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使命意识和孤独
《阿q正传》读后感
《阿q正传》读后感《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作者鲁迅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思想深度,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人性的丑恶。
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说的主人公阿Q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村底层人物,他性格懦弱、自卑、自负,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他的行为举止充满了自我欺骗和自我安慰,总是在失败和挫折面前寻找各种借口和理由。
他总是自欺欺人地逃避现实,对自己的失败和挫折毫无自知之明。
他所表现出来的这种自卑和自负的矛盾心理,恰恰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也是中国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小说中,阿Q对自己的失败和挫折总是寻找各种理由和借口,从不反省自己的问题所在。
他总是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别人,从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这种自欺欺人的心态,恰恰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也是中国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阿Q的种种行为和心态,无疑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的缩影。
小说的叙述手法非常巧妙,通过对阿Q的描写和塑造,鲁迅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和现象,也让人们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人性的丑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种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批判和揭露,无疑是鲁迅作为一位思想家和作家的重要贡献。
通过阅读《阿Q正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人性的丑恶,也让我对中国传统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鲁迅作为一位思想家和作家的伟大贡献,他通过自己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人性的丑恶,也让人们对中国传统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种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批判和揭露,无疑是鲁迅作为一位思想家和作家的重要贡献。
总之,通过阅读《阿Q正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人性的丑恶,也让我对中国传统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鲁迅作为一位思想家和作家的伟大贡献,他通过自己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人性的丑恶,也让人们对中国传统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5分读鲁迅《阿q正传》感受那个时代人的冷漠,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5分读鲁迅《阿q正传》感受那个时代人的冷漠,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的《阿Q正传》是一部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通过主人公阿Q的经历,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残酷和无情。
在小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人的冷漠,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一、时代背景小说的背景是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
中国社会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下,社会阶层分化和贫富差距巨大,人民生活异常艰难。
二、冷漠的根源许多人对阿Q的命运漠不关心,背后的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平等和残酷观念的影响。
例如,小说中的乡绅、土豪和门第,他们并不把阿Q看作是一个与自己同样的人,而是一个低人一等的身份,不值得关注。
三、不堪的命运阿Q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憨厚而又心胸狭窄的农民,他不善言辞,但又自以为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他很难生存下去,最后被迫离开家乡。
即便是在异乡,他的命运仍然是不堪。
四、哀其不幸阿Q经历了很多不幸的事情,在小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无奈和痛苦。
他从小就感受到了社会的不公正和不平等,但是无论他怎么努力,他都没有改变过自己的命运。
这样的故事让人们为他感到哀其不幸。
五、怒其不争小说中的阿Q虽然鲁莽,但他还是有自己的一些原则。
当他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战胜那些有钱有势的人时,他选择了离开,这也算是一种抗争。
但在当时的中国,大多数人并没有像阿Q一样有勇气去反抗,而是怨天尤人,任由自己的命运被摆弄。
六、总结通过《阿Q正传》这部小说,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人的冷漠和无情。
但是在这个冷漠和无情的背后,也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人们的不幸和痛苦。
虽然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我们仍然可以从这部小说中汲取教训。
鲁迅的小说中的人物心理分析
鲁迅的小说中的人物心理分析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作品以其深刻的描写和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而著称。
本文将针对鲁迅的小说中的人物心理进行分析,旨在深入探讨他在小说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和表达。
一、《狂人日记》中的人物心理分析《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主人公狂人的日记,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思维方式。
狂人是一个具有自卑心理的人,他对社会的不满和对自己的无力感渗透在他的日记中。
他感觉到自己被社会所束缚,无法独立思考和发声,这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和对社会秩序的嘲讽。
二、《阿Q正传》中的人物心理分析《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另一部重要作品,通过对主人公阿Q的心理描写,呈现了他内心深处的软弱和自卑。
阿Q是一个在社会中地位较低的农民,他经常受到欺负和歧视,这使得他展现出一种自卑的心理状态。
他通过“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试图在虚幻的胜利中寻找自尊和安慰。
三、《药》中的人物心理分析《药》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通过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探讨了人性的脆弱和对生存的欲望。
主人公是一个沉迷于鸦片的上海滩人物,他受到毒品的诱惑和侵蚀,逐渐失去了自我意识和自主选择的能力。
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和悲惨命运,展现了人性的脆弱性和对生命的渴望。
四、《孔乙己》中的人物心理分析《孔乙己》是鲁迅的著名短篇小说,通过对主人公孔乙己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渴望。
孔乙己是一个在酒店做酒保的人,他被周围的人嘲笑和辱骂,这使得他感到孤独和无助。
尽管孔乙己很突出地表现出自卑感和无力感,但他内心依然充满了对温暖和关怀的渴望。
五、《百草园》中的人物心理分析《百草园》是鲁迅的小说集之一,其中的《药》和《孔乙己》等作品都展现了鲁迅对人物心理的深刻洞察。
在这些作品中,鲁迅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传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人性的关怀。
他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世界。
结语鲁迅的小说作品以其出色的人物心理分析和独特的写作风格而备受关注。
浅析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
浅析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浅析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引导语:鲁迅的《阿Q正传》有着不朽的魅力,在它发表后的几十年里,阿Q在中国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文更加详细的了解《阿Q正传》。
一. 阿Q形象分析《阿Q正传》之所以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阿Q相”太普通了,鲁迅先生锐利的锋芒触痛了社会的神经,使得许多人从中照见了自己的灵魂,总觉得阿Q这人很是面熟。
这正好印证了俄国卓越的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的著名论断:“对于读者,每个典型都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5]。
道理很简单,读者感到熟悉,因为这个人物集中地体现着社会上同类人物的特征:读者觉得陌生,因为他是身肉饱满、生动活泼的独特生命,个性与众不同。
阿Q是一个植根于中国社会的有着深厚生活基础的文学形象。
(一) 落后不觉悟,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形象鲁迅先生对阿Q的阶级地位和生活处境做了明确而具体的描写:他是赤贫的雇农,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受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生活十分悲惨,性格也丰富复杂。
鲁迅说过,阿Q“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沾染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6]。
但同时,阿Q又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思想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他不敢正视现实,常以健忘来解脱自己的`痛苦;他同时又妄自尊大,进了几回城就瞧不起未庄人,又因城里人有不符合未庄生活习惯的地方便鄙薄城里人;他身上有着畏强凌弱的卑怯和势力,在受了强者欺辱后不敢反抗,却转而欺辱更弱小者;他有着守旧的心态,如对钱大少爷的剪辫子深恶痛绝,称之为“假洋鬼子”;他身上更有着“看客”式的无聊和冷酷,如向人们夸耀自己看到过杀革命党,并口口声声地说“杀头好看”。
而且阿Q对革命的认识是十分幼稚、糊涂、错误的,他带着传统观念来理解眼前的革命。
他向往革命,不是为了推翻豪绅阶级的统治,而只是“想跟别人一样”拿点东西;阿Q抱着狭隘的原始复仇主义,认为革命后“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阿Q还幻想着自己革命后可以奴役曾和他一样的生活在底层的小D、王胡们。
总结阿q正传这部小说的主题思想
总结阿q正传这部小说的主题思想《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作家鲁迅创作的一部小说,从一个普通平民的视角,揭示了中国社会封建伦理体系的虚伪、社会现象的病态和个体生存的尴尬。
故事通过主人公阿Q的形象,展示了中国社会面临的深刻问题,并深刻反思了中国民族的命运和个体在这个社会中的处境。
本文的主题思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第一,阿Q形象的塑造与命运观。
阿Q是一个一无所有、从小就被剥削的社会底层人物,他出生并长大于传统的封建社会。
小说中用丰富的文字描写,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尤其是无法获得尊严和尊重的感受,都对阿Q的个性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对自己的境遇无力和愤怒,在无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选择了通过歪曲事实来维护自尊心。
阿Q的命运观凸显了中国社会的矛盾和不公,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体生存的束缚。
第二,双重人格与自嘲意识的揭示。
阿Q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形象,他既是一个妄图通过自吹自擂来补偿自尊心的英雄,也是一个对自己的现状无法接受,却又无能改变的普通人。
他在心理上不断尝试对抗困境,通过自我催眠来获得短暂的满足感。
但是,无论他如何自我标榜,他的内心始终无法真正得到满足。
小说给人一种阿Q对自己的虚伪和自嘲意识,鲁迅通过阿Q的形象来揭示了整个中国社会底层的自嘲与自虐的境况。
第三,封建伦理与奴性意识的批判。
小说通过阿Q与传统社会封建伦理体系的冲突,揭示了这种伦理体系的虚伪与荒谬。
在小说中,阿Q与地主阶级、官僚等地位较高的人物发生冲突时,他总是在受到虐待和嘲笑后退缩,选择自我解嘲和自轻视。
这种奴性意识使得他无法反抗自己的命运,也无法找到真正的归属感。
第四,对中国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小说通过阿Q这个人物形象,审视了当时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如道德虚伪、阶级冲突、民族危机等。
阿Q的经历和行为不仅仅是个体的特殊经验,也是整个中国社会的缩影。
鲁迅通过这个形象深刻洞察了中国社会的病态和矛盾,同时也揭示了中国民族在社会变革中的无奈和困境。
阿Q正传读后感
阿Q正传读后感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幽默讽刺的笔调,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
种弊端,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与奋斗。
读完《阿Q正传》,我深
受启发,感悟颇多。
首先,小说中的主人公阿Q是一个典型的失败者形象,他自卑、自嘲、自欺,总是把失败归咎于别人,从不反省自己。
他的失败并
非来自外部环境的压迫,而是源自内心的软弱和懦弱。
这让我深刻
地意识到,一个人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态度和选择,只
有勇敢面对自己的问题,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其次,小说中对封建社会的讽刺揭露也让我印象深刻。
阿Q所
处的社会充斥着虚伪、势利和压迫,贫苦人民受尽欺凌,而统治者
却沉浸在享乐和权力的欲望中。
这种社会现象虽然已经过去了百年,但是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着各种不公平现象,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努力改变社会的不公义,让每个人都能获得应有的尊严和权利。
最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明,语言幽默风趣,让我在阅
读中不仅得到了思想上的启发,也感受到了文学艺术的魅力。
通过
阅读《阿Q正传》,我对中国现代文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更加珍惜鲁迅先生的文学贡献。
总的来说,阅读《阿Q正传》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情感震撼,让我对生活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与自由。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部经典之作,从中汲取智慧,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鲁迅的《阿Q正传》—读后感
鲁迅的《阿Q正传》—读后感《阿Q正传》写于1921年,是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读过的人也各有各的感受。
接下来店铺为大家整理了鲁迅的《阿Q正传》—读后感,欢迎阅读!鲁迅的《阿Q正传》—读后感篇一《阿Q正传》写于1921年,是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鲁迅写《阿Q正传》“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是想“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
作品中的阿Q是一个在辛亥革命中的贫苦农民,这说明了鲁迅改造国民性的主张同他关心革命,关心农民对革命的态度以及革命给农民带来的利益等种种问题间的一致性。
小说通过对阿Q的形象和悲惨一生的描述,鞭挞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等落后、麻木的精神状态,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总结了辛亥革命没有发动和依靠农民而终于失败的历史教训;从而,在实际上提出了农民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
这就是《阿Q正传》的主题思想及其意义。
在这篇小说里,鲁迅塑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典型形象阿Q。
文章中通过阿Q的形象揭示了中国农民的麻木和不觉悟,并由此反映了如不真正打碎农民的精神枷锁,中国的民主革命很难有光明的前景。
但阿Q形象的意义又远远不只是一个农民的代表,他具有更为深广的思想蕴涵。
阿Q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贫无立锥之地,只能靠打短工为生,社会地位极其低下,连一个姓名也没有,受尽了剥削和欺凌。
但是,他却不正视现实,不去反抗斗争,反倒无忧无虑,悠然自得,妄自尊大,自欺欺人,以求得“精神上的胜利”。
正是这种精神胜利法使得阿Q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性格和思维方式,也使阿Q显得十分麻木、可笑。
他自欺欺人,自我安慰,只求得在精神上战胜对方;他最能自尊自大,毫无根据地炫耀自己的前世和将来,又最能在现实中毫不知耻地自轻自贱;他死要面子,讳疾忌医,从不敢正视自己的弱点,甚至以自己的弱点为荣;他还欺善怕恶,欺弱怕强。
但尽管如此,阿Q作为一个劳动农民,还是表现出自发的革命要求。
当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传来时,他不觉“神往”革命,希望从此能够翻身。
《阿Q正传》读后感(15篇)
《阿Q正传》读后感(15篇)《阿Q正传》读后感1《阿Q正传》是鲁迅的一部经典之作。
这篇小说十分的短,但从几个方面写出了当时我们国人的灵魂,阿Q他有些卑怯,善于投机取巧,自高自大,狡猾。
阿Q是一个落后的雇农。
作为一个落后的流浪的雇农。
他的个性是非常突出的。
他的生活方式,个性、心理活动和精神面貌不仅与赵太爷迥然不同,就是与王胡、小D等也显然有别。
正想鲁迅先生所说的,阿Q有着“农民式的质朴,但也沾染了游手之徒的某些油滑”。
如阿Q的日常生活就是“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摇船便摇船”。
这不仅正面说明了阿Q作为一个流浪雇农的贫困生活,而且从侧面表现了阿Q从本质上说来那种勤劳、老实、淳朴的农民性格。
当然,阿Q也有一些流气,但这除了社会的影响以外,应该说主要是受了压迫的结果。
这些地方都很简单,也很明显,一般人也都承认的。
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是:阿Q是一个农民,但阿Q精神却是一个消极的可耻的现象,应该如何理解呢?这确实是一个矛盾。
要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要从当时的现实社会和阿Q本身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上去找答案。
这就是我对《阿Q正传》的一些理解,希望大家能批评!《阿Q正传》读后感2看了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我感受最深的应该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了,阿Q在遭受到种种挫折后所发明出来的东西,说好听一点是精神胜利法,其实根本就是驼鸟的心态,遇到困难只往地下钻,不会真正的去解决问题,只能够转身就跑。
在文章中阿Q只能自我麻痹和自欺欺人来逃避现实,于是愈陷愈深,他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了。
只有用精神胜利法来取得心灵上的安慰。
阿Q的社会地位非常低。
靠出卖劳力生活,给人家作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但是阿Q他连基本的人生权利也没有,有钱人的欺负,以及村里人们的戏弄、侮辱。
在现今社会似乎也是有类似的现象发生,似乎有钱人在社会里就是老大、而没钱的就只能成为有钱人底下的玩具一样被玩弄。
鲁迅先生想要告诉我们的应该是不要故步自封,不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不要对人太过自私,不然永远都不会进步。
阿q正传 鲁迅 赏析
阿q正传鲁迅赏析阿q正传鲁迅赏析鲁迅《阿Q正传》继承我国小说的民族传统,用“传”的形式构成全篇。
小说紧紧围绕阿Q而“传”,自始至终以阿Q的活动作为惟一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写出阿Q短暂而可悲的一生。
阿q正传鲁迅赏析一主题思想《阿Q正传》的主题思想:批判精神胜利法。
“人民性”、“民族性”显然不是“国民性”,均应该有“进步”与“落后”两个方面。
国民性,它不科学,按字面讲,那就是中国国民都有的性,这是不可能的。
鲁迅所讲,是指“国民劣根性”,某些国民的落后性,不是指的进步思想。
《阿Q正传》是鲁迅对旧中国病态国民性的一次集中展示和系统的大清算。
精神胜利法贯穿阿Q的一生,阿Q要被杀头了,也还在用精神胜利法使自己忘记杀头的苦楚。
用鲁迅的话解释精神胜利法:“中国人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而自以为正路。
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
一天一天地满足着,即一天一天地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精神胜利法的主要功能:是维系奴隶的心理平衡,用自欺、瞒自己、骗自己的方式使自己麻木。
阿Q的精神胜利法纯然是奴隶们在失败面前闭上眼睛,用瞒和骗制造胜利的幻觉麻醉自己,把奴隶的屈辱和失败的痛苦变成精神上的自满自足,从而使自己麻木不仁、安安心心地做奴隶。
阿Q好赌,但总是输,然而有一回却福星高照,终于赌赢了,他居然“赢了又赢,铜钱变成角洋,角洋变成大洋,大洋又成了叠。
他兴高采烈”,可惜的是,“不知道谁和谁为什么打起架来。
骂声打声脚步声,昏头昏脑的一大阵”。
阿Q也挨了几拳几脚,到头来“他的一堆洋钱不见了”,“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不见了”。
然而,阿Q毕竟是阿Q,他还是能拿出与众不同的解除痛苦的办法来。
阿Q忽然“擎起右手,用力地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便心平气和起来,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于是,又觉得“心满意足得胜”了。
鲁迅用近乎漫画的夸张的手法,将精神胜利的荒谬性揭露得淋漓尽致。
在阿Q们的灵魂里有着四千多年积淀下来的沉重的奴隶意识,这也是鲁迅对旧中国国人灵魂的一个重大发现。
(读后感)阿q正传读后感心得体会
阿q正传读后感心得体会青年农民阿Q以打短工为生,社会地位低下,受人歧视,但总以精神胜利法来求得心理抚慰。
让我们来看看吧!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阿q正传小说读后感五篇,欢送查阅!阿q正传读后感心得体会1看了鲁迅先生所写的阿Q正传,发现他笔下所写的阿Q是旧社会所产生的堕落的中国人典型,鲁迅先生为何会写这篇文章,我想他只是为了想要宣泄对人性弱点的看法吧!所以鲁迅先生用挖苦意味的手法写出国人病态的社会和人性的善良与丑恶。
从这篇文章里面,我感受最深的应该就是阿Q那被践踏的人权以及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的“精神胜利法〞了,这实在是一个要不得的想法,所以我想就以这个方面来讨论。
“精神胜利法〞是阿Q在遭受到种种挫折后所创造出来的东西,说好听一点是精神胜利法,其实根本就是驼鸟的心态,遇到困难只往地下钻,不会真正的去解决问题,只能够转身就跑。
如果现今社会中有人想靠着精神胜利法来存活下去,我想这应该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吧!因为不可能有老板会想要用这样的员工,不要说在工作了、如果再读书时就有这种心态,我想有这种心态的人未来应该是非常的惨吧,就连在同学中也有可能站不住脚。
而在文章中阿Q为了减轻外力给来的欺压和凌辱,阿Q只能自我麻痹和自欺欺人来逃避现实,就因为这样使得阿Q以自负来抚慰自己,于是愈陷愈深,也就使得阿Q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了。
也许精神胜利法是给缺乏自信心的弱者的人的人生哲学,自己明明处于劣势,但是却又因为外在种种的失落,于是只有用精神胜利法来取得心灵上的抚慰,但这毕竟只是一种自我麻醉的方法罢了,它并不会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强,所以也可以说它是一个人自暴自弃的表现方法吧。
还由于阿Q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他只能靠出卖劳力才能生活,在文章中有写给人家作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但是阿Q他连根本的人生权利也没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连一间栖身的房屋也没有,只好常年在土榖祠里落脚,然后必须强迫接受有钱人的欺负,以及村里人们的戏弄、侮辱,这个现象让我感到非常的无奈,在现今社会似乎也是有类似的现象发生,似乎有钱人在社会里就是老大、而没钱的就只能成为有钱人底下的玩具一样被玩弄。
阿Q正传读后感
阿Q正传读后感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阿Q这个角色的描写,深刻地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不公,同时也反映了人性的丑恶和自私。
阿Q作为一个贫苦的农民,经历了种种不公和欺凌,最终走上了破产和自杀的道路。
他的悲惨遭遇让人深感心痛,也让人对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丑陋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阿Q在小说中的形象是一个典型的懦弱和自卑的人,他总是通过自我安慰和自我催眠来掩盖自己的软弱和失败。
他对待挫折和困难的态度让人感到心痛和无奈,同时也让人对自己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阿Q的命运是一个普通人的命运,他的悲剧也让人感到深深的悲哀和无力。
通过阅读《阿Q正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揭露。
小说中的阿Q形象是一个典型的社会弱势群体,他的遭遇让人深感心痛,也让人对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丑陋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阿Q的悲剧命运让人深感悲哀和无奈,也让人对自己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总的来说,阅读《阿Q正传》让我对人性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
反思,也让我对鲁迅先生的文学才华和社会责任感产生了深深的敬佩。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社会批判的力作,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不公,也让人对人性的丑恶和自私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希望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教训,不断地反思和改进,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论鲁迅文学作品当中的孤独
论鲁迅文学作品当中的孤独除了身处一个异化的社会环境中,鲁迅内心的孤独也与他的思想世界密不可分。
作为一个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的思想观念深刻而独特,他的思想和内心世界在很多方面超越了当时的时代。
首先,鲁迅是一个批判现实的思想家,他批判了封建社会的愚昧和腐朽,批判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对人民的压迫,批判了传统文化的束缚和愚昧。
他的批判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的现实现状的反思,更是对人性的深刻探索和思考。
他深刻地认识到人性的弱点和缺陷,他认为人性的弱点是造成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
在《朝花夕拾》中,他写道:“这个世界上大抵有两个东西,是人所共有的,一是生命,二是死亡;除此之外,人的差异实在太多了。
”他认为人性的缺陷是因为人类存在的原因,因为人是一个自我意识的存在,人的意识和欲望往往会与社会规范相冲突,从而产生矛盾和问题。
其次,鲁迅的思想和内心世界也体现了他的悲观主义倾向。
他深刻地认识到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和根源,但却无法看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他在《野草》中写道:“我们现在的情况,仿佛在终日夜里前行,没有希望,没有尽头。
”他认为社会的问题太过深刻,人性的缺陷太过严重,使得任何改变都变得艰难。
他的悲观主义倾向也反映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比如《阿Q正传》中的阿Q,就是一个虚伪和软弱的人物,他在面对现实的压力时,总是选择逃避和自我安慰。
最后,鲁迅的思想和内心世界还反映了他的孤独感。
他的思想观念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得他在当时社会中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另一方面,鲁迅也表现出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和独立思考的态度。
他坚信只有通过对人性的深入观察,才能真正地理解人类的本质和存在。
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些真实而又深刻的人物形象,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人性特点被鲁迅深刻地把握并加以刻画。
例如,小说《阿Q正传》中的阿Q,他是一个充满着矛盾和冲突的人物形象,既懦弱又嚣张,既卑微又傲慢,他对自己和社会的处境感到痛苦和无奈。
而鲁迅对于阿Q的塑造,不仅仅是对一个具体人物的描述,更是对于人性的一次深刻的探究和剖析,通过阿Q这一形象,鲁迅揭示了人性的脆弱、自私和矛盾。
个人 从《阿Q正传》看鲁迅小说的多重思想蕴涵
毕业论文王彩明二OO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内容提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小说集《呐喊》、《彷徨》均以反封建的深刻思想为中心主题。
《阿Q正传》出自《呐喊》集,文章以广阔的历史背景,展开对中国农村农民生活命运的深刻描写。
本文认为:《阿Q正传》从许多层面,透视出作者思想表现的几重内涵:一、通过几层人物的对比刻画,重点是阿Q生活行径的描写,揭露封建社会对广大民众的荼毒,指出农民群众自我意识尚未觉醒的悲剧。
二、通过阿Q命运遭遇和其悲剧一生的描写、饱含忧愤深广的思想情感,反映对广大民众物质、精神生活‚病苦‛的同情,渗透‚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忧民思想....。
三、通过阿Q精神胜利法等麻木、落后状态的描写,‚是想暴露国民的愚弱‛和‚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并树立改变愚弱国民性的‚立人‛思想。
四、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真实的描写,作品还锋芒毕露地批判了辛.亥革命...的历史缺陷,提出了中国民主革命与启发农民和国民觉悟的重要性。
关键词:封建社会性忧民思想愚弱国民辛亥革命从《阿Q正传》看鲁迅小说的多重思想蕴涵鲁迅的作品充满现实的战斗性和深遂思想性。
他笔下的小说,主要揭示和追踪着当时最为重要的两类社会力量所具有的不同人格类型:农民知识分子。
《阿Q正传》是对第一类尚未觉醒的农民群众的萎缩人格和依附人格的描写佳作。
说不完的阿Q形象,就农民群众描写,是鲁迅创作中烂熟于心,一丝不苟表现出来的,特征鲜明的中国落后农民形象。
鲁迅通过表现他赖以生存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环境,揭示他们畸形人格和悲剧结局形成的深层原因---荼毒和奴役人民的封建束缚,揭示封建思想对广大民众的戕害;对其营臵悲惨一生作结局,‚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和‚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
作者鞭挞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等落后、麻木的精神状态,在忧愤深广的思想中饱含着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战斗深情;最后批判了革命的不彻底性,提出了中国民主革命中启发农民和国民觉悟的革命思想。
鲁迅研究论文
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使命意识和孤独意识内容提要:鲁迅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独特的个性气质和强烈的生命意识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试图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其内省自觉、深沉坚韧的气质和极强的使命意识、内向抑郁的气质和强烈的孤独意识对小说《阿Q正传》的影响。
关键词:《阿Q正传》个性气质使命意识孤独意识鲁迅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堪称现代中国的脊梁、现代中国的灵魂。
他的精神、他强烈的生命意识、他的作品及其中鲜活的人物形象,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警醒着一代代中国人。
《阿Q正传》是鲁迅最著名的小说之一。
鲁迅用犀利的笔法彰显其内省自觉、深沉坚韧的气质与强烈的使命意识、内向抑郁的气质与浓厚的孤独意识,塑造了阿Q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一、鲁迅的个性气质及生命意识人的个性气质及生命意识的形成与其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密不可分。
鲁迅出身于浙江绍兴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族,他13岁时,祖父因科场案下狱,不久父亲病逝,迫于生计,他随母亲到绍兴乡下皇甫庄舅父家避难,被视为乞食者。
在家道中落的过程中,他目睹族人之间的倾轧,饱尝了世态炎凉。
鲁迅曾说“有谁从小康人家堕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路途中,可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1]此后他对社会人生总是一种阴郁的把握方式。
然而从野孩群中获得的那种“野兽性”[2]又偏偏使他不向黑暗势力和封建礼教低头,外力与内力的相互作用使一种鲜为人知的惆怅与悒郁、痛苦与悲伤的孤独情绪油然而生。
青少年时期的人生际遇给鲁迅留下了寂寞与孤独的精神印记。
[3]后留学日本,在异域受到的白眼和轻蔑,尤其是“幻灯片事件”使这位来自贫弱中国的留学生亲自体验了民族歧视的耻辱,这一切在鲁迅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对叔本华、尼采悲观主义哲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加强了他精神中的寂寞与孤独。
鲁迅出生没落大家,从小受到包括儒家正统文化及佛、道等非正统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熏陶,南京和日本求学期间,大量阅读了西欧近代文学、哲学、自然科学著作,又使他对西方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尤其是叔本华、尼采的生命意识与超人学说、基尔凯郭尔、施蒂纳的非理性主义对孤独个体生命形态的体认。
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思想
从《阿Q正传》看鲁迅近一个世纪以来,鲁迅的人格与思想一直在被人们无限地丰富着,而《阿Q正传》不仅是鲁迅最优秀的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也是争议颇多的小说小说集中塑造了一个充满精神胜利的阿Q形象,这一形象不仅高度概括了辛亥革命时期落后农民的共同特征,而且概括了当时整个中国人的某些人性弱点,揭示了国民的劣根性。
无论从艺术概括的深度和广度来说,阿Q这一形象都是高居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一切形象之上的。
正如鲁迅自己所说,他斟酌写这篇文章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而是有二十年之久,文章中蕴含着作者很多的思想和自己的独特的见解不为我们所道,就尝试从阿Q身上来解读鲁迅的内心。
(一)从名字看独特性想必大家读到这篇文章都会很纳闷,为什么人物,只是一个很简单的称呼,就如阿猫,阿狗一样的随意,难道是鲁迅对阿Q的不尊重吗。
学者也给予很多的猜想,从《现代汉语》角度出发阿这个字给人的是情感色彩、表达的是亲切、亲昵、亲近的的意思;一般是长辈对小辈、或者小的事物、亲近的人以及物的呼唤的符号。
而Q就更奇怪了,鲁迅用了一个字母来代替,可是文章中却用阿桂来称呼,那就不符合了,再怎么说桂的开头字母是G而不是Q啊!有学者研究说阿桂(阿贵)要表达的是两种意义的词汇,前者是表达平民的意思(桂花、桂英、桂红……大多是农村女孩子的称谓,代表的是底层社会的人物和角色),后者是表达贵族的意思(富贵、贵族、贵人、高贵……大多指的是上流社会的人物和角色),总之是众说纷纭,最让我信服的就是北大论坛上的一篇文章对阿Q这两个字的解读,“阿”也表达了鲁迅亲近、爱国的情感;“Q”:园圈表示:团团圆圆的中国大家庭,完整的国土,和美的生活,甚至可以说是一张笑脸,这个笑脸上被戳上了一个污渍(点),说明什么问题,就是民族的缺点,国家的弱点了,这很影响人类的进步,如果不说出来,不引以为戒,那么这个不足人们重视的弱点和缺点就会犹如生麻子一样长满整张脸,难看不说,甚至导致死亡。
浅析鲁迅的《阿Q正传》
浅析鲁迅的《阿Q正传》1000字
《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一部代表作品,该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做人失败的脑残者——阿Q的命运,阐述了一个中国落后社会的阶级斗争和人性的极端丑恶,同时也揭示了民族危机和文化困境。
下面对《阿Q正传》进行浅析。
首先,《阿Q正传》通过对阿Q命运的叙述刻画了他这一社会偏门的典型,他虽然出身贫寒,但是心理的升华却是一种成功的野蛮人文化,他本质上是一个水深火热的人物,是一个伟大的失败者。
同时,《阿Q正传》还呈现了社会两极分化的现象,阿Q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代表,他所处的环境充满了种种不公和压迫,而那些地主、上层人物则拥有无比优越的地位和财富。
这种严重的阶级分化表明了中国社会的不协调和不平衡,提醒人们必须重视这一问题,否则将难以实现真正的和谐发展。
其次,《阿Q正传》通过对阿Q心态和行为的描写阐释了人性的极端丑恶,他没有良知和道德底线,以自我为中心,虚荣自大,胆小怯懦,逃避现实。
他的心理状态在社会上是普遍存在的,是中国文化深层次的病态,这类人往往只在自己的狭隘世界里生存而无法进入更高层次的人类文明,同时也注定了他们在文化与政治上的彻底失败。
最后,《阿Q正传》还揭示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和文化困境。
鲁迅在小说中运用丰富的文化遗产,详细描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疲软和日渐消失。
这位文化改革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对抗中失败是无疑的,而中国社会也需要不断地革新和进步,才能有一天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总之,《阿Q正传》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文化巨著,通过对阿Q命运的叙述、对社会现象的描绘、对人性的剖析,以及对民族危机的探讨,强烈提醒人们要珍惜文化,要勇敢地创新和革新,以期将中国推向一个可持续发展,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
鲁迅阿q正传读后感
鲁迅阿q正传读后感《鲁迅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一。
这部小说以鲁迅先生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讽刺和讥讽的社会画卷,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种种丑态和荒谬。
在阅读完《鲁迅阿Q正传》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鲁迅先生在《鲁迅阿Q正传》中对封建社会的讽刺和批判让我深感震撼。
小说中,阿Q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弱势群体代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充满了种种不公和压迫。
鲁迅先生通过对阿Q的描写,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面,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压迫和剥削。
同时,鲁迅先生还通过对阿Q的讽刺和描写,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种种荒谬和虚伪,让人深感痛心和愤慨。
这种对封建社会的讽刺和批判,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也让我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鲁迅先生在《鲁迅阿Q正传》中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也让我深感震撼。
小说中,阿Q是一个充满自卑和自傲的人物,他在封建社会的压迫和剥削下,表现出了种种丑恶的人性。
鲁迅先生通过对阿Q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种种丑陋和荒谬,让人深感震惊和愤慨。
同时,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对阿Q的命运的描写,也让人深感痛心和悲哀。
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思考,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性的种种丑陋和荒谬,也让我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之,《鲁迅阿Q正传》是一部充满讽刺和讥讽的社会讽刺小说,通过对封建社会的讽刺和批判,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通过对人性的深刻思考,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种种丑陋和荒谬。
这部小说不仅让我对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信通过对这部小说的深入阅读和研究,我会对中国封建社会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也会对中国社会的未来充满更多的期待和希望。
鲁迅著名小说《阿Q正传》观后感600字
鲁迅著名小说《阿Q正传》观后感600字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之一,他的作品《阿Q正传》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其深度思考人性的剖析,曾深深地触动读者的灵魂。
阅读完此书,我深感自己又重新认识了自己,更加深入了解了人性的光怪陆离,下面就让我和大家分享我的阅读感受吧。
《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是一位众生皆苦的悲剧人物。
他虽然外在好斗、鲁莽,但其内心却是软弱无能、渴望尊严和自由。
作者借阿Q这一形象,严厉地讽刺了当时社会落后、氛围污浊的现象,揭露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和社会伦理漆黑的一面。
阿Q在与自己与社会的斗争中,既是胜利者,又是失败者,最终成为了一个被社会淘汰和边缘化的存在。
他几经周折,原来充满尊严的人性早已彻底磨灭,他不再是人,只是一具体俑。
这部小说的结构清晰,作者把多个插曲和片段成功地编结成了一个整体。
这个整体通过各种细节描写,在人物形象、场景描绘以及情节安排中都表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考。
例如,描绘阿Q无助地消沉在街头巷尾的时候,作者用到了“凄凉的晚风从他身边吹过,一片荒凉,却见到他满脸的自信。
”的描写手法,淋漓地表现了他内心的挣扎和生活的压力。
这样的情感刻画,可以说是非常生动的。
《阿Q正传》中的台词、画面和音乐都很出色,其中最让我深刻的画面是阿Q与章太炎的对手戏。
在这一段对话中,阿Q还是那个自以为是、虚荣心强的阿Q,而章太炎则经过几十年的思考和实践,早已成为一个了解人性和社会组织的理论家。
场面几乎已经凝固,而这样的画面和对白却让人如此震撼,让我对人性和社会组织有了更加缜密的理解和认知。
通过阅读《阿Q正传》这本书,我对人性的认识又加深,我认为阿Q的形象符号颇具现实意义,它是对那些身处边缘和失去自信的人的一种启示。
同时,这本书还让我在心理学、社会组织、经济学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切实的收获。
总的来说,鲁迅的《阿Q正传》是一本非常好的小说,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落后和黑暗。
通过对阿Q这个人物的描写,引导我们思考人性和社会制度的不足和缺陷,对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对未来的思考不无裨益,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读《阿Q正传》——学习鲁迅精神
读《阿Q正传》——学习鲁迅精神摘要:《阿Q正传》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它刻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达到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效果。
阿Q的身份虽是农民,但这个形象所表现出的性格弱点却并不只是农民才具有的,它具有更为广泛的普遍性,鲁迅把阿Q性格作为国民性的最劣表现加以鞭挞,因而也就更具广泛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鲁迅阿Q正传鲁迅精神近百年来,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大地上,一个伟大的灵魂震颤、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他就是鲁迅。
《阿Q正传》是不朽的文学名著,其反映的社会问题是很值得我们当代人反思及研究的,可以说,阿Q精神就是当时的“国民精神”,对于当今同样需要国民精神的我们,应不应该有阿Q精神,什么才是国民精神,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一、读《阿Q正传》,学习鲁迅精神《阿Q正传》创作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发表在《晨报副刊》上。
从小说总体结构上说《阿Q正传》的前三章基本上是一种平面的横向的性格介绍和举例。
从第四章(“恋爱的悲剧”)开始,鲁迅开始就着手将阿Q的精神特征放在一连串连贯的纵向生活细节中加以具体展现。
于是便有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鲁迅的经典名篇——《阿Q正传》。
《阿Q正传》的写作背景是鸦片战争后,中国处于内忧外患,政治腐败,以孙中山为首的少数有志之士,浴血奋战,拯救危亡的中国,发动了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但是革命是成功了,民主却没能深入人心,对于当时大多数中国国民来说,依然没有摆脱封建束缚,思想仍没有解放,所以,封建主义的剥削、压迫、不平等,还在侵蚀着人民的思想,人民大众的奴性与劣根还未泯灭。
郁达夫说:“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出现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我想,对于鲁迅,有的人可以不喜欢,但一定要尊敬,承认他确实是个伟大的人。
深刻、剧烈的矛盾性是鲁迅精神世界的基本景象。
而核心景象便是“绝望中反抗”的姿态。
这一精神形象凝聚着鲁迅复杂而繁复的情感与理智,大爱与大憎,“佛心与魔气”,“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胶着在一体,锤炼成奇诡壮美的“垂天之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使命意识和孤独内容提要:鲁迅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独特的个性气质和强烈的生命意识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试图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其内省自觉、深沉坚韧的气质和极强的使命意识、内向抑郁的气质和强烈的孤独意识对小说《阿Q正传》的影响。
关键词:《阿Q正传》个性气质使命意识孤独意识鲁迅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堪称现代中国的脊梁、现代中国的灵魂。
他的精神、他强烈的生命意识、他的作品及其中鲜活的人物形象,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警醒着一代代中国人。
《阿Q正传》是鲁迅最著名的小说之一。
鲁迅用犀利的笔法彰显其内省自觉、深沉坚韧的气质与强烈的使命意识、内向抑郁的气质与浓厚的孤独意识,塑造了阿Q 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一、鲁迅的个性气质及生命意识人的个性气质及生命意识的形成与其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密不可分。
鲁迅出身于浙江绍兴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族,他13岁时,祖父因科场案下狱,不久父亲病逝,迫于生计,他随母亲到绍兴乡下皇甫庄舅父家避难,被视为乞食者。
在家道中落的过程中,他目睹族人之间的倾轧,饱尝了世态炎凉。
鲁迅曾说“有谁从小康人家堕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路途中,可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1]此后他对社会人生总是一种阴郁的把握方式。
然而从野孩群中获得的那种“野兽性”[2]又偏偏使他不向黑暗势力和封建礼教低头,外力与内力的相互作用使一种鲜为人知的惆怅与悒郁、痛苦与悲伤的孤独情绪油然而生。
青少年时期的人生际遇给鲁迅留下了寂寞与孤独的精神印记。
[3]后留学日本,在异域受到的白眼和轻蔑,尤其是“幻灯片事件”使这位来自贫弱中国的留学生亲自体验了民族歧视的耻辱,这一切在鲁迅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对叔本华、尼采悲观主义哲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加强了他精神中的寂寞与孤独。
鲁迅出生没落大家,从小受到包括儒家正统文化及佛、道等非正统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熏陶,南京和日本求学期间,大量阅读了西欧近代文学、哲学、自然科学著作,又使他对西方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尤其是叔本华、尼采的生命意识与超人学说、基尔凯郭尔、施蒂纳的非理性主义对孤独个体生命形态的体认。
在经历了十九世纪末开始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巨大变迁后,鲁迅深感中国改革之难,对中国的认识更加透彻,深刻思考后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思想,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气质和强烈的生命意识。
鲁迅的个性气质是多元复杂的矛盾统一体:既刚强固执,又深沉坚韧;既内省自觉,又机敏多疑;既内向抑郁,又开朗热情。
其内省自觉、深沉坚韧的气质加以其博大的爱心(爱祖国、爱民族、爱大众、爱亲人)进而使其产生极强的使命意识;其内向抑郁的气质使其产生强烈的孤独意识。
多元复杂的个性气质融于一体,且伴随着鲁迅的内心冲突,使他“背负因袭重担,肩住黑暗闸门所具有的极其深刻沉重的社会历史的孤独悲凉”“与他对整个人生荒谬的形而上感受中的孤独、悲凉纠缠融合在一起”[4],构成了鲁迅独特的个性气质,也培养了他以复杂、深邃的眼光观察和体验世界的能力。
二、充盈于《阿Q正传》中的强烈的使命意识《阿Q正传》中,通过阿Q及其周围人物的塑造,作者表现出其改造“国民性”和反封建的思想观念,这其中透出鲜明的理性色彩、强烈的否定性特征和深刻的悲剧性意识。
铭心刻骨的童年经历、惊心动魄的感性经验、西方现代文化的强烈影响与内省自觉、坚韧深刻的个性气质和强烈的使命意识相碰撞,形成鲁迅“立人”、“兴国”的理想和自觉意识。
鲁迅认为,一个国家若要生存世间,角逐列国,“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5]立人的精神实质即为摒弃国民劣根性,重塑新型的民族性格。
在鲁迅看来,“立人”是“兴国”的前提。
因而,他坚定地选择了在精神领域以身报国的方式,终生在精神领域进行国民灵魂改造的工作。
[6]他认为没有民族精神的彻底改造,新的社会制度是难以真正建立起来的,“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
”[7]为改造民族精神,他执着地把自己的文学与思想情感紧紧和变革现实连在一起,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以批判国人之“国民性”,以期改造“国民性”,阿Q则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阿Q乃一个赤贫的雇农,无房无地,以帮人打短工为生,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受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生活十分悲惨。
他的主要性格特征就是其赖以自慰甚至是赖以生存的精神胜利法:他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他从不正视现实,而是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自欺自慰、欺凌弱者、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妙法来自我安慰,自我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之中。
阿Q精神胜利法的根源于他深重的奴隶意识:长期的封建压迫使他的主体意识迷失在封建思想伦理关系中,他没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只在毫无个体性可言的“群”的氛围中体现自己的内在本质。
阿Q的精神胜利法乃是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的一种反映,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异族统治、战争动荡、思想的极端束缚是其产生的土壤,它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弱点。
周作人先生在读过《阿Q正传》后说:“阿Q 却是一个民族的类型。
他象神话里的‘众赐’(Pandroa)一样,承受了恶梦似的四千年来的经验所造成的一切‘谱’上的规则,包含对于生命幸福名誉道德的意见,提取精粹,凝为固体,所以实在是一幅中国人坏品性的‘混合照相’,其中写中国人的缺乏求生意志,不尊重生命,尤为痛切,因为我相信这是中国人最大的病根。
”[8]鲁迅为阿Q作传,目的就在于以冷静的思考理性地暴露我们民族性格的负面,医治国人灵魂。
作者不仅塑造了阿Q的形象,而且用简练的笔墨勾勒出另一类“国民性”的人物群像:看客。
他们张着嘴去看杀人,用眼睛去咬阿Q的灵魂,议论枪毙并无杀头好看。
他们是饱受中国封建文化束缚和毒化的中国的民众,他们精神受奴役而不自觉,麻木愚昧而不觉悟,甚至麻木到不以苦为苦,对别人的痛苦只报以隔膜和冷漠,甚至狠毒凶残。
他们通过对个人的教化和对异已者的迫害来维护封建旧秩序、旧伦理的基本规范,与统治者共同构成了旧中国冷酷的生存现实。
“大团圆”结局说明人民精神麻木现象深深地楔入鲁迅的心坎,使他永远感到心痛。
他要“呐喊”,他要以觉醒的先驱的声音,唤醒中国人的生存意识,唤醒“铁屋子”里“许多熟睡的人们”。
[9]同时,鲁迅将阿Q和整个未庄放在辛亥革命前后这样一个时间背景下来描写,以一种概括的方式描绘出辛亥革命的严酷真实:脱离群众的畸形革命始终是不能得到群众理解的,是没有基础的,必然走向失败的,是挽救不了中国沦为烈殖民地命运的,也不可能解放人民大众。
阿Q的形象在表层上原型来自于鲁迅的故乡绍兴,或是同乡,或是远亲,在深层上则是作者对人类精神现象和中国人精神特征的理性探索伴随着活生生的原型一起升华、熔铸成的不朽艺术典型,是作家个性气质和生命意识的隐现。
三、弥漫于《阿Q正传》中的浓郁的孤独意识鲁迅内向抑郁气质和孤独意识激发的是他改造现实、批判黑暗的理性激情。
鲁迅在给许广平的信中说:“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觉得唯‘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
”[10]这在《阿Q 正传》中体现为“抗争”和“死亡”。
阿Q并不完全安于被欺凌的命运,当革命到来时,他从被剥削者的朴素直感去欢迎革命。
他觉得造反有趣,又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在他的想象中,革命党都穿着“白盔白甲”,拿着板刀、钢鞭、炸弹、洋炮;革命之后,赵家的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宁式床、钱家的桌椅都搬到土谷祠来……阿Q对革命的认识固然十分幼稚,十分糊涂,但由于这种想法里充满着农民式的均分思想和复仇情绪,却又的确反映了农民阿Q具有改变自己生活地位的迫切要求。
阿Q真心向往革命,在他身上始终潜藏着革命的可能性。
然而,革命并没有接受阿Q ,反而让阿Q最终走上了断头台,革命燃起了阿Q心中的希望之火,却又将希望变成了绝望。
鲁迅以阿Q的死指向“绝望的反抗”,反抗社会,更是反抗自身:在阿Q无家可归的孤独中,在阿Q寻找归宿的努力中,在阿Q的生的困恼中,在阿Q面临死亡的恐惧中,在阿Q临刑的幻觉中,……我们发现那惶惑、不安、恐惧、孤独、绝望并不仅仅属于阿Q,而是属于那颗终于并不能超然的心灵。
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阿Q们生存的世界的无情否定,不又是作家对灵魂中的“阿Q生存的世界”的“抗争”吗?阿Q抗争了,却最终被挂着“革命党”牌子的“长衫人物”送上了断头台。
阿Q的被砍头还因为阿Q的委琐、怯懦、无能、可笑的表现而被看客们视为一出“他们多半不满足”的“不佳”的滑稽剧。
阿Q被枪毙了,他因为希冀改变自身命运的自发抗争而死了,而和他有着同样命运、同样精神的看客们却是如此评价:未庄人“自然都说阿Q坏”,他的“枪毙便是坏的证据。
”“城里舆论则不佳”,他们不仅因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还因阿Q “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害他们白跟一趟而不满足。
阿Q死了,从肉体、从精神上俱亡了,而那些看客们,肉体虽然还在世上行走,精神和灵魂却和阿Q一样,早已被“圣人之徒的意见和道理”剥夺了。
这一些让鲁迅感到处在黑暗势力的包围中,那时的中国好比铁屋子,昏睡的人民难以走出,所以他要进行呐喊,对旧社会与旧势力作绝望的抗战。
也正如此,在1925年为俄译本《阿Q正传》作的序中,鲁迅说“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在中国实在算一件难事……我也只得依了自己的观察,孤寂地姑且将这些写出来,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性。
”[11]鲁迅就如“过客”,“明知面是坟而偏要走。
”鲁迅的呐喊、反抗并不为群众所理解,他终生呼啸地战斗在精神领域,他孤寂在走在时代的前沿,他与社会、与群众自然有距离。
他作为一个“孤异的个人”,“向庸众开战”,常常感到有“独战的悲哀”,自己陷入孤独与痛苦之中,眼见群体生命的麻木,他要“呐喊”,要唤醒人民去打破“无声的中国”千年如斯的沉寂,虽然鲁迅也知道,这种反抗不过是“绝望的反抗”,但这仍是对国民性中惰性和奴性的反抗,具有可贵的现实战斗精神和现代反抗意识。
他仍然要象“过客”一样,昂起头颅,奋然微量前走去,在人生的旅途中留下他那倔傲而又孤独寂寞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