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课程标准0001

合集下载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成本会计是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成本核算方法,具备成本分析和管理能力。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成本核算流程和成本报表编制方法,能够运用成本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能够运用成本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了解企业成本核算流程和成本报表编制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成本核算和成本报表编制工作;3. 具备成本分析和管理能力,能够为企业提供合理的成本控制和优化建议。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内容:1. 成本会计基本理论:介绍成本会计的概念、意义、目的、原则等基本理论;2. 成本核算方法:介绍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包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的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等;3. 成本报表编制:介绍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包括成本报表的格式、编制要求、分析方法等;4. 成本分析和管理:介绍成本分析的方法,包括差异分析、效率分析等,以及成本控制和优化建议的提出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训操作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应注重与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相关课程的衔接和区分,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成本会计相关知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具体包括:1. 讲授法: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方法;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实训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报表编制的实训操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

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训操作。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成本会计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教学学时:72课程学分: 4先行课程:财务会计适用专业:会计、财务管理专业参考教材:1.《成本会计》(第二版)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2(主编:陈丽李颖)2.《成本会计模拟实习》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8-7 (主编:曾富全陈丽)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在修本课程之前须先修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课程。

主要是以工业企业产品生产为核算对象,分别从成本核算原理和成本核算方法两大部分,按照产品成本计算程序和成本核算要求讲述产品成本各构成要素的核算方法.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报表的编制进行全面的阐述。

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成本会计的有关概念和基本理论,能运用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完成实际工作中的成本核算。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成本会计基本知识2.掌握成本会计的理论知识3.掌握成本分析的理论知识(二)职业技能目标1.掌握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技能2.掌握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技巧3.掌握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的技能(三)素质养成目标1.了解财务.会计基本法规制度,树立法制观念;2.建立严谨工作作风,实事求是学风和创新意识;3.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4.较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要点:第一部分总论第一节成本基础知识(2学时)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成本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明确成本、成本会计的概念和成本会计的职能;理解成本的作用;掌握支出、费用、成本三者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成本信息的作用2.成本会计的职能3.支出、费用、成本三者间的关系(二)教学难点:1.成本的经济含义2.支出、费用、成本三者间的关系三、主要教学内容(一)主要内容:成本的经济含义及作用1.内容:成本的经济含义2.内容:支出、费用、成本的关系3.内容:成本的作用(二)主要内容:成本会计的发展及意义1.内容:成本会计的发展2.内容:成本会计的意义(三)主要内容:成本会计的对象.职能和任务1.内容:成本会计的概念2.内容:成本会计的对象3.内容:成本会计的职能4.内容:成本会计的任务(四)主要内容: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1.内容:成本会计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2.内容:成本会计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五)实践教学内容: 无1.实践目的及要求:2.实践条件要求3.实践教学设备.场地要求4.其他注意事项四、考核知识、技能点: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成本.成本会计的概念和成本会计的职能;成本的作用;支出、费用、成本三者间的关系。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代码成本会计总学时数: 72使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本院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掌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具备熟练的会计核算、成本核算、税务核算、会计电算化操作以及财务管理等综合能力,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中介机构和社会团体从事各种会计实务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课程体系由职业基础课、职业能力支撑课、职业核心能力课和课余素质拓展项目(或课程)构成。

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既是现代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建立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的重要环节,因此,《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为《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其后续课程有《税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

《成本会计》课程是一门以制造业为主,与企业成本会计岗位紧密联系的课程,也是一门“就业能上岗,上岗能顶岗”的关键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一个企业成本会计人员必备的理论知识,了解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认识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校外专业顶岗实践和毕业综合实践,为学生参加会计资格、会计技术职称及注册会计师考试,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我院会计专业的高职学生,本课程的适应岗位有:一般会计岗位(包括材料核算员、工资核算员、固定资产核算员等岗位)、成本会计岗位、会计主管岗位。

(二)课程定位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既是现代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建立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的重要环节,因此,《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也是主干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是在行业专家对财会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开设的。

课程设置针对实际工作中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流程开展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使真实的成本会计工作任务及其过程在整个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中得到体现。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成本会计二、对象:三年制中职会计专业学生三、课时:2*17=34四:学分:2五、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成本会计》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这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它是在学生掌握《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会计核算基本方法的基础上,以资源运用的经济有效为基本的着眼点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耗费进行核算,并根据成本核算和其他资料对企业复杂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控制、考核,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现最优运转。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树立成本效益观念,通过准确的成本核算和高效的成本管理,努力降低消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排在《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之后讲授。

《成本会计》是在上述两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将其中成本核算的内容加以拓展和深化,同时添加有关成本预测和分析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对除工业企业外的其他类型企业的成本核算加以论述。

通过《成本会计》学习为后续的《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要求掌握成本计算的有关理论与方法。

包括产品成本核算原理;生产经营费用的核算;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其他方法等。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熟练掌握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方法,学会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企业当期生产成本;能掌握成本报表编制和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对其他行业企业成本的构成和计算方法应有全面的了解。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企业各要素费用归集分配的方法,特别是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以及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之间分配的方法;能熟练运用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计算出制造业企业产品的制造成本。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以实例教学的方法为主,无论是要素费用归集分配的方法还是成本计算的方法均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业务进行讲解,并结合适当的课堂练习,以增强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课后布置适量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内容,同时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适时的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在教学中结合教材配备了《学习指导与训练》这一辅助教材;考试以书面的闭卷考试为主,考试内容是检查学生对成本会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针对高级职业教学的基本要求,考试试题的类型中要加大实际应用题型的比重,引导学生更加注重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C类(纯实践课)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如果没有,则填无二、课程定位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进行成本核算,都需要设置成本会计,因此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成本核算和管理需要的成本会计是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

《成本会计实务》课程就是针对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开设的,因此该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课程主要介绍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成本计算、成本分析和成本管理能力为主要目的。

三、设计思路将企业真实成本计算数据转化为教学情境,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逐步养成学生的成本费用归集、分配、产品成本计算,成本分析和成本管理能力。

本课程以工业制造企业成本费用归集、成本费用分配、成品成本计算、成本报表编制,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为主线,以成本会计岗位工作内容为标准,以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岗位工作任务为驱动,按照递进式的模式,营造成本会计岗位职业氛围,教授工业制造企业各种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方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分析等内容。

融理论思维训练与实践操作为一体,既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又增强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四、课程培养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核算流程,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理解成本核算岗位职责,成品成本费用的组成,账簿设置目的、方法3.掌握成本费用归集、分配方法,不同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下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特别是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下成本计算过程,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方法。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成本会计实务课程代码: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学时/学分:68/4.5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修订时间:2012年2月课程负责人:王超课标审批人:吕秀丽课程团队:王超、刘福春、房敏鹰、孙雅梅、许景润、魏巍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1.课程定位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进行成本核算,都需要设置成本会计,因此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成本核算和管理需要的成本会计是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

《成本会计实务》课程就是针对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开设的,因此该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课程主要介绍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成本计算、成本分析和成本管理能力为主要目的。

《成本会计实务》是继《会计工作基础》、《财务会计》课程后的又一门专业核心课,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支撑和促进作用,是对《会计信息化》、《财务管理》、《审计实务》课程在成本计算、成本管理和成本审计内容上的知识铺垫。

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一:成本会计实务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关系2.课程设计以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人才培养规格所确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为标准,校企合作共同设计与企业成本会计岗位工作内容相一致的学习任务,将企业真实成本计算数据转换为学习情境,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逐步养成学生的成本费用归集、分配,产品成本计算,成本分析和成本管理能力。

本课程以工业制造企业成本费用归集、成本费用分配、产品成本计算、成本报表编制,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为主线,以成本会计岗位工作内容为标准,以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岗位工作任务为驱动,按照“登记账簿—费用分配—计算成本—成本分析”递进式的模式,营造成本会计岗位职业氛围,讲授工业制造企业各种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分析等内容。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0001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0001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成本会计课程是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自《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之后的又一门职业技能课。

是企业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成本为对象的会计专业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合格的高素质的经济管理者必须的成本会计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而且为《财务管理》、《基础审计》等后续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设计思路成本会计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采用以职业任务和行为过程为导向的工作过程系统学习课程模式。

根据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岗位的任职要求进行设计,以培养学生完成成本会计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目的,系统介绍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实用业务处理技能。

内容包括成本会计基础、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产品成本核算、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其他行业的成本核算。

通过“任务”明确工作目标;通过“理论指导”介绍与该任务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情景资料”提供实践或仿真的环境,通过“业务处理”展现成本会计整个业务处理过程。

这种结构设置按照分配任务,掌握知识,完成任务的环节展开,既解决了学生面对知识综合应用的束手无策问题,也解决了学生成本业务处理生疏问题。

3.课程目标通过对成本会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3.1 专业能力3.1.1 能根据企业生产特点进行成本核算程序的设计能力3.1.2 能对成本费用进行归集的能力3.1.3 能进行生产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能力3.1.4 能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选择相应的成本计算方法,正确核算产品成本的能力3.1.5 能编制主要成本报表及对主要成本报表进行分析的能力3.2社会能力3.2.1 人际交往和协调沟通能力;3.2.2 工作中与他人的团队合作能力;3.2.3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安全、环保、成本和质量意识;3.2.4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客服困难与挫折的能力。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成本会计【学时学分】108学时4学分【适用专业】会计【并行课程】财务会计【后续课程】财务管理等二、课程定位《成本会计》是三年制高职高专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其他专业的必修课程。

三、课程学习目标(一)专业能力要求学生在全面掌握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成本计算方法核算制造业的产品成本,能够熟练编制各种成本报表和进行成本分析。

(二)方法能力《成本会计》实务性强,应当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自学、课堂练习、课后作业、校内模拟实验、校外实践活动等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教与学、学与做融为一体,课堂教学与课程实践紧密结合,着眼于成本会计基本技能的培养。

(三)社会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成本会计职业道德,自觉遵守成本会计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爱岗敬业、客观公正、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熟练掌握成本会计技能,毕业后能够参与有关成本决策和服务。

四、课程总体设计五、考核与评价方式(一)平时考核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包括出勤考核(5%)、课堂提问(5%)、书面作业和实验实训(10%)等环节。

(二)期中期末考试期中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0%。

其中: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六、教学条件(一)实训条件基础会计实训室、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会计信息化实训室、成本会计模拟实训室、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室和财务会计模拟实训室。

(二)师资条件会计学或财务管理专业毕业,具有初级职称以上的教师即可胜任《成本会计》的教学工作。

七、教材选用书名:成本会计主编: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12八、其他说明1.本课程标准由参考教研室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开发。

2.完成时间:2017年12年。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成本会计》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计划学时:80课时适用专业:会计、会电、财务管理1.前言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以研究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重点,适用于会计、会计电算化和财务管理等三个专业的主干课程。

其任务和目标是通过讲授工业企业各种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流程、成本计划编制以及成本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此基础上,进行混岗综合实训与校外实习,其主要目标是要求学生在已学过的成本会计理论知识基础上,掌握成本会计的操作技能,加强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感性认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1.2设计思路《成本会计》课程标准主要是依据国家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以及有关的行业会计制度,同时结合学院会计专业和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和专业培养方案,根据学院“能力本位”课程改革的原则意见的精神制定。

本课程标准的构建遵循以下思路:1、对课程内容按教学目标、教学体系进行适当的选择整合,分成模块。

要求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目标(即每个模块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包括内容标准和考核鉴定标准,内容标准由应知标准和应会标准组成,考核鉴定标准也由应知能力鉴定标准和应会能力鉴定标准组成。

2、采用倒推的方法进行各模块能力标准的构建。

《成本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它的主要能力是掌握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其中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基础,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是成本核算的最终目标。

而完工产品的成本主要是由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构成,这样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的核算就形成了课程的分能力,要掌握这种能力就需要有若干的知识点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制定应会能力标准。

本课程就是根据主要能力推出应会能力,再由应会能力推出应知能力,从而进行能力构建的。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江苏省中等专业学校《成本会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成本会计【适用专业】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企业会计方向)1、前言1.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企业会计方向)的一门专门化方向课程,是从事企业会计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

其功能是使学生系统了解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具备核算经营成本和产品成本的基本操作技能,为从事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打好基础。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企事业单位出纳会计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以各行业企业成本核算岗位的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课程结构以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让学生通过对企业各种费用的分类、归集与分配等一系列操作,初步具备工业企业产品生产成本核算的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根据不同企业的成本核算要求,由易而难、由简而繁、循序渐进地展开,紧紧围绕满足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同时又考虑中职学生对成本核算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融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对成本核算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的要求。

每个模块围绕教学内容设计了相应的业务操作,要求学生以各项工作任务为核心,把理论知识与技能操练结合起来,实现做学一体化,培养学生掌握各行业企业成本核算岗位业务操作技能。

本课程建议学时数为96。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和相关知识,会初步应用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技能,完成企业成本核算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养成诚实守信、认真负责和团结合作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能力。

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能执行我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法规;●会编制材料成本类会计凭证;●会登记成本类总账与明细账;●能按有关规定进行费用分类、归集与分配;●了解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会运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了解成本会计报表的格式和编制方法。

3、课程内容和要求4、实施建议4.1 教材编写建议(1)教材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企业成本核算业务的各项任务模块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考核要求,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适用专业电算会计、财务管理专业衔接课程在《成本会计》课程开课以前,已经开设了《会计基础》《基础会计单项实务》《企业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单项实务》等理论和实务课程,同时或后续开设的专业课程有《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管理会计》《外贸会计》《企业纳税会计》《会计电算化实务》《财务会计综合实务》《会计报表分析》等。

教学课时 59课时,其中理论40课时,实训19课时。

一课程目标1 课程定位基本内容:成本会计课程主要针对制造企业,介绍了成本核算的概念、对象和任务,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各种成本计算的方法,着重掌握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成本计算方法的理论知识。

因此,它是与制造企业单位会计岗位紧密联系的一门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操作性较强的课程。

基本要求: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的精神、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等会计规章制度的规定,要求学生在学习成本会计课程后,初步养成成本管理的概念,培养学生在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方面,具备一定的综合核算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运用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制造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能够正确、准确地进行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

2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成本会计课程的知识目标,具体分为三大块:一是成本会计的基础知识;二是成本核算的理论知识;三是成本分析的理论知识。

(2)能力目标学生在学完成本会计课程后,应当具备三个方面的技能:一是具备成本核算的基本技能;二是具备正确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技巧;三是具备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的技能。

(3)职业素质目标要求学生具备两方面的职业素质:一是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平时教学、平时作业、各模块测试、实训及实训分析报告、期末考试等教学环节,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是较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各模块中的小组讨论及形成的小组专题报告,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成本会计最新版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最新版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成本会计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会计、财务管理学时:80学分:51 课程概述1.1课程性质《成本会计》课程是高职高专学校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扎实掌握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可以具备核算企业产品成本的实际能力,可以全面地掌握成本核算岗位业务并拥有更好地履行其岗位职责的能力。

《成本会计》课程以项目化设置课程体例,体现了课程内容与课程教学进入工作环境的理念,体现了学生要在虚拟企业中进行学习的理念,便于学生对成本核算岗位的感性认识和岗位适应能力的提高。

《成本会计》课程要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学习为先导,是进一步学习《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后续课程的基础。

1.2课程设计思路《成本会计》课程打破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模式,改革了传统的“教”、“训”分离模式,转变为以项目驱动模式,按成本核算岗位的工作流程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确定成本核算岗位所必备的核心技能,以实现成本会计核算理论知识与成本核算工作岗位技能的无缝对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与业务素质能力。

2 课程目标《成本会计》课程是以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会计人才为标准开发、设计课程内容,以成本核算岗位为导向,以成本核算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岗位职责)为目标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体例,注重实务操作,为学生学习成本会计业务提供了高仿真的会计工作场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从事成本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可以养成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优质的职业道德、和谐的团队精神和务实的创新精神,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其职业能力目标包括岗位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和社会能力目标三个方面。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岗位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1)团队协作能力(2)沟通协调能力(3)创新能力(4)敬业与责任意识社会能力目标:(1)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2)利用信息资源能力(3)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4)社会适应能力3 内容标准4 实施建议4.1 教材选择与编写(1)在选择成本核算与分析课程的教材时,应依据本课程标准选择教材。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方向课程,是一门以制造业为主,与企业成本会计岗位紧密联系的课程.该课程是继《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课程以后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一个企业成本会计人员必备的理论知识,了解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认识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从事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打好基础.(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本课程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切入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同时注重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企业成本核算的基础理论和核算方法,掌握成本会计的操作技能,加强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感性认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形成成本核算的岗位工作能力,完成企业成本核算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

同时具备诚实守信、遵守准则、爱岗敬业、严谨细致、善于沟通的职业修养和职业素质.具体目标如下:能力目标:1.掌握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技能;2.掌握工业企业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3.会编制材料成本类会计凭证;4.会登记成本类总账与明细账;5.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6.初步了解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7.初步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方法.知识目标:1.了解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2.理解成本核算的原则,熟悉费用的分类,掌握成本核算的程序;3.掌握要素费用和成本项目的确定,熟练掌握各项要素费用的日常核算工作;4.理解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核算对象的划分,掌握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5.掌握辅助生产费用主要的分配方法。

素质目标:1.了解会计基本法规制度,树立法制观念;2.建立严谨工作作风,实事求是学风和创新意识;3.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4.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教学时数安排建议本课程建议教学时数为72课时,总学分为4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成本会计》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职业核心课程,其前置专业课程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其后续专业课程主要有《审计》《管理会计》《会计电算化》等。

本课程是在掌握会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掌握生产费用核算、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的知识、能力,能胜任企业对成本会计工作岗位要求,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及时可靠的成本资料,以加强成本核算,提高经济效益.该课程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会计专业实现会计培养目标和岗位任职要求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其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综合会计能力的形成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基于企业成本会计工作过程,以工作岗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目标,工学结合,选取教学内容,组织实施教学。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与企业会计人员进行交流,明确成本会计工作岗位设置及能力要求。

设计与成本会计实际工作岗位相适应的“项目、任务"化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分别采用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项目教学等教学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学做一体,实现能力培养目标;在校内教学的基础上定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习,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构筑起工学结合的教学体系,体现了课程的开放性。

(三)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课程项目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课程以形成成本核算和分析能力为基本目标,围绕成本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成本会计的工作任务与成本核算知识和成本分析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成本会计项目的完成中掌握知识,使课程内容与成本会计的职业要求想一致,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种费用分配的方法、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和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使学生掌握企业成本核算的过程及其账务处理和成本报表的编制。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会计专业课程标准成本会计课程标准会计教学部韦雁玲课程名称:成本会计适用专业:会计专业(企业会计、会计电算化、涉外会计方向)1.前言1.1课程性质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其功能在于:通过学习使学习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知识,具备成本计算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达到成本会计核算岗位上岗标准。

本课程服务于企业成本核算工作要求,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又为该专业相关的其他主干课程作铺垫。

1.2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在深入企业进行全面了解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成本会计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成本核算的各个岗位为主线,将本课程要掌握的成本核算内容分解设计成若干个工作任务,按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平衡与流程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示教学内容,同时,通过设计情景模拟、实训等训练活动,要求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以培养学生成本核算的操作能力,并为学习掌握其他相关专业核心课程打下基础。

2.课程目标会计专业应该通过成本会计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活动,了解并运用成本会计的相关知识,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技能并养成热情真诚、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格,为上岗就业作好准备。

职业能力目标:成本会计核算岗位技能材料费用分配的核算人工费用分配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成本计算品种法的应用成本计算分批法的应用成本计算分步法的应用成本计算分类法的应用成本计算定额法的应用成本报表的编制成本报表的分析3.课程内容和要求4.实施建议4.1教材编写(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以成本计算各项任务为主线,结合职业证书考核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3)教材在内容上应既实用又开放,即在注重成本核算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应把成本核算中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方法融入教材,以便教材的内容更加贴近实际。

在形式上更适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文字表达要深入浅出,内容展示应图文并茂。

新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新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成本会计》课程,是会计和会计电算化专业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

本课程针对人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设计教学环节,为会计专业的成本会计岗位需求提供职业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提供基本保障,并为《财务管理》、《纳税会计》、《会计模拟实训》等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2.课程任务从知识、能力、素质几个方面描述。

《成本会计》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理解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能胜任一般企业成本会计岗位工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从事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并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职业资格证书。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编号A i)A1成本和费用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A2成本会计的内容和工作组织;A3产品成本核算的原则、基本要求和基础工作;A4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A5材料费用核算的意义和任务;A6材料费用核算的一般原则;A7人工费用核算的意义和任务;A8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内容、意义和任务;A9制造费用的构成,核算意义和任务;A10在产品及其核算的意义;A11工业企业的生产类型;A12成本计算方法的分类;A13品种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成本计算程序;A14分批分的特点、适用范围和成本计算程序;A15分步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成本计算程序;A16分类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成本计算程序;2.能力目标(编号B i)B1查阅资料和自主学习能力;B2材料费用的核算能力;B3人工费用的核算能力;B4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能力;B5制造费用的核算能力;B6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分配计算和结转能力;B7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能力;B8用品种法计算成品成本的能力;B9用分批法计算成品成本的能力;B10用分步法计算成品成本的能力;B11用分类法计算成品成本的能力;B12语言表达、沟通和协调能力;B13合作和协作能力;B14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
成本会计课程是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自《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之后的又一门职业技能课。

是企业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成
本为对象的会计专业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合格的高素质的经济管理者必须的成本会计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而且为《财务管理》、《基础审计》等后续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设计思路
成本会计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采用以职业任务和行为过程为导向的工作过程系统学习课程模式。

根据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岗位的任职要求进行设计,以培养学生完成成本会计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目的,系统介绍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实用业务处理技能。

内容包括成本会计基础、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产品成本核算、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其他行业的成本核算。

通过“任务”明确工作目标;通过“理论指导”介绍与该任务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情景资料”提供实践或仿真的环境,通过“业务处理”展现成本会计整个业务处理过程。

这种结构设置按照分配任务,掌握知识,完成任务的环节展开,既解决了学生面对知识综合应用的束手无策问题,也解决了学生成本业务处理生疏问题。

3.课程目标
通过对成本会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3.1 专业能力
3.1.1 能根据企业生产特点进行成本核算程序的设计能力
3.1.2 能对成本费用进行归集的能力
3.1.3 能进行生产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能力
3.1.4 能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选择相应的成本计算方法,正确核算产品成本的能力3.1.5 能编制主要成本报表及对主要成本报表进行分析的能力
3.2社会能力
3.2.1 人际交往和协调沟通能力;
3.2.2 工作中与他人的团队合作能力;
3.2.3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安全、环保、成本和质量意识;
3.2.4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客服困难与挫折的能力。

3.3方法能力
3.3.1 独立完成岗位工作的设计构建能力;
3.3.2 通过自学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
3.3.3 不断总结,提升质量以满足岗位需求的能力;
3.3.4 信息获取、加工与处理利用能力;
3.3.5 计算机应用基本能力;
3.3.6 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

4.课程内容和要求
成本会计课程共有五个工作项目,各工作项目的工作任务如下:
表4.2 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
表4.3 成本计算方法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
表4.4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
5.教学条件
5.1 教材使用与建设
选用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校本《成本会计》教材,该教材是十三五创新型规划教材。

5.2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学好《成本会计》,该课程建设配备了网络课件,内容包括了理论教学课件、习题集、单元测试题等网络资源,学院阅览室和图书馆有相关课程的专业刊物和参考书,供学生课外阅读,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5.3 配套实训教材的教学效果
成本会计配套实训教材采用校本实训教材。

5.4 实践教学环境: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主线,贯穿实验室模拟实习,校内外基地实习,社会实践调查,科研活动几个环节,构建了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在大财务实训中心进行。

6.教学组织和考核评价
6.1 教学组织
以班级为教学单位组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将教师讲授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老师运用多种启发式教学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使整个教学活动形成互动。

6.2 考核评价
成本会计课程考核评价分为两部分。

其中:基础理论部分采用期末闭卷考试与平时表现(课堂提问、作业情况)相结合的方式,期末考试占70%,平时表现占30%;技能操作部分采用期末一周的专门实践操作课。

指导老师现场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指导。

实践完成后,由实践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交上来的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结合平时的具体操作及考勤情况给出成绩,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档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