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生物学第五版复习资料全
《水处理生物学》考研复习大纲 .doc
《水处理生物学》考研复习大纲2017年9月29日修订一、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水处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水处理生物的分类、特性,掌握其营养、新陈代谢及遗传变异等生理特性;掌握环境因子对水处理中微生物的作用和影响;掌握水处理生物学实验及研究方法;能综合运用生物学及水处理知识分析和解决水处理工程中相关问题。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闭卷考试,总分150,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三、参考书目《水处理生物学》(第五版),顾夏生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三版),周群英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四、试题类型:主要包括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实验题等类型,并根据每年的考试要求做相应调整。
五、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篇水处理生物学基础1. 掌握水处理中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的生长特点;掌握水处理中微生物的种类和特征;了解水处理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2. 掌握细菌、放线菌、蓝藻等原核生物的基本形态结构、繁殖方式、群体特征。
3.掌握酵母菌、霉菌、藻类、原生与微型后生动物等真核微生物的分类、形态结构、繁殖及培养特征,了解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的特性及其在水处理中的作用。
4.掌握病毒的特征、繁殖过程,及其实验室中的控制方法。
5.熟悉微生物的营养、培养基、酶的作用特性、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掌握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6.掌握微生物生长特点及生长曲线,微生物的遗传的物质基础、变异的类型,遗传工程的操作步骤。
7.掌握生态系统概念及特征,微生物之间相互关系,掌握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
8. 了解水生植物种类及其生长特点,了解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作用及生态修复原理。
第二篇污染物的生物分解与转化掌握生物对含氮有机物、不含氮有机物、无机元素的分解与转化;了解污水处理中主要微生物及其作用。
第三篇水质安全与监测了解污水中的病源微生物种类、细菌学检验标准,掌握有害生物检验、监测方法,掌握水中有害生物的控制方法。
水处理生物学总复习
水处理生物学总复习第一章绪论1 什么是微生物包括一群个体微小的、结构简单的无细胞形态或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生物。
一般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大多为单细胞。
2 微生物的共同特性有哪些1 个体小,形态简单;2 分布广,种类多;3 繁殖快,数量大;4 比值大,代谢强5 适应强,易变异。
为什么微生物较其他生物容易变异呢多数微生物为单细胞,结构简单,整个细胞直接与环境接触,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引起遗传物质DNA的改变而发生变异,由于数量庞大,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变异后代,当环境变化时,微生物会大量死亡,活下来的微生物往往会发生结构和生理特性的变异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3 微生物命名常用的双命名法的主要规定依照国际命名法则——林奈Carl von Linne的“双名法”。
例如,枯草芽孢杆菌的学名为 Bacillus subtilis Cohn属名种名命名人4 微生物的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为最基本的命名单位第二章原核微生物1 细菌有哪几种基本形态自然界中常见的形态基本构造球状菌杆状菌螺旋状菌球状菌:呈现球状,按期排列的形式,又可分为数种。
一般直径为~2单球菌分裂后的细胞分散而单独存在的球菌.双球菌分裂后两个球菌成对排列的为双球菌.链球菌分裂是沿一个平面进行,分裂后细胞排列成链状四联球菌分裂是沿两个相垂直的平面进行,分裂,分裂后每四个细胞在一起呈田字形.八叠球菌按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进行分裂后,每八个球菌在一起成立方体形葡萄球菌分裂面不规则,多个球菌聚在一起,像一串串葡萄杆状菌:常呈现短杆(球杆)状一般长1~5,宽度~1多数单个存在,也有成链状螺旋菌:宽度常在~5之间,长度则因为种类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5~15 )螺菌:呈多弯曲弧菌:呈弓形自然界中杆菌最常见,球菌次之,而螺旋菌最少。
一般,幼龄菌和生长条件适宜时,菌体形态正常;老龄菌或在生长条件改变时,细菌出现畸形。
2 细菌革兰氏染色原理及步骤关键步骤革兰氏染色法(Gram stain):细菌的鉴别性染色。
水处理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1.细菌的结构细菌的基本构造有细胞壁、质膜、细胞质区和核区等细菌的一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原生质,核质,内含物。
细菌有特殊结构:荚膜,芽孢,鞭毛,菌毛(纤毛)2.微生物命名常用的双命名法的主要规定.根据生物之间相同或相异的程度以及亲缘关系的远近,可将生物划分为界门纲目属种科双名法规定:每种生物的学名有两个拉丁词组成,前一词为所在属的属名,常用名词(斜体);第二个词为种名,常用形容词(斜体),表示物种的主要特征或产地,第一字母小写。
双名后面克附带名人的姓氏或其缩写(正体)3.4.适合细菌生长的C/N为25:1 特殊的,根瘤菌C/N为11.5 : 1 固氮菌C/N为27.6:15.古菌的概念在分类地位上与真细菌和真核生物并列为三域,并且在进化谱系上更接近真核生物。
在细胞构造上与真细菌较为接近,同属原核生物。
多生活于一些生存条件十分恶劣的极端环境中,例如高温、高盐、高酸等。
古菌形态、细胞结构、代谢、呼吸类型、繁殖及生活习性如下:形态:直角边、几何形状结构:没有肽聚糖代谢:辅酶M、F420、F430呼吸类型:严格厌氧、兼性厌氧、少数好氧繁殖:主要以细胞分裂繁殖,速度较慢生活习性:多生存在极端环境中6. 原生动物常见的有三类:肉足类:(伪足用来运动和摄食)(1)任意改变形状的是根足变形虫,一般就叫变形虫(2)还一种体形不变的肉足类,呈球形,伪足呈针状:辐射变形虫,太阳虫鞭毛类:(1)植物性鞭毛虫:特点是具有坚硬的表膜和副淀粉粒,常见的有绿眼虫杆囊虫(2)动物性鞭毛虫:没表膜。
常见的有梨波豆虫跳侧滴虫纤毛类:(具有明显的胞口)(1)游泳型:草履虫,肾形虫,豆形虫,漫游虫,裂口虫,楯纤虫。
(2)固定型:主要是钟虫类。
二.多选题1.2.营养物质在细胞承担的功能:(1)碳源:碳源的作用是提供细胞骨架和代谢物质中碳元素的来源以及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2)氮源:分两类,有机氮源(如蛋白质,蛋白胨,氨基酸)和无机氮源(如氯化铵,硝酸铵)。
水处理生物学复习题附答案
1.PHB : 是细菌所特有的一种碳源和能源贮藏物, 不溶于水, 溶于氯仿, 可用尼罗蓝或苏丹黑染色。
2.丝状细菌: 铁细菌, 硫细菌和球衣菌又常称为丝状细菌。
这类细菌的菌丝的体外面有的包着一个圆筒状的黏性皮鞘, 组成鞘的物质相当于普通细菌的荚膜, 由多糖类物质组成。
3.光合细菌: 简称PSB, 是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总称。
4.底栖生物:由栖息在水域底部和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游动的各类生物所组成, 是水生生物的一个重要生态类型。
5.原核微生物: 指核质和细胞质之间不存在明显核膜, 其染色体由单一核酸组成的一类微生物。
6.真核微生物: 是一大类细胞核具有核膜, 能进展有丝分裂, 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生物体7.荚膜: 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围的一层粘液性物质, 一般由糖和多肽组成, 把细胞壁完全包围住。
8.芽孢: 某些细菌在生活史的一定阶段细胞内会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 壁厚, 含水量低, 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 称为芽孢。
9.菌落: 在固体培养基上〔〕以母细胞为中心的, 肉眼可见的, 有一定形态, 构造特征的子细胞团。
10.黏液层: 有些细菌不产荚膜, 其细胞外表仍可分泌黏性的多糖, 疏松地附着在细胞壁的外表上, 与外界没有明显边缘, 这叫粘液层。
11.菌胶团: 有些细菌由于其遗传特性决定, 细菌之间按一定的排列方式互相黏集在一起, 被一个公共荚膜包围形成一定形状的细菌集团, 叫菌胶团。
12.衣鞘: 水生环境中丝状菌的丝状体外表的粘液层或荚膜硬质化, 形成一个透明坚韧的空壳。
13.鞭毛: 某些细菌外表伸出的细长, 波曲的附属物称为鞭毛。
14.蓝细菌: 旧名蓝藻或蓝绿藻, 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 革兰氏阴性, 无鞭毛, 含叶绿素〔但不形成叶绿体〕能进展产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
15.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部位, 由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16.溶源现象: 宿主细菌感染噬菌体后, 并不开场合成更多的噬菌物质的一种噬菌体和宿主细菌之间的关系。
水处理生物学总复习
复习处理生物学总水绪论第一章什么是微生物? 1一般包括一群个体微小的、结构简单的无细胞形态或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生物。
在显微镜看到。
大多为单细胞。
下才能微生物的共同特性有哪些? 2比值大,代繁殖快,数量大;4 2 分布广,种类多;3 1 个体小,形态简单;谢强适应强,易变异。
5为什么微生物较其他生物容易变异呢?多数微生物为单细胞,结构简单,整个细胞直接与环境接触,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改变而发生变异,由于数量庞大,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DNA引起遗传物质大量变异后代,当环境变化时,微生物会大量死亡,活下来的微生物往往会发生结构和生理特性的变异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3 微生物命名常用的双命名法的主要规定?依照国际命名法则——林奈Carl von Linne的“双名法”。
例如,枯草芽孢杆菌的学名为 Bacillus subtilis Cohn 命名人种名属名4 微生物的分类单位?“种”为最基本的命名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原核微生物第二章1 细菌有哪几种基本形态?自然界中常见的形态?基本构造?球状菌杆状菌螺旋状菌球状菌:呈现球状,按期排列的形式,又可分为数种。
一般直径为~2单球菌分裂后的细胞分散而单独存在的球菌.双球菌分裂后两个球菌成对排列的为双球菌.链球菌分裂是沿一个平面进行,分裂后细胞排列成链状四联球菌分裂是沿两个相垂直的平面进行,分裂,分裂后每四个细胞在一起呈田字形.八叠球菌按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进行分裂后,每八个球菌在一起成立方体形葡萄球菌分裂面不规则,多个球菌聚在一起,像一串串葡萄杆状菌:常呈现短杆(球杆)状一般长1~5,宽度~1多数单个存在,也有成链状螺旋菌:宽度常在~5之间,长度则因为种类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5~15 )螺菌:呈多弯曲弧菌:呈弓形自然界中杆菌最常见,球菌次之,而螺旋菌最少。
一般,幼龄菌和生长条件适宜时,菌体形态正常;老龄菌或在生长条件改变时,细菌出现畸形。
关键步骤?细菌革兰氏染色原理及步骤? 2:细菌的鉴别性染色。
水处理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水处理微生物学一、填空题1、PHB,中文称____聚β羟基丁酸(盐)_____,是一种___碳___源和能源的贮藏物,其实质是有机物厌氧代谢的产物。
它与____异染颗粒______在生物除磷中发挥重要作用。
2、细菌所需营养物质需要通过___被动扩散_ _、___促进扩散____、___主动动输____、___基团转位___等不同方式进入3、酶是生物细胞中自己制成的一种生物催化剂,酶的活性中心包括__结合___部位与_ 催化__部位。
4、在细菌的内含物中,一般认为___ PHB/聚β羟基丁酸(盐)____和___异染颗粒____与生物除磷有关。
5、酶的活性中心包括___结合______与____催化______两个部位。
6、根据最终电子受体的不同,呼吸类型可分为__发酵___、___好氧呼吸_____与__无氧呼吸_____。
7、经水传播的肠道传染病菌主要有___伤寒杆菌______、___痢疾杆菌______、___霍乱弧菌______。
8、病毒体的主要结构包括蛋白质__衣壳____与____核酸内芯____,两者构成___核衣壳____。
有的病毒还具有类脂质的____被膜/囊膜_____。
9、鞭毛是由细胞质而来,起源于__细胞膜___,是细菌的__运动____器官。
二、选择题1、严格来说,灭菌是指__A __。
A.消灭一切微生物B.消灭病原微生物C.消灭有害微生物D.抑制体内的病原微生物2、细菌的构造可分为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
以下不属于细菌细胞基本构造的为____C_____。
A、细胞壁B、细胞膜C、荚膜D、细胞核3、下面哪个不是水处理中常见的原生动物:____D___。
A、肉足虫B、鞭毛虫C、纤毛虫D、轮虫4、下面关于自养菌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B ___。
A、自养菌都可以通过固定CO2合成有机物B、化能自养菌在固定CO2时需要有机物作为供氢体C、光能自养菌固定CO2时需要的能量,本质上是来源于光能D、某些自养生活的细菌在有机物存在时会转为异养生活5、芽孢是___C_______。
水处理生物学复习资料
1细胞壁是包围在细菌细胞最外面的一层富有弹性的、厚实、坚韧的结构。
功能:固定细胞外形,保护细胞不受损;抗氧化作用;分子筛作用;作为鞭毛的支点。
2细胞膜是一层紧贴着细胞壁而包围着细胞质的薄膜。
主要功能为:①选择性地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和交换。
②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
③合成细胞壁组分和荚膜的场所。
④进行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的产能基地。
⑤许多代谢酶和运输酶以及电子呼吸链组成的所在地。
⑥鞭毛的着生和生长点。
3荚膜或称大荚膜,其主要功能有:①保护作用。
②作为通透性屏障和离子交换系统。
③贮藏养料。
④表面附着作用⑤细菌间的信息识别作用4、生物膜:是一种不可逆的黏附于固体表面的,被微生物胞外多聚物包裹的有组织的微生物群体1菌落:将单个或少量同种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层)时,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如温度、光照等),该细胞会迅速生长繁殖,形成许多细胞聚集在一起且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合体,称之为菌落。
准确地讲,菌落就是在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特征的子细胞团。
2生物浓缩:当吸收速率大于体内分解速率与排泄速率之和时,化学物质就会在体内积累,这种现象称"生物浓缩"作用。
20.生物积累:指同一生物个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生物浓缩系数不断增加的现象。
21、生物放大:指生态系统中,某种化学物质的生物浓缩系数在同一食物链上,由低位营养级生物到高位营养级生物逐级增大的现象3、硝化作用:微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把氨氧化为亚硝酸和硝酸的过程。
4、菌胶团细菌的荚膜融合成一团块内含许多细菌5、质粒:在然色体外或者附加与染色体上的带有特异遗传信息的DNA分子6、种群:一个物种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所有个体的总和在生态学中称为种群7、生物去除:由于微生物细胞、活性污泥等的吸附作用使得化学物质浓度降低的一种现象8:水体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含量过高而引起藻类过度繁殖,使得水质恶化,水环境恶化的现象。
水处理生物学第五版复习资料全
《水处理生物学》习题及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水处理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1)与水处理工程和环境水体水质净化、保持相关的生物种类的形态、生理特性及生态;(2)水中微生物种类间的相互作用;(3)微生物与水中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关系;(4)水中污染物的生物分解与转化机理;(5)生物在水体净化与水处理中的作用机理与规律;(6)水中有害微生物的控制方法;(7)水处理微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等。
2 目前物种的命名都采用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创立的双命名法。
3 微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微生物除了具有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低等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1)种类多。
(2)分布广。
(3)繁殖快。
(4)易变异。
4 水生植物可分为:挺水植物、漂浮植物、浮叶根生植物和沉水植物四大类型。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1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没有真正细胞核的原核生物。
大小一般是几个μm。
2 以形状来分,细菌可分为哪几类?细菌的形态大致上可分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弧菌及螺菌)3种,自然界中,以杆菌最为常见,球菌次之,螺旋菌最少。
3 细菌的细胞结构包括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简单说明这些结构及及其生理功能。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两部分。
原生质位于细胞壁内,包括细胞膜(细胞质膜)、细胞质、核质和内含物。
细胞壁是包围在细菌细胞最外面的一层富有弹性的、厚实、坚韧的结构,具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不受损伤等多种功能。
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有:①保持细胞形状和提高细胞机械强度,使其免受渗透压等外力的损伤;②为细胞的生长、分裂所必需;③作为鞭毛的支点,实现鞭毛的运动;④阻拦大分子有害物质(如某些抗生素和水解酶)进入细胞;⑤赋予细胞特定的抗原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
细胞膜又称细胞质膜、质膜或内膜,是一层紧贴着细胞壁而包围着细胞质的薄膜(厚约7~8nm),其化学组成主要是蛋白质、脂类和少量糖类。
这种膜具有选择性吸收的半渗透性,膜上具有与物质渗透、吸收、转运和代谢等有关的许多蛋白质和酶类。
水处理生物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1、了解微生物的概念及人类对微生物的认识史(答:微生物: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人类对微生物的认识史:史前期(8000年前—公元1676年)(2)初创期列文虎克的主要贡献:认识细菌,解决了第一个障碍;制造50—200倍的显微镜,最大266倍;发表了400多篇论文。
巴斯德的主要贡献:否定自生学说,建立了一系列微生物研究方法。
(3)奠基期(微生物学科)(4)发展期(5)成熟期DNA的发现2、了解微生物对人类发展的进步贡献(了解)答:(一)医疗保健“六大战役”外科消毒术(2)寻找人畜病原菌(3)免疫防治法的应用(4)化学治疗剂的发明(5)抗生素治疗的兴起:弗莱明发现青霉素(6)生物药物(二)工业发展“六个里程碑”(1)自然发酵与食品加工、饮料(2)罐头保藏(3)厌种(4)生物工程的兴起(三)促进农业进步3、掌握微生物的五大共性答:(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强,易变种(5)分布广,种类多第二章原核微生物1、了解球菌、杆菌以及丝状菌的基本结构及形态特征(了解)答:球菌:球状。
杆菌:呈短杆(球杆)状,一般长为1—5um,宽为0、5—1um。
丝状菌:最小与无细胞结构的病毒相似(50nm)最大肉眼可见。
(0.75mm)2、理解革兰氏染色的过程、机理、关键、意义。
(理解)答:过程: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然后酒精脱色,最后用蕃红或沙黄复染。
机理:通过怵然和媒染后,在细菌细胞的细胞壁及膜上结合了不溶于水的洁净紫与碘的打分子复合物。
关键:A.与细胞壁有关B.与细菌的等电点有关意义:3、革兰氏G+和G-的区别?答:(1).G+经染色后细菌细胞仍然保留初染结晶紫的蓝紫色,G-经过染色后细菌细胞则先脱去了初染结晶紫的颜色,而带上了复染蕃红或沙黄的红色.(2).G+细胞壁较厚,单层,组分比较均匀一致,主要有肽聚糖组成,还有一定数量的磷壁酸,脂类组分很少;G-细胞壁分为两层,及细胞壁的外层和内层,外层主要由脂多糖和脂蛋白组成,较厚,内层主要组分是肽聚糖,较薄.4、了解细胞壁、细胞膜的生理功能、各种内含物(细菌细胞)(了解)答:细胞壁功能:(1)保持细胞形状和提高细胞机械强度,使其免受渗透压等外力的损伤(2)为细胞的生长、分裂所必需(3)作为鞭毛的支点,实现鞭毛的运动(4)阻拦大分子有害物质进入细胞(5)赋予细胞特定的抗原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
水处理生物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绪论1.微生物具有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低、种类多、分布广、繁殖快、易变异等特点。
2.生物的六界系统: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病毒界。
微生物涵盖了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核生物(藻类、原生动物、真菌、微型后生动物)、非细胞生物(病毒和亚病毒)3.微生物命名方法采用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创立的双命名法,即微生物学名=属名+种名4.史前期(约8000年前—1676),各国劳动人民,①未见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②凭实践经验利用微生物是有益活动(如酿酒、发面、制酱、娘醋、沤肥、轮作、治病等);初创期(1676—1861年),列文虎克,①自制单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②出于个人爱好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奠基期(1861—1897年),巴斯德,①微生物学开始建立;②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③开始运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思想方法开展研究;④建立了许多应用性分支学科;⑤进入寻找人类动物病原菌的黄金时期;发展期(1897—1953年),e.buchner,①对无细胞酵母菌“酒化酶”进行生化研究;②发现微生物的代谢统一性;③普通微生物学开始形成;④开展广泛寻找微生物的有益代谢产物;⑤青霉素的发现推动了微生物工业化培养技术的猛进;成熟期(1953—至今)j.watson和f.crick,①广泛运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好现代研究方法,深刻揭示微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规律;②以基因工程为主导,把传统的工业发酵提高到发酵工程新水平;③大量理论性、交叉性、应用性和实验性分支学科飞速发展;④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独特实验技术推动了生命科学个领域飞速发展;⑤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促进了生物信息学时代的到来。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形态结构1.细胞的基本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2.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部分;特殊结构一般指糖被、芽孢、鞭毛三种。
水处理生物学复习提纲
水处理微生物复习提纲注意:老师说复习的时候与之相关的也要看,类似的扩展的知识也有涉及,不能以这个为准,要看笔记,以笔记为主,另外考试切记不能作弊,如发现,后果大家都懂的。
希望大家好好复习!1.荚膜2.粘液层3.菌胶团4.衣壳5.芽孢6.单纯扩散7.促进扩散8.主动运输9.基因转位10.遗传11.为什么说土壤是微生物最好的营养基12.真菌有哪些特点13.根据微生物与分子氧的关系将微生物分为哪三类14.核衣壳15.荚膜16.基因突变17.放线菌特征18.新陈代谢19.光合作用20.发酵21.无机盐是微生物不可缺少的一类营养物质,它有有机物中生理功能主要是什么22.生长因子23.酶的催化作用有哪些24.水体自净25.生态平衡26.DNA是如何复制的?27.促使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原因是什么?28.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有哪些区别?2烈性噬菌体30.温和噬菌体31.细胞质膜32.何谓菌落?细胞菌落有何特征?33.放线菌的革兰氏染色是何种反应?其落有何特征34.在废水生物处理中菌胶团有哪些作用?35.酵母具有哪些特点36.酶的激活作用37.酶38.辅基39.辅酶40.酶的活性中心41.酶的催化作用有那些特征42.简述酶蛋白的结构及酶的活性中心43.影响酶活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并加以讨论44.即使酶浓度足够高,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酶促反映的速率并没有增加甚至受到抑制的原因是什么?45.比较运送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四种方式46.ATP的生成有哪些方式47.世代时间48.竞争关系49.互生关系50.共生关系51.拮抗关系52细菌生长曲线可粗分为哪四个时期,各时期有何特点53.影响停滞期长短的因素有哪些54.为什么常规活性污泥法不利用对数生长期的微生物而利用静止期的微生物55.驯化56.遗传57.什么是芽孢,它有何特点58.微生物有哪几种RNA,他们各有什么作用59.基因突变有哪些特点60.活性污泥丝状膨胀61.土壤自净62.土壤污染63.土壤生物修复64.水体自净65水体中微生物的来源有哪几个方面66.好氧生物膜。
老师总结的水处理生物学复习指导要点重点详细
水处理生物学复习指导•第一章绪论• 1 生物物种命名:林奈的双名法• 2 什么是微生物?•3微生物的特点。
•4生物通用的分类单元。
(界、门、纲、目、科、属、种)•5巴斯德及科赫的贡献。
(2)水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微生物的特点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第二章原核微生物•什么是原核微生物?•第一节细菌•什么是细菌?细菌的大小用什么表示?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细菌的基本结构有哪些?•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革兰氏染色:具体操作过程(四步);革兰氏染液四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差别;革兰氏染色机理•细菌是给水与废水处理中最重要的一类微生物!•什么是内含物?知道几种主要的内含物(储藏性颗粒)•什么是荚膜?•什么是菌胶团?菌胶团的作用•什么是芽孢,芽孢的特点?为什么芽孢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
细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什么?•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什么是菌落?•什么是放线菌?典型的放线菌的一般形态构造。
放线菌的主要繁殖方式?•什么是丝状细菌?•什么是光合细菌?•什么是蓝细菌?•知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专营能量寄生)。
••第三章古菌•知道古菌的细胞壁、细胞膜、16SrRNA与细菌和真核生物不同。
了解古菌基本上是生存在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
知道几种常见的古菌。
•知道三域学说•第四章真核生物•什么是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差别?什么是真菌?什么是酵母菌?什么是霉菌。
知道四大类微生物是指什么。
•了解什么是藻类,什么是原生动物、什么是后生动物。
知道污水处理中常见的三类原生动物。
了解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作为指示生物的作用。
•第五章病毒•什么是病毒。
病毒的特点。
知道病毒的大小以nm计。
了解病毒的结构。
知道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
了解病毒是以复制的方式繁殖以及病毒的繁殖过程。
(四步)什么是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
什么是溶源性细菌。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微生物的六大类营养物质指的是什么?什么是自养微生物,什么是异养微生物?什么是生长因子?能作为微生物的能源的物质有哪些?什么是大量元素什么是微量元素?•微生物的四种营养类型?•什么是培养基,培养基配置的原则,培养基的分类。
水处理生物学5
大肠杆菌的T4噬菌体结构(复合对称型)
图5-2 病毒的粒子的基本结构
壳体
核酸 包膜
核壳体
刺突
8
病毒的化学组成 病毒蛋白: 主要功能: A、病毒粒子外壳,保护病毒核酸活性。 B、感染的特异性。 核酸:RNA或DNA 病毒包含体:寄主细胞中,由寄主蛋白质包裹病 毒体形成的聚集体。
脂类和糖类、无机阳离子等。
发现
1892年,俄罗斯 伊万诺夫斯基 烟草花叶病感病因子 (细菌滤器滤过性)
一、病毒的特点
1935年,美国生物化学家 斯坦莱
烟草花叶病毒结晶
1. 个体极小 大多数比细菌小的多,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
到,大小以纳米表示。
1
2. 专性寄生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独立的代谢活动,它们
只能在特定的生活着的寄主细胞中繁殖,脱离了寄 主细胞便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代谢活动。在活体外 病毒不具任何生命特征。
11
的DNA通过尾髓被注入细菌细胞,蛋白质外壳则留在 细胞外。
三、复制与合成
病毒侵入到敏感细胞后,引起寄主细胞代谢发生
改变,生物合成不再由细胞本身支配,而受病毒核酸
携带的遗传信息所控制。病毒利用细胞的合成机构,
如核糖体、酶系统等,使病毒核酸复制,并合成大量
的蛋白质。
12
四、装配与释放
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是分别合成的,因而需要将 它们组装在一起才能成为成熟的病毒粒子。装配就是 将合成的病毒各部分组装在一起成为成熟病毒粒子的 过程。
微生物不断获得营养物质,将其变成细胞组分, 并将废弃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新陈代谢。
一、微生物的化学组成 微生物体内的70~90%为水,剩下的为干物质。
干物质,则主要为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其中,有机 物约占干重的90%~97%,主要为蛋白质、核酸、糖和 脂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处理生物学》习题及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水处理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1)与水处理工程和环境水体水质净化、保持相关的生物种类的形态、生理特性及生态;(2)水中微生物种类间的相互作用;(3)微生物与水中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关系;(4)水中污染物的生物分解与转化机理;(5)生物在水体净化与水处理中的作用机理与规律;(6)水中有害微生物的控制方法;(7)水处理微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等。
2目前物种的命名都采用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创立的双命名法。
3微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微生物除了具有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低等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1)种类多。
(2)分布广。
(3)繁殖快。
(4)易变异。
4水生植物可分为:挺水植物、漂浮植物、浮叶根生植物和沉水植物四大类型。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1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没有真正细胞核的原核生物。
大小一般是几个μ m。
2以形状来分,细菌可分为哪几类?细菌的形态大致上可分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弧菌及螺菌)3 种,自然界中,以杆菌最为常见,球菌次之,螺旋菌最少。
3细菌的细胞结构包括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简单说明这些结构及及其生理功能。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两部分。
原生质位于细胞壁内,包括细胞膜(细胞质膜)、细胞质、核质和内含物。
细胞壁是包围在细菌细胞最外面的一层富有弹性的、厚实、坚韧的结构,具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不受损伤等多种功能。
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有:①保持细胞形状和提高细胞机械强度,使其免受渗透压等外力的损伤;②为细胞的生长、分裂所必需;③作为鞭毛的支点,实现鞭毛的运动;④阻拦大分子有害物质(如某些抗生素和水解酶)进入细胞;⑤赋予细胞特定的抗原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
细胞膜又称细胞质膜、质膜或内膜,是一层紧贴着细胞壁而包围着细胞质的薄膜(厚约7~8nm),其化学组成主要是蛋白质、脂类和少量糖类。
这种膜具有选择性吸收的半渗透性,膜上具有与物质渗透、吸收、转运和代谢等有关的许多蛋白质和酶类。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为:①选择性地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和交换。
②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
③合成细胞壁组分和荚膜的场所。
④进行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的产能基地。
⑤许多代谢酶和运输酶以及电子呼吸链组成的所在地。
⑥鞭毛的着生和生长点。
细胞质是细胞膜包围地除核区以外的一切透明、胶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
其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质、核酸和脂类等。
与真核生物不同,原核生物的细胞质是不流动的。
核区又称原核、拟核,指存在于细胞质内的、无核膜包裹、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
内含物是细菌新陈代谢的产物,或是贮备的营养物质。
常见的内含物颗粒主要有以下几种:⑴异染颗粒。
其化学组分是多聚偏磷酸盐,是磷源和能源的贮藏物,可降低细胞渗透压。
⑵聚β─羟基丁酸盐。
它是细菌所特有的一种碳源和能源贮藏物。
⑶肝糖和淀粉粒,两者都是碳源和能源的贮藏物。
⑷硫粒,它是元素硫的贮藏物。
⑸气泡,存在于许多光能营养型、无鞭毛的运动水生细菌中的包囊状的内含物。
细菌的特殊结构一般指荚膜、芽孢和鞭毛3 种。
荚膜或称大荚膜,其主要功能有:①保护作用。
②作为通透性屏障和离子交换系统。
③贮藏养料。
④表面附着作用。
⑤细菌间的信息识别作用。
芽孢是某些细菌在生活史的一定阶段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休眠结构。
具有壁厚,水分少,不易透水,抗热、抗化学药物、抗辐射能力强等特点。
鞭毛是某些细菌表面伸出的细长、波曲的附属物。
完整的一根鞭毛从形态上可分三部分:鞭毛丝、鞭毛钩和基体。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鞭毛运动引起菌体运动。
4什么是革兰氏染色?其原理和关键是什么?它有何意义?革兰氏染色法操作过程是: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然后酒精脱色,最后用蕃红或沙黄复染。
革兰氏染色的机理一般解释为:通过初染和媒染后,在细菌细胞的细胞壁及膜上结合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大分子复合物。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较高和分子交联度较紧密,故在酒精脱色时,肽聚糖网孔会因脱水而发生明显收缩。
再加上它不含脂类,酒精处理也不能在胞壁上溶出大的空洞或缝隙,因此,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仍阻留在细胞壁内,使其呈现出蓝紫色。
与此相反,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较薄、肽聚糖位于内层且含量低和交联松散,与酒精反应后其肽聚糖不易收缩,加上它的脂类含量高且位于外层,所以酒精作用时细胞壁上就会出现较大的空洞或缝隙,这样,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就很易被溶出细胞壁,脱去了原来初染的颜色。
当蕃红或沙黄复染时,细胞就会带上复染染料的红色。
酒精脱色是革兰氏染色的关键环节。
革兰氏染色法的意义在于鉴别细菌,把众多的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5芽孢有何特殊生理功能?其抗性机理是什么?芽孢的这些特点对实践有何指导意义?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低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抗性。
并且它的休眠能力特别突出。
芽孢之所以具有耐热性可能是因为它含有特殊的抗热性物质--2,6-吡啶二羧酸和耐热性酶。
芽孢的这些特点使之具有以下的作用:① 分类鉴定② 科研材料③ 保存菌种④ 分离菌种⑤ 消毒灭菌指标⑥ 生物杀虫6细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裂殖,只有少数类型营芽殖。
裂殖又分为:二分裂、三分裂和复分裂。
7什么是菌落?菌落就是在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特征的子细胞团。
8什么叫菌胶团?菌胶团在污水生物处理中有何特殊意义?当荚膜物质融合成一团块,内含许多细菌时,称为菌胶团。
菌胶团是活性污泥中细菌的主要存在形式,有较强的吸附和氧化有机物的能力,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般说,处理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其性能的好坏,主要根据所含菌胶团多少、大小及结构的紧密程度来定。
9简述丝状细菌的主要类型,它们的代谢特点及在给水排水工程中的作用。
丝状细菌主要有铁细菌、硫细菌和球衣细菌三种。
10简述光合细菌的特点、分类,其应用领域。
光合细菌是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的总称。
它们以光作为能源,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作为供氢体进行光合作用。
其在生物与环境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主要有以下两点:① 利用光合细菌生产单细胞蛋白和制剂。
② 利用光合细菌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11什么是蓝细菌?其与水质的关系如何?蓝细菌旧名蓝藻或蓝绿藻,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但不形成叶绿体)、能进行产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
蓝细菌与水体环境质量关系密切,在水体中生长茂盛时,能使水色变蓝或其他颜色,并且有的蓝细菌能发出草腥气味或霉味。
某些种属的蓝细菌大量繁殖会引起"水华"或"赤潮",导致水质恶化,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
12支原体(最小生命)、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是三类代谢能力差,主要营细胞内寄生的小型原核生物。
第三章古菌1简述古菌的主要类型。
古菌分为两类,泉古菌和广古菌。
另外未确定的两类(初古菌门和纳古菌门)分别由某些环境样品中的一些菌种和2002 年由Karl Stetter发现的奇特的物种纳古菌构成。
在环境中常见的古菌主要包括:1)产甲烷古菌;2)硫酸盐还原古菌;3)嗜盐古菌;4)嗜热古菌;5)无细胞壁的嗜热嗜酸古菌等。
第四章真核(微)生物1简述真菌的细胞构造。
细胞壁: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多糖,另有少量的蛋白质和脂类。
在低等真菌中,以纤维素为主,酵母菌以葡聚糖为主,而高等陆生真菌则以几丁质为主。
细胞质膜: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其质膜的构造和功能上十分相似,两者的主要差异可能仅是由于构成膜的磷脂和蛋白质种类不同而形成的。
细胞核:在真菌的菌丝顶端细胞中,常常找不到细胞核。
真核生物的细胞核由核被膜、染色质、核仁和核基质等构成。
细胞质:位于细胞质膜与细胞核膜之间的透明、粘稠、不断流动的溶胶,称为细胞质。
细胞器: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微体、线粒体、叶绿体、液泡、膜边体、几丁质媒体。
鞭毛与纤毛:某些真核微生物表面长有或长或短的、呈多毛发状的具有运动功能的细胞器,其中形态较长的、数量较少者称为鞭毛;而形态较短、数量较多者称为纤毛。
2什么是酵母菌?简述其繁殖方式。
酵母菌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
无性繁殖又可分为芽殖、裂殖、产生无性孢子三种。
酵母菌以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或担子和担孢子的方式进行有性繁殖。
酵母菌的生活史:生活史又称为生命周期,指上一代生物个体经一系列生长、发育阶段而产生下一代个体的全部过程。
3什么是霉菌?霉菌的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有什么特点,其功能分别是什么?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一个俗称,通常指菌丝较发达而又不产生大型子实体结构的真菌。
霉菌的营养菌丝伸入营养物质内摄取营养,气生菌丝伸入空气中形成孢子和释放孢子。
真菌孢子的特点是小、轻、干、多,其形态各异,休眠期长,有较强抗逆性。
4什么是藻类?藻类对水环境与给水工程有哪些影响?藻类是具有光合作用色素,并能独立生活的自养低等植物。
根据藻类的形态及生理特性,可将之分为甲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裸藻门、绿藻门、褐藻门、红藻门等。
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
藻类具有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功能,在氧化塘等生物处理工艺中利用菌藻共生系统,其中藻类产生氧气可被好氧微生物有效利用,去氧化分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一样一方面可收获大量有营养价值的藻类,另一方面也净化了污水。
天然水体自净过程中,藻类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藻类对给水工程有一定的危害性。
当它们在水库、湖泊中大量繁殖时,会使水带有臭味,有些种类还会产生颜色。
水源水中含大量藻类时会影响水厂的正常水处理过程,如造成滤池阻塞。
水中即使含有数量很少的黄群藻,也能产生强烈的气味而使水不适于饮用。
5水处理中常见的原生动物有哪几类?它们在污水处理中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污水处理中常见的原生动物有三类:肉足类、鞭毛类和纤毛类。
个体长度一般在100~300μm。
原生动物在水体净化与废水处理中的应用:1) 净化水质作用:动物性营养型的原生动物吞食细菌、有机物颗粒,因此促进了水质净化作用。
2) 促进生物絮凝作用:草履虫等纤毛虫具有生物絮凝作用,促进水体澄清作用。
3) 作为水质处理的指示生物:由于鞭毛虫、肉足虫、游泳型纤毛虫与固着型纤毛虫对生存的水质有一定要求。
其数量的增多、减少,可反映水体的水质好坏。
同时原生动物个体较大,易于观察与分辨。
因此常作为水体无机化和废水处理运转管理的指示生物。
4) 废水处理及水质净化过程原生动物的变动:运行初期出现肉足类、植物性、动物性鞭毛虫;水质处理高峰期出现较多游泳型纤毛虫;水质净化较好时出现钟虫等。
6水处理中常见的微型后生动物有哪几类?它们在污水处理中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常见的微型后生动物主要是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包括轮虫、甲壳类动物和昆虫及其幼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