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FTTH技术白皮书V2
华为 5G-Advanced(2021)网络技术演进白皮书
![华为 5G-Advanced(2021)网络技术演进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a8e13ffe52ea551811a687ea.png)
5G-Advanced网络技术演进白皮书(2021)——面向万物智联新时代从产业发展驱动角度看,键,全球的主要经济体均明确要求将5G作为长期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从业务上5G将要进入千行百业,从技术上5G需要进一步融合DOICT等技术。
因此本白皮书提出需要对5G 网络的后续演进—5G-Advanced进行持续研究, 并充分考虑架构演进及功能增强。
本白皮书首先分析了5G-Advanced的网络演进架构方向,包括云原生、边缘网络和网络即服务,同时阐述了5G-Advanced的技术发展方向包括智慧、融合与使能三个特征。
其中智慧代表网络智能化,包括充分利用机器学习、数字孪生、认知网络与意图网络等关键技术提升网络的智能运维运营能力,打造内生智能网络;融合包括行业网络融合、家庭网络融合、天地一体化网络融合等,实现5G与行业网协同组网、融合发展;使能则包括对5G交互式通信和确定性通信能力的增强,以及网络切片、定位等现有技术的增强,更好赋能行业数智化转型。
,华为,爱立信(中国),上海诺基亚贝尔,中兴,中国信科,三星,亚信,vivo,联想,IPLOOK,紫光展锐,OPPO,腾讯,小米(排名不分先后)1 产业进展概述 (01)1.1 5G产业发展现状 (01)1.2 5G网络演进驱动力 (01)1.2.1 产业发展驱动力 (01)1.2.2 网络技术驱动力 (02)2 5G-Advanced网络演进架构趋势和技术方向 (04)3 5G-Advanced关键技术 (06)3.1 网络智能化 (06)3.1.1 网络智能化关键技术 (06)3.1.2 智能网络应用场景 (08)3.2 行业网融合 (08)3.3 家庭网络融合 (09)3.4 天地一体化网络融合 (10)3.5 交互式通信能力增强 (11)3.6 确定性通信能力增强 (11)3.7 用户面演进 (12)3.8 网络切片增强 (12)3.9 定位测距与感知增强 (13)3.10 组播广播增强 (13)3.11 策略控制增强 (13)4 总结和展望 (14)5G网络的全球商用部署如火如荼。
1588V2技术白皮书
![1588V2技术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2ee4f9702b160b4e767fcffc.png)
1588v2技术白皮书Prepared by拟制Date 日期Reviewed by审核Date 日期Reviewed by审核Date 日期Approved by批准Date日期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华为技术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目录1背景介绍 (5)1.1同步概述 (5)1.1.1频率同步 (5)1.1.2时间同步 (5)1.1.3时间同步与频率同步的区别 (6)1.2移动承载网络的同步需求 (6)1.2.1不同无线制式对同步的要求 (6)1.2.2现有的时间同步解决方案 (7)1.2.31588v2同步传送方案 (8)21588v2技术介绍 (9)2.11588V2标准介绍 (9)2.21588V2版本新增的特性 (9)2.31588v2协议简介 (9)2.3.1网络节点模型 (9)2.3.21588V2时戳 (14)2.3.31588报文 (15)2.3.4同步实现过程 (23)2.3.5建立主从层次 (23)2.3.6频率同步 (26)2.3.7时间同步 (27)31588v2典型应用场景 (29)3.1全网同步(BC模式) (29)3.2时间透传(TC模式) (30)3.3网络保护 (31)41588v2部署考虑 (32)4.11588V2网络规划 (32)4.2物理拓扑对同步精度的影响 (32)4.3准确度问题 (32)4.4系统实现问题 (33)4.5性能考虑 (33)图1 时间同步与频率同步示意图 (6)图2 现有时间同步解决方案 (7)图3 1588v2同步传送方案 (8)图4 BMC算法示意图 (24)图5 简单主从时钟体系 (25)图6 修剪后的MESH网络拓扑 (25)图7 1588V2频率同步原理 (26)图8 Delay-Req机制测量平均路径延时原理 (27)图9 Pdelay机制测量平均路径延时原理 (28)图10 时间校正 (29)图11 1588v2全网同步应用场景 (29)图12 1588v2时间透传应用场景 (30)图13 1588v2网络保护应用场景 (31)图14 1588v2同步网络架构 (32)表1 不同无线制式对时钟精度的要求 (6)1 背景介绍1.1 同步概述现代通信网络对于同步的需求主要包括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两类需求。
华为终端云服务(HMS)安全技术白皮书说明书
![华为终端云服务(HMS)安全技术白皮书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04af6a3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c.png)
华为终端云服务(HMS )安全技术白皮书文档版本V1.0 发布日期 2020-05-19华为终端云服务(HMS),安全,值得信赖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园区新城路2号网址:https:///cn/PSIRT邮箱:****************客户服务传真:*************目录1简介 (1)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是华为的最高纲领 (2)2基于芯片的硬件和操作系统安全 (4)麒麟处理器集成安全芯片 (4)敏感个人数据在安全加密区处理 (5)EMUI安全加固及安全强制管理 (6)3安全业务访问 (7)密码复杂度 (7)图形验证码 (7)帐号保护和多因子认证 (8)风险操作通知 (8)启发式安全认证 (8)儿童帐号 (8)帐号反欺诈 (8)保护帐号的隐私 (9)4加密和数据保护 (10)EMUI数据安全 (10)加密密钥管理和分发 (11)认证和数字签名 (12)可信身份认证和完整性保护 (13)信任环TCIS (13)5网络安全 (14)安全传输通道 (14)云网络边界防护 (14)安全细粒度VPN保护 (15)主机和虚拟化容器保护 (16)多层入侵防护 (16)零信任架构 (17)漏洞管理 (17)运营审计 (18)6业务安全 (19)云空间 (19)天际通 (20)查找我的手机 (21)浏览器 (21)钱包/支付 (22)业务反欺诈 (24)7应用市场和应用安全 (25)应用市场和应用安全概述 (25)开发者实名认证 (26)四重恶意应用检测系统 (26)下载安装保障 (27)运行防护机制 (28)应用分级 (29)快应用安全 (29)软件绿色联盟 (30)定期发布安全报告 (30)开放安全云测试 (30)8 HMS Core(开发者工具包) (32)HMS Core框架 (32)认证凭据 (33)业务容灾 (34)华为帐号服务(Account kit) (34)授权开发者登录 (34)反欺诈 (34)通知服务(Push Kit) (34)身份认证 (35)Push消息保护 (35)Push消息安全传输 (36)应用内支付服务(In-App Purchases) (36)商户和交易服务认证 (36)防截屏录屏 (36)防悬浮窗监听 (36)禁止口令密码输入控件提供拷出功能 (36)广告服务(Ads Kit) (37)高质量的广告选择 (37)反作弊系统 (37)数据安全 (37)云空间服务(Drive Kit) (38)认证授权 (38)数据完整性 (38)数据安全 (38)业务双活与数据容灾 (38)游戏服务(Game Kit) (39)数据保护 (39)用户授权 (39)用户身份服务(Identity Kit) (39)钱包服务(Wallet kit) (40)系统环境安全识别能力 (40)卡券数据安全(仅中国支持) (40)运动健康服务(Health Kit) (41)用户数据访问控制 (41)数据加密存储 (41)线上快速身份认证服务(FIDO) (41)本地认证(BioAuthn) (42)外部设备认证 (42)数字版权服务(DRM Kit) (43)硬件级安全运行环境 (43)安全视频路径 (43)安全时钟 (44)DRM证书认证 (44)安全传输 (44)机器学习服务(ML Kit) (44)ML算法包APK安全 (45)数据处理 (45)近距离通信服务(Nearby Service) (45)定位服务(Location Kit) (46)用户授权 (46)数据存储 (47)位置服务(Site Kit) (47)地图服务(Map Kit) (47)情景感知服务(Awareness Kit) (48)分析服务(Analytics Kit) (48)服务端防仿冒 (48)数据安全传输 (48)服务器数据隔离 (49)动态标签管理器服务(Dynamic Tag Manager) (49)防仿冒 (49)有限的API代码执行权限 (50)动态标签代码安全管理 (50)安全检测服务(Safety Detect) (50)系统完整性检测(SysIntegrity) (50)应用安全检测(AppsCheck) (51)恶意URL检测(URLCheck) (52)虚假用户检测(UserDetect) (52)9隐私控制 (53)本地化部署 (53)数据处理清晰透明 (54)最小化数据获取 (54)数据主体权利与隐私控制 (55)数据处理者义务 (56)数据隔离 (56)差分隐私 (56)联合学习 (57)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 (57)10安全和隐私认证及合规 (58)ISO/IEC 27001/27018认证 (58)ISO/IEC 27701认证 (59)CSA STAR 认证 (59)CC认证 (59)PCI DSS认证 (60)华为帐号EuroPriSe认证 (60)11展望 (61)关注安全技术,保护用户并对用户赋能 (61)巩固防御机制,提升安全能力,共建安全生态 (62)做好准备,应对颠覆性技术带来的威胁 (62)A缩略语表 (64)注:由于不同型号或不同国家市场特性的差异,部分能力仅在部分市场可用,具体以产品说明为主,本文其他地方不再单独说明。
长距离传输专项技术白皮书-Huawei
![长距离传输专项技术白皮书-Huawei](https://img.taocdn.com/s3/m/2cbdba57c850ad02de80413c.png)
OceanStor SNS2124&SNS2224&SNS2248& SNS3096&SNS5192&SNS5384光纤交换机产品描述文档版本 1.0发布日期2014-07-30版权所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4。
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商标声明和其他华为商标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
本文档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注意您购买的产品、服务或特性等应受华为公司商业合同和条款的约束,本文档中描述的全部或部分产品、服务或特性可能不在您的购买或使用范围之内。
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华为公司对本文档内容不做任何明示或默示的声明或保证。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
除非另有约定,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文档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邮编:518129网址:客户服务邮箱:support@客户服务电话:4008302118前言读者对象本文档主要介绍SNS2124,SNS2224,SNS2248,SNS3096,SNS5192和SNS5384光纤交换机的定位和特点、结构、规格参数、产品配置、环境要求、遵循的标准与通过的认证等内容,方便读者全方位了解产品。
本文档适用于:所有读者文档约定作为改善和增强产品性能和功能的一部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会定期发布其硬件与软件产品的修订版。
因此,对于当前使用的所有软件或硬件版本,本文档中介绍的一些功能可能不被支持。
有关产品功能的最新信息,请参阅相关产品的发行说明。
如果产品的功能与本文档的描述不符,请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工程师联系。
目录1 概述........................................................................................................................................... A-1 1.1 简介 ......................................................................................................................................................................... A-1 1.2 产品配置 ................................................................................................................................................................. A-4 1.3 硬件架构及组件 ..................................................................................................................................................... A-6 1.3.1 机框 ...................................................................................................................................................................... A-6 1.3.2 FC端口 ............................................................................................................................................................... A-14 1.4 Fabric和交换机 ..................................................................................................................................................... A-16 1.4.1 Web Tools ............................................................................................................................................................ A-16 1.4.2 命令行界面 ........................................................................................................................................................ A-16 1.4.3 应用程序接口 .................................................................................................................................................... A-17 1.4.4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 A-17 1.4.5 SMI-S................................................................................................................................................................... A-17 1.4.6 文件传输协议 .................................................................................................................................................... A-17 2技术参数................................................................................................................................... A-17 2.1 SNS2124,SNS2224,SNS2248,SNS3096,SNS5192和SNS5384的规格 .................................................. A-18 2.1.1 性能参数 ............................................................................................................................................................ A-18 2.1.2 供电要求 ............................................................................................................................................................ A-24 2.1.3 尺寸和重量 ........................................................................................................................................................ A-25 2.1.4 环境参数 ............................................................................................................................................................ A-26 2.2 认证信息 ............................................................................................................................................................... A-27 A如何获取帮助 ......................................................................................................................... A-28 A.1联系华为前准备 .................................................................................................................................................. A-29 A.1.1收集必要的故障信息........................................................................................................................................ A-29 A.1.2做好必要的调试准备........................................................................................................................................ A-29 A.2如何使用文档 ...................................................................................................................................................... A-30 A.3如何从网站获取帮助........................................................................................................................................... A-30 A.4联系华为方法 ...................................................................................................................................................... A-30 B术语............................................................................................................................................. B-1 C缩略语 (1)1 概述关于本章本章介绍SNS2124,SNS2224,SNS2248,SNS3096,SNS5192和SNS5384交纤交换机的外观、功能与特性、配置、硬件架构及组成。
华为全系列数据通信产品白皮书
![华为全系列数据通信产品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8c99c9c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d.png)
华为全系列数据通信产品白皮书第一部分:引言(200字)数据通信产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连接世界的桥梁,促进了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通信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满足客户需求,推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数据通信产品。
本白皮书旨在介绍华为全系列数据通信产品的技术特点、应用场景和优势,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第二部分:产品概述(200字)华为全系列数据通信产品包括路由器、交换机、光纤传输设备等多个种类。
这些产品具备高度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质量和效率。
华为路由器是业界领先的产品之一,支持高速连接,稳定运行和智能优化。
交换机则提供灵活的网络管理和控制功能,适用于各种不同规模和需求的环境。
光纤传输设备则可以实现高容量和长距离的数据传送,特别适用于电信、金融和大型企业等行业。
第三部分:技术特点(300字)华为全系列数据通信产品具备一系列重要的技术特点。
首先,这些产品都采用了先进的硬件和软件技术,能够实现高效的数据处理和传输。
其次,华为产品支持灵活的网络配置和管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和扩展。
同时,华为产品还具备高度的安全性,采用了先进的加密和认证技术,保障了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此外,华为产品还支持智能化的运维和管理,通过数据分析和优化,提高了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第四部分:应用场景(300字)华为全系列数据通信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们可以满足不同规模和需求的数据通信需求,适用于运营商、企业和个人用户等不同类型的客户。
在运营商领域,华为产品可以构建高速、稳定和安全的通信网络,支撑运营商的业务和服务。
在企业领域,华为产品可以实现灵活的网络管理和控制,提供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存储解决方案。
对于个人用户来说,华为产品可以提供高速的网络连接和智能的家庭网络管理,满足各种娱乐和生活需求。
第五部分:产品优势(200字)华为全系列数据通信产品具备多个优势。
首先,它们拥有领先的技术和创新能力,能够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5G总体白皮书2.0 中文版 v1
![5G总体白皮书2.0 中文版 v1](https://img.taocdn.com/s3/m/4fb1900ecc7931b765ce15e2.png)
摘要5G致力于应对2020后多样化差异化业务的巨大挑战,满足超高速率、超低时延、高速移动、高能效和超高流量与连接数密度等多维能力指标。
FuTURE论坛5G 特别兴趣组(SIG)围绕着“柔性、绿色、极速”的5G愿景,以“5+2”技术理念,重新思考5G网络的设计原则:1)香农理论再思考(Rethink Shannon):为无线通信系统开启绿色之旅2)蜂窝再思考(Rethink Ring & Young):蜂窝不再(no more cell)3)信令控制再思考(Rethink signaling & control):让网络更智能4)天线再思考(Rethink antennas):通过SmarTIle让基站隐形5)频谱空口再思考(Rethink spectrum & air interface):让无线信号“量体裁衣”,以及6)前传再思考(Rethinking fronthaul):通过下一代前传接口(NGFI)实现柔性无线接入网(RAN)7)协议栈再思考(Rethinking the protocol stack):实现差异化接入点灵活配置以及BBU和远端无线系统功能优化围绕上述理念,FuTURE论坛5G SIG 在5G网络架构、RAN和空口研发方面的取得了显著进展,本白皮书对相关成果做出总结,特别介绍了用户中心网络(UCN)和软件定义空口(SDAI)两个核心概念。
UCN架构有如下四个特征:•RAN重构:为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接入技术组合、提升组网效率,传统的蜂窝边界将允许动态重构调整、传统的协议栈以及基带功能将被切分并以最优的方式分布在重构的RAN网络节点和相关子系统上;•边缘提升:以支持超低的端到终端延迟(低至1ms),高效的数据分流、分发、本地移动性、各种边缘业务(包括RAN上下文开放使能的跨层优化),以及移动边缘云;•CN-RAN再划分:以支持融合多制式技术、低的端到端延迟(不超过10ms),并充分利用控制转发分离(SDN)和软硬件解耦(NFV)的优点;•网络切片即服务:支持通过SDN/ NFV实现多个垂直子平台,并能够通过一种更强大的水平平台实现多个垂直子平台的融合;对于有效地满足“互联网+”的挑战和机遇,具有重要意义。
算力感知网络技术白皮书
![算力感知网络技术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232df558d4d8d15abf234e02.png)
作者:中国移动研究院姚惠娟、耿亮、陆璐、段晓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杨小敏、庄冠华、顾叔衡ONTENTS目录1.背景与需求 (01)1.1数字化转型需要泛在的连接和算力 (01)1.2 边缘计算助力算力从中心走向边缘 (01)1.3 功能原子化需要网络更加灵活的调度 (02)1.4 网络需要感知、互联和协同泛在的算力和服务 (03)2. 算力感知网络的体系概念与架构 (04)2.1 算力感知网络的概念 (04)2.2 算力感知网络的体系架构 (04)2.3 算力感知网络的意义与影响 (06)3. 算力感知网络的关键技术 (07)3.1 CFN基本架构 (07)3.2 CFN路由协议 (08)4. 算力感知网络的部署与应用场景 (11)4.1 算力感知网络的部署场景 (11)4.2 算力感知网络的典型应用场景 (11)5. 算力感知网络的关键技术验证 (14)5.1 集成测试 (14)5.2 功能测试 (14)5.3 性能测试 (15)6. 缩略语 (16)7.参考文献 (19)01背景与需求算力感知网络技术白皮书背景与需求1.1 数字化转型需要泛在的连接和算力全球已经掀起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数字化是基础、网络化是支撑、智能化是目标。
智能化社会的一个典型特征即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深度融合,未来数字世界通过IoT 、AR 等技术提供的传感器、执行器,与真实世界产生互动。
网络作为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连接的桥梁实现数据流动。
网络连接的一侧是IoT 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的IO ,作为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接口产生海量数据,对网络提出更高带宽、更低时延、更强安全的需求;另一侧是人工智能运算所需要的数据、算力、算法,实现数据价值化。
根据思科云指数[1]预测, 截至2021年,接入网络的终端设备将大于500亿,每年产生数据达847ZB ,其中超过50%的数据需要在网络边缘侧分析、处理与存储。
海量数据的传输、分析和存储对传统网络和云计算提出了巨大挑战,使云计算和网络面临“传不畅、算不动、存不下”的局面,驱动计算从云端下移到接近数据源的边缘侧,形成网络中分散的算力资源。
华为Wi-Fi 6(IEEE 802.11ax)技术白皮书
![华为Wi-Fi 6(IEEE 802.11ax)技术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b4d599182e3f5727a4e96232.png)
白皮书华为Wi-Fi 6(802.11ax)技术白皮书文档版本1.0目录1.Wi-Fi发展简介 (4)2.什么是Wi-Fi 6(802.11ax) (6)2.1Wi-Fi 6速度有多快? (6)2.2Wi-Fi 6核心技术 (9)2.2.1OFDMA频分复用技术 (9)2.2.2DL/UL MU-MIMO技术 (13)2.2.3更高阶的调制技术(1024-QAM) (15)2.2.4空分复用技术(SR)& BSS Coloring着色机制 (16)2.2.5扩展覆盖范围(ER) (19)2.3其他Wi-Fi 6(802.11ax)新特性 (19)2.3.1支持2.4GHz频段 (19)2.3.2目标唤醒时间(TWT) (20)3.为什么要Wi-Fi 6(802.11ax) (22)4.5G与Wi-Fi 6(802.11ax)的共存关系 (23)5.华为对Wi-Fi 6(802.11ax)产业发展的贡献 (26)6.华为Wi-Fi 6(802.11ax)产品和特性 (28)6.1业界首款商用Wi-Fi 6 AP (28)6.2华为第三代智能天线 (28)6.3三射频& 双5G设计 (29)6.4SmartRadio技术-智能射频调优 (30)6.5SmartRadio技术-智能EDCA调度 (32)6.6SmartRadio技术-智能无损漫游 (33)7.总结 (36)1.Wi-Fi发展简介Wi-Fi已成为当今世界无处不在的技术,为数十亿设备提供连接,也是越来越多的用户上网接入的首选方式,并且有逐步取代有线接入的趋势。
为适应新的业务应用和减小与有线网络带宽的差距,每一代802.11的标准都在大幅度的提升其速率。
1997年IEEE制定出第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802.11,数据传输速率仅有2Mbps,但这个标准的诞生改变了用户的接入方式,使人们从线缆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随着人们对网络传输速率的要求不断提升,在1999年IEEE发布了802.11b标准。
总局发布《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技术白皮书》
![总局发布《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技术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6d8b44d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0.png)
总局发布《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技术白皮书》
佚名
【期刊名称】《广播与电视技术》
【年(卷),期】2016(0)7
【摘要】2016年6月24日,广电总局科技司向各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了《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技术白皮书》,以更好的指导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单位采用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FTTH)技术进行网络双
向化改造和建设。
【总页数】1页(P140-140)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白皮书;技术;广播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43.6
【相关文献】
1.广电总局科技司发布《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技术白皮书》 [J], ;
2.总局发布白皮书提供光纤到户技术指导 [J],
3.《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技术白皮书》解读 [J], 李忠炤;孙黎丽;秦龙
4.总局科技司发布《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技术白皮书》 [J],
5.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万兆单向IP广播系统技术规范》[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工业无源光网络技术白皮书
![工业无源光网络技术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d407cfc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59.png)
工业无源光网络 PON 2.0 白皮书目录第一章工业PON 2.0 总体架构 (1)1.1工业PON 2.0 整体思路 (1)1.1.1.背景介绍 (1)1.1.2.工业PON 1.0 架构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2)1.1.3.工业PON 2.0 的定义以及解决的问题 (3)1.2工业PON 2.0 总体架构 (4)1.2.1.工业PON 2.0 系统架构 (4)1.2.2.工业PON 2.0 在工业互联网体系中的位置 (5)1.2.3.工业PON 2.0 与工业PON 1.0 之间的关系 (6)第二章集成数据采集功能的工业PON 2.0 网关 (7)2.1背景介绍 (7)2.2需求分析 (7)2.3技术要求 (8)2.4系统架构解析 (9)2.5关键技术 (10)2.5.1.工业现场协议转换和兼容 (10)2.5.2.开放软件平台技术 (12)第三章网络可用性保障 (12)3.1保护倒换 (12)3.2流氓ONU 检测与隔离 (15)第四章工业PON 2.0 智能管理平台 (16)4.1技术现状和背景介绍 (16)4.2技术方案 (17)4.3系统架构解析 (19)4.4关键技术 (20)第五章典型部署应用场景 (21)5.1离散制造行业应用场景 (21)5.1.1.场景特点.................................................... 21 5.1.2.案例介绍. (2)5.2不同网络规模的部署应用场景及案例展示 (2)第六章演进思路 (3)前言推动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驱动工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是我国制造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是应对当前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制造分流”对我国制造行业发展影响的有效方案。
工业互联网目前已上升为我国“制造强国”的国家战略,《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行动计划(2015-2018 年)》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提出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统一的以太无损网络测试技术白皮书v2.0-2020.11.19
![统一的以太无损网络测试技术白皮书v2.0-2020.11.19](https://img.taocdn.com/s3/m/80b689f8e2bd960591c67735.png)
统一的以太无损网络 测试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白皮书
(2020 年)
1
目录
1 技术背景 ................................................................ 1 2 中国移动对以太无损网络的需求 ............................................ 3 3 以太无损网络关键技术与测试 .............................................. 6
FTTR新一代家庭千兆全光组网白皮书
![FTTR新一代家庭千兆全光组网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2e884d285022aaea988f0f29.png)
白皮书0711*******.1网线组网2.2无线组网2.3电力线组网2.4光纤组网2.5方案对比FTTR解决方案131414151516171718181818193.1FTTR方案的构成3.1.1主光猫3.1.2从光猫3.1.3家庭光网络3.1.4云端管理平台3.2FTTR方案的特点3.2.1高带宽:真千兆到房间3.2.2好体验:无缝漫游、无感知切换3.2.3智运维:网络可视可管3.3FTTR可成为家宽业务增长的重要推动力3.3.1FTTR为家宽业务建立起用户体验优势3.3.2FTTR是支撑家庭创新业务的重要网络基础034.3施工指南4.3.1暗管施工方案4.3.2明线施工方案(PVC透明防水贴)4.3.3光缆面板安装4.4验收指南2323242626FTTR商业模式与产业生态3737396.1后装与前装商业模式6.2产业生态建设总结与展望39FTTR实践案例27272933355.1大平层:某248㎡大平层FTTR改造实例5.2复式:某320㎡二层复式FTTR改造实例5.3别墅:某200㎡三层别墅FTTR改造实例050607通信网络是信息基础设施的根基,光纤宽带是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只有无线通信与光纤宽带并驾齐驱,5G与F5G协同,才能为大数据、云计算、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保驾护航。
目前,5G无线通信建设如火如荼,光纤宽带网络也进入F5G时代,呈现出全光联接、超高带宽、云网融合、智能化和极致体验等发展趋势。
放眼全球,光纤接入已成为固定宽带网络建设的主流,光纤到户渗透率全球平均水平已达到65%。
近年来,我国的光纤宽带发展持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据工信部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通信业经济运行情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数据安全设施区块链人工智能融合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车联网和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水利设施智慧环保设施智慧市政设施智慧医院智慧学校智慧健康养老基础设施卫星互联网光纤宽带和骨干网物联网5G 数据中心云计算/智能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1.3家庭网络问题影响体验,业务呼唤“真千兆”人们不断提升宽带套餐是为了获得更好的上网体验,包括更高的网络速率,更好的网络覆盖。
华为MA5800 配置FTTH 业务(P2P接入)
![华为MA5800 配置FTTH 业务(P2P接入)](https://img.taocdn.com/s3/m/b701927f2b160b4e767fcf95.png)
11配置FTTH 业务(P2P接入)用户使用ONT接入到OLT,通过一个业务端口实现Internet业务、V oIP业务、IPTV业务。
业务需求l用户1(ONT_1)用户2(ONT_2)都分别采用FTTH方式接入,实现Triple play业务。
l Internet业务采用PPPoE方式接入。
l用户1可以收看所有节目,用户2只能收看BTV-1。
l V oIP业务和IPTV业务采用DHCP方式接入且从DHCP Server获取IP的方式为DHCP option-60模式。
l不同的业务流接入到OLT设备后,设备将根据业务流优先级的不同为业务流提供不同的QoS保证。
l不同的业务流通过用户侧VLAN(C-VLAN)在OLT上进行区分。
图11-1单端口多业务方式光纤接入业务配置组网图表11-1数据规划前提条件l OLT已经与BRAS、组播服务器、SoftX3000、DHCP服务器等上层设备建立连接。
l LSW连接OLT的端口VLAN与OLT上行VLAN保持一致。
操作步骤l在OLT上配置Internet业务。
a.创建VLAN并加入上行端口。
VLAN ID为100,类型为Smart。
上行端口为0/9/0huawei(config)#vlan 100 smarthuawei(config)#port vlan 100 0/9 0b.配置流量模板。
由于V oIP、IPTV、Internet通过同一端口接入,因而需要设置各业务的802.1p优先级。
一般优先级按V oIP、IPTV、Internet从高到低依次排序。
此处设置流量模板索引号为7,上网业务802.1p优先级为1。
huawei(config)#traffic table ip index 7 cir 10240 priority 1 priority-policy local-Settingc.配置业务虚端口。
将业务虚端口加入VLAN,使用流量模板7,用户侧VLAN ID为2。
AirPON助力MSO点亮FTTH全光新时代
![AirPON助力MSO点亮FTTH全光新时代](https://img.taocdn.com/s3/m/790739aa168884868762d6f4.png)
哥伦比亚Tigo 860,000
智利VTR
1,080,000
智利Claro
370,000
秘鲁TLF
678,241
秘鲁Claro
464,000
总计
24,161,058
光节点数
26,412 30,000 10,639
HP数
26,000,000 14,000,000 7,900,000
综合运营商 (FBB+MBB)
remoteoltaggcmtswdm1r重用现有6芯bladeolt4ftth网络架构选择站点资源hfc共存场景远端站址供电不足无法利旧覆盖距离co局点距离fibernode5km或覆盖距离co局点距离fibernode10km或光缆芯数主干可用总芯数pon口数2业务部署周期ttm3个月以内olt站点下沉典型特征或coolt典型特征光功率预算或光功率预算5db站点利旧业务部署周期建网周期6个月光功率预算光功率预算8db有可利旧的站点fn移动基站等用户分布特征2000用户片区覆盖410倍性价比1n全网聚合数字化架构解决机房hub空间能耗不足降低90opex数字化转型节约90空间和能耗existinghubroominbigcity现网cmts方案residentialfibernode25rackfibernodespacepower90savingvideodata华为airponbladeoltftthfttofttmrouteroltexistingipolt3rackblade站点下沉主干光纤重用免挖沟减少60建网成本msohub的服务区域半径普遍大于12km距离过远导致干线光纤消耗大建网成本高1直拉96芯干线光纤到远端进行覆盖2olt下移铺24芯缆3olt下移完全利旧已有光纤7km7km7km12km12km12km95km96芯95km24芯完全利旧已有光纤333111222方案1
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FTTH)技术白皮书
![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FTTH)技术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975fec5169eae009581bec6f.png)
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CBN FTTH)技术白皮书目录1 概述 (1)1.1 背景介绍 (1)1.2 编制目的 (1)1.3 指导原则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缩略语 (2)4 CBN FTTH体系架构 (3)4.1 CBN FTTH概述 (3)4.2 CBN FTTH系统组成 (4)5 CBN FTTH支撑业务类型及需求 (5)6 CBN FTTH技术方案及其组网 (5)6.1 CBN FTTH技术实现方式 (5)6.2 RF Overlay技术方案及组网 (6)6.3 I-PON技术方案及组网 (9)6.4 RfoG技术方案及组网 (11)7 CBN FTTH网络改造/建设方案 (13)7.1 CBN FTTH分配网改造/建设方案 (13)7.2 典型CBN FTTH网络改造演进方案 (15)8 业务配置及安全机制 (19)8.1 频率规划 (19)8.2 波长规划 (19)8.3 全网多业务QoS保障 (19)8.4 系统安全保障与可靠性要求 (20)9 CBN FTTH网络管理 (21)9.1 概述 (21)9.2 基于SNMP协议的FTTH接入网网络管理 (21)9.3 基于TR069的终端管理系统 (22)10 CBN FTTH网络运维 (23)10.1 CBN FTTH网络运维体系 (23)10.2 CBN FTTH网络运营流程 (24)10.3 CBN FTTH网络维护流程 (25)附录A RF Overlay和I-PON方案中ODN技术要求和光通道损耗预算设计 (26)A.1 ODN技术要求 (26)A.2 光通道损耗预算 (26)附录B RF Overlay和I-PON方案中ODN应用场景及方案 (28)B.1 设计原则 (28)B.2 应用场景及设计方案 (28)附录C 有线电视光纤到户(FTTH)工程施工和验收 (35)C.1施工流程 (35)C.2施工标准 (35)C.3 施工验收规范 (55)前言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CBN FTTH)技术白皮书1 概述1.1 背景介绍2013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提出到2015年,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50%,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达到80%,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Mbps和4Mbps,部分发达城市达到100Mbps;到2020年,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0%,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50Mbps和12Mbps,发达城市部分家庭用户可达1Gbps。
华为 CloudEngine 系列 TRILL技术白皮书
![华为 CloudEngine 系列 TRILL技术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73eb13cd6137ee06eff918ea.png)
虚拟机任意迁移
作为云计算的核心技术之一,服务器虚拟化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更大 幅度地增大数据中心内业务可靠性、降低 IT 成本、提高业务部署灵活性、降低运 维成本高,需要虚拟机能够在整个数据中心范围内进行动态迁移,而不是局限在一 个汇聚或接入交换机范围内进行迁移。
文档版本 01
华为专有和保密信息
1
版权所有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TRILL 技术白皮书
1 TRILL
规模受限于 VLAN 数量限制,最多只支持 4096 的规模。随着云计算的发展,未来 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租户规模要求能够突破 VLANID 的限制。
网络规模大、具有可扩展性
对于云计算时代下的大型数据中心来说,支持的服务器要能够达到十万甚至百万级 别,为了实现无阻塞转发,网络规模要能够达到几百台甚至上千台交换机,在这种 大规模组网情况下,组网协议要能够有效避免环路。网络内部的节点和链路故障, 要能够触发整网快速收敛,业务迅速恢复。网络维护简单,方便用户业务部署。另 外,为了适应数据中心高速发展的需要,数据中心网络需要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TRILL 技术白皮书
文档版本 发布日期
01 2013-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013。 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 播。
商标声明
和其他华为商标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 本文档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传统二层网络由于以太报文头部没有 TTL 字段,xSTP 协议收敛机制设计的比较保 守,在网络拓扑变化情况下,收敛速度比较慢,有的情况下甚至需要几十秒时间才 能收敛,不能满足数据中心业务高可靠性要求。TRILL 采用路由协议生成转发表项, 并且 TRILL 头部有 Hop-Count 字段能够允许短暂的临时环路,在网络出现节点和 链路故障情况下收敛时间能达到亚秒级。
华为发布FTTR全光家庭星光F30系列新品,点亮家庭数字生活
![华为发布FTTR全光家庭星光F30系列新品,点亮家庭数字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14f7abc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3.png)
华为发布FTTR全光家庭星光F30系列新品,点亮家庭数字生活2022年9月5日,第二届F5G千兆全光家庭高峰论坛暨华为FTTR新品发布会在东莞松山湖举行。
华为光接入产品线总裁周军发表了“超感品质生活”主题演讲,并发布业界首款2000Mbps全光家庭组网产品——华为FTTR全光家庭星光F30系列新品。
​华为光接入产品线总裁周军自2020年ETSI发布F5G标准后,FTTR全光家庭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截至2022年8月,全国已有85个省级运营商发布了FTTR组网服务,并有多个省市发布了FTTR布纤和建设白皮书用于指导FTTR建设。
今年7月份工信部的141号建议也明确指出:推进基础电信企业加快光纤到房间商用步伐,推动光纤进一步向用户端延伸。
周军介绍,华为在2020年首创的FTTR全光家庭组网方案,解决了传统组网“速率低、覆盖差、漫游卡”等问题,为千家万户提供了全屋千兆体验。
随着8K/VR、全屋智能、在线教育和直播等应用蓬勃发展,家宽正在向更高带宽、更多联接和更低时延的体验演进。
为给消费者打造超感品质生活,华为推出第三代FTTR产品——星光F30 旗舰版、尊享版和青春版,并带来了三大全新超感体验:首先,星光F30系列产品将浪漫美感融入每个房间。
该系列产品的外观由美学专家设计,以四季为灵感,精心打磨设计出宝石红、星空银、流沙金、天鹅白四种颜色,完美融入现代家居风格;形态上包括桌面式、挂墙式和面板式,满足多样安装场景,摆放不受限;材质上采用细腻醇厚的陶瓷质感, 彰显高颜值家居生活品质。
其次,星光F30系列产品还带来了极致的科技质感。
新品采用全新的C-WAN即集中化Wi-Fi组网架构,由主FTTR作为大脑集中管控和调优,实现四大“极致”性能升级:第一是让用户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全屋2000Mbps极致速度;第二是带来全屋无死角的极致覆盖,无论何处都是C 位;第三是通过独创的SRCN(Seamless Roaming Coordinate Network,无感漫游)技术实现极致漫游,视频通话随心打,随处走动不卡顿;第四是支持多达128个全屋智能设备同时使用的极致畅联。
华为物联网安全技术白皮书
![华为物联网安全技术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9e33cf5bde80d4d8d15a4fb9.png)
1
重影响
T、
、
法
9 20
620
联网 、
在的 件M
网的
、 网在 用 2016
因物联网安全事件
的 组织
视2 有 的 13.4
物联网 的
2.3.1
计
物联网设
设
在
动
同件
联网设 的 用
10
用 加 操作和安全协 的
的设 中 例
化
有
物联网设
动的
放在
在 物联网终端 在 的
物联网终端的安全
及的 中
在 方物 要
2.3.2 终端 性
关
合 为 安全
挑战
在
、
及方
物联网安全实践
物联网安全生态
结
5
物联网安全
要
物联网
物联网安全架构的基
2.3.6 性 事
的景
在
实 动化和
物有
“” “”
物联网
愿景
为 实的重要 动 例
的愿景
的
和
有 的端 端
“ ”愿景 有
景有
有构
有景
有和的
方物
联网安全
的界
要 端 端的视角
例
、和
的 用 和加 、
同
景中 同 私 动
方
> 物联网安全架构 的重 安全架构 作 保 和 架构、标准 用和重要生态
作 为 的物联网
保和
重
物联网
物联网安全架构的基
物联网安全实践
物联网安全生态
结
2
要
物联网
物联网安全架构的基
物联网安全
2 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
华为公司节能减排解决方案白皮书
![华为公司节能减排解决方案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1dbce7254b35eefdc8d33368.png)
提升网络能效、降低排放、降低TCO 华为公司节能减排解决方案白皮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目录内容摘要 (1)节能减排简介 (2)无线接入站点节能 (3)固定接入节点节能 (5)核心机房节能 (6)传送网节能 (7)包装运输降耗 (9)结论 (10)术语列表 (10)内容摘要据国际能源机构(IEA)2008年的统计,从1973年到2006年,全球能源消耗上升73%,C02排放增长了79%。
能源的消耗导致了温室效应和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保护环境、防治气候变化成了人类面临的重要的挑战。
另外,从70年代以来,能源价格一路上涨,给工业、制造业带来的成本压力一直上升,全社会比以往更重视节能。
从全球范围来看,与煤炭、钢铁、有色等行业相比,电信行业并不是能耗/排放问题最突出的行业。
但是,许多电信企业上市公司年报及CSR中披露的数据显示:部分通信企业的能源消耗也不低,某些运营商在全国企业能耗排行榜中处于前几位。
社会、公众对运营商的压力,政府在国际组织上的节能承诺转化成对运营商的节能压力。
上述提到的全球资源价格持续上涨,尤其是油价、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导致电费上调,各国推出耗能惩罚措施,如:差别定价,也实际地提高了能源价格。
在需求方面,由于通信企业整体仍处于发展阶段,新兴市场用户的增加以及发达市场带宽的提升必然带来网络的扩容。
网上运行设备容量的增大导致了能耗需求也不断扩大。
能源单价上涨及设备总能耗上升给运营商带来了长期的财务压力。
同时,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主流运营商、设备商先后启动节能减排计划,应对气候及能耗的挑战,在过去的10年间,电信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技术与产品的更新换代使单位能耗持续下降,领先的运营商取得了超过50%的节约。
华为与运营商在不同的领域进行了节能减排的研究与实践。
我们的研究发现,在电信产品的生命周期中,能耗及排放最大的阶段在于运营阶段,其中碳排放大约占60%。
在运营阶段,如果从华为公司提供的系列固定/移动产品族为维度进行分析,能耗及排放最大的部分是接入网部分,既包括移动接入网也包括固定接入网,接入网部分在不同的运营环境中能耗占比各有不同,一般可达50%~7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FTTH技术白皮书1 FTTH技术简介1.1 光纤接入网(OAN)的发展接入网作为连接电信网和用户网络的部分,主要提供将电信网络的多种业务传送到用户的接入手段。
接入网是整个电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电信网的"最后一公里",是整个电信网中技术种类最多、最为复杂的部分。
电信业务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各种业务的综合接入能力,接入网也必须向着宽带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由于传统语音业务逐渐被移动、VOIP蚕食,宽带业务成为给固网运营商带来收入的主攻方向,运营商希望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业务体验来吸引用户。
业务的发展尤其是视频类业务的逐渐推广,使用户对网络带宽和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光纤成本的下降,网络的光纤化成为发展趋势,原来主要用于长途网和城域网的光纤也开始逐步引入到接入网馈线段、配线段和引入线,向最终用户不断推进。
通常的OAN是指采用光纤传输技术的接入网,泛指端局或远端模块与用户之间采用光纤或部分采用光纤做为传输媒体的系统,采用基带数字传输技术传输双向交互式业务。
它由一个光线路终端OLT(optical line terminal)、至少一个光配线网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至少一个光网络单元ONU(optical network unit)组成。
如图1所示。
图1. 光接入网参考配置OLT的作用是为光接入网提供网络侧接口并经一个或多个ODN与用户侧的ONU通信,OLT 与ONU的关系为主从通信关系。
ODN为OLT与ONU之间提供光传输手段,其主要功能是完成光信号功率的分配任务。
ODN 是由无源光元件(诸如光纤光缆、光连接器和光分路器等)组成的纯无源的光配线网。
ONU的作用是为光接入网提供远端的用户侧接口,处于ODN的用户侧。
1.2 光接入网的几种应用类型光纤接入网(OAN)是采用光纤传输技术的接入网,即本地交换局和用户之间全部或部分采用光纤传输的通信系统。
光纤接入网又可划分为无源光网络(PON)和有源光网络(AON),相比这两种光网络,从成本上看,无源光网络发展将会更快些。
按照ONU在光接入网中所处的具体位置不同,可以将OAN划分为几种基本不同的应用类型:FTTCab,FTTCub,FTTB,FTTH和FTTO。
(1)光纤到交接箱(FTTCab)光纤到交接箱(fiber to the cabinet,FTTCab)是宽带光接入网的典型应用类型之一,其特征是以光纤替换传统馈线电缆,光网络单元(ONU)部署在交接箱(FP)处,ONU下采用其他介质接入到用户。
例如采用现有的铜缆或者无线,每个ONU支持数百到1 000左右用户数。
国内外与FTTCab概念相当的其他术语有:光纤到节点或光纤到邻里(fiber to the node 或neighborhood,FTTN),光纤到小区(fiber to the zone,FTTZ)。
(2)光纤到路边(FTTCub)在FTTC结构中,ONU设置在路边的入孔或电线杆上的分线盒处,有时也可能设置在交换箱处,但FTTC通常指接入到路边的分线盒处。
此时从ONU到各个用户之间的部分仍为双绞线铜缆或者同轴电缆。
FTTC结构主要适用于点到点或点到多点的树形分支拓扑,用户为居民住宅用户和小型化的企事业用户。
目前还有一种FTTR的结构的说法,可以称为光纤到远端,从其结构形式看,应该是FTTC的一种变型,唯一不同的,只是将ONU的位置移到远离用户的远端处,具备一定的业务处理能力,可以更多的用户一起使用。
对于FTTC结构的主要特点如下:在FTTC结构中引入线部分是用户专用的,现有铜缆设施仍能利用,因而可以推迟耗资巨大的光纤投资,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3)光纤到大楼(FTTB)从结构上来说,FTTB同样也可以看作是FTTC的一种变形,不同点在于将光网络单元直接放到楼内,再经双绞线或者其他媒质,将业务分送给用户。
FTTB是一种点到多点结构,通常不用于点到点结构。
FTTB的光纤化程度比FTTC更进一步,光纤已敷设到楼,因而更适于中高密度的用户区,也更接近于长远的发展目标。
也会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各地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中的那些工业区或者住宅小区和居民楼以及其他对网络需求较多的场合。
(4)光纤到家(FTTH)和光纤到办公室(FTTO)和上述不同的是,如果将原来的FTTC结构中设置在路边的ONU换成无源光分路器,然后将ONU移到用户家中,将变成FTTH结构。
而如果将ONU放在大企事业用户等终端设备处,并能够提供一定的灵活的通信业务,则构成了所谓的光纤到办公室(FTTO)结构。
考虑到FTTO也是一种纯光纤连接网络,因而可以归入与FTTH一类的结构。
然而,由于两者的应用场合不同,结构特点也不同。
FTTO主要用于大企事业用户,业务量需求大,因而在结构上适于点到点或环形结构。
而FTTH用于居民住宅用户,业务量需求很小,因而经济的结构必须是点到多点方式。
表1 宽带光接入网典型应用类型的主要特征从接入网来看,接入网络是全透明的光网络,它对工作带宽、工作波长和传输技术等都没有任何限制,是一种最理想的业务透明网络,是接入网发展的长远目标。
同时由于光网络单元采用低成本的光无源器件,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小了网络维护的费用和其他相关的工作。
1.3 FTTH的优点相对于传统的铜缆接入等接入方式,FTTH具有如下显著的优点:●高带宽。
单根光纤利用DWDM传送1600G的技术已经商用,10G光纤以太网技术也已经广泛应用,光纤接入为用户带来了其他技术难以企及的高带宽。
●广覆盖。
光纤端到端的传送距离可高达120公里,使用光纤接入技术,一个局点能够覆盖非常广阔的区域,为大量的用户提供服务。
局点覆盖范围的增长,可以减少基建、人员投入,降低维护成本。
●抗干扰。
光纤具有天然的抗电磁干扰性,无论自然界的雷电,还是认为的电磁干扰,都不会影响光纤承载的信号,从而可以为用户提供质量稳定的服务。
●易维护。
光缆相比铜缆更轻便,使用年限更长,光纤的接续也比铜缆的接续更可靠,铺设以后很少出问题,减少了线路的维护开支。
●业务透明。
可适用任何制式的信号,为未来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技术的保证;FTTH这些巨大优势,使其成为最佳的建设接入网的模式。
目前,光纤的成本已经低于0.1元/米,比铜缆的成本还要低,其他光器件的价格也随着规模的应用得到快速的下降。
低弯曲损耗的光纤已经能够做到最小弯曲半径5mm,使室内布放光纤更加方便,光纤的测试和安装技术日渐成熟和方便。
器件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过去困扰FTTH的成本和工程的困难一去不返,光纤到户的巨大优势等到了施展的机会。
1.4 FTTH的技术分类光纤接入采用的技术主要有三种,它们分别是给予SDH的多业务传送技术(MSTP)、有源点到点技术以太网(P2P)和无源光网络技术(PON)。
MSTP具有很高的服务质量,但是成本比较高,适合对业务质量和安全性等要求非常高的企业用户,不适合普通家庭用户。
P2P 和PON是FTTH建设中主要采用的技术。
早期的点到点以太网技术采用收发双纤接入到用户家中,由于成对布线有一定困难,随着波分复用(WDM)技术的成熟,现在P2P以太网技术都采用一根光纤入户的方式布线,在一根光纤内实现收发的波分复用,一般下行采用1490nm,上行采用1310nm,同样,PON技术也是采用一根光纤入户的方式布线。
FTTH的组网主要有三种方案,一是从中心局(CO)业务节点(SN)直接连接光纤到用户,称为P2P组网,如图2所示;二是将FTTC的ONU连接的业务模块,直接连接光纤到用户,称为P2P Curb组网,如图3所示,在Curb节点的设备既是配线段的ONU,又是引入线段的OLT;三是将FTTC的ONU替换为无源光分路器(POS),连接光纤到用户,称为PON(无源光网络)组网,如图4所示。
图2.P2P组网图3.P2P Curb组网图4.PON组网P2P技术的优点是:●专用接入,每个用户独占带宽,不受其他用户的影响,物理上保证了用户数据的安全;●设备简单,以太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目前单端口的成本非常低廉,传输距离远;●易于规划,成本随用户数的实际增长而线性增加,投资风险低;P2P组网一般用于用户比较稀疏的环境,中心机房星形连接各用户;当用户密集时,光缆芯数和安装空间都比较大,必须缩短接入距离,才能保证工程实施的方便和工程成本的最佳,这就要选择P2P Curb组网。
但是P2P Curb组网和FTTC具有同样的问题,就是Curb 节点服务用户数比较有限,覆盖范围小,光纤长距离传输的优点不能得到发挥,增加了单位范围内需要维护的有源网元设备,从而增加了基建和维护的成本。
PON技术是为了支持点到多点应用发展起来的光接入技术。
PON技术本质特征是通过无源光分路器(POS)实现了点到多点(P2MP)的业务传送,OLT端口连接的光纤在POS进行分支,引出若干光纤连接到不同用户家中ONU。
PON技术使FTTH能够做到接入网包括馈线、配线、引入线不包括任何有源节点,全部无源化,无源的特性使得网络的布放更加灵活,无需机房和供电等,PON技术的优点如下:●降低成本,其局端设备和光纤由用户共享,因而起线路成本较P2P为低,无需机房和供电,使基建成本大幅度下降;局端的配线比较少,便于安装;●易于维护,接入网中去掉了有源设备,降低了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减少了线路和外部设备的故障率,降低了运维成本;PON技术由于其天然的广播特性,还可以方便的叠加波长来传送CATV业务。
目前CATV 业务一般采用1550nm的光波进行传送。
这种应用特别适用于北美、澳洲等用户分散的应用环境,通过一根光纤实现既传送电信业务,又传送有线电视业务。
P2P和PON技术的组网应用的比较请参考表2。
表2 FTTH组网技术比较FTTH组网方案的选择,需要详细的比较用户类型、成本和应用环境等各个方面。
当用户比较稀疏时,目前PON的光纤和设备成本还比较高,选择P2P组网就比较合适。
当用户密集时,PON的组网成本得到有效分摊,其易于建设、便于管理的优势得到最大的发挥,是最合适的FTTH建设选择。
2 PON技术2.1 几种主流PON技术PON是一种采用点到多点(P2MP)结构的单纤双向光接入网络,其典型拓扑结构为树型,参考结构如图5所示。
无源光分路器可以是一级分光或者多级分光。
IF PON:PON专用接口图5.PON参考结构PON的网络结构非常简单,其技术上的复杂性主要在于信号处理技术。
在下行方向(OLT 到ONU),OLT发送的信号通过一个1:n的无源光分路器(或几个分路器的级联)广播到达各个ONU,各ONU需要从中取出发给自己的数据。
在上行方向(ONU到OLT),一个ONU发送的信号只会到达OLT,而不会到达其他O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