是:①冯谖②春申君③窦婴④灌夫15.慨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的人物是:①齐桓公②管仲③韩信④范雎16.说出“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这句话的人物是:①鲁仲连②荆轲③孔子④孟子17.《史记》七十列传的第二篇是:①《伯夷列传》②《管晏列传》③《孟子荀卿列传》④《李将军列传》18.“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出自于:①《平准书》②《李斯列传》③《货殖列传》④《魏其武安侯列传》19.“出见纷华盛丽而说,入闻夫子之道而乐,二者心战,未能自决”这句话是下列孔子哪位人物学生所言:①颜回②子路③子贡④子夏20.年方三十二岁而死的历史人物是:①项羽②管仲③屈原④贾谊21.“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的战国公子是;①春申君②平原君③信陵君④孟尝君22.“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学其术”的历史人物是:①苏秦②张仪③伍子胥④楚怀王23.被吴王夫差赐剑而死的历史人物是:①文种②张仪③伍子胥④西施24.被秦王赐剑自裁的历史人物是:①白起②蒙恬③李斯④韩非25.临死前哀叹“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的汉初功臣是:①韩信②彭越③英布④陈平26.临终前慨叹“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的历史人物是:①伯夷②孔子③孟子④屈原27.临死前哀叹“我固当死。
大学史记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史记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史记》的作者是:A. 司马光B. 司马迁C. 司马相如D. 司马炎答案:B2. 《史记》记载了我国历史上多少位皇帝?A. 12位B. 37位C. 55位D. 81位答案:C3. 《史记》中“世家”主要记载的是:A. 皇帝的本纪B. 诸侯的事迹C. 文化艺术的发展D. 经济制度的变迁答案:B4.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史记》的“十表”?A. 《十二诸侯年表》B. 《六国年表》C.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D. 《孔子世家》答案:D5. 《史记》中的“列传”主要记载的是:A. 皇帝的本纪B. 诸侯的事迹C. 各类人物的传记D. 历史事件的记载答案:C6. 《史记》中“书”主要记载的是:A. 法律制度B. 经济制度C. 礼仪制度D. 以上都是答案:D7. 《史记》中“太史公自序”位于:A. 书的开头B. 书的结尾C. “世家”之后D. “列传”之后答案:B8. 《史记》中记载的最早的历史时期是:A. 夏朝B. 黄帝时期C. 商朝D. 周朝答案:B9. 《史记》中“本纪”记载的最后一位皇帝是:A. 秦始皇B. 汉武帝C. 汉文帝D. 汉景帝答案:B10.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史记》中的列传人物?A. 屈原B. 廉颇C. 蔺相如D. 岳飞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________,由西汉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著。
答案:通史12. 《史记》全书共________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答案:一百三十13. 在《史记》中,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采用“________”的方式。
答案:互见法14. 《史记》中的“________”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各个朝代的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方面的制度。
答案:书15. 《史记》中的“________”记载了各个朝代的大事年表。
答案:十表16. 《史记》中的“________”记载了各个朝代的诸侯王的事迹。
史记练习题及答案
史记练习题及答案史记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记载了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包含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深刻的思想理论。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史记,下面将为您提供一些史记的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您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帮助。
题目一: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历史著作,请问史记的作者是谁?他在哪个朝代?答案一: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他生活在西汉朝代。
题目二:史记共分为几篇?请简要介绍每篇的内容。
答案二:史记共分为十二篇,每篇的内容如下:1. 本纪:记载各朝历代帝王的生平事迹。
2. 表:记载各朝年表及重要事件。
3. 世家:记载名门望族的世系及重要人物。
4. 志:记载各种作品及文化事物。
5. 传:记载名人的生平事迹。
6. 列传:记载各时期的重要人物。
7. 公卿表:记载各朝重要官吏。
8. 食货志:记载各时期的农业和商贸状况。
9. 后妃传:记载各朝后妃的生平事迹。
10. 五帝本纪:记载上古五帝的事迹。
11. 三皇本纪:记载上古三皇的事迹。
12. 夏本纪:记载夏朝的事迹。
题目三:史记对后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请举例说明。
答案三:史记是我国古代历史著作中的经典之作,对我国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形成了一套批判性的方法论:史记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充分客观的史实记录,为后世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史记中的批判精神和注重史实真伪的态度,对后世的历史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塑造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史记中对于历史人物的塑造非常生动,使许多历史人物如古代诸侯、将相等形象深入人心。
同时也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如《史记》中的貂禅、虞姬等形象都被后世文学作品广泛引用。
3. 启迪了后世的政治智慧:史记中对于政治制度、封建礼制等方面的记载和论述,为后世的政治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例如史记中记载的“六国不君”思想,对于后世的治国方略和政治理念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4. 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史记记载了历代君主的政绩和治国方略,同时也记载了丰富的文化事物和民间传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判断题1.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史记》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年左右的历史。
√4、《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
√5、《史记》与《资治通鉴》(司马光)并称“史学双璧”。
√6、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孙皓晖的《大秦帝国》和寒川子的《战国纵横》均取材于《史记》。
√7、《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
√8、《史记》的写作方式首开纪传体之先河:以描写人物的生平为主,年代先后为副。
√9、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
√10、《赵氏孤儿》是取自《史记》的故事。
√11、《史记·张仪列传》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指舆论作用极大。
√12、《吕不韦列传》是吕不韦一个人的传记,但作者通过这篇传载,反映了秦廷内部的争权夺利、皇太后的放荡生活,以及政治斗争的残酷无情。
√13、《淮阴侯列传》本传记载了西汉开国功臣韩信一生的事迹,突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累累战功。
功高于世,却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场。
注入了作者无限同情和感慨。
√14、《刺客列传》是太史公司马迁着作《史记》上的一篇文章。
同时也有同名电影《刺客列传》、童超着小说《刺客列传》,以及连载于《飒漫画》上的同名漫画。
√15、《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秦朝建立前后四十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场面。
√16、《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孔子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17、《高祖本纪》记述了汉高祖刘邦从布衣到皇帝的传奇一生。
√18、“戎马一生终难封侯”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19.《史记》中的“世家”是给诸侯王作的传。
(对)20.《史记》属于“十三经”。
(错)21.《史记》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称“前四史”。
(对)22.《史记》作者是东汉着名史学家司马迁。
(错)23.《史记》原名是《太史公记》。
(对)24.《史记》中为避免重复,让人物传记相互配合的方法称作互见法。
(对)25.“霸王别姬”的故事最早见于《史记》。
(对)26.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王朝。
(对)27.“禅让”的意思的是指把帝位传给有贤能的人,而不是传给自己的儿子。
(错)28.刘邦月下追韩信,并任命他为大将。
(对)2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对)30.赵武灵王在赵国推行胡服,并招募士卒训练骑射,使赵国的实力很快增强了。
(对)31.虞国国君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借道给晋国去攻打虢国,结果也被晋国吞并。
(对)32.商鞅推行的新法使楚国逐渐强大起来。
(错)33.当孟尝君被齐王免了职务时,除了毛遂,众门客都离开了他。
(错)34.孔子出身于贵族之家,从小家境富裕,遍览群书。
(对)35.大军事家孙膑是孙武的后代子孙。
(对)36.伍子胥为逃避楚平王的追捕,一连几天都睡不好觉,把一头黑发都愁白了。
(对)37.“暗渡陈仓”是与项羽有关的典故。
(错)38.大禹治理的是长江流域的水。
(错)39.《史记》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中唯一一部完全意义上的通史。
(对)40.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将文字统一成了小篆。
(对)41.《史记》属于“十三经”之一。
(错)42.《史记》记载的是从黄帝到秦朝的历史。
(错)43.《史记》全书共120篇。
(错)44.成语“纸上谈兵”出自于桂陵之战(F)45..鲁迅先生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T)46..《史记》为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T)47.《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景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F)48..司马迁把当时我国四周少数民族的历史情况,也用类传的形式记载下来(T)49..人们常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来赞扬革命的首创精神。
此典故出自于西汉时期.(F)50..以三晋为主,北连燕,南连楚,以抗击秦或齐,叫做合纵 (T)51..商鞅变法发生于秦穆公时期(X)52.春秋五霸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T)53..被形容过着酒池肉林的奢侈生活,实行“炮烙之刑”的峻法暴政的是夏桀(F)54..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不是发生在楚汉之争的成语 (T)55..在《史记》中有关于蔡伦造纸的记载(F)56.. 汉武帝时设立的“五经”,是指《书》(T)57..《史记》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T)58.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大诗人屈原。
他生活在当时的韩国(F)59.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思想家是韩非子(T)60.据记载,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了进攻齐国,运兵运粮,征调大批民夫,在长江与淮河之间开凿一条运河,叫做邗沟 (T)61.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其中飞将军指的是李广(T)62.”分封制”起始于西周时期(T)63.典故“不食周粟”说的是伯夷叔齐的故事(T)64. 刘邦月下追韩信,并任命他为大将。
(对)65.《史记》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下限到汉武帝时期,前后跨越三千多年历史(对)66.《史记》中的“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对)67.《史记》中的“书”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错)68.“世家”是《史记》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对)69.《史记》中的“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对)70.《史记》中的“列传”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错)71.司马迁批判了原来的“神意天命论”,提出了“帝王中心论”。
“通古今之变”,即探究历史的发展实况及其规律(对)72.司马迁是第一个为少数名族做传的史学家吗(对)73.《史记》的专称是“太史公书”吗(对)74.司马迁认为政治事件是历史中心吗(错)75.《史记》中的本纪主要记载了帝王的功绩(对)76.中国传统小说多次以“传为名”但这与《史记》中的列传无关(错)77.司马迁的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对)78《史记》以本纪、列传、世家为主体(错)79.《史记》中的三皇指是伏羲、神农、轩辕吗?(对)80.“沐猴而冠”指的是刘邦吗(错)81、开辟商朝的第一位君主是汤吗?(对)82、“文武双雄,英风伟慨”指的是廉颇和蔺相如吗(对)83、鸿门宴出自高祖本纪?(错)84、韩信被刘邦设计所杀?(错)85、“国人暴动”中平民和贵族要杀死周幽王?(错)86、成语“纸上谈兵”出自长平之战?(对)二.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仁”的学说的是( A )A.老子B.孟子C.孔子2.“国人暴动”时,平民和贵族要杀死 (B )A周幽王 B周厉王 C周武王3.主张连横实现秦国统一六国的是(B)A苏秦 B张仪 C商鞅4.涿鹿之战的对战双方是(B )A刘邦与项羽 B 黄帝与蚩尤 C周武王与商纣王5.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一系列变法运动。
这些变法运动是( c ) A.周王室为了巩固“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地位B.奴隶主贵族巩固统治的尝试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必然结果D.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6.“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中的沛公是(A )A刘邦 B范增 C项羽7. (A)是六国中最后灭亡的。
A赵国 B齐国 C楚国8.孔子出生在(A )A鲁国 B燕国 C韩国9. ( B)答应与楚国交战时晋军将退避三舍。
A 楚成王 B重耳 C子玉10. ( A)首先起义抗秦。
A陈胜、吴广 B项梁 C刘邦11.冯谖是(B)的门客。
A春申君 B孟尝君 C信陵君12.燕太子丹派( C)刺杀秦王嬴政。
A专诸 B高渐离 C荆轲13.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出自(A)A史记?高祖本纪 B史记?项羽本纪 C史记?高祖本纪14.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C)通史A编年体 B纪事本末体 C纪传体15.史记全书共计(B)篇16.A120 B130 C14017.《史记》中孔子被记在了哪种体例里(C)A.表B. 本纪C. 世家18.下面哪个事件在《史记》中查不到(B)A. 长平之战B. 昭君出塞C. 张骞出使西域 .19.本纪主要记载的是(A)的生平事迹A帝王 B诸侯 C其他历史人物20.世家主要记载的是(B)的生平事迹A帝王 B诸侯 C其他历史人物21. .商鞅变法,开始于(B)A、前221年B.前356年 C.公元221年D.公元356年22..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D )A.秦孝公B.楚庄王C.晋文公D.齐桓公23.周灭商的一次大的战役是( A )A.牧野之战B.淝水之战C.巨鹿之战D.长平之战24..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C)A.道家和兵家B.法家和墨家C.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D.诸子百家25.秦统一六国的年代是( C )A.公元前475年B.公元前230年C.公元前221年D.公元220年26.《史记》属于什么体史书(C )。
A、断代体B、编年体C、记传体D、以上答案都不对27.鲁迅先生称(A)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资治通鉴》28.《史记》共记载了多少年的历史(B)。
A、2000多B、3000多C、4000多D、5000多29.先秦两汉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通过人物描写来反映历史面貌的是?(?B?)。
?A、《左传》?B、《史记》?C、《国语》?D、《汉书》30.《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B?)??A、记述历史帝王的兴衰沿革???????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C、记述重要人物的家庭兴衰???????D、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和状况31.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 C )A、周易B、尚书C、史记D、尔雅32.成语?“破釜沉舟”讲的是(C)的故事。
A、刘邦 ?B、韩信?C、项羽?D、勾践33.“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讲的着名历史人物是(A)A、韩信?B、萧何?C、张良?D、孙膑34.“烽火戏诸侯”故事中讲到的昏君是(B)A、纣王?B、周幽王?C、夫差?D、燕昭王35.“智过昭关,一夜之间白了头”的着名历史人物是(D)A、齐桓公?B、伍子胥?C、勾践?D、夫差36.刘邦于项羽划定了楚汉边界,它就是(B)A、邗沟??B、鸿沟C、长城D、长江37.“国人暴动”时,平民和贵族要杀死(??B???)??A、周幽王B、周厉王C、周武王D、周平王38.主张连横实现秦国统一六国的是(?B?)A、苏秦B、张仪C、商鞅D、张衡39.“涿鹿之战”的对战双方是(?B?)A、刘邦与项羽B、黄帝与蚩尤C、周武王与商纣王40.下令“焚书坑儒”的是(?A?)A、秦始皇B、胡亥C、扶苏D、董仲舒4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中的沛公是(???A??)A、刘邦B、范增C、项羽D、韩信42.(??B???)是六国中最后灭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