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基于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课堂《化学键》教学设计案例2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教案示例化学键的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教案示例化学键的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教案示例化学键的教学设计高一化学教案示例:化学键的教学设计学科:化学年级:高一课时:1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键的概念,掌握化学键的分类和特征。

2. 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机制及其特点。

3. 能够根据元素的位置和属性来推断元素之间可能存在的化学键。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机制及其特点。

2. 能够根据元素的位置和属性来推断元素之间可能存在的化学键。

三、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

2. 化学键形成的实验材料和装置。

3. 相关教学视频资源。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识(10分钟)1. 利用示意图简要回顾单质、化合物和分子的概念,并提问学生认识到化合物中的原子是如何组合而成的。

2. 引导学生思考,化合物中的原子是如何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在一起的。

步骤二:引入化学键的概念(15分钟)1. 在幻灯片上呈现化学键的定义,并解释化学键对维持化合物的稳定性和性质的重要性。

2. 给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定义,并让学生尝试解释这三种化学键的不同特点。

步骤三:探究离子键的形成(20分钟)1. 展示离子键形成的实验现象或实验视频,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2. 引导学生针对实验结果讨论离子键的形成机制和特点。

3. 解释在化学键形成之前,原子的电子转移和带电离子的生成过程。

步骤四:探究共价键的形成(20分钟)1. 展示共价键形成的实验现象或实验视频,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2. 引导学生针对实验结果讨论共价键的形成机制和特点。

3. 解释在化学键形成之前,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共价键的过程。

步骤五:探究金属键的形成(20分钟)1. 展示金属键形成的实验现象或实验视频,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2. 引导学生针对实验结果讨论金属键的形成机制和特点。

3. 解释在金属键中,金属原子通过共享自由电子形成金属键的过程。

步骤六:总结和拓展(15分钟)1. 整理化学键的分类和特点,并利用幻灯片展示给学生。

1关于基于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课堂《化学键》教学设计案例2

1关于基于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课堂《化学键》教学设计案例2

基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化学键”(必修)教学设计案例平阳中学林勇林海量 325400一、教材和教学内容本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必修课程“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中的“3.2 化学键”。

内容标准是,认识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结合典型实例认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建立化学键概念。

知道分子存在一定的空间结构。

认识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及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本部分内容是学生第一次在前一节原子结构的基础上,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结构和化学反应的实质。

学习内容较为陌生抽象、理论性强,涉及的化学概念多且容易混淆,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难点所在。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能够用具体的实验等宏观辨识入手,引导学生向微观探析过渡,利用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进行微观探析。

二、教学目标(1)能从实验现象等宏观角度建构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等概念,根据物质在熔融状态导电这个事实,学会从微观角度推导该物质内部存在的微粒及其成键类型。

(2)通过实验数据等证据推理,过渡到模型认知,了解可以用球棍模型、比例模型表示分子结构,会用电子式、结构式等符号表征正确表示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的结构,并能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同时新键的形成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以此诊断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水平,发展学生对化学键的认识水平。

(3)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学会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会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及课时安排教学重点: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电子式、结构式。

教学难点: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课时安排:本单元内容拟安排1课时。

四、教学设计构想本教学设计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思想。

(1)从具体物质的宏观现象入手,启发学生思考探析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及其类型,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化学键教案高中化学化学键教案

化学键教案高中化学化学键教案

化学键教案高中化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理解化学键的类型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键知识分析解释化学现象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化学键的基本原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化学键的概念与分类2.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特点与区别3. 化学键的的形成与断裂4. 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关系5. 实际案例分析: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化学键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化学键的类型和性质。

3.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观察等实践活动,巩固学生对化学键的理解。

4.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盐、金属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背后的化学原理。

2. 讲解化学键的概念,阐述化学键的分类及其特点。

3. 分析化学键的形成与断裂过程,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4. 探讨化学键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如溶解性、熔点、沸点等。

5.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化学键概念、类型和性质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化学键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化学键的实际运用能力。

4. 期中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对化学键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6.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学生将学习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概念,并能够区分和理解它们在分子中的分布和影响。

7. 键长、键角与分子的立体构型学生将通过实例学习键长、键角的概念,并探索它们如何影响分子的立体构型。

8. 分子轨道理论学生将简要介绍分子轨道理论,理解π键和σ键的形成,以及它们如何决定分子的性质。

9. 氢键学生将学习氢键的概念,了解它与其他化学键的区别,并探索氢键在生物分子中的作用。

10. 化学键的近似计算学生将introduction to the concept of bond order and bond energy, and learn how to approximate the values of chemical bonds.七、教学方法1.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高中化学《化学键》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化学键》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鲁科版必修2
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第
一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问题,认识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
用。

2.能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认识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
实质及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3.结合典型事例认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建立化学键概念,并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
认识两种化学键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认知模型。

4.在分析问题和模型建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勤于实践、善于合作、敢于质疑的精神。

5.深刻认识化学对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
大贡献。

[教学重难点]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和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教学策略]
讨论法、猜想法、探究法、分析推理法、对比归纳等方法
[知识框架]
聆听、思考
观察,思考,讨论聆听,思考
思考,回答
思考,练习
观察,思考
思考,回答
聆听,记忆
思考,总结,归纳
思考,练习,适当讨论
[]第1 课时
第1 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壱、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1、化学键
化学反应的实质
2、共价键和离子键
3、共价化合物与离子化合物。

化学键教案参考内容(优秀6篇)

化学键教案参考内容(优秀6篇)

化学键教案参考内容(优秀6篇)《化学键》教案参考篇一【基础知识导引】一、学习目标要求1.掌握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

2.学会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用结构式表示简单共价分子。

3.掌握离子键、共价键的本质及其形成。

4.知道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能够判断常见化合物的类别。

5.知道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知道氢键影响物质熔沸点。

二、重点难点1.重点:离子键和共价键,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2.难点:离子键和共价键本质的理解。

【重点难点解析】(一)离子键1.氯化钠的形成[实验5—4]钠和氯气化合生成氯化钠实验目的:巩固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性质;探究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实验步骤:取一块黄豆大小已切去氧化层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预热,待钠熔融成球状时,将盛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钠的上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和白烟。

实验结论:钠与氯气化合生成氯化钠2Na?Cl2点燃2NaCl注意:钠的颗粒不宜太大,当钠粒熔成球状时就迅速将盛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钠的上方不宜太迟。

讨论: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试用已学过的原子结构知识来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钠、氯的电子层结构为不稳定结构,钠原子易失去电子,氯原子易得到电子,形成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电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的离子。

当钠与氯气相互接触并加热时,钠、氯原子具备了发生电子转移的充要条件,发生电子转移形成了稳定的离子——Na和Cl。

带异性电荷的Na和Cl之间发生静电作用,形成了稳定的离子化合物氯化钠。

想一想:Na与F、K 与SO4、Ca与O等阴、阳离子之间能否产生静电作用而形成稳定的化合物?2.离子键的定义与实质(1)定义: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离子键。

(2)实质:就是阴离子(负电荷)与阳离子(正电荷)之间的电性作用。

3.离子键的形成和存在(1)形成;形成离子键的首要条件是反应物中元素的原子易发生电子得失而形成阴、阳离子。

高一化学上册《化学键》教案、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上册《化学键》教案、教学设计
1.对于化学键类型的识别与区分,设想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利用实物模型和动画演示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设计对比分析题,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各自特点,形成清晰的认识。
-结合元素周期表,引导学生发现元素位置与化学键类型的关系,提高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
2.针对化学键的表达方式,设想采取以下策略:
5.能够运用化学键知识解释一些实际现象,如离子晶体的溶解、酸碱中和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探索化学键的奥秘。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符号、化学方程式等工具表达化学现象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分析化学键的类型和性质。
4.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
4.通过化学键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物质世界的有序性和规律性,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5.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学习化学键这一章节时,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化学知识,如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这为他们理解化学键的形成和性质奠定了基础。然而,化学键作为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抽象性和复杂性可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学情: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化学键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请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包括判断化学键类型、化学键表达方式的转换、化学键与物质性质关系等题目,以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
-要求学生在完成习题时,注意分析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培养解题技巧。
-鼓励学生进行错题总结,查找原因,及时纠正,提高学习效率。
-这项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化学键》教案范文

《化学键》教案范文

《化学键》教案范文教案:化学键一、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本质;2.掌握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形成原理;3.理解氢键的形成条件和特点;4.了解金属键和范德华力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化学键的本质和种类;2.掌握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形成原理。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如水、食盐、金属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如何形成。

2.探究共价键的形成(30分钟)a.向学生介绍原子的电子构型和价电子的概念;b.通过举例如氢气、氯气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共价键的形成原理;c.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氢气和氯气的反应过程和产物,引导学生总结共价键的特点。

3.探究离子键的形成(30分钟)a.向学生介绍正负离子的概念和电离能的概念;b.通过举例如氯离子和钠离子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离子键的形成原理;c.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氯离子和钠离子的反应过程和产物,引导学生总结离子键的特点。

4.讲解氢键、金属键和范德华力(20分钟)a.向学生简要介绍氢键、金属键和范德华力的概念;b.通过举例如水分子之间的氢键、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键和非极性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5.小结与展望(10分钟)通过让学生回顾所学的内容,总结化学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并展望下一堂课的内容。

四、教学资源准备:1.实验材料:氢气、氯气、钠片、氯化钠晶体等。

2.教学工具:投影仪、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评价: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完成一个与化学键相关的实验项目,并撰写实验报告。

根据实验报告和小组讨论的表现进行评价。

六、延伸活动:1.带领学生了解化学键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晶体的形成、化学反应的进行等;2.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和研究,了解其他种类的化学键,如π键、金属键等。

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讲义的复习;2.完成相关的习题和练习。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展示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形成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键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键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键教案
教学内容:高中化学必修2- 化学键
教学目标:
1. 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特点和形成规律;
3. 能够运用化学键的相关知识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教学步骤:
1.引入(5分钟)
介绍化学键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并引起学生对化学键的探索
和思考。

2.授课(15分钟)
a. 共价键的特点和形成规律:共价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所形成的化学键,要求电负性相近的原子才能形成共价键。

b. 离子键的特点和形成规律:离子键是由金属与非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而形成的化学键,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成为正离子,非金属原子获得电子成为负离子。

c. 金属键的特点和形成规律: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海洋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金属原子失去部分外层电子而形成正离子核,自由电子形成电子海洋。

3.示例分析(10分钟)
通过举例分析水分子的共价键、氯化钠的离子键和铜的金属键的形成规律,让学生更加深
入地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键。

4.练习与讨论(15分钟)
让学生参与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并讨论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在解释物质性质和变化时
的应用。

5.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布置相关课外阅读和习题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作用,掌握不同类型化学键的特点和形成规律,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化学反应中的现象。

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也可以加深对化学键的理解。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化学键教案高中化学化学键教案

化学键教案高中化学化学键教案

化学键教案高中化学化学键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理解化学键的类型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键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键的概念及分类2.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特点和实例3. 化学键的判断和表示方法4. 化学键与物质性质的关系5. 化学键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键的概念、类型、性质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化学键的判断和表示方法,化学键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键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化学键的类型和实例。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化学键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发学生对化学键的思考,例如金属的焊接、分子的形成等。

2. 讲解化学键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化学键是物质中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3. 介绍化学键的分类:讲解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特点和实例。

4. 学习化学键的判断和表示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化学键的判断原则,学会表示化学键的方法。

5. 分析化学键与物质性质的关系:通过实例讲解化学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化学键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化学键类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对化学键判断和表示方法的掌握情况。

4. 实验报告:安排相关实验,让学生观察化学键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从而评估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化学键的知识。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化学键的图像和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化学键教案美术生好物高中

化学键教案美术生好物高中

化学键教案美术生好物高中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化学键的形成和性质。

教学内容:化学键的种类及特点,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化学键的形成和性质。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 通过展示一些不同的物质,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引出化学键的概念。

2. 让学生回顾近期学习的有关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的知识,帮助他们理解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二、讲解
1. 介绍离子键的概念及特点,说明它是通过正负电荷的吸引力形成的。

2. 介绍共价键的概念及特点,说明它是通过原子之间的共享电子形成的。

3. 介绍金属键的概念及特点,说明它是金属原子之间电子云共享形成的,导致金属具有导电性和延展性。

三、实验
1. 展示一些化学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产物的性质,引导他们分析化学键在反应中的作用。

2. 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在性质上的差异。

四、练习
1. 针对化学键的形成和性质,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给学生提供化学键的结构式,让他们根据结构式判断其类型及特点。

五、总结
1. 让学生总结各种类型的化学键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键在物质性质上的影响,加深对化学键的理解。

六、拓展
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化学键的知识。

2. 引导学生探究新型化学键的研究及应用,拓展他们的化学知识面。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化学键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化学键的形成和性质。

同时,通过实验和练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化学键”教学设计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化学键”教学设计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化学键”教学设计作者:李沫瑶郑明花来源:《卷宗》2020年第09期摘要:以“化学键”教学为例,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入手,从微观角度的电子得失深入认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本质,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并掌握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分类模型,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键;教学设计1 引言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1]。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明确指出,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应该紧紧围绕着“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主旨[2]。

化学核心素养是化学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学生通过学习化学,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基本特征和关键能力[3]。

本文对人教版高中《化学2(必修)》“化学键”一节,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设计。

2 教学背景分析1)课程标准分析: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出发,分析“化学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角度,丰富学生对微粒間相互作用的认识,从微观角度,通过电子的得失使学生理解形成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本质。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从构成物质的微粒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切入对化学键的学习,进而识别常见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分类模型。

(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通过对化学概念的推理,促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结构化、立体化,具备敢于质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2)学生分析:从学习内容方面来看,学生已经认识了原子结构,并掌握了原子结构式的书写,并初步有了微观粒子之间键的概念,有助于本节课的学习。

从学习障碍来看,学生对于微观粒子的抽象知识,难以建立合适的模型去透彻理解。

3)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在高中化学螺旋教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建立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微粒的组成和化学反应的关系。

《化学键》教案参考内容(最新4篇)

《化学键》教案参考内容(最新4篇)

《化学键》教案参考内容(最新4篇)化学教案《化学键》篇一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1.教学内容: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包括:①化学键,②离子键,③共价键,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2.教材所处的地位: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学习化学键知识。

本节内容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化学键的学习,学习这些知识有利于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

同时对下节教学——电子式的学习提供基础,下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学生首先要知道化学键的概念。

学习化学键知识对于今后学习化学反应及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教材分析:第一部分是关于离子键的内容——复习初中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第二部分是关于共价键的内容——跟离子化合物一样,复习初中学过的氯气和氢气起反应形成共价化合物氯化氢的过程基础上提出共价键的概念;第三部分介绍非极性键和极性键,它是对共价键知识的加深,学生学习了共价键之后,必然要考虑成键原子之间对共用电子对吸引能力的大小以及共用电子对在成键原子间的位置,教材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引出了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概念。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典型化合物形成的分析,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含义,进而认识化学键的含义(2)、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3)、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化学键的重组(4)、学会用电子式表示简单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氯化钠生成过程的实验观察和微观想象,产生探究欲望(2)、了解模型方法在解决化学问题上的重要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钠跟氯气起反应、氯气和氢气的演示实验,从宏观上体验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通过课件演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是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化学键教案》

《化学键教案》

《化学键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键的定义和类型2. 使学生掌握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过程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键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 化学键的定义和类型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氢键2. 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过程电子的分布原子间的相互作用键能和键长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化学键的定义、类型、形成和断裂过程2. 难点: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过程中的电子分布和原子间相互作用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化学键的类型和形成过程2. 利用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键的实际应用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食盐、糖、水等,引出化学键的概念2. 讲解:介绍化学键的定义、类型、形成和断裂过程3. 互动:提问学生关于化学键的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回答4.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物质中的化学键,如氯化钠、水分子等5.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化学键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化学键在化学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关于化学键的知识,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2. 练习题: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化学键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如材料科学、生物学等。

2. 探讨化学键的研究前沿,如量子化学、纳米材料等。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直观展示化学键的类型和形成过程。

2. 实例:收集与化学键相关的实际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练习题:编写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

化学键教学设计4篇

化学键教学设计4篇

化学键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化学键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化学键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化学键。

2.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能力目标: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力。

教学重点:离子键、共价键教学难点:化学键的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元素的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

但相同原子形成不同分子时,由于分子结构不同,则分子的性质也不同,今天我们学习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初步知识。

[板书]第四节化学键[讲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而原子又重新结合为分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分子的形成和破坏,因此,研究分子结构,对于了解不知所措垢结构和性能十分重要。

人们已发现了和合成了一千多万种物质,为什么这100多种元素能形成这么多形形色色的物质?原子是怎样结合的?为什么两个氢原子结合为一个氢分子,而两个氦原子不能结合成一个氦分子呢?实验表明:水加热分解需10000C以上,破坏O—H需463KJ/mol。

加热使氢分子分成氢原子,即使20000C以上,分解率也不到1%,破坏H—H需436KJ/mol所以,分子中原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此作用不仅存在于相邻的原子之间,而且也存在于分子内不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

[板书]一、化学键:相邻人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化学键主要有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我们先学习离子键。

[板书]二、离子键[实验]取一块黄豆大已切去氧化层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预热。

待钠熔融成球状时,将盛氯气的集气瓶扣在钠的上方,观察现象。

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了离子化合物氯化钠,试用已经学过的原子结构的知识,来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并将讨论的结果填入下表中。

“化学键”教学设计

“化学键”教学设计

“化学键”教学设计本节内容是新课程标准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是在学习了原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内容,是对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原子结构的进一步认识,学习物质的组成,就要从认识物质的构成开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可以从微观角度进一步认识原子结构,也为今后学习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知识打下基础。

同时,本节内容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化学观,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初步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在高中阶段学习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具备了进一步学习化学键的条件。

同时,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喜欢独立思考,有一定的求知欲。

在学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基础上,结合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学习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及成键特点,从而形成化学键的概念,并了解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

通过观察钾与氯气反应的实验,能够描述离子键的形成过程;通过观察氢气与氯气反应的实验,能够描述共价键的形成过程;通过阅读教材、观察模型等学习活动,能够描述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通过对离子键和共价键形成过程的比较和分析,能够概括出化学键的概念;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等活动,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及其性质。

通过观察钾与氯气反应的实验,学习如何通过实验手段研究化学问题;通过氢气与氯气反应的实验,学习如何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化学问题;通过阅读教材、观察模型等学习活动,学习如何运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方法学习化学问题;通过分析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学习如何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学习化学问题;通过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及其性质,学习如何运用分类的方法学习化学问题。

通过观察钾与氯气反应的实验及氢气与氯气反应的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乐趣;通过学习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及成键特点,形成化学键的概念,并了解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通过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及其性质,形成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的认识。

高中化学键教案

高中化学键教案

高中化学键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种类。

2. 掌握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和氢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3. 熟练应用Lewis结构图表示分子中的化学键。

4. 理解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1. 化学键的概念和种类。

2. 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和氢键的特点和形成原理。

三、教学难点1. 化学键种类的区分和特点。

2. 化学键的应用和作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验现象引入化学键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化学键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理论讲解(1)共价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2)离子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3)金属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4)氢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3. 实验演示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化学键在实验中的表现,并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键的特点。

4.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或实例分析,巩固对化学键的概念、种类和特点的理解。

5. 应用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作用和影响。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方向。

五、作业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化学键的种类: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氢键共价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离子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金属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氢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键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加深,对不同类型的化学键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应用化学键的知识分析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过程。

下一步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化学键》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化学键》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H2O CO2 CH4 [投影]结构式: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 没有成键的电子不用写出来,这种式子叫结构式。 如 H-HH-HCl-ClH-ClO=C=O [学与问]用电子式表示 H2O 的形成过程。检查练习 情况及时纠正,指出应注意的问题。 [板书](2)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讲解]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的书写要 点 ①左边写原子的电子式,中间用→连接,右边写分 子的电子式; ②不用箭头表示电子的偏移; ③相同原子不能合并在一起。 [投影、归纳、分析]共价键成键微粒、成键原因、 成键本质和条件 成键本质成键原因成键微粒成键条件实例 共用电子对原子有未成对电子原子①非金属原子 间②不活泼的金属与非金属原子之间 Cl2 HCl [思考]由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由共价
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
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微粒观和转化观 教材分析
较深层次的学习。为今后学习有机化合物、化学反应与
能量打下基础。并通过这些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
界观的教育。所以这一课时无论从知识性还是思想性来
讲,在教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重点:离子键、
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理解;电子式
素化合时形成离子键,那么非金属元素之间化合时,形 成的化学键与离子键相同吗?
[板书]二、共价键 [讲解]以氢分子、氯分子、氯化氢分子的形成为例, 分析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这些非金属原子结合时,电子不是从一个原子转移 到另一个原子,而是在两个原子间共用,形成共用电子 对。共用电子对在两个原子核周围运动,使每个原子都 达到稳定结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叫做共价键。“共”是“共用”的意思,“价”指的是 “价电子”。 [板书]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 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投影]非金属原子之间,一般是共价键结合。(不 活泼的金属与非金属之间也可以是共价键,此类物质的 成键情况,高中不做要求)。 [板书]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方法(1)表示共 价键 [投影]表 1-3 一些以共价键形成的分子 分子电子式 H2 N2的电子表达出来就可以把原子的结特点表达出来,这 就是电子式。

化学教案《化学键》

化学教案《化学键》

化学教案《化学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理解化学键的类型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键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化学键的本质。

二、教学内容:1. 化学键的概念及基本类型2.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特点和形成条件3. 化学键与物质性质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键的概念、类型及作用;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特点和形成条件。

2. 教学难点:化学键的本质,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键的知识。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化学键的微观结构,增强学生对化学键的理解。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化学键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化学键的基本类型,分析各类化学键的特点和形成条件。

3. 案例分析:以具体物质为例,分析其化学键类型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化学键的理解和看法。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化学键概念的理解程度,能否正确区分不同类型的化学键。

2. 评价学生对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特点和形成条件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中运用化学键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4.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合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必要时进行调整。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3. 反思课堂讨论的组织是否恰当,学生是否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反思作业布置是否合理,是否能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拓展:1. 介绍化学键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如材料科学、药物设计等。

2. 探讨化学键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催化剂的作用原理。

3.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键研究的新进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关于基于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课堂《化学键》教学设计案例2基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化学键”(必修)教学设计案例平阳中学林勇林海量 325400一、教材和教学内容本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必修课程“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中的“3.2 化学键”。

内容标准是,认识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结合典型实例认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建立化学键概念。

知道分子存在一定的空间结构。

认识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及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本部分内容是学生第一次在前一节原子结构的基础上,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结构和化学反应的实质。

学习内容较为陌生抽象、理论性强,涉及的化学概念多且容易混淆,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难点所在。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能够用具体的实验等宏观辨识入手,引导学生向微观探析过渡,利用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进行微观探析。

二、教学目标(1)能从实验现象等宏观角度建构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等概念,根据物质在熔融状态导电这个事实,学会从微观角度推导该物质内部存在的微粒及其成键类型。

(2)通过实验数据等证据推理,过渡到模型认知,了解可以用球棍模型、比例模型表示分子结构,会用电子式、结构式等符号表征正确表示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的结构,并能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同时新键的形成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以此诊断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水平,发展学生对化学键的认识水平。

(3)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学会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会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及课时安排教学重点: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电子式、结构式。

教学难点: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课时安排:本单元内容拟安排1课时。

四、教学设计构想本教学设计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思想。

(1)从具体物质的宏观现象入手,启发学生思考探析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及其类型,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通过证据推理上升到模型认知,并能用符号去正确表征。

(2)通过对比迁移归纳,启发学生发现微粒种类不同,形成的化学键的类型不同,通过模型认知,去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本质,归纳出常见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的类型。

(3)通过化学键的学习,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同时新键的形成,能解释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4)本案例从熟悉的NaCl晶体入手,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为核心,通过问题设置,层层深入学习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电子式、结构式等核心知识,以宏观辨识、微观探析、符号表征为主要逻辑线索,过程中同时结合实验探究、证据推理模型认识的认识思路和方式,将本单元分解为4个任务主题。

单元整体构思如下:五、情境与任务1.情境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聚”。

丰富多样的物质世界,它们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而这些微粒是如何聚在一起的呢?我们又该如何表示呢?它们对物质的性质又有哪些影响呢?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吧。

2.任务及任务分解任务活动设计意图任务1:搭一搭模型——化学键、离子键的概念建立和本质的理解(1)观察NaCl晶体实物和微观模型图片,找出钠离子和氯离子,用钠离子和氯离子模型动手搭建NaCl晶体。

如何让NaCl晶体模型牢固——化学键、离子键(2)离子键本质的理解:用动画视频展示钠原子和氯原子形成NaCl的过程——电子的得失观察常见离子化合物NaCl晶体,从熔点、导电性等宏观性质实验出发,引出NaCl晶体模型结构。

让学生动手搭建NaCl晶体模型,发现缺少一种强烈的相互作用力而无法搭建,从而引出化学键、离子键的概念。

通过观看钠原子和氯原子通过电子得失形成NaCl过程的动画视频,转化成微观角度探求离子键的本质是电子的得失,建立离子键的微观模型。

任务(1)含有离子根据离子键的本质学会2:离子键本质的理解、离子键的电子式表示键的物质一般有哪些——离子化合物(2)如何表示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

任务3:比一比模型——共价键概念的建立(1)观察并搭建H2O、HCl、NH3等分子的微观模型——共价键(2)比较H2O分子等的微观模型和NaCl微观模型图片有何不同——电子对的共用(3)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一般由于已经建立起离子键概念模型,在离子键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去认知共价键就相对比较容易理解。

再通过思考讨论“当氯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氯化氢分子,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发生了什么变化?”等问题,理解共价键的本质是原子间的电子对的共用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力。

有哪些——共价分子任务4:共价键的符号表征和简单共价分子的空间结构(1)本质不同,表示不同——共价分子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2)分子的空间结构——球棍模型、比例模型(3)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碳原子间连接方式的多样性。

从概念本质的理解到具体模型的认知,再到抽象成符号表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共价分子的电子式、结构式表示及球棍模型、比例模型六、教学活动示例及说明【学习任务1】搭一搭——化学键、离子键的概念和本质1、如何让NaCl 晶体模型牢固——化学键、离子键【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从身边熟悉的物质NaCl 晶体入手,从宏观性质引发猜想,用实验证明过渡到对微观 【微观探析】观察NaCl 晶体的微观模型结构并自己动手搭建 钠离子和氯离子间需要 化学键的概念:【深度思考】相互作用力就是相互吸引结构的思考。

在思考的梯度上先从微粒组成上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动手搭建模型,产生认知冲突,用“强烈的相互作用力”解决问题后,建立化学键、离子键的概念。

2、看动画——理解离子键的本质 【活动设计】【活动设计】 通过视频动画展示钠原子和氯原子形成NaCl 的过程,让学生能更形象具体生动地理解离子键的本质,比传统的老师讲解更能容易从微观角度建立离子键的概念,同时通过动画观察NaCl 晶体的微观模型能对NaCl 晶体结构有更好的认知。

再根据离子键的概念就容易找出含有离子键的物质,通过归纳总结含有离子键的物质的特征,能更好地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有了微观概念的铺垫,为后继地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任务2】写一写——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微观探析】视频动画展示钠原子和氯原子形成NaCl 的过程 离子键的本质是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原子通过1、离子化合物 【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提炼概括出离子化合物的概念,通过应用辨析,加深理解。

2、离子键的符号表征——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如Na 2O 、NaOH 、KHCO 3、NH 4NO 3、BaSO 4、CaCl 2等。

请找出它们所含的阴阳阳离子:阴离子:理由:【深度思考】离子化合物存在离子键,一【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学生有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学习体验【概念理解】通过视频我们观察到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原子间的电子转移发生在最外电子层上。

我们该如何表示呢? 【符号表征】以NaCl 为引出电子式的概念书写下列原子、离子的电子式: Ca Ca 2+OK K + 【深度思考】离子化合物存在离子键,一之后,引导他们从具体列举到抽象概括的学习,最后上升到化学符号的正确表征的学习。

通过问题的设置,步步深入,层层递进,落实“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模型认知”等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习任务3】比一比——共价键概念和符号表征1、共价键概念【活动设计】【宏观对比】冰的熔点为0℃,NaCl晶体的熔点为801℃,如何解释两者性质上的巨大差异呢?【微观探析】两种晶体的微观模型图片微观解释:通过两种晶体的微观模型,我们发现NaCl晶体的熔点高是因为钠离子与氯离子间存在,冰的熔点低是因为水分子与水分子间缺少。

【设计意图】通过冰和氯化钠晶体的熔点对比,发现两者性质上的巨大差异取决于两者微观结构的不同,初步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

通过水分解的条件推测H 原子与O 原子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力。

根据分类的思想,由这种不同于离子键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力引出共价键的概念2、共价键的符号表征——共价分子的电子式、结构式【活动设计】【符号表征1】找一找:共价分子的电子式与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的不同【符号表征2】共价分电子式的不同之处: 书写下列共价分子的电子式:H 2 Cl 2 N 2NH 3 CH 4 CO【深入学习】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即为离【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设计,根据共价键概念的本质找出不同。

在离子键的电子式基础上迁移到共价键电子式的书写和结构式的学习。

在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意识。

【学习任务4】用一用——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1、为什么有机物的种类那么多? 【活动设计】【设计意图】通过无机物和有机物数量的巨大差别,引发思考兴趣“为什么有机物的种类那么【情境】无机物目前发现有数十万种和无机物相比,有机物数目众多,可达几千万种。

为什么有机物的种类那么多?观察图1-9中几种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式,分析各化合物分子中每个碳原子能形成几个共价键,碳原子之间是怎样连接的?【微观解释】碳元素位于第2周期ⅣA 族,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

一个碳原子可以形成 共用电子对,碳原子之间可以通过一对、两对或三对 相结合,分别构成碳单键、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

碳原子之间可以通过共价键彼此结合形成 ,也可以连接形成 。

碳原子间连接方式的 ,是含碳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

多?”,再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通过观察碳原子的共价键连接方式,找出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节课程板书设计】七、评价设计1.水平标准(1)能根据实验现象归纳物质及其反应的类型,能运用微粒结构图式描述物质及其变化的过程;能从物质的宏观特征入手对物质及其反应进行分类和表征,能联系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解释宏观现象。

(2)能从宏观和微观结合上收集证据,能依据证据从不同视角分析问题,推出合理的结论。

能描述和表示化学中常见的理论模型,指出模型表示的具体含义,并运用理论模型解释或推测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

(3)能根据教材问题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现象,客观进行记录,对实验现象作出解释,发现和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评价策略提问与点评、练习与作业、复习与考试等是有效开展化学日常学习评价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课堂提问的设计上不再是简单机械的“化学键、离子键”概念的讲授,而是有意识地从氯化钠晶体的宏观性质入手,通过动手搭建氯化钠晶体结构,发现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对其微观结构的思考,最后过渡到离子键的符号表征上。

整个过程,自然而然,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落实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

在对学生学业状况的评价设计上,从社会热点出发,设置问题,既关注知识的落实,更要关注学生在素养方面的发展,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