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行耕耘莫问收获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什么意思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什么意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什么意思?这句话就像告诉我们要努力去做事情,不管结果如何。
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说时间很重要,因为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
只有付出了才能拥有回报,即使没有得到回报也没关系至少自己努力过。
现在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吧!曾看过一则笑话:有人把“学习”和“考试”联系在了一起,从此,他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复习,可考试成绩还是一塌糊涂,于是,他就怨天尤人:老天爷啊,你睁眼看看啊,凭什么别人就比我强那么多呢?难道老师教错了吗?然后又埋头苦读,到了考试前夕仍旧死记硬背,等待着成功的喜悦。
殊不知,你早已失去信心了,你还觉得你能考好吗?最终,期末考试以失败而告终……通过这个故事我感悟颇深,想必大家都懂吧!那种因为某次小测验、考试没考好或者某次没被老师表扬而丧失斗志放弃努力甚至还反驳父母和老师的人肯定是不少见的吧!当你受挫折时,总会寻找借口,安慰自己,想打退堂鼓;遇到困难时,你就自暴自弃。
正确地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并且永不言弃才算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所以说啊!当你走进中学校园,应该学会与人相处,敢爱敢恨,善于接纳和包容。
有些同学因为刚升入初中,遇到陌生环境就变得敏感脆弱,经常会产生孤独感,那么,作为班集体的一员,我们更应该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班级是由每位同学共同组建的,需要每个同学付出自己的汗水与努力,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俗话说:一根筷子易断,十双筷子牢固。
希望我们初二七班的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共同营造温馨快乐的班级氛围。
我们是青少年,风华正茂,朝气蓬勃。
面对人生路上的坎坷,应该勇往直前,绝不退缩。
即使跌倒了也不怕,爬起来继续向前冲。
要想赢得成功,就必须经历磨练。
人生就像赛场,不到最后一刻谁都无法预料输赢。
也许暂时落后于他人,但要坚信“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也许曾遭遇失败,但一定要鼓足勇气振作精神。
奋发图强,迎头赶上。
争取更上层楼,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生命之花,开在尘埃里,而不是长在泥土中;花儿枯萎了,再来年依旧可以绽放美丽;树苗栽下了,若干年后它会成参天大树;雄鹰折翅了,也能搏击蓝天;鱼儿离开了,依然活泼可爱;小草离开了,还会萌芽破土。
梁启超家训十则 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
梁启超家训十则: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作者:刘景斓来源:作者微信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同时是一等一的教子高手。
他有九个子女,个个了得。
长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五子梁思礼三人均为中国院士;三子梁思忠是毕业于西点军校的军官;四子梁思达是毕业于南开大学的经济研究者;长女梁思顺为诗词研究专家;次女梁思庄为著名图书馆学家;三女梁思懿为社会活动家;四女梁思宁是新四军早期革命者。
今天为大家选择梁启超家书中的十句话,分享梁启超的教子经。
1、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
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1927年2月6日感言:梁启超用曾国藩名言教育孩子,“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句话意在说明,我们做事,不能只想着回报、酬劳,更要想着把事情做好,耕耘好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然会有好的结果。
2、不要填鸭式的教育“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便会受益。
”感言:梁启超反对填鸭式的教育,他在书信中说得最多的是安慰、劝解的话,很少给孩子们提出什么具体的学习目标。
3、与子女做朋友“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对着月亮想你们,也在这里唱起来,你们听见没有?”感言:100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模样,怕难于想象,从那些旧照片中我们看到的是长辫子、三寸金莲、长袍马褂和那无一例外的呆滞的眼神。
而此时的梁启超在给儿女的信中称呼自己的孩子“宝贝”、“baby”,梁启超教育孩子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与孩子们做朋友。
梁先生给儿女们的信比孩子给他的信多很多,作为父亲,亲自给孩子们写信,亲自与孩子们交谈,与他们谈学习、交友、恋爱、生活、政事等等,梁先生将每一件事娓娓道来,没有家长作风,又与今日的家长拉开多大差距。
初中议论文: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初中议论文:但问耕耘莫问收获耕耘是一种耐心而辛苦的努力,是为了期待收获而付出的努力。
在农耕时代,农民们每天都要劳作于田间地头,辛苦耕种,培育庄稼,期待着收获丰硕的结果。
现在的人们却更加看重收获,很少有人真正愿意去努力耕耘。
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耕耘和收获是相辅相成的,耕耘的过程同样重要,而且也决定了收获的成果。
耕耘本身就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
耕耘不只是为了得到物质上的收获,更重要的是通过努力和汗水,培养自己的意志和毅力。
在艰苦的农田劳作中,人们要学会坚持不懈,克服困难。
这种艰辛与付出,能够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和性格,让人在生活中更加坚强和自信。
只有通过耕耘,我们才能变得更加有耐心、有毅力,这些品质对于一个个体的成长和发展都至关重要。
耕耘过程中的积累才能够支撑起丰收的希望。
如果我们只追求收获,而忽略了耕耘,那么收获所得的结果将是微不足道的。
在田间耕作时,我们需要做很多工作,比如犁地、撒种、浇水、施肥等等。
这些工作看似琐碎,却累积起来,为作物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只有经过充分的耕耘,庄稼才有可能长势良好,产量丰富。
所以,我们应该明白,在任何事情上,努力和付出是必不可少的。
耕耘是实现梦想的必经之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梦想不是等着别人来实现的,而是靠自己的汗水和努力去实现。
努力耕耘,付出辛劳,是实现梦想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可以把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看作是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样,即使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和磨难,也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只有经过耕耘,我们才能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最终取得成功。
我们也不能忽视收获的重要性。
耕耘只是过程,收获则是结果。
每个人对收获都有不同的期望和追求,这是我们对自己努力的回报。
只有通过收获,我们才能体会到我们的成果和价值。
我们不能仅仅追求收获,忽略了耕耘的过程,因为耕耘是实现收获的前提和保障。
耕耘是一种必经之路,只有经过努力和付出,我们才能解决问题,取得成功。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道光二十一年,理学大师唐鉴将自己所著《畿辅水利备览》一书赠予曾国藩,同时还送了亲笔书写的楷书条幅:“不为圣贤,则为禽兽,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
曾国藩非常喜欢这幅对联,将其挂于居室以自勉。
后来曾国藩在写日记时略加改动,便有了“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这句话是告诫我们,做事应不问收获,不必眼睛紧盯结果,只需用心耕耘,辛苦的付出,必有收获。
就像是种庄稼,春天播下种子,只管浇水、施肥,到了秋天,自然会收获累累硕果。
就算是偶尔某年可能因为天灾人祸,会让收成欠佳,但长远来看,必有回报。
做事成,可喜;不成,用心做过,便也无怨无悔。
做事的态度和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初中议论文: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初中议论文:但问耕耘莫问收获生活中,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都不可避免地需要付出努力和耐心,去耕耘我们的梦想和目标。
而这个过程中,我们虽然未必能够马上看到结果,但只要坚持下去,收获就会自然而然地到来。
对于我们来说,关注耕耘而不过多追问收获,是十分重要的。
耕耘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人生如一本书,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去书写、去阐述自己的人生故事。
而这个过程就是我们通过付出和努力不断耕耘的过程。
无论是学习新知识、提升技能,还是经历挫折、面对困难,都需要我们不断去试错、去努力,才能取得进步和成长。
只要我们肯去努力去耕耘,收获就会不可避免地到来。
耕耘是成功的关键。
耕耘是成功的种子,而收获则是它的果实。
我们不能指望不经过辛勤努力就能轻松获得成功,就如同收获的甜美果实不能没有播种和耕耘。
只有通过耕耘,我们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积累更多的经验和见识,为实现我的梦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耕耘是成功的前提和保障,只有经过努力付出,我们才能够坚持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的目标,最终取得成功。
关注耕耘能够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成就感。
过于追求结果和收获,往往会给我们带来压力和焦虑。
而专注于耕耘,把重心放在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其中的乐趣和享受。
当我们在不断努力、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我们会感到自身的成长和提升,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耕耘也能培养我们的毅力和坚韧,使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会轻易放弃,更加坚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在学习中,我们常常追问为什么要学习这么多知识,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去学习。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我们才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才能够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在工作中,我们也常常追问为什么要付出那么多努力,为什么要承担那么多责任。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拼搏,我们才能够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
所以,我们应该明白,只有通过辛勤的耕耘,才能够实现我们的梦想和目标。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相信自己,坚持耕耘,不过多追问收获,终将能够看到美好的结果。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感悟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感悟作文一:《莫问收获,但问耕耘》(青少年版)小伙伴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努力了很久,却好像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其实呀,这时候我们不妨想想“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句话。
就拿我学骑自行车的事儿来说吧。
一开始,我总是摔倒,腿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可疼啦。
那时候,我心里特别着急,想着啥时候才能像大哥哥大姐姐们那样骑得又快又稳呢?但是我没有放弃,每天放学后都去练一会儿。
慢慢地,我能骑一小段路了;再后来,我能绕着小区骑一圈啦!当我终于能自由自在地骑着车到处跑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在那些一次次摔倒又爬起来的日子里,我一直在默默耕耘,而收获就在不经意间到来了。
还有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她的数学成绩特别好。
大家都很羡慕她,可谁知道她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呢?每天她都会做很多数学题,哪怕遇到难题也不退缩,一直钻研。
她从来没有一开始就想着要考多少分、拿多少奖,只是一心把每一道题都搞懂,把每个知识点都学扎实。
好成绩自然而然就来了。
所以呀,咱们别总是盯着收获,只要认真去耕耘,该来的总会来的。
就像种种子一样,我们用心浇水、施肥,总有一天会开出美丽的花,结出甜甜的果。
作文二:《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上班族版)朋友们,工作的日子里,咱们是不是常常盼着升职加薪,盼着做出一番大事业?可有时候,越盼着收获,越觉得焦虑和迷茫。
其实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
我有个同事老王,在公司干了好多年。
他从来不在乎什么功劳归谁,只是一心把自己手头的工作做好。
别人不愿意接的麻烦项目,他主动去;别人下班就走了,他还在琢磨怎么把方案做得更完美。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他傻,可慢慢地,老板注意到了他的踏实和能干,给他升了职加了薪。
他的收获,不就是在日复一日的耕耘中自然而然来的吗?再说说我自己吧。
刚进公司的时候,我一心想着要快点做出成绩,让领导刮目相看。
结果呢,因为太着急,反而出了不少错。
后来我调整了心态,不再只盯着结果,而是把每一个任务都当成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二课《红烛》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红烛》⽤了象征⼿法,沉郁顿挫、满腔激情的风格。
从蜡炬成灰变换新的内涵,倡导⼈们做敢于牺牲、创造光明、给⼈间带来光明的精神。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部编版⾼⼀上册语⽂第⼆课《红烛》课⽂原⽂ 红烛 闻⼀多 “蜡炬成灰泪始⼲” ——李商隐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啊! 吐出你的⼼来⽐⽐, 可是⼀般颜⾊?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误再误; ⽭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然的⽅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罢!烧罢! 烧破世⼈的梦, 烧沸世⼈的⾎——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
红烛啊! 匠⼈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何苦伤⼼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间, 培出慰藉的花⼉, 结成快乐的果⼦! 红烛啊! 你流⼀滴泪,灰⼀分⼼。
灰⼼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2.部编版⾼⼀上册语⽂第⼆课《红烛》教案 教学⽬标 语⾔建构与运⽤:学习诗歌运⽤⽣动形象的语⾔来表达⼼中情感的⽅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抒情脉络和抒情⽅式;感受形象,品味语⾔,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新诗的魅⼒,理解诗歌的结构美、情感美。
⽂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体会诗⼈的伟⼤抱负,理解诗⼈献⾝祖国、⽢愿⾃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本⽂抒情脉络和抒情⽅式;感受形象,品味语⾔,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诗⼈献⾝祖国、⽢愿⾃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说——知作者体裁 1.说⼩诗:下⾯四句诗中所说的诗⼈是谁? ⼀诗⼀⽂⼀烟⽃,⼀个脊梁⼀声吼。
梁启超家训十则
梁启超家训十则1、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
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1927年2月6日感言:梁启超用曾国藩名言教育孩子,“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句话意在说明,我们做事,不能只想着回报、酬劳,更要想着把事情做好,耕耘好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然会有好的结果。
2、不要填鸭式的教育“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便会受益。
”感言:梁启超反对填鸭式的教育,他在书信中说得最多的是安慰、劝解的话,很少给孩子们提出什么具体的学习目标。
3、与子女做朋友“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对着月亮想你们,也在这里唱起来,你们听见没有?”感言:100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模样,怕难于想象,从那些旧照片中我们看到的是长辫子、三寸金莲、长袍马褂和那无一例外的呆滞的眼神。
而此时的梁启超在给儿女的信中称呼自己的孩子“宝贝”、“baby”,梁启超教育孩子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与孩子们做朋友。
梁先生给儿女们的信比孩子给他的信多很多,作为父亲,亲自给孩子们写信,亲自与孩子们交谈,与他们谈学习、交友、恋爱、生活、政事等等,梁先生将每一件事娓娓道来,没有家长作风,又与今日的家长拉开多大差距。
4、做家长要有趣味,养出的孩子才能有趣味“能做成一部…审美的‟游记也算得中国空前的著述。
况且你们是蜜月快游,可以把许多温馨芳洁的爱感,进溢在字里行间,用点心去做,可以是极有价值的作品。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启示
龙源期刊网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启示作者:荷花语来源:《湖南教育·D版》2017年第04期作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同时,他的家庭教育也异常成功,九个子女,个个成才,其中三位还是院士。
在给儿子梁思成的一封信中,他曾谈道:“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说出了他人生观、教育观的核心,值得所有教育者深思与学习。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种精神来源于梁启超豁达乐观、安于忧患的思想。
在给儿子梁思成的家书中,梁启超曾写道:“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正是因为有这种对人生极为通达的见解,他才把人生的忧患当作锻炼与提升的机会,埋头耕耘,而不计较于一时的收获。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种境界来源于梁启超热爱生活、富含趣味的人生实践。
他曾说,“我生平趣味极多,而对于自己所作的事,总是作的津津有味,而且兴趣淋漓,什么悲观咧,厌世咧,这种字句,我所用的字典里头可以说完全没有”。
正是因为这样的爱好与投入,才铸就了他广阔而精彩的人生。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种追求来源于梁启超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社会责任感。
“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
”担当与奉献,是梁启超教育孩子的核心词汇。
正是因为胸怀天下,关心社会,将担当与奉献放在了前面,他的子女才能埋首耕耘,不汲汲于个人的得失,从容笃定,收获人生的累累硕果。
梁启超的教育理念,给我们当下的教育工作以丰富的启示。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胸怀开阔,学会正确面对生命中的挫折,将之当作锻炼与提升的机会。
像梁启超说的那样,“我关于德性涵养的工夫,自中年来很经些锻炼,现在越发成熟,近于纯任自然了。
我有极通达、极健强、极伟大的人生观,无论何种境遇,常常是快乐的”,并以此来引导和劝勉学生。
二是要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个人的爱好与兴趣。
梁启超曾要求子女“在专门学科之外,还要选一两种关于自己娱乐的学问,如音乐、文学、美术等”,因为怕他们“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
怎样理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怎样理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意思如下:
指努力耕耘就好了,不要去担心是否有收获,只要坚持耕耘,总有一天你会有收获。
具体解析如下:
1、莫指不要,不;问指询问,这里可引申翻译为担心,忧虑;但指只要,只;耕耘泛指农耕之事,这里指自己的收获、获得。
2、这话出自曾国藩的至理名言:“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是曾国藩一生谨遵的座右铭。
曾国藩的其他名言:
1、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2、一要有志,二要有识,三要有恒。
3、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4、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5、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同义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同义摘要:1.引言2.解释“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意义3.探讨“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同义词及其表达的意义4.总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启示和建议正文:“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是一句古老的谚语,意思是要专注于做好事,不要过分关心未来的结果。
这句话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而不是结果。
以下是几个与“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同义的词语及其解释。
1.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只要努力工作,不去关心最后的结果如何。
这与“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含义相似,都是强调要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
2.尽人事,听天命这个成语鼓励人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事,但也要接受事情的最后结果,因为有些事情的结果并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
虽然这个成语没有直接表达“做好事”,但它强调了尽自己的努力,这与“但行好事”是相符的。
3.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个成语表示,我们可以计划和努力去实现我们的目标,但最后的结果还是取决于外部因素。
这与“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含义相近,都是要我们专注于做好事,而不是过分关心结果。
4.做好事,积阴德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做好事可以积累好的因果报应。
虽然这个成语没有直接提到“莫问前程”,但它强调了做好事的重要性,与“但行好事”是相符的。
总结一下,“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同义词表达了类似的观念,即要专注于做好事,而不是过分关心未来的结果。
这些词语都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那就是要努力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目标,但也要接受事情的最后结果,因为有些事情的结果并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借鉴这些同义词的启示,专注于做好事,不去过分担心未来的发展。
梁启超教育孩子方式
梁启超教育孩子方式1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
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1927年2月6日感言:梁启超用曾国藩名言教育孩子,“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句话意在说明,我们做事,不能只想着回报、酬劳,更要想着把事情做好,耕耘好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然会有好的结果。
2 不要填鸭式的教育“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便会受益。
”感言:梁启超反对填鸭式的教育,他在书信中说的最多的是安慰、劝解的话,很少给孩子们提出什么具体的学习的目标。
与子女做朋友“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对着月亮想你们,也在这里唱起来,你们听见没有?”感言:100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模样,怕难于想象,从那些旧照片中我们看到的是长辫子、三寸金莲、长袍马褂和那无一例外的呆滞的眼神。
而此时的梁启超在给儿女的信中称呼自己的孩子“宝贝”、“baby”,梁启超教育孩子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与孩子们做朋友。
梁先生给儿女们的信比孩子给他的信多很多,作为父亲,亲自给孩子们写信,亲自与孩子们交谈,与他们谈学习,交友,恋爱,生活,政事等等,梁先生将每一件事娓娓道来,没有家长作风,又与今日的家长拉开多大差距。
3 做家长要有趣味,养出的孩子才能有趣味“能做成一部“审美的”游记也算得中国空前的著述。
况且你们是蜜月快游,可以把许多温馨芳洁的爱感,进溢在字里行间,用点心去做,可以极有价值的作品。
”—— 1928年5月24日,致梁思成、林徽因感言:梁思成与林徽因结婚后,去欧洲度蜜月。
他们的蜜月之旅浪漫而温馨,他们每去一个地方,都是有目的考察。
欧洲的经典建筑,让他们体会到了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这是一次空间的穿越,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游历。
梁启超家训十则
梁启超家训十则1、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
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1927年2月6日感言:梁启超用曾国藩名言教育孩子,“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句话意在说明,我们做事,不能只想着回报、酬劳,更要想着把事情做好,耕耘好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然会有好的结果。
2、不要填鸭式的教育“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便会受益。
”感言:梁启超反对填鸭式的教育,他在书信中说得最多的是安慰、劝解的话,很少给孩子们提出什么具体的学习目标。
3、与子女做朋友“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对着月亮想你们,也在这里唱起来,你们听见没有?”感言:100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模样,怕难于想象,从那些旧照片中我们看到的是长辫子、三寸金莲、长袍马褂和那无一例外的呆滞的眼神。
而此时的梁启超在给儿女的信中称呼自己的孩子“宝贝”、“baby”,梁启超教育孩子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与孩子们做朋友。
梁先生给儿女们的信比孩子给他的信多很多,作为父亲,亲自给孩子们写信,亲自与孩子们交谈,与他们谈学习、交友、恋爱、生活、政事等等,梁先生将每一件事娓娓道来,没有家长作风,又与今日的家长拉开多大差距。
4、做家长要有趣味,养出的孩子才能有趣味“能做成一部‘审美的’游记也算得中国空前的著述。
况且你们是蜜月快游,可以把许多温馨芳洁的爱感,进溢在字里行间,用点心去做,可以是极有价值的作品。
”——1928年5月24日,致梁思成、林徽因感言:梁思成与林徽因结婚后,去欧洲度蜜月。
他们的蜜月之旅浪漫而温馨,他们每去一个地方,都是有目的的考察。
欧洲的经典建筑,让他们体会到了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这是一次空间的穿越,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游历。
莫问收获,但行耕耘
莫问收获,但行耕耘我生平最佩服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作甚,着急他作甚?一面不可矫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懦自馁,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会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
————————题记,选自梁启超所赠梁思成之家书Chapter 1 迷茫之初见已然记不清第一次见到“中国南方航空”这个字眼是什么时候了,小的时候,生于工薪家庭中的我很少有机会可以乘飞机去旅行,仅有的几次机会所选择的也仅仅是低成本的小航空公司,而南航之于我来说,一直以来都是“高、大、上”的代名词,从那时起,绽放在天际的木棉花就在一个少年的心中播下了希冀的种子。
时间流逝,恍然之间,彼时还在校园梧桐树下回眸顾盼的我们已经进入了就业季,2014年10月9日那一天我将永远铭记,那是我真正的与南航结缘的日子,人力资源部方颖经理在当天的校招宣讲会上对公司的介绍还历历在目,少时的埋下的种子也已经慢慢发芽,在准备应聘的过程中,我对南航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以及人才战略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些都深深的吸引着我,更坚定了我加入南航的信念。
上天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幸运这次又降临到了我的身上,通过层层的选拔,我终于成为了南航大连分公司的一名新员工,心中怀着又激动又迷茫的心情,开启了南航生涯。
每一个毕业生,在踏出象牙塔门槛的那天起,各种美好的理想就在内心滋生着,我也是这样,希望多年的求学生涯能为我们积蓄着梦想和力量。
面对崭新而又陌生的起点时,都渴望能融入一个新的集体,渴望去全力体验新的生活,渴求在新团体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而究竟如何去做?做到这些又谈何容易?初见南航,虽然兴奋,但是更多的还是迷茫与未知。
Chapter 2收获之领悟公司为了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少些迷茫,少些不知所措,给我们安排了为期一周的培训课程,授课老师们或是公司领导,或是业务骨干,他们分别从不同方面给我们带来了精彩详尽的讲解与介绍:做人办事篇:罗总和陈书记的讲话都完美诠释了“莫问收获,但行耕耘”的含义,不管是罗总提出的“三好”(做好人,办好事,做好榜样)和“三不好”(不好权欲、不好金钱、不好女色)还是陈书记提出的“四点希望”(一要适应企业环境,加强性格转换;二要发挥各自长处;三要踏实做事,放下姿态,加强安全理念,争做好员工;最后就是要学习各位公司前辈,长者永远是最宝贵的财富)都是教育我们做事要踏实,不趋名利,人生需要一种豁达的态度,如果事事都讲求名利,如果事事都求“有了耕耘,就问收获”,那么这样的人生就会在名利的漩涡中无法自拔,也就不能真正有一番作为!企业篇:邱斌经理对南航以及大连分公司概况的介绍使我们这些好多非民航院校专业的“门外汉”得到了一次很好的知识洗礼,虽然说入门还早,但是真真正正的为我们打开了以前未曾触摸过的一扇窗。
初中议论文: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初中议论文:但问耕耘莫问收获耕耘是农民的一种劳动方式,无论是耕地、播种、灌溉,还是收割、打谷,都必须经历耕耘这一过程。
在农民看来,耕耘是繁重而细致的工作,需要他们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汗水。
我们常常忽略了这种努力背后所要承受的困苦和压力。
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除了幸运的少数人之外,大多数人都需要经过漫长而辛苦的耕耘阶段,才能取得成功。
在这个社会中,成功往往只属于那些不懈努力的人。
正如俗话所说:“天道酬勤,人穷志不短。
”只有付出足够的努力和坚持不懈,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耕耘也是一种思考和反思的过程。
在耕耘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总结经验和教训,深刻分析问题的根源,并不断改进和调整自己的种植方式。
只有经历反复的失败和失败,我们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策略和方法,才能走上成功的道路。
很多人过分关注结果,忽视了这个过程。
他们只看到别人取得的成就和收获,嫉妒和羡慕别人的成功,却没有意识到背后的辛苦和努力。
有人认为,耕耘的过程是无趣的,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
他们不愿意在一件事情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他们觉得时间宝贵,要抓住眼前的机会,追逐快乐和享受。
他们忘记了一件事情,成功和快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不断的努力。
没有耕耘的过程,我们永远无法获得真正的收获和满足感。
正如一位名人所说:“成功的秘密就在于不断的努力和坚持不懈。
”只有付出足够的努力,才能在收获季节得到丰硕的果实。
耕耘虽然是一种辛苦的劳动过程,但也是一种享受。
在耕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律动和力量,观察植物的不断生长和变化,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和奇迹。
耕耘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是我们与大地相连的一种方式。
所以,让我们不忘耕耘的重要性,不仅要享受收获的喜悦,更要珍惜耕耘的过程。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只有耕耘出精彩的过程,我们才能收获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初二议论文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题记当看到“责任”这个题目时,可谓“数千年往事涌上心头”,墨翟、李广、诸葛亮、文天祥、岳飞、闻一多、罗常培、鲁迅、丰子恺……细细想来,五千年中华文明,莫不是靠他们的双肩负起,这,就是责任。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上两句话就是从诸葛亮作的《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中摘录,观文可见,孔明对蜀汉之忠,可以不顾自己性命之安危,全力以赴。
观《三国演义》可知,刘备实在无法称为“智勇双全”,而是无勇无谋,差曹操甚远,但为何“三足鼎立”?全依靠诸葛孔明,“奉命于危难之间”他每每关键之时,都能挺身而出,挽回大局,其尽忠尽责,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还有岳飞,难道不是吗?“精忠报国”之刺,何日不在刺其心灵,为了肩负起国家责任,“岳家军”在北宋帝国最危险的时刻,毅然用双肩顶住了大宋江山。
纵然十二道金牌令箭至朱仙,纵然英雄未血洒沙场,但他的硬骨,硬气何日不在挑中华气节之大梁?合上《二十四史》,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
回到现实——这样的年代,责任是什么?已不是血泪纠缠,已不是刀光剑影,然而责任就轻了,就没了吗?抗洪时,战士肩负着百万百姓的安危,非典时,医生肩负着百万百姓的生死。
学生也不乏肩负责任的精神——“五·四”、“一二·九”“一二·一”这是学生在战火中救国,而如今,学生的责任就是强国,往小了说就是自我完善,以求优越。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自身的完美也是将来国家的完善,学海中的苦与累,同诸葛孔明、同岳飞一样,是一副光荣而艰巨的担子,挑起担子,是成功,是尽责。
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也是对中华兴亡的负责——这是我们学生的光荣,是我们为之骄傲的责任。
“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
莫问收货但问耕耘的作文800字
莫问收货但问耕耘“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妈妈这句话一直陪伴在我的高中时期,此时此刻我想把它送给我们的荣光五连。
高三的考试前赴后继,成绩起起伏伏,每当我因成绩而情绪波动,或者怀疑自己时,妈妈就会用这句话来安抚激励我。
面对前途崎岖,只需扪心自问是否认真前行,是否用心耕耘,至于成绩和功利并非是我们唯一的目的,过程或许更加能印证我们的风华正茂。
军训合唱比赛的准备一直紧锣密鼓的进行,各个连队都请了各路神兵,使尽浑身解数。
正如浙大校歌中所唱“无曰己是,无曰遂真,靡革匪因靡故匪新。
何以新之开物前民”所有连队都想先发制人,以新奇的设计与丰富的形式打动评委,取得高分。
不管是气势磅礴,三部分轮唱的《黄河大合唱》,还是柔情似水,情感洋溢的《我的祖国》都让观众为之惊叹;不管是十八班乐器齐鸣,还是舞蹈书法上阵,个个惊艳舞台。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我们五连放手一搏,在舞台上唱响了《亮剑》主题曲——《中国军魂》。
可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仅仅名列全团第五。
走在回寝室的路上,全连静静地走在昏暗的校园中,默默无语伴着时时传来的叹息声。
虽然指导员和副指在安慰我们,可付出巨大心血的他们可想而知会有多么难过。
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大家,妈妈的这句话涌上了我的心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最美的是路上的风景。
和是否进决赛,是否拿名次相比,大家一起排练,一起清唱梦想,清唱军魂的经历更加重要,也更加让人难忘。
整个合唱或者说整个军训就是我们人生路上的一段别样的旅途,路程的起始只是两个点,而饱览的风景,体验的风情才会烙印在心。
如苏打绿《故事》中唱到“人生一场大梦,叶落知多少”或许只有了询耕耘,轻收获的心境,才能细数路上的点点滴滴,拾起落在脚下的枫叶。
晚清名臣曾国藩一生遵守的信条就是“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不要去问收获,只问耕耘得如何,正是这种淡看成果的心境,使曾氏成为了名垂青史的封疆大吏,成就了其非凡人生和千秋功业。
我们之所以不能放下,是放不下利害得失。
总是希望未来按照我们的标准来实现。
梁启超给子女的6条期望
梁启超给子女的6条期望
作者:五云山
来源:《启迪与智慧·上旬刊》2021年第03期
梁启超有9个子女,个个成就非凡。
下面,摘录梁启超书中的部分话语,以领略其教子风范。
1.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
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儿精神。
”
2.做人要有几分“孩子气”
“我说你‘别耍孩子气’,这是叫你对于正事——如做功课,以及料理自己本身各事等——自己要拿主意,不要依赖人。
至于做人帶几分‘孩子气’,原是好的。
你看爹爹有时还‘有童心’呢。
”
3.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交替循环。
“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
在慢火炖的时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实有诸己。
思成,你已经熬过三年了,这一年正该用慢火炖的工夫。
”
4.做官不是安身立命之所
“做官实易损人格,易习于懒惰与巧滑,终非安身立命之所。
”
5.尽责尽力,就是第一等人物
“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的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
6.通达、健强的人生观,是保持乐观的要诀
“我有极通达、极健强、极伟大的人生观,无论何种境遇,常常是乐观的。
”。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梁启超 写给 孩子们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梁启超写给孩子们1927年2月16日梁启超有子女十人,长大成人的有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九人,思忠英年早逝。
他们各个成才,这和梁启超对他们的教育培养有密切的关系。
写这封信之前,梁思成给父亲梁启超写了一封信,他已经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了三年,觉得自己每天都在画图绘制,担心自己会成为一个画匠,而不符自己当年的理想。
梁启超用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与姚崇、宋璟作比较,告知梁思成应该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去好好学习。
并且用曾文正的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来告诫孩子们不用去想将来的成就,只要现在努力耕耘,必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孩子们:思成和思永同走一条路,将来互得联络观摩之益,真是最好没有了。
思成来信问有用无用之别,这个问题很容易解答,试问开元天宝间李白、杜甫与姚崇、宋璟比较,其贡献于国家者孰多?为中国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起见,姚、宋之有无,算不得什么事;若没有了李、杜,试问历史减多少呢?我也并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
思成所当自策厉者,惧不能为我国美术界作李、杜耳。
如其能之,则开元、天宝间时局之小小安危,算什么呢?你还是保持这两三年来的态度,埋头埋脑去做便对了。
你觉得自己天才不能负你的理想,又觉得这几年专做呆板工夫,生怕会变成画匠。
你有这种感觉,便是你的学问在这时期内将发生进步的特征,我听见倒喜欢极了。
孟子说:“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凡学校所教与所学总不外规矩方圆的事,若巧则要离了学校方能发见。
规矩不过求巧的一种工具,然而终不能不以此为教、以此为学者,正以能巧之人,习熟规矩之后,乃愈益其巧耳。
不能巧者,依着规矩可以无大过。
你的天才到底怎么样,我想你自己现在也未能测定,因为终日在师长指定的范围与条件内用功,还没有自由发掘自己性灵的余地。
况且凡一位大文学家、大美术家之成就,常常还要许多环境与其附带学问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行耕耘莫问收获
——记市区二分局局长李天星
李天星同志现任市区二分局局长。
自从担任二分局局长那天起,他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一流班子,锻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赢一流口碑”这个目标,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己任,以促进辖区经济发展为职责,严格执法,勤政为民,在工商行政管理这个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责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市区二分局担负着武安城区西130家国有集体企业、1000余户个体户、200家私营企业、7个成型市场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作为一名基层工商干部,身为一名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在思想上必须具备甘于奉献的精神,必须有“但行耕耘,莫问收获”的博大胸襟,在思想上深刻地意识到,基层工商部门是联系企业商户的纽带,是展现工商形象的窗口,必须有一支“思想上一致、政治上合格、工作上合力、关系上合拍、作风上廉洁”基层工商执法队伍。
从上任那天起,他就把加强队伍素质的建设放在了首位。
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他首先以身作则,一直以“三管”严格要求自己,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
有一次,根据群众的举报,他带领分局的市场监管执法人员查处一家无照经营农机产品门市,共没收农机产品60余件,案值约10多万元。
当事人三番五次携带礼品登门拜访,希望能网开一面,从宽处理,都被他言辞拒绝了。
随后,他的一个朋友又再三邀请吃饭,想替当事人说情。
他坚决地对朋友说道:“老兄,如果只是朋友相聚吃顿饭,他非常高兴去,要是提起案子的事,那就免了吧!”朋友见他很坚决,笑着说道:“你怎么这么固执,现在都兴这个,凡事都可以变通!”他说:“他要是开了这口子,在你这里变通了,那以后别人都找他变通,他怎么办?”最后,朋友无言以对,被他婉言拒绝了。
一把手提高自身素质,就是在加强队伍的整体素质的建设。
只有一把手以身作则作好表率,才能推进整体队伍素质的提高。
对此,他十分重视对分局干部职工的廉政教育和业务知识培训,在分局内,先后开展了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三转变三服务”活动、“七治七查”活动,“六爱”教育等,增强了干部职工恪尽职守,执法为民的理念,同时,
多次邀请有关单位的学者到分局进行授课,系统地学习WTO知识、计算机知识和执法程序及办案文书制作规范等内容的学习培训,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工作能力和执法水平。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他深刻地感悟到,作为一名基层工商干部,面对新形势,就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忧患意识,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断地开拓视野,增强为企业,为商户服务的理念,将工商管理工作纳入经济发展运行的轨道,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他经常对同志们说:“我们就是企业商户的勤务员,我们的行政执法,市场监管,是为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企业商户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
”2004年8月,山东一家家具厂来武安展销家具,业务员来到分局了解有关展销的情况。
当他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人员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一面派人去给厂家落实展销地点,一面给他们办理活动登记有关手续。
厂家对他们的热情服务十分感动,在十天的展销结束后,他们从山东打来电话说:“你们武安的经济环境好,你们给他们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我们决定在武安设立长期的经营点。
”
其次,为企业排忧解难也是他们的优良传统。
辖区内的私营企业商户张秋山开办的企业生意很好。
想用闲散资金再上个新项目。
当分局获悉市召开招商引资会时,立即通知了他。
在这个会议上,由国家民政部和市民政局做中介,谈成了到柬埔寨开办生产水泥砖项目。
在市区二分局的大力支持下,三个月帮他办齐了资金转出和人员出国手续。
投资120万元在国外建起了三个厂家,预计年可获利14多万美元,张秋山逢人便说工商系统真能为企业办事。
安春朝,陈梅林是二分局管理的个体户,他们夫妇二人有两个双目失明的女儿。
多年来先后为两个孩子治病花去了数十万元。
为了维持生计,他们夫妻来到市区塔南路开起了一家拉面馆,勉强维持了一家人的生活。
但是该拉面馆仅开张五年,就因生意不景气,被迫停业了。
当他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为他们出谋划策,帮助他们开起了卖驴肉的门市,并帮他们办理了营业执照,免除了全部管理费以及其他费用。
面对此情此景,他们夫妇二人激动地说:“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是工商部门的领导给了他出路,给了我们生活的希望,真是感谢他们这些共产党员啊!”听到这些,他感到由衷的欣慰,他们只是做了他们该做的工作,却受到群众这么高的赞誉。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一手托两家。
一方面对企业和个体商户要呵护和服务,因为他们是市场能量的提供者。
另一方面对不法主体要严厉打击,以保护消费者利益,让人民群众得实惠才是一切发展的根本目的。
在任分局长这些年来,
经常勉励同志们:“严格执法,强化市场监管,就是对党负责,对全市父老乡亲负责。
”在平时的工作中,他非常重视消费投诉、纠纷调解。
先后在辖区内的大商场、市场、主要街道、超市等商业集聚的场所建立消费投诉站18处,接待投诉的人员实行培训上岗,形成了辐射全辖区的消费者投诉网络。
既重视了大额纠纷的调解,又将小额纠纷快速调解当成重点来抓,乔小红买鞋纠纷,崔章峰买手机纠纷等小额纠纷的调解,虽然款额在十多元至几百元不等,却反映了他们分局一切为了消费者的良好工作作风。
几年的基层工作实践,他深深地体会到,工作首先要实实在在地做,说的更具体一点就是“手勤、腿勤、脑勤”。
“手勤”即在平是的工作中,要多记录,积极主动的安排工作;“腿勤”要多深入辖区,了解企业商户的具体情况,掌握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脑勤”要善于学习,勤于思想,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工作之余,他还经常在辖区内走访个体商户,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在经营上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通过调研,有针对性地在分局增设了“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处”,从办证到安排摊位、经营开业实行全程服务,成为树立工商部门形象的一个亮丽“窗口”。
武安市二轻工业公司职工宋玉明,下岗后一直待业在家,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创办了一家织布厂,实现了再就业。
宋玉明感激地说:“他作为一名下岗职工,能重新找到工作岗位,多亏了你们的帮助,你们真是他们下岗职工的贴心人。
”到目前,分局已经接待下岗职工200余名,已经为80多名下岗职工找到了工作岗位,为下岗再就业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梅花香自苦寒来”。
多年来,他和同志们一起辛勤耕耘,换来了硕果累累的丰收,为庄严的红盾增光添彩。
他所在的分局荣获各项荣誉达10多项,先后荣获“河北省工商系统先进工商所”、“邯郸市工商局先进基层单位”、“邯郸市青年文明号”、“武安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武安市青年文明号”、“妇联巾帼示范岗”、“行政执法先进单位”、“普法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优化发展环境优秀单位”等多项荣誉。
同时,他本人也荣获各项荣誉30余项,其中被河北省工商局授予“规范市场优秀经济卫士”、“河北省工商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被省局记“二等功”一次;连续四年被邯郸市工商局评为“优秀所长”,先后被中共武安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武安市委、市政府评为“支持私营企业发展先进工作者”、“武安市行
风评议先进工作者”、“武安市抗击非典先进工作者”、“爱国卫生先进个人”,连年被武安市工商局评为“优秀所长”等称号。
面对成绩,面对荣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他很感慨,荣誉只是过去工作成绩的见证,作为新时期的工商人,他们要持开拓进取的精神,朝着更高层次更高目标奋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党旗增辉,为红盾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