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思想文化史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2019年高考历史必修三考点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1.北宋学者石介在《中国论》中说:“闻乃有巨人曰佛,自西来入我中国;有庞眉名曰聃,自胡来入我中国。
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
”其言论意在()A.通过文化融合缓和民族关系B.反对文化交流保护华夏文明C.削弱佛道冲击意图复兴儒学D.宣扬华夷观念维护北宋统治解析:选C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北宋”和材料信息中佛教和道教的传播“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得出对中国传统儒学的冲击,意图复兴儒学,故C项正确。
2.《西游记》一书记载了孙悟空等人学习道家的法术甚至医术,后来却皈依佛教“明心见性”的故事。
而他们取经的目的又是为了让唐太宗这个儒家明君更好地治世。
这表明() A.唐朝实现了三教合归儒B.文学创作应该尊重史实C.唐朝道家地位开始衰弱D.三教合流符合政治需要解析:选D材料中记载有道家、佛教与儒学,但是其目的是为了让唐太宗这个儒家明君更好地治世,即为政治服务,故D项正确。
3.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
这反映了()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对儒教和佛教的论述,特别是“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体现了当时儒学面临来自佛教的冲击,出现了儒、佛合流的现象,故B项正确。
4.东汉末年,关羽是一个带兵的将领,刚傲而缺乏处世的谨慎周详,他不顾利害让自己两面受敌,弄到战败授首。
千年之后,关公被中国人奉为战神、财神,戏曲脸谱中特具枣红色。
这反映了()A.儒学的神学化、宗教化B.理学的社会化、世俗化C.公平公正的社会价值取向D.戏曲可以体现真实的历史解析:选B宋明理学是国家正统思想,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有深刻影响,“财神”等反映出普通人追求财富的价值观念,戏曲是市民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脸谱中……枣红色”体现了正直、正义的人物特点,这正是宋明理学价值观在人们生活中的体现,故B项正确。
高考历史思想文化史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共94页文档
高考历史思想文化史宋明理学及明末 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32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人民版
(对应学生用书P118)1.(2011广东文综)“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3.(2011课标全国)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解析:选C。
题干的主要意思是:不管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在乡野之间,是非不能由君主一个人说了算。
应该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这实际上是否定君主专制。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强调百姓对国家的责任。
“民为邦本”“民贵君轻”强调百姓在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跟否定君主专制无关。
“天下为公”指天下应该是天下人的天下。
因此C项是最接近题干意思的。
4.观察右图,该著作的最精彩之处在于( )A.将儒、佛、道三教合流B.将心学发展到顶峰C.敢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D.提出工商皆本思想解析:选C。
解答本题首先应明确《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代表作,再根据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判断该著作最精彩之处在于敢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5.(2011天津文综)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
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
这说明李贽( )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7.(2011江苏单科)“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专题十二 第30讲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3.(命题点:朱熹的思想)朱熹说:“人欲者,此心之疾疚,循之则 其心私而且邪”“饥而欲食,渴而欲饮”“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 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由此可知,朱熹的思想 ( D ) A.扼杀了人性的正当需求 B.极力为封建统治辩护 C.宣扬了封建的伦理纲常 D.有利于维护公共秩序
解析:选 D。据材料可知王阳明认为每个人找到的良知才是判断是 非的标准,故 A 项错误;王阳明继承了程朱理学的纲常礼教,但材料中 未体现,故 B 项错误;据材料可知王阳明的思想有利于人们追求自由平 等,但王阳明并不反对君主专制,故 C 项错误;据材料可知王阳明的思 想有利于人们追求自由平等, 为进步思潮产生奠定了基础, 故 D 项正确。
1.(命题点:魏晋至隋唐传统思想演变 )东晋高僧慧远曾说:“道法 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相 同。”东晋道士葛洪著《抱朴子》有内、外两篇, “其内篇言神仙方药, 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 事臧否,属儒家”。这说明( A ) A.儒、道、佛出现合流的趋势 B.佛、道挑战了儒学正统地位 C.儒、道、佛的终极目标一致 D.东晋最终实现了三教合归儒
第 30 讲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 活跃局面
考点一
宋明理学
一、理学的创立 1.背景 (1)儒学的困境:魏晋时期佛、道两教广泛传播冲击着儒学地位。
复兴儒学 的主张,提出儒家的“道 (2)唐中后期,韩愈率先提出____________
统”思想;李翱提出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孔子之道。 (3)北宋时期:士大夫们在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鼓励下,掀起儒学复 兴运动。
考点二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1.思想 (1)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2)反对盲从孔子,认为儒家经典不是“万世之至论”。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材料三 在儒学发展史上,唐宋转型无疑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隋唐以来,儒、 释、道三教鼎立,但在斗争中他们彼此融合、相互渗透。面对三教并存,尤其 是佛教的异军突起和势力膨胀,儒学内部就如何应对佛教的挑战,存在着分歧。 一派以韩愈为代表,他认为佛老不讲君臣礼仪、伦理纲常,破坏了中国传统的 君臣、父子、夫妻关系,扰乱了封建的等级秩序,故力主建立儒家道统,排除异 学。另一派以柳宗元为代表,主张以儒学为主体,兼容各家之长,以开放的思维 使儒家获得新生。唐代的思想论争开启了宋学的新局面。
③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 a.著作:《_船__山__遗__书__》。 b.思想主张: 政治思想:主旨是“_循__天__下__之__公__”,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当做私产的做法。 哲学思想:在发挥了古代“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 _物__质__运__动__规__律__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c.评价:在一定意义上,王夫之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理学所强调的天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 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灭欲”或“存心灭欲”的 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 宋明理学的佛道化是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 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 “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易错陷阱】 黄宗羲的思想
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针对的仅仅是个别残暴的“恶”君,“天下为主,君为客” 的主张并不能真正体现“主权在民”的观念,他的思想本质上还是封建传统的 民本思想;他所倡导的法治主要是一系列的统治方法,而不是法治统治的一系 列基本原则。
(必修三专题一)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高考再考什么 【预测题 1】 从 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到 2011 年的“地沟
油事件”,再到2012年的蒙牛篡改生产日期事件,食品安全
问题一次又一次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人们用一句流传了 千年的话:“真是伤天理了”,表达着自己的不满。这里的 “伤天理”在古代主要是指 A.与当事人的基本意愿不符 ( )。
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 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解析 根据关键信息 “ 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 焉,以求尽其心”可知,D项正确;A、B、C三项都对题干 有曲解,排除。 答案 D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高考再考什么
【预测题 4】 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 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不断探究成为时 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领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 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正确答案是
(
A.“百家争鸣”时儒学广泛传播 B.西汉对儒学加以推广,并成为文化的主旋律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局面出现
(2)相同点
①都属于儒学范畴,并对儒学有所发展。 ②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属于唯心主义。 ③都要求克服私欲,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④都是古代哲学的重要成果。 ⑤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⑥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高考总复习《历史》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ppt课件
2021年高考复习
36
(3)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1)经济因素: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 发展;而另一方面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 经济的发展。 (2)阶级因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 大,他们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3)政治因素: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 治走向腐化。
(4)思想因素: 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统治者的专制思想占主导地位,八 股取士、三纲五常扼杀了人们的个性,摧残了人们的思想,早 期民主启蒙思想家要求挣脱思想束缚,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 ②西学东渐局面的出现,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 界注入崭新的时代气息。
2.影响 (1)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 主义,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 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2)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 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3)发展: ①北宋士大夫推崇《春秋》中的“ 尊王攘夷 ”之旨, 认为要长治久安,必须复兴儒学。 ②北宋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重 忠孝、讲廉耻、励 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理学在这场儒学复兴运动中孕 育而生。 2.理学出现的背景 (1)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魏晋时期,佛教、 道教的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 核心价值 观念的地位。 (2)唐宋儒家学者掀起儒学复兴运动,吸收和融合佛教、道 教思想。
[易错提醒]
明清之际的进步儒学思想≠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虽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 代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作用,但只是着眼于对黑暗 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更没有提出 废除封建制度的主张。
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29讲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走出误区 “三教合一”不是简单的三教合并 儒、道、佛在中华文化的体系里是不断从对抗、排斥到互相融合,而又 独立并存的,故“三教合一”是指将儒家的纲常伦理,佛教的劫变、来 世观念,道教的修炼理论和方法融合在一起,而不是“合并”。 二、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和程 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③“ 天理 ”的高度,形成一整 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
(4)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集为④《 四书 》,并
对之加以注解,使之成为理学的经典
陆王心学 陆九渊 王守仁
南宋 明朝
提出“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反 对埋首书册,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发明本心 ”
心学的开创者
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学以至圣的修养 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
3.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 显的佛学化特点,例如吸收禁欲主义思想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 “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二、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不 认识“理” 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
主张“心即理也”
同 实现“理” 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体验 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因此天
,理不能离开气
于孔子和孟子
(2)修养论: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慎思明 (2)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
辨,格物致知”;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起了
(3)社会政治理论: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认为道的价值内 重要作用
涵是“三纲五常”;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利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二第24讲宋明理学与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人民版
教材补遗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就是花时间,讲方法,深刻探究万事万物的本质,以达到对 普遍天理的认识。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
合作探究
主题 程朱理学兴起的背景及特点
史料呈现 史料1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所谓万物一体者,皆有
此理。只为从那里来。“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1.陆九渊:南宋思想家,心学的开创者,其提出的核心命题是 “ 心即理也 ”,其名言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2.明朝王守仁:心学的集大成者,认为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在于 “ 致良知 ”;修养的方法是要做到“知行合一”。
3.心学出现的影响: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图解历史 宋明时期理学的发展
考点二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自主学习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1.李贽的思想 (1)挑战① 孔子 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2)批判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思想,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 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
2.黄宗羲的思想 (1)批判② 君主专制 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③“ 天下为主,君为客 ”的民主思想。 (3)反对重农抑商思想,提出④ 工商皆本 的经济思想。
3.古代某学者说:“我今说个□□□□,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 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 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该学者和填入材料中“□□□ □”里的文字最有可能是 ( C ) A.董仲舒:天人感应 B.朱熹:格物致知 C.王阳明:知行合一 D.顾炎武:经世致用
教材补遗 三武灭佛 “三武灭佛”,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 三次事件的合称。这些在位者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一个武字。若加上 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灭佛”。“三武灭佛”主要与 当时僧侣地主和世俗地主间日益突出的经济利益矛盾有关,也大多与意 识形态领域的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汇相关。也就是说“三武灭佛”一方 面是佛教的发展已对社会经济正常运转产生负面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 也是佛教与中国儒家正统文化和道教文化争夺思想统治权的结果。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4讲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件 人民版
思想
批判地继承儒学,主张经 世致用
项目
内容
黄宗羲
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激烈 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异
顾炎武
特别倡导实学,积极求真 并实践
王夫之
哲学贡献大,是古代唯物 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
【易混易错】 (1)韩非“重农抑商” 与黄宗羲“工商皆本”都是符合时代 发展的经济思想。
(2)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与文艺复兴的 相同点在于都具有唯物主义思想和反 封建思想。
王者皆贼也” 后世产生了深远
影响
命题视角预测探究
把脉高频考点,突破教 材重点
本讲的主干知识是汉代以后儒家的发
角 度
展历程,以传统文化角度认识儒家思 想,寻找儒学思想中优秀的元素,是 考试中的命题重点,宋明理学、明清
之际的儒学是高频考点。
立 意
非选择题题量逐步加大,总体难度偏 大,注意与政治学科知识结合,加深 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分析。
【比较辨析】 心学与理学的不同 (1)从哲学观上看,程朱理学坚持“性 即理”的根本观念,属客观唯心主义; 陆王心学则坚持“心即理”的根本观 念,属主观唯心主义。
(2)从道德主张上看,理学主张人应以 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而心学则主 张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 知,从而为善。
对点训练 (2010·高考课标全国卷)王 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 对立的观点是( )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思维拓展】 以程颢、程颐、朱熹 为代表的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间 万物的本原,提出了“格物致知”以 求理的方法。到了南宋,人们开始对 程、朱探究真理的繁琐方式表示不满, 陆九渊提出了“心即理也”
高考历史大一轮精讲 第27讲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人民版
第27讲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考纲要求] 1.宋明理学。
2.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考点一 宋明理学1.理学的创立⎩⎪⎪⎪⎨⎪⎪⎪⎧ 背景⎩⎪⎨⎪⎧①魏晋时期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播,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
儒学的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
②唐代的韩愈、李翱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北宋士大夫们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创立:北宋时期,以程颢、程颐为代表的“北宋五子”将儒学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创立了一种新儒学体系——理学。
“二程”确立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并认为天理的核心是“仁”。
张载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
2.理学的成熟⎩⎪⎪⎨⎪⎪⎧标志:南宋朱熹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表现⎩⎪⎨⎪⎧ ①理气关系:朱熹认为理气互相依存,但理 先于气,理不能离开气。
②修养论:强调日积月累,强调“仁”和仁者 境界。
③社会政治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 五常”,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
影响:朱熹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维护了专 制主义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
错误![思维导图] 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史料一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理”,“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3.陆王 心学为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朱熹《朱子语类》解读史料阐述了“理”和“气”的关系,是客观唯心主义。
史料二“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朱熹解读史料反映了程朱理学倡导“存天理,灭人欲”。
所谓“天理”指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理学实质上是用儒家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望,以维护专制统治。
史料三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解读史料阐述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主张,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高中历史 考点深化与探究 第30讲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
第30讲: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宋明理学主题1:理学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因素(1)历史原因:①魏晋南北朝以来,儒、佛、道三家出现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的情况,到唐宋时期,三教并行使官方儒学的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
②为了重兴儒学,唐宋儒学家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他们吸收佛、道哲学思想,力图建立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学说。
(2)社会因素:①政治上:两宋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要求调整统治思想,以适应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政治需要。
②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大规模发展,推动了科学文化的进步。
③思想上:是北宋初期思想解放的产物。
主题2:理学与心学的异同1.不同点:(1)程朱理学:①认为宇宙万物有“理”和“气”两个方面,理先气后,是客观唯心主义。
②主X用外在的“天理”来规X行为。
(2)陆王心学:①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②主X通过内心反省达到“致良知”。
2.相同点(1)都属于儒学X畴,并对儒学有所发展。
(2)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属于唯心主义。
(3)都要求克服私欲,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4)都是古代哲学的重要成果。
(5)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6)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方法点拨:图示法巧记心学和理学的关系(参考右图)史料一: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理”,“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朱熹《朱子语类》史料二: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史料一认为意识(理)先于物质(气)存在,意图在于强调用外在的“天理”来约束、规X客观之人的行为,史料二强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观点,强化人的主观意识的作用。
二者在哲学认识论上分别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二.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主题1:明末清初儒家思想出现活跃局面的条件有哪些?(1)经济因素: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第39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4.下列关于唐甄及其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揭露批判专制君权,反对神化帝王 B.倡导经世致用之学 C.深刻揭露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D.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解析]
(
)
唐甄的批判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只是
着眼于对社会黑暗现实的揭露。
[答案] C
第40页
返回导航
第11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3)政治理论上 ①认为道的价值内涵是“ 三纲五常 自己真实的精神支柱,才算得道。 ②秦汉以来的所有帝王都是 无道之君 治的长期黑暗。 ③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利, 其关键在于“正君心 ”。 , 所以才导致了政 ”, 将儒家价值化为
第12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材料四
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五 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材料六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 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 材料一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 欲”是什么关系?
(4)理学经典上:将《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集为 《 四书 》 ,并对之加以注解,使之成为理学经典。 3.影响: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 维护 专制主义 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第13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1.标志: 心学 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 已经完成。
第29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四)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秦宋王朝把天下当私产是 孤陋寡闻) 1.主张 (1)主旨“ 循天下之公 ”, 猛烈抨击“孤秦”、 “陋宋”。 (2)批判暴政 ①帝王 横征暴敛 是民生疾苦的根源。
②帝王 独尊 是君臣之道丧失的根源。 ③ 法制之弊 是政治腐败的根源。
第7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2.理学奠基 (1)周敦颐: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为 “理”生
万物
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2)邵雍:重新排列《 周易 》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 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 (3)张载: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 了理学的 基本宗旨 和精神。
第8页
第22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3)①可取的一面: 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 强调人与自然、 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意识;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 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宋明理学 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 了推动和促进作用。②不可取的一面: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 女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重礼 轻法的观念等。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所以我们对待古代文化一定要采取一分 为二的观点不可“一刀切”。
第27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三)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1.地位:是一位大学者,在历史学、地理学、音韵学、金 石学等方面都有独到建树,开清代 考据学 之先河。
第28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2.主张 (1)深刻揭露 君主政治 的暴虐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 (2)提出“ 众治 ”主张: “以天下之权, 寄之天下之人。 ” 梁启超将之归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注重实学,经世致用,著有《 日知录 》 《天下郡国利 病书》等。 3.评价:改革弊政、拨乱反正的愿望十分强烈,但还不具 有近代的“ 民权 ”意识。
(五)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1.地位:清初 经世致用 之学的积极倡导者之一。 2.主张 (1)对 专制君主 大胆批判,“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 贼也!” (2)猛烈抨击“ 官 ”,认为大多数官吏“为盗臣”“为民 贼”。
第32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3.评价 (1)进步性: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对后世产生了 深远影响。 (2)局限性:没有跳出儒家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 理想。
有变化 ”中的阴阳变化。
第10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2)修养论上 ①区分了教育的“ 小学 ”和“ 大学 ”两个阶段,强调日 积月累和循序渐进。 ②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 道德价值 的终极源泉。 ③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 仁民爱物 。 ④仁者强调获得精神的自足和自由的同时,还应有强烈 的 社会责任感 。
(2)王守仁 ①理论:人是天地的心,“ 灵明 ”是人的心,“灵明”就 是天理,就是本心,就是良知。 ②结论:“心外无物,心外 无事 ,心外无理”;人人都有
良知 ,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强调“ 知行 合一 ”。
第16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即时练 1.宋代理学在中国历史上有巨大影响,关于它的叙述,正 确的是 ( )
第4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2.复兴 (1)唐代中后期 ① 韩愈 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 ② 李翱 提出必须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 (2)北宋 ①推崇《春秋》中的“ 尊王攘夷 ”之旨,批评唐代政治。 ②认为要巩固中央集权,必须以唐为鉴,复兴 儒学 。
第5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专题一 · 第 2讲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 臣共曳木之人也。 ——《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他认为 “ 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
是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农业是其经济基础;明清时期商品经 济发展,封建制度逐渐衰落,“工商皆本”思想产生。这两种 观点基于不同的社会经济结构,都是正确的。
[答案] C
第35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思想主张的共 同点是 ①反对君主专制 世致用” ②主张“天地之化日新” ( )
A.它是以传统儒学为基础,吸收了佛、道两教思想发展 而来的 B.北宋的朱熹是其集大成者 C.它是一种唯物主义思想 D.本质是维护奴隶制度
第17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解析] 本题适用排除法。朱熹是南宋人,故 B 项错;理 学是一种唯心主义体系,故 C 项错;其本质是维护封建制度, 故 D 项错;东汉后传统儒学受到了佛教、道教的冲击,因此复 兴儒学者便吸收了某些佛教和道教的观点用来改造传统儒学, 使之发展成新儒学,即理学,故选 A 项。
[答案] D
第19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 熹:“存天理,去人欲。” 材料二 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
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三 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 人教人第一义。”
第20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3. 理学的创立: 二程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天 理”的核心和修养的最高境界是“ 仁 ”。
第9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 1.标志: 朱熹 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了 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2.表现 (1)理气关系上 ①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 理先于气 ② 气 。
第25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二)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客不能欺主) 1. 地位: 精研天文、 算学和地理, 是 浙东 学派的创立者, 《明夷待访录》是其代表作。
第26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2.思想 (1)批判 君主专制 ,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 (2)提出限制 君权 的主张,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 之法”,建立“天下之法”,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3)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 工商皆本 。 3. 评价: 为中国近代 反专制主义 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 的思想武器。
第23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1.主张 (1)提出“ 穿衣吃饭 ,即是人伦物理”,认为“理”就在 百姓日常生活之中。 (2)认为不能以“ 圣人 ”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 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
第24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3)他提出“绝假纯真”的“ 童心说 ”,反对礼教的虚伪 与官场欺诈。 (4)在诗文写作风格方面,主张“ 真心 ”,反对当时盛行 的摹古文风。 2. 影响: 李贽对社会现实的大胆批判, 引起统治者的不满。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 2讲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知识回顾
能力探究
知识整合
课后作业
第2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知识回顾
第3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一、宋明理学 (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1.背景 (1) 东汉 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 (2)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广泛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 作 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
第33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即时练 1. 《吕氏春秋》主张“重农抑商”,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主 张“工商皆本”。形成两种不同思想的根源是 A.阶级立场不同 B.政治主张的分歧 ( )
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D.社会性质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