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了吗

合集下载

国内外产业化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国内外产业化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国内外产业化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一、国内产业化现状
近年来,中国经济腾飞,现代化进程加快,各种产业化进程也在稳步
推进。

如今,中国已经取得了众多发展成就,特别是在制造业产业化方面
取得了巨大进步,成为世界工厂,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制造业产业化发展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制造+”战略。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制造业产业化已取得
了极大成就,智能制造、信息化制造等新技术迅速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企
业数字化及物联网设备的普及度与日俱增,各种机器人技术也迅速发展,
中国制造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二、国外产业化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许多国家也正在加快产业化推进步伐,以促进
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正在大力加强本国
制造业技术改造,推行“智能制造”和“物联网”,以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提高制造业产品品质和能效,采用更加现代的技术。

另外,新兴市场如巴西、俄罗斯也正大力发展制造业,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动社会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

(1)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是近年来发展的一个重点,它把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工业
技术结合起来。

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全景图知识讲解

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全景图知识讲解

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全景图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全景图我国已经进入重化工时代,甚至成为了“世界工厂”, 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高速发展导致需求剧增,需要大量的矿产品及相关的能源与原材料加工制品。

现在我国已成为矿产品第二消费大国和矿产品净进口大国。

我国每年消耗的矿石量达50多亿吨,供需矛盾日趋紧张。

我国已是铁矿石,锰,铜,铝,锌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铅的消费量则居世界第二位。

矿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已占全国所有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6%-19%. 供需缺口不断加大,对外依赖程度逐步上升.美、日等国担心中国崛起,正以各种手法阻碍我国突破能源资源瓶颈,我们必须提高警惕,保障我国的能源资源安全。

而我国当前面临的矿产资源危机已经并不亚于迫在眉睫的能源危机。

上天对中国不厚,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中,近90%都是山脉、沙漠和荒原,只有百分之十几是耕地。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1/5,而人均土地、水、森林、矿产资源等都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几分之一。

特别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问题上,虽然从总量上看,我国已探明的矿藏储量的潜在价值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堪称世界矿藏资源大国,但人均矿藏资源占有量还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2,在世界上排到第80位以后。

而且我国的多数矿种,特别是铁、铜、铝等大宗矿产品,富矿少,贫矿多。

矿产资源分布很不平衡,不利于工业布局。

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

大宗矿产与主要矿产资源除煤以外,不足问题已经很突出。

据新华网2005年5月26日报道:中国现在钢铁、10种有色金属等产品的产量和消费量均已居世界第一位,2004年,我国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达到1398万吨,比上年净增170万吨,同比增长17.53%。

其中:铜206.14万吨,铝683.70万吨,铅181.19万吨,锌251.94万吨,镍7.54万吨,锡11.71万吨,锑12.49万吨,汞424吨,镁42.61万吨,海绵钛4964吨。

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自2002年超过美国后,连续3年总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背景、条件与改变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背景、条件与改变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背景、条件与改变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浪潮席卷整个世界,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产业转移如火如荼地展开。

发达国家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的同时,将制造业特别是生产基地向国外大量转移,中国成为首选地。

中国在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了全球的制造基地,成为了“世界工厂”。

关键词: 世界工厂国际分工全球要素中国制造前言新世纪伊始,以日本为首,东亚以及欧美各国对中国的认识和评价都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

以往,许多人都认为中国是世界潜在规模最大的市场;而现在,他们却发现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

从世界大市场到世界工厂,这不仅意味着我国国际经济地位有了根本性的提高,而且还意味着我国工业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现阶段的中国世界工厂不过是我国迅速成为跨国公司“世界性生产基地”的同意语,中国离真正世界工厂还道路漫长,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因此,必须在保持清醒认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对策,以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世界工厂。

1 中国世界工厂地位形成背景“世界工厂”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它的前提是一国经济融于世界经济,并参与了国际分工;其次,“世界工厂”意味着该国在国际分工中扮演“工厂”的角色。

具体来说:(1)在一段时期内该国的制造业生产相对其他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生产规模和进出口规模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

(2)“世界工厂”是特殊国家的特殊现象,它与工业化不同。

大多数的国家都经历有工业化的进程,但不是每个国家都能成为“世界工厂”。

世界工厂具有两个重要特征:(1)制造业是一批企业和一系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2)不仅在制造业规模和产量上占优势,而且具备很强的研究和开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拥有技术和资本优势。

2 成为“世界工厂”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一是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

工厂离不开劳动力和资本,相对廉价而且富裕的劳动力,先进技术及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所需的原材料,其中充足的资本对成为“世界工厂”至关重要。

关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思考

关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思考

关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思考作者:王兰来源:《现代营销·学苑版》2019年第05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向世界打开国门,在国际贸易舞台上,中国利用本身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成为“世界工厂”,不断向世界各地输送商品。

“世界工厂”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一些问题和影响。

面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又应采取什么措施。

关键词:“世界工厂”;形成原因;影响一、“世界工厂”的涵义及其发展历程何为“世界工厂”?在经济学文献中还没有对“世界工厂”的明确的定义,研究工业经济的专家对“世界工厂”的涵义做了这样的解释和分析。

“世界工厂”,简而言之,就是为世界大规模提供工业品的生产制造基地。

至今为止,英国、美国、日本、中国相继成为“世界工厂”: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出现了蒸汽机,机器工业代替了手工工业,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率,源源不断的货物从英国送往世界各地,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英国的经济腾飞,国家强盛,一时间成为“日不落帝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得美国取代了英国成了“世界工厂”,美国在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内都位居世界前列,强大的制造业带动了美国的经济,美国也成为经济大国,至今美国依然占据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宝座;继美国之后,日本凭借其机械电子产品成为新的“世界工厂”;现今中国取代了日本,成为新的“世界工厂”,承载着“中国制造”标志的产品在各国流通,中国的经济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

二、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1.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低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且劳动力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这一点吸引了许多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来华投资建厂。

许多外资企业在中国建立了工厂,用来组装和生产产品,中国制造的产品销往全球。

在外资企业的投资下,中国的产业开始复苏,中国的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也就代表人们对工资水平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因此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正在减小,近年来外资企业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东南亚市场,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渐向东南亚国家转移。

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结合有关国际贸易现实,分析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喜是忧?

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结合有关国际贸易现实,分析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喜是忧?

经济学09-01班兰秀涛15号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结合有关国际贸易现实,分析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喜是忧?答:喜忧参半。

作为世界工业制成品市场的后来居上者,中国以其丰富的廉价劳动力、上百万有才华的工程师和良好基础设施,已经成为新一代的世界工厂。

毫无疑问,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会对本国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能增加本国的就业率,增加税收,能带动技术的进步,促进GDP的增长。

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增长能拉动全球经济增长,我们生产廉价的商品来满足国内外需求,有助于增进世界各国消费者的福利。

欣喜之余,我们也要仔细审视“世界工厂”给我们带来的弊端。

以下主要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简单分析之。

产品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

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看:⑴在产品创新阶段,应首先在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进行,因为在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以及国内市场容量上这些国家都具有优势地位。

⑵在产品成熟阶段,随着国外仿制品的出现,创新企业就应到海外设立子公司。

西欧经济、技术水平和消费需求与美国比较相似,而生产成本低于美国,所以美国的企业首先投资于西欧。

⑶在产品的标准化阶段,创新企业的垄断优势逐渐消失,生产的相对优势已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和劳动密集型经济模式的国家和地区,一般为发展中国家。

我国正好承担了这一角色,成为跨国公司的世界性生产基地。

在这个过程中,发达国家进行了产品的研发,拥有产品的知识产权,获取的利润最大。

随着产品生产技术的成熟,生产基地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负责产品的生产,同时还需向发达国家支付专利费用。

于此以来,发展中国家在产品生产环节的获利少之又少,陷入了一个“获利少——创新少——获利更少”恶性循环,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更加严重。

再来看一下我们的贸易现实状况。

2012年,欧美外需市场的情况不会有根本性好转,国内各种综合成本上涨的压力也将持续。

我国出口现在面临着综合成本上升的压力,包括劳动力工资的上涨、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土地成本的上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等。

世界工厂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体系

世界工厂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体系

世界工厂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体系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世界各个角落的经济开始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这种趋势不仅加强了贸易和投资,也促进了生产和制造业领域的全球化。

而在这个领域中,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日益突出。

一、世界工厂的崛起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业转移的热门目的地。

该国的低成本劳动力、庞大的市场和政府的优惠政策促进了企业的扩张,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

随着国家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的制造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就连世贸组织也在2018年的一份报告中认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二、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崛起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中国的出口贸易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制造的大量产品被出口到全球各地,尤其是美国和欧洲。

其次,中国作为全球消费市场的兴起,也引发了世界各国对其市场的竞争。

各大跨国公司都在争相进入中国市场,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第三,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影响了其他新兴市场的制造业竞争力。

中国的出现已经使得传统的制造业中心如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制造业受到了冲击。

三、世界工厂的未来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其实并不牢固。

随着中国的国内市场和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外国投资者的注意力也在逐渐转向其他亚洲国家。

如今,越南、印度、柬埔寨和孟加拉等国也在努力争夺制造业领域的优势地位。

此外,中国面临的环境和劳动力成本压力也催生了一些新兴的制造业中心。

例如,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国保持着雄厚的制造能力,而墨西哥、波兰和捷克等国则受益于欧洲、北美和中东地区的经济合作。

综上所述,世界工厂作为一个概念,体现了制造业领域的全球化趋势。

在这个领域中,中国的崛起和经济的发展对全球经济体系具有重要影响。

但是,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世界工厂所在的位置并不稳定。

未来的局势将取决于全球经济的整体趋势和各个国家的竞争力。

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研究

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研究

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研究一当前我国在国际分工的地位1.1 “世界工厂”近几年来,对中国现实国际分工地位的研究已经演化为有关中国是否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讨论和争辩。

所谓“世界工厂”,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有一大批企业和众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主要地位。

能够被誉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应该在重要产业有一批企业群在生产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成为世界的排头兵,其一系列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主要份额,甚至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

对外贸易方式也是进口资源产品或一些初级产品,通过自己国家发达的研发能力和机械制造能力生产出世界所需要的高级制成品,其进出产品的附加值相当高。

世界工厂的形成不仅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制造业的庞大规模和生产的成熟发达,而且显示了这个国家或地区与外部世界的贸易能力,表现为占有世界制造业工业品出口的相当份额。

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曾经提出,在世界经济史上,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先后是英国、美国和日本。

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左右的英国,把世界工业产品的1/3-l/2和世界贸易额的1/5-1/4掌握在自己手中。

19世纪末,发展中的美国也建立起大机器工业生产,美国在电气、汽车、化工、药品等制造领域对欧洲产生了极大的挑战与压力;20世纪70年代,日本迅速崛起,在众多被认为由西方坚不可摧的大企业所垄断的工业部门取得了全球性的领导地位,如汽车、摩托车、手表、照相机、光学仪器、钢铁、造船、履带式雪上汽车、自行车、钢琴、拉链、收音机、电视机、音响设备、计算器和复印机等等,尤其是日本的电子、家用电器和汽车产品席卷全球市场。

上述“世界工厂”的出现同时还伴随着一批主导企业和品牌的诞生及发展,由于这些企业在世界制造业领域的垄断性优势,被誉为“世界工厂”的特定国家或区位因此具有主导世界范围众多制造领域的创新产品、生产潮流和生产标准的领袖地位。

例如,在日本作为“世界工厂”的年代,汽车业的丰田、日产和本田;家用电器业的松下、东芝、三菱和日立;钟表业的精工舍、西铁城和东方表等等厂商和品牌在世界市场上都是耳熟能详的。

中国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市场” 外媒眼中跨越百万亿的2020中国经济

中国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市场” 外媒眼中跨越百万亿的2020中国经济

2021.1.3043CHINA ECONOMIC WEEKLY达到严格的防疫标准,以确保安全生产,在某些情况下,还要追踪工人与陈新称,到2020年3月中旬,诺比克的大约50家供应商几乎全部恢青岛西海岸新区各级职能部门在接到外资企业复工申请后,加紧审核,周到服务,在不到24小时就让企业接到复工通知,还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原材料和产品销售运输等难题,保障辖区中外资企业按时复工复产。

人民视觉 2021.1.3045中国经济周刊CHINA ECONOMIC WEEKLY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市场”《纽约时报》1月18日称,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商,2020年更是扩大了领先优势。

尽管有经贸摩擦和关税,当其他地方的工厂难以满足需求时,美国和欧洲的公司还是转向了中国的零部件和商品。

由于越洋航线变得不那么可靠,中国国内的工厂也转向附近的供应商以取代进口。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一些中国商品的买家并不急于恢复在中国的采购,他们担心自己变得过于依赖中国。

但他们发现,其他的替代品没有中国的这么好。

在澳大利亚,康加食品(Conga Foods)最近推出了一系列本地生产的醋,以减少从欧洲的进口,并激发消费者对本土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该公司董事戴维·瓦尔莫比达(David Valmorbida)说,该公司需要从中国进口玻璃瓶装醋,因为澳大利亚没有合适的瓶子。

瓦尔莫比达说,“如果我们能在澳大利亚找到可靠的生产来源,能生产出我们需要的瓶子,而且价格具有竞争力,那么我们肯定更愿意在当地购买。

”Kleva Health是一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初创企业,销售家用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去年夏天,该公司需要大量的唾液收集管。

这家公司的创始人说,他最初决定的是使用加拿大制造的收集管,但在发现中国制造的收集管更便宜、更精准后,他放弃了原来的计划。

对那些对华销售产品的企业来说,中国的市场也是宝贵的机遇。

包括大宗商品生产商、汽车制造商和奢侈品公司,这些公司在其他地区的销量都有所下降。

哪些国家是世界工厂

哪些国家是世界工厂

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如今经济发展迅速,全世界各个国家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中国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更是让世界各国称赞绝口,尤其在经济方面,那么,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世界哪些国家是世界工厂?美国,日本,英国都已经视为世界工厂,他们经济发展迅速。

世界工厂的标准必须是该国的工业有一系列重要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及其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位居前列,有一大批工业企业成为世界制造业领域的排头兵,它们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世界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发展趋势能够产生重大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经贸活动取得了飞速发展。

200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5098亿美元,外贸在世界排名更跃居到第6位。

同时2001年中国实际吸收外资469亿美元。

2002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超过6000亿美元,吸引外资527亿美元居世界第一。

中国吸引外资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跨国公司投资的首选地。

19世纪前半期,英国得益于工业革命和自由贸易,成为“世界工厂”,英国产品遍布全球,创造了“大英帝国日不落”的辉煌。

然而,到了20世纪初,美国利用第二次技术革命逐渐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并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如今,类似的情况会在本世纪发生在中国身上吗?由于中国制造业生产快于世界平均水平,导致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份额呈不断上升之势。

1980-1997年的17年间,中国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份额从1.4%上升至5.9%,平均每年上升约0.26个百分点,表明中国制造日益成为世界的新生力量。

然而,与北美(27%)和日本(15.8%)比,中国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哪怕只按照“个头”这一项标准,中国实际上也还远远称不上“世界工厂”。

那么,在出口到世界各地的“中国制造”的产品里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由中国的企业制造的呢?事实上,只有中国企业制造的产品再出口到其他国家,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制造”。

跨国公司之所以选择中国作为它的生产和出口基地,是由于中国稳定发展的经济环境、潜在的巨大市场空间、低廉优质的劳动力等等。

中国成为世界的工厂的弊端

中国成为世界的工厂的弊端

中国成为世界的工厂的弊端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已经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认同。

时至今日,印有made in China的产品大面积的占领国外市场,这是值得国人自豪的,这说明中国的经济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是,目前这个简单的世界工厂是有欠缺的,它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只是短期或者说是局部的。

首先,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过多的依靠外来投资,外商看中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国家也给外商提供了相当多的优惠政策(比如说给予外商国民待遇),这在前期对带动GDP增长是有积极作用的。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也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尽管相比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还是很低的,但已经高于其他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比如印度)。

另外,给予优惠政策问题已经被国人质疑,这对民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来说是不公平的,给予外商多年免税减税的优惠使那些竞争力本来就高于国内企业的外企来说更是如虎添翼,在这样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下和外企争夺国内外市场,难度之高,显而易见,也是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的。

国家似乎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局部地区已经决定取消对外商的一些优惠政策,这使得外商的投资成本日益增加,加上先前谈到的与日俱增的国内人力成本,使外商投资的成本和风险陡然增加,遏制了外来投资的积极性,试图依靠外商投资来长期拉动GDP 增长,这本身是行不通的!其次,长期依靠境外市场的国内企业,势必会对境外市场存在依赖性,一旦国际时局变幻发生战争,内战或者其他对中国不利的情况,国内企业小则利润缩水,企业亏损,对那些严重依赖外国市场的企业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我这里有个例子,前几年中国和日本韩国之间的大蒜,木耳等农产品的倾销之争使相当多的国内企业和无数农民遭受损失,由于完全依赖上述两国市场,使这些企业在出现问题时完全没有回转的余地。

当然,弊端不仅仅这两点,还有在高端产品上,中国的差距太大了。

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大公司,竞争力和世界一流水平都相差甚远。

中国制造业在经济全球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制造业在经济全球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制造业在经济全球中的地位和作用宋养琰2003一、世人惊呼: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随着我国经济特别是工业制造业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逐步引起世界广泛的关注,由此而引发的“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的说法不绝于耳。

日本政府于2002年5月8日在公布的2001年《贸易白皮书》中首次承认,日本充当亚洲经济发展领头羊的“雁型结构”已经崩溃,取而代之的是急速发展起来的中国经济。

文中还说:如今在世界市场的份额中,“中国制造”的电器产品已占第一位。

日本的生产大国地位已开始动摇,亚洲已进入大竞争年代。

近期,日本《产经新闻》曾连续发表文章,认为“中国已经加盟世贸组织,巨大的中国市场将进一步开放。

在制造业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在信息技术等最尖端的领域,中国也在摸索…世界标准‟,将在国内外与日美欧展开争夺战,其前哨战业已开始。

”2001年8月2日,新加坡出版的《海峡时报》发表了日本麦金西公司董事长大前研一题为《亚洲的下一个危机:中国制造》文章,。

文章指出,中国制造业将以越来越充沛的活力迅猛发展,而世界其他国家对此还没有做好准备。

文章还认为,除了中国大量闲置的低工资和极具可塑性的工人是这个国家一个非常大的竞争优势外,还有另外三个因素促使中国经济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前发展。

首先是政治体制,由于通过解除对经济的控制,中国已形成了多个具有较大经济管理自主权的地区,如深圳、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大连、天津、苏州等,这些地区的发展速度已经大大超过马来西亚、泰国、韩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的企业所受的制约更远远小于日本、法国和瑞典等国家的国有企业所受的制约;第二是中国的企业家渴望学习,没有沾染自满情绪。

中国正在迅速取代其他亚洲国家花费15年甚至更长时间建立的企业;第三是中国的货币稳定,不存在像困扰墨西哥、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巴西和阿根廷等国那样的币值贬值、经济波动等问题。

世界各国将更加信赖中国和中国产品。

《华盛顿邮报》报道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

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

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

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遍及全球,中国拥有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但是,世界对“中国制造”毁誉参半,中国对自己的“世界工厂”地位褒贬不一。

据称,在国际上将中国称为“世界工厂”的说法最早源自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

再往前追溯,英国、美国和日本以其强大的创新和制造能力,也曾先后扮演过“世界工厂”的角色,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各种产品、机器和设备。

英国于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它创立了以蒸汽机为动力、分工合作与规模生产的近代工厂,掌握了国际分工的主动权,是全球制造中心和财富集散中心。

类似英国,美国也是通过执新一轮工业革命之牛耳而成为“世界工厂”的。

美国用一系列知名品牌来标识自己“世界工厂”的地位,创立了“泰勒制”与“福特流水生产线”,奠定了现代工厂的基础。

战后的日本则是通过“重化学工业化”、“加工贸易立国”和“技术立国”,成为新兴的“世界工厂”。

它不仅实现了企业生产方式的革命,如“丰田模式”,还实现了资本主义组织方式的革命,即所谓“日本式经营”,如终身雇佣、年功序列和企业内工会等。

就英、美、日的历史经验来看,“世界工厂”一般应具备这样一些条件:该国的工业生产能力、研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已位于世界同类企业和行业的前列;工业品出口额必须占到世界总额的较大比例,能影响甚至决定世界市场的供求关系、价格走向及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该国的工业生产不仅为世界大规模地提供各类物品,而且为世界贡献了批量科学技术及全新的管理经验,使世界工业文明跃上新的台阶。

可以说,与昔日“世界工厂”相比,当今中国的“世界工厂”无论从质还是量的方面衡量都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Made in China”长期以来似乎是廉价产品的代名词。

中国目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比例很低,诸多行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超过50%,而作为前“世界工厂”的美国和日本,这一比例却仅占5%左右。

很多无自主品牌、无自主设计、无核心技术的“三无”中资企业,仅靠代工生产来赚取微薄的利润。

世界工厂

世界工厂

“世界工厂”与中国制造业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制造”的产品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仅2001年,中国出口商品额达2660亿美元,其中90%属于工业制造品。

同时,世界500强跨国企业中80%已进入中国,39万家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中国已跃居第二大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家。

有研究报告统计,中国共有包括家电、医药、电子等10个制造行业在内的共80余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

目前中国制造业位居世界第四,已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三大世界级制造区域。

随着经济总量和制造能力的发展,关于中国是否已成为“世界工厂”的议论越来越多,“世界工厂”与中国制造业亦成为WTO架构下世人关注的一大热点。

“世界工厂”究竟是什么所谓“世界工厂”,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有一大批企业和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主要地位。

被誉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应该是重要产业的一批企业在生产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成为世界的排头兵,其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主要份额,甚至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

在世界经济史上,英、美、日先后扮演过“世界工厂”的角色,对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最突出的是,“世界工厂”在科技研发上始终站在世界前沿,掌握着各项制造业新技术,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领导了世界经济和科技走向。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由单一国家制造的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已经很少。

确立研发优势的关键是掌握高新技术产品和技术含量高的传统产品中的核心技术,而这些技术目前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手中。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的专家判断“世界工厂”的概念与以往已大不相同,不再是一个国家孤军奋战。

而是许多国家一起共同打造“世界工厂”。

并且,信息化时代的“世界工厂”,其主要特征与工业化时代已有所区别:它是信息技术革命引起的,与工业化时代的世界工厂的延伸和扩展相互关联。

但不同的是,信息化时代的“世界工厂”并不意味着其一个国家整体制造能力的全面提高,而是更多充当“世界工厂车间”的角色。

有哪些国家被称作是“世界工厂”,为什么?

有哪些国家被称作是“世界工厂”,为什么?

有哪些国家被称作是“世界工厂”,为什么?一、中国:世界制造业大国近年来,中国被称作是“世界工厂”的代表。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占据了全球制造业的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8.6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05.6万亿元,相应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16.3%增加到2019年的27.2%。

这些数据足以证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1. 人口优势首先,中国的人口众多,这是其成为世界工厂的重要基础。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随着亚洲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决定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以利用当地大量廉价劳动力。

2. 完善的产业链其次,中国拥有完善的产业链,从原材料、代工生产到终端组装,各个环节都相对完善。

这为各类电子、机械、食品等制造企业提供了极高的生产效率和制造质量。

3. 政府支持另外,中国政府也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减税降费、投资补贴等政策的实施,鼓励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智能化水平。

二、印度:劳动力数量多,薪资低除了中国,印度也被视为“世界工厂”之一。

虽然印度在制造业规模和发展水平方面依旧落后于中国,但是其大量的劳动力储备、成本优势和政府扶持等因素让印度在全球制造业市场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

1. 劳动力优势印度劳动力稳定增长,人口基数大,可以为制造业提供所需的廉价劳动力。

而且,由于印度的工厂设施集中在城市外围地区,廉价的劳动力在产业升级和城市化方面也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2. 政府支持印度政府在制造业方面也推出了一些政策以支持国内企业的发展,构建完善的制造业发展生态系统,增强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三、越南:成为“新工厂”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制造业的升级换代,越南成为了“新工厂”的代表。

1. 地理位置优势越南邻近中国,拥有12个港口,海路和陆路交通发达。

小企业和跨国公司都可以通过越南的水路和陆路进出口商品。

2. 劳动力成本低越南的人力成本比中国低。

专题:中国是世界工工厂还是世界市场

专题:中国是世界工工厂还是世界市场
这样一个贸易促进和经济转型的模式给中国的经济发 展和国内市场的形成带来了一些不同于东亚经济发展模 式的两个最重要的影响。第一,中国的经济增长, 式的两个最重要的影响。第一,中国的经济增长,尤其 是在过去的10年 是在过去的 年,是在庞大的国有企业部门失去竞争力 而被迫萎缩的过程中实现的。 而被迫萎缩的过程中实现的。而推动这个替代过程的一 个最重要的力量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进入和以外资为 主的制造业的持续增长,而这也是中国在过去的10年能保 主的制造业的持续增长,而这也是中国在过去的 年能保 持贸易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持贸易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这个影响的直接结果是 ,城市大批国有企业的职工因为国有企业失去竞争力和 面对已经大量萎缩的市场而失业回家或者处于半失业的 待岗状态。值得注意的是, 待岗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城市失业人口的增长对 中国新一轮的贫困化已经构成严重威胁。 中国新一轮的贫困化已经构成严重威胁。
•专题介绍 专题介绍
现有的研究发现,在过去的 年 现有的研究发现,在过去的10年,在中国的 外商投资企业是带动中国贸易增长的主要原 特别是,外资企业的出口增长非常迅猛, 因。特别是,外资企业的出口增长非常迅猛, 世纪80年代末 在20世纪 年代末,外资企业的出口在中国 世纪 年代末, 的全部出口值当中还只有5%左右,而到 左右, 的全部出口值当中还只有 左右 而到2001 年底,中国51%的出口是来自于外商直接投 年底,中国 的出口是来自于外商直接投 资企业。 资企业。而其中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企业 的出口又占外资企业出口的一半。 的出口又占外资企业出口的一半。
•专题介绍 专题介绍
• 第二,偏朝东部和东南沿海的外资持续流 第二, 入和以贸易带动的高速经济增长在过去的 10年帮助进一步拉大了东部和南部沿海地 年帮助进一步拉大了东部和南部沿海地 区与大量内地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 收入水平的差距。 收入水平的差距。这个结论已经得到诸多 实证研究的证实。 实证研究的证实。 • 应该不难理解,上述两个影响都对中国国 应该不难理解, 内市场的盘整起着非常不利的作用, 内市场的盘整起着非常不利的作用,甚至 在短期有进一步加剧地方割据的因素。 在短期有进一步加剧地方割据的因素。

简述中国现代化五个特征

简述中国现代化五个特征

简述中国现代化五个特征
中国现代化五个特征:
1. 工业化水平提升: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世界工厂。

2. 城市化进程加速: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逐年增多,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化率逐步提高。

3. 科技创新成果显著: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

4. 全球经济地位提升: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高,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5.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国政治制度和社会管理体制进行了深化改革,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初步形成。

这些特征彼此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整体框架。

由于中国现代化进程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这些特征还将继续发生调整和变化,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年,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作文

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年,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作文

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年,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作文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年。

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2008年10月12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 wto)成员,这意味着我们将享受更公平、更开放的市场环境和法律保障,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与参与度。

2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如一地相信并践行着那句“改革没有先例可循,必须不断探索前进”的箴言。

“中国制造”曾经让全球瞩目,更令西方人羡慕嫉妒恨。

然而,现实很快给出答案:美国汽车遭遇自燃事故;欧洲公路上满是运送液化天然气罐体的卡车……反观“中国制造”呢?不但遭受海外游客吐槽质量问题,还屡次被爆发生严重交通安全事件,诸如上海特斯拉自燃等事故接二连三发生,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焦点之一。

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制造”没能解决好质量问题。

然而,如今的“中国制造”已经华丽转身。

以阿里巴巴旗下品牌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已成长为数字经济领域强大力量,实施智能制造战略,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助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形成庞大的创新引擎,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5%。

在科技创新支撑下,大规模定制、个性化需求也得到最优配置。

从“ madeinchina”到“ homeplant”,短短两年,只用20年,中国由一个“世界工厂”变成了全球创新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中国制造正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

中国为世界做出的贡献越来越多,作出的牺牲却少之又少,除了 gdp 总量占比之外,许多指标远超世界水平。

“ madeinchina”逐渐成为“ newthinking china”,“ MadeinChina”在成为“ China (of) global”后才算完整。

虽说如此,这样的发展速度还不够快。

对于“中国制造”,我们应该思考什么?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每个中国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在全球一般消费类产品中,从小工艺品到冰箱、电视等家电产品,大量中国制造的商品出现在世界各地的超市国商品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5000 亿美元,世界排名第6 位,吸引外商直接投资468 亿美元,在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排名升至第中国家和地区首位。

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世界著名跨国零售集团近年来在中国的采购数量和金额不断上升。

这么多看得绩,令一些外国新闻人士惊叹:中国成了“世界工厂”!国内不少媒体、专家和一些政府官员也表现“激动”,随声附和地产小熊维尼玩具和乔丹气垫运动鞋,到成为全球高科技产业的加工厂,已经是世界制造业基地,中国将作为高利润的先进而崛起,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中国的制造业格局。

似乎一夜之间中国已成了“世界工厂”。

面对“中国是世界工厂”的喧静、理智的思考,为此不妨分析一二。

一“世界工厂”的内涵人们对“世界工厂” (the workshop of the world) 这一称谓并不陌生。

19 世纪后半期,以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的近代产业为机器工业的发源地,以坚船利炮开路,用廉价商品摧毁了一个又一个不发达国家的关卡,把许多国家网罗进英国的原料劳动力供应地。

许多大宗制造品在英国能更为有效地生产出来,比其它任何国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同时具有商业、金融和政治上的国外的竞争对手。

英国的产品一度主导了世界贸易格局,垄断了世界工业生产和销售市场,引领了近代工业发展的潮流。

仅占世界人口2% 左右的英国,一直把世界工业生产的1/3-1/2 和世界贸易的1/5-1/4 掌握在自己手中,没有其它国家能与英了举世公认的“世界工厂”的称号。

到了20 世纪,大英帝国日渐衰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后来居上,取代了英国成英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工业发展历史经验,我们可以感受到,所谓“世界工厂”,就是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已成为世界市场基地。

其主要特点是:有一批企业群和一系列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企业和产业的生产能力、新产品开发经营管理水平、市场份额已成为世界同类企业和同类产业的排头兵,注册专利数相对较多,并在世界市场结构中处于相对垄的存在和发展,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世界市场的供求关系、价格走向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体的出口贸成为贸易大国之一;在科技研发上始终站在世界前沿,掌握着各项制造业新技术,领导世界经济和科技走向。

“世界工厂”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在一段时期内,该国的制造业生产相对其它国家具有比较优势,而不一定需要具有绝对优势,生产规模和进出口国家。

第二,它与工业化不同,是特殊国家的特殊现象。

大多数发达国家都经历有工业化的过程,但不是每个国家都能成先于其他国家开始工业化的进程,这种时间上的优先使其在世界工业革命初期扮演了早期“世界工厂”的角色。

第三,它的创新产品,或者创新的生产组织管理。

总之,成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应该能够带动该国制造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下降和国际竞争力的上升。

从历史经验看,成为“世界工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

工厂离不开劳动力和资本,相对廉价而且富裕的劳动力,先进技术及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所需的原材料,其中充足的资本对成为“世界工厂”至关重要。

二是对外开放的市场环境。

一国经济融于世界经济,并参开放,开放带来资本、技术的自由流动,只有开放的原材料、工业品甚至技术市场才能保证“世界工厂”的正常运行。

三是金融撑。

金融是“世界工厂”得以发展的重要推进器。

有了强大的金融力量,“世界工厂”才有雄厚的基础,同时也更有可能引新的能力。

“世界工厂”必须能够有效地推动技术创新,将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五是政府有效的支持政策。

鼓励生产产业扶助等政策有助于确立“世界工厂”地位。

二中国制造业整体还不是“世界工厂” 不能否认,过去20 多年的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制造业的成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维持在四成以上;财政收入的一半来自制造业;制造业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制造业的出口一直维持在近3/4 的外汇收入。

无论是从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比重,还是扩大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来看,制造业的主体和支柱。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国经济还得靠制造业牵引。

尽管中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问题是中国生产的产品,品种少、档次低、附加价值和技术含量低。

我们认为,虽然发表的白皮书第一次提到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国内也有认同的声音,但目前中国还不是“世界工厂”。

说“中国是世界工厂”还为时过早,其主要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的GDP 突破了万亿美元大关,经济总量跃进世界第6 位,但是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仅有3% 略多一点。

了5000 亿美元,跃居世界第6 贸易大国,但是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仅有3.2% 。

2001 年进入世界500 强排名的中国企企业中没有一家是真正的制造业。

——中国工业产值在全球比重还不够大,工业产品产量大,但是品种少,档次低。

美国排第一,制造业占世界的比重超的比重为15% ,中国世界排名第四,也就占5% 左右。

以钢铁产量为例,中国钢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是其中大量是低档次的建筑种比较少,钢材贸易逆差较大,进口产品主要是IT 业用的、汽车业用的高档板材。

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贸易逆差高达100 多虽然生产出口大量的电子产品,但是它们的核心部件、高附加值的集成电路却主要依靠进口。

造成工业品档次低的原因主要是中能力还较差,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近20 年来,中国经济有较大发展,但真正由中国企业原创的产品相对还不够。

——劳动密集型产品是中国出口的大宗产品,我国已成为世界服装出口大国,但是我国服装业至今还缺少国际市场上公世界上许多名牌服装由我国企业生产,在国际市场销售时用的却是外国商标、外国品牌。

这些出口产品虽然都打上了中国种、设计、销售市场甚至原材料不少是国外客户的。

——我国传统产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如果正视中国的现状,从国情出发,抓住西方国家产业结构变革的机遇,传统产业近几年在发展高新技术浪潮的冲击下,一些有市场优势的传统产业的发展和改造却遭到冷落,而高新技术的发展面临重商而轻科研,轻自主开发、轻制造的误区。

——2001 年中国外贸200 强中,排名前三位的是广东省三家外贸代理公司,出口额分别达到62 亿美元、61 亿美元和37 亿60 亿美元,占出口额前200 家企业出口总值的1/5 强,出口值最大的生产型企业刚过20 亿美元。

尤其不容忽视的是,外贸200 4% 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

外贸200 强企业的名单中,更多的还是著名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分支机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了。

由于我国的生产制造企业往往处于跨国公司生产链的最后一个环节,生产附加值低下的现状有待改变。

按照“世界工厂”的条件来衡量,最乐观地说,目前我国只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日用品等轻纺工业领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组装加工业领域,如家用电器、电脑零部件等领域,已成为世界的制造大国之一,但核心技术还掌握在跨前还不具备成为“世界工厂”的规模和水平。

三对外贸易的特征反映出中国还不是“世界工厂”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道路属于渐进式的,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它具有纵向推进,增量改革,试点推广等特点。

的改革及市场化进程类似,我国对外贸易部门改革的最初动机是鼓励出口,以便支持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并提高外经贸企行的减少指令性外贸计划的范围,扩大地方外贸自主权,以及企业外汇留成,给予地方从事外贸的机会等。

拥有生产要素配置独立的经济利益,为了在与其他地方的竞争中吸引更多的资源,根据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原则使产业结构“轻型化”。

这表具有“短平快”、“两头在外”特点的加工贸易迅速发展。

中国不少制造业都以加工贸易形式进行,真正赚取的加工费很微薄。

实际上在庞大的出口额中,仍然集中于劳动密集型高端产品和自然资源的大进口国,并没有垄断高增值的制造业。

在区域“生产链”的最后一环上,中国进口产品部件,而出口最后费者。

结果中国在发达市场的份额出现爆发性的增长,这其实是重复统计。

由于中国从其贸易伙伴那里的进口额和中国向以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和贸易伙伴实现了“共赢”,消费者受益于更低的中国商品价格,而世界其他国家受益于中国市场贸易的上述特点与“世界工厂”的条件相距甚远。

尽管我国出口贸易中工业制成品已取代初级产品,占据80% 以上的比重,但是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依靠进口零部件和术,从事组装或进料加工的,占很大比重。

我国现在几种主要的家用电器产量已世界领先,但是家电产品的核心技术和部件我们还要意识到,不能仅仅着眼于中国生产了什么,而要看它对外贸易的产品是什么,资本密集型产品并不意味着资是一个中度开放的庞大经济实体,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各约20% ,这意味着80% 的国内市场的需求要靠国内生产来支持重视发展对外贸易关系,但是绝大多数的汽车、机械、电脑和电子配件将仍然是国内生产的,这就体现不出“世界工厂” 中国对外贸易目前还有两个缺陷:其一是总量不足。

据统计,去年进入世界500 强的跨国零售集团的全球销售额超过了品所占比重还不到2% ,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所占比重与曾经作过所谓“世界工厂”的国家相比差距甚远。

其二是技术水平不足链中多处于低端,约一半的出口值是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

在许多采购会上,不少跨国集团采购商是一手拿着技术图纸、单寻找生产商。

去年全球DVD 产量大约3000 万台,中国生产了其中的1400 多万台,然而DVD 的关键技术并不在中国手中,因而就有了中和国外技术开发商的知识产权纠纷。

中国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对外贸易总量不断上升,却是少数进口与出口同时有双位数增长的国家。

总体的贸易顺差很小,在最近几年还持续波动。

目前中国的贸易顺差只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 至2.5% 。

从中国对外贸易口规模的扩大和外汇储备的增加,将由过于注重出口创汇逐步转向外贸进出口平衡,中国不仅仅是千方百计扩大出口,也同市场向全世界开放,所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基本特征反映在中国距离“世界工厂”还有很远。

四微观主体的差距反映出中国还不是“世界工厂”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互相依赖,中国经济确实在飞速发展,但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也未停据着主动地位。

外资转移的只是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当跨国公司将工厂乃至研发中心迁移到中国大陆的时候,跨国公司其的应对战略,那就是通过核心技术的掌握进而掌握规则的制定,再通过规则的制定牢牢掌握住竞争的主动。

在技术方面,中国制造业与外资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就彩电来说,纯平玻璃、电子枪等关键零部件还要依赖进口国家电巨头并不是在一个档次上,没有一个企业能做到日本索尼的水平。

加入WTO 后,在技术、知识密集程度高、品牌价值及经营组织复杂要求高的产业、领域、环节、市场,我国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差距更大,如在高档纺织面料领域,由于对技了解不够,我国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弱;在计算机和家用电器业,我国企业竞争力强的主要是组装环节及国内销售市场,在基重要的应用领域国内企业并不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