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听诊(诊断学含实习听诊录音)

合集下载

心脏听诊

心脏听诊

舒张晚期奔马律临床意义

由于发生较晚,在收缩期 开始之前即S1前0.1s,故 常称为收缩期前奔马律. 由于它实际上是由病理性 S4与S1 、 S2所构成的节 律,也称为第四心音奔马 律。

反映心室收缩期 压力负荷过重, 室壁顺应性降低, 多见于压力负荷 过重引起心室肥 厚的心脏病;也 可见于心肌受损 出现的心肌顺应 性下降等疾病。


右室射血延长 完右 肺动脉瓣狭窄 二尖瓣狭窄 左室射血缩短 二尖瓣关闭不全 室间隔缺损
S2分裂
3.
固定分裂

房间隔缺损
4.
反常分裂(逆分裂 即A2落后于P2)


完左
主动脉瓣狭窄
重度高血压
第二心音分裂
额外心音

指在原有心音之外,额外出现的病理性附 加心音。大多数是一个附加音,构成三音 律;少数为两个附加音,构成四音律,由 病理性S3和或S4与原有的S1 、 S2构成的三 音律或四音律。


钟摆律(Pendular rhythm):心尖部第一心音性质 改变,音调类似第二心音,心率快,心室收缩与舒张 时间几乎相等,两个心音强弱相等,间隔均匀,有如 钟摆的嗒声音,故称钟摆律。 若同时有心动过速,心率120次/min以上,酷似胎儿 心音称为胎心律(embryocardia) 临床意义 主要由于心肌有严重病变
肿瘤扑落音




指在S2后约0.08-0.12s出现的类似开瓣音 的声响。但音调较低,且随体位改变。 听诊部位:心尖及其内上。 产生机制:粘液瘤在舒张期碰撞心房壁或 越过房室瓣向心室腔移动的终末阶段,瘤 蒂柄突然紧张所产生。 临床意义:心房粘液瘤。
收缩期额外心音

心脏听诊(诊断学含实习听诊录音)[荟萃材料]

心脏听诊(诊断学含实习听诊录音)[荟萃材料]

专业内容
re these?
吸气相呼吸音 正常呼吸音 正常心音 胸膜摩擦音
专业内容
23
3)心音
专业内容
24
S3:紧随S2后的一短而弱的声音,是由于心室舒 张早期快速充盈室壁振动所致。呼气时清楚,部 分正常儿童和青少年可听到。
S4:舒张晚期,S1前0.10s,心房肌收缩使房室 瓣及其相关组织突然紧张、振动有关,低调、沉 浊,与心肌顺应性降低有关。
听诊 Auscultation
专业内容
1
教学目标
掌握: 1.听诊区、听诊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心包摩擦音的临床意义。
专业内容
2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心脏杂音产生的机制及临床意义 难点:1.心脏杂音听诊要点及其临床意
义。2.各种额外心音的区别。
专业内容
3
Confusion?
专业内容
4
4
Difficult?
专业内容
5
5
心脏听诊检查的基本条件
• 安静的环境,集中注意力 • 适当的光线,来自患者的左侧 • 患者卧位或坐位,检查者在其右侧
专业内容
6
适宜的听诊器(Stethoscope)
1.听诊器头件 2.听诊器耳塞 3.耳管 4.震动膜 5.金属杆 6.听管 7.胸件
专业内容
7
听诊器使用
1.正确的佩戴听诊器方法:向前倾斜戴入 2.选择合适的耳件: 大小合适软密封耳 3.清除杂物: 纺织纤维或灰尘 4.检查密闭性: 胸件、耳件、听管的松
弛或碎裂都能降低密闭性 5.双用听诊器: 需要转换胸件的钟式面
和膜式面,防止造成干扰。
专业内容
8
心脏听诊
瓣膜听诊区

体格检查-心脏听诊

体格检查-心脏听诊

1
准备工作
确认听诊器的完好和干净,让患者保持舒适。
2
定位
பைடு நூலகம்
在胸部适当的位置放置听诊器,如心尖区、主动脉瓣区等。
3
听诊
用适度的压力和角度,仔细地听取心脏的各个部位的声音。
心脏听诊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 误
• 确保听诊器的头部与胸壁保持良好接触。 • 避免听诊过于急促,以免错过一些细微的心脏音。 • 对于初学者,可能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以提高听诊技巧的准确性。
心脏听诊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心脏听诊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并且是评估心脏健康和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 脏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总结和要点
心脏听诊是一种重要的体格检查方法,通过观察和评估心脏功能,帮助医生 了解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准备工作、定位和仔细听诊是进行心脏听诊的关 键步骤。心脏听诊的应用领域广泛,对于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 义。
位置
在胸部不同位置放置听诊器, 以获取不同心脏瓣膜和心腔 的声音。
技巧
用适当的压力和角度来听取 心脏的声音,以获得准确的 结果。
常见的心脏听诊指标和解读
1 第一/第二心音
评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3 心动过速/心动过缓
观察心脏的节律和速率。
2 杂音
检测心脏瓣膜问题或其他异常。
心脏听诊的步骤和技巧
体格检查-心脏听诊
心脏听诊是一种常用的体格检查方法,通过听诊器来观察和评估心脏功能, 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
心脏听诊的定义和目的
心脏听诊是一种通过听诊器观察和评估心脏功能的检查方法。它的目的是检 测心脏异常,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病和其他心血管问题。

实践技能辅导资料——心脏听诊

实践技能辅导资料——心脏听诊

实践技能考试时,⼼脏听诊在⼼脏检查中占有重要地位,常可获得重要的诊断资料。

⼼脏昕诊重点应注意⼼率、⼼律、⼼⾳、杂⾳和额外⼼⾳等,通过对其特征的分析,判断⼼脏的病理⽣理状况。

⼼脏听诊时,环境应保持安静,检查者思想要⾼度集中。

被检查者取仰卧位,也可采取坐位,必要时可改变体位,如左侧卧位听取⼼尖部的杂⾳等。

1.⼼脏瓣膜听诊区:⼼脏各瓣膜关闭和开放时所产⽣的声⾳,沿⾎流⽅向传导到前胸壁的⼀定部位,在该处听诊时最清楚,称为该瓣膜的昕诊区。

各瓣膜听诊区的部位与相应瓣膜⼝在胸壁上的投影的位置见图1—15。

(1)⼆尖瓣区:在⼼尖搏动点,即⼼尖区,⼤多数⼈位于第5肋间左锁⾻中线内侧。

(2)肺动脉瓣区:在胸⾻左缘第2肋间。

(3)主动脉瓣区:在胸⾻右缘第2肋间。

(4)主动脉瓣第⼆听诊区:在胸⾻左缘第3肋间。

(5)三尖瓣区:在胸⾻下端左缘(胸⾻左缘第4、5肋间)。

2.听诊顺序:⼼脏各瓣膜的听诊顺序通常按⼼脏各瓣膜病变好发部位的顺序进⾏,即:⼆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听诊区→三尖瓣区(或⼆尖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听诊区→肺动脉瓣区→三尖瓣区)。

⽆论何种顺序均应以不遗漏听诊区为准。

3.听诊内容:⼼率、⼼律、⼼⾳、额外⼼⾳、⼼脏杂⾳和⼼包摩擦⾳。

(1)⼼率:为每分钟⼼脏搏动的次数。

正常成⼈在安静状态下⼼率为60~100次/分。

成⼈⼼率超过100次/分或婴幼⼉超过150次/分,称为窦性⼼动过速。

可见于健康⼈体⼒劳动、运动、兴奋或情绪激动时以及进餐后;病理情况下,常见于发热、贫⾎、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休克、⼼肌炎、⼼功能不全和使⽤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后。

成⼈⼼率低于60次/分,称为窦性⼼动过缓。

可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劳动的健康⼈和经常从事锻炼的运动员;病理情况可见于颅内⾼压、阻塞性黄疸、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及使⽤强⼼苷、奎尼丁或普萘洛尔等药物过量。

(2)⼼律:为⼼脏搏动的节律。

正常⼈体⼼律基本是规则的,由于某些⽣理和病理因素的影响,⼼律可发⽣变化,出现各种⼼律改变。

诊断学心脏检查听诊

诊断学心脏检查听诊

S2分裂
生理性分裂 通常分裂(P2落后于A2) 右室射血延长 完右 肺动脉瓣狭窄 二尖瓣狭窄 左室射血缩短 二尖瓣关闭不全 室间隔缺损
S2分裂
固定分裂 房间隔缺损 反常分裂(逆分裂 即A2落后于P2) 完左 主动脉瓣狭窄 重度高血压
1
杂 音
正常心音以外在收缩期和/或舒张期出现的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异常声音 可与心音分开或相连续,甚至遮盖心音
收缩期杂音与舒张期杂音
收缩期杂音的临床意义1
功能性:运动、发热、贫血、妊娠、甲亢
特点:柔和、吹风样、短促、2/6级、局限
相对性:左室扩大引起相对关闭不全
高心病
冠心病
贫血性心脏病
扩心病
器质性: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
特点:粗糙、吹风样、高调
全收缩期、3/6级以上、向腋下传导
二尖瓣区
收缩期杂音的临床意义2

舒张期额外心音 2
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开瓣音) 二尖瓣狭窄 S2后,音调高、响度强、时限短促的尖锐拍击性附加音 心包叩击音-舒张早期附加音 S2后0.1s 心尖区和胸骨下段左缘 见于缩窄性心包炎 肿瘤扑落音 性质类似开瓣音,但出现时间较晚,音调较低,且随体位改变,心尖内侧
钟摆律或/和胎心律
钟摆律(Pendular rhythm):心尖部第一心音性质改变,音调类似第二心音,心率快,心室收缩与舒张时间几乎相等,两个心音强弱相等,间隔均匀,有如钟摆的嗒声音,故称钟摆律。 若同时有心动过速,心率120次/min以上,酷似胎儿心音称为胎心律(embryocardia) 临床意义 主要由于心肌有严重病变 心肌收缩无力,第一心音的低钝性音调改变而似第二心音,常见于心肌炎、急性心肌梗塞
S2 = A2 + P2

心脏(叩诊、听诊)-诊断学查体

心脏(叩诊、听诊)-诊断学查体
叩诊时,板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以左手中 指藉右腕关节活动均匀叩击板指,并且从外向内 逐渐移动板指,以听到声音由清变浊来确定心浊 音界。通常测定左侧的心浊音界用轻叩诊法较为 准确。
叩诊方法
(二)叩诊顺序
• 先叩左界,后叩右界。 • 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 处开始,
由外向内,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 肋间。 • 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 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 叩诊,直至第2 肋间。
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 左、右心室增大:心浊音界向两侧增大,且左 界向左下增大,称普大型。常见于扩张型心肌 病、克山病等。
• 左心房增大或合并肺动脉段扩大:左房显著增 大时,胸骨左缘第3 肋间心浊音界增大,使心腰 消失。当左心房与肺动脉段均增大时,胸骨左 缘第2、3肋间心浊音界增大,心腰部丰满或膨 出,心界如梨形,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故又称 二尖瓣型心。
• 第三心音(third heart sound,S3): • *机制:多认为是由于心室快速充盈的血流自心房冲击室壁,使心室
壁、腱索和乳头突然紧张、振动所致。 • *时期: 出现在心室舒张早期、快速充盈之末,距第二心音后约
0.12~0.18s • *特点:是轻而低调,持续时间短(0.04s),局限于心尖部或其内
• 右界 第2肋间相当于升主动脉和上腔 静脉,第3肋间以下为右心房。
心浊音界各部的组成
(五)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1)心脏以外因素: – ①心界移向健侧:大量胸水,气胸 – ②心界移向患侧:胸膜粘连,肥厚,肺不张 – ③心脏横位 心界向左大:大量腹水,巨大肿物
– 肺气肿时心浊音界变小
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 义
靴型心和梨型心
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 义

诊断学心脏检查视、触、叩、听方法讲解

诊断学心脏检查视、触、叩、听方法讲解

心尖搏动的改变 心尖搏动位置的改变 心尖搏动强弱及范围的改变
心尖搏动位置的改变 生理条件:体位改变的影响 体型不同的影响
病理条件:
心脏疾病
左心室增大—向左下移位 右心室增大—向左移位
胸部疾病 腹部疾病
心尖搏动强度及范围的改变
生理条件:胸壁厚与薄
肋间宽与窄 运动、激动
病理条件:
增强:左室肥大、甲亢、发热等 减弱:心肌病变等
常见病变
主动脉瓣狭窄 肺动脉瓣狭窄 室间隔缺损 二尖瓣狭窄 动脉导管未闭
震颤(触诊)与杂音(听诊)
1.产生机制相同 2.有震颤一定可听到杂音
听到杂音不一定能触到震颤
震颤的临床意义:
为器质性心血管病特征性体征之一 不同类型的病变,震颤部位及时相不同
(三)心包摩擦感
产生机制:急性心包炎时,心包 膜纤维素渗出致表面粗糙,心脏 收缩时脏层与壁层心包摩擦产生 振动传至胸壁所致。
心外因素:胸壁厚度、肺含气量多少等。
第一心音增强(举例)
二尖瓣狭窄→左心室充盈↓→收缩时间↓


二尖瓣位置低 左室内压迅速上升
(心室开始收缩时) 二尖瓣关闭速度加快


二尖瓣膜关闭振动幅度大
第一瓣关闭不全
左心室舒张期
瓣膜损害
过度充盈
闭合不严
↓ 心室收缩前
二尖瓣位置较高
(三)听诊内容
• 心率 • 心律 • 心音 • 额外心音 • 杂音 • 心包摩擦音
1.心率 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正常成人心率范围60~100次/分 成人心率 > 100次/分,称心动过速 成人心率 < 60次/分,称心动过缓
2.心律 心脏跳动的节律
正常成人心律规整 青年和儿童可出现窦性心律不齐 (心律随呼吸改变)

心脏诊断学查体--(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心脏诊断学查体--(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扩张或肺动脉高压 主动脉区收缩期搏动:多见于主动
脉弓动脉瘤或升主动脉扩张
触诊
1、方法 检查者先用右手全手掌开始检查, 置于胸前区,然后逐渐缩小到用手掌 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及环 指指腹并拢同时触诊,必要时也可单 指指腹触诊。
触诊
2、内容
(1)心尖搏动及心前区隆起 (2)震颤(thrill) (3)心包摩擦感(sense of pericardial friction)
三. 心脏叩诊
心房颤动) ▪ 4.脉搏检查方法及血管体征。其改变的临床意义 【了解】 心血管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如心功能不全、风心病等)
➢教学内容
一.心脏视诊(inspection) 二.心脏触诊(palpation) 三.心脏叩诊(percussion) 四.心脏听诊(auscultation)
▪ 掌握S1与S2产生的机理,鉴别要点
视诊
▪ 病理性因素
①心脏本身的因素 ▪ *左心室增大: 向左下移位,见于主动脉瓣关
闭不全 ▪ *右心室增大: 向左甚至略向上移位,见于二
尖瓣狭窄 ▪ *左、右心室均增大:向左下移位,但心脏浊
音界向两侧扩大。 ▪ *先天性右位心:位于右侧相应位置
视诊
②心脏以外的因素
▪ *纵隔移位 纵隔向患侧移位,心尖搏 动向患侧移位,见于一侧胸膜粘连、 肥厚或肺不张 。
瓣膜、血管壁或心腔壁震动 胸壁 注意:部位、时期 临床意义:器质性心脏病 ①先天性心血管病 ②狭窄性瓣膜病 ③严重关闭不全-房室瓣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部位 R2
L2 L3张期 收缩期
病变 AS
PS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MS 重度MI
▪ *心脏以外的因素 如肺气肿,胸腔积液、积气 3.负性心尖搏动(inward impuse)

心脏听诊(诊断学含实习听诊录音)

心脏听诊(诊断学含实习听诊录音)

A.收缩期额外心音
收缩早期喷射音: 高频爆裂样、高调、短促、清脆 主动脉或肺动脉扩张时,心室射血动脉突然扩张振动或者在主动脉、肺动脉内压力增高情况下,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有力地开放所致。
肺动脉收缩喷射音
*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唯一发自右室却在吸气时减弱的的音。
机制:因吸气时右室回心血量增多,使肺动脉瓣位置接近肺动脉干,以致心室收缩时瓣叶开放幅度小.
*
添加标题
Confusion?
01
*
Difficult?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2
心脏听诊检查的基本条件
安静的环境,集中注意力 适当的光线,来自患者的左侧 患者卧位或坐位,检查者在其右侧
听诊器头件 听诊器耳塞 耳管 震动膜 金属杆 听管 胸件
适宜的听诊器(Stethoscope)
1
2
3)心音 S1:心室收缩开始时,二尖瓣、三尖瓣骤然关闭所致。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心尖部最强且最清晰,音调低且持续时间长。 S2:主要由于心室开始舒张时,肺动脉瓣、主动脉瓣关闭振动所致。标志着心室舒张的开始。心底部最强且最清晰,音调高且持续时间短。
3)心音
S1和S2的区别
*
What are these?
03
02
04
05
06
*
S2分裂 最常见。受呼吸影响。见于右室排血时间延长。 S2固定性分裂: S2分裂程度不受呼吸影响, S2 分裂的两个成分时距固定。见于房缺。 S2逆分裂: 左束支阻滞、左室流出道狭窄时,主动脉瓣关闭晚于肺动脉瓣,呼气时明显。
4)额外心音(三音律)
*
在原有两个心音之外,出现一个额外的附加心音。 收缩早期喷射音 ↗ 收缩期额外心音 ↗ ↘ 额外心音 收缩中晚期喀喇音 ↘ 奔马律 ↗ 舒张期额外心音→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 心包叩击音

心脏(叩诊、听诊)-诊断学查体

心脏(叩诊、听诊)-诊断学查体

⑴ 4个心音产生机制及标志意义 • 第一心音(first heart sound,S1): • *机制:多认为是瓣膜起源学说。是由于瓣膜关 闭,瓣叶突然紧张产生而发出声音。 • *时期与标志:提示心室收缩的开始。 • *特点:音调较低钝,强度较响,历时较长(持 续约0.1s),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在心尖部最 响。

靴 型 心 和 梨 型 心
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升主动脉瘤或主动脉扩张:胸骨左缘第1 、2肋间增宽,常伴收缩期搏动 心包积液:心界向两侧增大,其相对浊 音界和绝对浊音界几乎相同,同时心浊 音界可随体位而改变,坐位时心浊音界 呈三角形烧瓶样,卧位时心底部浊音增 宽,为心包积液的特征性体征
• 第二心音(second heart sound,S2): • *机制:认为是血流在主动脉与肺动脉内突 然减速和半月瓣突然关闭引起瓣膜振动所 致。 • *时期与标志:提示心室舒张的开始。 • *特点:音调较高而脆,强度较S1弱,历 时较短(约0.08s),不与心尖搏动同步 ,在心底部最响。
• 第三心音(third heart sound,S3): • *机制:多认为是由于心室快速充盈的血流 自心房冲击室壁,使心室壁、腱索和乳头 突然紧张、振动所致。 • *时期: 出现在心室舒张早期、快速充盈 之末,距第二心音后约0.12~0.18s • *特点:是轻而低调,持续时间短(0.04s ),局限于心尖部或其内上方,仰卧位、 呼气时illation) • ① 听诊特点是心律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 强弱不等和脉率少于心率,后者称脉搏短 绌(pulse deficit) • ②临床意义: 见于二尖瓣狭窄、高血压病 、冠心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3.心音:4个(S1、S2、S3、S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听诊
听诊内容
1、心率 2、心律 1、形成机制 瓣膜听诊区 听诊顺序 3、心音 4、杂音 2、分析要点 5、额外心音 3、临床意义 6、心包摩擦音
杂音
1、听诊区域
心脏各瓣膜产生的声音,沿血流 传导到胸壁听诊最清楚部位,称 为该瓣膜的听诊区。 –二尖瓣区:心尖部,心尖搏动最 强点。 –主动脉瓣区:第一听诊区为胸骨 右缘第2肋间;第二听诊区为胸 骨左缘第3肋间处。 –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 –三尖瓣区:胸骨左缘4、5肋间。
41
收缩期前奔马律:
听诊部位:心尖部稍内侧 由 S1 、 S2 和病理性 S4 构成的三音律,也称房性奔 马律。由于左室壁顺应性降低,左室舒张末压增 高时心房收缩增强所致。见于高心病、心梗、主 动脉瓣狭窄、心肌炎、心肌病等。 重叠型奔马律: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奔马律同时 存在。
42
舒张期奔马律与第三心音的鉴别 奔马律 S3 心脏情况 重症器质性心脏病 健康儿童和青少年 心率 多>100次/分 正常 间隔 三个心音间隔相等 S3紧跟S2 音调 音调低、强度弱 S3音调较低
48
医源性额外心音: 人工瓣膜音 起搏音
49
5)心脏杂音(cardiac murmur)
在心音以外出现的频率不同、强度不同、持 续时间较长的夹杂声音。与心音分开或连续 ,甚至完全遮盖心音。对瓣膜病和先心病的 诊断意义较大。
50
Blood must accelerate to negotiate small apertures
(1)杂音产生机理:
血流加速:层流→湍流→心壁或血管壁振动产生。
常见于健康人运动后、发热、贫血、甲亢等。
瓣口狭窄:血流通过狭窄部位产生湍流所致。
见于瓣膜器质性或相对性狭窄。
瓣膜关闭不全:血液通过关闭不全的瓣膜返流产
生湍流所致。
52
相对性关闭不全:
心室扩大使乳头肌向两侧推移,如扩心病;乳头
肌缺血使乳头肌、腱索张力不足,心室排血时产
适宜的听诊器(Stethoscope)
1.听诊器头件 2.听诊器耳塞 3.耳管 4.震动膜 5.金属杆 6.听管 7.胸件
听诊器使用
1.正确的佩戴听诊器方法:向前倾斜戴入 2.选择合适的耳件: 大小合适软密封耳 3.清除杂物: 纺织纤维或灰尘 4.检查密闭性: 胸件、耳件、听管的松 弛或碎裂都能降低密闭性 5.双用听诊器: 需要转换胸件的钟式面 和膜式面,防止造成干扰。
机器样—PDA
柔和与粗糙(功能性和器质性)
影响杂音强度的因素
狭窄程度:越重则越强,但过度狭窄 则反而减弱或 消失。 血流速度:越快则越强。
狭窄口两侧压力差:越大则越强。
心肌收缩力:心功能不全→心肌收缩力↓→狭窄口两 侧压力↓→杂音↓;若心功能改善,则杂音又增强。
63
收缩期杂音分级:
1级:微弱,须仔细听方可听到。
10
2、听诊顺序
二尖瓣区→主A瓣区→主A瓣第二区→肺A瓣区→三尖 瓣区。
或沿逆钟向方向:二尖瓣区→肺A瓣区→主A瓣区→
主A瓣第二区→三尖瓣区。
11
3、听诊内容
心率 心律 心音 杂音 心包摩擦音
12
1)心率
13
窦性心动过速
14
2)心律
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见于
21
S1和S2的区别
22
What are these?
吸气相呼吸音 正常呼吸音 正常心音 胸膜摩擦音
23
3)心音
24
S3:紧随S2后的一短而弱的声音,是由于心室舒 张早期快速充盈室壁振动所致。呼气时清楚,部 分正常儿童和青少年可听到。 S4:舒张晚期,S1前0.10s,心房肌收缩使房室 瓣及其相关组织突然紧张、振动有关,低调、沉 浊,与心肌顺应性降低有关。
听诊特点:①心室律绝对不规则;②S1强弱不 等;③室率>脉率。 脉搏短绌:听诊心脏时,同时测定心率和脉率 ,可发现脉率少于心率,这种脉搏脱落现象称 为短绌脉。
20
3)心音
3)心音
S1:心室收缩开始时,二尖瓣、三尖瓣骤然关 闭所致。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心尖部最强 且最清晰,音调低且持续时间长。 S2:主要由于心室开始舒张时,肺动脉瓣、 主动脉瓣关闭振动所致。标志着心室舒张的开 始。心底部最强且最清晰,音调高且持续时间 短。
S1减弱:二闭、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等。
S1强弱不等:房颤、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当 后者房、室同时收缩,可产生响亮的S1,称为 “大炮音”。
27
C. S2改变
取决于主、肺动脉内压力及半月瓣弹性、位置 S2增强 A2↑:高血压、粥样硬化→主动脉内压力↑→主动 脉瓣关闭有力所致。 P2↑:二尖瓣狭窄、左心功能不全及左向 右分流先心病→肺动脉内压力↑→肺 动脉瓣关闭有力所致。
S1或S2的两个主要成分之间,如有较长的间距,
听诊时可感觉到它们分裂成两个声音。
31
A. S1分裂:
由于二尖瓣和三尖瓣的关闭明显不同步,常
见于心室电或机械活动延迟,如完全性右束支
传导阻滞,肺动脉高压。
32
B. S2分裂:
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
生理:儿童和青少年可听到,深吸气末。 病理:一侧心室排血时间延长,均可使S2分 裂。如二狭、房缺、室缺等→右室排 血延长→肺动脉瓣关闭延迟。
2级:较易听到的弱杂音。 3级:中等强度的杂音。 4级:较响亮,常伴震颤。 5级:非常响亮,震耳,伴强烈震颤,听诊器 离开胸壁听不到。 6级:极响,听诊器距胸壁一定距离也可听 到, 伴强烈震颤。
64Leabharlann 2级以下多为功能性,3级以上多为器质性。 杂音强度不一定与病变程度呈比例。4级以 上杂音伴震颤。
描述:2/6收缩期杂音,4/6收缩期杂音。
35
A.收缩期额外心音
收缩早期喷射音:0.05-0.07s 高频爆裂样、高调、短促、清脆 主动脉或肺动脉扩张时,心室射血动脉突然扩 张振动或者在主动脉、肺动脉内压力增高情况下,
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有力地开放所致。
36
肺动脉收缩喷射音
唯一发自右室却在吸气时减弱的的音。
机制:因吸气时右室回心血量增多,使肺动脉瓣位置 接近肺动脉干,以致心室收缩时瓣叶开放幅度小.
56
(2)心脏杂音听诊的要点
1) 部位与传导方向
2) 时 期 3) 性 质 4) 强 度 5)杂音的形态 6)体位、呼吸、运动对杂音的影响
传导 — 杂音常沿着产生杂音的血流方向传导。根据杂音的
最响部位及传导方向,可判断杂音的来源及其病理性质。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M
SM 主动脉瓣狭窄

二闭(SM)—左腋下、左肩胛下区 二狭(DM)—局限 主狭(SM)—颈部、胸骨上窝 主闭(DM)—沿胸骨左缘下传 三闭(SM)— 心尖部
43
二尖瓣开放拍击音:也称开瓣音。
二尖瓣狭窄时,S2之后的一音调高而清脆的附加 音,由于心室舒张早期血液自左房迅猛流入左室, 房室瓣开放突然停止产生的振动所致。该音在左侧 第3、4肋间隙心尖与胸骨左缘之间易听到。 意义:瓣膜尚有弹性,可做为二尖瓣分离术适应 症参考条件之一。
44
心包叩击音:见于缩窄性心包炎。 机理:由于心包缩窄,限制心室舒张,在
分类:按异位起搏点的不同分为房性、房室交 界性和室性,以室性最常见。
17
–二联律:每隔一 个正常心脏搏动 后出现一次早搏 所形成的节律。 –三联律:每隔两 个正常心脏搏动 后出现一次早搏 。
18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19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25
心音改变
⑴心音强度改变: A.两个心音同时改变:
同时增强:胸壁薄或心脏活动增强(劳动、情 绪激动或贫血);
同时减弱:肥胖、胸壁水肿、胸腔积液或积气、
肺气肿、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积液等。
26
B. S1改变
取决于心室肌收缩力的强弱、心室的充盈程度及
瓣膜弹性及位置等。
S1增强:二狭、高热、甲亢及心室肥大。


Auscultation
1
教学目标
掌握: 1.听诊区、听诊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心包摩擦音的临床意义。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心脏杂音产生的机制及临床意义 难点:1.心脏杂音听诊要点及其临床意
义。2.各种额外心音的区别。
3
Confusion?
4
Difficult?
5
心脏听诊检查的基本条件
• 安静的环境,集中注意力 • 适当的光线,来自患者的左侧 • 患者卧位或坐位,检查者在其右侧
健康青年或儿童,表现为吸气时心率增快, 呼气时减慢,无临床意义。
15
早搏(premature beat)
异位起搏点发放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
特点:在原来心律基础上突然提前出现的心脏 收缩,继之有一较长的间歇(代偿间歇)。提 前出现的S1明显增强,S2多减弱。
16
早搏(premature beat)
33
S2分裂 最常见。受呼吸影响。见于 右室排血时间延长。 S2固定性分裂: S2分裂程度不受呼吸影响, S2 分裂的两个成分时距固定。 见于房缺。 S2逆分裂: 左束支阻滞、左室流出道狭 窄时,主动脉瓣关闭晚于肺动脉 瓣,呼气时明显。
34
4)额外心音(三音律)
在原有两个心音之外,出现一个额外的附加心音。 收缩早期喷射音 ↗ 收缩期额外心音 ↗ ↘ 额外心音 收缩中晚期喀喇音 ↘ 奔马律 ↗ 舒张期额外心音→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 心包叩击音
38
收缩中、晚期喀喇音:
39
B.舒张期额外心音 奔马律:
额外心音出现在 S2 之后,与 S1 、 S2 共同 犹如马蹄声,是心肌受损的体征。 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