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诗的鉴赏》

合集下载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诗的鉴赏》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诗的鉴赏》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诗的鉴赏》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诗歌鉴赏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2、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学情分析:高三学生对于古典诗词已有一定的积累,一些常见的技巧与手法在基础年级都已有学习了解。

比如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对比衬托等等。

虚实结合相对来说见得不多,也没有做过系统的讲解,学生对这种手法的概念也不是很清楚。

在一轮复习的初始阶段,我们把高考中的重难点古典诗词鉴赏率先讲解,而其中的一些难度相对大的技巧手法也尽可能做详细的分析讲解,以期在高三备考阶段迅速突破难关,提升分数。

重点难点:1、结合作品分析虚写和实写的内容及其作用。

2、掌握分析方法和答题思路,形成完整答案。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创意手绘请大家看以下几幅图片,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将生活中的小物件与简笔画结合在一起,使虚与实完美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创意手绘,表现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情趣。

其实虚实结合的手法在中国传统的艺术中都有运用,比如绘画、书法、建筑、文学等。

今天我们就看一看虚实结合在古典诗词中是如何运用的。

活动2【讲授】概念讲解古代诗歌历来追求"虚"与"实"的完美结合。

虚实结合是古代诗歌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

说说你们对诗歌中虚实的认识。

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实事、实境,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捕捉到的部分。

所谓"虚"是指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融合。

活动3【讲授】链接课本深入理解例1:读柳永的《雨霖铃》,试分析诗歌中的虚实手法。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诗的鉴赏》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诗的鉴赏》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诗的鉴赏》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诗歌鉴赏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2、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学情分析:高三学生对于古典诗词已有一定的积累,一些常见的技巧与手法在基础年级都已有学习了解。

比如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对比衬托等等。

虚实结合相对来说见得不多,也没有做过系统的讲解,学生对这种手法的概念也不是很清楚。

在一轮复习的初始阶段,我们把高考中的重难点古典诗词鉴赏率先讲解,而其中的一些难度相对大的技巧手法也尽可能做详细的分析讲解,以期在高三备考阶段迅速突破难关,提升分数。

重点难点:1、结合作品分析虚写和实写的内容及其作用。

2、掌握分析方法和答题思路,形成完整答案。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创意手绘请大家看以下几幅图片,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将生活中的小物件与简笔画结合在一起,使虚与实完美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创意手绘,表现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情趣。

其实虚实结合的手法在中国传统的艺术中都有运用,比如绘画、书法、建筑、文学等。

今天我们就看一看虚实结合在古典诗词中是如何运用的。

活动2【讲授】概念讲解古代诗歌历来追求"虚"与"实"的完美结合。

虚实结合是古代诗歌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

说说你们对诗歌中虚实的认识。

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实事、实境,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捕捉到的部分。

所谓"虚"是指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融合。

活动3【讲授】链接课本深入理解例1:读柳永的《雨霖铃》,试分析诗歌中的虚实手法。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校本选修课程“《诗经》选读”的开发与设计

校本选修课程“《诗经》选读”的开发与设计

校本选修课程“《诗经》选读”的开发与设计一、开发校本选修课程“《诗经》选读”的背景及意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

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系列、小说与戏剧系列、新闻与传记系列、语言文字应用系列、文化论著研读系列。

每个系列课设计若干模块。

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开设选修课程。

2012年6月,《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公布,并于2012年秋季开学在全省普通高中全面实施。

《方案》调整优化了课程结构,减少必修学分并大幅增加选修学分,并鼓励各地区和各校充分利用各类资源,积极开发和开设选修课程,完善高中课程设置,逐步建立开放型选修课程体系。

依据《标准》和《方案》,在优化育人模式、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的课改背景下,我们必须努力开发符合课改和时代要求的高中语文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

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笔者以为,开设“《诗经》选读”选修课程具有如下意义:(一)增加学生的古诗词阅读量《标准》在有关阅读与鉴赏的实施建议中提到“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只在必修二和必修四中选了古诗词,总共十篇,涉及的内容都是唐诗宋词。

尽管唐诗宋词是我们诗词史上灿烂的文化遗产,但是它们只是古诗词的一部分,学生还应该去了解更多的古诗词文化,而作为现实主义诗歌源头的《诗经》就是值得高中生阅读的经典诗歌。

(二)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高考对古典诗歌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名句默写和古诗鉴赏。

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大部分教师根据考纲和高考出现的诗歌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必修课文中出现的古诗词,在讲解的时候常常是把鉴赏内容全盘呈现,以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鉴赏感悟。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古典诗歌鉴赏复习之一——如何读懂诗歌》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古典诗歌鉴赏复习之一——如何读懂诗歌》教学设计

古典诗歌鉴赏复习之一——如何读懂诗歌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快速把握古代诗歌内容的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对高中教材中的诗歌鉴赏单元进行了系统复习,对诗歌鉴赏题型有所了解,但对古代诗歌内容读不懂、说不清,无法应对诗歌鉴赏题。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掌握快速把握古代诗歌内容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读诗如读人。

读一首不曾谋面的诗歌,就如同见一个陌生人,读诗的过程,完全可以看成是你和这个人交往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又快又准确地了解他呢?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准备——怎样算是读懂诗歌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如何明白浅层意思?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明确题材——送别诗、羁旅诗、边塞诗、闺怨诗、田园诗、怀古诗、隐逸诗等。

例1: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大意:(我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

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远方的)城郭在前面的水面上浮动;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摇荡起(远方的)天空。

襄阳风光美丽,(似乎想要把我)留下,与山翁共谋一醉.2、领会深层意思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题目:(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答: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4分)答:“浮”和“动”。

“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鉴赏》课件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鉴赏》课件

只夕驱向
是阳车晚 乐
近 黄 昏
无 限 好
登 古 原
意 不 适
李 商 隐
游 原
。,。,
哲学意味层—蕴含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哲理
神开心浮人实面 采卷清躁的际上 。阅澈 情重上看 这
读如绪要说好是 才池,性的像一 能水才。是是首 滋;能读读一说 润人使书书首理 心只自时对风诗 灵有己要于景。 焕经的克一之从 发常内服个作字
景物壮阔 时空之永 壮心不已 胸襟宽广 勇于担荷 生命本色
的真命感他是 生的一发的对 命、 定、诗悲 杜 。用 是激歌苦 甫
自他励里的的 己最的面正真 的真生能视正 一实命够与伟 生的,传担大 去、那达荷之 实最个一。处 践纯生种在,
1、答案要点全。
2、结合诗歌的具体诗句来分析, 不要仅罗列术语、进行“空对空” 式的分析。
(点情境)
3.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 了怎样的情感、起到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春江上,烟波浩渺、雨雾茫 茫,友人伴舟远行,诗人独立此岸久久不肯 离去。写春江的渺茫,其实表现了诗人送别 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赏析练习
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 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 水空流。
2.诗歌的意蕴:诗歌本文所蕴含的思想、 感情等各种内容,属于本文结构的纵深层 次。
历史内容层
3.诗歌意蕴层面 哲学意味层
审美意蕴层
历史内容层—包含(暗示)一定的历史内容
帝但游 国却原 日暗 上 此 薄示 黄 诗 西了 昏 所 山值 时 描 的得 的 写 历留 夕 的 史恋 阳 形 内的 景 象 容大 色 是 。唐 , 乐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指导》张树盛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视频下载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指导》张树盛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视频下载
二、对偶句式
中间两联,仅28字,却呼鸡驱虎,驻马牵牛,信 手拈来,自然流利。
另外,以“六军”对“七夕”,以“驻马”对 “牵牛”,都运用了借对。
探究:1.如何评价唐玄宗? 有何启示
前期:开元盛世 后期:安史之乱
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结合李商隐的人生遭际,你是李 商隐,你怎么办?
马 嵬
《马嵬(其二)》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 咏史诗中的佳作。咏史之作,东 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 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 《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 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 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 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 扩大了诗的境界。李商隐的咏史 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 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 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 老师:令狐楚——牛党代表人物 • 师兄:令狐绹——牛党代表人物(10年宰
相) • 岳父:王茂元——李党重要人物
结论:爱情的选择:时间,理性,事业
写作意图
• 唐玄宗对于作者而言是古人,马嵬之变对 于李商隐而言算是一段历史,所以作者很 可能是借古人的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
借古讽今
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 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 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分析技巧
《马嵬》一诗,前人评论说“讽意至 深,用笔至细”,你能从叙事的委婉 方面说说“用笔至细”,从对比反衬 的角度说说“讽意至深”吗?
马嵬事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李商 隐怎么看?
一个女人是无法颠覆国家的,正 是玄宗晚年的昏庸、沉迷美色才导 致了安史之乱。
了解背景,分析写作意图
• 李商隐恩师令狐楚仙逝,他送灵回京至马 嵬,远望杂乱的长着灌木丛和荒草,有的 地方露出黄土,给人一种枯败苍凉之感的 马嵬坡,有感而吟《长恨歌》。一边的七 师哥于是激义山道:“驴背上吟诗,颇有 情味,何不以《马嵬》为题,吟咏一首 呢?”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指导》黄慧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视频下载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指导》黄慧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视频下载
(3)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常用于陈述句末尾, “耶、与(欤)、邪、乎”等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 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其后一般要断开。
(4)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 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等,其前一般 要断开。
(5)“以、于、为、则、而”等词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 前后一般不断句。
返回
四虚词
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介词、语气词和一 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断句时,应注 意以下 6 类虚词:
(1)句首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 而、俄而”等常用于句首,其前一般要断开。
返回
(2)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唯、斯、凡、窃、 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其前一般要断开。
参考答案: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 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返回
三对话词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 “问”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两人对话,一般 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理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1.了2解.通断过句的练重习要文性言,断掌句握,断句学的会基总本结方归法纳, 断正句确的断方句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 的2能.通力过。练习文言断句,学会总结归纳断句的
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目录
CONTENTS
一、何处把句断——“6点”最关键 二、客观题怎么判——“2步”定答案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 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 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扬州慢》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扬州慢》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扬州慢》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扬州慢》教学目标:1.诵读、想象,感受词作意境、领会词作内涵、理解《黍离》之悲。

2.了解词作中运用的艺术手法,体会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抚今追昔的哀思。

学情分析:学生为高二年级文科班学生,语文素养一般。

通过本学期诗歌鉴赏单元学习与训练,学生初步了解了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能够理解诗歌中意象的概念,但自主性不强,需要老师多加点拨、引导,调动积极性与想象力。

重点难点:1.诵读、想象,感受词作意境、领会词作内涵、理解《黍离》之悲。

2.了解词作中运用的艺术手法,体会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抚今追昔的哀思。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激发欲望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曾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诗句;另一位唐代诗人徐凝也曾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吟诵。

看来扬州自古繁华,更是诗人笔端的常客,今天我们就随宋代词人姜夔的代表作《扬州慢》一起走进唐代500年后的扬州。

活动2【讲授】初读感知基础积累1.初读课文,疏通文句指导诵读2.预习展示(1)积累重点字词:维扬霁弥望顾怆然度少驻乔郎算纵赋念(2)词前小序有何作用:师生合作明确:交代时间、地点、见闻、创作缘由、他人评价等内容。

活动3【活动】置身诗境吟咏诗韵听读名家朗诵录音,学习该词朗诵技巧:题为《扬州慢》, 吐字要慢,停顿要长,要读得沉着,荡气回肠。

活动4【活动】小组活动合作探究1.扬州是一座怎样的城?试以一个字概括特点?特点是怎么反映出来的?明确: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二十四桥、无声冷月、桥边红药)等。

词人“解鞍少驻初程”,站在扬州城边,看到了青青的荠麦、废旧的城池、高大的树木、孤独的二十四桥、无声的冷月、寂寞的芍药,听到了寒气中传来的凄清的号角声。

一个“空城”,营造出了凄清的氛围,结住上片,领起下片,实为全词词眼。

2.词人心中的扬州又是怎样的?作者借助什么表现昔日扬州的?学生代表作答,教师相机点拨,明确:“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豆蔻词工”、“青楼梦好”、“二十四桥”等。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1《唐宋诗词鉴赏》第一课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唐宋诗教案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1《唐宋诗词鉴赏》第一课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唐宋诗教案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1《唐宋诗词鉴赏》第一课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唐宋诗教案第一课: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唐宋诗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诵读诗歌,理解诗句含义,把握诗人恰当地运用字词表达情感的方法。

2、体会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吟咏,品味写景诗的韵致,体味诗人寄寓在自然美景中的感情。

2、了解古代诗歌的平仄规律,感受格律诗的形式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通过具体的诗篇,解读古代诗歌的特点。

3、学习诗人运用不同的角度,描写大自然美景的方法,体会写景诗的层次美、意境美以及诗人借景抒情、融情入景、虚实结合的写作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山水风光是诗歌永不衰竭的题材。

诗人自由地漫游山川,寄傲林泉,在秀丽的山水风光中,以敏锐的感觉,体察自然的光色韵味,表现高逸冲淡的情趣,向外发现了山水的天然美,向内发现了自己的真性情。

通过学习本课,培养热爱自然的兴趣;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审美和鉴赏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1、让学生掌握鉴赏写景诗的方法,并能学会怎么鉴赏写景诗。

2、了解诗歌中平仄的一些基本常识。

教学设想:1、此课为第一讲,要先介绍唐宋两代诗词的特点,让学生对唐宋两代诗词有所了解。

2、在朗读中领悟诗作的思想情感,在点评中让学生挖掘诗歌特有的魅力。

3、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鉴赏写景诗的方法,并能学会怎么鉴赏写景诗。

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国是诗的国度。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的奇葩,是三千年中国古典诗歌桂冠上的两颗明珠。

唐诗展现了唐代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反映了唐人开阔爽朗的胸襟和热情豪迈的精神风貌。

她那对现实生活的热切关注,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生活美和精神美的礼赞和向往,对丑陋与邪恶的蔑视和抨击,以饱满的情感和悠远的神韵,千百年来不知扣响多少读者的心弦。

而宋词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

唐诗宋词中包孕着丰富的人生意蕴和情感资源,对生命、生活、亲人以及祖国、故乡的深切热爱和赤诚关怀,是极好的情感教育读本,涵咏吟诵,能使我们认识历史,开阔眼界,感悟人生,丰富情感,抚慰心灵,帮助我们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在浮华喧嚣中返归宁静和淳朴;使我们心中有“爱”——热爱生命,关爱众生。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指导》谭军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指导》谭军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解读散文中的形象【教学目标】 1、继续掌握高考现代散文的阅读方法。

2、学会三步分析法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意识。

【教学重点】继续掌握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程序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程序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方法。

【教学方法】练习巩固法,掌握散文形象鉴赏的一般常识,在此基础上强化训练,巩固提高方法技巧。

【教学步骤】一、导入:读《我的空中楼阁》,我们被山上那灵动的小屋所吸引;读《我与地坛》,我们为苦难坚韧伟大的母亲而感动。

散文中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历年高考中考查散文形象的题也不容忽视,07年有4篇文章34分,08年有4篇文章23分,09年有10篇文章58分涉及形象考查。

散文是表达作家对人生的感悟的。

所谓“感”,是说作家在各种“路途”上对某一眼前物或某一身边事产生了某种亲切的感受,或触发了某种潜在的感情。

所谓“悟”,是从中悟出某种人生的真谛和哲理。

所以,大体来讲,散文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形象和思想感情。

形象就是那些眼前物、身边事。

作者的情感是“虚”的,他要想表达情感,免不了要借一个“实”处以得到寄托。

这个被寄托的东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形象。

既然散文是通过对具体形象的逼真描绘而传达出抒情主体的精神意蕴,那么,阅读这样的文章,我们不妨循其形,入其里,察其情。

可以说,透彻地分析散文中的形象,是我们打开散文之门的一把钥匙。

如《荷塘月色》,作者所借用的形象就是“荷塘月色”,其特点是朦胧静谧柔美。

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并未写枫叶红遍的香山,也没有写那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的“故都的秋”是“清”“静”“悲凉”的。

《我的空中楼阁》则写了一座简陋的小屋,它是“自由”“惬意”的。

《灯下漫笔》则写了一件事情和一群人,作者在写事的过程中突出的是人的特点:被欺骗,被愚弄,却安心,欢喜。

|把握形象及其特点,让我们迈出了解读散文的第一步,但这些形象只是作者情思的载体,接下来,我们当然就要寻找它们承载的情感或情思了。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赏析指导》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赏析指导》

中国古代诗歌赏析指导教学目标1.了解吟诵的基本情况。

2.把握吟诵的基本方法,学会吟诵的基本方法。

3.能够正确吟诵诗词。

4.了解古人的吟诵方式,通过吟诵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5、掌握古典诗词的吟诵,感受古典诗词的意蕴和魅力。

学情分析吟诵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学起来会费劲一些,要注意引导和示范。

重点难点掌握吟诵的方法,并且学会吟诵。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新设计一、教学过程播放韩国广岛吟诵社吟诵《凉州词》吟诵。

二、导入语:在日本和韩国有很多吟诵社,他们学习古诗文,吟诵中国的古诗文,别人如此热爱中国的古诗文,我们怎么能不爱自己的传统文化呢?屈子曾行吟泽畔,庄子依树而吟,至李唐来,李白举杯邀明月,独自吟诵《月下独酌》,杜甫则独立苍茫自吟咏。

可见,古来读书常吟诵。

什么是吟诵?吟,《说文解字》,从口今声,“今”上为口,下为“「”,即是打开之意,看念,心开为念,如聆,耳开为聆,衿,衣开为衣领。

所以,吟就是张开口说。

诵,从言甬声,甬字上为口,下为用,即用口之意,白静川先生认为甬字有用力,喷涌而出之意,所以,诵就是开口用力读出的意思。

赵元任说:“吟诵是拉起嗓子吧诗词的句子都唱出来”。

郭沫若说:“吟诵是舞乐谱自由地唱,”三、吟诵的历史:关于吟诵的最早的记载是《尚书》,尧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歌永言”,就是说汉语的歌曲,就是把说话拉长就可以了,“声依永”就是说音乐就是按照拉长的说话来进行的,“律和声”就是把这些声音放在音律上、音阶上。

这就是中国式的作曲法。

把英语拉长能作出曲吗?不可能的。

英语是重音语言,有重音没声调,而汉语是旋律型声调语言,本身就具备音乐旋律特质,所以把汉字的声音拖长,就很容易作出曲来。

第二个对吟诵有重大贡献的人物是孔子,孔子发明了一个人也可以实现礼乐文化的办法,这就是抚琴而歌。

他走到哪里都带着一张琴,弹着琴教学生学《诗经》,这就是个人的吟诵。

孔子把吟诵从集体性质变成个人性质,为中国文化找到了一条秘密的传承之路。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从多角度读懂诗歌》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从多角度读懂诗歌》

三年模拟A组2012—2014年模拟探究专项基础测试1.(2014年山西太原一模,8—9,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临江仙元好问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注],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

红妆翠盖木兰舟。

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

一尊白酒寄离愁。

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注】李辅之是元好问的朋友。

齐州即东州,今山东济南。

济源,今河南济源作者写此词前三年曾与李辅之两次畅游济南大明湖。

(1)上片是如何表现“江山如画”的特点的?请简要分析(5分)(2)从上下片的关系角度,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

(6分)2.(2014陕西西安五校三模,8-9,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孤雁崔涂①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注:(1)崔涂(854~?),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

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

终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

(2)矰:zēng短箭。

缴zhuó:系箭的丝绳。

(1)这首诗全篇皆实写“孤雁”,作者是怎样突出孤雁之“孤”的?(6分)(2)结合全诗,说说诗的最后两句作者对孤雁有怎样的感情,又借孤雁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5分)3.(2014东北三校一模,8—9,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魏野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1)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5分)(2)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4.(2014天津十二区县一联,14,8分)阅读下面的词,按要求作答。

南乡子刘秉忠南北短长亭,行路无情客有情。

年去年来鞍马上,何成!短鬓垂垂雪几茎。

孤舍一檠灯,夜夜看书夜夜明。

窗外几竿君子竹,凄清,时作西风散雨声。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诗歌赏析指导》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诗歌赏析指导》

优质课⼀等奖⾼中语⽂选修《诗歌赏析指导》优质课⼀等奖⾼中语⽂选修《诗歌赏析指导》教学活动:活动1【导⼊】古代诗词情感突破》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者的不同之处。

(6分)(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6分)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II) 9.这⾸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II)9.两⾸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表达了诗⼈什么样的感情?(6分) (2016年浙江卷)21.赏析第⼀⾸中的画线句。

(3分)(2016年上海卷) 15.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5分)(2016年江苏卷) 11.下阙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从以上内容你可得出诗歌情感考查点的哪些信息?A.⼏乎都对诗歌的情感进⾏考查。

B.题型:主观题。

C.有的是直接考查,有的是间接考查(结合其它考查点设题)。

D.赋分⼀般是5分左右。

3、考点梳理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表达技巧; 简要评价作者的思想情感。

4、提出复习⽬标:关注考纲、关注考情、关注学情。

5、如何推断出诗歌中的情感?标题显情感注解点情感作者⼈⽣经历推情感情语(关键词语)明情感(关键词:愁、悲、恨、孤、客、别、思、乡……)意象寓情感典故含情感6.总结情感推断⽅法。

7.古代诗词常见情感忧国忧民的情怀建功⽴业的渴望怀才不遇的苦闷壮志难酬的愤慨昔盛今衰的感慨恬淡闲适的喜爱仕途失意的⽆奈思亲思乡的情感依依惜别的离情孤寂悲凉的⼼境羁旅漂泊的愁思⽥园⽣活的向往8.如何解答古代诗歌中的情感题?例1:(湖南卷)阅读下⾯的宋词,完成题⽬。

(8分)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际柴扉。

溶溶漾漾⽩鸥飞,两忘机。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边塞征战诗鉴赏》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边塞征战诗鉴赏》

古典诗歌阅读鉴赏学案设计指导一、编写学案:1.学案内容分为如下几个版块:鉴赏解题指导、高考题例、课文研究、拓展延伸。

分工篇数少的老师拓展延伸部分可适当多一些。

分量要适当,不超过两张八开双面。

2.不要求附诗人简介、时代背景等。

3.要准备要答案,并发在语文组群里。

二、古诗歌鉴赏分类指导:《考试大纲》提出有关古代诗文鉴赏的要求是:“初步鉴赏古代诗歌”,具体要求包括:(1)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2)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手法;,(3)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把握,对诗歌鉴赏作分类指导如下:(一)山水田园诗(写景抒情诗)从历年高考所选的诗歌来看,所选的写景诗大多是一些精巧的山水田园小诗。

初步鉴赏山水诗,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进行:1. 要体味诗歌中的情景交融的意境人们分析古诗的各种说法,如“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都指出了中国古典诗词最常用的艺术手法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

这里特别提醒各位考生,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有情的好诗。

烟花含愁,孤帆载愁,天际碧水带走了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了。

2. 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一般说来,山水田园诗大多表现的是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多体现厌恶官场、远离浊世、向往朴素的田园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多抒发质朴、清新、恬淡、闲适、物我两忘的感情。

除此以外,我们还应结合作者写作此诗的有关背景作深入的研究。

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丰富的色彩,活泼的诗情,飞动的意象,我们可以准确地把握到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如果我们了解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就更容易体会到作者这首即景之作,还包含着一种万象更新的企盼和买舟东下的喜悦。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诗歌鉴赏》 (54)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诗歌鉴赏》 (54)

怀才不遇、人生易老、壮志难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考点阐释
诗歌的人物形象有两类: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诗人形象) 二是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
心中有数
脑中有题
高考设题方式: ① 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或者诗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②分析诗中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形象列举,连线明晰
1.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 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者形象
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寄情山水、恬淡闲适的隐者形象
3.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4.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迟暮英雄形象 5.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
唐代
诗歌:49403首 作者:2873人
诗歌鉴赏
高考《考试说明》
写什么?
怎么写?
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
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
技巧。
为什么写?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态度。
人物形象
形 象 景物形象
事物形象
诗歌鉴赏 ——人物形象
回顾已学,感受形象
结合诗句 具体描绘形象
“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
心系抗金前线。
步骤三: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
造,表达了自己因理想与现实格 格不入的痛苦与愤闷以及强烈的 爱国热情。
形象的意义 (情感)
鉴赏人物形象答题步骤
步骤一:什么形象;(身份、特征) 步骤二:结合诗句具体描绘形象 步骤三:形象的意义(情感)

2022年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的鉴赏》0

2022年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的鉴赏》0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之人物形象〔教学设计〕广西藤县第一中学 黄靖媚学习目标:1掌握考纲对诗歌人物形象类考点的要求 及命题形式。

2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3稳固练习教学过程:一、了解考纲对诗歌人物形象的要求。

考什么1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E 级,即鉴赏评价。

【考点1】:鉴赏作品的形象。

【考点解说】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要善于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二、PPT 展示诗歌形象之人物形象。

师生共同复习,老师作必要的补充1课文回忆,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高中阶段所学过的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都有哪 些?要求:自主完成〔2-3分钟〕 A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自己 〔偏重抒情的诗歌〕 B 、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偏重叙事的诗歌〕例如: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周瑜、?木兰诗?中的木兰、?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刘兰芝抒情主人公〔诗人〕的形象:?雨霖铃?中的柳永、?定风波?中的苏轼、 ?归园田居?中的陶渊明2.近三年全国新课标卷考情回忆2021没考; 2021年全国乙卷李白?金陵望汉江? ;2021年全国甲卷苏轼?送子由使契丹?。

四、诗歌人物形象考题的命题形式。

怎样考1 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 试概括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3 结合诗句,赏析诗中某某人物的形象。

4 通过诗歌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五、掌握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

怎样应考1 回忆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

〔师生共同回忆,教师作必要补充〕思维切入点,弄清诗歌形象的三要点①写了谁〔特征身份〕;②用了什么手法?〔直接描写、侧面衬托〕;③有什么意义〔即:表现人物怎样的思想、情感、志向、品格等,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与写作意图。

〕2举例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4分〕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的意象》(一等奖课件) (3)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的意象》(一等奖课件) (3)

学生习作6 薛佳佳
雨好比人生中的坎坷与挫折,然 而雨过天晴之后,我们就像新生的萌 芽一样,重获希望。就像苏轼所说的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就 是这样,当你历经风雨之后,才能迎 接属于自己的那束阳光。
学生习作7 李跃燃
“雨”是胸怀万物的意象,蕴含 着慈悲之意。
亦如《道德经》所言“上善若 水”,雨即是水,也正是“水善利万 物而不争”的体现,这是一生的大智 慧。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 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 轼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毛泽东
最有人生感触的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
鉴赏诗词,链接写作
以“雨”为例,赏析这一意象的 丰满意蕴。
鉴赏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杜甫《春夜喜雨》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喜雨
3、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愁雨:忧国忧民
9、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南宋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愁雨:壮志难酬
10、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满江红》
愁雨:报国之心
家国情怀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赏析古代诗歌意境》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赏析古代诗歌意境》

赏析诗歌意境教学简析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是高考考题中常见的内容,其核心就是通过品景(即抓住诗歌主要景物来描绘画面,并分析这些画面的特点)来悟情的。

本节课的内容是选择“课时练”上的一首王维的五言律诗《山居秋暝》为例来分析诗歌意境的鉴赏方法。

该内容建立在鉴赏诗歌的形象的一个基础的延伸即通过诗歌中的景物形象为切入点分析景与情的关系来把握意境。

意在指导学生分析诗歌意境鉴赏的方法,并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关于意境这一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揣摩与问题创设来学会分析意境的方法并借此鉴赏古代诗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评价与鉴赏技能培养学生对诗歌审美兴趣。

学情分析高考考题中经常考查诗歌意境题型,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诗歌鉴赏答题情况来看,题目的难度都不算太大,但学生答题屡屡失误,原因是学生很难把握诗歌景物、意境的特点及作者的情感,而且答题不规范,不能用术语作答,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通过指导学生探究分析,理解诗歌中景、境、情的关系理顺答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

重点难点通过分析诗歌描绘的景物来感悟诗人情感,以此学会分析诗歌意境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诗歌意境鉴赏方法例析设计诗歌意境鉴赏方法例析一、教学简析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是高考考题中常见的内容,其核心就是通过品景(即抓住诗歌主要景物来描绘画面,并分析这些画面的特点)来悟情的。

本节课的内容是选择“课时练”上的一首王维的五言律诗《山居秋暝》为例来分析诗歌意境的鉴赏方法。

该内容建立在鉴赏诗歌的形象的一个基础的延伸即通过诗歌中的景物形象为切入点分析景与情的关系来把握意境。

意在指导学生分析诗歌意境鉴赏的方法,并学以致用。

二、学情分析高考考题中经常考查诗歌意境题型,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诗歌鉴赏答题情况来看,题目的难度都不算太大,但学生答题屡屡失误,原因是学生很难把握诗歌景物、意境的特点及作者的情感,而且答题不规范,不能用术语作答,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通过指导学生探究分析,理解诗歌中景、境、情的关系理顺答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唐宋诗5第四课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教案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唐宋诗5第四课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教案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3.学习者评价: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促进学生的反思和互助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思考自己在电流的热效应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让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提高。
4.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注重评价的及时性和针对性,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艺术性和趣味性:板书设计可以适当运用图形、符号等元素,增加艺术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
1.课堂评价:
2.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应仔细批改学生的练习作业,给出明确的评价和指导。对于学生的正确解答,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学生的错误解答,教师应指出错误所在,并提供正确的解题方法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电热水壶、电暖器等,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的热效应。
2.新课导入:介绍电流的热效应的概念和原理。
3.课堂讲解:讲解电流热效应的计算方法。
4.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所学知识计算电流热效应。
5.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热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流热效应的重要性和应用。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理解电流的热效应这一概念上,学生可能会遇到难以理解的热效应原理和计算方法。此外,他们可能对于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分析中感到困惑。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实验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讲授法用于传授电流的热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实验法用于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电流的热效应,小组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和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电流热效应现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首词也是以眼前之景为实,却以回忆历 史内容为虚。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 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活动4【活动】分清“虚”与“实” 找出下列诗词中的虚和实:、
1.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 人兮列如麻。(虚)
活动8【作业】知识巩固
【2011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琅琊溪 ①[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诗的鉴赏》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诗歌鉴赏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2、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学情分析:
高三学生对于古典诗词已有一定的积累,一些常见的技巧与手法 在基础年级都已有学习了解。比如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对比衬托等 等。虚实结合相对来说见得不多,也没有做过系统的讲解,学生对这种 手法的概念也不是很清楚。在一轮复习的初始阶段,我们把高考中的 重难点古典诗词鉴赏率先讲解,而其中的一些难度相对大的技巧手法 也尽可能做详细的分析讲解,以期在高三备考阶段迅速突破难关,提 升分数。
临江仙·都城元夕(毛 滂①)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②。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 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注】①毛滂:北宋衢州人,这首词写于词人羁旅河南之时。 ②觚 棱:宫殿的屋脊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分析这首词。
明确:上片虚写京城元宵佳节的盛况,下片极写现实处境之落拓。 一虚一实,一乐一悲,以虚衬实,以乐衬悲。(内容上2分)上片着重抒 发了词人身处异乡适逢佳节的孤寂之感,下片继之抒发了不能与亲人 团聚的思念之情。(情感上2分)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 事与想象的景、 事互相映衬,交织融合。 作用:虚与实或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或相反相成形成强烈对比,从而突出思想情感。虚实结合能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歌的意 境,激发读者的想象,使诗歌中的形象更鲜明。
活动6【讲授】链接高考
高考出题模式:
1、请对诗歌中的虚实结合的手法作简要赏析。
重点难点:
1、结合作品分析虚写和实写的内容及其作用。
2、掌握分析方法和答题思路,形成完整答案。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意手绘
请大家看以下几幅图片,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将生活中的小 物件与简笔画结合在一起,使虚与实完美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创意 手绘,表现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情趣。其实虚实结合的手法在中国传统 的艺术中都有运用,比如绘画、书法、建筑、文学等。今天我们就看 一看虚实结合在古典诗词中是如何运用的。
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 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作者把这些景物写入诗词中,大多 是通过与当前的实景构成某种关系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怀。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 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4、从对方的角度写为虚。从对方进行设想,有人称之为对写法。 未直言其情,而其情自见,表达上委婉,感情却更深沉,更真挚动人,更 富有艺术感染力。
例2:《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首词也是以眼前之景为实,却以回 忆历史内容为虚。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 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 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诗歌第xxx句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步骤:
第一步:阐述哪是实写,写的 是什么
第二步:阐述哪是虚写,写的 是什么
第三步:分析虚实结合的艺术 效果(①激发读者的想象,丰富诗 歌的内容,开拓诗歌的意境;②互相映衬,渲染气氛,烘托情感;③前后 对比,突出情感、主旨
活动7【练习】实战演练
活动3【讲授】链接课本深入理解
例1:读柳永的《雨霖铃》,试分析诗歌中的虚实手法。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 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 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 人说!
6.王昌龄《送 魏 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实)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 清猿梦里长。(虚)
7.李煜《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 春风。(虚)
活动5【讲授】思考归纳,知识小结
诗词里的"虚"可以分以下四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衬托 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
活动2【讲授】概念讲解
古代诗歌历来追求"虚"与"实。 说说你们对诗歌中虚实的认识。 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实事、实境,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 等感觉捕捉到的部分。 所谓"虚"是指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诗人 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 相映衬,交织融合。
2.飞流直下三千尺,(实)疑是银河落九天。(虚)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实)遥知兄弟登高处,遍 插茱萸少一人。(虚)
4.《邯郸冬至夜思家》(唐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实)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 说着远行人。(虚)
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实)何当共剪西窗烛,却 话巴山夜雨时(虚)
分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描写了离别时凄清的环境 和两人难舍难分的情景,写的是现实之景,是实写。“念去去,千里烟 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想象中 的别后所见景象和凄 清孤寂的生活情景,是想象之景,是虚写。 本诗 虚实结合,丰富了诗歌离别的内容,拓展了诗歌凄清的意境,渲染和强 化了诗歌词人与恋人离别时的伤 感,孤独,无奈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