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合集下载

提高职校机械类专业实训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

提高职校机械类专业实训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

性 差 ,所 学 内 容 与 企 业 生 产 实 际 严 重 脱 节 ,学 校 的人 才 培 养 质 量 不 能满 足 企业 的实 际 需求 。 二 是 模 式 落 差 。实 训 课 教 学 普 遍 采 用 “ 教 ” 的教 学 普 方 法 ,教 学方 法 单 一 、 相对 死 板 ,实 训 课 堂 教 学 部 分 甚 至
的实 训 计 划 ,将 实 训工 种 细 分成 若 干 个 实 训 项 目 ( 括 内 包 容 、 目标 、 时 间 、器 材 、场 地 及 学 生 分组 情 况 等 ) ,并 制
定 好 实 训 方 案 批 准 后 执 行 ,有 计 划 有 步骤 地 根 据 教 学 项 目 开 展 教学 实训 。在 每 次 上课 前 , 实 训 教师 都 要 根 据 实 训 项 目写 好 实 训 教 案 ,可 以共 同探 讨 ,开 展 集 体 备 课 。 同 时 ,
就 业 后技 能操 作 生 疏 , 专 业 知 识 面 狭 窄 ,工 作 效 率 低 ,试 用 期 长 , 就业 稳 定 性 差 。而 这 ,实 际 上 是 由于 学 生 的技 能
生 开 展 各 种 专 业 工 种 的 岗位 教 育 、安 全 教 育 和 质 量 教 育 , 利 用 案 例 教 学 ,用 许 多 经 验 教 训 让 学 生 知 道 : 实 训 过程 中 不 能 出现 安 全 事 故 ,特 别 不 能发 生人 身伤 亡和 设备 损坏 等 重 大 安全 事 故 。
质 量 的 一 些对 策 。
实 训 的 准 备 工 作 是 搞 好 实 训 教 学 的 基 础 , 也 是 有 效 开展 实 训 工作 的前 提 。 在 开 学之 初 , 实 训 教 师 要 按 照 本 专 业 工 种 的 国家 职 业 资格 标 准 、 实 训 教 学 大 纲 的 要 求 、 学 校

机械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机械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机械产品质量检验标准一、引言在现代化社会中,机械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且对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制定统一的机械产品质量检验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产品制造、性能测试等方面,全面探讨机械产品的质量检验标准。

二、材料选择材料是机械产品质量的基础,合理的材料选择能够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使用要求,选择符合标准的材料。

例如,在制造重型机械时,应选用高强度、耐磨、耐腐蚀的特殊合金材料,并且要求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三、产品制造机械产品的制造工艺直接关系到其质量和使用寿命。

制定机械产品制造的规范和流程,有助于提高产品品质。

在机械产品制造过程中,需要建立合理的质检体系,包括材料检验、加工检验和装配检验等。

此外,实施全程跟踪和追溯制度,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可控。

四、性能测试机械产品的性能测试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针对不同类型的机械产品,可以制定相应的性能测试标准。

例如,对于起重机械,可以通过荷载试验、稳定性试验和安全防护试验等,来评估其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应建立健全的检验记录和报告制度,为产品性能测试提供依据。

五、效果评估机械产品质量检验标准的制定不仅要考虑产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还要考虑产品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性。

在制定机械产品质量检验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国内外的技术标准和市场需求,综合评估产品的质量水平和性能表现。

同时,要不断完善标准,引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六、质量控制机械产品质量控制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

在质量控制过程中,要重视前期预防,加强零部件和成品的检验,建立完善的质量记录和追溯制度。

同时,要根据不同的产品特点和技术要求,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指标,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七、标准修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机械产品质量检验标准也需要及时修订和更新。

对提高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对提高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走上工作岗位后 , 发现实际工作 中遇到的情况与在校所 学 内容 不 大相 同 , 而 无法 迅 速适 应 岗 位工 作 。 从 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教学质量,教 师就不能生 搬硬套教材,应根据学 生的特点、学校 的实际情况及 企 业 的 需 求 来 组 织 教学 。 可 采 用模 块 教 学 、项 目教 学 等手 段 , 按 最 新 的 国 家 标 准 和要 求编 写校 本 教 材 。 同 变 得 生 动 形 象 。 三 、 加 强 实训 实 习 , 激发 学 习兴 趣 时结 合教学大纲与就业取 向,与企业挂钩,加大校企 合 作, 建 立 实 习基 地 , 聘 请 企 业 设 计 业 的 工程 师 、工 理 论 来 源 于 实 践 , 实 践 需 要 理 论 进 行 指 导 。 机 艺 工 程 师 来 校 , 组 织 学 生 进 厂 见 习 , 让 学 生 接 触 企 械 类 专 业 的 教 学 更 是 如 此 , 只有 理 论 和 实 践 很 好 地 结 业 生 产 实 际 , 增 强 动 手 能 力 ,做 到 “ 进 来 、 走 出 请 ( 转 第4 页 ) 下 3
观 、更 实 用 。
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是我 国目前生 产 一 线 上存 在 的十 分 突 出的 问题 。 从 制 造业 比较 发达 的沿 海 地 区看 , 技 术 工 人 短 缺 , 已 成 为 制约 制造 产 业 升级 的 突 出 因素 。 因此 , 作 为 以 培 养 技 术 工 人为 目标 的 中等 职 业 学 校 应 与 时 俱 进 ,适 应 社 会 发展 的需 要 , 培养大批优 秀的技工人才 , 提高我 国劳动 者的素质 。 因此,职业学 校的教学 , 别是机械类专业的教学 , 特 更 应该 “ 以就业为导 向、服 务地方经济为宗 旨” , 更新 教学观念 ,加强实 训及实 习环 节 , 有效 地提高教学质 量 。但是 , 目前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 类专业的教学 除了 教 材 的编 写 跟 不 上 时 代 的 发 展 要 求 之 外 , 教 学 体 系 在 与教学方法上尚有诸多欠缺。表现突出的一点就是在 教 学 体 系 上 没 有 做 到 因 材 施 教 , 堂 灌 输 、 只 管 播 种 满 不管收获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 只重视课堂上的讲授而 忽 视 了课 堂 外 的辅 助 教学 和实 习 操作 。要 改变 现 状 , 中 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教学必须走创新之路。 改进 教 学 模 式 , 提高 教 学 质 量 目前,有 些中等职业学校的生产设备或工艺流程 已经落后多年或被淘汰了,却还在课堂上津津乐道, 让学生实 习。如有些车床是上个 世纪6 年 代的产品, o 精度 很差甚至不能正常车削,加上一些落 后的加工方 法 、检 测 方 法 和 工 艺 流 程 ,这 就 不能 保 证 教 学 的 先 进 性 和教 学 质 量 , 也 就 很 难 培 养 出 适应 现 代企 业 需 要 的 技工人才。许 多中职学校虽然新添置 了数控车床 、数 控 铣 床 、线 切 割 机 床 和 电 脉 冲 机 床 ,甚 至有 的 还 购 置 了 加 工 中心 等 先进 设 备 , 但 是 由 于缺 乏合 适 的教 师 、 合理的教学模式 , 没能发挥 其应有 的作用 , 达不 到预期 的 目的 。此外 , 使用 的现行教材也跟不 上时代的发展 要求,如教材内容安排 不恰 当 ( 例如车完台阶工件后 就 开 始 刃 磨 断 屑槽 ,钻 孔 车 孔 练 习 应 安 排 在 车 圆锥 和 车 成 形面 之 后 等 ) ; 论 课 和 实 习课 脱 节 ; 业 术语 标 理 专 准 没 有 更 新 。 如 此教 学 , 费 资 源 , 效 不 大 。当学 生 浪 收

jy 0001-2003 教学仪器设备产品一般质量要求

jy 0001-2003 教学仪器设备产品一般质量要求
4. 教学仪器设备产品的技术性能应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要求,各项指标应达到设计规定要求,使用寿命、性能可靠性、安全系数等均应符合要求。
5. 教学仪器设备产品的控制系统应稳定可靠,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掌握,允许操作误差应符合标准要求。
6. 教学仪器设备产品的电器安全应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要求,设备内部应符合电气、电子、机械等方面的安全技术要求,配电箱应标识清晰、正确可靠、操作便捷、安全可靠。
7. 教学仪器设备产品的使用寿命,应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符合设计寿命要求,使用指南应清晰明确,便于宣传和推广。
8. 教学仪器设备产品的售保修期、保修责任、保修处理等方面应有明确规定和措施。
jy 0001-2003 教学仪器设备产品一般质量要求
1. 教学仪器设备产品的设计、制造、售后服务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要求。
2. 教学仪器设备产品的包装、运输、保管应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要求,防潮、防震、防腐、防尘等措施应到位。
3. 教学仪器设备产品的外观质量应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要求,无明显缺陷和瑕疵,图案图标鲜明、无误、牢固。

机械制造系列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机械制造系列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培养 满 足未来 需 要 的卓越 工 程师 的关 键 。针 对 系列课 程 的各 主要 教学 环节 及其 特点 ,一方 面 建立 不 同 的教 学过 程 评价 指标 和学 生 能力 的考 核 指标 ;另 一方 面针 对督 学 、教 师 、学生 等不 同的评 价人 员 ,制 定各 自的
中长期教 育改革 和发展规划纲要 (0 0 22 2 1— 00年) 和 《 》 国家 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 1— 0 0 》 2 0 22 年) 0
的重 大 改革 项 目,也 是促 进 我 国 由工 程教 育 大 国迈 向工 程 教育 强 国 的重 大举 措l 1 _ 。吉林 大学 在 2 1 本科 0 0级
【 收 范淑清( 90 ,女 ,吉林长春人 ,吉林大学机械科 学与工程 学院助理研 究员,从事教 学管理研 究。 16 -)

1 9・ 0
对 教 学 的各 个 环节 进行 监 控 和指导 。其 次 ,教 师在 教学 过程 中以及 学生 在学 习的过 程 中 ,要 正 确把 握 质 量
生专业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的重要教学 内容 。
1 构 建 院 系级 的机械 制 造 系列课 程教 学质 量监 控 与评 价体 系
建 立 科学 合 理 的 、系统 的 、规 范 的教 学质 量监 控 与评 价 体 系是 提高 教学 质 量 的基本 保 证 。院系级 教 学 质 量监 控 与评 价 体 系与 每个 教 学环 节 密切 相 连 ,能 与教 师 和学 生保 持零 距离 接触 ,时 刻都 能 对教 学质 量 进 行监 控 I 2 ] 。机械 制造 系列 课程 包 括机 械工 程及 其 自动 化专 业 的重要 专业课 程 及专业 基 础课程 ,如机械 制造技 术基 础 、现 代制 造 系统 、先 进 制造 技术 、数控 加 工与 编程 、C DC M、机 械制造 装 备设 计 、特种 加 工 、机 A /A 电传 动 控 制 、测试 与 传感 技 术 等多 门课 程 以及 课程 实 验 、机 械工 程综 合 实验 、生 产 实 习 、课程 设 计等 实 践 教学 环 节 。对 于 机械 制造 系 列课 程 ,通 过 教学 质量 标 准 的制 定 、教学 质 量监 控 与评 价体 系 的构 建 、建 立 教 学 奖惩 制 度 ,有 效地 监 控教 学 质量 ,切 实 提高 机械 制 造 系列课 程 的教 学 质量 ,满 足 未来 发 展 的需要 ,培 养 出 国际通 用 型卓 越工 程人 才 。 实 现教 学 质量 监 控需 要把 全 员 的积 极性 调 动起 来 。首 先 ,以承担 该 系列课 程 的机械 制 造及 自动化 系 为 依 托 ,充 分 发挥 基 层 教学 单 位 的 职能 ,聘 请 有 丰 富教 学 经 验 的教 师 组成 学 院 和 系两 级 教 学 质量 监督 小组 ,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类平台课程,其任务是让机械类各专业学生掌握机械图样表达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具备识读和绘制图样的能力,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机械基础》《机械加工实训》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26学时+实训2周,11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识图绘图基础知识、测绘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机械专业类行业面向与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学生工程意识、创新思维、规范运用工程语言和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依据课程目标,以及机械专业类技能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的识图、绘图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兼顾职业基础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所需基础知识为主线,结合制图员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将计算机辅助绘图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按照“基本几何形体→复杂几何形体→零件和装配体的表达与识读”的顺序,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应用课程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

1.明确制图规范,能在制图过程中正确应用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形成严谨规范的作图习惯。

2.能运用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作图与识图,理解表面质量要求、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等技术要求的基本含义,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和形体表达能力。

研究型大学机械类精品课程教学的六个基本要素

研究型大学机械类精品课程教学的六个基本要素

研究型大学机械类精品课程教学的六个基本要素摘要:要切实提高高等学校机械类精品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充分重视课程教学的六个基本要素,即讲授、讨论、作业、实践、考核和教材。

本文以清华大学机械原理国家级精品课建设为例,阐述了研究型大学精品课程教学六个基本要素建设的内涵,及其研究型教学理念在六要素中的贯彻体现;从构成课程教学的基本要素出发,探讨了提高精品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精品课程;教学六要素;研究型教学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涉及课程内容的规划与整合、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模式、实验平台、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建设与改革。

但上述教学方面的改革成果最终要落实到课程教学基本要素上实施,因此,本文从分析课程教学基本要素出发,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课程的教学质量取决于课程教学的六个基本要素:讲授、讨论、作业、实践、考核和教材。

清华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其机械类精品课程建设要服从于学校建设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

学校要求建设精品课必须转变教学理念,要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贯彻始终。

近年来,通过对国外著名大学机械类课程教学的深入调研,结合我校工程教育的实际情况,从规范课程教学基本要素入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加强了课程教学和训练主要环节的建设,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融入于课程教学的基本要素中。

一、精品课教学六要素1.课堂讲授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课堂教学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必须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课堂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设计的水平,根据课程教学要求,以及教学资源和科研学术积累情况,精选和组织教学内容。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将讲授内容梳理成几个前后关联的教学模块,设定问题并确定分析问题的思路,选择问题引导、启迪思维的讲授方法。

在教学内容中,注意强化基础,拓宽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处理好“少而精”与“广而新”的关系,注重及时将科学前沿和工程技术的最新发展引入教学,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6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6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附件6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办公室编目录一、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名称 (4)入学要求 (4)学习年限 (4)培养目标 (4)职业范围 (4)人才规格 (4)专业(实训)课程 (6)课程结构 (11)指导性教学安排 (12)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14)实训(实验)装备 (14)说明 (16)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17)CAD 绘图课程标准 (23)机械零件测量课程标准 (27)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 (33)三、专门化方向课程标准普通机加工专门化方向车削加工课程标准 (38)铣削加工课程标准 (47)磨削加工课程标准 (52)钳加工专门化方向普通钳工课程标准 (56)装配钳工课程标准 (61)机修钳工课程标准 (66)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名称】机械制造技术【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学习年限】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各类机械制造企业,培养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冷加工的车工(兼有铣工和磨工操作能力)、钳工(兼有装配钳工和机修钳工操作能力)和计算机绘图等,具有公民基本素养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职业范围】注:所列职业资格证书,均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人才规格】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养●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检索信息的能力●应用计算机处理和交流信息能力●能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能应用AutoCAD软件测绘机械零件图样●能根据图样要求完成机械零、部件加工●能查阅极限偏差表●机械零件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的能力●零件材料与热处理的基础知识●常用非金属材料知识●机床设备维护保养的能力●机床电气基础知识和控制系统知识●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绘图能力普通机加工专门化方向:●机械传动知识●机械加工常用设备知识(分类、用途)●金属切削常用刀具知识●典型零件(主轴、箱体、齿轮等)的加工工艺●设备润滑系统及切削液的应用知识●工具、夹具、量具使用与维护知识●国家职业资格车工(四级)操作技能●国家职业资格铣工(五级)操作技能●国家职业资格磨工(五级)操作技能钳加工专门化方向:●划线知识●钳工操作知识(錾、锉、锯、钻、铰孔、攻螺纹、套螺纹)●机械加工常用设备知识(分类、用途)●金属切削常用刀具知识●设备装配和调试能力●国家职业资格钳工(四级)操作技能●国家职业资格装配钳工(五级)操作技能●国家职业资格机修钳工(五级)操作技能【专业(实训)课程】【课程结构】【指导性教学安排】1.学年制教学指导方案2. 学分制教学指导方案注:1.专门化方向课程教学,建议在实训室采用做学一体化教学方法。

国家标准教学仪器设备安全要求

国家标准教学仪器设备安全要求

国家标准《教学仪器设备安全要求玻璃仪器及连接部件(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 制定简要过程1.1 任务的提出玻璃仪器在课堂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从狭义上说,玻璃仪器指主要在化学实验室用的玻璃仪器,而广义上讲,玻璃仪器还应包括非化学实验室用的、以玻璃为材质的仪器或零部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了培养理论知识高和动手能力强的经济建设人才,伴随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教材改革,增加了许多课堂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实际操作实验的课程,这就提高了对玻璃仪器的安全要求。

而目前在学校和培训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来看,是用社会上的实验室玻璃仪器品种,但又有相当一部分存在质量问题。

安全隐患问题也较多。

然而玻璃仪器至今没有任何安全质量要求的国家标准。

为了保证学校师生的教学安全,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由力学、热学分技术委员会负责制定《教学仪器设备安全要求玻璃仪器及连接部件》强制性国家标准。

经教育部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将该强制性国家标准列入《2003年制修订国家标准项目计划》(国标委计划[2003]37号),项目号为:20030308-Q-360。

1.2 教学仪器设备的安全问题现状2004年教育部委托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有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和部分省市的教育装备主管部门参加的国家标准起草小组。

2004年上半年起草小组对全国37所大、中、小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现状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并就教学仪器设备的生产、销售、使用、管理等问题召开了36场专项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学校领导、各学科负责人和教师、各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和专职人员以及有关省市教育部门的领导共计380多人。

国标起草小组的一些成员还利用教学仪器设备展示会及其它机会,调查了解了一些产品的现状和问题。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深感教学器具从产品、原材料、设计、工艺等在考虑教学安全的意识普遍淡薄,问题是带有普遍性的和比较严重的。

高等职业学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国家标准

高等职业学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国家标准

高等职业学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国家标准高等职业学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国家标准专业名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就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制造企业,从事以下岗位的工作:1.机电设备操作工:各类机电设备(如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生产线、工程机械、仪器等)的操作。

2.工艺员:零部件加工工艺设计、实施与管理。

3.设备维修工:各类机电设备(如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生产线、工程机械、仪器等)安装、调试、维护、维修。

4.设备管理员:各类机电设备(如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生产线、工程机械、仪器等)技术管理与调度。

培养目标与规格面向制造业生产第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现代机械制造及自动控制的理论知识、应用技术和操作技能,从事机械零部件制造与装配、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及维修、自动控制技术应用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1.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受到初步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2.养成诚信、敬业、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法律法规、安全、质量、效率、保密及环保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3.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必备的工程技术基本知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

4.了解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

5.通过英语相应水平考试,具备一定的英语交流能力。

6.通过计算机相应水平考试,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7.能完成机械零部件制造及加工工艺设计。

8.能完成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

9.能完成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生产技术与管理。

10.能完成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职业证书本专业毕业生需取得1-2份由人事与社会保障部门或行业(企业)颁发的以下中级证书:1.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车工、铣工、磨工、钳工;数控机床操作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机床装调工、维修电工等。

机械零件品质检测课程标准

机械零件品质检测课程标准

《机械零件品质检测》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该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与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将实现互换性生产的标准化领域与计量学领域的有关知识结合在一起,涉及机械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质量控制和生产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从事机械工程的技术人员应具备这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技术基础课,它包括:“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两大部分。

“公差配合”属标准化范畴;“测量技术”属计量学范畴。

本课程是将公差配合和计量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互换性角度出发,围绕误差与公差这两个概念来研究如何解决使用要求与制造要求的矛盾,而这一矛盾的解决是合理确定公差配合和采用适当的技术测量手段。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讲课、作业、检测等教学环节,掌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应会用有关的公差配合标准,具有选用公差配合的初步能力,能正确选用量具量仪,会进行一般的技术测量工作,会设计常用量规,为正确地理解和绘制设计图样及正确地表达设计思想打下基础,并为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清楚关于互换性、公差、精密测量及其误差处理等方面的术语及定义;2.了解相关公差标准的内容及特点、标注代号;3.熟悉典型几何量的精密测量方法及量器具使用;二.课程培养目标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从互换性角度出发,通过系统简练地介绍几何量公差的有关标准、选用方法和误差检测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学到有关精度设计和几何量检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研究和处理机械工程技术问题打下基础。

(1)方法能力培养目标1.系统、简练地宣传贯彻国家颁布的几何量公差的有关标准和选用方法。

2.从保证机械零件的互换性和几何精度出发,介绍测量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掌握有关互换性、公差、检测及标准化的概念。

4.掌握公差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标准的规定并能正确选用及标注。

5.基本掌握常用件的互换性规定及常用检测方法。

6.理解计量器具的分类、常用度量指标、测量方法并能正确应用。

关于机械质量检测标准

关于机械质量检测标准

关于机械质量检测标准机械质量检测标准是指对机械产品进行检测和评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定。

机械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因此质量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产品质量、保障用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机械质量检测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到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要求。

同时,还应结合国际标准,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使得国内的机械质量检测标准与国际接轨,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其次,机械质量检测标准的制定应当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在制定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到机械产品的特点和使用环境,明确检测的项目和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应考虑到检测设备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条件,保障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另外,机械质量检测标准的执行应当严格规范,确保检测结果的公正客观。

检测机构和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测工作,不得有任何舞弊行为。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的质量追溯和监督机制,对检测结果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最后,机械质量检测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产品的更新换代,机械产品的质量检测标准也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同时,还应加强对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相关人员的标准意识和执行能力,确保机械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机械质量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产品质量、保障用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机械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高度重视机械质量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工作,共同努力,推动我国机械产品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市级重点专业)专业代码:0512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3年。

其中在校学习2年,顶岗实习1年。

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掌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普通车床、数控车床或普通铣床、数控铣床加工和计算机绘图等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一)职业岗位描述本专业培养掌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普通车床、数控车床或普通铣床、数控铣床加工和计算机绘图等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岗位群与职业资格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六、人才规格(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3.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7.具有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8.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9.具有查阅中、英文技术资料的基础能力。

(二)职业能力1.行业通用能力⑴识读图样能力:具有识读中等复杂零件图、简单装配图、简单电气图的能力;具有计算机绘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图及简单装配图的能力。

⑵手动加工能力:具有手工制作和加工零件的能力(初级)。

⑶车床操作和加工能力(初级):具有编制实施普通车床、数控车床加工工艺的能力;具有正确选择刀具、夹具、量具的能力;具有刃磨常用刀具的能力;具有普通车床、数控车床操作和加工的能力;具有产品技术测量和质量控制的能力。

机械专业学科评估

机械专业学科评估

机械专业学科评估机械专业学科评估机械工程是一门涉及物理学、数学、材料科学和制造工艺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与现代工业密切相关。

在当前的高速发展时代,机械专业的教育和研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因此,对于机械专业进行评估是十分必要的。

一、评估目的1. 为提升教育质量服务机械专业评估旨在为提升教育质量服务,通过评估结果反馈给学校和相关部门,帮助他们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

2. 为保证毕业生素质服务机械专业评估还旨在为保证毕业生素质服务,通过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价,确保毕业生具备应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3. 为提高行业竞争力服务机械专业评估还旨在为提高行业竞争力服务,通过对各个高校机械专业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优势和不足之处,为行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评估内容1. 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机械专业课程设置应该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能够满足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需求。

同时,教学质量也应该得到重视,包括教师水平、教学方法和课堂效果等方面。

2.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机械专业实验室建设应该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能够满足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需求。

同时,实验室管理也应该得到重视,包括实验室安全、设备维护和使用规范等方面。

3. 学生素质与就业情况机械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评估时需要关注毕业生就业情况,并对其就业质量进行评价。

4. 研究成果与科研水平机械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并取得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评估时需要关注机械专业教师和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并对其科研成果进行评价。

三、评估方法1. 文件资料审核评估者可以通过查阅学校和机械专业的相关文件资料,了解其课程设置、实验室建设、学生素质和就业情况等方面的情况。

2. 实地调查评估者可以到学校和机械专业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其教学设施、实验室管理、教师队伍和毕业生就业情况等方面的情况。

机械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版)

机械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版)

机械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版)1概述机械工业是国家工业体系的核心产业,在发展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

没有先进的机械工业,就没有发达的农业和工业,更不可能实现国防现代化。

机械工业担负着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任务,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技术水平与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工业所能提供装备的技术性能、质量和可靠性。

因此,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与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和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机械类专业包括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

主干学科分别包括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机械类专业承担着机械工业专业人才的培养重任,直接影响着我国机械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进而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同时,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所提供的相关教育,对其他工程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

另外,机械类专业的大规模、多需求以及社会的髙度认可,使其成为供需两旺的专业类。

机械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将各种知识、信息融入设计、制造和控制中,应用现代工程知识和各种技术(包括设计、制造及加工技术,维修理论及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使设计制造的机械系统和产品能满足使用要求,并且具有市场竞争力。

机械学科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械的基本理论、各类机械系统及产品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制造原理与技术、测控原理与技术、自动化技术、材料加工、性能分析与实验、工程控制与管理等。

机械学科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和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机械学科基础,拓展和发展了机械学科的研究领域。

总体上,机械类专业更加强调学生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以及机械学科及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融合,更加强调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融合,更加强调学生设计、创新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机械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机械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机械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概述机械工业是国家工业体系的核心产业,在发展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c没有先进的机械工业,就没有发达的农业和工业,更不可能实现国防现代化.机械工业担负着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任务,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技术水平与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工业所能提供装备的技术性能、质量和可靠性。

因此,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与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和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机械类专业包括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

主干学科分别包括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机械类专业承担着机械工业专业人才的培养重任,直接影响着我国机械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进而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同时,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所提供的相关教育,对其他工程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另外,机械类专业的大规模、多需求以及社会的高度认可,使其成为供需两旺的专业类.机械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将各种知识、信息融入设计、制造和控制中,应用现代工程知识和各种技术(包括设计、制造及加工技术,维修理论及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使设计制造的机械系统和产品能满足使用要求,并且具有市场竞争力。

机械学科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械的基本理论、各类机械系统及产品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制造原理与技术、测控原理与技术、自动化技术、材料加工、性能分析与实验、工程控制与管理等.机械学科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和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机械学科基础,拓展和发展了机械学科的研究领域。

总体上,机械类专业更加强调学生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以及机械学科及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融合,更加强调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融合,更加强调学生设计、创新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应不低于50%。
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应不低于30%.
5.2教师背景和水平要求
5.2.1专业背景
从事各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其本科、研究生学历中,至少有一个学历为机械类专业或相关理工基础类专业。
5.2.2工程背景
专任教师中具有企业或相关工程实践经验的比例应不低于20%,从事过工程设计和研究背景的比例应不低于30%。
配备各类图书、手册、标准、期刊及电子与网络信息资源,能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和教师专业教学与科研所需。
6.3教学经费要求
教学经费有保证,生均年教学运行费不低于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能满足专业教学、建设、发展的需要,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稳步增长。
已建专业除正常教学运行经费外,应有稳定的专业建设经费投入,满足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维护更新、图书资料购买、实习基地建设等需求。
人文社会科学类教育应能够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数学和自然科学类教育应能够使学生掌握理论和实验的方法,为学生将相应基本概念运用到复杂工程问题的表述,建立数学模型,并能进行分析推理奠定基础。
学科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与实践环节应能体现以数学和自然科学为基础,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本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1.1.3专业知识
不同专业的课程须覆盖相应的核心知识领域,并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机械工程专业核心知识领域包括: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械制造工程原理与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工程测试及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科学基础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知识领域包括: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械制造工程原理与技术机械系统中的传动与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机械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将各种知识、信息融入设计、制造和控制中,应用现代工程知识和各种技术(包括设计、制造及加工技术,维修理论及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使设计制造的机械系统和产品能满足使用要求,并且具有市场竞争力。
机械学科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械的基本理论、各类机械系统及产品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制造原理与技术、测控原理与技术、自动化技术、材料加工、性能分析与实验、工程控制与管理等。机械学科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和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机械学科基础,拓展和发展了机械学科的研究领域。
然科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毕业后能从事专业领域和相关交叉领域内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生产管理、技术眼务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3.2学校制定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各高校所确定的培养目标必须符合所在学校的定位及专业基础和学科特色,并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1.2.3课程设计
专业主干课程应设置独立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4生产实习
培养学生观察和学习各种加工方法;学习各种加工设备、工艺装备、物流系统或流程型工艺装备的工作原理、功能、特点和适用范围;了解典型零件、部件和设备的加工和装配工艺路线;了解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了解先进的生产理念和组织管理方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开办专业应保证一定数额的不包括同定资产投资在内的专业开办经费,特别是要有实验室建设经费。
7质量保障体系
7.1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对主要教学环节(包括理论课程、实验课程等)建立质量监控机制,使主要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处于有效监控状态;各主要教学环节应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应建立对课程体系设置和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定期评价机制,评价时应重视学生与校内外专家的意见。
数学、物理学的教学内容应不低于教育部相关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基本要求。各高校可根据自身人才培养定位提高数学和物理学(含实验)的教学要求,以加强学生的数学、物理学基础。
1.1.2学科基础知识
学科基础知识被视为专业类基础知识,教学内容应覆盖以下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工程图学、力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等)、热流体(流体力学、热力学或传热学)、电工电子学、材料科学基础等。
车辆工程专业核心知识领域包括: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车辆构造、车辆理论、车辆设计、车辆试验学等。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核心知识领域包括:机械设计基础、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电子、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等。
1.2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各高校应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工程训练、实验课程、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科技创新活动、毕业设计(论文)等。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核心知识领域包括:机械设计及制造基础、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工艺装备、材料成型质量检测、材料成型控制基础等。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核心知识领域包括: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控制理论与技术、传感与检技术、机电系统设计与控制等。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核心知识领域包括:机械设计及制造基础、过程(化工)原理、过程设备设计、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装备控制技术与应用等。
1.2.5科技创新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工程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
1.2.6毕业设计(论文)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创新能力。
选题应符合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工程研究类和工程设计类选题应有恰当的比例,一人一题。
机械电子工程(080204)
工业设计(080205)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080206)
车辆工程(080207)
汽车服务工程(080208)
机械工艺技术(080209)
微机电系统工程(080210)
3培养目标
3.1专业类培养目标
机械类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自
(8)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科特点、行业和区域特色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在上述业务要求的基础上,强化或者增加某些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形成人才培养特色。
4.4.3体育方面
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执行。
5师资队伍
5.1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要求
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专业教学需要,每个专业至少应有10名专任教师,专业生师比不高于24:1。校外兼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应不高于25%。
总体上,机械类专业更加强调学生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以及机械学科及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融合,更加强调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融合,更加强调学生设计、创新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2适用专业范围
2.1专业类代码
机械类(0802)
2.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机械工程(08020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80203)
7.2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毕业生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作为进行质量改进的主要依据。
7.3专业的持续改进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针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工学学士。
4.3参考总学时或学分
机械类专业总学分建议150~190学分。各高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设定。
4.4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4.4.1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执行。
4.4.2业务方面
(1)具有数学、自然科学和机械工程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2)具有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
机械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机械工业是国家工业体系的核心产业,在发展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c没有先进的机械工业,就没有发达的农业和工业,更不可能实现国防现代化。机械工业担负着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任务,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技术水平与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工业所能提供装备的技术性能、质量和可靠性。因此,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与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和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应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或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指导,支持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论文)。
应制定与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相适应的标准和检查保障机制,对选题、内容、学生指导、答辩等提出明确要求,保证课题的工作量和难度,并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导。
2专业类核心课程建议
2.1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由学校根据自身定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自主设置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应能支持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的达成。
(3)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和过程的能力。
(4)具有对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能力。
(5)具有在机械工程实践中选择、运相应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
(6)具有在多学科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
(7)能够理解、评价机械工程实践对世界和社会的影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需要。
培养目标应包括学生毕业时的要求,还应能反映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
培养目标应向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有效公开。
应根据持续发展的需要,建立必要的制度,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并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应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
4培养规格
4.1学制
4年。
4.2授予学位
(3)建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地,吸引学生广泛参与科技活动,提高创造性设计能力、综合设计
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4)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在教学过程中为全体学生提供稳定的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和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