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摘要:进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幼儿今后的成长以及学习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促进幼儿自身健康发展,而且能完成幼儿教育的目标,提升幼儿自身的素质和水平。
在本研究中,认为进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遵守寓教于乐、宽严并举及充分发挥家长作用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进行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社交习惯、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策略,以此来促进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效率及效果。
关键词:幼儿教育行为习惯培养幼儿园一、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一)促进幼儿健康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实现幼儿健康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与培养能帮助幼儿尽早形成优秀的生活习惯,例如,讲礼貌、讲道德、勤洗手、遵守行为规范等。
一方面,能防止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不良习惯,影响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在通过教育帮助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进行行为习惯的示范以及讲授之外,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自身的思想,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念以及价值观念,对幼儿的成长以及生活实现更加有效的指导。
(二)完成幼儿教育目标幼儿园教育阶段,主要是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进一步意识当前的社会规则,促进幼儿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快速地融入当前的社会生活,提升幼儿自身的社会适应水平。
因此,在该阶段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能及时地纠正幼儿在社会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以及接受到的不良思想行为,而且能提升幼儿自身进行思考以及事物认识的水平,从而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实现幼儿园教育阶段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教育目标。
(三)提升幼儿自身素质水平幼儿园教育阶段,不仅需要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思想观念,还应当帮助幼儿进一步掌握一些简单的知识以及基础生活常识。
一方面,教师在进行幼儿良好思想行为习惯培养中,会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教材或者素材对幼儿进行启发,教师在使用此类素材进行教学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幼儿对当前事物的思考方式,以及之后对类似事件的处理方式,从而提升了幼儿看待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小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论文怎么写
小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论文怎么写引言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不仅需要家长的关注与引导,也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小班教育中如何有效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和建议。
第一部分:认识幼儿行为发展阶段幼儿行为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理、心理和环境等方面。
教师要了解幼儿行为发展的阶段特征,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幼儿行为教育。
常见的幼儿行为发展阶段包括: - 自我认知和自控能力的培养; - 社交能力的形成; - 积极情感的培养。
第二部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方法与策略1.以身作则:教师是幼儿行为典范,应注重自身行为的规范与引导,为幼儿塑造良好的行为榜样;2.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行为模板;3.培养自理能力: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教育幼儿掌握基本的自理技能,如穿脱衣物、洗手等,提升幼儿的自主性与责任感;4.做好情绪管理:教师要关注幼儿情绪的变化,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幼儿正确处理情绪,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5.鼓励合作与分享:教师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分享玩具等,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与团队意识;6.个体差异的尊重与重视:幼儿的行为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行为培养计划。
第三部分:实施方法的落地1.设立目标与奖惩机制:通过设立行为目标和明确的奖惩机制,激励幼儿努力表现良好的行为;2.引导积极行为的养成:及时赞美和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鼓励他们坚持下去;3.沟通与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行为发展,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4.游戏与角色扮演: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日常生活场景,引导幼儿学习良好的行为模式;5.倡导相互尊重和理解:教育幼儿要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培养他们做到待人友善、团结合作;6.持续跟踪和评估:教师要持续跟踪幼儿的行为发展,进行评估与反馈,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8000字(论文)】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目录第一章前言 (2)第二章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概述 (2)第一节相关概念界定 (2)一、幼儿园教育 (2)二、幼儿家庭教育 (3)第二节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关系 (3)一、相互补充、相互制约 (3)二、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家庭教育的制约 (3)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的制约 (4)第三节幼儿家庭教育问题 (4)一、缺乏重视 (4)二、家长言行素质不高 (4)三、教育方法不科学 (4)第三章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5)第一节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5)一、加强家园之间的沟通 (5)二、提高家长的认识水平 (7)第二节更新家庭教育理念 (7)一、认识到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7)二、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8)三、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 (8)第三节创设良好家庭教育环境 (8)第四节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 (9)一、耐心教育 (9)二、反复练习 (9)三、加强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10)参考文献 (10)第一章前言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这句话说明了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相当重要的一个阶段,甚至对人的未来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非常必要。
而同时,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形成。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实现。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可塑性越大,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在幼儿时期,幼儿园和家庭是培养幼儿文明行为的重要场所,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庭也应严格要求,家庭和幼儿园要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第二章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概述第一节相关概念界定一、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是对学前幼儿进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教育是按照国家的教育目标与任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下,结合社会需求,由幼儿园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注重保教相结合的教育。
论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摘要:行为习惯是指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符合道德规范和原则要求的习以为常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着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幼儿时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那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一、循循善诱;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老师要明确不同年龄段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与侧重..在向幼儿提出每一点要求之前;要事先考虑;根据幼儿能力逐步提高;循序渐进..如小班的孩子在一开始;只要让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如:上课安静地坐好;不影响别人等..在社会行为方面则要求待人要有礼貌;早上来园见到老师要说“老师早上好”下午离园要会说“老师再见”受到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与人讲话要专心;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插嘴;午餐不掉饭粒;饭菜全吃光……在这些过程中教师做到语言简练、内容具体;孩子们做起来也就容易得多..为了让孩子们记住;我们将要求编成儿歌;教给孩子..如在要求孩子讲文明礼貌时;我们将要求编成儿歌人人夸我好宝宝..“小朋友;早早起;进园叫声老师早..见到同伴微微笑;看见长辈问声好..讲文明、懂礼貌;人人夸我好宝宝”..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时;我们创编了儿歌样样都吃身体棒..“小朋友们个个棒;洗净小手坐桌旁.. 青菜绿呀萝卜红;西红柿呀水灵灵;米饭馒头香喷喷;样样都吃不挑拣;宝宝身体最最棒”..二、创设环境;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学家杜威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改变了”..因此;我们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精心设计;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熏陶;养成习惯..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在活动室内专门设置了“好习惯之星”评比栏;每周评出习惯好的孩子十名;将这十名孩子的照片放在栏中;每周更换..有了这个;孩子们对每周老师提出的习惯要求就会尽心去做;效果非常好..为了让孩子们掌握习惯要求;我们将室内的主题墙与良好习惯紧密相连;如本周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叠衣服;我们就将叠衣服的顺序图贴在主题墙内;并附儿歌;让孩子们边看边叠边读;幼儿很快就学会了..在室外环境中;我们将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喷绘成一幅幅图片;张贴在孩子们每天都要经过的走廊、楼道等地方;在赏心悦目的教育氛围中;随时随地地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运用游戏;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尤其是角色游戏;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反复感知、体验、模仿角色的优良行为;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我班有位小朋友叫明明;入园好长时间了;每天来园离园从不与老师打招呼;他妈妈叫他也不说;我一想;要是让他担任角色会怎样呢于是在“娃娃家”游戏中我让他一个人待在“家”里;然后我到他家去做客;我故意将门敲得响一点;他问:“谁呀”“您请进..”“您要喝水吗”我一惊;也挺会说的吗;于是我与他聊了一会儿;我起身要走时;他说:“再见”可是下午放学时他又不与我打招呼了..第二天;我又让他在“小医院”游戏中扮“医生”;我扮“病人”到“医院”看病;他热情地说:“您请坐;哪儿不好受”我说:“头疼..”他说:“我给您检查一下..”过了一会儿;她说:“我开点药;您吃了就好了”..我说:“谢谢”她说:“不用谢..”我走的时候还跟我说“再见”..经过几次的反复训练;现在明明能主动与我打招呼;看见其他小朋友和家长也很有礼貌了..四、正确评价;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幼儿由于没有完全掌握自我评价的内部标准;因此需要成人的评价来界定自己的行为..这就是说教师、家长的评价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如在孩子帮助老师拿送各种游戏器材、收拾玩具、摆放桌椅等;教师要给予认同、赞赏的积极评价;增强幼儿的自尊与自信..面对孩子的过失行为;教师给予关心与期望的评价;如:当孩子乱扔垃圾的时候;老师可以跟大家说:“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将地上的垃圾捡起扔进垃圾桶里;做个讲卫生的好宝宝”当有的孩子活动时不遵守规则时;可以用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来约束他的行为..让幼儿在宽容、理解中自觉地改正过失;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五、言传身教;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好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在孩子的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平时能够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树立正确榜样;潜移默化的来影响孩子、教育孩子..为此;教师要做到仪表大方;衣着整洁;精神振作;语言亲切;经常给幼儿加以帮助;提高其自理能力..根据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时刻注意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点滴的闪光思想;及时发现;及时提出;在积极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孩子们的帮助;如晨间拿玩具时;我们真诚地对孩子说声“请”;拿好后对孩子说声“谢谢”教师这样以身作则;使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受到礼貌的熏陶;从而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六、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除了幼儿园教育外;还需要家庭的配合;家庭教育也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一切事情都由大人包办代替;要什么给什么;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的习惯..而此时幼儿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幼儿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如果家庭教育配合;会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反之;也会对幼儿园教育产生抵消作用..因此;我们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园橱窗、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端正家长的教育态度;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帮助家长克服“重智轻德”的思想障碍;从而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和巩固..就拿叠衣服来说吧;由于天气或冷或热;幼儿穿的衣服也就或多或少;多了天气热就得脱衣服;我们教育孩子脱下的衣服要叠整齐放在柜子里;有的孩子很快就能叠好;但有的孩子却很难;为此我们专门进行了“自己的事自己做”主题活动;并让家长配合我们的工作;一个星期下来;孩子们动手能力明显增强了..总之;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必须将它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通过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氛围;使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策略研究论文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策略研究论文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策略研究论文摘要:幼儿园中,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
平时,教师要关注幼儿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品德习惯,通过给予适当期望,开展科学游戏,实施合理评价,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幼儿;行为习惯;策略幼儿是祖国的希望,是备受关注的社会群体。
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对一切未知的东西都有极大的兴趣。
幼儿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独立活动,开始模仿与学习各种技能。
在幼儿阶段,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教学的重点。
幼儿园,是儿童日常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幼儿接触与发现社会的重要阵地。
幼儿教学工作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确的教学方法,会让幼儿成为优秀的儿童,而不合理的引导,很有可能将幼儿引入歧途。
加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关键。
一、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内容分析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良好行为习惯不仅是单方面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都是重要的培养对象。
下面,我们来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进行几点分析。
1.卫生习惯卫生习惯关系到幼儿个人的健康问题,也关系着幼儿园的卫生环境。
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很多,如随时保持个人的清洁,手部、面部的卫生等。
保持好个人身边的环境清洁度,学习正确地使用纸巾与手帕。
作为幼儿教师,应当将幼儿的个人卫生与整洁作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出发点,让幼儿时刻保持自己日常用品的整洁。
2.生活习惯生活习惯主要是合理膳食,早睡早起,注意进行身体锻炼。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将学生的合理膳食作为培养的重点,让幼儿意识到三餐的重要性,不挑食,认真对待吃饭这件事。
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让幼儿少食多餐,有利于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引导幼儿按时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这也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浅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浅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每一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还能为他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就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探讨,希望对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家庭是孩子行为习惯形成的第一课堂。
家庭环境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家长不仅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还要在平时和孩子进行合理有效的交流。
在家庭中,家长要充分注重对幼儿良好行为的表扬和鼓励,同时对不良行为要进行适当的制止和引导。
家长还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在自由和愉快的氛围中成长。
幼儿园和学校是孩子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场所。
在幼儿园和学校,老师们要注重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引导。
通过日常的活动和教育,老师们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
学校也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活动和课程来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比如通过游戏、音乐等方式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的行为习惯也需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引导和培养。
家庭和学校之间要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为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而努力。
家长要积极与孩子的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幼儿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及时解决和引导。
学校也要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及时反馈幼儿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共同制定合理的引导和培养计划。
只有家庭和学校齐心协力,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也需要注意方法和技巧。
在引导和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过程中,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要以身作则,让幼儿在自己的行为中得到榜样和启发。
要善于赞美和鼓励,及时给予幼儿应有的肯定和奖励。
要善于引导和规范,及时给予幼儿必要的纠正和规范。
要善于启发和激励,激发幼儿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的意识和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容摘要】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可塑性强,自控能力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习惯,便会错失良机,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
本文着重分析了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关键词】培养幼儿习惯“幼儿”是指“3-6岁的儿童”,“习惯”是指一个人不假思索,不知不觉就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行为。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人的健康人格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通过对幼儿实施养成教育,全面贯彻新《纲要》、《规程》,从儿童外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促进幼儿内部素质的发展,以保证幼儿健康的身心,培养兴趣、获取经验、启迪智慧、形成良好品格,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幼儿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幼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差,会出现各种不良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1.早晨睡懒觉幼儿爱睡懒觉,早晨不能按时起床,这是家长面临的一大难题。
这样的孩子一般也同时存在晚上不能按时上床睡觉的问题。
要想纠正过来,首先家长应确定孩子每天需要多长时间的睡眠,制定出合理的作息时间,晚上到时间就应督促孩子上床睡觉。
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半岁前婴儿睡眠约需15-20小时;1岁约需15-16小时;2-3岁约需12-14小时;4-6岁约需11-12小时;7岁以上约需9-10小时。
培养训练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就是不要抱着睡或拍打、摇床睡,不要口含乳头或吸吮手指睡。
所谓定时而有规律,则是指幼儿睡眠时间不超过晚上10点,因为10-12点是人的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保证这段时间的睡眠对孩子的发育成长极为有利。
2.不爱洗脸刷牙学龄前的小孩子不明白为什么要洗脸、刷牙的道理,在他心目中只觉得模仿大人的行为好玩。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3篇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3篇自我保护能力是人保护生命、适应社会、适应生存的一种基本能力,xx年我园开始提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在近两年的实践中,尤其是今年经历了地震灾害所带来的巨大创伤,再一次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的深入思考,让人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保护生命的重要性,让我也更深刻的感觉到这一课题对孩子一生发展的重要性。
自我保护能力是人生存的基本能力。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之一,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重来,不容忽视。
所以,要学会自我保护,只有保护好自己的生命,才可能去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有贡献,自己所喜欢的事情。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欠缺是幼儿期频繁发生突发事故的重要原因。
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贫乏、安全常识欠缺、骨骼肌肉发育不够完善、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
常常因为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诱发一些危险因素,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当处于危险之中时,往往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导致身体容易受到伤害。
家庭的过度保护抑制了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让孩子从小学习生活自理,才能让他们有更多的体验、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
过度的保护往往会导致孩子依赖性强,独立性差,不利于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普遍比较差。
一方面,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生怕孩子吃苦受累,不放心让孩子自己去做那些生活事务;另一方面,家长认为孩子动作太慢,怕因此而耽误自己的时间,从孩子穿衣、穿鞋到洗刷一切都由家长代替做了,淡薄了孩子的生存意识从而也就抑制了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对于幼儿园来说,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势在必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xx年修订)第三条、关爱学生。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
论文: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
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我国,古代就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故事,近代更是把及早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提高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所说①: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不好,则终身受其害。
因此,我园非常重视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从环境创设、教育教学、家园共育等方面,全方位地对幼儿进行好行为、好习惯的培养。
在不断地探究、实践、累积过程中,初步总结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几点有效方法。
一、营造丰富、适宜的环境,潜移默化的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教育学家杜威说过②:想要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改变了。
因此,我们在环境创设上,紧紧围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这一主题,精心设计、大胆尝试,从色彩上、造型上、内容上,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教育气氛,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养成习惯。
活动室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我们在活动室内专门设置了好孩子、好习惯的墙饰,让幼儿随时都能感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感染和教育。
在每个主题开始前,我们都发到幼儿、家长积极参与从网上、从图书室广泛搜集与主题有关的行为习惯资料,然后把搜集到的图片、文字等资料布置到主题墙内。
在主题进行中,教师引导孩子们不断地观察、操作、讨论,不断地丰富主题内容,从而使教育内容深入到幼儿心里,落实到幼儿的行动中。
二、注重情感教育,以“情”促“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孩子能把孔融让梨的故事讲得滚瓜烂熟,却没有自觉的行为和感受;知道要保护环境,却会随手乱扔果皮、杂物。
分析这些现象的原因,我们认识到,以往在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时,只注重了知识的灌输,让幼儿知道什么事谦让,什么事分享,却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内化和养成。
小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论文
小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论文幼儿期是一个关键的成长阶段,对于幼儿的行为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幼儿的良好行为不仅有助于其自身的全面发展,还对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和周围的社会环境起到积极的影响。
因此,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成为幼儿教师们需要探讨的重要话题。
一、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重要性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使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有助于幼儿与他人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对幼儿自身有益,还对家庭和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方法1.良好行为的示范幼儿学习行为主要通过模仿和观察来完成,幼儿教师是幼儿最重要的榜样。
幼儿教师要切实做好自己的示范,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辞引导幼儿正确对待问题和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行为标准。
此外,家长也是幼儿行为示范的重要力量,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积极引导与奖励措施幼儿行为的形成和改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教师应该通过积极引导和奖励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可以采用口头表扬、物质奖励以及积分制度等方法,对于幼儿良好的行为进行及时的肯定和认可,激励幼儿良好行为的继续发展。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给幼儿提供适当的挑战和奖励,使幼儿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到行为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3.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幼儿教师应该通过布置适当的活动和游戏来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师要在活动中给予幼儿一定的决策权和管理责任,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引导和问题导向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管理情绪和解决问题,养成自主学习和自主行动的良好习惯。
三、小班教研的重要作用小班教研对于幼儿良好行为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小班教研是一种多岗位的协作模式,教师们通过相互交流和分享,共同探讨教育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案。
【论文】幼儿教育论文良好行为习惯论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关键字】论文幼儿教育论文良好行为习惯论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摘要】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养成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导致相当部分幼儿形成了诸多的不良行为习惯。
而幼儿是形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如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及时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当前急需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行为习惯方法幼儿是形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幼儿教育如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及时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然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养成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导致相当部分幼儿形成了诸多的不良行为习惯。
父母的教养方法不当,造成子女养成了骄横、任性、贪图享乐、唯我至上等不良习性。
“隔代教养”让祖辈对孙辈过度溺爱,使孩子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还有单亲家庭的放任教养方式,也对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
所以,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当前幼教工作急需考虑的问题。
一、行为习惯的内容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及特点,幼儿的行为习惯主要表现为道德习惯、活动习惯、生活习惯和休息习惯等方面。
(一)道德习惯道德习惯是指在道德意识支配下出现的较为稳定、持久的道德行为,它是确定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的基础。
一个人有了道德习惯,社会觉悟和社会准则才能成为其精神财富。
道德习惯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文明礼貌的习惯,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习惯,遵守纪律的习惯,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个人安全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爱护公共财物的习惯,不欺弱凌小的习惯等。
(二)活动习惯活动习惯是指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多次重复和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内心需要的活动行为方式,它包括独立思考的习惯,积极参与活动的习惯等。
(三)生活习惯生活习惯是幼儿每天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有关饮食、起居、卫生、消费等习惯,如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积极锻炼身体,不随地乱丢瓜皮果壳,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不乱花钱等。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论文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摘要】幼儿期是孩子接受熏陶,形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孩子对环境非常敏感,他们自制力差,可塑性大,善于模仿成人的行为,容易受外界刺激,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收益终生。
本文主要通过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建立必要的规则、创设情境正面引导、树立榜样适度评价、做好家长工作形成合力等五个方面,来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行为习惯培养规则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孩子接受熏陶,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孩子对环境非常敏感,他们自制力差,可塑性大,善于模仿成人的行为,容易接受外界刺激,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动力定型即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终生受益。
因而,我们要不失时机,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为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中,时时受到环境的熏陶。
和谐、愉快、民主、互相尊敬的家庭氛围,能使幼儿感到温暖、快乐、情绪稳定。
相反,如果幼儿处在一个冲突不断,气氛紧张的环境中,孩子会感到胆小、孤僻、对人冷漠、性格暴躁、没有安全感,甚至会表现出某些失常的行为。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是第一任老师,是幼儿模仿的对象,父母的言行会像摄像机一样印在孩子的脑海中。
因此,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要言而有信。
此外,家长要为幼儿准备整洁、干净的居室,宁静、温馨的卧室,和一套自己独立的餐具等,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幼儿,使其爱护物品,养成有条理做事等行为习惯。
二、建立必要的规则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反复练习和不断提高的过程。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随时可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做某件事前老师要事先讲清楚规则,让幼儿按规则办事。
比如玩滑梯时,只有一个上行道和一个下滑道,可是有许多小朋友,应怎么玩呢?可先请幼儿讨论征求他们的意见,幼儿讨论后有的说:“可分成组,一组玩别的游戏,一组玩滑梯,一会儿再互换”;有的说:“大家站成一队,一个一个地轮流玩”。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论文(一)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论文(一)幼儿期是孩子性格、行为习惯养成、智力、情感、社交等多方面发展最快的时期。
因此,幼儿阶段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家庭的重要作用在幼儿期,家庭是孩子最主要的社会化场所,家长的育儿方法和家庭教育也是孩子行为养成的最主要因素。
因此,家长应尽可能营造温馨稳定的家庭氛围,以形成良好的家教氛围。
(1)家庭氛围的重要性家庭氛围的温馨程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发展。
家长应尽可能多地给予孩子关爱和支持,并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选择权,以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家长的育儿方法和行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育儿方式和行为上应做出榜样。
家长们应常常用行为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道德的、安全的、健康的行为,同时也应对孩子不正确、错误的行为给予适当的批评和纠正。
二、幼儿园的作用在幼儿园,孩子会接触到更多的社会化场所和不同的认知环境。
在幼儿园内,老师和其他孩子也会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产生影响。
(1)幼儿园的规矩制度幼儿园有一些规矩制度,如守则、礼仪等,孩子们应该在遵守中学习自制力与自律,同时还应被制定的规矩制度引导形成正确、良好、健康的行为习惯。
(2)老师的引导和指导幼儿园老师应该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规范行为,给予孩子正确的行为引导和教育。
同时,老师的行为也会对幼儿产生影响,他们应该给孩子树立榜样并引导孩子积极进取,接受挑战,努力提升自我。
三、家庭与幼儿园的结合家庭与幼儿园的结合起关键作用,共同促进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
(1)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家长可以参与幼儿园的相关活动,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状态,并与老师沟通共同解决孩子教育中的问题。
这有助于家长更好地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更为准确和有效的家教。
(2)幼儿园的家长教育幼儿园可以对家长进行一些教育,告诉他们合理有效的育儿方法,给予家长一定的行为习惯方面的指导,使家长和幼儿园的教育相互配合,为孩子的成长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论文【摘要】学前期是人生的起步期,儿童完成着对周围的适应,向社会化的人转化发展。
人们关注儿童身体的发育生长,关注儿童智慧的启迪和发展,此时更必须关注儿童情感和社会性行为的健康发展。
学前期的幼儿从家庭走进学校,幼儿的生活发生了转变,扩大了生活圈子,过上了集体生活,结交了伙伴,直接和间接地接触了社会生活,幼儿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对幼儿行为的适应性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提出了挑战。
那么,做为一名幼儿教师,培养幼儿健康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工作就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家园合作共同使孩子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前言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能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更好地获取知识,发展智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孩子今后事业成功的首要条件。
因此,培养良好习惯应该从点滴生活小事做起。
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各种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
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他们将一辈子受用不尽。
一、培养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意义及重要性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中,经过环境的影响, 特别是教育的训练所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方式或行为倾向。
行为习惯包括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
陈鹤琴先生指出: “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大部分是在幼年时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
好习惯将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
习惯对人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一个良好的习惯由为重要”。
习惯养得好,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至关重要。
二、当前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中存在的问题幼儿心理学家认为:遗传与生理的成熟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客观条件,而环境与教育则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从幼儿的各种不良行为表现来看,这些并不是在进入幼儿园以后才形成的,而是在他们来园前就有了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论文
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摘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教育的核心任务,而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科学的方法,本文对培养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
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
”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共同看法。
把他们的共同看法概括起来就是这些科学家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
由此可见,幼儿教育必须把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作为重中之重突出抓好,在实践中要把握好以下几点:1.要明确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阶段性目标教师要明确幼儿良好的习惯包括什么,明确大、中、小班不同年龄段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与侧重。
比如小班应该以学习生活自理能力为主,自理能力、卫生教育、尊敬长辈、有礼貌等的教育都应该给孩子一种感受,特别是靠老师和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
而到了中班,就要在小班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幼儿的礼貌交往。
特别是中班幼儿活动能力增强而言语发展明显滞后于动作发展,就造成了孩子“掐人一下”“摸人一下”等攻击行为的假象,其实他们多数时候只是想交往。
我们应该通过故事或者游戏告诉孩子“想跟谁玩儿应该怎样说”“想得到某样东西应该怎么要”的方法。
到了大班,就要培养孩子守时、守纪、爱学好问,自我评价与调控等方面的习惯。
虽各有侧重,但这些内容都要从小班起开始渗透,如果一开始不教育,一旦形成了不佳的第一印象再改正就难了。
2.要善于利用讲故事、学儿歌等使抽象的行为具体化由于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低,当我们每天对着孩子们说出“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懂礼貌,讲卫生”这些泛泛的要求时,孩子们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论文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前教育毕业论文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于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抓住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培养;孩子;行为习惯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最佳时期是幼儿时期,除了家庭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有重要影响外,学校也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也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孩子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有效配合,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是自身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为什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一段时间以来,学校教育也好,家庭教育也好,都以应试教育为目标,只希望孩子学习能考个高分,而忽略了对孩子品质、能力的培养。
清代大画家郑板桥临终时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馍,等儿子临时学习并做好送来时,他已经咽气了。
他留给儿子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可见,他临死前还不忘教儿子自立、自强的习惯,这对我们今天的父母难道不是个启发吗?这就要求做父母的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而且要教会孩子做人,要敢于向自身挑战,要从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为子女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家庭的需要,社会的需要1996年一本期刊的编辑部在中国、日本、美国的学生中同时进行了一次"心目中最受尊敬的10个人"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日本的中学生在"最受尊敬的人"的前二位都填了自己的父母亲,美国的中学生在"最受尊敬的人"的前三位中有两位填了自己的父母亲,而中国的中学生在"最受尊敬的10个人"中填的大多是电影明星、球星等。
浅谈家园合作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论文
浅谈家园合作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论文浅谈家园合作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论文【摘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人是兼有感性、理性、灵性和神性的动物。
灵性人皆有之,只是禀赋略有不同。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从0岁到6岁左右生长发育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生理、心理发展时期。
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往往是为今后一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打下基础的阶段。
良好习惯对幼儿的影响将伴随幼儿的一生,使其终身受益,因此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园与家庭作为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和第一课堂,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
以学前教育机构的职责所在,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家长的聪慧及耐心共同创造,共同发展,让幼儿变得更加美好。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行为习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开始受教育的幼儿比作一块大理石,把教育者比作雕塑家,他认为这些雕塑家第一是家庭,家庭中最细致和最有才干的雕塑家是母亲;第二是教师;第三是集体;第四是受教育者本人;第五是书籍;第六是完全未想到的雕塑家。
美国教育研究证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谐一致,对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十分重要。
因此,想要促进儿童在德、智、体、美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就必须协调好环境中的各个教育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使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开展的各种活动都能有机结合、和谐统一。
一、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合作共育的形式及效能1.通过不同的开放时间,满足家长的不同需求不同的学前教育机构拥有不同的开放时间,以及同一所学前教育机构也具有几种不同的开放时间,这就使家长能从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各种学前教育机构中进行比较,甚至在同一学前教育机构中加以选择,因而就从根本上满足了家长的切实需要。
2.通过家长手册,全面展示学前教育机构的风采每一所学前教育机构都会印有属于各机构与众不同的家长手册,免费发给家长,从而使学前教育机构各个方面的信息都能以文字及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地展现在家长面前。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论文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论文摘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幼儿一生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它主要要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持续不断地努力,同时也需要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来保障。
良好行为习惯指是指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在生活卫生、道德品质和学习多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自动化行为。
幼儿期是孩子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
众所周知,低龄幼儿正是走向自我行为的起步阶段,为此这一时期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是很重要的,也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从福禄倍尔发明幼儿园以来,世人渐渐的觉得幼儿教育之重要;蒙台梭利毕生研究幼儿教育以来,世人渐渐觉得幼稚园之效力;从小学校注意比较家庭送来的与幼稚园升来的学生性质,世人乃渐渐觉得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不可不乘早给他建立得稳。
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
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顾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末,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①。
正如陶行知所说的“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
”的确,良好的习惯是孩子进步的阶梯,而不良的习惯一旦形成,等长大了,再想纠正已十分不易。
孩子早期获得的经验,将在一生中留下深刻的痕迹。
因此,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点。
一、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一)不良的卫生习惯不喜欢刷牙、洗脸,不注意洗手的方法,随便冲冲水就算了;饭前便后不会主动洗手,吃食物时不注意个人卫生,爱挑食,经常把不喜欢吃的食物丢在地面或桌面;打喷嚏时不会捂住嘴巴,喜欢用手指抠鼻子,睡觉时吃被角、吮手指等。
(二)不良的品德习惯不主动向他人问好,指责大人的批评,对他人提出的建议不及时给予反应;随地丢垃圾,不爱护公共物品;以自己为中心,不懂得尊老爱幼,不与他人分享玩具、食品;排队时,不会谦让,见到他人摔倒后不主动帮助反而大声嘲笑等。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论文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论文目录一、内容概要 (1)1.1 背景分析 (1)1.2 研究意义 (2)二、幼儿行为习惯概述 (3)2.1 行为习惯的概念及特点 (5)2.2 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6)三、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理论基础 (7)3.1 行为主义理论 (9)3.2 认知发展理论 (10)3.3 人格发展理论 (11)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实践探索 (12)五、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策略分析 (12)5.1 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幼儿行为动力 (14)5.2 家园共育,形成合力促进幼儿习惯养成 (15)一、内容概要本文旨在探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与策略,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文章首先分析了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指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综合素质的基础,对幼儿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文章详细论述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原则和方法,包括正面引导、榜样示范、家园共育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在培养策略方面,文章强调了从小培养幼儿独立性、规则意识、社交技能等方面的重要性。
提出了具体的教育方法和实践活动,如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加强家园合作等,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文章总结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实践意义和价值,强调了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呼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共同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
1.1 背景分析在当今社会,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幼儿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背景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还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成为了幼儿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幼儿时期是个体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经验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行为习惯往往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论文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摘要】: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期。
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的幼儿,自控水平较差。
虽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但同样也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我们不能错失良机,要协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协助孩子踏好人生的第一步。
心理学认为,行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实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它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
习惯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现在的孩子,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希望。
而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热切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让孩子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健康的人格。
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处着眼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出发点。
那么,究竟应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呢?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我们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教育者要用心更新完善教育理念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
协助引导幼儿形成,有益于其终身发展的习惯,是我们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过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问题上,家庭和幼儿园都不同水准地存有着一些偏差。
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老师,今天我的孩子吃了几碗饭?”而很难有家长这样问,“老师,我的孩子在幼儿园收玩具了吗?”或者“老师,我的孩子拿别人的东西了吗?”作为家长,他们往往注重于幼儿智力和身体的发展,忽略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而在幼儿园,个别老师也仅仅重视知识传授,往往是为了教学而教学,忽视了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
在一日活动中,往往没能抓住最佳的教育时机,把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这个目标仅仅局限在某次活动上,致使结果收效甚微。
幼儿期是一生的启蒙阶段,仅仅将知识技能的学习,智力的发展和品德的培养作为教育的任务是不够全面的。
智力的开发、品德的培养乃至性格的形成却受到个人行为习惯的影响,我们应重视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形成的常规训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摘要:
行为习惯是指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符合道德规范和原则要求的习以为常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
”幼儿时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
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循循善诱,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为老师要明确不同年龄段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与侧重。
在向幼儿提出每一点要求之前,要事先考虑,根据幼儿能力逐步提高,循序渐进。
如小班的孩子在一开始,只要让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
如:上课安静地坐好,不影响别人等。
在社会行为方面则要求待人要有礼貌,早上来园见到老师要说“老师早上好”!下午离园要会说“老师再见”!受到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与人讲话要专心,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插嘴,午餐不掉饭粒,饭菜全吃光……在这些过程中教师做到语言简练、内容具体,孩子们做起来也就容易得多。
为了让孩子们记住,我们将要求编成儿歌,教给孩子。
如在要求孩子讲文明礼貌时,我们将要求编成儿歌《人人夸我好宝宝》。
“小朋友,早早起,进园叫声老师早。
见到同伴微微笑,看见长辈问声好。
讲文明、懂礼貌,人人夸我好宝宝”。
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时,我们创编了儿歌《样样都吃身体棒》。
“小朋友们个个棒,洗净小手坐桌旁。
??青菜绿呀萝
卜红,西红柿呀水灵灵,米饭馒头香喷喷,样样都吃不挑拣,宝宝身体最最棒”。
二、创设环境,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学家杜威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改变了”。
因此,我们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精心设计,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熏陶,养成习惯。
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在活动室内专门设置了“好习惯之星”评比栏,每周评出习惯好的孩子十名,将这十名孩子的照片放在栏中,每周更换。
有了这个,孩子们对每周老师提出的习惯要求就会尽心去做,效果非常好。
为了让孩子们掌握习惯要求,我们将室内的主题墙与良好习惯紧密相连,如本周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叠衣服,我们就将叠衣服的顺序图贴在主题墙内,并附儿歌,让孩子们边看边叠边读,幼儿很快就学会了。
在室外环境中,我们将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喷绘成一幅幅图片,张贴在孩子们每天都要经过的走廊、楼道等地方,在赏心悦目的教育氛围中,随时随地地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运用游戏,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尤其是角色游戏,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反复感知、体验、模仿角色的优良行为,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我班有位小朋友叫明明,入园好长时间了,每天来园离园从不与老师打招呼,他妈妈叫他也不说,我一想,要是让他担任角色会怎样呢?于是在“娃
娃家”游戏中我让他一个人待在“家”里,然后我到他家去做客,我故意将门敲得响一点,他问:“谁呀?”“您请进。
”“您要喝水吗?”我一惊,也挺会说的吗,于是我与他聊了一会儿,我起身要走时,他说:“再见!”可是下午放学时他又不与我打招呼了。
第二天,我又让他在“小医院”游戏中扮“医生”,我扮“病人”到“医院”看病,他热情地说:“您请坐,哪儿不好受?”我说:“头疼。
”他说:“我给您检查一下。
”过了一会儿,她说:“我开点药,您吃了就好了”。
我说:“谢谢!”她说:“不用谢。
”我走的时候还跟我说“再见”。
经过几次的反复训练,现在明明能主动与我打招呼,看见其他小朋友和家长也很有礼貌了。
四、正确评价,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由于没有完全掌握自我评价的内部标准,因此需要成人的评价来界定自己的行为。
这就是说教师、家长的评价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如在孩子帮助老师拿送各种游戏器材、收拾玩具、摆放桌椅等,教师要给予认同、赞赏的积极评价,增强幼儿的自尊与自信。
面对孩子的过失行为,教师给予关心与期望的评价,如:当孩子乱扔垃圾的时候,老师可以跟大家说:“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将地上的垃圾捡起扔进垃圾桶里,做个讲卫生的好宝宝!”当有的孩子活动时不遵守规则时,可以用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来约束他的行为。
让幼儿在宽容、理解中自觉地改正过失,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五、言传身教,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
好模仿是孩子的天性。
教师在孩子的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教师
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深刻影响。
因此,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平时能够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树立正确榜样,潜移默化的来影响孩子、教育孩子。
为此,教师要做到仪表大方,衣着整洁,精神振作,语言亲切,经常给幼儿加以帮助,提高其自理能力。
根据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时刻注意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点滴的闪光思想,及时发现,及时提出,在积极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孩子们的帮助,如晨间拿玩具时,我们真诚地对孩子说声“请”,拿好后对孩子说声“谢谢!”教师这样以身作则,使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受到礼貌的熏陶,从而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
六、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除了幼儿园教育外,还需要家庭的配合,家庭教育也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
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一切事情都由大人包办代替,要什么给什么,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的习惯。
而此时幼儿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
幼儿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如果家庭教育配合,会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反之,也会对幼儿园教育产生抵消作用。
因此,我们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园橱窗、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端正家长的教育态度,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帮助家长克服“重智轻德”的思想障碍,从而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和巩固。
就拿叠衣服来说吧,由于天气或
冷或热,幼儿穿的衣服也就或多或少,多了天气热就得脱衣服,我们教育孩子脱下的衣服要叠整齐放在柜子里,有的孩子很快就能叠好,但有的孩子却很难,为此我们专门进行了“自己的事自己做”主题活动,并让家长配合我们的工作,一个星期下来,孩子们动手能力明显增强了。
总之,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必须将它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通过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氛围,使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