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注意事项.ppt
关节活动度测量的原则和方法
![关节活动度测量的原则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13811d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1.png)
关节活动度测量的原则和方法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感到肩膀僵硬得像铁板一样,动一下都觉得难受?其实,这种情况可能跟我们的关节活动度有关。
关节活动度,就是你关节能灵活活动的范围,有些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活动度受限,这时候,了解和测量关节活动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 关节活动度的基本原则首先,我们得知道,测量关节活动度的原则是什么。
就像我们在考试前需要复习重点一样,关节活动度的测量也有它的“重点”。
第一个原则,就是要准确。
没错,准确就是一切!如果测量不准确,那结果就像一碗没有放盐的汤,难以下咽。
因此,我们使用测量工具时,必须保持工具的水平与稳定,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第二个原则是要系统。
系统就像我们做事前制定计划一样,只有系统才能帮助我们高效完成任务。
测量关节活动度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确保每一步都不遗漏。
最后,可靠性也非常关键。
可靠性就像我们买东西要看口碑一样,只有经过反复验证的测量方法,才能保证数据的稳定性和可信度。
2.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说到测量方法,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几个步骤。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工具。
市面上有许多测量关节活动度的工具,比如量角器、关节测量仪等。
选择时要看清楚工具的适用范围,就像选鞋子要看尺码一样。
第二步,确定测量的部位。
不同的关节,如肩关节、膝关节、肘关节等,它们的测量方法各不相同。
比如测量肩关节时,我们需要让受测者做出一些特定的动作,而测量膝关节时,则需要保持膝关节的自然状态。
第三步,进行实际测量。
这里就像是我们在考试时填答案一样,要认真仔细,确保每一次的读数都精准无误。
3. 测量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在测量关节活动度时,有几个细节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首先,受测者的姿势要正确。
比如,在测量肩关节活动度时,受测者的姿势应该自然放松,不要紧张得像绷紧的弦,这样才能获得准确的数据。
其次,测量时要保持一致性。
每次测量的条件要尽量相同,比如受测者的穿着、环境温度等,这些都可能影响测量结果。
关节活动度评定-PPT课件
![关节活动度评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1b697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b.png)
• 3.拇趾的MP屈曲、伸展 • 体位:踝关节中立位。 • 中心:趾跖关节。 • 固定臂:第1跖骨。 • 移动臂:第1节趾骨。 • 正常值:屈曲0-35°,伸展0-60°。
• 4.拇趾的IP屈曲、伸展 • 体位:踝关节中立位。 • 中心:趾间关节。 • 固定臂:第1节趾骨。 • 移动臂:末节趾骨。 • 正常值:屈曲0-60°,伸展0。
食指分离方向的运动。 掌侧内收,与外展相反,做返回食指
方向的运动。 正常值:掌侧外展0-90°,掌侧内收90°-0。
手指
手指掌指关节屈曲
• 体位:坐位,前臂、手放于桌面,前臂 、腕关节中立位。
• 中心:相应掌指关节桡侧。 • 固定臂:相应掌骨纵轴。 • 移动臂:近节指骨纵轴。 • 运动:指骨向靠近手掌方向运动。 • 正常值:0-90°。
• 中心:相应远端指骨间关节桡侧。 • 固定臂:中节指骨纵轴。 • 移动臂:远节指骨纵轴。 • 运动:远节指骨向靠近中节指骨方向运动。 • 正常值:0-90°。
附:手指的外展、内收
• 体位:腕关节中立位,手指伸展位。
• 中心:两轴的交点。
• 固定臂:第3指骨纵轴。
• 移动臂:第2、4、5指骨纵轴。
运动。 伸展,从基本肢位向屈曲相反的方向
运动。 • 正常值:屈曲0-135°,伸展0°。
附:小腿外旋、内旋
• 体位:坐位,膝关节90°屈曲,踝关节中立位。 • 中心:足跟在膝上的投影。 • 固定臂:膝关节90°屈曲,足长轴所指的方向。 • 移动臂:第二趾骨与跟骨的连线。 • 运动:是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复合运动。
向后方的运动。 注意固定骨盆,防止躯干的代偿
运动。 • 正常值:0-30°。
外展
• 体位:仰卧位,避免大腿旋转。 • 中心:髂前上棘。 • 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 • 移动臂:股骨纵轴(髂前上棘与髌骨中心
关节活动度测定PPT课件
![关节活动度测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562c834b73f242336c5fd3.png)
n 关节活动范围增大
¡ 见于韧带断裂、韧带松弛、肌肉迟缓性麻 痹等。
编辑版ppt
9
ROM测定的目的:
1. 确定有无关节活动障碍及障碍程度; 2. 确定治疗目标,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3. 评价治疗训练效果。
编辑版ppt
10
测量工具1——普通量角器
n 普通量角器
¡ 也称通用量角器,是临床最常用的测量关节角度的器械。
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编辑版ppt
1
学习要点
1、关节活动范围测量的目的 2、关节活动范围测量的基本方法
编辑版ppt
2
概 述:
骨与骨之间连接的地方称为关节,能活
动的叫“活动关节”,不能活动的叫“不动关
节”。这里所说的关节是指活动关节,如四
肢的肩、肘、腕、髋、膝、踝等关节。
编辑版ppt
3
编辑版ppt
4
编辑版ppt
与前臂纵 轴平行
与第二掌骨纵 屈0~90°
轴平行
伸0~70°
尺侧偏移 坐位,屈肘,前臂 桡侧偏移 旋前,腕中立位
腕背侧中 前臂背侧
点
中线
编辑版ppt
第三掌骨纵轴
桡偏0~25° 尺偏0~55°
17
手部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关节 运动 受检体位
测角计放置方法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正常值
掌指 屈伸
坐位, 腕中立位
指间 屈伸
主动范围:指作用于关节的肌肉随意收缩使关节产生运动 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被动范围:指由外力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编辑版ppt
8
关节活动范围异常的原因
n 关节活动范围缩小
¡ 关节内疾病:骨性病变、滑膜或软骨损伤、 积血或积液、关节炎或畸形等。
关机活动度评定技术 概述 关节活动度测量的一般原则及注意事项
![关机活动度评定技术 概述 关节活动度测量的一般原则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21d733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8.png)
一、一般原则 1.体位测试者要掌握正常关节活动度、关节运动方向以 及被检查者的正确体位,并给予有效的固定,注意排除相邻 关节的相互影响或互相补偿。
关节活动度测量的一般原则及注意事项
2.测量与记录关节活动度测量的起始位置通常以解剖位 作为零起始点。同一受试者应由专人测量,每次测量的位置以 及所用测量的工具应保持一致,量角器的起始位置及放置方 法均应相同,注意肢体两侧均需对比。
关节活动度测量பைடு நூலகம்一般原则及注意事项
测量时发现关节周围炎症或感染关节存在过度活动或半脱位、关节血肿、 怀疑存在骨性关节僵硬、软组织损伤等情况时,测量操作时应特别谨慎
关节活动度测量的一般原则及注意事项
读取量角器刻度盘上的刻度时,刻度应与视线同高。对活动受限的关节, 主动关节活动度和被动关节活动度均应测量。观察和记录关节是否存在变 形、疼痛、水肿、瘢痕。疼痛时 应记录疼痛的范围及程度。
关节活动度测量的一般原则及注意事项
二、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注意事项 避免在按摩、运动及其他康复治疗后立即检査关节活动 度。被动运动关节时手法要柔和,速度均匀缓慢.尤其对伴有 疼痛和痉挛的受试者不能做快速运动。
关节活动度训练注意事项
![关节活动度训练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474342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ce.png)
关节活动度训练注意事项
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时,有几点注意事项需要遵守:
1. 温热身:在进行训练之前,先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如快走、跳绳或进行关节周围的伸展运动,以增加关节的血液循环和减少受伤的风险。
2. 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开始时要选择较轻的负荷和较短的时间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逐渐递增负荷和时间,以避免过度使用关节和肌肉。
3. 注意姿势正确:在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时,要确保姿势正确,遵循正确的动作指导,以减少关节的压力和负荷。
4. 注意疼痛和不适:在进行训练时,要注意任何关节疼痛、不适或不正常的感觉。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应立即停止训练,并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
5. 避免过度训练:过度训练可能导致关节疲劳和受伤。
确保给予足够的休息时间,以便关节能够恢复和修复。
6. 保持适度:关节活动度训练应以适度为原则,不要太过激烈或过于剧烈,以减少关节的损伤风险。
7. 保持稳定:在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时,尽量保持身体的稳定和平衡,以避免关节过度伸展或扭曲。
8. 平衡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应综合考虑全身关节的平衡,而不仅仅侧重某个关节或部位,以保持身体的整体平衡。
总而言之,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时需要小心谨慎,遵循适度的原则,避免过度使用关节和肌肉,以保护关节的健康。
如有必要,可以在进行训练前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
关节活动度测定PPT课件
![关节活动度测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6ce619376baf1ffc4fadc4.png)
36
结果分析:
① ②
1、关节被动活动时,如果出现抵抗(称 运动终末感),应评定这种抵抗是生理性 的还是病理性的,同时应分析病理性抵抗 所导致逛街活动受限的原因。 2、生理性抵抗包括软组织性抵抗、结缔 组织性抵抗和骨抵抗。 软组织抵抗:由软组织之间接触所致 结缔组织性抵抗:有肌肉、关节囊、韧带 等牵张所致 骨抵抗:由骨与骨之间的接触所致
9
ROM测定的目的:
1. 确定有无关节活动障碍及障碍程度; 2. 确定治疗目标,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3. 评价治疗训练效果。
10
测量工具1——普通量角器
普通量角器
也称通用量角器,是临床最常用的测量关节角度的器械。 移动臂,标有指针。 固定臂,附有刻度盘。 两臂以活动轴固定,轴为量角器中心。
16
上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关 节 肩 屈 伸 测角计放置方法 运动 受检体位 轴心 坐或立位,臂置于体 侧,肘伸直 肩峰 固定臂 与腋中线平 行 移动臂 与肱骨纵轴平行 屈0~180° 伸0~50° 正常值
外展
内旋 外旋 肘 屈 伸 旋前 旋后
坐和站位,臂置于体 侧,肘伸直
仰卧,肩外展 90°,肘屈90°
两个臂
使用通用量角器时,量角器轴心须与关节活动轴 心一致,两臂与关节两端肢体长轴平行。
11
测量工具
通用量角器
12
普通量角器用两根直尺连接一 个半圆量角器或全圆量角器制 成,手指关节用小型半圆角器 测量。使用时将量角器的中心 点准确对到关节活动轴中心 (参照一定的骨性标志),两 尺的远端分别放到或指向关节 两端肢体上的骨性标志或与肢 体长轴相平行。随着关节远端 肢体的移动,在量角器刻度盘 上读出关节活动度。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优秀课件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406e27daef5ef7bb0d3c62.png)
适应证
关节炎症 脱位复位后 骨折愈合后 截肢 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 关节继发性损害
禁忌证
关节脱位或骨折未愈合 肌腱、韧带、肌肉术后早期 骨化性肌炎
第二节 测量的方法及步骤
1.测量方法: 工具、体位、固定
2.测量步骤 3.一般原则及注意事项
测量工具
普通测角计:也称通用 量角器,是临床最常用 的测量关节角度的器械
两个臂:移动臂,标有 指针;固定臂,附有刻 度盘,两臂于一端以活 动轴固定,轴为测角计 中心
电子角度计(倾斜计)
Infotronic GONIO Sensors
The comprehensive range of this Goniometers and Torsiometers are ideal for quick, simple, and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joint movement in multiple planes. This sensors are lightweight and flexible, the sensors can be comfortably worn undetected under clothing, without hindering the actual movement of the joint.
关节本身的因素: 关节内骨折或软骨损伤 关节内游离体、关节积血或积液 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 关节先天性畸形 均可引起疼痛、肌肉痉挛或软组织粘连,导致关
节活动度减少。
关节外因素:
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腱、韧带等)损伤及粘连、 疤痕挛缩、 骨折、 肌肉痉挛、 严重的肢体循环障碍 周围神经损伤/中枢神经损伤 均可引起关节活动度下降
(1)球窝关节 3.多轴关节
简述关节活动度评定注意事项。
![简述关节活动度评定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a87572b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c.png)
简述关节活动度评定注意事项。
关节活动度评定注意事项
1、确定评定动作:评定前,应牢记每个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理解每个关节的活动内活动,并根据被评定者的实际情况定义具体的评定动作;
2、量表及标准:应选用评定标准和国际通用的评定表格,及时确定每个关节最大或最小活动角度;
3、测量工具:应准备尽可能精确的测量工具进行评定,如角度尺、半角度尺、磁力角度计等;
4、评定结果:根据具体动作评估关节的活动度,并对结果进行比较,以观察是否超出正常活动范围;
5、正确体位:被评定者身体应处于正确体位,肢体最终活动位置应尽可能接近正常位置;
6、感觉异常:在评定过程中发现被评定者有疼痛、不适感或局部感觉异常等情况时,尽可能减小力度或停止继续评定;
7、安全:要保证评定安全,被评定者的身体应处于安全位置,以避免局部出现过度伸展、拉伤等;
8、记录:在每次评定结束后,应及时记录评定结果,以备以后参考。
关节活动度 测量原则
![关节活动度 测量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570a064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b.png)
关节活动度测量原则
一、患者体位
在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时,患者的体位应当舒适、放松,以便进行准确的测量。
根据需要测量的关节不同,患者可以选择仰卧位、侧卧位、坐位或站立位等。
二、固定关节端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固定关节的近端和远端,以防止关节在测量过程中发生移动。
可以使用固定带、夹板等工具来固定关节。
三、测量工具
测量关节活动度的工具包括量角器、测角仪等。
这些工具能够准确测量关节的活动角度,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四、主动与被动测量
关节活动度可以主动或被动地进行测量。
主动测量是指患者主动活动关节来达到最大活动范围;被动测量则是指医生或其他操作者被动地活动患者的关节来达到最大活动范围。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结合主动和被动测量来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五、重复测量
为了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内重复进行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可以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六、比较正常值
将测量的结果与正常值进行比较,以评估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是否正常。
正常值可以根据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因素进行确定。
七、记录与报告
在测量结束后,应当将所有的结果记录下来,并编写报告。
报告中应当包括测量的时间、测量的方法、测量的结果、正常值比较等。
关节活动度测量注意事项
![关节活动度测量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fd885f9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d.png)
进一步处理
01
测量结果记录:将测 量结果记录在案,便
于后续分析
02
数据分析:对测量数 据进行分析,找出关
节活动度异常的原因
03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 分析结果,制定相应
的治疗方案
04
康复训练:根据治疗 方案,进行康复训练,
提高关节活动度
谢谢
01
记录测量结果,包括关 节活动度、疼痛程度等
03
记录测量结果分析,包
括关节活动度是否正常、 05
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等
02
记录被测者的基本信息, 如年龄、性别、体重等
记录测量过程中的异常
04 情况,如疼痛加剧、关
节肿胀等
3
测量后的处理
数据分析
01
收集数据:测量后,将
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
分析方法:采用统计分
患者配合
保持放松:患者在测量过程中应保持 放松,避免肌肉紧张影响测量结果
保持静止:测量过程中,患者应保持 静止,避免身体晃动影响测量结果
保持呼吸:测量过程中,患者应保持 正常呼吸,避免憋气影响测量结果
保持耐心:测量Biblioteka 程中,患者应保持 耐心,避免急躁影响测量结果
数据记录
记录测量时间、地点和 测量者
准备测量环境:如安静、宽敞、光线充足等
C 准备记录工具:如纸笔、电子记录设备等
B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如电池电量、设备是否损坏等
A 准备测量工具:如量角器、卷尺等
患者准备
1
患者应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 避免紧身衣物影响测量结果
2
患者应保持心情放松,避免紧 张情绪影响测量结果
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注意事项
![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c270bcf448d7c1c708a145a3.png)
➢ 测量时,被测量关节要充分暴露,女性患 者要准备单间或更衣室。
➢ 要使患者精神安定,给予充分说明,采取 舒适正确的体位。
➢ 基本轴(固定臂)要充分固定,固定部位 要在关节近位端,不可在关节上。
A
➢ 《康复评定学》
A
11
A
12
➢ 髋关节尚有圆规运动或屈曲位外展内收运动。
A
2
ROM测定表示法
➢ 肩胛骨运动为复合运动,所以在计测法上 并未作严格规定。
➢ 肩关节的运动中心,在解剖学上并非中心, 但为计测上的方便而规定该处为中心。
➢ 单独测量肩肱关节时,要将肩胛骨固定。
A
3
ROM测定表示法
➢ 对掌运动的相反运动称为复位运动 (retroposition)。
挛) ➢ 3.“韧性”Mushy组织牵拉感(肌肉僵硬) ➢ 4.硬关节囊(冻结肩/肩周炎) ➢ 5.软关节囊(滑膜炎,软组织水肿) ➢ 6.骨-骨(骨赘形成) ➢ 7.空空感(急性肩峰下滑囊炎) ➢ 8.弹性阻碍(半月板撕裂)
A
10
参考文献
➢ 《骨科医师临床应用神经肌肉检查诊断 图解》(内部资料)P119(第2部分)
ROM测量的注意事项
A
1
ROM测定表示法
➢ 过伸展(Hyperextension)一词,一般用于膝、 肘、指,以基本肢位为0°。
➢ 也可用负数(-)来表示活动范围。以髋关节伸 展为例:髋关节屈曲至70 °,后伸至20 °(- 20 ° )。
➢ 正常活动范围只能作为参考角度。(要与健侧活 动度进行比较)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第2部分)
ROM测量的注意事项
ROM测定表示法
➢ 过伸展(Hyperextension)一词,一般用于膝、 肘、指,以基本肢位为0°。
➢ 也可用负数(-)来表示活动范围。以髋关节伸 展为例:髋关节屈曲至70 °,后伸至20 °(- 20 ° )。
➢ 正常活动范围只能作为参考角度。(要与健侧活 动度进行比较)
➢ 足外翻为旋前、外展、背屈的复合运动, 足内翻为旋后、内收、跖屈的复合运动。
ROM测定的注意事项
➢ 测量时,被测量关节要充分暴露,女性患 者要准备单间或更衣室。
➢ 要使患者精神安定,给予充分说明,采取 舒适正确的体位。
➢ 基本轴(固定臂)要充分固定,固定部位 要在关节近位端,不可在关节上。
ROM测定的注意事项
➢ 角度计的轴要与关节轴保持一致。(轴的 平行移位是可以的)
➢ 在关节活动前后,用角度计进行两次测定。 ➢ 当关节有2个关节肌肉时,要充分考虑到其
影响。(放松另一关节) ➢ 有关节痛时要发现并记录在哪一范围内出
现疼痛,疼痛程度怎样。
ROM测定的注意事项
➢ 测量APROM时,要注意角度尺不要随着患 者的肢体一同移动。
➢ 1~2掌骨间保持最大角度,拇指由最大限 度桡侧外展位,CM关节上将第一掌骨靠近 手的尺侧线的运动称为圆规运动(环形运 动),其角度规定为掌面与第一掌骨形成 的角度。
ROM测定表示法
➢ 中指本身在掌面上的运动:桡侧外展及尺 侧外展。
➢ 拇指尺侧内收时,超过食指在掌面上向尺 侧运动称为“横掌内收”。
➢ 髋关节尚有圆规运动或屈曲位外展内收运动。
ROM测定表示法
➢ 肩胛骨运动为复合运动,所以在计测法上 并未作严格规定。
➢ 肩关节的运动中心,在解剖学上并非中心, 但为计测上的方便而规定该处为中心。
➢ 单独测量肩肱关节时,要将肩胛骨固定。
ROM测定表示法
➢ 对掌运动的相反运动称为复位运动 (retroposition)。
➢ 当某一关节有不同的测量方法(测量工具) 时,如何选择?选择依据?
➢ 测量PROM时,要注意被动活动的终末感 觉的性质。
终末感觉End feel(正常)
➢ 骨-骨型(如伸肘) ➢ 软组织毗邻型(如屈膝) ➢ 组织拉伸型(如距小腿关节)
终末感觉End feel(异常)
➢ 1.早期肌痉挛(受伤后的保护性肌痉挛) ➢ 2.后期肌痉挛(由于关节不稳和疼痛导致的肌痉
➢ 《康复评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