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课件
合集下载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PPT40页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Hale Waihona Puke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Hale Waihona Puke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PPT课件
【例2】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 次同学会 。
【解析】“不期”即没有约定பைடு நூலகம்与“精心组织”矛
盾。
21
五、不分轻重
【解读】成语与上下文描述的情景相比,夸大其辞, 轻重失调 。
【例1】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 哀鸿遍野 。
是人民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 深刻的固定短语
语 惯用语 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格言 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
歇后语
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 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
来源:(1)来自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言 (2)来自书面语言
4
唇亡齿寒 同病相怜 守株待兔 四面楚歌
成语
炒鱿鱼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走过场
【解读】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从字面上认定其意思, 导致误用 。
【例】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 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 【解析】“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 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
19
三、重复赘余
【解读】与成语相同意思的在句子上下文已有表述, 导致语意重复 。
• 他说:吓,每次约你出来,你还总是 __推_三__阻__四_____
• 她说:瞧你这身打扮,_不__三__不__四_____的。 • 他说:总比你天天___丢__三_落__四_____,到处找东
西强。 12
填一填—— “看”字成语
1坐井(观)天 2耳闻目(睹) 3一(目)了然 4明眸善(睐)
5(望)眼欲穿 6(顾)影自怜
7
成语的来源
1. 从 历 史 故 事 中 来 的 : 望 梅 止 渴 、 洛阳纸贵 、三顾茅庐、指鹿为马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PPT56页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熟语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公开课ppt课件
如:泥菩萨过江 ———— 自身难保 外甥打灯笼—— 照旧(舅)
谐音性歇后语
后面部分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来表达双关的意思。
• 和尚打伞—— 无发(法)无天 • 小葱拌豆腐—— 一青(清)二白 •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掸(胆)子 • 湿水棉花—— 无法谈(弹)
喻意性歇后语
前面部分是一个比喻,后面部分是对前 面部分的解释。
◎ 望文生义 ◎ 自相矛盾 ◎ 不辨色彩 ◎ 敬谦错位
四、学以致用 小试身手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 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 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B.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 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 意
( )假( )威 ( )腾( )跃 ( )头( )尾 ( )( )不宁 ( )( )学舌 抱头( )窜
第一场:成语动物园
• ( 莺)歌( 燕 )舞 ( 狐)假( 虎)威
• 指( 鹿)为( 马)
( 龙)腾( 虎)跃
• ( 狼)心( 狗)肺 ( 虎)头( 蛇)尾
• (鹤 )立( 鸡)群 (鸡 )( 犬 )不宁
【例7】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细致工整的风格 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解析】口头语“半斤八两”常含贬义,且语体色彩 也不妥 。
七、不合语境
【例8】这几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 实践能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
他们决心自立创业,牛刀小试,开创一番新事
业。
【解析】牛刀小试:比喻有大的才干,先在小事情上 显一下身手。而例句中“几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可以 说有“大的才干”,但“自立创业”“开创一番新事 业”并不是小事,所以说不合语境。
谐音性歇后语
后面部分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来表达双关的意思。
• 和尚打伞—— 无发(法)无天 • 小葱拌豆腐—— 一青(清)二白 •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掸(胆)子 • 湿水棉花—— 无法谈(弹)
喻意性歇后语
前面部分是一个比喻,后面部分是对前 面部分的解释。
◎ 望文生义 ◎ 自相矛盾 ◎ 不辨色彩 ◎ 敬谦错位
四、学以致用 小试身手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 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 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B.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 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 意
( )假( )威 ( )腾( )跃 ( )头( )尾 ( )( )不宁 ( )( )学舌 抱头( )窜
第一场:成语动物园
• ( 莺)歌( 燕 )舞 ( 狐)假( 虎)威
• 指( 鹿)为( 马)
( 龙)腾( 虎)跃
• ( 狼)心( 狗)肺 ( 虎)头( 蛇)尾
• (鹤 )立( 鸡)群 (鸡 )( 犬 )不宁
【例7】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细致工整的风格 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解析】口头语“半斤八两”常含贬义,且语体色彩 也不妥 。
七、不合语境
【例8】这几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 实践能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
他们决心自立创业,牛刀小试,开创一番新事
业。
【解析】牛刀小试:比喻有大的才干,先在小事情上 显一下身手。而例句中“几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可以 说有“大的才干”,但“自立创业”“开创一番新事 业”并不是小事,所以说不合语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不分轻重
【例2】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 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 。 【解析】“哀鸿遍野”比喻旧社会到处是呻吟呼 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程度太重 。
16
六、不辨色彩
【解读】不辨色彩主要表现在褒贬误用、语体 色彩不当等方面 。 【例1】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 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 B.“尾大不掉”比喻机构下强上弱或 是 组织庞大、涣散,以至指挥不灵; A.这样的事如果先定调子,就难以集思广益了。 B.福利彩票投注点人头攒动,到晚上十点购买 B 彩票的队伍仍然尾大不掉。 D.俗语,人们引用这句俗话,是取它 C. 她从来不占别人的便宜,别人也休想沾她 “与邻为善”的引伸意。告诫人们, 别在家门口上做不应该做的坏事。 的光,和谁家共事都是这样:小葱拌豆腐——一 青二白。 D.项怀诚在第十六届世界设计师大会之“中国 论坛”上说:中国的发展只会对周边国家和地区 带来好处。况且,中国有句俗语,“兔子还不吃 窝边草”呢!
熟语练习
大快朵颐:形容食物 雪泥鸿爪:鸿雁在雪泥上踏过留 B 鲜美,吃得很满意。 1、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下的痕迹(雪泥:融化着雪水的
A、全书收集了汪曾祺从1941年的第一篇小说到临终 泥土),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 C二一添作五:珠算口诀,用二除一, 前的几乎全部作品,这对众多的“汪迷”来说,真可 就把一添成五,表示得小数五。因用 以大快朵颐了。 以指二人平分,各得一半。 B、苏轼《和子由渑池怀归》诗的前四句说明了一个 哲理。苏轼早年的经历、理想、抱负有如雪泥鸿爪, D迅雷不及掩耳: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 如今回忆起来令人感慨万千。 不及。比喻动作或事件来得突然,猝不及防。) C、面对王进华同学一家的不幸遭遇,大家纷纷伸出 援助之手,你五十,我一百,二一添作五,不一会儿 功夫,捐了三千多元钱。 D、信息网络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 各种思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网上传播。
二、望文生义
【例2】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有关方 面调解无果后,不得不对簿公堂 。
【解析】“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 审讯”,此误解为“到法庭对质” 。注: 此成读】与成语相同意思的在句子上下文 已有表述,导致语意重复 。
【例1】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 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 【解析】“不虞”就是“没料到”的意思 与 “没想到”重复。不虞之誉,没有意料到或意想 不到的赞扬。
特别说明:使用本义
【例2】他在攀登峭壁时跌了下来,肝脑涂地, 惨不忍睹。 【解析】 “肝脑涂地” ,原指战乱中惨死, 后用来表示牺牲生命。
26
歇后语“刘备借荆州”,可用于以下哪种情况? ( D ) A、向别人借东西前,先想好了充足的理由。
B、同学向你借用你的涂改液,最后只还你一个空 瓶子。 C、同学跟你借涂改液,你因为没法帮他而内疚不 已。 D、某同学十年前借去了你的一本参考书,但至今 仍音讯渺然。
A.惯用语,比喻事前确定口径或做法
A比喻针对实际情形作出合适处理。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发展教育,扩大招生,也要看本地区的具体条件, A B“从长计议”的意思是“慢慢地多加商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切不可只为了什么“率”而盲 量,不急于做出决定”。原句望文生义。 目进行。 B.妈妈每次出差前,都把食物交给姐姐保管,可姐姐 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 C.他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历经层层筛选,终于走到了 飞行员选拔的最后一关,同来的二 十多人只剩下他一 人,这时已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 D.我的父亲1963年报考上海戏剧学院,成绩优异,但 C“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指事情的成败、 由于他出身不好,便榜上无名,只能成为高等学府的 好坏完全出于一个人的策划。 门外汉。 D属望文生义。“门外汉”指某方面知识
七、不合逻辑
【例2】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 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
【解析】“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 躲躲闪闪”,同“内容充实”不构成递进关系 。
20
八、搭配不当
【解读】成语与句中其他成分搭配不当(既有 主干的搭配,也有修饰语的搭配) 。 【例1】当登上黄山天都峰的鲫鱼背时,人们都 常有如临深渊,• 履薄冰的那种恐惧之感 。 如 【解析】“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示小心、 谨慎、不能修饰“恐惧”这一中心语 。
A一起指责攻击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C A.在3日NBA常规赛对阵火箭的比赛中,湖人队到第 B贬义词,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 四节还落后火箭11分,但由于最后一节突然发威,群 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起而攻之,最终以96:93战胜了火箭队。 ; B.从2003年5月到2004年1月,联合国负责在伊拉克 执行核查任务的最高长官戴维· 凯带领手下1000多名核 C 风吹过马耳边。比喻 查人员在伊全境进行了9个月的“寻找大规模杀伤性武 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器”的艰难工作,手段无所不至,但进展缓慢。 C.美国把全世界和平的呼声当作东风吹马耳,一意 D词义为:立下字据,保存起来 孤行,多次悍然发动干涉别国内政的侵略性战争,单 作为查考的依据.望文生义 方面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流血事件。 D.据报载,金庸先生与各路武林高手论剑华山,中 央电视台作了现场直播,中外游人拍了许多照片,立 此存照,留作纪念。
【解析】“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 画 。 形容字写得很潦草。或胡乱地写文章。也 常用作自谦之词。
8
二、望文生义
【解读】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从字面上认定 其意思,导致误用 。
【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 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
【解析】“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 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
(换一个三字格熟语)
“____”、当服务员。 (换一个三字 格熟语) 摸着石头过河:比喻 (3).邓小平强调,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要大胆试验,敢于 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 探索。“______________”的方法就是试验的方法。其 目的在于找到正确的方向、路子和形式。 (换一个六字格熟语)
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写出两个适用于句中 横线处的熟语(歇后语、俗语或成语均可),
根据上下语境写出相应的熟语: 打官腔:指说些官场上的辞令、口吻, (1).儿女同父母说话,没有听说哪个父母用冠冕堂皇的 或用冠冕堂皇的话来应付、推托或 话来应付、推托,因为父母是长辈、是亲人。党政干部 责难别人。 是人民公仆,讲话发言,与群众交流思想,不能_____。
跑龙套: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 (2).很多地方政府都提出“保姆式”服务的理念,建立 的事,或专做跑腿、服务性工作; 了一系列制度,老老实实、心甘情愿地为投资者 或起次要作用,充当配角。
答在序号后面。(2分)(04全国)
庄山林说完了,转过身去喝水。可王杏花 偏偏有个 的习惯,就又追问 了一句:“这个消息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答:①
②
刨根问底
打破沙锅问(纹)到底
四、自相矛盾
【例2】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 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 。 【解析】“不期”即没有约定,与“精心组织” 矛盾 。
14
五、不分轻重
【解读】成语与上下文描述的情景相比,夸大 其辞,轻重失调 。 【例1】刚一起跑,我班的胡艳艳就滑倒了,他 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 时终于成为后起 米 之秀,夺得3000米跑的第一名。 。 【解析】“后起之秀”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 的优秀人物,此大词小用 。
九、 敬谦错位
【例2】 在这里,我就不吝赐教,谈点看法, 跟你商榷。 【解析】 “不吝赐教” 用于请教别人指教自 己的客套话,是敬辞,误用为谦辞了
24
特别说明:使用本义
【解读】不少成语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 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 们绝不能认为它用错了。 【例1】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 非常。 【解析】“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 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还未入门的外行,不是门外面的汉子)
熟语误用类型
一、张冠李戴
【解读】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 若使用不当, 就要出差错。
【例1】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 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 历史上汗牛充栋。
【解析】“汗牛充栋”是形容“书籍”很多,此 用于“人”,适用对象误 。
【例2】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 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解析】“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事都敢干”,此误 将贬义词用作褒义词了 。
六、不辨色彩
【例2】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 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 秋。 。 【解析】口头语“半斤八两”常含贬义,且语 体色彩也不妥 。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贬义)
18
七、不合逻辑
【解读】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 但从逻辑推理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 。 【例1】这位责任编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任,书 籍的其他环节,如插图装订等,他就望尘莫及 了 。 【解析】“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与上文 不构成转折关系 。
八、搭配不当
【例2】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形影不离。 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的,两兄弟渐渐 形同路人。
【解析】 “形同路人”表现的是一种结果,不 能受“渐渐”限制。形同路人就是指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僵化到就像过路人一样,相互不理睬、 不搭理。
22
九、 敬谦错位
【解读】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 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 致谦敬错位。 【例1】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 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解析】“鼎力相助” 即大力相助,是敬辞, 误用为谦辞
下列句子后面括号里与句中引号内的词语不能替 换的一项是( ) A、俗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位 A 公安厅长就是因结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才 被拉下水的。(耳濡目染) B、他这个人“口里蜜蜜甜,心里一把锯锯镰”, 你初次和他交往,可一定要防着点。(口腹蜜 剑) C、倘若没有我的手下将士和你们大家出力,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喻接近好 李自成纵然有天大的本领,也“孤掌难鸣”。 (一个巴掌拍不响) 人使人变好,接近坏人使人变坏;耳 D、常言道:“大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只 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之后, 要我们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 无形中受到影响;两者意思不一样。 使我们的厂子扭亏为盈。(三人同心,其利断 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