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诫子书
第16课《诫子书》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1-
武 侯 祠 图 片
-22-
武 侯 祠 图 片
-23-
武 侯 祠 图 片
■ 称颂诸葛亮的诗句
-24-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知
——杜甫《八阵图》
识
积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累
——杜甫《蜀相》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 你还知道哪些古代修身名言,请选一个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14-
·
道出了“志”与“学”的关系,“志”是成才的前提 和基础,胸怀大志方能成才。
分
层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这两
赏
句话有什么作用?
析
点明“淫慢”“险躁”的不利之处,从反面补充论述
,使论证更加充分有力。
二
■“文章最后一段话表达了什么?
诸葛亮劝诫儿子要珍惜时光,把握现在,有所作为。
■ “静”与“俭”关系是怎样的?。
文题解读
《诫子书》——“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指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 写给儿子,旨在告诫、劝勉的信。以此为题,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 容,简洁明了。
诫子书
-7-
夫(fú)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dàn
诵
读
bó)/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
词类活用
1.非淡泊无以明志(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明确)
2.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志向)
3.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文
4.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增长)
言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6《诫子书》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广才:增长才干。广,增长。 成:成就。
译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 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无法成就学业。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遂:最终、终于。 枯落: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接世:对社会有贡献。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所住的陋室。
复:又。
何及:怎么来得及。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 守着那穷困的陋室,(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乃:才。
足:值得。 佳:赞赏。
故:所以。
所以:……的原因。
积渐:逐渐形成。
饰:修饰。
行:实践。
告琳,近来我听说你与几位年轻朋友一起讲论学习《书传》,一天 到晚勤勤恳恳孜孜不倦,刻苦努力毫无懈怠,这确实很好,我很高兴。一 个人研究学问,最重要的是看他有没有坚强的意志,而要获得知识学问, 必须靠不断地积累,才可能有更多的收获。这就像山间的细流,是再软 不过的了;但水滴石穿,坚硬的石头却能被它凿穿。再比如小小的蝎虫, 那是再弱小不过的虫子了,可坚硬的木头却能被它咬坏。流水本不是 凿石头的铁凿,蝎虫也不是钻木头的钻子。但是它们都能凭借微小的 形体、脆弱的力量,征服坚硬的东西。这难道不是由于不断地下功夫, 逐渐积累才实现的吗?古训说:“仅仅学而知之,还不值得推崇,脚踏实 地地去实践才值得赞赏。”所以这正是学者爱好各种实践的原因啊!
重点解读
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以 此培养自己的品德。要从淡泊宁静中 下工夫,最忌怠惰险躁。
16 诫子书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字孔明,号 卧龙,琅琊(今山东临沂 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 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 乡侯,谥曰忠武侯;代表 作有《前出师表》《后出 师表》《诫子书》等。 “诫子书”即告诫儿子 诸葛瞻的家书,是诸葛亮 对晚辈的谆谆教诲,也是 他自己在这方面的亲身体 会。
二、声情并茂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 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 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我能翻译
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没有志向 就不能成就学业。 5.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过度享乐就不能振奋精神,暴躁就 不能陶冶性情。
6.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
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 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 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 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
四、合作探究
1.文中的中心论点?从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2.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3.从文中选取一句自己喜欢的座右铭,并简
要说说理由。
五、拓展延伸
淡泊: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陶渊明 立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 惜时: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 ——卢梭 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的时间踟蹰接近, 现在的时间似矢飞去,过去的时间永远静
第16课《诫子书》课件精品
整体感知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
整体感知
2.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他主张以 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志是成 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 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
整体感知
3、“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 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 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诸葛亮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 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 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 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 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 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
背景知识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 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 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 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 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 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朗读节奏 诫子书
分析:多用对偶,精简地传递了作者的意图,鲜明地表述了作者的 观点。精简的表达源于清晰的思想,更易为人接受;句子整齐,读来朗 朗上口,便于记忆。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诫子书》考点精讲课件(2024秋)
16 诫子书
本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告诫、劝勉儿子的信。
篆
隶
楷
简
形声兼会意字。篆文从言,表示用言语向人发出警 告;戒声,戒也兼表警戒之意,表示“诫”是让人产生 警戒之心而不犯错。楷书写作誡,简化作诫。本义是警 告、规劝,让人有所警觉注意。
新课导入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 汉贼明大义,
从惜时的角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告诫我们一定要珍惜 大好的学习时光,不要等到老年一事无成之时才悲叹浪费的时间。
典型考题
1.名句默写。 (1)吟诵诸葛亮的《诫子书》,其中的“__非__淡__泊__无__以__明__志___, __非__宁__静__无__以__致__远___”让我们懂得在淡泊宁静中才会坚定志向, 进而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道理。 (2)《诫子书》中,诸葛亮用“_淫__慢__则__不__能__励__精___,_险__躁__则__ _不__能__治__性__”一句从反面论述不“静”的害处,实际上还是在 彰显“静”的价值。
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说说学完本文之后你有哪些启示和收获。
从立志的角度,“非志无以成学”。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就 不会奋发向上,也无法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青春年少的我们,应 树立自己的志向和梦想。
从学习的角度,“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在日新月异的时 代,我们更需要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走出“舒适区”,不断完 善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yín
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
zào
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suì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柳州中考)下列对[甲]文(《诫子书》)中画波浪线句子朗
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16 诫子书
分读试诵
夫 ,以 ,以 。 非 无以 ,…非 无以 。
夫须 非 无以
则不能
,须
,
,非 无以 。
, 则不能 。
连读成诵
读诵小口诀
一夫带两以,外加两句非无以 二夫跟两须,仍是两句非无以 ,后多两个则不能 三组四字句,两两成双背
展诵亮剑
用最工整美观的书写默 写你能背诵出来的语句
诸葛亮
初读作者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 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背景:这篇《诫子书》是诸
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静以修身,俭 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 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 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 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一门两兄弟 气节万古传
◆他十七岁时,被后主刘掸招为驸马。历任骑都尉、侍 中、尚书 仆射加军师将军等职。西元261年后,与董殿共 同执掌蜀汉军政。西元263年,魏将邓艾入蜀,他率军至 涪迎战。邓艾在阵前写信诱他投降,他怒斩来使。在绵竹 与魏军决战时,由於寡不敌众,壮烈战死。
◆晋太傅王览建议朝廷,召录汉代名臣之后裔到京城任 职,惟他未至。经查访得知,原打算给他封爵,他推辞说 生活可以自给,无才干补国,愿终老於家。晋帝同意了他 的请求。
——句式整齐 富有韵律
自读亲文
要求:1、放声朗读
夫fú 2、结合书下注释给相 淫yín 应的字标音
3、连读三遍
范读增感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练读获能
同桌或前后两人互读 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第16课《诫子书》课件精品
理解 这句话表达了时间的宝贵性 和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年纪 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 随同岁月而丧失,最终凋落 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 贡献。到那时再悔恨又怎么 来得及呢?
拓展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这句话形 象地描绘了时间流逝的无情和意志 消磨的可悲。它提醒我们要珍惜时 间、把握机会,不要等到年老体衰、 意志消沉时才后悔莫及。这种警示 在现代社会中尤为具有现实意义, 因为现代社会节奏快、竞争激烈, 只有珍惜时间、不断努力才能取得 成功。
静以修身
“静”指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修身”指修养身心。
02
俭以养德
“俭”指节俭;“养德”指培养品德。
03
淡泊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04
明志
“明”指明确、坚定;“志”指志向。
05
致远
“致”指达到;“远”指远大目标。
01 02 03 04 05
险躁
“险”指轻薄;“躁” 指浮躁。
治性
“治”指修养;“性” 指性情。
● 拓展:“静”在现代生活中意味着内心的平静和专注,有助于人们在快节奏的社会中保持冷静和 理智,避免被外界干扰所影响。而“俭”则是指节俭和简朴的生活方式,它提醒人们要珍惜资源、 避免浪费,并培养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生活方式。这些品质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有 助于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
遂成枯落
最终变得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05
多不接世
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01
悲守穷庐:只能悲 哀地守着陋室。
02
将复何及:又怎么 来得及呢?
03
四、路漫而求索
04
(一)句子理解与 拓展
05
夫君子之行,静以 修身,俭以养德
第16课《诫子书》课件精品
动词,学习
名词,学业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 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业成功。
才:才干。 广才:增长才干。广,增长。 成:达成,成就。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淫(yín)慢:漫不经心。淫、放纵;慢,懈怠,懒惰。 励精:振奋精神,尽心,专心。励,振奋。 险躁:冒险急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险 , 轻薄。 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一说通“冶”。
读准字音
JIE ZI SHU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 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 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韬慢则不能励精,险 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
读准字音
JIE ZI SHU
一词多义
夫学须静也 学:动词,学 习
非志无以成学 学:名词,学 业
重点句子我翻译
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1、非学无以广才 广:增长 形容词作动词
2、非宁静无以致远 远:远大的目标 形容词作名词
1、险躁则不能治性 古义:轻薄无常 今义:危险 2、非宁静无以致远 古义:屏除杂念干扰 今义:环境安静 3、淫慢则不能励精 古义:懈怠 今义:速度慢
JIE ZI SHU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陆游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杜甫 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文天祥
JIE ZI SHU
诫子书
诸葛亮
第16课《诫子书》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提出论点
正(静)反(躁)论 证(治学、修身)
劝诫惜时勤学
七年级—部编版—语文—第四单元
15 诫子书
第二课时
1、诸葛亮在这段话中,哪句话劝勉儿子要珍惜时光,把握现在?你由 此想到了哪些诗句?
(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 及!(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明日 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4.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这几个条件之 间有什么关系?
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需先立志,之 后必须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就必须确立珍惜时间,刻苦学 习。“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2、诸葛亮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诸葛亮认为,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诸葛亮主张以俭 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就必须 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就必须确立大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 成学)所以,三者中,志是成才的前提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志向呢?必须“宁 静”,即清心寡欲、专心致志(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如此说来,一 个人要想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就必须修养自己的品德,那如何修养品德呢?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看来,“志”是成才的前提,而“修身、养 德”是成才的关键。这也正是诸葛亮的观点所在。
告诫、劝勉之义。
诫子书
即诸葛亮写给儿子的旨在告诫、劝勉的信。
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修身养德。
16 诫子书
非宁静无以致远( 古义: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 ) 散精力 今义:指环境安静
非学无以广才( 古义:增长 今义:广泛;宽广 )
险躁则不能治性(
险,古义:轻薄 治,古义:修养
今义:危险,惊险 今义:治理
)
年与时驰(古义:疾行,指迅速逝去 今义:奔驰,奔跑)
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 例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 具备哪几个条件?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A、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B、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 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课文解读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仔细阅读这句话,思考: 1.诸葛亮写这封信以“君子”做榜样,用意是什么? 2.“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1.诸葛亮写这封信以“君子”做榜样,用意是什么?
因为古代的君子是指品德高尚、学有所成的人,是 一般人学习效仿的榜样。诸葛亮希望儿子也能成为一 名君子。
他是我国人民心目中智慧的化身
课外拓展:
你知道吗?
下边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你能说出 描写了他的哪些具体的事件吗?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 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 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收二川:诸葛亮收复的蜀国两处根据地:东川、 西川
16 诫子书
第四单元
16诫子书
文学常识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品文言文对照翻译
作品主旨
本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主要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浮躁。
记文言知识
1. 重点注释
①诫.(告诫、劝勉)子书.(书信)
②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将发议论)君子
..(有才德的人)之行
③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修身
④非淡泊
..(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明志..(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以
⑤年与.(随同)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⑥遂.(于是,就)成枯落
..(凋落,衰残。
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⑦悲守穷庐
..(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2. 词类活用
①形容词作动词:非学无以广.
才(增长) ②形容词作名词:非宁静无以致远.
(远大目标) 3. 古今异义
夫.
君子之行 古义:f ú,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今义:丈夫
险.
躁则不能治性 古义:轻薄
今义:地势险恶、复杂,不易通过;险要
4.一词多义
成⎩⎪⎨⎪⎧非志无以成.学(完成,实现)遂成.
枯落(变成,成为) 学⎩⎪⎨⎪⎧夫学.须静也(学习)非志无以成学.
(学业) 志⎩⎪⎨⎪⎧非淡泊无以明志.(志向)非志.无以成学(立志)。
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诫子书》
俭以养德
非宁静无以致远
才须学也
非志无以成学
险躁则不能治性
意与日去
第五课:增值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他忠告孩子,人生的投资要想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但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决心和毅力就会半途而废。 你是否想过:一鼓作气的人多,坚持到底的人少的道理?
第四课:学习的力量。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告诉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益处,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诸葛亮不信天才论,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 你有否全心全力的学习?你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
①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
②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③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④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 子 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非澹泊无以明志,( )。 夫学须静也,( ),非学无以广才,( )。淫慢则不能励精,( )。年与时弛, (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02
惜时: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的时间踟蹰接近,现在的时间似矢飞去,过去的时间永远静止。(席勒)
03
当堂检测
(1)解释词语: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 ) ②非志无以成学 ( ) ③非宁静无以致远 ( ) ④年与时驰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约束,不放纵2)节省3)少4)短小5)歉收 6)谦逊
来,表目的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远大的目标就无法学有所成。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诫子书》课件 (共26张PPT)
译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 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 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 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181—234),复姓 诸葛,名亮,字孔明,三国时期 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号卧龙 先生。
诸葛亮
你知道他有哪些事迹吗?
作品简介
《诫子书》家训,家书。高度 概括了作者一生做人的准则,堪 称教子的千古范文。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2、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品析文意:
学生活动一
小组讨论:在诸葛亮看来成为
君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资料助读:
30年后,邓艾率魏军攻蜀,兵至绵竹, 诸葛瞻拒不接受邓艾的高官诱降,英勇 战死,时年37岁。其子诸葛尚一同战 死,时年16岁。
感悟文情:
学生活动二
从《诫子书》中我读出: 他,不仅仅是智慧的化身,更是 一位 的父亲?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 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 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 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 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 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 (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
自然成诵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 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澹泊无以明志,( 才须学也 )。 夫学须静也,( ),非学无以 非志无以成学 广才,(险躁则不能治性 )。淫慢则不能励精 意与日去 ,( )。年与时弛, (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诫子书》课件
持之以恒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称,“夫学须静也,才
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 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 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XXX 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 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 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 成功。诸葛先生的阐述已经十分精辟了,结合 当前的工作实践,恐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 力:
衰亡,都是因为没有能够保持艰苦创业时的俭朴勤俭,一度浪费无 度,放松了思想警惕,就会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其后果是无法补偿 的。例如战国时期的吴国,吴王夫差 整天迷恋于美貌的西施,不再理 朝治和加强国防建设,结果在派兵攻打别国时,被越王勾践乘虚发兵 灭掉吴国,导致吴王夫差自杀,国人流亡的惨状。俭朴勤俭,时刻警 醒是多么的重要啊!
诫子书(邱民亭作品)
新版七年级上册16课《诫子书》
积累单音节字词
夫(fú ) 遂(suì ) 庐(lú )
积累双音节词语
修身
养德 淫慢 (yín ) 励精 险躁 治性
朗读美文
诫子书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 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 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 志/无以成学。淫(yín)慢/则/不能励精,险 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 (suì)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 /复何及!
资料助读:
30年后,邓艾率魏军攻蜀,兵至绵竹, 诸葛瞻拒不接受邓艾的高官诱降,英勇 战死,时年37岁。其子诸葛尚一同战 死,时年16岁。
主题归纳
本文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
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
最忌“淫慢”“险躁”
感悟文情:
从《诫子书》中我读出: 他,不仅仅是智慧的化身,更是 一位 的父亲?
一词多义
行:
夫君子之行 行为操守 行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词类活用 非宁静无以致远
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大目标
Hale Waihona Puke 品析文意:小组讨论:在诸葛亮看来成为 君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A、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对照文下注释,翻译课文。
1、自译与质疑相结合。
2、补充注释:
行:行为操守;
才:才干
成学:学有所成
遂成枯落:最终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有才德的人的行为操守,(依靠) 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依靠)节 俭来培养品德。
第16课《诫子书》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23)
情景导入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罗隐)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 “羽扇白纶巾,堂堂六尺身。”(项安世)
这些诗句在赞颂哪位名士?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的谆谆教诲。
学习目标
1.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 2.把握文章脉络,理清思路,体会文章主旨。
驰,意与日/去,遂(suì)/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
穷 人困住潦的倒 陋之 室。又怎么来得及。
庐,将/复何及!
整体感知
【译文】有道德有修养的人的行为操守,以屏除杂念和干扰, 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培养品德。能内心恬淡,不 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宁静专一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 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才干必须通过学习。不学习就无法 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不能振 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 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最终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大 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潦倒之人 住的陋室,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增长。
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整体感知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放纵懈怠。淫, 振奋精神。 轻薄浮躁。 修养性情。
放纵。慢,懈怠。 励,振奋。 险,轻薄。 治,修养。
淫(yín)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
疾行,指迅
凋落,衰残。比喻人 大多对社会没
速逝去。
年老志衰,没有用处。有任何贡献。
重难讲解
4.课文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请分析下面句子妙处。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6-诫子书(共42张ppt)
1.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以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修养,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 高尚的品德。
2.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不 平和清净、集中精神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三、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 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语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正反阐述,对比鲜明。
文章从正(静)反(躁)两方面论证了治学、修身的条
件,劝诫儿子惜时并有所为。同时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
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
“躁”字,对比鲜明。
拓展迁移
诸葛亮的鹅毛扇
诸葛亮的鹅毛扇代表着智慧和才干,所以在有关诸葛亮的戏曲中,孔
明总是手拿鹅毛扇。 关于鹅毛扇,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黄承彦的千金小姐黄月英并非
可以为师矣( 介词,凭借 )
◆词类活用
非学无以广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广 )
非志无以成学(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成 )
非宁静无以致远( 形容词做名词,远大的目标 )
◆文言句式
倒装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宾语前置,即“以静修身, 以俭养德”)
课文解读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仔细阅读这句话,思考:
他手不离扇的原因。
课后作业
仔细阅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说一说学习了 这课之后有什么启发。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互相质疑解难,尝试翻译 课文。 品德高尚的人的操守,以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修养,以俭朴 节约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法明确 自己的志向;不平和清静、集中精神,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振奋精神。励,振奋。 修养性情。治,修养。 岁月。
第16课《诫子书》课件精品
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 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 帐里,变金木土y爻áo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君子 忠臣 智者
慈父
诸 葛 亮
学习目标
一 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二 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 三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和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培养“静以 四 修身,俭以养德”的良好品质,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
去 太丘舍去 ——动词,离开
日始出时去人近 ——动词,距离
古今异义
淫慢则不能励精 古义:懈怠。 今义:迟缓,速度低。
险躁则不能治性 古义:轻薄。 今义:危险。
参考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内心恬淡、不 慕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 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 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 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 纪随同时光而急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最终 年老志衰,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 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词类活用
非宁静无以致远 形容词作名词,远大目标 非学无以广才 形容词作动词,增长 非志无以成学 名词作动词,立志
一词多义
学 非学无以广才——动词,学习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业
时 年与时驰——名词,时光
元方时年七岁 ——副词,当时 意与日去 ——动词,丧失
zhān
一般认为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诸葛瞻八岁时已通天文,晓地理。他认为像他父亲这样 的人才,应该过荣华富贵的生活。这种想法让诸葛亮极 为担忧,他担心儿子的早慧会使,恐不为重器耳。” ——《与兄瑾言子瞻书》
16、诫子书(教学)解析
深入探究
8、诸葛亮几千前前对儿子说的话, 今天还有意义吗?你如何理解?
拓展:惜时诗句、故事: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 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 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 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 确的时间安排。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美国人说, 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 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爱迪生珍惜时间的故事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 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 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 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 五丈原前,点三十九盏明灯,一心 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 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 偏能用火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诫子书
导入一他有济世爱民之心,经天纬地之才,“智绝千古”,特别是隆中决策,高瞻远瞩,不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可谓“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引后世无数英雄竞折腰,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他是谁?他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的事迹可谓家喻户晓,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
导入二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其中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一部小说,下面请几位同学说出《三国演义》中几个印象深刻的人物的姓名.(刘备、曹操、孙权、张飞、关羽、诸葛亮等)说到诸葛亮,谁能说几个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名称?(草船借箭、七擒孟获、舌战群儒、空城计、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等)千百年来,诸葛亮已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但是今天我们不谈他身为蜀国丞相在治理国家时的鞠躬尽瘁,也不谈他作为军事家在指挥千军万马
作战时的运筹帷幄和神机妙算,今天我们就谈谈诸葛亮在家中,作为孩子的父亲,是怎样教育他的孩子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封诸葛亮给他儿子写的书信——《诫子书》.
导入三同学们步入初中已经很长时间了,我想,对大部分同学来说,最为关注的莫过于学习进步、成才成学.那么,怎样才能成功成才呢?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高人,他就是蜀汉名相、智慧化身的诸葛亮.相信通过和他的对话,你一定在学习和修身养性方面有很多
收获!
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了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
1.宁静的力量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不能够静下来,则无
法有效地计划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宁静专一.
2.节俭的力量
“俭以养德”——他告知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有规律的俭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
3.计划的力量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告诉孩子要计划人生,不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静下来,才能够把将来细心计划妥当.
4. 学习的力量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他告诉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裨益,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
5.立志的力量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他忠告孩子,人生要想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长自己的才干.但学习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就会半途而废.
6.速度的力量
“淫慢则不能励精”——他警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地掌握要点.快人一步,不但容易实现理想,而且有更多的时间去修正与改善!
7.性格的力量
“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忠告孩子,太过急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心理学家说:“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作出种种平衡取舍,要“励精”,也要“治性”.
8.时间的力量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他警告孩子时光飞逝如梭,意志力又会被时间消磨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唯有抓住每分每秒.
9.勾画语句,提炼精髓
重点语句翻译:
(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学习必须静心,才干需要学习,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文: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1.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全文总共86个字,用语简明,用意却很深刻.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在这86个字里面,我们读到了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超脱的力量:“非淡泊无以明志”;好学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励志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速度的力量:“淫慢则不能励精”;性格的力量:“险躁则不能治性”;惜时的力量:“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全文短小精悍,辞约意丰.
2.不事雕琢,说理平易近人
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文章文字清新雅致,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用自己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以慈父的口吻教导儿子,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短短几十字,传递出的讯
息,比起长篇大论,诫子效果好得多.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
本文是修身立志的名篇,是作者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1.诸葛亮简介(详见光盘内容)
2.写作背景(详见光盘内容)
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选入理由:
本文通过周公对前往鲁国的儿子的告诫:贵为君王者,更应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乃至精神内敛,重才不露,大智若愚,揭示了守业之难以及礼贤下士是守业的根本保证.
1.我们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觉得,对于生命持一种无忧无虑的淡泊态度,将抵偿他自身的一切缺点.——威廉·詹姆斯2.完美的行为产生于完全的无功利之心.——切萨雷·帕韦泽
3.志不行,顾禄位如锱铢;道不同,视富贵如土芥.——《宋史·隐逸列传》
4.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资治通鉴》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6.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渡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