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过程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细胞膜是所有生物细胞的外壳,它不仅保护了细胞的内部结构,还负责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和信号传递。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本文将从细胞膜的结构、物质转运功能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层组成的,磷脂分子具有亲水性和疏水性两种特性。
在水中,磷脂分子排列成双层结构,亲水性的磷酸基团朝向水相,疏水性的脂肪酸基团则朝向内部。
这种排列方式形成了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除了磷脂分子外,细胞膜还包含许多蛋白质、糖类和胆固醇等分子。
这些分子在细胞膜上分布不均,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区域。
例如,膜蛋白可以形成通道、受体、酶等结构,参与物质转运和信号传递等生命活动。
二、物质转运功能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是指细胞膜通过不同的机制,将物质从细胞内或外转移到另一侧。
这种物质转运可以是主动的或被动的,也可以是选择性的或非选择性的。
下面将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物质转运机制。
1.扩散扩散是一种被动的物质转运机制,它是指物质从高浓度区域自发地向低浓度区域移动。
这种移动是无序的,不需要能量输入。
扩散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载体蛋白或直接通过磷脂双层进行。
扩散的速度取决于物质的浓度梯度、分子大小和极性等因素。
2.运输蛋白运输蛋白是一种主动的物质转运机制,它需要能量输入。
运输蛋白可以将物质从低浓度区域转移到高浓度区域,这种转移是有选择性的。
运输蛋白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离子泵,它可以将离子从低浓度区域转移到高浓度区域,例如Na+/K+泵;另一种是转运体,它可以将小分子物质从低浓度区域转移到高浓度区域,例如葡萄糖转运体。
3.胆固醇转运胆固醇是一种重要的细胞膜成分,它可以调节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胆固醇的转运是通过载体蛋白实现的。
载体蛋白将胆固醇从细胞内转移到细胞膜上,然后再将其转移到细胞外。
这种转运可以被药物所干扰,例如他汀类药物可以抑制胆固醇合成,从而降低胆固醇的含量。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课件
➢维持细胞内高K+,保证细胞正常代谢 ➢阻止Na+及伴随的H2O进入细胞,维持细胞体积 ➢建立势能储备,为其他物质转运提供能量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常见的跨膜转运物质的方式
• 单纯扩散 • 易化扩散 • 主动转运 • 继发性主动转运(联合转运)
响,分电压门控性通道和化学门控性通道 ➢很多离子如:Na+、K+、Ca2+等的转运
被动转运 (passive transport)
概念:物质顺着浓度差或电位差的转运过程。 特点:
①顺浓度或电位梯度进行 ②不耗能
分类:
①单纯扩散 ②易化扩散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常见的跨膜转运物质的方式 • 单纯扩散 • 易化扩散 • 主动转运
➢蛋白质 ➢糖类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单位膜(生物膜) 细胞的各种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
• 膜的分子结构假说——液态镶嵌模型
➢脂质双分子层 ➢蛋白质
➢分子以α-螺旋或球形结构镶嵌在脂质分子中 ➢分整合蛋白和表面蛋白 ➢膜的各种功能主要取决于其所含的蛋白质,如
载体、通道、离子泵—物质转运;受体—识别 特异的化学刺激等 ➢糖类
饮作用)
粗面内质网合成蛋白性分泌物 高尔基复合体
膜性结构包被=分泌囊泡 囊泡向质膜内侧移动
囊泡膜与质膜的某点接触并融合 融合处出现裂口 分泌物排出
囊泡的膜成为细胞膜的组成部分
出胞
细胞膜上的受体对物质的“辨认”
发生特异性结合=复合物
复合物向膜表面的“有被小窝”移 动
生理学第二章_细胞的基本功能
出胞(exocytosis)
胞质内的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 例如
外分泌腺细胞排放酶原颗粒和粘液 内分泌腺细胞分泌激素 神经纤维末梢神经递质的释放。 形式 持续性出胞:安静自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调节性出胞:诱导释放
效应器酶:催化生成第二信使 腺苷酸环化酶 (AC)、磷脂酶C (PLC)、 磷脂酶A2 (PLA2)、鸟苷酸环化酶 (GC)
离子通道 转运蛋白
第二信使 (second messenger)
环磷酸腺苷(cAMP)、三磷酸肌醇(IP3)、二酰甘油(DG)、环磷 酸鸟苷(cGMP)、Ca2+
作用:使靶蛋白(蛋白激酶、离子通道)磷酸化、构象变化
Ca2+信号系统 Ca2+
总结: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过程
第一信使
G蛋白耦联 受体
G蛋白 α α
G蛋白 GT
GDβγ
PP
细胞 功能 改变
…
…
效应器酶 第二信使
蛋白激酶 或通道
三、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酶联型受体: 自身具有酶的活性或能与酶结合的膜受体 结构特征:
仅一个跨膜区段 胞外结构域含有可结合配体的部位 胞内结构域则具有酶的活性或含能与酶结合的位点
本质:载体或转运体(transporter):贯穿脂质双层整合蛋白 对象:水溶性小分子(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 特点:
(1)结构特异性 (2)饱和现象 (3)竞争性抑制 (4)顺浓差或电位差 机制: 载体蛋白分子内部的变构
(三)主动转运 (active transport)
《生理学》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
亲水性极性基团 磷酸和碱基) (磷酸和碱基)
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半透膜
哪些物质可以通过细胞膜 哪些物质可以通过细胞膜? 物质可以通过细胞膜 这些物质是如何通过细胞膜的? 如何通过细胞膜的 这些物质是如何通过细胞膜的?
O2 , 能源物质 氨基酸 脂类 各种离子等
细
胞
CO2 CO2 代谢尾产物
水的跨膜转运
单纯扩散——水虽是极性分子 水虽是极性分子 单纯扩散 但分子极小,又不带电荷。 但分子极小,又不带电荷。 渗透 (osmosis) 溶液拖曳 (solvent drag) 易化扩散——水通道 (water channel) 易化扩散 水通道 水孔蛋白 (aquaporin, AQP)
Water channel
单纯扩散( (一)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
一些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一些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特点: 特点:
1、顺浓度差 2、不需要膜蛋白帮助 3、不消耗能量 4、转运脂溶性物质(非极性分子)如O2和CO2 转运脂溶性物质(非极性分子)
细胞膜结构 液态镶嵌模型 (fluid mosaic model)
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本框架, 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本框架 , 其中镶嵌有不同生理 功能的蛋白质和少量多糖。 功能的蛋白质和少量多糖。
基架: 基架: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 中间: 中间:镶嵌许多结构和功能 不同的蛋白质
疏水性非极性基团 长烃链) (长烃链)
2. 继发性主动转运
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
1)概念:利用原发性主动转运所造成的某种物质的势 概念: 能贮备而对其它物质进行逆浓度差跨膜转运的过程。 能贮备而对其它物质进行逆浓度差跨膜转运的过程。 如肾小管和肠黏膜处的葡萄糖和氨基酸的转运。 如肾小管和肠黏膜处的葡萄糖和氨基酸的转运。 转运体蛋白(转运体, 转运体蛋白(转运体,transporter) 2)特点 间接耗能(钠泵) 间接耗能(钠泵) 膜转运体(特殊蛋白质) 膜转运体(特殊蛋白质)
生理学 第2章细胞
传播,但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其电位变化幅度减
小最后消失故不能在膜上作远距离的传播; (3)可以总和 ①空间性总和 ②时间性总和
01:04
小结:局部反应与动作电位之比较
项 目 局 部 反 阈下刺激 较少 小(在阈电位以下波动) 有(时间或空间总和) 无 呈电紧张性扩布,随时间 和距离的延长迅速衰减, 不能连续向远处传播 应 动 作 电 多 大(达阈电位以上) 无 有 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 连续而不衰减地向远 处传播 位
01:04
(三)产生机制
产生条件主要有两个: • ①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分布不均(外Na+内K+状态), 即存在浓度差; • ②在不同状态下,细胞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安静状态时,细胞膜主要对K+通透,K+顺浓度差外流, 随着K+外流,膜内外K+浓度差(化学驱动力)↓ , K+外 流引起的由细胞外向细胞内的电场力(阻力)↑,当动 力和阻力相等时,K+净移动为0,此时膜两侧的电位差 也稳定于某一数值,称为K+平衡电位。
01:04
受体是指细胞膜或细胞内一些能与某些化学物质特异 性结合并产生特定生理效应的蛋白质。可分为膜受体和胞 内受体,通常指膜受体。 受体基本功能: 1.能识别和结合体液中的特殊物质,具有高度特异性,
保证信息传递准确、可靠。
2.能转导各种化学信号,激发细胞内产生相应的生理 效应。
01:04
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门控离子通道分为三类: 1) 电压门控通道:在膜去极化到一定电位时开放,如神经 元上的Na+ 通道;K+ 通道等。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主动转运与被动转运的区别
主动转运 需由细胞提供能量
逆电-化学势差 使膜两侧浓度差更大
被动转运
不需外部能量 顺电-化学势差 使膜两侧浓度差更小
(三)出胞和入胞
出胞作用
入胞作用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传导功能
细胞外信号分子通称为配体。 受体是指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能特异性识别生 物活性分子(配体)并与之结合进而诱发生物效 应的特殊蛋白质,即细胞接受信息的装置。 细胞外环境变化的信息以新的信号形式传递到膜 内,引发靶细胞相应的功能改变,包括细胞出现 电反应或其他功能改变。这一过程称为跨膜信号 转导,是细胞的基本功能之一。
3.DG-PKC途径
DG留在膜的内表面,和膜磷脂中的磷脂 酰丝氨酸共同激活蛋白激酶C(PKC)。 PKC有多种亚型,它们广泛分布于不同类 型的组织细胞,激活后可使底物蛋白磷 酸化,产生多种生物效应。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 物质转运功能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一)脂质双分子层
构成:由双嗜性脂质分子两两相对 排列成双分子层
(二)嵌在细胞膜上蛋白质
以两种 形式存在: 外周蛋白 整合蛋白
(三) 糖类
形式: 糖蛋白或糖脂
二、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小分子: 被动转运、主动转运 大分子、物质团块:胞纳、胞吐
“钠-钾泵”,简称钠泵:分解ATP,逆浓度差 主动地把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同时把细 胞外的K+移入膜内。
钠泵的意义:
①细胞内高钾是许多代谢反应的必要条件 ②维持正常细胞体积(防止细胞水肿)
③建立势能贮备(生电性)
继发性主动转运: 钠泵形成的势能贮备是某些非离子物质 进行跨膜主动转运的能量来源,因而把这种 类型的转运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或称为协同 转运。 小肠上皮、肾小管上皮等对葡萄糖、氨 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就是继发性主动转运 过程。
生理学第二章细胞
微电极(单一神经纤维)
电压钳技术(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
膜片钳技术(单一离子通道)
膜片钳技术:可记录细胞膜结构中单一离子通道的电流 和电导。生物电现象的观察分析进入分子水平的新阶段。
39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及其产生原理
(一)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RP) 细胞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2.RP实验现象:
40
41
证明RP的实验:
(甲)当A、B电极都位
性质:
于细胞膜外,无电位改变,内负外正(极化)
证明膜外无电位差。
(乙)当A电极位于细胞 膜外, B电极插入膜内时, 有电位改变,证明膜内、 外间有电位差。
(丙)当A、B电极都位
于细胞膜内,无电位改变,
证明膜内无电位差。
42
➢ 膜电位变化中的几种状态
a⑧f①t正eR⑥r后e-Ksp电+to从it位ne细gn(pt胞oiptao内elsn)i转ttii移avle到细胞 a化ft③e外r膜-液p去o使t极e细n化t胞i达a复l阈)极:电超化位级水平,
电⑤④压N去门a②+极通控阈化道N刺a:关+激通N闭a道+,迅开K速放+通进。道入 Na开细+进放胞入细胞。
复极化(repolarization) : depolarization→ polarization
43
(二)静息电位(RP)的产生机制
1. 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及膜对离子的通透性
(1) 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匀 [Na+] o >[Na+] i ≈ 10∶1, [K+]i>[K+]o≈30∶1 [Cl-] o >[Cl-] i ≈ 14∶1, [A-]i>[A-]o≈ 4∶1
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蛋 白
②主动转运
介
active transport 继发性主动转运 导
③出胞和入胞作用
(一)单纯扩散 Simple diffusion
脂溶性物质由高→低浓度侧旳净移动。 通量(flux):摩尔/cm2.秒
扩散 浓度差 膜通透性(脂溶性,分子量,带 电情况)
单纯扩散物质: O2、CO2、乙醇、 尿素、少许激素、 水(还可经过水通道water channel 即水孔蛋白aquaprin来跨膜转运)
如:结合Fe2+旳运铁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旳入胞
第二节 细胞旳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掌握内容:细胞旳跨膜信号转导 通道蛋白完毕旳跨膜信号转导 化学门控,电压门控,机械门控 G蛋白和膜旳效应器酶构成旳 跨膜信号转导 酪氨酸激酶受体完毕旳跨膜 信号转导
一、跨膜信号转导旳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各类刺激信号经过变化靶细胞 膜上旳蛋白质构型,从而引起 靶细胞功能变化旳过程。 这一过程也可了解为跨膜信号 传递。
载体:是 贯穿脂质 双层旳整 合蛋白。
经载体旳易化扩散旳特点: ①顺浓度差转运,速度比依溶质物理特 性预期旳快; ②饱和现象saturation; ③构造特异性:如对GS转运,只转运右 旋GS,因为载体是D-GS carrier或称 glucose transporter; ④竞争克制competitive inhibition;
肾小管上皮细胞对GS旳转运
基侧膜 钠泵活动
↓
Na+浓度势能差
↓ 管腔膜 Na+、GS 同向转运体
↓ GS再易化扩散
入血
转运体 transporter:
转运体和载体 反向转运体
(互换体)
经典旳继发性主动转运: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1
刺激
机体或组织 机体或组织兴奋性 或机能状态?
? 反应 程度大小
12
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
13
(一)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
1、静息电位概念 指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 膜内外侧存在的电位差。 2、静息电位产生机制 离子流学说的要点:细胞内外各 种离子的浓度分布不均。细胞膜 对各种离子有选择的通透性。 机制:钾离子外流所达到的电化 学平衡电位。
相对特异性 存在通道阻断剂 通道状态的可控性及 突变性
通道 通道蛋白 易化扩散 (电压门控通道) (channel transport) (化学门控通道)
4
三)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1、概念:由细胞膜的生物泵作用,将某种物质(分子或离子)逆 浓度梯度(电位梯度)跨膜转运过程。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活动 第三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自学) 第四节 骨骼肌的兴奋和收缩
1
第一节 一、
脂质双分子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细胞膜蛋白质
细胞膜糖类
2
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
15
(二)动作电位 (Action Potential, AP)
1、概念:可兴奋细胞在适宜刺激作用下,在RP基础上所产生的
膜电位的短暂、迅速、可逆、可扩布的波动过程。
AP出现=兴奋;膜电位随时间连续变化过程。 动作电位的变化过程
生理学第二章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一 受体的概念及特征
受体:凡是能与信号分子特异性结合,并引发细胞发生特定 生理效应的特殊蛋白质。存在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内。 特征:①特异性 ②饱和性
③可逆性
跨膜信号转导方式分为三类:
①离子通道藕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化学,电压,机械门控性通道)
②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③酶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动 作 电 位 的 产 生 机 制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静息电位去极化达 到阈电位水平。
去极化过程:Na+大量快速内流形成
复极化过程:K+快速外流形成
后电位过程:Na+-K+泵活动的结果
动作电位的特点
⑴动作电位呈“全或无”现象:动作电位一旦产 生就达到它的最大值,其变化幅度不会因刺激的 加强而增大; ⑵不衰减性传导:动作电位一旦在细胞膜的某一 部位产生,就会立即向整个细胞膜传布,而它的 幅度不会因为传布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可迅速扩 布到整个细胞膜; ⑶脉冲式:由于绝对不应期的存在,动作电位不 能重合在一起,动作电位之间总有一定的间隔而 形成脉冲式图形。
2.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单收缩:骨骼肌受到一次有效刺激,引起肌肉一次迅速的收 缩,称为单收缩。 强直收缩:肌肉受到连续的有效刺激时,当刺激频率达到一 定程度时,引起肌肉收缩的融合而出现强而持续的收缩,称 为强直收缩 。
注: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与肌肉收缩时所遇 到的负荷大小有关 ①当负荷小于肌张力时,出现等张收缩; ②当负荷等于或大于肌张力时,出现等长 收缩; ③正常人体骨骼肌的收缩大多是混合式 的,而且总是等长收缩在前,当肌张力增加到超 过后负荷时,才出现等张收缩。
生理学课件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原发性主动转运
主动转运
继发性主动转运
扩展
扩展
四、入胞和出胞
概念:一些大分子物质或团块通过细胞膜变形活动进出细胞的过程,需细 胞消耗能量 入胞 吞噬 吞饮 出胞
二、易化扩散
概念:水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在特殊膜蛋白的帮助下,由高浓度一 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现象。 特点:①顺浓度差:不需细胞消耗能量 ②需要特殊膜蛋白的帮助 载体转运 分类: 通道转运
1.载体转运
物质:葡萄糖、氨基酸等
特点:① 高度的特异性:一种载体一般只能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脂质双分子层液态镶嵌结构
一、单纯扩散
概念:是指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从细胞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 运的过程。 特点:顺浓度差;不需细胞消耗能量 物质:CO2、O2、NH3、乙醇等 注:某种物质能否通过单纯扩散方式过膜,除了取决于膜两侧浓度差, 还取决于细胞膜的通透性。
③ 竞争性抑制:一种载体同时转运两种或两种以上结构相似的物质 时,一种物质的增加,将减弱对另一物质的转运。
CONTENTS
2.通道转运
物质:无机离子、水 特点:通道的开或关 受化学因素的调控——化学门控通道 受电压因素的调控——电压门控通道
三、主动转运
概念:借助细胞膜泵蛋白的作用,将物质由低浓度一侧转运到高浓度一侧
一、骨骼肌的收缩原理
滑行学说——肌肉的缩短是通过肌小节中细肌丝与粗肌丝相互滑行的结 果(其间肌丝本身的长度不变)。
动物医学-动物生理学《细胞的基本功能》课件
4. 动作电位的特征
(1)不衰减传导;
(2)“全或无”现象. “无”:刺激小于阈值,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全”:刺激达到或>阈值 静息电位(绝对值)
阈电位爆发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一旦产生,其不再随阈上刺激而改变,也不随传播距离的增 加而减小,这种在同一细胞上动作电位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 而改变的特性,称为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特性。
(2)时间-强度曲线
能引起反应的刺激一般要具备3个条件:一 定的强度,一定的持续时间,一定的持续时间 和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
在一定范围内,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小刺 激与改刺激的作用时间呈反比关系,即所用的 刺激强度较大时,引起组织兴奋的作用时间越 短。
把刺激强度和相对应的作用时间描绘在坐标 线上,可得到一条近似双曲线的曲线,称强度 -时间曲线。能反应组织细胞的兴奋性。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一、细胞膜的结构特征
组成:
蛋白质、脂类
为主,糖类只
脂பைடு நூலகம்
占一小部分。
质
结构:
双
分
液态镶嵌模型 (Singer Nicholson , 1972年): 是以液态
6. 动作电位的传导
无髓神经纤维:局部电流 有髓神经纤维:跳跃式传导, 局部电流在郎飞氏结间产生
在两段髓鞘之间是无髓鞘的 部分,称为郎飞氏结
三、 局部兴奋
概念: 阈下刺激引起的
低于阈电位的去极 化(即局部电位), 称局部反应或局部
兴奋。
特点:
①不具有“全或无”现 象。其幅值可随刺激强 度的增加而增大。
《细胞生理学》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细胞:构成机体的最基本的结构和功 能单位。
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液态镶嵌模型 (图 )
组成:脂质、蛋白质、糖类(图) 1.脂质双分子层: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含:磷脂、胆固醇、鞘脂。 磷脂 磷脂酰胆碱 磷脂酰乙醇胺 磷脂酰丝氨酸 磷脂酰肌醇
2.蛋白质:多为球形蛋白质 表面蛋白质(外周蛋白质) 整合蛋白质(镶嵌蛋白质) 功能:① 物质转运功能 ② 受体功能 (图) ③ 识别功能 ④ 连接功能 ⑤ 催化功能 3 .糖类:糖蛋白或糖脂是细胞的特异性 “标志”
失活(关闭) 备用(静息) b.通过 “闸门”进行调控 c.有选择性 ③转运结果:电化学势能平衡
分类: 化学门控通道:N-Ach受体 电压门控通道:Na+通道 机械门控通道:内耳毛细胞 4 .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图) 转运的物质:GS、AA进入一般细胞 共同特点:① 结构特异性 ② 饱和现象 ③ 竞争性抑制
作业:
1. 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几种,举例
说明之。
2.比较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异同点?
3.Na+-K形成细胞外高Na+、细胞内高K+ a . 离子势能贮备是生物电产生的基 础;促进某些物质的逆浓度差的跨膜转 运。如GS b. 细胞内高K+是某些生化反应必需 c. 防止细胞水肿 3.分类
原发性主动转运 继发性主动转运:(图) 各种跨膜转运机制的特征
(三)出胞和入胞 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1.出胞:各种分泌活动、神经递质的释放 2.入胞:受体介导式入胞(图)
二、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一)单纯扩散 1.定义 扩散: 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高浓度 向低浓度跨膜移动的过程。 2. 扩散通量: Mmol/s.cm2 影响因素:膜内外物质浓度差、电压差 膜的通透性 3. 转运的物质:O2 ,CO2 4 .特点:① 高浓度→低浓度 ② 不耗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一、细胞膜的结构概述
概念:细胞膜-cell membrane亦称为质膜-plasmalemma,质膜和细胞内包被各种细胞器的膜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主要为脂质-lipid、蛋白质-protein,还有一些糖类。
液态镶嵌模型:膜的基架是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其间镶嵌着许多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
(一)、脂质双分子层:主要由磷脂-phospholipid、胆固醇-cholesterol、和少量糖脂-glycolipid 组成。
成分:磷脂占总量百分之七十以上,胆固醇不超过百分之二十,糖脂不超过百分之十。
a、磷脂: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
双嗜性分子
(二)、细胞膜的蛋白:
(三)、细胞膜的糖类:
二、物质的跨膜转运
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原发性或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其中,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原发性或继发性主动转运是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出胞和入胞是大分子物质和物质团块的跨膜转运方式。
(一)、单纯扩散(简单扩散)--无饱和现象
概念:
特点:①顺浓度梯度;②不耗能。
扩散物质:
扩散速率:
(二)、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
概念:
膜蛋白分类:
1、通道介导的跨膜转运--无饱和现象
门控特性
2、载体介导的跨膜转运
(1)经载体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carrier:
概念:
分类:单(物质)转运—单(物质)转运体、同向转运—同向转运体、反向转运或交换—反响转运体或交换体。
胰岛素抵抗
(2)原发性主动运输—primary active transport:
概念:
点:离子泵(钠—钾泵、钙泵)、质子泵(H+,K+—ATP酶,H+—ATP酶)、能量(ATP的分解)离子泵本质是ATP酶,可将细胞内ATP水解为ADP,自身被磷酸化而发生构象变化,从而完成离子的逆浓度梯度或(和)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
A、钠—钾泵(钠泵、Na+,K+—A TP酶):
概念:
主要分布:在质膜上或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细胞膜上。
正常时胞内K+浓度为胞外的30倍左右,胞外Na+浓度为胞内的10倍左右。
一个细胞约将
它所获能量的20%~30%用于钠泵的转运。
运转过程:
激活条件:
主要功能或意义:钠泵活动造成细胞内高K+为胞质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
如核糖体合成就需要高K+环境。
特异性抑制剂:哇巴因
B、钙泵(Ca2+—A TP酶):
概念:
主要分布:在质膜、内质网和肌质网膜上
转运过程:质膜钙泵为肌质网和内质网钙泵为
主要意义:使胞质内游离Ca2+浓度保持为细胞外液的万分之一,这一状态对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C、H+,K+—ATP酶:
主要分布:
主要功能:
D、H+—ATP酶:
主要分布:
主要功能:
(3)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
概念:亦称联合转运
继发性主动转运依赖于原发性性转运
根据物质的转运方向,可将继发主动转运分为同向转运和反向转运(交换)两种形式。
点;能量的来源
属继发性转运的生理活动有:
溶质跨膜
需要细胞本身耗能:A、维持正常的静息电位;
B、骨骼肌细胞胞浆中,Ca2+向肌浆网内部聚集。
继发性主动转运和原发性主动转运的鉴别:
继发性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
转运方向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
是否耗能必须消耗能量必须消耗能量
能量来源钠泵分解ATP供能
直接利用ATP分解供能
来自Na+在膜两侧的浓度势能差
间接利用钠泵分解ATP的能量
举例Na+移出胞外
K+移入胞内
葡萄糖、氨基酸在小肠和肾小管的吸收
神经末梢在突触间隙摄取肽类神经递质
甲状腺上皮细胞聚碘,Na+—H+交换和Na+
—Ca2+交换
(三)出胞和入胞
大分子物质和物质团块不能通过细胞膜,他们可通过形成质膜包被的囊泡,以出胞或入胞的形式完成跨膜转运。
膜泡运输:大分子物质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并不能直接穿越细胞膜,而是由膜包围成囊泡,通过膜包裹、膜融合和膜离断等一系列过程完成转运,称为···,膜泡运输可同时转运大量物质,故又称为批量运输。
膜泡运输是一个主动过程,需耗能,亦需更多蛋白质的参与,同时还伴有细胞膜面积的改变,膜的运输包括出胞和入胞。
1、出胞—exocytosis
概念:是指胞质内大分子物质以分泌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
特点:细胞排出大分子物质
例如:主要见于细胞的分泌活动:
内分泌腺细胞将合成的激素分泌到血液、组织液;
外分泌腺细胞将酶原、黏液分泌到腺管的管腔中;
神经纤维末梢突触囊泡内神经递质的释放。
出胞过程:
两种形式:持续性出胞,安静状态下自发地—如小肠黏膜杯状细胞分泌黏液的过程;
调节性出胞,受到信号诱导、储存的—如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时某些神经递质
的释放。
2、入胞—endocytosis
概念:是指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借助细胞膜形成吞噬泡或吞饮泡的方式进入细胞。
特点:大分子进入细胞
例如:主要见于细胞外某些团块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
部分多肽类激素、抗体、运铁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病毒(流感、脊灰)、大分子营养物质等。
分类:
A、吞噬
B、吞饮
分类:
注意:
①、葡萄糖的转运既可通过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又可通过继发性主动转运;
红细胞和普通细胞摄取葡萄糖——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小肠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伴随Na+重吸收的继发性主动转运。
②、水分子透过细胞膜——单纯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
记忆:
(1)单纯扩散在于“简单”——不耗能、不需载体;
(2)易化扩散在于“容易”——不耗能、但需载体或通道;
(3)主动转运在于“主动”——需耗能;
(4)继发性主动转运在于“继发”——能量是借助原动力。
几种常考物质的跨膜转运:
葡萄糖从肠腔内、肾小管吸收继发性主动转运(伴Na+随的重吸收)
葡萄糖被红细胞、脑细胞摄取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Na+的跨膜转运主动转运、经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Ca2+的跨膜转运主动转运、经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水分子通过细胞膜单纯扩散、经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单胺类、肽类递质、碘的摄取继发性主动转运
O2、C2、O2、NH3、N2、乙醇、尿素等通过细胞膜单纯扩散
记忆:
(1)所有气体分子都是单纯扩散;
(2)带电离子若顺浓度或电位梯度为经通道易化扩散,若逆则为主动转运;
(3)葡萄糖、氨基酸若顺浓度或电位梯度(如从血液→红细胞、脑细胞)为经载体易化扩散,若逆(从肠腔内、肾小管→血液)则为继发性主动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