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比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比小学数学教案

比小学数学教案

比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数的概念,掌握数的读写、大小比较等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数的读写、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大小比较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知识(10分钟)
1. 环顾教室,让学生数一数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多少个窗户等。

2. 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数,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数的例子。

二、认识数的概念(15分钟)
1. 通过数字卡片展示1、2、3等数字,让学生认识数字的形状和大小。

2. 分组练习,让学生用指头数出5个数字并互相检查。

三、学习数的读写(15分钟)
1. 向学生介绍数字1-10的读法,并要求学生跟读。

2. 让学生在小黑板上写出数字1-10并互相检查。

四、学习数的大小比较(20分钟)
1. 采用游戏形式,让学生比较数字大小,例如“小鸭子过桥”游戏。

2. 给学生一些数字卡片,要求学生根据大小次序排列数字。

五、课堂练习(10分钟)
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完成基本的数学练习,如填空或大小比较。

2.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检查和讲解。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认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步骤,确保教学效果。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17-18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 ”,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 ”,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图片学具、﹤、﹥、=和1-5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1、课件演示:小猴子分水果场景师:今天,小猴子们摘了很多水果,忙坏了。

我们看看有几只猴子?它们摘了什么水果,各有几多少?2、汇报交流。

3、动手操作。

(1)摘了这么多水果,三只小猴子该怎么分呢?你能帮帮他们吗?(2)让学生摆出图片学具表示数量,设疑激趣:摘了这么多的水果,到底哪一种水果比较多,哪一种水果够分,哪一种水果不够分,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来比一比看。

①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怎么比?比的结果是什么?A、思考B、小组交流C、全班交流②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和同样多;比多;比少。

(教学设想:借助小猴子分水果的场景引入新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认识等号。

(研究第一种情况)(1)把小猴和水蜜桃做比较。

师:把水蜜桃分给小猴,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数的方法来比较。

用摆的方法进行比较)(2)展示学生各种不同的摆法,比出好的,将学生引导到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课件出示)(3)、认识“= ”小猴有3只,水蜜桃也有3只,我们就说小猴和水蜜桃的数量同样多,3和3同样多,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等号”)课件出示3=3读作:3等于3等号(4)找找课室里还有谁和谁同样多,几等于几?(5)举例:除了3=3,4=4以外,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来吗?根据汇报,师板书。

人教版数学一下4.2《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下4.2《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下4.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数的顺序概念,能够正确快速地排列给定数字;2.能够准确比较数的大小,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等形式;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1.数的顺序概念的理解与运用;2.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3.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分数、小数之间大小比较的训练;2.多个数同时比较大小时的策略运用。

四、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2.黑板、粉笔;3.学生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数的大小比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授课1.教师介绍数的顺序概念,讲解如何通过快速比较大小来排列数;2.示范整数、分数、小数之间大小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3.带领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掌握的知识。

3. 练习1.学生个人练习: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2.学生小组练习:学生相互比较答案,讨论解题方法;3.整个班级讨论:挑选几道练习题,让学生展示解题过程。

4. 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强化学生对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的掌握。

六、课堂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册上指定的练习题,并提交作业。

七、板书设计•数的顺序概念•数的大小比较方法•逻辑推理能力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例子引入数的大小比较的概念,结合不同形式的数进行大小比较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实际情境的训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做好课后作业。

祝大家学习进步!。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亿之内数的大小比较》教课方案教课方案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2亿之内数的大小比较、改写及求近似数第 1 课时亿之内数的大小比较上课解决方案教课方案设计设计说明亿之内数的大小比较是在学生学会比较万之内数的大小的基础长进行教课的,主要任务是将万之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迁徙到亿之内数的大小比较上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

本节课的教课方案突出以下两点:1.在沟通互动中总结方法。

教课例 5 时,关于数的大小比较,不一样的学生会有不一样的思考方式,教师尽可能的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比较的方法,并把学生的这些想法展现出来,使学生之间有一个沟通互动的时机,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获取成功,体验学习的快乐。

2.培育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

教课过程中,抓住重点环节组织沟通,比方在独立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后,谈谈比较的过程和结果,再指引学生剖析、发现规律,总结沟通方法。

经过沟通,不单培育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在总结方法的过程中培育了学生的归纳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 课件学生准备收集生活中的大数教课过程⊙创建情境,引入新课1.报告数据。

师:课前让同学们收集生活中的大数,你们收集到了吗?谁能报告一下?( 学生报告收集的生活中的大数)2.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啊,能在生活中收集到这么多的大数,看来生活中到处有大数啊!那么这些比万大的数该如何比较大小呢?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内容——亿之内数的大小比较。

( 板书课题 )设计企图:经过展现学生收集的数据,使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自主探究,归纳方法1.课件出示教材11 页例 5,察看情境图,从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依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识题?2.随意选择,自主比较。

课件出示 2011 年几个国家到我国旅行的人数。

( 单位:人 ) 美国: 2116100 日本: 3658200泰国: 608000 俄罗斯: 2536300印度: 606500 韩国: 4185400(1)请同学们随意选两个数据,用你自己喜爱的方法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人教版数学三下7.1.2《小数大小的比较》教案2

人教版数学三下7.1.2《小数大小的比较》教案2

人教版数学三下7.1.2《小数大小的比较》教案2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能够灵活运用小数的大小比较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探究小数大小比较的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

–鼓励学生对数学学习保持积极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难点•理解小数大小比较的规律。

•灵活应用小数大小比较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基本概念,如小数的读法和表达方式。

•提出问题:“如何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引发学生思考。

2. 探究小数大小比较规律•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小数的大小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小数位数的大小及小数点的位置对大小比较的影响。

3. 练习小数大小比较•给学生一些小数比较的练习题,让他们应用所学规律进行比较。

•教师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小数大小比较解决问题。

4. 拓展应用•设计一些扩展问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小数大小比较方法解决复杂问题。

•提出挑战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大小比较的规律和方法。

•肯定学生的学习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五、作业1.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小数大小比较练习题。

2.设计一道小数大小比较的问题,并写出解题步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能够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小数的相关知识,敬请期待!。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下第四单元《同分母、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下第四单元《同分母、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放手让学生自主比较大小,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师小结:可以根据分数的意义来比较它们的大小,也可以分数单位个数的多少来比较大小。

3.拓展阅读,德育渗透。

师:看来,有人称地球为“水球”也是有道理的。

大家知道吗?全球70多亿人口,就挤在这占地球面积103的土地上。

但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并非土地拥挤,而是水资源短缺。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课件出示相关知识链接,引导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4.寻找规律,构建模型。

师:你能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吗? 课件出示:134○133 72○74 95○92 685○6823师:以上各组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同分母分数如何比较大小?师小结:同分母分数相比,分子大的分数大。

(板书)(二)比较同分子分数大小 课件出示:65○85 85○115 1712○1912 9419○7319师: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分子相同的分数如何比较大小?请选择一组,先自己尝试解决,再和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1)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重点评价第三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这种方法适合特殊情况。

师:分子相同的分数如何比较大小?师小结:同分子分数相比,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板书)(三)知识碰撞,迁移延伸 1.找“中间数”比大小。

师:刚才有同学在比较85和115时,找了一个中间海洋面积占7 份,所以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生2:103是3 个101,107是7 个101,7 个101大于3 个101,所以107大于103。

3.阅读思考,交流如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4.学生独立完成,口答结果。

学生归纳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二)比较同分子分数大小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分数分母不同,分子相同。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预设:生1:由分数单位的大小可以推出:因为61>81所以5个61大于5个81。

生2:我是用画图的方法进行比较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比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比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比教案(精选7篇)人教版小学数学比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页的例题,第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教材创设厨房的场景,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两个碗、苹果和草莓的大小,再结合生活经验和观察,分别比较辣椒和萝卜、萝卜和土豆的轻重,初步体会物体有大小和轻重。

知道大小、轻重也是相对的,是比较的结果。

想想做做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简单推理,自己判断物体的大小、轻重,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初步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物体的大小、轻重,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

2.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培养初步的观察、推理和判断能力,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场景引入,激发兴趣有一位美丽可爱的小姑娘,非常好客。

有一天,她家来了一些客人,怎么招待呢?这个小姑娘非常着急,大家能帮她想想办法吗?(学生讨论后积极发言)[评: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并随机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根据小学生好表现自己及乐于助人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既能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又能学习数学知识。

]二、尝试比较,主动探索叙述:小姑娘采用大家的好办法,现在正在和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呢!(出示场景图)1.看一看。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场景图,小组内互相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看谁观察得最仔细,看得多,说得好。

2.比一比。

提问: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真好,那么我们能不能把看到的比一比?(学生讨论,在小组内自由发言;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比较、交流。

)提问:茄子老师也从图中找出两种物体进行比较,你能帮它比一比大小吗?请打开课本第6页,在大的下面画,小的下面画○,并说说你是怎样比较出大小的。

教师也从图中找出了一些物体,请学生也帮老师比一比,谁轻谁重。

再请一两个学生上来亲自操作,两手掂一掂比较轻重。

小结:用掂一掂的办法可比较出物体的轻重。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本质及大小比较的方法;2.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3.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2.鼓励学生多用小数进行计算,加深对小数大小比较的理解;3.引导学生探讨小数大小比较的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活动促进学习氛围。

二、教学重点1.小数的本质和大小比较方法;2.小数的读写能力;3.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小数大小比较的规律及策略;2.小数和分数的转换。

四、教学过程1. 观察与思考教师出示一组小数的例子,如0.3、0.25、0.8,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小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 导入新知介绍小数的概念,并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计量单位中的小数、小数的表示方法等,引出小数的大小比较。

3.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完成小数大小比较的练习题,然后与同学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探讨小数大小比较的规律。

4. 拓展应用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完成小数大小比较的应用题,加深对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小数的基本概念和大小比较方法,提高了小数读写能力,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2.思考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写一篇小短文进行总结。

七、板书设计•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读写能力•小数的应用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练习和讨论,促进了学生对小数的理解和掌握,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比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比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比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教学目标:
1. 能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 连续进位的情况;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案、教材、板书、计算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热身
1. 点名、检查作业。

2. 游戏活动:快速计算
二、导入
1. 让学生观察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激发学生思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三、讲解
1. 通过板书或教材展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步骤;
2. 举例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计算方法。

四、练习
1. 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关练习;
2. 提醒学生注意进位的情况。

五、操练
1. 分组操练,相互检查纠错;
2.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方法。

六、总结
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 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七、作业
1. 完成课堂练习;
2. 出示相关问题,要求学生回家自行解决。

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教学,学生对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多组织类似的练习和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比较

小学数学教案比较

小学数学教案比较
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使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加法与减法。

2. 能够应用加法与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1. 理解与掌握两位数的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

2.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板书、教案、教具、练习册等教材。

2. 学生准备纸笔等书写工具。

教学步骤:
1. 课前准备:
教师通过板书简单地介绍加法与减法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导入:
教师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3. 讲解:
教师通过示范竖式计算的方法,分别讲解两位数的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步骤,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 操练:
教师让学生通过练习册上的习题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

5. 巩固:
教师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6. 总结: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巩固所学的内容。

7. 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继续复习与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师每节课结束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与反思,针对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与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版数学三下7.1.2《小数大小的比较》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三下7.1.2《小数大小的比较》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三下7.1.2《小数大小的比较》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理解小数的大小比较与大小关系。

–进行小数大小比较的相关练习。

2.过程与方法:–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引导学生探究小数大小的特点,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耐心观察、细心思考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讨的团队精神。

–培养学生对数学敢于探究、勇于实践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小数大小比较题目的解决方法。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小数大小比较的概念。

–解决复杂情境下的小数大小比较题目。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一组小数的大小比较题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小数的大小规律,并与同学一起讨论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 讲解与演示1.介绍小数大小比较的基本方法。

2.通过几个示例演示小数大小比较的具体步骤。

3.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情境下的小数大小比较应用。

3. 练习与讨论1.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小数大小比较的题目。

2.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难题,老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3.提出小组讨论问题,鼓励学生展示解题方法。

4. 拓展与应用1.布置小数大小比较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外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小数大小比较的实际应用,并与同学分享。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小数大小比较展开教学,通过启发学生思考、演示解题方法、练习讨论等环节,引导学生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一定的学习兴趣,但也有部分学生在解题时存在困难,需要在后续课程中适当加强相关练习。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技巧与方法,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教案的设计,希本对小数大小比较的学习有所帮助。

比较小学数学教案

比较小学数学教案

比较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数学运算-加法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加法运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熟练进行两位数及以内的加法运算。

教学重点:加法运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两位数及以内的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较大的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或板书
2. 计算器
3. 数学练习册
教学步骤:
1. 热身(5分钟)
通过口算练习,复习学生对加法运算的基本认识,并引导学生回忆起以前学过的加法运算方法。

2. 导入新课(10分钟)
通过展示课件或板书上的加法算式,让学生观察其中的规律和运算方法,引导学生从直观上理解加法运算的原理。

3. 讲解加法原理和方法(10分钟)
讲解加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进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例子中理解加法运算的过程。

4. 练习时间(15分钟)
让学生进行数学练习册上关于两位数及以内的加法运算题目练习,辅导学生掌握加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5. 温故知新(5分钟)
通过口算练习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加法运算的掌握程度,及时纠正学生在加法运算中的错误。

6. 课堂总结(5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加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巩固学生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难点在于较大数的加法运算,需要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加法运算的规律和方法。

同时,需要及时进行练习和反馈,帮助
学生查漏补缺,提高他们的加法运算能力。

数学-《比较》数学教案设计

数学-《比较》数学教案设计

数学-《比较》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数学教案设计 - 《比较》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比较的概念,包括大于、小于和等于。

2. 学生能够运用比较符号(>、<、=)进行数值的比较。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比较的概念
2. 比较符号的理解与应用
3. 数值的比较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10分钟)
通过故事或者生活实例引入比较的概念,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谁的苹果多?”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比较的概念。

2. 新授(20分钟)
(1)讲解比较的概念,引入比较符号“>”、“<”和“=”。

可以通过实物或图形帮助学生理解。

(2)让学生观察、比较不同数量的物品,然后用比较符号表示出来。

(3)通过练习题巩固比较符号的应用。

3. 练习(20分钟)
设计一些比较数值大小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讨论答案。

4. 总结(10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较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并实践比较的机会。

四、作业:
布置一些关于比较的课后作业,如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用比较符号表示。

五、教学评估:
通过课堂观察和作业反馈,评估学生对比较概念的理解程度和比较符号的使用情况。

六、教学反思:
根据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

以上就是以“数学-《比较》數學教案設計”为主题的教案设计,希望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的概念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分析比较

小学数学教案分析比较

小学数学教案分析比较教案名称:《加法和减法的练习》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数字1-2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2.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 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加法和减法的概念介绍;2. 数字1-20的加法和减法练习;3. 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进行加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1. 引入新知识:通过展示一组数字卡片,让学生猜测两个数字相加的和是多少,引出加法运算概念。

2. 练习加法:教师板书几个简单的加法算式,让学生上台做加法运算,并对答案进行讨论。

3. 练习减法:同样的方式,教师板书几个简单的减法算式,让学生上台做减法运算,并对答案进行讨论。

4. 综合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综合练习,解决一些带有实际生活情境的加减法问题。

5.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加减法规律,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入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协作练习,互相帮助,提高学习效果;3.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加减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3. 定期进行小测验,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教学资源:1. 数字卡片、板书工具;2. 实际生活情境的图片或物品。

教学反思:1.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需要;3. 定期进行评估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新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较大小》教案1人教版

新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较大小》教案1人教版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42页。

教材分析对学生来说,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比较困难。

因此,教材首先通过比较小棒数一量的生动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在练习中进行抽象的数的比较。

在进行小棒数量比较时,教材体现了“借助实物比较——模型比较——计数器比较——抽象的数比较”的过程,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进行数的比较,同时,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

教学时,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比较的多种方法,有的学生会运用数数的方法,得到42比37大,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学生比较数的大小的重要经验基础。

有的学生可能会借助模型、计数器来比较,这实际上为学生比较数的大小建立了直观表象。

有的学生借助中间的数进行比较,如37<40,40<42,所以37<42,这实际是个很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此,教师也可以利用其他具体题材让学生比较数的大小,也可以鼓励学生列出“37<42”。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用符号表示其大小,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会数、读、写100以内的数,但对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只是初步认识,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较为困难。

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他们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具体、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从中感知两个数的大小,再逐步过渡到借助计数器的比较,最终能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现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难点:正确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课件、计数器、小棒。

教学设计一、激趣引入课前播放《智慧树我爱你》的主题歌。

师:同学们喜欢这首歌吗?你们想去智慧村跟他们一起玩吗?好吧,现在我们出发了!来到智慧村口,看到小明和小芳在对话,我们听听他两说的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做比较

小学数学教案做比较

小学数学教案做比较课题:加法和减法的综合运用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加法和减法的综合运用难点: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数学运算教具准备:1. 数学课本2. 黑板、彩色粉笔3. 小白板、白板笔4. 老师准备的实际问题题目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道题目:“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给了他3个苹果,现在小明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

二、新知讲解(15分钟)1. 教师板书加法和减法的运算符号,并讲解其含义。

2. 教师给学生列举几个实际问题并让学生尝试用加法和减法进行计算。

三、练习(20分钟)1. 学生自主完成课本上的习题,巩固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老师给每组发放一些实际问题题目卡片,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四、展示与讨论(10分钟)1. 每组选出一个学生来讲解他们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

2. 全班同学集体讨论每个问题的解决方式,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巩固与拓展(5分钟)1. 老师出示一些拓展问题,并让学生口头回答。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完成课本上的习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学会了灵活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数学运算。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多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小学数学《分数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分数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分数大小比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比较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2 、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3、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注重听课习惯的指导。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一、故事导入。

(微视频)1 唐僧师徒三人这天来到一个地方,天气很热,猪八戒自告奋勇去找水,一会儿,只见他拿了一个西瓜回来。

孙悟空拿过来,对八戒说:“你今天表现不错,分你多些,分你三分之一吧?”八戒说:猴哥,我要吃四分之一!不,更多!要八分之一!悟空说:好!好!好!那你吃十分之一吧!等到八戒拿到分的西瓜,他直叫后悔,可急也没用啦!他已经快说不出话来了。

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生:二、展开教学:1、比较5/8 和3/8的大小师:同学们提出的建议是否都正确呢?生:(略)师:这样说不太具有说服力,以5/8 和3/8的大小为例,你们能不能利用手中的工具材料选择具体形象的方法来证明大家的判断呢?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板书分数大小的比较下面请大家开始独立研究(师参与生的交流完成后反馈。

)生利用折纸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师:大家认为可以吗?生:(略)师:还有从其它角度说明的吗?生:5/8 和3/8的大小表示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8 份,一个是吃了5 份,一个是吃了3份。

吃了5份的当然要比 3 份的大。

师:很好,你从吃的份数上来考虑,还有别的想法吗?生:5/8 和3/8的大小的分数单位相同,但是5/8里有5个分数单位,3/8 里有 3 个分数单位,5个分数要比 3 个分数单位大。

师:你是从相同分数单位的个数上来考虑的,也很好。

2 组分数有什么共同的地点呢?师:那么分母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呢?能不能用一句话告诉大家。

生: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母相同的两个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师:但是象1/4 和1/9这两个分数,到底那个分数大呢?生:1/9 大2、比较1/4 和1/9 的大小。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四单元《比》全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四单元《比》全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四单元《比》全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1.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比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正确运用“比”的概念进行数值的比较;–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实践应用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1.2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概念;•进行数值的比较。

1.3 教学难点•应用“比”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比较情境引入“比”的概念,例如:哪个水果更重?哪个容器更大?2.2 学习活动1.讲解“比”的定义和应用。

2.运用几个具体的例题让学生巩固“比”概念的理解。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带领学生总结“比”的运用方法。

2.3 拓展•提供一些挑战性问题,让学生拓展应用“比”的能力。

2.4 实践•学生通过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课后练习,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资源•课堂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科书。

•学生教具:作业本、铅笔、橡皮。

四、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和个人练习中的表现,根据表现对学生的掌握情况给予及时反馈。

•通过课后作业或小测验评价学生对“比”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亮点和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六、板书设计•“比”的概念图示•“比”的运用方法总结以上为人教版数学六上第四单元《比》全单元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的教学工作。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单元第5课比较大小(教案:让孩子轻松掌握大小关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单元第5课比较大小(教案:让孩子轻松掌握大小关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单元第5课比较大小(2)教案:让孩子轻松掌握大小关系》是一篇非常实用的教案,它可以帮助小学生快速掌握大小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判断方法。

本文将结合这篇教案的内容,详细介绍如何让孩子轻松掌握大小关系。

一、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本课中,教师第一步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大小关系的基本规律:大小关系的判断依据两个物体的大小的比较。

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以帮助他们发现大小关系的规律。

例如,在教学案例中可以举例比较不同的图形及其大小,问孩子它们的大小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比如正方形比长方形大,等等。

在学生理解了大小关系的基本规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找到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师讲解大小比较的方法和技巧在本课中,教师应该教学生通过旋转和平移两种方法比较大小。

这两种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以便快速准确地比较大小。

学生还需要学会用数值化来比较大小。

教师可结合图形实例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比较大小的游戏让孩子更快地学会使用这些方法。

例如,利用大小比较的卡牌或尺子等教具,让孩子感性地认识不同大小之间的差别,从而更好地掌握大小关系的判断方法。

三、教师提升,学生深化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巩固性和提高性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进一步提高难度或增加练习量的方式,让学生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大小比较水平。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子,让他们应用大小比较的方法和技巧去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本课的教案结合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教师讲解、学生深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小学生轻松掌握大小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判断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比较》教学设计
罗莎莎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 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听过骆驼和羊的故事吗?骆驼和羊通过比较,知道了高有高的好处,矮也有矮的好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也是“比较”,内容也和骆驼和羊的故事一样有趣,不信,你们看:
(教学设想:通过创设情景,以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导入,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动物乐园图
师: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热闹极了。

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数一数,等下汇报的时候再告诉老师和其他同学。

2.汇报交流
师: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各有几只?(学生: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只猴子,2只小鸟。


3.动手操作
(1)师:谁愿意用动物头像来表示你观察到的图上的各种动物?
(2)师:请其他同学也在下面摆一摆:你看到了几只什么动物?请用学具表示出来。

(3)学生摆完,引导学生观察评价:摆出来的和看到的一样吗?
(教学设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后,让学生自己在心里数一数,在班级汇报时说一说,在自己的桌面上摆一摆,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4.设疑激趣
师: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把它们比一比好吗?
(1)、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
(2)汇报:我准备把……和……进行比较。

5.探究方法
(1)认识同样多和“=”(熊和鹿比)
A、师问:咱们先把熊和鹿做比较,那么这两种动物,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相机引导)
(教学设想: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式。

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围绕“谁和谁比?怎么比?比的结果怎样?”进行讨论,给学生思考、探索与表达留下了较大的空间。

同时教师以儿童化的语言,以商量的语气、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们共同学习,能激发孩子更高的学习热情,使孩子们敢说、敢想、敢做、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参与课堂学习。


B、动手操作:比较两种动物谁多谁少,可以直接根据数量多少来比较,还可用摆的方法来比较,那么要怎么摆呢?请大家先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

C、展示、交流:谁愿意到前面来摆一摆?其他同学摆的方法和他一样吗?有没有不同的摆法?(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摆出了不同的图形)
D、猜一猜:黑板上的每一种摆法,是怎么进行比较的?(如果学生不懂得表述“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教师可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发表意见。


(教学设想: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但算法多样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地渗透、培植,只有在学生想法多样化、摆法多样化、说法多样化……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出现算法的多样化。


E、认识“=”
①揭示同样多:熊有4只,鹿也有4只,熊和鹿的只数一样,我们就说:它们的只数?(“同样多”、“一样多”、……)
②认识“=”:熊有4只用数表示写几?鹿也有4只,用几表示?4和4同样多或者说相等,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相等关系?谁知道?
谁会写“=”?
板书: 4 = 4 读作:4等于4
等号
③指导书写“=”
(教学设想:现在的孩子,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

所以在认识同样多和“=”的过程中,应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只要是学生能说的让他们自己说,能做的让他们自己做,能写的让他们自己写,能教的就让他们自己来当小老师,教自己的小伙伴。


(2)认识“>”、“<”(兔和猴比、猴和鸟比……)
①师:接下来你们想把哪两种动物进行比较?这两种动物谁多?怎么比较?比的结果是什么?可以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A.独立思考
B.小组交流
C.全班交流
怎么比?
比的结果?{引导学生表述:--比—多(少)}
(2)、认识“>”、“<”
A.师:5比3多,在5和3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你们知道吗?谁会写“>”?这个式子5>3怎么读?(5大于3);
B.师: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可以用“>”表示吗?应用什么符号表示?
“>”的名字叫什么?(大于号)
这个式子怎么读? 3<5(3小于5)。

C.指导书写:“>”、“<”
D.练习使用“>”、“<”
(练习中引导学生想办法分辨记忆“>”、“<”)
E.引导发现: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有的孩子说:口子大的朝大数;有的孩子说:有开口朝左的是大于号、开口朝右的是小于号;还有的孩子说:想到把“箭号”的一横去掉就是大于号了。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开口朝大数,尖角对小数……)
(教学设想:记住“>”、“<”对孩子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张开想象的翅膀,用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三、练习与拓展
(1)师:在这么多的动物里面,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小鸟最少,小兔最多)
(2)师:其他的动物比较的结果怎样?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请同桌交流: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也可以用数字说一说它们比的结果。

(3)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比较的知识?
(4)独立完成第13页练习题
小猴比小熊少3 ○ 4 小鹿比小兔 4 〇 5
小熊比小猴多4 ○ 3 小兔比小鹿 5 〇 4
最多最少
(5)填一填:
7 ○ 3 4 ○ 9 3 ○ 3 5 ○ 8 10 ○ 1
2 〉□ 6 〉□ 6 = □ □ = 8 □〈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