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植物资源化学(陈嘉川[等]编著)思维导图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植物与土壤》思维导图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植物与土壤》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661e48d2cc175527062208bd.png)
第4 章植物与土壤思维导图目录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岩石风化因素:风、流水、温度的剧烈变化、化学熔迎作用、生物的作用如图用相同体积的铁块来替代土壤块,测出两次用水的量,求出体积土壤生物燃烧干燥的土壤,质量会变小从岩石到土壤测量土壤空气的体积分数士康的成分M证明土壤中有水的实哈证明土壤中含有机物的实验证明土壤中含无机盐的实验试管口出现了水滴土壤浸出液先通过I /过滤,收集滤液,I \ /然后放入蒸发皿]绛中,用酒精灯加热I X 蒸发,蒸发皿中出现白色结晶物土壤主要由矿物质、腐渣质、水和空 气等物质以及多种物质组成 土壤主要是由矿物质颗粒构成的(占固体95% ) 矿物质颗粒的大小是影响土壤结构卜土壤颗粒 和功能的最重要的因素 砂粒(粗)、粉砂粒、黏粒(细) 砂土类土填 砂粒多,跖粒少.土壤颗粒较粗 ±»土场的类型黏土类土壤黏粒、粉砂多。
土壤颗粒较细曲+必+格. 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 疆士T ™ ;量。
土填质的较均匀黏土类土壤黏性最强,砂土类 土壤黏性最弱 位大的,空隙大,透水性好 e 土壤渗水性 土壤黏性 心 不太疏松,也不太独。
通气、 砂士心壤、透水,能保水、保肥透水性强,保水性差❷土壤保水性 空隙越大,通气性越好 ❷土壤通气性土壤性状之间的联系鹿踞疏松,不易黏结,通 气、透水性能强,易 干旱。
有机质分解 快r 易流失既通气、透水,又保 水、保肥,能为植物 生长提供充足的水 分、空气和有机质,湿时黏.干时硬。
保水、I 保fl 巴能力强,通气、透水性能差根毛区根系对植物起到固定作用,另外每条根无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分根冠:壁薄、细胞排列外松内紧。
保护分生区:壁商、核大、质浓、空。
分裂伸长区:停止分裂,生长较快。
伸长根毛区:表皮细胞向外凸起,形成根毛,扩大吸收面积。
是吸收的主要部位最主要是氮、匿、钾元素.其它镁、硫等氮:合成直浪系和须唳系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原料磷: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开花等钾:使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和运输缺氮值株矮小,叶色发黄缺少症状I缺磷植株暗绿帚红缺钾植株矮小,叶上有褐斑无土栽培:提供它所需的水和无机盐开囿定根据细胞液浓度差异一外树皮、内树皮(内恻为韧皮部)木质部形成层树皮包在茎的外层,分外树皮和内陶皮.对植物具有断作用初皮部位于树皮靠近木质部的部位,韧皮部中含有起输导作用的筛管髓位于茎的中央.其细胞体积较大. 具有储藏营养的作用在切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就是能用手剥开树皮的地方)有形成层。
初中化学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思维导图之欧阳美创编
![初中化学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思维导图之欧阳美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371bb3fc2f60ddccdb38a02f.png)
初中化学总复习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思维导图双城区兰棱镇第一中学孙淑荣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不足1%水资源海水占地球总水量的96.5%;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为什么水资源匮乏?①用水量增加②水污生活中一水多用案例:淘米节约用水: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爱护水资源工业上: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水污染物农业: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工业: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防止水污染:农业: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生活: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水的净化净化方法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作用是:既能过滤又能吸附一些溶解性的杂质,出去臭味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取样加入用肥皂水,搅拌。
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C .硬水软化的方法:实验室:蒸馏 生活中:加热煮沸D .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A.装置―――水电解器 电源种类---直流电B.加入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水的电解速度C. 化学反应: 2H2O 通电 2H2↑+ O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体积比: 2 :1 (为什么体积比有时大于2:1氧气?)质量比: 1 : 8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电极消耗氧气)E 水通电分解的微观实质是:水F 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1)通电分解 2H2O 通电2H2↑+O2↑水的化学性质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 + CaO==Ca(OH)2(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电解水的实验5、其他(1)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初中化学各单元课标要求及思维导图
![初中化学各单元课标要求及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838fcd2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e.png)
初中化学各单元课标要求及思维导图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本单元主要介绍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和化学反应的本质,以及基本的实验操作和化学品的使用意识。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的科学,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包括原子结构的改变、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能量的释放或吸收等。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物质的转化,不同的反应会产生不同的物质,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在实验操作中,学生需要学会简单的仪器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操作,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安全操作。
同时,也需要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品的意识,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本单元主要介绍空气的主要成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以及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等。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组成的,其中氧气是人类生命活动必需的气体。
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如燃烧、腐蚀等。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模仿操作来制取氧气。
此外,本单元还介绍了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以及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等。
学生需要能够利用这些反应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同时,本单元也介绍了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以及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需要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本单元主要介绍物质的微粒性和构成物质的微粒,以及原子、分子、离子等的性质和作用。
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其中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学生需要能够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并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等。
此外,本单元还介绍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以及元素的分类和周期表等。
学生需要能够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并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本单元主要介绍水的组成、净化方法、水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以及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思维导图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0e106a6359eef8c75fbfb3f6.png)
与结果进行比较比较 不做处理
实验组(experiment group)
种内关系
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
生物之间的关系
种间关系
互利共生 寄生关系 捕食关系
种间竞争
森林
能够净化空气
第3节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地衣
能够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
测量
第4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在自然界中 环境是指生物周围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保护色(Protective Coloration)
有机物+氧气
光照+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starch+oxygen
light+chloroplast
carbon dioxide+water
光合作用的公式
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太阳提供的光能 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 并且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
上表皮
叶脉
对于每个生物来说 除了它自身以外 周围其他的一切因素构成了影响它的环境因素
阳光
空气
非生物因素(abiotic factor)
水
土壤
温度
生物因素(biotic factor)
由周围其他生物构成的
除了要观察的一个因素外 其他因素都必须相同的一组实验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第2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对照实验
对照组(control group)
缺氮
缺乏无机盐的症状
植株不高 叶子边缘像火烧一样 生长不旺盛 最后干枯
缺钾
植物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用过根和土壤里吸收来的
水往盐浓度高的流
2019年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4章-思维导图【1】(含答案)
![2019年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4章-思维导图【1】(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68bf2e763231126edb11c9.png)
化学·必修2(人教版)本节知识图解1.广东正在建设海洋强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往淡水中加入NaCl等配成人造海水,可用于海产品的长途运输C.赤潮主要是由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废水引起沿海水域的富营养化而造成的D.海洋经济专属区的资源开发可获得Fe、Co、K、Au、Mg、B等金属解析:A正确,碘离子被氧化成碘单质的过程是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淡水中加入NaCl等配成人造海水,提供海产品能生存的环境,提高海产品的存活率,便于长途运输;C正确,赤潮是赤潮藻在水体富营养化的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D 错误,海洋中所含金属元素离子主要有钙、钠、钾、钡、铁、锰等,但不含 Co、Au等,且选项中硼是非金属元素。
答案:D2.下列实验目的可以达到的是()A.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金属镁B.醋酸钠结晶水合物与碱石灰共热制取甲烷C.浓硫酸与溴化钠共热制取溴化氢D.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解析:由于镁的活泼性很强,故一般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取,故A对;制取甲烷时,是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共热,故B错;由于溴化氢的还原性较强,能被浓硫酸氧化,故一般选取浓磷酸制取,故C错;饱和碳酸钠既能和二氧化碳也能和氯化氢反应,故D错。
答案:A3.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是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议题。
下列反应不产生温室气体的是()A.用纯碱制玻璃B.用煤炭作燃料C.用铁矿石炼铁D.用氨制碳酸铵答案:D4.全球海水中溴的储藏量丰富,约占地球溴总储藏量的99%,故溴有“海洋元素”之称,海水中溴含量为65 mg/L。
其工业提取方法有:(1)空气吹出纯碱吸收法。
方法是将氯气通入到富含溴离子的海水中,把溴置换出来,再用空气将溴吹出,用纯碱溶液吸收,最后用硫酸酸化,即可得到溴单质。
该方法涉及到的反应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离子方程式);②3Br2+3CO32-===BrO3-+5Br-+3CO2↑;③BrO3-+5Br-+6H+===3Br2+3H2O。
人教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之【思维导图】汇集
![人教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之【思维导图】汇集](https://img.taocdn.com/s3/m/f65d2b1d4afe04a1b171de06.png)
人教版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之【思想导图】聚集主题一物质构成的神秘
1.构成物质的微粒
2.物质构成的表示及分类
3.常有物质的分类
4.物质构成的神秘
主题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5.化学变化的基本特点与几种化学反响
6.物质的化学变化
7.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主题三身旁的化学物质
8.我们四周的空气
9.碳和碳的氧化物
10.水和溶液
11.金属和金属资料
12.常有的酸和碱
13.生活中常有的盐
14.身旁的化学物质
主题四化学与社会发展
15.能源、资源的利用和合成资料
16.化学与社会发展
主题五科学研究17.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8.气体的制取
19.气体的净化
22.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论
23.实验原理与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