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内酯类典型结构图
合集下载
大环内酯类ppt课件
大环内酯类ppt课件
目录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概述 •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微生物来源与发酵工艺 •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化学合成与结构优化 •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与毒理学研
究 •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疗效评价 •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性与抗性研究 • 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
0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概述
化学合成法
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合成大 环内酯类抗生素,如克拉 霉素、罗红霉素等。
半合成法
通过微生物发酵或化学合 成得到大环内酯类前体, 再经过化学或生物转化得 到目标抗生素。
结构优化策略
针对药效团进行结构修饰
通过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药效团进行结构修饰,提高其抗菌活 性、药代动力学性质和安全性。
引入新药效团
工艺优化与改进
培养基优化
发酵条件优化
基因工程技术应用
通过调整碳源、氮源、无机盐等营养 成分的配比,以及控制培养基中的 pH值,提高发酵过程中大环内酯类 药物的产量。
在发酵过程中,控制好温度、湿度、 通气量等条件,可有效提高大环内酯 类药物的产量和质量。例如,适当提 高培养温度可以促进菌体的生长和代 谢;保持一定的湿度可以防止培养基 干燥;控制通气量可以调节菌体生长 和代谢产物的比例。
影响药代动力学的因素
药代动力学研究在临床应用中 的意义
毒理学研究
毒理学研究的定义和重要性 毒性试验的设计与实施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毒性表现及机制 毒理学研究在药物研发及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安全性评价与风险评估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 安全性评价要点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 风险评估要点及应 对措施
安全性评价的定义 和重要性
其他微生物
除了链霉菌,还有其他微生物也可以产生大环内酯类物质。 例如,一些酵母菌和放线菌也具有产生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能 力。
目录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概述 •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微生物来源与发酵工艺 •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化学合成与结构优化 •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与毒理学研
究 •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疗效评价 •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性与抗性研究 • 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
0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概述
化学合成法
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合成大 环内酯类抗生素,如克拉 霉素、罗红霉素等。
半合成法
通过微生物发酵或化学合 成得到大环内酯类前体, 再经过化学或生物转化得 到目标抗生素。
结构优化策略
针对药效团进行结构修饰
通过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药效团进行结构修饰,提高其抗菌活 性、药代动力学性质和安全性。
引入新药效团
工艺优化与改进
培养基优化
发酵条件优化
基因工程技术应用
通过调整碳源、氮源、无机盐等营养 成分的配比,以及控制培养基中的 pH值,提高发酵过程中大环内酯类 药物的产量。
在发酵过程中,控制好温度、湿度、 通气量等条件,可有效提高大环内酯 类药物的产量和质量。例如,适当提 高培养温度可以促进菌体的生长和代 谢;保持一定的湿度可以防止培养基 干燥;控制通气量可以调节菌体生长 和代谢产物的比例。
影响药代动力学的因素
药代动力学研究在临床应用中 的意义
毒理学研究
毒理学研究的定义和重要性 毒性试验的设计与实施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毒性表现及机制 毒理学研究在药物研发及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安全性评价与风险评估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 安全性评价要点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 风险评估要点及应 对措施
安全性评价的定义 和重要性
其他微生物
除了链霉菌,还有其他微生物也可以产生大环内酯类物质。 例如,一些酵母菌和放线菌也具有产生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能 力。
大环内酯类ppt课件
对G-的抗菌活性 同时具有良好的抗生素后效应(PAE)
2019/7/27
[临床应用]
1. 军团菌病(首选) 2. 链球菌感染 3.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4. 棒状杆菌感染 (如白喉) 5. 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 染、过敏者 6. 治疗爱滋病患者的鸟分支杆菌 等非典型分支杆菌属及弓形体的 感染的治疗(克拉霉素和阿齐霉 素)
2019/7/27
第一代大环内酯
红霉素
O
红霉素是由红色链丝菌培养液中 分离出来的一种抗生素,1952年 发现,1953年首次上市。
OH
OH
OH HO O
N O
O
OO
OH O
2019/7/27
(一)体内过程
• 红霉素不耐酸,口服需用肠溶片 • 体内分布广,易扩散至细胞内液
,组织中浓度高。痰、皮下、胆 汁中药物浓度均大于血药浓度。 • 除脑及脑脊液外,所有部位均可 达抗菌浓度。 • 主要经肝代谢、胆汁排出,胆汁 浓度高,有肝肠循环,5%原型药 物由尿排出。
2019/7/27
[药物相互作用]
1.竞争性抑制卡马西平代谢,导致后者的血 药浓度增高而发生毒性反应; 2.促进环孢素的吸收并干扰其代谢,加重药 物的不良反应; 3.干扰茶碱代谢,出现茶碱的不良反应; 4.与H1受体阻断药合用,可引起心律失常; 5.可延长抗凝血药物的凝血时间; 6.影响地高辛的代谢,易引起地高辛中毒; 7.抗菌作用机制相同或相似的药物合用时, 可发生拮抗作用。
2019/7/27
[抗菌谱]
• 对需氧G+球菌(金葡菌、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 )和 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有强大抗菌作用。在G+ 菌中浓度为G-菌的100倍。
• 对大多数G-杆菌无效。 • 对其他G-细菌抑制作用。
2019/7/27
[临床应用]
1. 军团菌病(首选) 2. 链球菌感染 3.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4. 棒状杆菌感染 (如白喉) 5. 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 染、过敏者 6. 治疗爱滋病患者的鸟分支杆菌 等非典型分支杆菌属及弓形体的 感染的治疗(克拉霉素和阿齐霉 素)
2019/7/27
第一代大环内酯
红霉素
O
红霉素是由红色链丝菌培养液中 分离出来的一种抗生素,1952年 发现,1953年首次上市。
OH
OH
OH HO O
N O
O
OO
OH O
2019/7/27
(一)体内过程
• 红霉素不耐酸,口服需用肠溶片 • 体内分布广,易扩散至细胞内液
,组织中浓度高。痰、皮下、胆 汁中药物浓度均大于血药浓度。 • 除脑及脑脊液外,所有部位均可 达抗菌浓度。 • 主要经肝代谢、胆汁排出,胆汁 浓度高,有肝肠循环,5%原型药 物由尿排出。
2019/7/27
[药物相互作用]
1.竞争性抑制卡马西平代谢,导致后者的血 药浓度增高而发生毒性反应; 2.促进环孢素的吸收并干扰其代谢,加重药 物的不良反应; 3.干扰茶碱代谢,出现茶碱的不良反应; 4.与H1受体阻断药合用,可引起心律失常; 5.可延长抗凝血药物的凝血时间; 6.影响地高辛的代谢,易引起地高辛中毒; 7.抗菌作用机制相同或相似的药物合用时, 可发生拮抗作用。
2019/7/27
[抗菌谱]
• 对需氧G+球菌(金葡菌、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 )和 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有强大抗菌作用。在G+ 菌中浓度为G-菌的100倍。
• 对大多数G-杆菌无效。 • 对其他G-细菌抑制作用。
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抗生素 PPT课件
五. 耐药机制
1. 基因突变:
部分交叉耐药
核糖体靶位蛋白结构改变,30S亚基。 2. 产生钝化酶: 乙酰转移酶、磷酸转移酶可使药物失活。 3. 膜通透性降低:
六.不良反应
1. 损害第八对脑神经:
①前庭功能损害:
有眩晕、恶心、眼球震颤和平衡障碍。
②耳蜗神经损害: 表现:听力减退,永久性耳聋, 机制:内耳淋巴液中药物浓度过高, 损害内耳柯蒂氏器毛细胞的功能。
发展过程:
第一代:链霉素(1944年),一线抗结核药。 第二代:庆大霉素(1963年)、妥布霉素 (1967年),抗菌作用有所扩大,增强。 第三代: 半合成衍生物,
卡那霉素B、阿米卡星。
氨基苷类来源:
天然: 卡那霉素
链霉菌属、自小单胞菌。
链霉素(streptomycin) 庆大霉素(gentamicin)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抗生素
有14-16元大环内酯环结构的抗生素。
一. 分类:
天然大环内酯类:
第一代,窄谱
半合成大环内酯类: 第二代,广谱
一代: 14元环:红霉素( erythromycin )。1952年 16元环: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 半合成大环内酯类:二代
天然四环素类
半合成四环素类
多西环素 (deoxycycline, 强力霉素) 抗菌作用强,对耐药金葡菌有效 临床用于呼吸道、泌尿道和胆道感染。
第二节 氯霉素 (chloramphenicol)
特点:速效广谱抗生素,快速抑菌 体内过程: 分布广, 易透过血脑屏障,脑脊液中浓度高,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失效,肾排出。
国内聋哑患者调查:应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占59.5%。 预防:
大环内酯类ppt课件
2.对淋病奈瑟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仅中等活性。 3.对卡他布兰汉菌、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伯氏疏螺旋体
所致莱姆病、肺炎支原体活性好
罗红霉素 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生物利用度高,对酸稳定性好
2019/7/27
第二代大环内酯类
CH3
N H3C
HO
H3C H3C
OH
H3C O
CH3 OH CH3 OHO
H3C
2019/7/27
[抗菌谱]
• 对需氧G+球菌(金葡菌、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 )和 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有强大抗菌作用。在G+ 菌中浓度为G-菌的100倍。
• 对大多数G-杆菌无效。 • 对其他G-细菌抑制作用。
淋病奈瑟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 炎奈瑟球菌、多杀巴氏菌、苍白密螺 旋体(梅毒螺旋体)、百日咳杆菌、 空肠弯曲菌及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 体、沙眼衣原体)
15元环 阿奇霉素
16元环
乙酰螺旋霉素 麦迪霉素 麦白霉素 吉他霉素 交沙霉素
[作用机制]
不可逆的结合到细菌核糖体50S亚
基上,通过阻断转肽作用及mRNA位
移,选择性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50S
14元:阻断肽酰基t-RNA移位 P
16元:抑制肽酰基的转移反应,选
A
择性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30S
细菌核糖体:70S(50S和30S)
• 对病毒、酵母菌及真菌无效。
2019/7/27
(四)临床应用
• 1.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黄色 葡萄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和对 青霉素过敏患者
• 2.肺炎军团菌引起的肺炎 • 3.白喉带菌者、百日咳 • 4.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
如婴儿衣原体肺炎、新生儿衣 原体眼炎等 • 5.弯曲杆菌感染
所致莱姆病、肺炎支原体活性好
罗红霉素 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生物利用度高,对酸稳定性好
2019/7/27
第二代大环内酯类
CH3
N H3C
HO
H3C H3C
OH
H3C O
CH3 OH CH3 OHO
H3C
2019/7/27
[抗菌谱]
• 对需氧G+球菌(金葡菌、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 )和 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有强大抗菌作用。在G+ 菌中浓度为G-菌的100倍。
• 对大多数G-杆菌无效。 • 对其他G-细菌抑制作用。
淋病奈瑟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 炎奈瑟球菌、多杀巴氏菌、苍白密螺 旋体(梅毒螺旋体)、百日咳杆菌、 空肠弯曲菌及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 体、沙眼衣原体)
15元环 阿奇霉素
16元环
乙酰螺旋霉素 麦迪霉素 麦白霉素 吉他霉素 交沙霉素
[作用机制]
不可逆的结合到细菌核糖体50S亚
基上,通过阻断转肽作用及mRNA位
移,选择性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50S
14元:阻断肽酰基t-RNA移位 P
16元:抑制肽酰基的转移反应,选
A
择性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30S
细菌核糖体:70S(50S和30S)
• 对病毒、酵母菌及真菌无效。
2019/7/27
(四)临床应用
• 1.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黄色 葡萄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和对 青霉素过敏患者
• 2.肺炎军团菌引起的肺炎 • 3.白喉带菌者、百日咳 • 4.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
如婴儿衣原体肺炎、新生儿衣 原体眼炎等 • 5.弯曲杆菌感染
药理学PPT课件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共同核心结构:14~16元大环内酯环 按结构可分为:
1. 14元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erythromycin)、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地红霉素等。
2. 15元大环内酯类: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3. 16元大环内酯类: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 对支原体、衣原体等有较强作用,对G+菌、厌氧 菌作用似红霉素,对流感菌弱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洁霉素,lincomycin) 克林霉素(氯洁霉素,clindamycin)
一、体内过程
林可
吸收 20~35%
克林 87%
达峰时间 2~4h
1h
t1/2 4~4.5h
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敏感细菌所致的皮肤软组 织感染
(四)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 肝损害:胆汁淤积,肝功能不良者慎用 耳毒性:听力下降,前庭功能受损,老年及肾功
能不良者慎用 变态反应 二重感染:伪膜性肠炎
(五)药物相互作用
拮抗克林霉素、林可霉素、氯霉素作用; 抑制CYP450酶:使茶碱、卡马西平,环孢霉素、
腺嘌呤残基双甲基化
产生灭活酶: 红霉素酯酶和磷酸转移酶 摄入减少、外排增多
④核糖体突变:核糖体23SrRNA点突变及核糖体 蛋白突变
(三)临床应用
链球菌感染 军团菌病—军团菌肺炎及社区获得性肺炎 衣原体、支原体感染 也可用于其他革兰阳性菌(白喉杆菌、棒状杆菌)
所致感染以及放线菌病、梅毒等的治疗 用于耐青霉素的轻、中度金葡菌、链球菌感染及
第三节 多肽类抗生素
万古霉素(vancomycin) 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 替考拉宁(teicoplanin)
共同核心结构:14~16元大环内酯环 按结构可分为:
1. 14元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erythromycin)、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地红霉素等。
2. 15元大环内酯类: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3. 16元大环内酯类: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 对支原体、衣原体等有较强作用,对G+菌、厌氧 菌作用似红霉素,对流感菌弱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洁霉素,lincomycin) 克林霉素(氯洁霉素,clindamycin)
一、体内过程
林可
吸收 20~35%
克林 87%
达峰时间 2~4h
1h
t1/2 4~4.5h
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敏感细菌所致的皮肤软组 织感染
(四)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 肝损害:胆汁淤积,肝功能不良者慎用 耳毒性:听力下降,前庭功能受损,老年及肾功
能不良者慎用 变态反应 二重感染:伪膜性肠炎
(五)药物相互作用
拮抗克林霉素、林可霉素、氯霉素作用; 抑制CYP450酶:使茶碱、卡马西平,环孢霉素、
腺嘌呤残基双甲基化
产生灭活酶: 红霉素酯酶和磷酸转移酶 摄入减少、外排增多
④核糖体突变:核糖体23SrRNA点突变及核糖体 蛋白突变
(三)临床应用
链球菌感染 军团菌病—军团菌肺炎及社区获得性肺炎 衣原体、支原体感染 也可用于其他革兰阳性菌(白喉杆菌、棒状杆菌)
所致感染以及放线菌病、梅毒等的治疗 用于耐青霉素的轻、中度金葡菌、链球菌感染及
第三节 多肽类抗生素
万古霉素(vancomycin) 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 替考拉宁(teicoplanin)
大环内酯类药ppt课件
25
用法用量
成人 口服:常用量一次250mg,每12小时1 次;重症感染者一次500mg,每12小时1次。
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应连续服用6~14日。 儿童 口服:6个月以上的儿童,按体重一
次7.5mg/kg,每12小时1次。
26
用法用量
联合解热镇痛药治疗呼吸系统炎症 联合肾石通颗粒治疗尿路结石合并感染等
二指肠溃疡根治率最高,用于消化道溃疡病的治疗;是治 疗艾滋病患者分枝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因此,专家预测克拉霉素是未来20年世界最畅销的抗菌药 物之一。
22
药理作用
与50S亚基结合 (-) 转肽作用 (-) 蛋白合成
抑制肽酰基转移酶
mRNA移位
23
适应症
鼻咽感染:扁桃体炎、咽炎、鼻窦炎。 下呼吸道感染: 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
21
产品概述
耐酸性更好,克拉霉素对病原菌抑制浓度比罗红霉素更低。 单剂顿服100mg后2h达峰浓度。
生物利用度更高(达55%,优于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 细胞渗透性更强(细胞内外浓度比高达26倍以上,比值高
于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 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仅为3%)。 此外,与其它药物合用,对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及十
12
市场分析
三、2010-2015年延续市场行情,预计罗红霉 素、吉他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的需求量将进一 步增长。但由于红霉素毒副反应较大,将逐年减少。
13
依托红霉素片
12片×2板/盒
14
依托红霉素片
产品特点 用法用量 规格包装
15
产品特点
现代工艺精制而成 全科经典用药 对酸稳定,口服吸收好。 无味,可供儿童患者服用;但对肝脏损害
症。
27
用法用量
成人 口服:常用量一次250mg,每12小时1 次;重症感染者一次500mg,每12小时1次。
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应连续服用6~14日。 儿童 口服:6个月以上的儿童,按体重一
次7.5mg/kg,每12小时1次。
26
用法用量
联合解热镇痛药治疗呼吸系统炎症 联合肾石通颗粒治疗尿路结石合并感染等
二指肠溃疡根治率最高,用于消化道溃疡病的治疗;是治 疗艾滋病患者分枝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因此,专家预测克拉霉素是未来20年世界最畅销的抗菌药 物之一。
22
药理作用
与50S亚基结合 (-) 转肽作用 (-) 蛋白合成
抑制肽酰基转移酶
mRNA移位
23
适应症
鼻咽感染:扁桃体炎、咽炎、鼻窦炎。 下呼吸道感染: 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
21
产品概述
耐酸性更好,克拉霉素对病原菌抑制浓度比罗红霉素更低。 单剂顿服100mg后2h达峰浓度。
生物利用度更高(达55%,优于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 细胞渗透性更强(细胞内外浓度比高达26倍以上,比值高
于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 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仅为3%)。 此外,与其它药物合用,对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及十
12
市场分析
三、2010-2015年延续市场行情,预计罗红霉 素、吉他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的需求量将进一 步增长。但由于红霉素毒副反应较大,将逐年减少。
13
依托红霉素片
12片×2板/盒
14
依托红霉素片
产品特点 用法用量 规格包装
15
产品特点
现代工艺精制而成 全科经典用药 对酸稳定,口服吸收好。 无味,可供儿童患者服用;但对肝脏损害
症。
27
医学专题大环内酯类抗生素ppt2177
第十页,共二十三页。
化学名:3-[(2,6-二脱氧(tuō yǎng)-3-甲基 –3-O-甲基-α-L-吡喃
核糖)氧]-13-乙基-6,11,12,-三羟基- 2,4,6,8, 10,12-六甲基-5-
[[3,4,6-三脱氧-3-(二甲氨基)-β-D-木吡喃糖基]氧]氧杂环十
四烷-1,9-二酮
第四页,共二十三页。
2、理化(lǐhuà)性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一般均为无色(wú sè)的碱性化合物,易溶于
有机溶剂。可与酸成盐(葡萄糖酸盐、乳糖酸盐、硬脂酸盐、 十二烷基硫酸盐),其盐易溶于水。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酸性条件下易发生
苷键水解,在碱性条件下其内酯换环易破裂。
第五页,共二十三页。
克拉定糖。这种降解反应使红霉素失去抗菌活性。
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C-6上的羟基与C-9上的羰基形成(xíngché ng)半缩酮的羟基再与C-8上氢消
去一分子水,
8,9-脱水(tuō shuǐ)-6,9-半缩酮衍 生物
C-12上的羟基(qiǎngjī)与C-10上的氢消去一分子水, 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
第二十页,共二十三页。
研究过程发现若将9位的羰基改换成肟或腙后,可以 阻止C-6羟基与C-9羰基的缩合,增加其稳定性,但
体外抗菌活性比较弱;
将C-9的肟羟基进行取代 ,可明显改变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口服
(kǒufú)生物利用度,口服(kǒufú)给药时体内抗菌活性较好, 毒性也较低。
罗红霉素是从一系列O-取代的红霉素肟衍生物中得
第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或粉末(fěnmò);
无臭,味苦,微有引湿性。
本品的水合物熔点为135-140℃,熔融后
化学名:3-[(2,6-二脱氧(tuō yǎng)-3-甲基 –3-O-甲基-α-L-吡喃
核糖)氧]-13-乙基-6,11,12,-三羟基- 2,4,6,8, 10,12-六甲基-5-
[[3,4,6-三脱氧-3-(二甲氨基)-β-D-木吡喃糖基]氧]氧杂环十
四烷-1,9-二酮
第四页,共二十三页。
2、理化(lǐhuà)性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一般均为无色(wú sè)的碱性化合物,易溶于
有机溶剂。可与酸成盐(葡萄糖酸盐、乳糖酸盐、硬脂酸盐、 十二烷基硫酸盐),其盐易溶于水。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酸性条件下易发生
苷键水解,在碱性条件下其内酯换环易破裂。
第五页,共二十三页。
克拉定糖。这种降解反应使红霉素失去抗菌活性。
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C-6上的羟基与C-9上的羰基形成(xíngché ng)半缩酮的羟基再与C-8上氢消
去一分子水,
8,9-脱水(tuō shuǐ)-6,9-半缩酮衍 生物
C-12上的羟基(qiǎngjī)与C-10上的氢消去一分子水, 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
第二十页,共二十三页。
研究过程发现若将9位的羰基改换成肟或腙后,可以 阻止C-6羟基与C-9羰基的缩合,增加其稳定性,但
体外抗菌活性比较弱;
将C-9的肟羟基进行取代 ,可明显改变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口服
(kǒufú)生物利用度,口服(kǒufú)给药时体内抗菌活性较好, 毒性也较低。
罗红霉素是从一系列O-取代的红霉素肟衍生物中得
第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或粉末(fěnmò);
无臭,味苦,微有引湿性。
本品的水合物熔点为135-140℃,熔融后
大环内酯类药物PPT课件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罗力得, 西适宁、丽珠星 )
1. 抗菌谱及抗菌作用与红霉素相似,对肺炎支原体、
感菌所致急性呼吸系统感染,五官科感染 及儿科各种感染,也用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引 起的泌尿道感染等。
二、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第29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 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
Chapter 29 Macrolides、Lincomycins and Vancomycins
教学内容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crolides Antibiotics) 二、林可霉素类抗生素(Lincomycin Antibiotics) 三、万古霉素类
资料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不负法 律责任谢谢
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
多种制剂
红霉素肠溶片
依托红霉素(无味红霉素)
口
琥乙红霉素(利君沙)
服
硬脂酸红霉素(同红霉素肠溶片)
乳糖酸红霉素(供静脉注射,用于
重症感染)
红霉素(erythromycin)
一、体内过程
1、吸收:碱性不耐酸,口服用肠溶片或硬脂酸盐。 2、分布:较广,可透过胎盘屏障,炎症时可透过血脑
屏障。少数几个能透过前列腺的药物。 3、消除:主要经肝脏代谢,胆汁排泄。胆汁浓度高,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不负法 律责任谢谢
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
林可霉素(lincomycin,洁霉素,林肯霉素) 克林霉素(clindamycin,氯林可霉素,氯洁霉素)
一、体内过程
1. 吸收:林可霉素口服吸收差,克林霉素口服吸 收完全。
2. 分布:体内分布广泛,骨组织中浓度尤其高。 可以透过胎盘屏障,但不易过血脑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