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中第一人称和其他人称的心理活动描写句的谓语差异
从角色语角度看中日漫画中第一人称代词的异同
![从角色语角度看中日漫画中第一人称代词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4d80e9e631126edb6e1a1059.png)
从角色语角度看中日漫画中第一人称代词的异同前言:本文通过对比中日漫画中第一人称代名词来探讨中日角色语的异同。
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对比日文漫画与中文漫画对比的方式考察角色语的使用状况。
结果发现,中日两国漫画中都存在角色语。
中日漫画中都有主角使用角色语程度较低的语言(“普通话”),而配角多使用角色语程度较高的语言(如方言)的现象。
为了谈话更好的进行,转变话语角色的现象在中日漫画中也很常见。
由于汉语本身的限制,为了更好的表现话语角色,汉语中有从名词等借用为第一人称代词的现象。
1.关于“角色语”2003年,日本大阪大学研究院金水敏教授首次提出了“役割语(role language 角色语)”这一概念。
所谓“役割语(role language角色语)是由定义如下:当人们听到一种特定的表达方式(包括词语,语法,表达方式,语调等),马上就会联想到某种特定人物的年龄、性别、职业、阶层、时代、外貌、性格等等。
反过来说,当提到某种特定的人物的时候,人们能够马上想起他/她应该说的言语,这种表达方式被称为“役割语(role language角色语言)”(金水敏《役割語の謎》P205)。
“角色语”虽然与现实语言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却是确实存在的,这种存在主要体现在漫画中。
角色语中两大特征要素为“人称代词”和“文末词”,而“人称代词”中以“第一人称代词”最具特点。
本文通过对中日漫画中“第一人称代词”的对比研究,来探究中日角色语的异同。
2.漫画中第一人称代名词的中日对比经调查发现,日语中的「ぼく」、「おれ」、「わたし」,汉语中的“我”“我们”的使用频度是最高的。
这是由于中日漫画中的主角多使用“普通话”,也就是角色语程度比较低的语言。
“普通话”能使读者更容易的代入感情,引起共鸣。
而与此相对,配角多使用角色语程度较高的语言,比如方言。
这是因为关于配角,作者不会花大篇幅进行描述,角色语程度越高的语言越能一针见血的刻画出角色的出身、性格、年龄、姿态等特征。
日语四大基本句型
![日语四大基本句型](https://img.taocdn.com/s3/m/fb27eebdb9d528ea81c779a0.png)
7、日语具有相当复杂而又重要的敬语。
8、日语有语体之分,主要有敬体和简体之分,敬体又可以细分为几种。由于性别、年龄、地区、职业、身份、社会地位以及所处场合等的不同,人们所使用的具体语言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别。
9、日语的声调属于高低型的。其声调的变化发生在假名和假名之间。每个假名代表一个音拍。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4.~に~はなかつた。
●映画館に映画はなかつた。
~に~はありませんでした。
●映画館に映画はありませんでした。
三、存在句(表示有生命物质)1
1.~は~にいる。
●母は今台所にいる。
~は~にいます。
●母は今台所にいます。
2.~は~にいない。
●純子さんは今部屋にいない。
~は~にいません。
●純子さんは今部屋にいません。
注:~表示该处是没有活用形的体言,…表示该处是有活用形的用言。
一、判断句(名词句)
1.~は~だ。(简体)
●これは本だ。
~は~です。(敬体)
●これは本です。
2.~は~ではない。(简体)
●田中さんは中国人ではない。
~は~ではありません。(敬体)
●田中さんは中国人ではありません。
3.~は~か。(简体)
●あちらは図書館か。
3.~は~にいた。
●田中さんの家は去年猫にいた。
~は~にいました。
●田中さんの家は去年猫にいました。
4.~は~にいなかつた。
●一年前に山田さんの家は子供になかつた。
~は~にいませんでした。
新日本语教程初级2语法
![新日本语教程初级2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99b64f8e58fafab068dc028d.png)
意志形
动词意志形+七思刁
表示说话人打算要做某事的想法时,还未实施; 动词意志形+匕思X去歹。
动词意志形
表示说话人的意志已经持续了一定的时间,但还未 最终确定时(即想法一直持续的状态),采用动词
意志形+匕思oTX^To
推测、大概
〜疋七思X去歹
说话人表达自己的推测时使用
1、动词简体(动原、尢形V即过去式〉、肚X形V即否定
译为:名1与名2相比,哪一个更具有XXX;
比较(两者)
名1(◎名20^^^^形/扌形
表示与名1相比,名2更具有‘彳形/扌形’所描述的特性
译为:与名1相比,名2更具有XXX
川金(◎愛0^^^大切
上海重慶0^^^広X^To
比较(两者)
名1^名2^^^形/扌形0否定
形
表示名1不如名2更具有‘彳形/扌形’所描述的特性 译为:名1不如名2更具有XXX
举例
(并列)
名七力、名七力、名七力、
用于名词之后表示列举
动词名词化
(VX形)
动词来4方
表示做某事的方法
特殊:T5—。力'尢
三類動詞:勉強一勉強0 0方
操作一操作00方
动词形容词化
(VX形)
动词耒J壬歹3(易X)
表示动作容易进行或容易形成某种状态
动词形容词化
(VX形)
动词未(難X)
表示动作难以进行或难以形成某种状态
使用可能态时,表达动作对象的助词需要又“总” 变更为“力汇
能力
名1总名2环学
表示名1具有名2的能力,或具有名2这种可能性,
还表示出现的名2新事物;
能力
名总动原+乙七+力*
中日第一人称代用现象对比分析
![中日第一人称代用现象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21197a866fb84ae45c8dc7.png)
中日第一人称代用现象对比分析作者:徐嫄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20期摘要:日语语言庞杂,既有层级分明的敬语体系,又有男性专用语、女性专用语等位相语。
仅从日语的第一人称代词上来说,据辻敏树统计就有五十一个之多。
然而在日语的实际使用過程中,第一人称的用词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五十多个人称代词,而是存在着大量使用其他名词代用的情况。
该代用现象在中文中也同样存在却又与日语不尽相同。
两种语言环境下的第一人称代用现象反映了两个国家不同的语言习惯及文化风情。
关键词:第一人称;代用;汉日对比日语的第一人称体系庞杂、用法繁琐,而关于日语第一人称的研究也一直是国内外语言学者永恒探索的课题。
赵淑玲(1996)从汉日对比的角度出发考察了日语的人称代词,并揭示了汉日人称代词使用差异及产生原因。
王艳玲(2006)从语言实际运用的角度出发,分析日语中“私”的内在性表现,考察第一人称词的内在性特点从而揭示第一人称词内在的原因。
近藤明日子(2018)对《日语历史语料库——明治大正编》及《东洋学艺》进行分析和调查,阐明了明治大正期间日语第一人称代词在数量和性质上的通时性改变。
以上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切入,深入分析研究了与日语第一人称相关的一系列课题。
然而,上述先行研究大多立足于对日语第一人称代词本身的研究,忽视了使用其他名词代用第一人称代词的情况。
本文从汉日对比的视点出发,对比分析汉日两种语言中第一人称的代用情况,试图为日语学习者更好地把握日语第一人称用法提出建议。
一、日语第一人称代用现象分析日语的第一人称代用用法细碎庞杂,大致可归为以下四类:(一)亲族名称代用。
众所周知,日本人的集体归属感很强,这种集体归属感在人称代用这一语言现象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以家庭这一小集团为例,用年龄最小的小辈视角来自称或称呼彼此,有利于增强家庭内部成员间的凝聚力,体现成员之间的集团意识。
本文立足于日语第一人称代用情况,因此仅探讨以亲族名称自称的情况。
電車の中で、崎浜さんが秀太くんに言った。
日语句子结构及句型
![日语句子结构及句型](https://img.taocdn.com/s3/m/b64ac0f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4.png)
⽇语句⼦结构及句型⼀、⽇语句⼦结构01 、主谓结构①名词谓语句わたしは学⽣です②形容词谓语句桜はきれいです③动词谓语句(⾃动词)⼦どもは遊んでいます02 、主宾谓结构(他动词)鈴⽊さんは英語を勉強します03 、主补谓结构①主语+补语+谓语李さんは電⾞で通勤します②主语+补语+宾语+谓语彼は友だちにプレゼントを贈りました04 、主状谓结构①主语+状语+谓语彼⼥は静かに⽴いています②主语+宾语+状语+谓语彼⼥は先⽣の話を静かに聞いています05、⽇语句⼦特点:①主语+(宾语)+谓语②句⼦的语法成分需要通过助词体现③时态形式的变化⼆、⽇语的句⼦成分主语:是判断句的主体或表⽰性质、状态、动作⾏为、存在的主体的成分。
⽇语中的主语多⽤提⽰助词「は」「も」和主格助词「が」。
宾语:表⽰动作、⾏为、状态的对象,且出现在他动词(及物动词)的前⾯,⽤「を」连接。
谓语:表达判断、性质、状态、动作⾏为、存在等的成分,⼀般在句末。
谓语主要说明主语“是什么、在哪⾥、⼲什么、怎么样”。
定语(連体修飾語):在句⼦中修饰或限定名词,说明其所属、性质、状态,⼀般位于名词前。
定语句:⽤主谓结构的句⼦做修饰成分,这类句⼦叫做定语句。
状语(連⽤修飾語):在句⼦中说明动词、形容词的状态、程度、数量等的成分。
补语:对谓语进⾏补充说明的部分。
是表⽰时间、场所、⽅式、⽅向、⽬的、对象等补充说明的成分⼀般⽤格助词「に?で?へ?と?から?まで?より」。
对象语:在句⼦中⽤于表⽰希望、能⼒、好恶、巧拙等对象的成分。
形式上是主谓结构,但从意义上分析是动宾结构,⽤「が」。
独⽴语:独⽴存在。
「はい」三、⽇语四⼤句型:01、判断句(名词作谓语)断定句:以体⾔(名词、代词)作谓语的句⼦。
例:私は⽥中です。
——「⽥中」作谓语02、存在句(存在动词作谓语)存在句:表⽰存在关系的句⼦,经常以「ある/いる」作谓语。
例:王さんは今教室にいます03、叙述句(动词作谓语)叙述句:以动词作谓语的句⼦。
日语会话中感情形容词对人称的限制
![日语会话中感情形容词对人称的限制](https://img.taocdn.com/s3/m/9169d2355727a5e9856a6135.png)
别是第一人称 。 日 会话 中人称代词的使用是受 到文 末表达的限制的 ,也就是 说 , 语 在句 子中即使 不
出现人称代词 ,我们也 可以根据文末表达来判断 出该 句的主语是第几人称 。本文就 试从其 中的一类 文末表达方式 即感情形容 词来分析人称代词被省 略的原因 ,及对人称 的限制 ,进 而揭示 日语会话 的 特点 。
(0 r 1 ) c 、南 77 土 二 扣 rc扣加6 c 、私 言 v分 屯善 J土 于 j 、 , ) 土。 人固 闭题 加 岛, 。人同 同题 , ) ) _ 二弓 匕 屯大事 L上 j 。扣 L、奄扎力 分力
? 允 思 v 。痛 二 老一力扎 挡 屯, 、力一 , j )、 = ) y卜 = ) 77 } 二 二 考 , L圭,允 思 v 。 加 岛扣 允 Lc理性 的 匕 ) ) j扣 土 。哀 L 扣 。 ( 女 器 ) J 少 注意例句 中下划线部分 ,我们可 以总结出以下 的共同的特征 :1 .划线部分均 为感情形容 词的原形。2 .该部分处于文末 ,充当的是句子的谓语 。3 .该部分既然是感情形容词 ,但各 自 表达的是谁或第几人称的主观情感 ,文中没有明确的表示。此三特征正是感情形容词的人称限 制的三大要点。所谓感情形容词对人称 的限制指 的就是 , 感情形容词 以原形作谓语结句时,其
关 键词 :感情形容词; 人称
中图分 类号 :H6 3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 编号 :1 719 20 )0- 9- 0 . 2(06 4 020 0 7 0 3
一
、
日语「人称代词」知识大全!建议收藏!
![日语「人称代词」知识大全!建议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1ce566f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3.png)
日语「人称代词」知识大全!建议收藏!米娜桑空你几哇!要想学好地道日语,先过了“人称”这关吧!今天我们来学习日语的人称代词!第一人称日语的第一人称有很多种表达,根据说话者所在的场合、说话对象以及自身的性别、年龄等,会产生不同的差异,所以同学们要视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第一人称来使用。
常见的第一人称[1] 「わたし」→我,日语中“我”的最普遍的说法了,男女均可使用[2] 「あたし」→我,这是“わたし”的随意式表达。
虽然日本的很多女性日常都使用“わたし”或“あたし”。
但在正式的场合还是应该正确地发音为“わたし”。
"注:以前在东京的男性、工匠和商人都喜欢使用“あたし”,在现代日本除了可爱的女性使用外,也有日本单口相声艺人会用。
男孩子用「あたし」的情况很少,可以参考中国的“人家”来理解。
"[3] 「わたくし(私)」→我,也是很普遍的说法,用于正式场合,这样说的人会显得很有礼貌和修养。
[4] 「ぼく」→我,男性的第一人称。
对平辈或以下的人使用。
显得很关系很亲密,人也很随和。
但是在这个性别已经不那么重要的年代,ぼく也常常出现在女生的口中。
所以,ぼく男女都能用。
[5] 「こちら」→我,我们;我方,说话人的一方。
在电话用语中介绍自己也用こちら,而不用僕或わたし。
"注:「僕」主要是年轻男性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也可以运用于正式场合。
“僕”是男性的自谦用语,字义上是指“男仆”,女性则称为“妾”。
现在许多个性的年轻女性也会“僕”来称呼自己。
给人留有一种独立、自由、勇敢的女性形象。
"[6]「わし」→我,俺。
わし是わたし的音变,江户时代曾是女性对亲密者的用语。
现在适用于年长的男性之间。
"注:「俺」多为男性所用。
通用于私人的、随意的场合,在公众场合的一般避免使用。
“俺”到镰仓时代为止一直是作为第二人称使用,后来逐渐在地方上被转用为第一人称,到了江户时代,不论贵贱,不分男女,被广泛使用。
浅谈中日语序比较
![浅谈中日语序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ba816012fc4ffe473368abfd.png)
不喜欢。 没精神。
四.日语语序的独特性 例:日文: 私は夜、家で日本語を勉強する。 → 私は家で日本語を夜、勉強する。 → 私は夜、日本語を家で勉強する。 → 私は日本語を夜、家で勉強する。 → 私は日本語を家で夜、勉強する。 → 日本語を夜,私は家で勉強する。 中文: 我晚上在家学习日语。
五.中国电影中翻译日语的语序 例: 粮食的,有? 花姑娘的,有?
二.格助词的使用不同点 例:
で と から まで へ
学校で 李さんと一緒に朝ご飯を 食べます。 五時から 上海まで 図書館へ行く。
在学校。 和小李一起吃早 饭。 从5点开始。 到上海。 去图书馆
三.名词和ナ形容词的否定不同点 例: 名词: 赤いではありません。 不是红色。 彼ではありません。 不是他。 ナ形容词: 好きではありません。 元気ではありません。
例: 中文---有人吗? 日语---誰か居ますか?(人有吗?)
结论:
从日语的这种现象可以看出日本人不是很拘泥于一种 很严密的语法顺序,只要把句子的成分比较自由地罗列后 传达给对方一种氛围即可达到交流的默契。
どうぞありんがどうご水
一.
汉语:主—谓—宾 日语:主—宾—谓 ☆日译汉时谓语一定要前移。 例: 我 晚上 在家 学习 日语。
主语 时间状语 地点状语 动词 宾语
私は
主语
夜、
时间状语
家で
地点状语
日本語
宾语
を勉強する。
动词
• • • • • •
结论: 同: 1.主语放于句首。 异: 1.中文和日语在语序中谓语和宾语的位置不一样。 2.中文中动词一般放置在动作的前面,即通常是动词+名 词,具体位置并未固定;而日语中动词必须放置句尾。
关于日语中男女用语差异的探析
![关于日语中男女用语差异的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e826138e9951e79a892705.png)
文化长廊关于日语中男女用语差异的探析王西檬 吉林大学摘 要:众所周知,男性和女性在语言活动中的各个层面中都存在差异。
在日语中也是同样,男性与女性语言活动中也存在着种种差异。
随着时代的变迁,男女用语也在发生着变化。
本文将从语音,词汇,语法和表达风格角度来探究日语中男女用语的差异。
关键词:男女用语;差异;终助词作者简介:王西檬(1991-),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186-02在日语中,根据说话人所属的社会阶层,集团及使用场合的不同会采取不同的说话方式,这些方式的不同被称为“位相语”。
男性用语与女性用语也属于位相语的一种。
而日语也是男女差异显著的一种语言。
因此,了解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的差异,对日语学习和使用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
1.日语使用中的性别差异1.1语音层面的差异语音方面上,日本女性通常更倾向于使用较为标准,规范的发音。
而男性为了显示男子气概,经常使用非标准的语音变体。
这种语音变体如下例所示:·常把あ段假名发成え段假名,如:「やばい -> やべえ」「こわい -> こええ」「かたい -> かてえ」·常把お段假名发成え段假名,如:「すごい -> すげえ」「おもしろい -> おもしれえ」在语调方面,日本女性说话时更倾向于使用升调,音调变化较男性更多,经常使用夸张的语气,更趋向于使用标准,权威的发音方式。
并且,女性会更多地使用感叹句。
例如在女性杂志《女性自身》的封皮上,感叹句出现的频率为4.2%,而在《周刊新潮》、《データ毎日》等一般杂志中,感叹句出现的频率为零。
1.2词汇层面的差异1.2.1人称代词上的男女差异男女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使用上的差异表1所示:表1 男女用语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上的差异女性使用男女通用男性使用第一人称あたしわたし/わたくしぼく/おれ/おいら/わし第二人称あんたあなたきみ/おまえ/きさま总体来看,「わたし」和「わたくし」是男女通用的第一人称代词。
解析日语中的常见语法错误及纠正方法
![解析日语中的常见语法错误及纠正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97531e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b8.png)
解析日语中的常见语法错误及纠正方法日语作为一门语言,有着丰富的语法规则和用法。
然而,由于日语与我们母语的差异,常常会出现一些语法错误。
本文将针对日语中常见的语法错误进行解析,并提供相应的纠正方法。
一、主谓一致错误主谓一致是日语语法中的基本规则之一。
然而,许多学习者在使用日语时常常忽视了这个规则,造成了主谓不一致的语法错误。
例如,"彼女は漢字が難しい"(她觉得汉字很难)中,主语"彼女"为第三人称单数,而谓语"難しい"却是第一人称单数形式。
纠正方法:要避免主谓一致错误,学习者需要注意主语和谓语之间的一致性。
在上述例子中,正确的表达应该是:"彼女は漢字が難しいと思っています"(她认为汉字很难)。
二、助词使用错误助词在日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正确使用助词可以使句子更加明确和准确。
然而,许多学习者常常在助词的选择上出现错误。
例如,"私は学生です"(我是学生)中,"は"是一个主题标记助词,而不是用于表示职业的助词"で"。
纠正方法:正确运用助词需要理解其用途和语境。
在上述例子中,正确的使用应该是:"私は学生であります"(我是学生)。
三、时态错误时态错误是日语学习者常见的语法错误之一。
由于日语和汉语在时态表达上存在差异,学习者常常在时态上犯错。
例如,"明日学校に行く"(明天去学校)中,使用了类似汉语的现在时表示将来发生的动作。
纠正方法:正确使用时态需要根据动作的发生时间来选择适当的时态。
在上述例子中,正确的使用应该是:"明日学校へ行きます"(明天要去学校)。
四、名词和形容词的一致错误名词和形容词之间的一致性也是日语学习者常见的语法错误。
在一些表达中,名词和形容词的形式不一致,导致了语法错误。
例如,"新しい本を買う"(买一本新书)中,形容词"新しい"和名词"本"之间没有一致。
日本语心理动名词的研究
![日本语心理动名词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34303fdf121dd36a32d82af.png)
日本语心理动名词的研究作者:张入元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6期【摘要】本文根据将心里动名词句中的“だ”分为有时态对立和无时态对立,进而明确前者所在的句子为心理状态叙述句,后者坐在的句子为心理希求句。
从主语的人称限制、适用文本、谓语特点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心理状态叙述句和心理希求句从而更全面的了解心理动名词句【关键词】心理动名词;心理希求句;心理状态叙述句;人称限制心理动词的体、心理动词句的人称限制以及心理动词句和心理形容词句的比较一直以来都是日语研究的重点。
但是例(1)所示的心理动名词句却很少有研究涉及。
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什么是心理动名词句,心理动名词句中的“だ”的功能,以及心理动名词句的特点。
(1)こうした活動が当市を支えていただいていることに感謝です。
(広報あいこうか)1.本文的相关定义在研究心理动名词之前,我们必须先明白动名词是什么。
大多数的先行研究中将动名词定义为:“能够变成サ変动词的名词”或者“与『する』结合从而动词化的表达”。
此外,影山(1993)也指出形态上是名词的同时具有动词的功能是动名词的特点。
另外,例(2)(3)所示的动词作谓语的句子我们叫做动词句,形容词做谓语的句子我们叫做形容词句。
那什么是动名词谓语句呢?这里重复利用引言中的例(1),如例(1)所示不伴有“する”的动名词在句中作谓语的句子我们叫做动名词谓语句。
(1)こうした活動が当市を支えていただいていることに感謝です。
(広報あいこうか)(2)「勿論、香雪どのほどではないだろうが、な」今度ばかりは耀東の記憶力に感謝する。
(『受胎狂詩』)(3)「人と接するのが、すごく緊張して疲れる。
人の視線が怖い。
(『「引きこもり」生還記』)2.“だ”的功能对于心理动名词句来说动名词谓语由于失去了“する”的帮助,“だ”的功能就显得格外重要。
メイナード(1999)将“だ”分为了表示信息的“だ”和表示情感的“だ”,并解释说前者是没有活用限制的,与名词、形容词连用是命题叙述的一部分,表示对命题的明确的判定;后者的活用形仅限于“だ”“です”“じゃない”,但是当“だ”出现在形式名词的后面时,可以使用其过去形、否定形、疑问形。
日汉翻译中关于人称代名词使用频度差异的考察 ——以挪威的森林为例
![日汉翻译中关于人称代名词使用频度差异的考察 ——以挪威的森林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0b91a2b192e45361066f5ad.png)
33 0
名 词。
第
二人称
扫前 南 允
南尢
4 6
4 6 4
85 2
3 0
第 i人 称
彼 彼 女
44 1
l 1 l3
日语 中如上述 的繁杂 的敬 语体系有很 多 , 而汉语 中却不 同。现 代 汉 语 中 的敬 语 不 如 E语 这 么 发 达 , 1 因此 , 将 日语 的敬 语 表 现 翻译 成 汉 在 语 的时候 , 往往要加上 “ ” “ ” 我 、您 等人称代名词 。 ( ) 受 动 词 的多 用 2授 在 日语 中存在表示 动作方 向的词 , 比如 “ 于为” 为” 南e “ 等等 。这
译 本 。其 中 , 译文 的第 一人称代名词 数量约 为原 版的 45 ; .倍 第二 人称 代名词数量 约为原版 的 15 ; .倍 第三人 称代名词约 为原版 的 1 倍 。另 . 6 方面, 对出场人物直呼其名 的情况 , 日语则 比汉语 多。从 以上的考察 结果来 看 , 日两国语 言中对 人称代名 词使用频度存 在着显 著的差 异。 中 三、 日汉人称代名词使用频度差异形成的原因 () 1 丰富的敬语 日语 中存在 敬语 , 照说话听话人 双方身份立场 、 依 社会 阶层 地位 、 年龄 的长幼 、 集团 中人的 内外观念 等等 的不 同 , 话人会 用不 同的敬 说 语。 下面举 几个《 挪威的森林 》 中的例子 :
二、 日语 与 汉 语 中 人 称 代 名 词 使 用 频 度 的 差 异 本论 文引言部分的几个例子说 明 日语 与汉语在人称代名词 的使 用 上是有 差别 的。为 了更进一步 的研究这 一差 异现象 , 笔者拟将《 挪威 的 森林》 以及 其两个汉译本作为研究对 象 , 对中 日两国语言 中人称代名 词 使用频度进行 考察 。结果 如下表所示。 表 1/, I一 森 L /
日语中的谓语
![日语中的谓语](https://img.taocdn.com/s3/m/845e691afad6195f312ba6ab.png)
一、日语的谓语部分上面已经说到,日语的谓语部分都放在句子的末尾。
现在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成分可以充当句子的谓语部分。
1、动词以上所举的例子都是由动词充当谓语的句子。
有了之前的讲解,相信大家对动词做谓语是很容易理解的。
如:みんな学校へ行く。
(行く)即谓语。
彼女が泣いている。
(泣いている)即谓语。
2、形容词如:桜が美しい。
(樱花很美)天気はいい。
(天气不错)食べ物がおいしい。
(食物很好吃)动词和形容词它们自身是有形态变化的,可变化时态,语气等。
3、名词+助动词(だ)私は学生だ。
あなたは先生だ。
あの女の人が店員だ。
谓语动词由(名词+だ)构成,这个(だ)是助动词。
变化时态等时在(だ)上进行。
4、形容动词词干+词尾(だ)あの女の人がきれいだ。
おじいさんは元気だ。
上述两个句子的谓语动词是形容动词,「だ」是形容动词的一部分,是词尾。
应该注意的是,形容动词和名词做谓语时虽然都出现了「だ」,但「だ」的意义是不同的。
名词中「だ」是作为助动词而存在。
而形容动词中「だ」是作为形容动词的词尾,作为形容动词的一部分而存在的。
虽然「だ」的意义不同,但在变化时态等时,方法却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将它们归纳为一类记忆。
我们将会在后面的内容中学习到。
名词一、名词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一类词,顾名思义,它表示事物的名称。
具体分类有很多种,因为我们考试的主要形式是阅读,所以重点要求考生掌握名词的用法即可,关于名词的分类我们大致了解即可。
在进入名词前,我们来简单看一看日语中大体的词性分类。
日语把名词、代词、数词(表示数量的名词)统称为体言。
“体”是指事物的实体、“言”指词,二者合起来就是指事物的实体。
例如:公園、犬;私、彼;一、二等。
(有的语法书将这些都称为“名词”)与体言相对应的在日语中还有一类叫做“用言”,也就是说,除体言外的日语中的其他词汇都称做“用言”。
其中包括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副词、接续词等等。
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大家应该很好的区别这两大类词,因为在我们今后的课程中关于“体言”和“用言”的说法会经常出现。
中日句式基本结构的不同
![中日句式基本结构的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6c4bc966a45177232f60a275.png)
中日句式基本结构的不同与中日思维的不同汉语句式基本结构为主+谓+宾(SVO型),日语句式基本结构为主+宾+谓(SOV型)。
SVO型的汉语与SOV型的日语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共同点,但同时,相互间更多见的却是不同的个性特征。
我们以下列句子为例,分析一下汉日两种语言的不同性质特征,谓语动词与格(Case)的表达的相互关系,动词的自他特性,省略的表达等诸多语言现象,并探索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思维方式差异。
①自动词谓语句(SV)昨天我在学校的游泳池里游了泳昨日私は学校のプールで泳いだ上述汉日文的基本语序完全一致,时间、场所词的语序均在谓语动词之前,在格的表达上,汉语句为前置词,日语句为后置词,作为格的标识,汉语句为介词,日语句则由补格助词担当。
例如:早上6点,我和妹妹离开家,乘出租车去火车站,从家里到车站只用了10分钟,比公共汽车快了10多分钟。
朝 6 時に私は妹と家を出てタクシーで駅へ行って家から駅まで10分だけかかりバスより10分も早い从这个例句中我们能看出,在格的表达上,汉语以动宾词组(如:乘出租车)或者介词(如:和妹妹)来表达,日语是以名词(体言)+后置的补格助词(如:タクシーで)来表达的。
这个句子中共采用了8个补格助词(に、と、を、で、へ、から、まで、より),2 个提示助词(は、も),1个副助词(だけ),把它们按一定的规则组成各种关系的词结,进行细节分析,层层推理,并形成具有一定逻辑意义的句子结构。
②他动词谓语句(SVO SOV)他在大学学日语S A V O彼は大学で日本語を習っていますS C O V这两个句子虽然语序相同,但句子成分却不同。
中文的所谓的不及物动词也可带宾语,而日语自动词是不能带宾语的。
另外,中文的动词没有及物与不及物之分,在中文词典里均不标注自他性,而日语动词的自他性都很稳定,在词典里均有明确标注。
又如:我回答了这个问题S V O私はこの問題に答えたS C V在汉语中“回答”是可带宾语的,但在日语中“答える”是一个自动词,不能带宾语,因此“この問題に”在句子里只能充当补语。
中日语序比较
![中日语序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c66d50502020740be1e9b4c.png)
1.汉语:主—谓—宾
日语:主—宾—谓
☆日译汉时谓语一定要前移
例1:
あなたは/何を/食べますか。
12 3
你/吃/什么?
2.名词和数量词的语序。
日语的数量词虽可作定语,但使用中更多的是作状语。
而中文数量词在原则上在所修饰的名词前。
2人の子供
6.在目的表达与主句的语序上,日语是目的在前,主句在后。
在“ように”句型中,中文是主句在前,目的在后。
試験に合格できるように(目的表达)みんな一生懸命勉強している。
(主句)
大家努力学习(主句)以便考试能及格。
(目的表达)
朝6時の電車に間に合うように、彼は5時に起きた。
他5点起床以便能赶上早上6点的电车。
ために句型中,中文和日语一样,是目的表达在前,主句在后。
教養を高めるために、(目的表达)本を読んでいる、(主句)
为提高修养(目的表达)而读书。
(主句)
世界平和のために、国際会議が開かれる。
为了世界和平召开国际会议。
试析日语表达中的主观与客观性
![试析日语表达中的主观与客观性](https://img.taocdn.com/s3/m/fd1f822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06.png)
试析日语表达中的主观与客观性
笔者在日语教学与实践当中,发现日语中存在着一些十分细腻且富有哲理的语言现象。
下面就这一点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日本人在对事物的表达上,是严格区分主观与客观的。
这对于学习日语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很容易出错的地方。
下面试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1、助动词“たい”与“たがる”
日语中,表达一个人的愿望时,有“たい”和“たがる”之分。
其中,“たい”表示讲话人的愿望,“たがる”表示他人(第三者)的愿望。
例如:
○わたしは日本の大学に入りたい。
(我想上日本大学。
)○友達も日本の大学に入りたがっている。
(我朋友也想上日本大学。
)
这一点在汉语中是没有区别和形态变化的。
例如在上例中,都用“想上”这个词来表达。
而在日语中,我们会发现,第一人称的“想上”用的是“入りたい”,具有形容词性质,第三人称的“想上”用的是“动词连用形+たがっている”。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细想起来,却不能不让人为它那严谨的逻辑性所感叹。
首先,一个人的某种愿望只是存在于他自己大脑中的一个想法,并没有付诸行动,因此只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对此,用形容词来表达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而对于第三者的愿望,讲话者是无法直接知道的。
也就是说,第三者从其表情、动作或语言上流露出某种欲望,讲话人。
汉日形谓句主语对谓语的决定性作用对比
![汉日形谓句主语对谓语的决定性作用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a20147aa65ce050876321390.png)
2017.03语言应用研究一、引言关于汉语形容词谓语句(形谓句)的研究,赵元任(1979)运用结构主义对汉语形谓句进行了考察,认为形谓句有三种作用:1.对比;2.肯定;3.叙述。
范晓(1998),从句法、语义和语用角度对形谓句进行了研究对形谓句的句法语义特征作了详细的描述,对其下位句型的句法语义特征也进行了独到的研究,并对这些句型的语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日语形谓句的研究方面,山冈政纪(1995)运用“情报归属理论”对日语属性形容词和感情形容词作谓语时的构文特征进行了探究,认为:1.所有的形容词句都持有依据“感觉者”的报告的主观性;2.如果是属性形容词,则通常所理解的客观性也是从称为知觉共有的信念这一主观性而来的;3.比较表达中形容词句的主观性被排除。
而半藤英明(2006)对日语形谓句主语的确立方式的研究表明,如果形容的是人物或事物,则被形容的主体有必要明示出来;形容方式可以用连体修饰也可以是形谓句形式,用形谓句形式的场合,使用“が”还是“は”与形容词的种类、句子类型有关;属性形容词可用于现象描写句和判断句,而感情形容词基本上用于判断句。
纵观语法研究的历史,对汉日形谓句的研究不够深入,且偏重于形容词的类型对句子的影响,忽视了对形谓句主语的考察。
然而,谓语是根据主语的特点选择的,主语决定了谓语的使用。
基于此,本文采用汉日对比的方式,以形谓句的主语为中心,着重探讨汉日形谓句的主谓关系。
二、对主语的定位不管是汉语还是日语,学界对“主语”与“话题”的看法各执其词,没有定论。
那么在形谓句中,什么样的意义内容可以作为主语确立呢?下面对本文使用的汉语的“主语”“话题”,日语的“主格”“主题”“话题”各用语进行说明。
(一)汉语主语的定位一直以来,“主语”和“话题”的关系问题备受语法学界关注。
但是汉语学界对“主语”和“话题”的句法地位、功能等问题的看法一直存在着分歧。
石毓智(2001)对汉语的“主语”与“话题”作了区分,见表1。
日汉主客观形容(动)词对人称使用限制作用的对比
![日汉主客观形容(动)词对人称使用限制作用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dfe6c66ef5335a8102d220d4.png)
209 ) 10 5
单 、 尢 、 加 、 手 , 等 。它 们 在 句 中用 于 修 饰 对 盛 静 下 等 象 的 客 观性 质 . 带 有 任 何 的 主观 感 情 。 例 如 : 不 A. c静 力 人 寸 。 o我 是 一 个很 安 静 的人 。 私 土 、 B南 . e 大丈 夫 寸 加 。 o你 没 有 事 吗 ? 耋 属 性形 容 动 词 在 句 子 中 可 以 比较 灵 活 地 充 当 谓 语 、 语 、 定 状 语 等 句子 成 分 。 使 用 时 没有 人 称 的 限制 , 以修 饰 第 一人 在 可 称 , 可 以修饰 第 二 和 第 三人 称 也 () 2 感情 形 容 动 词 : 示 主语 心 理 上 的主 观 感 情 的 形容 动 表
日 汉 主 客 观 形 容 ( ) 对 人 称 使 用 限 制 作 用 的 对 比 动 词
孙 笑 逸
( 南京 农 业 大 学 , 苏 南 京 江 摘 要 : 容词 在 日汉语 言 的表 达 中都 占据 着 极 其 重要 形 的地 位 ,汉语 的形 容 词 概 念 在 日语 中对应 为 日语 的 形 容 词 和 形 容 动 词 。 日语 的 形 容 ( ) 又 可 以 分 为 属 性 形 容 ( ) 和 动 词 动 词 感情 形容 ( ) , 中感 情 形容 ( ) 在 使 用 时 受到 人 称 的 动 词 其 动 词 限制 。与 日语 相反 的是 , 汉语 中的部 分属 性 形 容词 也 有 类 似 对 人 称 使 用 的 限制 功 能 。 本 文 选 取 两 种语 言 的部 分 形 容 词 或 形 容 动 词 ,从 词 汇 的主 客 观 性 的 角度 分析 其 对 句 中人 称 的 限 制 作 用 , 将 两 者 的 差异 进 行 了初 步 的对 比 并 关 键词 :日汉 主客 观 形 容 词 人 称 限 制作 用 对 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语中第一人称和其他人称的心理活动描写句的谓语差异摘要:在日语中,心理活动的描写的谓语方式会因人称不同而产生差异。
文章将围绕这一现象展开论述,并探讨其原因。
文章第一部分是关于不同人称的心理活动描写句的谓语方式差异的描述;第二部分从三个方面针对该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论述,总结了其原因所在:一是主语被省略后产生的要求使然;二是日语的词汇和语法对主语的识别功能使然;三是日语的客观描写功能使然。
标签:人称心理活动描写谓语差异在日语中,心理活动的描写的谓语方式会因人称不同而产生差异。
本文围绕这一现象展开论述,并探讨其原因。
一、关于第一人称和其他人称的心理活动描写句的谓语差异心理活动描写作为人物描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刻画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描写人物思想感情和思想斗争历程,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的一种写作方法。
在日语中,表示希望、欲望的心理活动的有「ほしい」和「ほしがる」、以及「たい」和「たがる」两组表达方式。
「ほしい」和「ほしがる」用于表达欲望,「ほしい」一般用于表达说话人即第一人称的欲望,在疑问句中也可以用于第二人称,是形容词。
「ほしがる」一般用于表达第三人称的欲望,是ラ行五段动词。
例如:第一,誕生日に何がほしいですか。
[疑问句、主语为第二人称(日文中第二人称主语「あなた」常被省略)](引自《新编日语1》)。
第二,一週間ぐらいの休みがほしいですね。
(主语为第一人称、日文中常被省略)(引自《新编日语1》)。
「たい」和「たがる」是表示希望的助动词,接在动词的连用形后面。
「たい」可以作形容词活用,表示说话人(第一人称)想做某事,在疑问句中也可以用于第二人称,作为连体修饰语修饰体言使用时也可以用于第二第三人称。
例如:第三,「どうぞ伯母さんに話して下さい。
わたしは行きたい!本当に行きたいんです!」(主语为第一人称)(引自宫本百合子《红色货车》)。
第四,李さん、(あなた)何が飲みたいですか。
[疑问句、主语为第二人称(日文中第二人称主语「あなた」常被省略)](引自《新编日语1》)。
「たがる」是ラ行五段活用词,用于描述第一人称所看到或听到的第二第三人称外在的或者行动上的希望。
在表达第二第三人称的希望或者欲望时也可以不用「たがる」而用「たい」,但是只能用于「たいと言っている」「たいそうだ」等直接引用或者「たいらしい」「たいようだ」等表示推测的间接表达方式中。
例如:第五,李さんはこの仕事を引き受けたがっています。
(主语为第三人称)(引自《新编日语1》)。
第六,彼は鋭い刃物の先で、妻の白い胸を切開いて見たいと思った程、烈しい嫉妬で震えるように成って行った。
(たい用于第三人称,但是只能用于间接表达方式)(引自岛崎藤村《刺绣》)。
但是,如果第一人称从第三人称的角度来表达第三人称的希望的话,也可以不用「たがる」而直接用「たい」。
例如:第七,A:山本さんはどうしてパーティーに来なかったんでしょう。
B:佐野に会いたくないからだよ。
(从第三人称的角度来表述第三人称的希望)(引自《日本语句型辞典》)。
「たがる」还可以用来表达第一人称假装给别人看的希望。
例如:第八,当時まだ一年生だった僕は、母の注意を引きたいばかりに、わざと妹のおもちゃをほしがって見せた。
(跟自己的真是意愿不同,只是装出样子给比人看)(引自《日本语句型辞典》)。
日语中有一个结尾词「がる」,它接在表达感情、感觉等的心理活动或者心理状态的形容词词干后面构成五段动词,用于表达第三人称的感情、感觉等心理活动。
例如:第九,おととい、鈴木さんはお父さんを訪ねてきた。
お父さんが九州に行った事を聞いて、残念がっていた。
(引自《新编日语3》)。
二、关于由人称不同造成谓语方式差异的原因综上可知,在日语中,第一人称的心理活动描写的谓语形式严格区分于其他人称的心理活动描写谓语形式,不能误用。
但是,在间接描述第二、第三人称的心理活动或者心理状态(提出疑问、假定、推测、引用等等)时,也可以使用相同于第一人称的谓语形式。
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人称代词被省略后产生的需要语言学家金田一春彦认为,日本人很少使用人称代词,特别是极少使用第一人称。
如在自我介绍时,日本人会这样介绍自己:“(私は)山田です。
始めまして、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我叫山田,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
”很少使用“私”(我)。
日语的人称代词经常被省略是造成谓语形式因人称差异而不同一个原因。
古典文法学者松尾捨治郎认为“省略现象多”是日语的三大特色之一。
经常被人们提到的是“主语的省略”。
在日语中,如果总是提到「私が」会让人觉得其在强调自己的主张,给人不愉快的感觉。
然而,省略了人称代词也存在让人费解的时候。
怎么才能既不给他人带来不愉快,又能将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主語は述語の中に含まれており、必要に応じて抽出され、表現化される(日语的主语被隐含在谓语中,必要的时候可以明确表达出来)”。
“日语的人称代词数量很多,但是使用率很低,而且有待遇表现(日语中言语和交流中表达出交流主动方一方的情绪意愿的行为、言语以及语句,如敬语就是其中一种)的作用。
田窪行則指出:日语里,尽量避免使用直接指代的人称代词。
由于日语人称代词不仅具有指代功能,自身还含有程度不同的待遇表现功能,因此其使用也就更为复杂、不易把握。
若选用了不恰当的人称代词,轻则达不到所期望的交际效果,重则甚至引起误解。
因此,导致日语人称代词明示于句子的比例很低,人称往往隐含于句子,或通过谓语部分的变化及上下文相关语境来表达”(梁红梅.日语人称代词与日本人自我意识探析[M].2008)。
例如:家まで来てくださいませんか。
人称代词隐含于句子中的谓语部分的授受表达「てくださいませんか」里,且谓语部分为敬语,语气委婉礼貌。
如果第二人称“あなた(你)”明示于句子,则产生不同的语气。
例如:あなたが家まで来てくれる?人称代词明示于句子,且谓语部分为简体,语气简慢。
由此可知,通过谓语的区别就可以做到既不给人带来不愉快又可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而谓语不同,就算不出现主语或者人称代词,也能明白话题所指。
本文所论述的不同人称的心理活动描写采取不同的谓语方式也许也源于人称代词被省略后产生的需要。
(二)谓语词汇和语法对主语的识别功能使然日语的谓语词汇和语法对主语的识别功能是造成句子谓语因人称差异而不同的原因之一。
上文也提到过,日语的主语经常被省略。
这个特点被认为是日语自古以来的一个特点。
这是因为日语有发达的言外之力而造成的。
就算不出现主语,人们也可以根据句子的谓语和相关语法特征把句子既定的主语推测出来。
在日语中,表达感情、思想等心理活动的词有「うれしい」、「悲しい」等等(本文论述的仅限于这些词汇的现在时)。
“「うれしい」、「悲しい」、「さびしい」、「うらやましい」、「懐かしい」などの形容詞が文の述語として用いられた場合、対話文では話し手は主語(すなわち感情主体)にならなければならなかった。
(「うれしい」、「悲しい」、「さびしい」、「うらやましい」、「懐かしい」等形容词做句子的谓语的时候,对话中的主语(即感情主体)一定是说话人)”(笔者译,鎌田精三郎,2002)。
即这些词如果做句子的谓语,主语一定是第一人称,所以,就算句子的主语不出现,人们也可以知道句子的主语是第一人称。
这些词在疑问句中做谓语时主语也可以是第二人称,但是这时作为主语的第二人称一般都会出现,明显区别于第一人称做主语的情况。
例如:まあ(私は)うれしい。
あなた本当にいつでも親切だわ。
(主语为第一人称,日语中第一人称「わたし」常被省略)(引自宮沢賢治「土神と狐」)。
老人が、よい心になったのは、海蔵さんにもうれしいことでありました。
(主语是第二人称)(引自新美南吉「牛をつないだ椿の木」)。
「うれしがる」、「悲しがる」等ガル形感情动词有句子的主语将那种感情表露于外的意思,这种感情除了主语以外的其他人也能捕捉得到,所以感情的主体没必要是说话者本人。
正如寺村(1993)所述,ガル感情动词用于表述他人的感情,如果是第三人称做主语,「うれしい」、「悲しい」等等这些词就要变成「うれしがる」、「悲しがる」等的形式。
「うれしがる」、「悲しがる」等这些词在在词义上和「うれしい」、「悲しい」等是一样的,由于词尾变成了「がる」,因此这些词作谓语时句子的主语也变成了第三人称。
因此,就算句子的主语没有明示于句中,我们也可以根据句子的谓语形式和相关的语法特征判断出句子的主语。
(三)语言的客观描写功能使然“日本語は、相手や第三者のうえに生ずる客体的状況と、話者自身の主体的判断とを、はっきり区別して言い分ける潔癖な言語だといえるだろう。
(可以说日语是一门有洁癖的语言,在日语中,发生在对方或者第三者身上的客体情况与说话者自身的主体判断的表述方式有严格的区别)(笔者译,森田良行,1998)”。
森田良行所提到的日语的这一特点,可以称之为“日语的客观描写功能”,并将其看作是造成不同人称的心理活动描写谓语方式产生差异的原因之一。
语言有描述客观事实的功能,日语也不例外。
但是描述同样的心理活动,日本人要根据人称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谓语主要是因为区分客观性与主观性的体现。
一般情况下,人的心理活动如果不表现出来,别人就无从了解其内心活动。
在日本人的意识中,在说别人的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和说自己的事情有所区别。
如果提及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采取提出疑问、假定、推测或者引用的表达方式。
因此日语中,在言及“他人的心理活动”的时候,要用跟描述“自己的心理活动”使用不同的谓语。
这样可以达到区别自己的见解和客观陈述别人的见解的目的。
这也是造成日语中因为人称不同句子谓语也不同的原因之一。
三、结束语综上所述,心理活动描写句的谓语因人称不同而不同。
本文就这一现象展开了论述并从以下方面来考察:一是日语主语经常被省略,因此需要通过谓语的区别来识别主语;二是日语的词汇和语法特征对主语有强烈的识别功能,通过词汇的变形和语法特征就可以识别主语;三是日语描述客观事实的功能使然,人的心理活动如果不表现出来别人是无法断定的,因此在描述他人的心理活动的时候要跟描述自己的心理活动的方式区别开,日语就是通过谓语方式的区别来实现的。
参考文献1、周平,陈晓芬.新编日语1[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2、周平,陈晓芬.新编日语3[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3、金田一春彦.日本語新版(上下)[M].岩波新書,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