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箍筋计算
箍筋的长度计算公式(一)
箍筋的长度计算公式(一)
箍筋的长度
箍筋是建筑结构中的一种常用钢筋材料,用于增强构件的抗拉强度和承载能力。
在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时,需要计算箍筋的长度,以保证其在构件中起到有效增强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箍筋长度的计算公式,并给出详细的示例说明。
1. 计算公式
根据建筑设计规范和结构要求,可以通过下列公式计算箍筋的长度:
按构件高度和柱径计算的公式
箍筋长度(L) = 构件高度(H) + 柱径(D)
按构件周长和箍筋间距计算的公式
箍筋长度(L) = 构件周长(C) + 箍筋间距(S)
按构件高度和箍筋间距计算的公式
箍筋长度(L) = 构件高度(H) + 箍筋间距(S)
2. 示例说明
假设设计一根高度为3米,柱径为米的柱子,其中每层箍筋间距为米。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箍筋的长度。
按构件高度和柱径计算的公式
箍筋长度(L) = 构件高度(H) + 柱径(D)箍筋长度(L) = 3m + =
按构件周长和箍筋间距计算的公式
箍筋长度(L) = 构件周长(C) + 箍筋间距(S)构件周长(C)= 2πr = 2π × ≈ 箍筋长度(L) = + =
按构件高度和箍筋间距计算的公式
箍筋长度(L) = 构件高度(H) + 箍筋间距(S)箍筋长度(L)= 3m + =
根据上述示例,可以看出不同的计算公式会得出略有不同的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特定的结构要求和设计规范,选择合适的计
算公式来确定箍筋的长度。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清晰了解到计算箍筋长度的公式以及
应用范围,以确保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使用恰当的筋材长度来增
强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
钢筋箍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箍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箍筋长度计算公式如下:
1.钢筋长度计算:钢筋的长度计算一般遵循线段长度计算方式,
即直接测量线段的实际长度,不需要进行其他复杂的计算公式。
2.箍筋长度计算:在混凝土结构中,箍筋一般用于增强混凝土柱、梁等构件的受力性能。
箍筋的长度一般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
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规定,箍筋长度
计算公式如下:
L = (C + 2d + αh)/π
其中,L为箍筋的长度,C为构件的周长(单位:米),d为构件
横截面的对角线与一条边的距离(单位:米),α为箍筋的收缩修正
系数(无量纲),h为构件的高度(单位:米),π为圆周率
(3.14159)。
需要注意的是,箍筋的长度计算公式通常适用于典型的直立矩形或圆形构件,对于其他形状的构件,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钢筋箍筋长度计算,如在裂缝宽度控制和钢筋束延伸长度计算中,会根据不同要求和设计标准进行具体计算。
梁、柱、板钢筋工程算量规则
梁钢筋工程计量规则一、楼层框架梁上部钢筋长度的算法1.楼层框架梁上部贯通筋长度的算法(1)当(hc-保护层)即直锚长度>LaE时,表明梁支座足够宽,上部纵筋可以直锚在支座里,即: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长+左右支座锚固长度 =Ln+2max[(LaE ),(0.5hc+5d )]其中:Ln ——通跨净长;LaE ——锚固长度;hc ——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即支座宽度);(2)当(hc-保护层)即直锚长度≤LaE时,表明梁支座不能满足直锚长度,上部纵筋必须弯锚在支座里,即: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长+左右支座锚固长度=Ln+2max[(LaE),(0.4LaE+15d ),(支座宽-保护层+弯折15d )]2.楼层框架梁上部支座负筋长度的算法(1)左、右支座负筋的计算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支座锚固=max[(LaE),(0.4LaE+15d),(支座宽-保护层+弯折15d)](2)中间跨支座负筋的计算第一排中间支座负筋长度=hc+Ln/3×2第二排中间支座负筋长度=hc+Ln/4×2注:Ln取左右两跨净跨长较大值3.楼层框架梁上部架立筋长度的算法架立筋长度=净跨-两边负筋净长+150×2二、楼层框架梁侧面纵筋长度的算法1.构造纵筋当梁净高hw≥450时,在梁的两个侧面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纵向构造钢筋间距a≤200;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梁侧面构造纵筋=Ln+15d×2(Ln为梁通跨净长)2.抗扭纵筋(1)当端支座足够大时,直锚在端支座里抗扭纵筋长度=通跨净长Ln+左右锚入支座内长度2max[(LaE),(0.5hc+5d)](2)当支座不能满足直锚长度时,必须弯锚抗扭纵筋长度=通跨净长Ln+左右锚入支座内长度2max[(LaE),(0.4LaE+15d),(支座宽-保护层+弯折15d)]3.拉筋长度的计算有侧面纵筋一定有拉筋(1)当拉筋同时勾住主筋和箍筋时:拉筋长度=梁宽b-保护层×2+4d+1.9d×2+max(10d,75mm)×2(2)当拉筋只勾住主筋时:拉筋长度=梁宽b-保护层×2+2d+1.9d×2+max(10d,75mm)×24.拉筋根数的计算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间距的2倍,拉筋根数=(Ln-50×2)/非加密区间距的2倍+1三、楼层框架梁下部纵筋长度的算法1.下部贯通筋长度的计算(1)当端支座足够大时,直锚在端支座里下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长Ln+左右锚入支座内长度2max[(LaE),(0.5hc+5d)](2)当支座不能满足直锚长度时,必须弯锚下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长Ln+左右锚入支座内长度2max[(LaE),(0.4LaE+15d),(支座宽-保护层+弯折15d)]2.下部非贯通筋长度的计算(1)当端支座足够大时,直锚在端支座里下部非贯通筋长度=净跨长+左右锚入支座内长度2max[(LaE),(0.5hc+5d)](2)当支座不能满足直锚长度时,必须弯锚首尾跨下部非贯通筋长度=净跨长+锚入端支座内长度max[(LaE),(0.4LaE+15d),(支座宽-保护层+弯折15d)]+中间支座max[(LaE),(0.5hc+5d)]中间跨下部非贯通筋长度=净跨长+左右锚入支座内长度2max[(LaE),(0.5hc+5d)]四、楼层框架梁箍筋的算法箍筋长度=2(梁宽b-保护层×2+2d)+2(梁高h-保护层×2+2d)+1.9d×2+max(10d,75mm)×2箍筋根数:(1)一级抗震等级楼层框架梁箍筋根数=加密区根数×2+非加密区根数加密区根数:[max(梁高hb×2,500)-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根数: (净跨长-加密区长×2)/非加密间距-1(2)二至四级抗震等级楼层框架梁箍筋根数=加密区根数×2+非加密区根数加密区根数: [max(梁高hb×1.5,500)-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根数: (净跨长-加密区长×2)/非加密间距-1五、吊筋的算法吊筋长度=次梁宽b+2×50+2×(梁高-2×保护层)/sin45°(或60°)+2×20d六、附加箍筋的算法附加箍筋长度算法和箍筋计算方法一样附加箍筋间距为8d且≤100,附加根数按图纸标注计算七、屋面框架梁钢筋的算法屋面框架梁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长+(左端支座宽-保护层)+(右端支座宽-保护层)+弯折(梁高-保护层)×2屋面框架梁上部负筋长度=净跨/3(4)+(左端支座宽-保护层)+弯折(梁高-保护层)例题:解:KZ1:450mm×450mm;抗震等级二级;C30混凝土;c=25mm;LaE=34d hc-c=450-25=425mm<LaE=34d=850mm,钢筋需要弯锚上部贯通筋:(10800-450)+2×850=12050mm N=2支座负筋:第一排左 (6600-450)/3+850=2900mm N=2中 (6600-450)/3×2+450=4550mm N=2右 (4200-450)/3+850=2100mm N=2第二排左 (6600-450)/4+850=2387.5mm N=2中 (6600-450)/4×2+450=3525mm N=2右 (4200-450)/4+850=1787.5mm N=2架立筋:第一跨 (6600-450)-(6600-450)/3×2+150×2=2350mm N=2第二跨(4200-450)-(6600-450)/3-(4200-450)/3+150×2=750mm N=2下部非贯通筋:第一跨(6600-450)+2×850=7850mm N=4第二跨(4200-450)+2×850=5450mm N=3构造筋:(10800-450)+15×2×12=10710mm N=4拉筋(只勾住主筋,直径取6mm):(300-2×25+2×6)+1.9×2×6+2×75=434.8mm根数:(6600-450-2×50)/(2×200)+1+(4200-450-2×50)/(2×200)+1=28根箍筋:2×(300-2×25+2×10)+2×(700-2×25+2×10)+1.9×2×10+2×100=2118mm 根数:第一跨加密区 (1.5×700-50)/100+1=11根 2×11=22根非加密区(6600-450-2×1.5×700)/200-1=20根第二跨加密区 (1.5×700-50)/100+1=11根 2×11=22根非加密区(4200-450-2×1.5×700)/200-1=8根箍筋总根数=22+20+22+8=72根柱钢筋工程计量规则一、基础层插筋计算(1)柱直接生根于基础板;(2)柱生根于基础梁上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a+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LIEa的取值:h-c≥0.5LaE,max(12d,150)h-c≥0.6LaE,max(10d,150)h-c≥0.7LaE,max(8d,150)h-c≥0.8LaE,max(6d,150)h:基础厚度;h-c=h1二、柱纵筋长度的算法1.-1层柱子纵筋长度纵筋长度=-1层层高-(-1层非连接区hn/3)+1层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LlE如果出现多层地下室,只有基础层顶面和首层顶面是hn/3,净高其余均为max(1/6净高、500、柱截面长边)2.1层柱子纵筋长度纵筋长度=1层层高-1层非连接区hn/3+max(hn/6,hc,500)+搭接长度LlE3.中间层柱子纵筋长度纵筋长度=中间层层高-当前层非连接区+(当前层+1)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非连接区=max(hn/6,hc,500)4.顶层柱纵筋计算(1)顶层中柱纵筋计算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梁高-保护层)+12d非连接区=max(hn/6,hc,500)注:当直锚长度<laE,且顶层为现浇混凝土板,其强度等级≥C20,板厚≥80mm时(2)顶层边柱纵筋计算情况A:当顶层梁宽小于柱宽,又没有现浇板时,边柱外侧纵筋只有65%锚入梁内;顶层边柱纵筋长度:1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1.5LaE(65%)2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保护层+(与弯折平行的柱宽-2×保护层)+8d(35%)3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保护层+(与弯折平行的柱宽-2×保护层)4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保护层+12d5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 LaE情况B:当顶板为现浇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板厚≥80mm时,边柱外侧纵筋100%锚入梁及板内;顶层边柱纵筋长度:只有1号钢筋和4号钢筋情况C:当柱外侧纵向钢筋配率大于1.2%时,边柱外侧纵筋分两批锚入梁内,50%根数锚固长度为1.5LaE,50%根数锚固长度为1.5LaE+20d;顶层边柱纵筋长度:边柱外侧纵筋分两批锚入梁内,50%根数锚固长度为1.5LaE,50%根数锚固长度为1.5LaE+20d1号纵筋长度(外侧根数一半)=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1.5LaE1号纵筋长度(外侧根数一半)=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1.5LaE+20d(3)顶层角柱纵筋计算顶层角柱两面有梁,其纵向钢筋的计算方法和边柱一样,只是外侧是两个面,外侧纵筋总跟数为两个外侧总根数之和计算5.柱变截面位置纵向钢筋构造(1)柱纵向钢筋连接接头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内的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对于绑扎搭接和机械连接不宜大于50%,对于焊接连接不应大于50%(2)框架柱纵向钢筋直径d>28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三、柱箍筋根数的算法1.基础箍筋根数计算根数=(基础高度-基础保护层)/间距-12.-1层箍筋根数计算根部根数=[hn(-1层)/3-50]/加密间距+1梁下根数=[hn(1层)/3]/加密间距+1梁高范围根数=梁高/加密间距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3.1层箍筋根数计算根部根数=[hn(1层)/3]/加密间距+1梁下根数=max[hn(2层)/6,hc,500]/加密间距+1梁高范围根数=梁高/加密间距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4.顶层箍筋根数计算(假如房屋只有两层)根部根数=max[hn(2层)/6,hc,500]/加密间距+1梁下根数=max[hn(2层)/6,hc,500]/加密间距+1梁高范围根数=梁高/加密间距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例题:楼层框架梁均为300mm×650mm,混凝土等级C30,板厚100mm,抗震等级二级,基础为800mm的筏板基础,计算:柱的钢筋工程量,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
复合箍筋计算
3×3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箍筋长度=H-2*保护层+2*Lw+2d(横向、纵向各设置一道)4×3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矩形箍长度=((B-2*保护层-d)/3*1+d+(H-2*保护层) )*2+8d+2*Lw 横向一字型箍筋长度:H-2*保护层+2d+2*Lw4×4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箍筋长度=((B-2*保护层-d)/3*1+d+(H-2*保护层-d)/3*1+d))*2+8d+2*Lw(横向、纵向各一道)5×4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横向箍筋长度=((B-2*保护层-d)/3*1+d+(H-2*保护层))*2+8d+2*Lw内纵向矩形箍筋长度=((B-2*保护层-d)/4*1+d+ (H-2*保护层))*2+8d+2*Lw内纵向一字型箍筋长度=H-2*保护层+2d+2*Lw5×5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横向矩形箍筋长度:((B-2*保护层) + (H-2*保护层-d)/4*1+d))*2+8d+2*Lw内横向一字型箍筋长度:B-2*保护层+2d+2*Lw内纵向矩形箍筋长度:((B-2*保护层-d)/4*1+d+(H-2*bh))*2+8d+2*Lw 内纵向一字型箍筋长度:H-2*保护层+2d+2*Lw6×6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横向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d)/5*1+d))*2+8d+2*Lw(设置两道)内纵向箍筋长度:((B-2*保护层-d)/5*1+d+(H-2*保护层))*2+8d+2*Lw(设置两道)箍筋弯钩长度Lw 03G101-1P35,1.9d的来源GB50204-2002弯钩计算5.3.1、5.3.2条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135度时:抗震(I、II、III、IV级):Lw = max(11.9*d,75+1.9*d);普通箍筋:Lw = 6.9d;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180度时:抗震:Lw = 13.25d;普通箍筋:Lw = 8.25d;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90度时:抗震:Lw = 10.5d;普通箍筋:Lw = 5.5d。
箍筋数量计算公式
箍筋数量计算公式箍筋在建筑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要准确计算箍筋的数量,那就得掌握好相应的计算公式。
咱们先来说说箍筋的作用吧。
就像给房子的骨架穿上了一件结实的“铁衣”,它能够增强混凝土构件的抗剪能力,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想象一下,一栋高楼大厦,如果没有箍筋的有力支撑,那在遇到强风或者地震的时候,是不是很容易就摇摇欲坠了?好了,言归正传,咱们来聊聊箍筋数量的计算公式。
一般来说,箍筋数量 = (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 + 1)× 2 + (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 - 1)。
举个例子,假如有一根梁,加密区长度为 1.5 米,加密区间距是100 毫米,非加密区长度为 3 米,非加密区间距是 200 毫米。
那咱们来算算箍筋的数量。
首先,把长度单位统一换算成毫米,1.5 米 = 1500 毫米,3 米 = 3000 毫米。
加密区箍筋数量 = (1500÷100 + 1)× 2 = 32 个。
非加密区箍筋数量 = (3000÷200 - 1)= 14 个。
所以,这根梁的箍筋总数就是 32 + 14 = 46 个。
我记得有一次去工地,看到工人们正在绑扎钢筋。
我就好奇地问一位师傅,这箍筋数量是咋算的呀?师傅笑着说:“这可不能马虎,算错了可就麻烦啦!”然后他就拿起一根钢筋,一边比划一边给我讲解。
他说:“你看啊,这加密区和非加密区就像是两个不同的战场,间距不一样,要求也不一样,得仔细算清楚。
” 看着师傅认真的样子,我深切感受到,这看似简单的箍筋数量计算,其实关系着整个建筑的安全和质量。
在实际的工程中,计算箍筋数量可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还得考虑各种实际情况。
比如,钢筋的弯曲调整值、构件的尺寸偏差等等。
所以,咱们在运用公式计算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多检查几遍,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掌握好箍筋数量的计算公式,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咱们可不能小瞧了这小小的箍筋,它可是建筑结构中的“大功臣”呢!。
箍筋长度计算方法与公式及图解[指南]
箍筋长度计算方法与公式及图解箍筋长度计算方法与公式及图解一般的算法是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 +梁高-保护层*2)*2+1.9d*2+max(10d,75mm)*2如果按实计算及下料长度,那么算法是:90/90的箍筋钢筋计算公式为:箍筋内皮周长-5个90°弯钩内皮差(0.288d)+2个弯钩处的平直段长度(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10d,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75mm)即在钢筋规格为10d>75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18.56d 钢筋规格为10d<75mm,即箍筋直径为6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141.3690/180的箍筋钢筋计算公式为:箍筋内皮周长-4个90°弯钩内皮差(0.288d)+1个180°弯钩中心线长+2个弯钩平直段长度(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10d,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75mm)即在钢筋规格为10d>75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28.268d 钢筋规格为10d<75mm,即箍筋直径为6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199.61135/135的箍筋钢筋计算公式为:箍筋内皮周长-3个90°弯钩内皮差(0.288d)+2个135°弯钩中心线长(135°弯钩中心长度=3π/4*(R+d/2),R=2.5d)+2个弯钩平直段长度(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10d,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75mm)即在钢筋规格为10d>75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33.266d 钢筋规格为10d<75mm,即箍筋直径为6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229.6箍筋内皮周长长度=2*(H-2bhc)+2*(B-2bhc)=2(H+B)-8bhc(即构件周长-8个保护层)以梁箍筋为例计算思路为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 +梁高-保护层*2)*2+11.9d*2+8d。
附加箍筋配筋面积计算公式
附加箍筋配筋面积计算公式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附加箍筋是一种用于增强梁、柱等构件抗弯和抗剪性能的重要构造措施。
附加箍筋的配筋面积是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参数之一,其计算公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介绍附加箍筋配筋面积的计算公式,并探讨其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附加箍筋配筋面积的计算公式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抗弯和抗剪。
首先,我们来看抗弯情况下的附加箍筋配筋面积计算公式。
在混凝土梁的设计中,为了增强其抗弯能力,通常会在受拉区设置附加箍筋。
附加箍筋的配筋面积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A_s = \frac{M_u M_0}{0.87f_yh} \]其中,\( A_s \) 为附加箍筋的配筋面积,\( M_u \) 为设计弯矩,\( M_0 \) 为混凝土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_y \) 为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h \) 为截面的有效高度。
在抗剪情况下,附加箍筋的配筋面积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A_v = \frac{V_u V_0}{0.87f_yd} \]其中,\( A_v \) 为附加箍筋的配筋面积,\( V_u \) 为设计剪力,\( V_0 \) 为混凝土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f_y \) 为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d \) 为截面的有效高度。
以上公式中的参数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构件的几何尺寸进行调整,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附加箍筋配筋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合理计算附加箍筋的配筋面积,可以有效增强结构的抗弯和抗剪性能,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同时,合理计算配筋面积还可以减少钢筋的使用量,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结构的经济性。
在实际工程中,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的结构要求和设计参数,结合相关的规范和代码要求,合理选择附加箍筋的配筋面积计算公式,并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
同时,还需要考虑结构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条件,确保配筋的施工质量和工艺性能。
箍筋计算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如图:我们在计算箍筋的时候,按外皮算,会比中轴多出3个90度的“弯曲调整值”,这是外皮和中轴的区别,但是,但在135度角这里,不管是外皮尺寸还是中轴尺寸都会加上10d+1.9d(弯曲调整值)即11.9d,这又是为什么呢?在135度这里就没有了中轴和外皮的区别了吗?你好,1、你说的很对,现在广泛使用的外皮公式实际上是个“四不像”。
这是长期以来由于你用我用大家用,慢慢导致千百万人默认的一种“错误”的计算方法,包括现在,大部分的预算人员仍认为这个公式是“很合理”的。
2、实际上预算本身的出发点并不是取“外皮公式”这种算法,而是“先计算到外皮在扣减”这种方法是最方便简洁的计算方法,但是很多人发现实际施工中,下料长度要小于标准算法的长度,所以为了体现这种“合理性”,慢慢变成了不扣减弯曲调整值这种所谓的“外皮公式”。
这个问题更多的是历史遗留问题,而不是会不会推导的问题。
3、根据定额规则说明,钢筋应该按“图示工程量乘以理论重量按重计算”,“图示工程量”毫无疑问指的是“钢筋的实际长度”,而“钢筋的实际长度”毫无疑问就是中轴线度量长度,这种思路也是很合情合理并且符合发展的。
4、另外,纠正你一个错误。
1.9d应该叫做量度差值,而不是弯曲调整值。
弯曲调整值是从外皮到中轴扣减的量,而量度差值个组合公式推导的值,是要增加的。
问:第3点中,也就是说,我的截图中计算式135度角是错误的是吗?不是”弯曲调整值“而是”量度差值“,那135度那里的”外皮“和”中轴“又该如何计算呢?答:截图没错。
我是说你最上边的问题描述中的“都会加上10d+1.9d(弯曲调整值)”应该改为“都会加上10d+1.9d(量度差值)”,这个1.9d应该被叫做叫【量度差值】。
推导可按下图,将135/360*2*3.14*(D/2+d/2)换成135/360*2*3.14*(D/2+d),后边还是-D/2-d。
箍筋、拉钩长度计算
箍筋或者拉钩的长度计算一、外围封闭箍筋长度:按外皮计算预算长度={〔b+h〕*2-8c+8d}+{1.9d*2+max 〔10d,75〕*2}可简化为〔b+h〕*2-8c+31.8d按中心线计算预算长度={〔b+h〕*2-8c+4d}+{1.9d*2+max 〔10d,75〕*2}可简化为〔b+h〕*2-8c+27.8d03G101-1的保护层是梁、柱主筋外边至构件边的距离,所以梁、柱箍筋按外皮计算长度时箍筋四侧的每边长度加d,整根箍筋要加8d,弯钩长度为23.8d.梁、柱箍筋按中心计算长度时箍筋四侧的每边长度加0.5d,整根箍筋要加4d,弯钩长度为23.8d.二、内箍的计算:内箍主要是要需要计算内箍的宽度,长度的计算是和外箍一样的.内箍的宽度=〔b-2c-D〕/〔n-1〕+D D为梁、柱主筋的直径三、单支箍或拉筋长度计算1.单支箍筋只钩住纵筋:按外皮计算预算长度=直段长度+两个弯钩长度=〔h-2c〕+{2d+1.9d*2+max〔10d,75〕*2}可简化为h-2c+25.8d按中心线计算预算长度=直段长度+两个弯钩长度=〔h-2c〕+{d+1.9d*2+max〔10d,75〕*2}可简化为h-2c+24.8d2.单支箍筋钩住纵筋和箍筋:按外皮计算预算长度=直段长度+两个弯钩长度=〔h-2c+2d〕+{2d+1.9d*2+max〔10d,75〕*2}可简化为〔h-2c+2d〕+25.8d按中心线计算预算长度=直段长度+两个弯钩长度=〔h-2c+2d〕+{1d+1.9d*2+max〔10d,75〕*2}可简化为〔h-2c+2d〕+24.8d 3.梁、柱拉钩计算:规X要求拉筋应同时拉住梁、柱的箍筋或者主筋,所以计算梁、柱拉钩的长度的平直段都为〔h-2c+2d〕,或者是梁、柱外箍宽度+2d.按外皮计算两个弯钩长度为25.8d,按中心线计算两个弯钩长度24.8d.4.墙、板拉钩计算:墙、板的保护层外侧钢筋的外边到结构边的距离,拉筋平直段长度为墙厚、板厚-2c,按外皮计算两个弯钩长度为25.8d,按中心线计算两个弯钩长度24.8d.四、max〔10d,75〕的计算:其中max〔10d,75〕*2中在工程计算中只要是箍筋直径大于等于8的都按10d计算就可以,所以可以简化一下,但是算6.5的钢筋的时候,弯狗的直段长度要按75计算.例如构造柱箍筋常用的6.5的170*170的箍筋,如果按简化后的公式计算为:170*4+31.8*6.5=886.7,直段长度按75计算公式为:170*4+8*6.5+3.8*6.5+75*2=906.7,要是没考虑到每个箍筋会短20mm.当箍筋直径大于等于8时max〔10d,75〕=10d,按简化计算公式.计算6.5钢筋直径时max〔10d,75〕=10d+10,计算6.5的箍筋或者拉钩时按简化公式加上20mm.计算6的钢筋时max〔10d,75〕=10d+15,计算6的箍筋或者拉钩时按简化公式加上30mm.五、箍筋计算时钢筋弯曲调整值箍筋弯曲调整值是90°弯曲,90°弯曲的调整值为2d,箍筋每个90°弯曲实际能增加2d的长度,在考虑弯曲的延伸值时一个箍筋有3个90°弯曲,整个箍筋扣减6d.拉筋不需要扣减弯曲调整值.六、箍筋的内径和外径长度计算:预算计算箍筋长度时都是按内径计算长度.外径长度计算是保护层宽度为箍筋外边到构件边.也就是外径箍筋比内径箍筋每边少2d,整根箍筋长度外径比内径短8d.规X上面箍筋的计算都是按内径计算箍筋的长度,但是在做施工的时候,如果箍筋的直径比较大,现场也按内箍施工很可能出现钢筋和模板的间隙过小,柱很难按设计尺寸合模板,例如:直径12的柱箍筋,而一般楼层上部的保护层一般为30,箍筋和模板间隙为:保护层-箍筋直筋-拉钩直筋:30-12-12=6mm,间隙只有6mm,模板很难合上.在遇到这样情况的时候下料要提前想到,可以和监理协商箍筋按外径下料同时拉钩拉在柱的主筋上面.七、结算和施工时箍筋或拉钩的长度计算选择.结算时按箍筋的外皮长度计算,不扣减弯曲调整值:拉钩长度=直段长度+25.8d.箍筋长度=〔b+h〕*2-8c+31.8d施工时按中心线计算,扣减弯曲调整值:拉钩长度=直段长度+24.8d箍筋按内径计算长度=〔b+h〕*2-8c+27.8d-6d=〔b+h〕*2-8c+21.8d 箍筋按外径计算长度=〔b+h〕*2-8c+27.8d-6d-8d=〔b+h〕*2-8c+13.8d梁、柱箍筋按外径计算长度时配套的拉钩要做出调整,外径拉筋的平直段要在内径的平直段扣减2d.八、总结箍筋的长度计算存在一定的争议,不同的计算方法对箍筋的长度也有不小的影响.在结算对量时对方箍筋长度计算方法是必须要查的,说服对方按规X允许的最大量计算.按理论计算的箍筋长度在现场的可能不一定准确,针对箍筋长度可以在现场在钢筋工的配合下实测实量,做到下施工料单时心里有底.。
梁附加箍筋和暗柱体积配箍率计算书
一、附加箍筋计算本工程梁配筋平面图中,被搁置的梁相应位置每侧各另加3*@50,*表示被搁置梁箍筋。
附加箍筋的承载力计算如下:1. 每侧3 8@50时:F=f yv A sv =2*6*210*50=126KN2. 每侧3 10@50时:F=f yv A sv =2*6*210*78.5=197.8KN3. 每侧3 10@50时:F=f yv A sv =2*6*300*78.5=282.6KN4. 每侧3 12@50时:F=f yv A sv =2*6*300*113=406.8KN经复核,搁置梁传到被搁置梁的集中力均小于附加箍筋的承载力。
二、体积配箍率计算本工程中短肢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长肢剪力墙为三级。
根据高规要求,短肢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配箍特征值0.2v λ=,短肢剪力墙一般部位和长肢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配箍特征值0.1v λ=。
本工程约束边缘构件箍筋一般采用二级钢,构造边缘构件箍筋一般采用一级钢,体积配箍率v ρ的限值计算如下: 约束边缘构件:14.30.20.953%300c v v yvf f ρλ=== 构造边缘构件:14.30.10.681%210cv v yv f f ρλ===①短肢墙典型配筋如DZQ2:箍筋为 10@100,()78.5*1500*2150*100.157%150*1500*100sv sv v v cor cor V A l V A s ρ+⋅====⋅ DZQ2满足要求②一般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典型配筋如GAZ1:箍筋为 8@150,()50.3*375*2150*40.805%150*375*150sv sv v v cor cor V A l V A s ρ+⋅====⋅满足要求GAZ1。
箍筋计算公式范文
箍筋计算公式范文
一、箍筋的公式
箍筋的计算公式,是依据混凝土结构计算规范规定的公式,在不同环
境下有不同的公式,根据结构自身的不同加以细分。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1、混凝土结构在正常情况下(非紧急补钢):
偏心应力σe=αeσc
其中:αe为偏心系数。
σc为混凝土抗压强度。
2、受拉结构:
外偏心应力σe'=αe'σσt
其中:αe'为外偏心系数;σt为混凝土抗拉强度。
3、受弯结构:
外轴向偏心应力σe'=α~1e'σc
其中:α~1e'为外轴向偏心系数;σc为混凝土抗压强度。
4、受剪结构:
外剪向偏心应力σe'=α~2e'σp
其中:α~2e'为外剪向偏心系数;σp为混凝土抗剪强度。
5、结构在弯曲应力下情况:
外弯曲偏心应力σe'=α~3e'σm
其中:α~3e'为外弯曲偏心系数;σm为混凝土抗弯曲强度。
二、箍筋计算原则
1、混凝土结构计算偏心系数时,结构在其中一方向的偏心应力时,一般取其垂直方向的面积为计算的参考面积。
2、当结构处于很大的偏心状态时,要考虑其受压面积是否合理,如果偏心过大,应当采用另外一种限值计算方法,即:混凝土结构的受压面积不得大于受压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的0.5倍。
附加箍筋、吊筋计算表
加劲箍的长度算法
加劲箍的长度算法:
长度=COS30度*R(半径)*2*3+弯钩。
1、螺旋箍筋计算方法:在圆柱形构件(如图形柱、管柱、灌注桩等)中,螺旋箍筋沿主筋圆周表面缠绕,其每米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l=2000лa/p×[1-e^2/4-3/64(e^2)^2 –5/256(e^2)^3]
其中a=√(p^2+4D^2)/4
e2=(4a^2-D^2)/( 4a^2)
式中l——每1m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
p——螺距(㎜);
л——圆周率,取3.1416;
D——螺旋线的缠绕直径;采用箍筋的中心距,即主筋外皮距离加上一个箍筋直径(㎜)。
公式中括号内最后一项5/256(e^2)^3数值很小,一般在计算时略去。
2、螺旋箍筋简易计算方法
方法一,螺旋箍筋长度亦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l=1000/p×√(лD)^2+p^2+лd/2
式中d——螺旋箍筋的直径;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方法二,对于箍筋间距要求不大严格的构件,或当p与D的比值较小(p/d<0.5)时,箍筋长度也可以按下面近似公式
计算:
l=n√p^2+(лD)^2
式中n——螺旋圈数;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 ^ ”表示次方的意识。
基础梁附加箍筋和吊筋怎样计算?
基础梁附加箍筋和吊筋怎样计算?
今天给大家讲一下,基础梁的附加箍筋和吊筋怎样计算。
基础梁的附加箍筋和吊筋,都出现在基础主次梁相交处,如图1是附加箍筋的示意图。
图1图2是基础反扣吊筋的示意图。
图2注意:附加箍筋和吊筋,一定会出现在基础主梁上,基础次
梁不会有附加箍筋和吊筋。
—1—
基础梁反扣吊筋计算
反扣吊筋的计算图,如图3所示。
图3图3中,吊筋在施工时候,因为上下钢筋很密,不会和上下纵筋在一排,这样保护层就会大一些,但是,我们预算不考虑这些因素,只扣两个保护层完事。
有了图3,我们很容易计算出吊筋的长度。
吊筋长度=b+50×2+(hb-C底-C面)/sin60°×2+20d×2如果图纸没有特别说明,角度默认就是60度。
吊筋根数,不用计算,图纸会给。
— 2—
基础梁附加箍筋计算这是附加箍筋计算图,如图4所示。
图4大家注意,附加箍筋是在正常箍筋布置的基础上,另外加的
附加箍筋,图3中的蓝色部分就是正常箍筋。
附加箍筋的长度计算和正常箍筋一样。
附加箍筋的根数,不用计算,图纸会给。
附加箍筋计算
附加箍筋计算任意选取四个主次梁相交节点进行附加箍筋的承载力验算,验算箍筋数量是否满足由次梁传递至主梁的集中力。
(1)图7.1 1节点剪力包络图由上图可知次梁传递至主梁的集中力为F=713KN ,附加箍筋选用双肢 10,26.1003.502mm A SV =⨯=, 2210mm N f yv = 附加箍筋数量为=⨯==6.10021038000svyv A f F m 1.80,由PKPM 软件计算取6个,满足条件。
(2)图7.2 2节点剪力包络图此图中竖直方向梁为主梁,水平方向梁为次梁,由图可得次梁传至主梁集中力为F=47-(-49)=96KN,附加箍筋选用双肢 8,26.1003.502mm A SV =⨯=,2210mm N f yv =附加箍筋数量为=⨯==6.10021096000svyv A f F m 4.54,由PKPM 软件计算取6个,满足条件。
(3)图7.4 4节点剪力包络图由上图可知次梁传递至主梁的集中力为F=36KN ,附加箍筋选用双肢 8,26.1003.502mm A SV =⨯=, 2210mm N f yv = 附加箍筋数量为=⨯==6.10021036000svyv A f F m 1.70,由PKPM 软件计算取6个,满足条件。
(4)图7.4 4节点剪力包络图此图中竖直方向梁为主梁,水平方向梁为次梁,由图可得次梁传至主梁集中力为F=47-(-55)=102KN,附加箍筋选用双肢 8,26.1003.502mm A SV =⨯=,2210mm N f yv =附加箍筋数量为=⨯==6.100210102000svyv A f F m 4.83,由PKPM 软件计算取6个,满足条件。
其他主次梁处附加箍筋都能满足要求。
复合箍筋计算
3×3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箍筋长度=H-2*保护层+2*Lw+2d(横向、纵向各设置一道)4×3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矩形箍长度=((B-2*保护层-d)/3*1+d+(H-2*保护层) )*2+8d+2*Lw 横向一字型箍筋长度:H-2*保护层+2d+2*Lw4×4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箍筋长度=((B-2*保护层-d)/3*1+d+(H-2*保护层-d)/3*1+d))*2+8d+2*Lw(横向、纵向各一道)5×4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横向箍筋长度=((B-2*保护层-d)/3*1+d+(H-2*保护层))*2+8d+2*Lw内纵向矩形箍筋长度=((B-2*保护层-d)/4*1+d+ (H-2*保护层))*2+8d+2*Lw内纵向一字型箍筋长度=H-2*保护层+2d+2*Lw5×5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横向矩形箍筋长度:((B-2*保护层) + (H-2*保护层-d)/4*1+d))*2+8d+2*Lw内横向一字型箍筋长度:B-2*保护层+2d+2*Lw内纵向矩形箍筋长度:((B-2*保护层-d)/4*1+d+(H-2*bh))*2+8d+2*Lw 内纵向一字型箍筋长度:H-2*保护层+2d+2*Lw6×6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横向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d)/5*1+d))*2+8d+2*Lw(设置两道)内纵向箍筋长度:((B-2*保护层-d)/5*1+d+(H-2*保护层))*2+8d+2*Lw(设置两道)箍筋弯钩长度Lw 03G101-1P35,1.9d的来源GB50204-2002弯钩计算5.3.1、5.3.2条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135度时:抗震(I、II、III、IV级):Lw = max(11.9*d,75+1.9*d);普通箍筋:Lw = 6.9d;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180度时:抗震:Lw = 13.25d;普通箍筋:Lw = 8.25d;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90度时:抗震:Lw = 10.5d;普通箍筋:Lw = 5.5d。
附加箍筋及吊筋的设置原则及计算
附加箍筋及吊筋的设置原则及计算混凝土规范(2010)9.2.11条: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箍筋、吊筋)承担,附加横向钢筋宜采用箍筋。
箍筋应布置在长度为s的范围内,此处,s=2h1+3b(图10.2.13)。
当采用吊筋时,其弯起段应伸至梁上边缘,且末端水平段长度不应小于本规范第9.2.7条的规定。
次梁和主梁相交时,附加箍筋在主梁两侧都加;当附加箍筋不够时,才加附加吊筋。
主梁KL1收到次梁KL2传来的剪力为117+97=214KN;
附加箍筋主梁两侧各3根一级8的钢筋,即6根一级8的钢筋,双肢箍,可承受的附加剪力为210*6*2*50.3=126.756KN
则还需配置附加吊筋,其吊筋的抗力应该大于等于214-126.76=87.24K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加箍筋计算
任意选取四个主次梁相交节点进行附加箍筋的承载力验算,验算箍筋数量是否满足由次梁传递至主梁的集中力。
(1)
图7.1 1节点剪力包络图
由上图可知次梁传递至主梁的集中力为F=713KN ,附加箍筋选用双肢 10,26.1003.502mm A SV =⨯=, 2210mm N f yv = 附加箍筋数量为=
⨯=
=6
.10021038000sv
yv A f F m 1.80,由PKPM 软件计算取6
个,满足条件。
(2)
图7.2 2节点剪力包络图
此图中竖直方向梁为主梁,水平方向梁为次梁,由图可得次梁传至主梁集中力为F=47-(-49)=96KN,附加箍筋选用双肢 8,26.1003.502mm A SV =⨯=,
2
210mm N f yv =
附加箍筋数量为=
⨯=
=6
.10021096000sv
yv A f F m 4.54,由PKPM 软件计算取6个,满足
条件。
(3)
图7.4 4节点剪力包络图
由上图可知次梁传递至主梁的集中力为F=36KN ,附加箍筋选用双肢 8,26.1003.502mm A SV =⨯=, 2210mm N f yv = 附加箍筋数量为=
⨯=
=6
.10021036000sv
yv A f F m 1.70,由PKPM 软件计算取6
个,满足条件。
(4)
图7.4 4节点剪力包络图
此图中竖直方向梁为主梁,水平方向梁为次梁,由图可得次梁传至主梁集中力为F=47-(-55)=102KN,附加箍筋选用双肢 8,26.1003.502mm A SV =⨯=,
2
210mm N f yv =
附加箍筋数量为=
⨯=
=6
.100210102000sv
yv A f F m 4.83,由PKPM 软件计算取6个,
满足条件。
其他主次梁处附加箍筋都能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