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秋七语上(RJ)--老舍作品特点
老舍作品的叙事特色与语言风格-2019年文档
老舍作品的叙事特色与语言风格老舍的作品不仅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它的语言魅力更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在他的作品中,还有一种独特的北京味道,糅合了现代西方句法、中国古典文学语言和北京民间方言等,有着独特的魅力。
除此之外,还有着京派小说风格的叙事方式,这些都使老舍的作品有鲜明的风格。
一、老舍及老舍作品概述老舍原名舒庆春,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及人民艺术家,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老舍的作品数量很多,最知名的当属《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以及剧本《茶馆》,都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优秀代表。
在老舍的作品中,有不少是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描写了侵略者带给中国人民的种种伤害。
在这些作品中,对民族觉醒的表现、弘扬民族气节,让老舍的作品有了更加深远的思想意义,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重要部分。
二、老舍作品的叙事特色(一)叙事讲究幽默性在老舍的作品中,注重人物幽默的描绘,从语言、动作、样貌、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塑造,让人物变得幽默、搞笑起来,荒诞之余又合情合理,这是一种深层次的人物雕琢。
在一些对老舍作品语言特色进行分析的文章中,也频频提到幽默这个特征。
比如赵子曰、马裤先生、毛博士这些角色,老舍对他们的塑造是相当成功的,角色形象荒诞滑稽,充满幽默意味。
例如,赵子曰要对旅馆伙计嘱咐一番,让他去掀报子,他的原话是这样的:“你赶紧跑,跑到后门里贴戏报子的地方把那张有我的名字的报子揭下来!红纸金字有我的名字,明白不明白?不要鼓楼前贴的那张,……”。
这段话中赵子曰在对李顺嘱咐当中,让读者感到赵子曰是沉浸在自己所谓的成功里的,这与他本身的身份、行为却是全然不符的,给人一种幽默荒诞的感觉。
这种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老舍的作品中还是比较多见的。
(二)叙述方式娓娓道来而富有哲理老舍对作品的创作是注重哲学性的,擅长将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人物分析和事实陈述联系在一起,使思想内容和事实叙述达到和谐推进、良好发展。
比如,《骆驼祥子》中老舍对祥子命运的安排,祥子是一个注定悲剧的角色,但他本人在一开始对生活是有计划、有盼头的,他想要的就是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课文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课文分析《秋天的怀念》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感人至深的叙事散文,由著名作家史铁生创作。
以下是对这篇课文的详细分析:一、背景与主题1.创作背景:•史铁生于1981年写下这篇文章,当时他30岁,已历经双腿瘫痪的苦难。
•文章是纪念他去世的母亲,表达对母爱的深沉怀念。
2.主题:•文章以秋天的背景,叙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如何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并鼓励他坚强活下去的故事。
•主题集中在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以及儿子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二、结构与内容1.结构:•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母亲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对“我”的百般抚慰;第二部分写母亲准备推“我”去北海看菊花时却因病永远离开了人世。
2.内容:•第一部分:•描述了“我”双腿瘫痪后的暴怒无常,以及母亲如何小心翼翼地呵护“我”。
•母亲强忍着自己的病痛,始终对“我”保持耐心和关爱。
•母亲多次提出带“我”去看北海的菊花,象征着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我”的期望。
•第二部分:•母亲因病去世,临终前仍牵挂着自己的儿女。
•“我”和妹妹最终去看了菊花,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生命的力量。
三、人物分析1.母亲:•坚强、无私、伟大。
•忍受着巨大的病痛,仍不忘关心和鼓励儿子。
•放弃了自己的兴趣和享受,全心全意地照顾儿子。
2.“我”:•暴怒无常,对生活绝望。
•在母亲的关爱下逐渐走出阴影,学会坚强面对生活。
四、语言与细节1.语言:•文章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真挚动人。
•通过对话、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2.细节:•如“我”突然砸玻璃、猛地摔东西,表现了“我”的暴怒无常。
•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我”的动静,体现了母亲的细心和忍耐。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表现了母亲的坚定和鼓励。
五、象征与意象1.秋天:•既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
•象征着“我”的不幸遭遇和暗淡心情,也象征着“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希望。
老舍的写作特点及风格
老舍的写作特点及风格一、老舍的写作特点老舍一生因为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他的文学作品源于老百姓的生活,写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手法简单明快,情节有自然流顺,语言质朴自然,充满幽默诙谐,颇具文学性和艺术性。
1、刻画人物性格优美生动老舍的作品大量运用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把人物的性格、品行、本质及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由于老舍的笔下的人物朴实亲切,看似简单,实则又具有深刻的内涵。
2、反映社会生活真实老舍以“活动描写”、“人物对白”、“人物心理描写”等作说,真实的描写当时社会中人物的生活,表现了他们生活中的苦乐,工作中的艰辛,家庭中的欢乐,老舍看似平淡的文字,却是一派热烈的活动气氛。
3、文学手法具有艺术性老舍有着独特的文学手法,他穿插说笑、调侃及幽默,语句变化自如,抒发了热情会友的情感,常用仿古文,对比文,有言尽意的运用语言,使得文章颇具艺术性。
4、独特的风格流畅有自然老舍的文章风格温和,文情并茂,文笔流畅自然,把原始中国文化和现代思想完美结合起来,新的文化思想在文字中被以有趣、温馨的方式体现出来。
二、老舍的风格老舍的作品通常以典型的情景描写开头,接着主要人物的思想、行动,最后取得生动的结果,以抒发特定情绪的温馨而又具有艺术性的语言和风格,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传统特色。
1、冷嘲热讽式幽默老舍的叙事风格常涉及生活,他采用冷嘲热讽式的幽默,对作品里的人物的性格、行为及言行,以及社会上的现象,进行了调侃与批评的同时,勿忘把人物的精神内核及行为原理描述出来,及表达风趣的言语和手法,把一种新的文学生活态度和文艺风格表达出来。
2、人物形象的显现老舍的文学形象丰富且耐人回味,尤其是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看出老舍借助文学的手段,把人物形象的复杂内涵表现出来,使人物们更加生动、真实,从而使文学作品的价值倍增。
3、社会生活的描绘老舍对社会生活的描绘非常了得,他采用简单而生动的笔触,真实地描述老百姓的生活,表达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图解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给读者以真实的视角,使思想更为深刻。
老舍的文笔特点
老舍的文笔特点老舍(1899年-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号舍予,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翻译家、文艺理论家。
他以其独特的文笔风格而闻名于世。
老舍的文笔特点之一是朴实,他善于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
在他的作品中,常常能够看到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真实的情感描写。
例如,在他的小说《骆驼祥子》中,他以朴实的文字展现了祥子这个角色的艰辛和悲惨的生活,使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
同时,老舍的朴实文笔也体现在他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上。
他通过对人物形象和事件的生动描写,展现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使读者深刻地反思社会问题。
老舍的文笔特点之二是幽默。
他擅长运用幽默的手法来揭示社会问题和人性弱点,使读者在阅读中既能够感受到深刻的思考,又能够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
他的幽默往往体现在对人物的描写和对话的表达上。
例如,在他的小说《骆驼祥子》中,他通过祥子和其他人物之间的对话,展现了社会的虚伪和人性的丑陋,让人不禁会心一笑。
同时,老舍的幽默也体现在对生活琐事的描写上,他善于通过对细节的描述,揭示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滑稽和荒诞,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老舍的文笔特点之三是生动。
他能够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对话的塑造,使作品中的人物和场景跃然纸上,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他的描写往往细腻入微,富有画面感。
例如,在他的小说《四世同堂》中,他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场景的刻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和人物的命运。
同时,老舍的生动描写也体现在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上,他善于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
老舍的文笔特点之四是深入。
他善于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他通过对人物的思想和情感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动机和行为。
例如,在他的小说《骆驼祥子》中,他通过对祥子内心的描写,展现了他的矛盾和挣扎,使读者能够对他的命运产生共鸣。
同时,老舍的深入描写也体现在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上,他善于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描写,深入地探讨社会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
浅析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
浅析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浅析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导语:老舍先生作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巨人、“人民艺术家”、语言大师、幽默大师,他不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而且在语言的运用上也别具风格,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
本文小编就为大家浅析老舍先生作品中语言特色。
老舍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以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十分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了中国文学艺术的宝库.老舍因此获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
也被人们称为语言大师、幽默大师,对于这些美誉他是当之无愧的。
因此作为人民的艺术家、语言大师、幽默大师的老舍的作品便成了们更好的精神食粮.其作品的艺术特色也成了文学爱好者们学习和研究的根本。
因此,本文就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幽默;简练亲切、“京味”+足;自然率真、深入浅出的艺术风格略作一些探讨与同仁们共同商榷。
一、老舍作品中的“幽默”所谓的幽默指的是:有趣的、可笑的、意味深长的。
用老舍自己的话说就是:“幽默文字不是老老实实的文字,它运用智慧聪明与种种招笑的技巧,使读了发笑、惊异或啼笑皆非受到教育。
我们读读狄耿斯的,马克吐温的和果戈里的作品,便能够这个道理。
听一段好的相声,也能明白这个道理。
”“看透宇宙见得种种要素,而后用强烈的手段写画出来”①而能引人发笑者为幽默。
因此,老舍认为“嬉皮笑脸,并非幽默,和颜悦色,心宽气朗,才是幽默。
②要想得到幽默:首先要认真学习、博览群书而获得丰富的知识,它是前提,是基础。
其次善于观察,并且要思考的深刻。
再次要多读,即要认认真真地阅读一些有关幽默语言的文学作品,并且作到能领悟他们的作品内容,而从中受益。
最后要善于运用,古人说的好:学以致用。
即把自己从学习中得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去。
这样做不仅能加深理解,而且能是我们的大脑更加充实。
老舍就是这样,他不仅知识渊博,而且想的深,看得透,说的俏,因而形成了幽默的语言艺术风格。
老舍的青年时代也正是中国封建帝制的崩溃时代,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时代,老舍才能从小羊圈胡同走向泰晤士河畔。
老舍文学思想赏析
老舍文学思想赏析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号舍予居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
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作品涉及小说、剧本、散文等多个领域,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老舍的文学思想深刻而富有独特性,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老舍的文学思想出发,对其进行赏析。
一、对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老舍的文学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
他的小说《骆驼祥子》就是对旧中国社会的生动写照,通过主人公祥子的命运,展现了旧中国社会的残酷和无情。
在小说中,祥子为了生存不惜偷盗,最终却因此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老舍通过小说展现了旧中国社会的黑暗和无奈,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此外,老舍的剧作也充分展现了对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他的代表作《茶馆》就是对当时社会的生动写照,通过茶馆老板王利发和各种各样的客人的对话,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
剧中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性思考深入人心。
可以说,老舍的作品无一不在反映和批判当时社会的现实,这也是他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对人性的关怀和探索。
老舍的作品中对人性的关怀和探索也是一大特点。
他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对人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在小说《四世同堂》中,老舍通过对家庭成员的描写,展现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对人性的复杂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在剧作《雷雨》中,老舍通过对主人公的塑造,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邪恶的并存,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索。
老舍的作品中对人性的关怀和探索,体现了他对人的关注和理解,也是他文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更是对人性的关怀和探索,展现了他深厚的人文情怀。
三、对文学的追求和创新。
老舍的文学思想还体现在对文学的追求和创新上。
他在文学创作上不断追求突破和创新,尝试各种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力求使自己的作品更富有生命力和独特性。
他的小说《骆驼祥子》采用了第三人称叙述的方式,使整个故事更加客观和真实;而《四世同堂》则采用了多角度叙述的方式,展现了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使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和立体。
老舍小说的语言艺术特点
老舍小说的语言艺术特点老舍小说的语言艺术特点老舍先生,一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大师。
其笔下的小说自然朴实、笔风幽默独特、辞藻言简意赅,不娇柔造作,略带浓厚的北京韵味,让人在轻松诙谐之中品味出时代气氛的严肃和凝重。
一、通俗易懂老舍小说风格的特点一是:语言通俗易懂且耐人寻味。
他作品的绝大多题材,均取决于市民生活,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他崇尚白话文,努力从人民群众的口语交谈中提炼正宗纯正的文学语言。
讲究浓缩精华,避免随意捏造凑合;脱离粗糙的自然形态、防止照搬方言俗语。
1951年,他宣言般指出了:“必须相信白话的万能性,否则,我们便不会全心全意去学习并在实践中运用,只有我们下功夫去运用白话,不让它打折扣,它才会对我们负上全部的责任。
”《离婚》中有一个片段,描绘张大哥:“他须用心读书,才能更好的证明自己意见的妥当性”。
他有一对阴阳眼,左眼上皮特别长,把眼珠永远囚禁掉一半;而右眼无特色可言,每日照常办公,右眼所略闻的一切,都要经过左眼的筛选,因为被囚禁的半个眼珠是指向自己的内心的,是内心真正的想法。
他的意见是最妥善完备的,因为不合分想法早已让囚禁的左眼筛选下去了。
简短有力的代表性片段是多么耐人深思,回味无穷。
二、简洁准确老舍小说风格特点二是:精准简练的语言。
言简意赅的话语让你朗朗上口,倍感亲切与自然。
小说的诱惑力极大,感染性极强,让你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不知不觉着迷,深陷其中,《骆驼祥子》这部经典的文学名著中,据统计数据报道,仅使用了大约十一万字,而全文只用2400个汉字,仅需要小学的阅读水平便可通晓全文,可见其笔风的犀利与简洁。
同时,老舍擅长使用地方语言,加剧了文章的可读性和通读性。
例如,写刘四的说一不二,用的是“放屁崩坑儿”,写祥子的身体健康,用“挺脱”、“硬棒”,再如描绘祥子穷途末路,病体奄奄地为人家做丧事时,美其名曰为“在马路边上缓缓的蹭”,这些极具地方色彩的口语,让读者犹如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形象生动仿佛置身于其中。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秋天的怀念》课文赏析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秋天的怀念》课文赏析一、引言《秋天的怀念》是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于1981年创作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
此文写于史铁生30岁之际,正值他因重病而处于疗养期,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以及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交织成这篇文章的灵魂。
文章以平淡的叙述语调,饱含着深沉热烈的感情,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几个细节的描写,展现了母爱的细腻、深沉、博大和无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歉疚与无限的怀念。
二、文章结构与内容1.开篇背景文章开篇即点明作者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对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了绝望和愤怒。
这种情绪状态为后文母亲默默付出的伟大母爱提供了背景。
2.母亲的关怀与付出文中通过多个细节描写,展现了母亲对作者的细心照顾和无私奉献。
例如,当作者因听到北归的雁阵而突然砸碎玻璃时,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作者的动静;当作者拒绝去北海看花时,母亲依然耐心地劝说,试图用母爱温暖作者冰冷的心。
3.母亲的病痛与隐瞒文章在展现母爱的同时,也揭示了母亲病痛的真相。
作者通过妹妹的口述,得知母亲常常因肝病疼得整宿整宿睡不着觉,但母亲却从未向作者透露过自己的病情,依然坚强地支撑着家庭,照顾着作者。
这种隐瞒和付出,更加凸显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4.母亲的突然离世文章的高潮部分在于母亲的突然离世。
作者原本答应了母亲去北海看菊花,但母亲却再也没有回来。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作者深刻体会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情。
同时,也引发了作者对母爱的深刻反思和感悟。
5.结尾的怀念与感悟文章以作者和妹妹去北海看菊花为结尾,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母亲的哀思和怀念。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从对母亲的愧疚中燃起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决心要好好活下去,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三、写作手法与特色1.细节描写文章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母亲的形象和母爱的伟大。
例如,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等动作描写,以及“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等神情描写,都让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母亲的慈爱和细心。
老舍的语言风格
四年级语文上册老舍的语言风格(1)北京韵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用地道的北京话从事创作的一位作家。
他的绝大多数作品以北京为背景,例如,《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
这些作品的语言,都富有浓郁的北京特色,犹如鲁迅的作品语言富有绍兴特色,沈从文的作品语言富有湘西特色,赵树理的作品语言富有山西特色一样。
任何人读老舍的作品,都会感到语言富有北京韵味。
老舍作品语言的北京韵味,有赖于老舍的作品取材于北京下层市民生活。
他自幼生活在北京,熟悉北京,为老舍运用北京语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老舍一向注重从市民群众的语言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当然,老舍创作时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北京的地方语言,而是经过选择提炼和加工改造,然后再恰如其分地运用到作品中去。
(2)通俗明白老舍在语言运用上有着自己的一贯追求,他多次表述这种观点:“我不论写什么,我总希望能够信赖大白话;即使是说明比较高深一点的道理,我也不接二连三地用术语与名词。
”“我还保持着我的‘俗’与‘白’。
”老舍致力于“俗白”,所谓“俗白”就是语言通俗浅易,朴实无华。
自然,老舍的“俗白”并不是粗俗浅露,而是精练含蓄、耐人寻味。
比如,《北京的春节》一文,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明白如话,没有难懂的字,没有拗口的句子,没有文雅的辞藻,也没有欧化句式。
读起来,我们犹如在听一位长者拉家常、讲故事一样亲切有味。
曹禺说得好:“他作品中的语言更有特色,没有一句华丽的辞藻,但是感动人心,其深厚美妙,常常是不可言谈的。
”(3)幽默诙谐幽默诙谐是老舍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他的语言艺术区别于其他作家的语言艺术的一个突出标记。
老舍说:“文字要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
干燥,晦涩,无趣,是文艺的致命伤。
”老舍对生活中的幽默极为敏感,并善于以机智与讽刺的形式来表现。
作为语言鲜活色彩的幽默,它往往还要借助于其他修辞手法和语言要素的综合运用,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老舍小说经常运用夸张、比拟、讽喻、反语、谐音、曲解等修辞手法来构成幽默的情境。
老舍的作品特点
老舍的作品特点***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老舍的作品特点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专业年级:完稿时间:***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诚信承诺书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老舍的作品特点》由本人独立完成,保证不存在任何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的现象。
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如出现抄袭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承诺人:年月日老舍的作品特点摘要老舍的小说有一种吸引人的神奇力量,他的作品语言生动,诙谐幽默,朴实中透露出一种精准干练,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其中,精准干练是其作品的主要特色。
除此之外,幽默诙谐也是其作品的主要凸显部分。
老舍的幽默往往根据最朴实的生活,在融合人世间百态后,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
他用语言把这种平凡转化为幽默,这种独到的方式正是老舍幽默的精华。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就是此种手法的彰显。
关键词:老舍作品特点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目录引言 (1)一、老舍作品的艺术特色 (1)1语言幽默 (1)2京味儿十足 (1)3题旨鲜明 (1)4语言通俗 (2)二、《骆驼祥子》的特点 (2)1选词凝练,生动形象 (3)2句式流畅,酣畅淋漓 (3)3语言通俗,地方色彩浓郁 (3)三、《四世同堂》的特点 (4)1口语化 (4)2遣词准确、质朴、生动 (4)3修辞风格自成一格 (4)4无处不在的气质 (4)结语 (5)参考文献 (5)引言老舍,是中国著名的小说家和剧作家。
在其四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孜孜不倦地涉猎了文学创作的各个领域,一生完成了一千多部作品,其中主要长篇小说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老张的哲学》等等。
一老舍作品的艺术特色1语言幽默在老舍写作初期,可能由于是抱着写着好玩好笑的态度,他的作品总是透着一股讽刺幽默的味道。
作为为数不多的幽默大师,有人说老舍是一代笑匠,有人说他是幽默讽刺大师,评论不一而足,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老舍的幽默风格是其特有的。
其特有的老舍幽默主要是因为,他不像鲁迅写作那般一阵见血、锋利尖酸。
老舍作品的叙事特色与语言风格
老舍作品的叙事特色与语言风格作者:严元容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03期摘要:老舍是中国现代一位杰出的小说家、语言艺术家,更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著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经典作品,在小说、诗歌、曲艺方面均有作品问世。
老舍所处的时代特点,使其创作当中会有现实性的体现,但也有对表达自由和形式美好的基本追求。
本文对老舍独特的叙事特色和语言风格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叙事特色;语言风格;老舍作品老舍的作品不仅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它的语言魅力更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在他的作品中,还有一种独特的北京味道,糅合了现代西方句法、中国古典文学语言和北京民间方言等,有着独特的魅力。
除此之外,还有着京派小说风格的叙事方式,这些都使老舍的作品有鲜明的风格。
一、老舍及老舍作品概述老舍原名舒庆春,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及人民艺术家,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老舍的作品数量很多,最知名的当属《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以及剧本《茶馆》,都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优秀代表。
在老舍的作品中,有不少是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描写了侵略者带给中国人民的种种伤害。
在这些作品中,对民族觉醒的表现、弘扬民族气节,让老舍的作品有了更加深远的思想意义,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重要部分。
二、老舍作品的叙事特色(一)叙事讲究幽默性在老舍的作品中,注重人物幽默的描绘,从语言、动作、样貌、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塑造,让人物变得幽默、搞笑起来,荒诞之余又合情合理,这是一种深层次的人物雕琢。
在一些对老舍作品语言特色进行分析的文章中,也频频提到幽默这个特征。
比如赵子曰、马裤先生、毛博士这些角色,老舍对他们的塑造是相当成功的,角色形象荒诞滑稽,充满幽默意味。
例如,赵子曰要对旅馆伙计嘱咐一番,让他去掀报子,他的原话是这样的:“你赶紧跑,跑到后门里贴戏报子的地方把那张有我的名字的报子揭下来!红纸金字有我的名字,明白不明白?不要鼓楼前贴的那张,……”。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物形象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物形象总结1. 形象特点。
1. 形象特点。
- 老舍在文中是一个善于感受城市独特韵味的作家形象。
他对济南冬天的描写充满了温情,把济南冬天的山、水描写得如诗如画。
例如“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里老舍将济南当作一个有生命的个体,体现出他对济南这座城市的热爱与眷恋。
他的文字细腻而生动,展现出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环境深入的感知能力。
1. 形象特点。
- 刘湛秋是一个对雨有着独特情感和细腻感知的文人形象。
他描绘了雨在四季中的不同形态和韵味,无论是春雨的温柔、夏雨的热烈、秋雨的沉静还是冬雨的冷峻,他都能精准地捕捉到雨的特点并赋予其情感。
如“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写春雨中的树,体现出他对雨的热爱,他像是一个与雨有着心灵对话的朋友,能把雨的各种姿态通过优美的文字传达给读者。
1. 形象特点。
- 莫怀戚在文中是一个重视家庭伦理、富有责任感的家庭成员形象。
文章通过描写一家四口在田野上散步的小事,展现出家庭中的亲情关系。
他在文中面临着“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选择,这一选择体现了他对母亲的孝顺和对儿子的疼爱。
他是家庭关系中的调和者,在家庭中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反映出他珍视家庭、懂得家庭中相互关爱的重要性的品质。
1. 童年鲁迅形象特点。
- 在百草园中的鲁迅是一个天真好奇、充满童趣的孩子形象。
他对百草园中的一切都充满了兴趣,无论是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还是鸣蝉、黄蜂等小动物,他都能从中找到乐趣。
他会在泥墙根一带听油蛉低唱,看斑蝥喷出烟雾,还会在冬天的百草园捕鸟,这些活动都展现出他活泼好动、对大自然充满探索欲望的特点。
2. 在三味书屋中的鲁迅形象特点。
- 在三味书屋中,鲁迅是一个勤奋好学但又不失活泼天性的学生形象。
他在先生的教导下读书、习字、对课,规规矩矩地接受传统教育。
他也会在课堂上偷偷地画画,在课间和同学们到后园去折腊梅花、寻蝉蜕等,这说明他虽然受到封建教育的束缚,但仍然保留着孩子的天性,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老舍作品特点》
老舍作品特点创作题材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
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
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
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
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
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
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
老舍的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
老舍的作品中往往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从不同侧面描写它们的经济、文化、宗教渗透和种族歧视所给予中国人民种种伤害。
他表现民族觉醒、表彰民族气节,同时抨击在这些侵略和渗透面前卑躬屈节、为虎作伥的洋奴汉。
写于60年代初的话剧《神拳》,再现了北京居民抗击八国联军的壮烈情景。
语言风格老舍的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
老舍说:“没有一位语言艺术大师是脱离群众的,也没有一位这样的大师是记录人民语言,而不给它加工的。
”因此,作品中人物语言是加提炼过的北京白话。
其作品语言的“俗”是建立在精细的思考与研究的基础上。
他的“白”,让读者易于理解却又颇有深度。
用通俗、平白的文字来反应时代和生活,这才是老舍作为语言大师的境界,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然而另一方面,老舍又使用语脱去自然形态的粗糙与随意,炼成金子,使现代的北京口语显出朴素精致如同一具精雕细刻的瓷器。
同样老舍的作品也追求幽默,一方面来自狄更斯等英国文学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深深地打上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形成了更内蕴的“京味”。
老舍文学作品的创作特色
老舍文学作品的创作特色老舍文学作品的创作特色导语: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是中国新文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同时,老舍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写作了一千多篇(部)作品,涉猎的范围有长中短篇小说、戏剧、童话、散文、小品等多种文学形式,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创作体裁形式最多的一个作家,也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做出的特殊贡献。
老舍诞生于一个忧患深重的年代,他在19世纪末(1899年)出身于现代中国市民阶层的中、下层,此时此刻国家民族正面临着危亡。
老舍幼年一直在北京贫困的大杂院中生活,饱受了生活的艰辛和困苦,他的生活经验和观察体验主要来自这里,他的小说的材料也来自这里。
1924年初到1929年夏天,老舍在伦敦整整生活了五年,同时老舍全部创作生涯,差不多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欧美度过的。
老舍一生写作了一千多篇(部)作品,对他的文学创作进行综合分析,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老舍作品的创作视角1 满族旗人文化八旗制度在建立并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对原来处于纷乱状态的文化进行了多方面的整合,主要是移风易俗。
老舍是满族正红旗人,他的生命之根和文化之本在童年时期的满族文化的培育下开始茁壮成长,这一点在老舍的小说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几乎每一篇老舍的小说,都或多或少的带有满族旗人的影子。
《正红旗下》是其满族文化的代表作,《正红旗下》用细腻的笔法描绘出人物形象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风俗礼仪、审美需求等方面的日常表现,表达了满族旗人生活中的空虚、沉沦、自得、腐败、迷信和衰落。
《茶馆》表现了满族人礼仪周全的文化生活方式,采取了温情的笔调和比较公平公正的态度反思批判满族文化的原生态。
《骆驼祥子》不仅触及到了人力车夫祥子灵魂的深处,更是对满族传统文化的审视与反省,奠定了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综上所述,老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融合中实现了对满族文化的压抑和张扬。
2 矛盾的宗教观念基督教文化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文化现象。
我的母亲老舍写作特色
我的母亲老舍写作特色我的母亲老舍写作特色我的母亲是老舍笔下的一篇叙事散文,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我的母亲老舍写作特色的详细内容吧!我的母亲老舍写作特色本文采用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的形式,既流畅朴素生动,又凝练含蓄隽永,抒发了对母亲的敬仰感念追怀和永世不忘的深情。
叙述语言流畅、朴素、亲切,极富表现力。
议论语言凝练、深情、隽永,蕴有哲理意味。
在文章中,老舍经常在叙述到一定的时候,比如“”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
”便适时地插进议论文字,这对于深休全文题旨,抒发浓郁的感情,都发挥了如点睛般的作用。
【我的母亲原文】母亲的娘家是在北平德胜门外,土城儿外边,通大钟寺的大路上的一个小村里。
村里一共有四五家人家,都姓马。
大家都种点不十分肥美的土地,但是与我同辈的兄弟们,也有当兵的,作木匠的,作泥水匠的,和当巡察的。
他们虽然是农家,却养不起牛马,人手不够的时候,妇女便也须下地作活。
对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点。
外公外婆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们早已去世。
至于更远的族系与家史,就更不晓得了;穷人只能顾眼前的衣食,没有功夫谈论什么过去的光荣:家谱这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
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因为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我之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而我的大甥女还长我一岁啊。
我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哥与我。
我是老儿子。
生我的时候,母亲已四十一岁,大姐二姐已都出了阁。
由大姐与二姐所嫁入的家庭来推断,在我生下之前,我的家里,大概还马马虎虎的过得去。
那时候定婚讲究门当户对,而大姐丈是作小官的,二姐丈也开过一间酒馆,他们都是相当体面的人。
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了不幸: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感谢大姐,把我揣在怀里,致未冻死。
谈老舍散文的特点
谈老舍散文的特点谈老舍散文的特点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是一位中外闻名,多产而又多能的作家,他的作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在他四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他写过许多长篇和短篇的小说;歌剧、曲剧和话剧的剧本。
就散文而言,老舍并没有倾注自己的主要精力,这五十多篇、几十万字的散文,只是他的一些“小块文章”!粗粗看去,他的散文中有不少篇章似乎是即兴命篇,随意写成,但仔细读来,却可以明显地感到,他的散文别有风味,自成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字功力。
在我国的现代散文名家中,杨朔的作品以构思精巧、充满诗情画意见长;刘白羽的作品以雄浑凝重、闪耀着哲理的光芒取胜;而秦牧的作品则以思路宽广,善于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熔为一炉为其特色。
而老舍的散文,大抵篇幅不长,明白如话,清新质朴,大雅若俗,容易给人一种误解,以为散文原是最好写的文体,似乎针头线脑,婚丧情私,风俗物事,只要如实地拉闲扯杂下来,便成就了妙文佳构。
生活中有多的数不清的这样的题材,那么何以同样描写“零七碎八”的老舍散文,就算得上大家手笔呢?我认为最要紧的是,他精通写作之道,绝不光以“情真”和“形散神不散”的肤浅说辞做注脚。
他懂得如何将自己的学养才华幻术般融入写作之中,让个性的灵气渗透进每一个字眼儿。
下面,仅以曾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的《猫》、《林海》、《养花》、《济南的冬天》、《趵突泉》等课文为例,对他的散文特色作一点简单的分。
一、老舍先生的散文饱含强烈而纯挚的感情。
读老舍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样子》,人们都为他的对劳动人民苦难的同情,对“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憎恨之情所强烈感染。
富于强烈而纯挚的感情,这一特点,同样也体现在他的散文作品中。
《林海》写的是作者游览大兴安岭的见闻,通览全文,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一腔赞美之情,我们感到,作者仿佛是张开了双臂,用全部的爱,用整个的身心在拥抱着,在抚摸着祖国东北的这片林海。
在作者的笔下,那么多的山岭,“高点的,矮点的。
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与创作风格探析
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与创作风格探析作者:杨玥涵来源:《中小学班主任》2020年第10期[摘要] 老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在中国文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以独特的文学魅力获得了新中国第一个“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本文以《北京的春节》为例,分析老舍的语言特色与创作风格,并通过相关作品进一步感受老舍先生独特的艺术底蕴和语言魅力。
[关键词] 语言特色;创作风格;写实主义;旧市民形象《北京的春节》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一篇散文,文章被选入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
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
老舍的作品具有直抵生活本身的艺术底蕴,他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诙谐幽默的语言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以深刻的笔调探寻民族精神,写出了一个时代的辛酸与冷峻。
一、《北京的春节》中体现出的创作风格(一)充满生活气息的写作语言老舍出生于古老的北平城,自小生活在充斥着“人间烟火”的世界。
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处处流露着北京的风土人情。
《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充分彰显了北京的生活气息。
课文从腊八写到除夕,介绍年前繁忙热闹的景象,重点是腊八、过小年和除夕。
文章一开头主要介绍腊八,写得详尽细致、有声有色。
如腊八粥里放了些什么原料,腊八蒜的颜色和味道。
接着,写年前的北京,街市的变化:“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
”过小年是记叙重点,“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一个生动的比喻,把人们对小年的重视描绘得活灵活现。
除夕是年前的高潮,人人穿新衣、贴门联、挂年画、灯火通明、爆竹声声、吃团圆饭、祭祖、守岁,真是红火热闹,充满喜庆气氛。
(二)以“人”为中心的创作视角老舍是在“五四”思潮中成长起来的作家,他大部分的创作都受到了“五四”新思潮的影响。
他的作品处处体现了以“人”为中心,以“平民化”视角深入人物的情感世界、心灵世界,窥探人心角落的最深处。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知名作家作品的语言特色
初中语文课本中知名作家作品的语言特色(供参考)九上:梁启超《敬业和乐业》通俗易懂,准确周密,概括有力雨果《纪念伏尔泰……的演说》语言诗化,富于文采;充满激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傅雷《傅雷家书两封》擅用修辞富有文采;典雅隽永(蕴含哲理;包含深沉父爱)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信》含蓄隽永真诚自然鲁迅《故乡》简洁又丰富,既明白晓畅,又意蕴无穷人物语言个性化(以朴素精练的语言,表现耐人寻味的丰富内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语言尖锐泼辣犀利意蕴深厚富有战斗性和强烈的讽刺意味(九下)《孔乙己》生动精炼深刻含蓄(八下)《雪》精练而富于美感真挚而意蕴深刻富有诗意(八下)《藤野先生》巧妙地运用了讽刺手法,语言精练准确,耐人寻味。
看似平淡无奇却含义深刻丰富,揭示出复杂深沉的心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简练生动、准确传神,富有童真童趣《阿长与《山海经》》语言平实形象幽默真切深沉《社戏》简洁干净,生动传神,人物语言个性化。
曹文轩《孤独之旅》语言诗化,描写细腻生动优美,一切景语皆情语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人物描写生动精炼,极具个性化,且深刻含蓄黄蓓佳《心声》细腻生动自然且富有个性化培根《谈读书》语言精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施耐庵《智取生辰纲》(罗贯中《杨修之死》曹雪芹《香菱学诗》同)精炼传神,人物描写富有个性化吴敬梓《范进中举》精炼传神,人物描写夸张富有个性化,且极具讽刺意味九下:刘绍棠《蒲柳人家》运用民间口语与俗语,语言活泼伶俐、凝练而富动感、充满乡土气息。
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说唱艺术(评书)的特点,讲究压韵和对偶,节奏鲜明;用词造句文白相间,幽默诙谐,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契诃夫《变色龙》精炼细腻深刻在严肃客观的描写中蕴藏着讽刺人物描写个性化杰克伦敦《热爱生命》叙事简洁,描写细腻王鼎钧《那树》生动老练含蓄深沉简洁丰美庄重典雅冰心《谈生命》生动形象含蓄隽永(七上)《荷叶母亲》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情思温柔《观舞记》语言摇曳多姿,词句华丽,句式多变,富有感染力,也具音乐美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语言精美情思热烈而深邃勃兰克思(丹麦)《人生》寓深刻的哲理于形象中,含蓄蕴藉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绚丽多彩和质朴自然的结合,既有浓郁诗意又如话般的流畅。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档】老舍简介《济南的冬天》(语文部编七上)
老舍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1966年,由于受
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题材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
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
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
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
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
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
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
老舍的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
老舍的作品中往往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从不同侧面描写它们的经济、文化、宗教渗透和种族歧视所给予中国人民种种伤害。
他表现民族觉醒、表彰民族气节,同时抨击在这些侵略和渗透面前卑躬屈节、
为虎作伥的洋奴汉。
写于60年代初的话剧《神拳》,再现了北京居民抗击八国联军的壮烈情景。
语言风格
老舍的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
老舍说:“没有一位语言艺术大师是脱离群众的,也没有一位这样的大师是记录人民语言,而不给它加工的。
”因此,作品中人物语言是加提炼过的北京白话。
其作品语言的“俗”是建立在精细的思考与研究的基础上。
他的“白”,让读者易于理解却又颇有深度。
用通俗、平白的文字来反应时代和生活,这才是老舍作为语言大师的境界,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然而另一方面,老舍又使用语脱去自然形态的粗糙与随意,炼成金子,使现代的北京口语显出朴素精致如同一具精雕细刻的瓷器。
同样老舍的作品也追求幽默,一方面来自狄更斯等英国文学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深深地打上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形成了更内蕴的“京味”。
幽默风趣,是老舍作品语言的总体风格特色。
他认为:“文字要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假荇干燥、晦涩、无趣,是文艺的致命伤;幽默便有了很大的重要。
”因此,老舍的小说、戏剧,散文等也都充满了幽默风趣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