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夏商周的更替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课件.ppt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课件.ppt

三、西周的兴衰
1.周朝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1046年
西

建立者: 周武王
都城: 镐京 战役: 牧野之战
三、西周的兴衰
1.周朝的建立
周公旦
西周建立后,周武王的弟弟周公 旦营建洛邑,加强对东部地区的控制。
三、西周的兴衰
2.周朝的制度:分封制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
夏:50多万平方公里
商:100多万平方公里 西周:250多万平方公里
三、西周的兴衰
3.西周的灭亡
周厉王 国人暴动
周幽王 烽火戏诸侯
周平王东迁洛邑, 史称东周
课堂小结
朝代

商(殷商)
周(西周)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重大事件
约公元前2070年 禹
阳城 启继承王位,世袭制 代替禅让制,“公天 下”变“家天下”
约公元前1600年 汤
亳(bó)
盘庚迁殷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镐京 分封制 周厉王国人暴动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B 度?(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D 5.下列关于“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的归纳,最接近历
史真相的是(

A.地方势力膨胀,威胁封建统治 B.推行世袭制,皇帝能力低下
C.没有处理好与犬戎部族的关系 D.王朝末期统治残暴或朝政腐败
C 6.商代的方国与商王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纽带,有很强的独立性。为
亡国之君 灭亡原因
夏桀
商纣王 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
周幽王
教训/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
练习巩固
1.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在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ppt课件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ppt课件

西周的分封制
论成败—思分封利弊 通过周武王与大臣的对话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分封的对象是谁? 宗亲、功臣
3、诸侯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权利:管理土地和人民,建立诸侯国 义务:服从命令、定期朝拜进贡、出兵作战
论成败—思分封利弊
西
天子


诸侯
级 示 意
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 分封制的内容?
周天子分封宗亲、功臣建立诸侯国, 诸侯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调兵,在封地内再分封
3、 分封的对象都有谁?
王室宗亲、功臣,先代贵族
4、 分封制作用?
稳定政局,也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范围。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周王 (封者)
(宗室、功臣)
授予管理土地和人民的 权力,建立诸侯国
天下为家:指在
幽 家 当作一家所私有
启继父位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思考: 这段《三字经》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中出现的朝代更替和人物分 别有哪些?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 至纣(zhòu) 亡。 周武王,始诛(zhū)纣
八百载, 最长久。
《三字经》
独 立 自 学 二 阅读书本21-22页,回答下列问题,时间2分钟: 1、 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卿大夫 士
重金
图 平民 食 其 是 京 真 其 弃 京 前
奴隶
论成败 — 思分封利弊 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封建子弟之制、君天 子臣诸侯之制
积极:稳定政局,保证了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
材料二: 周文式比封子单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课件(共25张PPT)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课件(共25张PPT)

自 主
1、公__元___前__1_0__4_6__年,周__武___王__联合各方势力组成政治联盟,在_牧__野___与商王
朝决战,பைடு நூலகம்军临阵倒戈,商朝灭亡。
牧野之战
2、周__武___王___建立周朝,定都_镐___(__hào)京 _,史称__西__周___。
3、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是__分__封___制_____。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
3、禹的儿子_启___继承王位,_世__袭__制___取代了禅让制,公天下 变为__家__天__下____。 4、夏朝的制度:建立_军__队___、制定__刑__法___、设置__监__狱__、制 定__历__法___,史称“__夏__历____”。 5、夏朝历经_4_0_0_多__年__,最后一位君主是_桀__(__j_i_é__)_。
重要制度
世袭制 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
尧 舜 禹 启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这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是历史的进步。

现 为基和原对础因传贤立建:社立阶禅会级起让生的来制产的产力生政的。治发制王展位度,世,世导是袭袭致制历制私是史有以的制私必传 子的有然出制选长 子 继 承
择。
公天下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距今5000多年的我国最早宫城遗迹 史料实证
二里头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 还有平民区和墓葬群。宫殿建筑群和平民区反映了什么?
玉礼器钺等
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 级界限
二里头二,里洛头阳1平号原宫普殿通地村基庄图的名
字廊,院但式却建隐筑藏夏着朝华后夏期民都族城的遗一址段
• 100年=1世纪 • 10年=1年代 • 换算世纪:百位数+1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课件(共32张PPT)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课件(共32张PPT)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从下列图片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夏、商、周兴衰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第4课
得民心者得天下,

统治者昏庸残暴、荒
失民心者国君失天夏桀下淫把无。人度当、马骑不爱惜民力商纣王炮烙之刑
开国君王:夏禹、商汤、周武王姬发 主
兴:统治者勤于政事, 重用贤才,关心人民。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4课
权利与义务:管理人民和土地,建立诸侯国
周王
诸侯
积极作用缴:纳①确贡立赋了,周服朝从内调部严兵格的 义务:等政级治结上构:和统听治命秩天序子。,朝觐述职;
②军保事证上了:周王镇朝守对疆地土方、的控随制从,作稳战定; 了经局济势上,:扩大交了纳统贡治赋范。围。
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
铜鼎
➢ 夏王朝出现了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 夏朝注重祭祀; ➢ 夏朝的青铜制作技术高超; ➢ 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4课
5. 夏朝灭亡
材料1:“(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节选自《史记·夏本纪》 材料2:《尚书·汤誓》记载:“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 亡!’”孔传:“众下相率为怠情,不与上和合,比桀于日,曰:‘是日何时丧, 我与汝俱亡!’欲杀身以丧桀。”
第4课
原始部落
早期国家
原始社会
奴隶制社会
人类文明时代是指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夏是我国历 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我国文明的开始。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3. 夏朝的统治 (2)措施: 以大型宫殿为中心的城池、刑法、军队、监狱 材料一: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共29张PPT)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共29张PPT)
等级顺序: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1.“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 是千万家……”这是新中国60周年献礼歌曲《国家》 的歌词,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B ) A.黄炎部落在涿鹿打败蚩尤 B.夏王朝的建立 C.“禅让”制的实行 D.制定历法,称“夏历”
2. 夏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分别是( B ) A.公元前2700年;禹 B.公元前2070年;禹 C.公元前2007年;启 D.公元前2070年;启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诸侯割据混战, 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西周灭亡
周厉王统治暴虐无道,为防止民众议 论。他派人严密监视百姓的言论,稍有不 满,就将其处死。平民百姓彼此不敢交谈, 路上只能交换眼色,史称“道路以目”长 期的压迫终于引发了公元前841年的国人 暴动,起义的平民赶走了周厉王。
周厉王
西周第十位国王(前 878年—前841年在位), 姬姓,名胡。周夷王的儿 子。在位37年 。
桀的暴政
夏桀,又名癸,是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文武双全,赤 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在位52年(前 1818—前1766),国亡,被放逐而饿死。为历史上著名的暴 君。

“宁愿和他一起灭亡“!
桀 把


你这太阳什么 时候灭亡啊?


建立时间 约公元前1600年
建立者


夏桀 (残暴荒淫无度
3.右图是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遗址,这是中国
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
商代都城遗址。商代的哪一位国王将都城迁到了这
里( B )
A.汤
B.盘庚
C.纣
D.武丁
4.《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课件(28张PPT)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课件(28张PPT)

(“公天下”)。
——《诗经》
(—土—地摘私自人有教制版:《天中国子历一史人》所七年有级)上册课本
材料2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缺乏请国“回家家答观天念:下,”材“使料国得1”中中与国所“人说家长的”期对“只世立知袭。道制有”“、家“庭禅”让、制不”知分道别有对“应国材家”料, 2的“那国些家内”是容某?个(君划主关、某键一词姓)氏、某一族群的,不是“人民”的。人
民只知道自己是“哪朝人”,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缺乏国家认同。
答历朝:所①谓““世忠袭臣制””效对忠应的“只是天“下朝为廷家””,:而指不帝是王“国把家国”家或政“权中世 国代”据。为己有, 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王位按血缘关系世代继承。 才领开由始直贤有到德现②近的代代“人的甲禅“担午让国任中制家。日”观战对念争”应中,“国认天战识下败到,为自经公己梁”是启:“超认中等为国知人国识”家分。是子大呼吁家,的人,们首
夏朝50多万平方公里
周朝250多万平方公里
商朝100多万平方思公里考:如此大的疆域,周
武王会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来巩 固他这来之不易的江山呢?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原因)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左传》
(原文大意: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诸侯国,作为保护周 王室的屏障。)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建立: 禹,公元前2070年,都城:阳城 2、历史地位: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国家政权机构: 军队,刑法,监狱,历法(夏历) 作用:压迫平民和奴隶。奴隶制社会
【展示】
二、阅读材料 :
材料1 禹最初想传位于伯益,但是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共23张PPT)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共23张PPT)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盘庚迁殷、牧野之战

肉林)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镐京 周武王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分封制 国人暴动
原因、 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末代君主昏庸残暴 启示 启示: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②统治者要勤政爱民
课堂小结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世袭制:“公天下”变成 “家天下”
戴枷奴隶陶俑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三 西周的兴衰
1.周的强大:商朝晚期,分布于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的周人,以农业立国,不断拓展疆 土,发展迅速,成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对商朝的统治构成严重挑战。 2.商朝灭亡 (1)周文王在吕尚等人辅佐下,积极作灭商的准备。 (2)牧野之战:周武王继位后,于公元前1046年统率各路联军,在牧野与商军展开决战, 大获全胜。周军乘胜占领商都朝歌,商朝灭亡。 3.西周建立: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hào)京,史称西周。
方格纹铜鼎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①遗址中有大型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为王室服务 的手工业作坊,还有贵族和平民的生活区、墓葬群。 ②这里还出土了用于祭祀等礼仪的精美玉器和乐器、 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龙形器,它们大都是王室使 用的高贵礼器,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
镶嵌绿松石的铜牌 方格纹铜鼎
学习目标
1.知道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 2.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初步梳理历史发展线索。 3.初步认识、理解朝代兴衰和更替的规律,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的建立 (1)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禹。 (3)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4)都城:相传,禹在阳城修建城池。 (5)禹的统治:制定各种制度,社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课件 (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课件 (共40张PPT)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禹禹汤汤周武王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启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确立家天下的王朝体制公元前1600年前后灭夏建商公元前1046年伐纣灭商建立西周禹死后下一个领导者是谁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禹 公元前2070年
建立夏朝——我国历
史上第一个王朝
启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确立“家天下”
1976年陕西省临潼县出土
牧野之战兵力对比
交战双方
周武王的军队
为什么周 武王能以 战士人数 少胜多?
4万多人
商纣王的军队
10万多人
周武王以少胜多的原因:
主观原因: ①周族逐渐发展起来,建立了力 你是怎么看待这 量不小的政权。 ②西方、南方各部族派人来助战。 场战争的?你认为它
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 客观原因: 的呢? ③商纣王才知道周武王进军的消 息,仓促备战。 ④奴隶“反戈一击”。
分封制的定义:
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王让自
目的
己的子弟、亲戚和功臣以及一些古帝
对象
王的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这一制 度历史上称为分封制。
天子
统 治 阶 级 被 统 治 阶 级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如果你是其中被分 封的一个诸侯,你 会得到什么好处? 你还要尽哪些义务 呢?
分封制
分封的目的
3、都城: 4、重要战役:
奴隶 “反戈一击” 水

渭 水 岐山


朝歌 牧野 × 公元前1046年 盟津
周 武 王 像

汉 姜 尚 像



周武王进兵方向 各部落会兵方向
天亡簋
陕西岐(qí )山出土
青铜利簋 天亡簋高24.2厘米,口径 21厘米。簋内有铭文78字,记 簋(guǐ)为盛食器。利簋高 述了周武王灭商后举行大典, 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45 祭告文王,并代替殷王祭祀 公斤。簋内有铭文32字,记述 神的事迹。 了周王伐商的事迹。现藏陕西 省临潼县博物馆。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课件(35张PPT)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课件(35张PPT)

三、武王伐纣
1.下图是商纣王,他在位期间实施了哪些暴政?
(1)设置监狱,制定酷刑。 (2)对外征伐,耗费国力。 (3)修筑豪华宫殿。 (4)赋税繁重,施用酷刑。
商朝灭亡。
三、武王伐纣
1、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 2、建立者:周武王 3、都城: 镐京(今西安) 4、战役:牧野之战
读图,讲故事。 牧野之战
盘庚迁都: 殷
二、商汤灭夏
商汤灭夏
夏朝历经400多年,到末代国 王桀统治时,后起的商部落在首 领汤的领导下,推翻了夏朝,建 立了商朝。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夏 桀的失败?汤又是怎样建立起商 朝的呢?
·桀的暴政招致了夏的灭亡。 ·商汤的讨伐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
夏桀
盘庚迁殷 商代重要城市分布图
读下图,说说商朝为什么又称 “殷朝”或“殷商”?
3.夏桀、商纣暴虐的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 与反抗。 经验:统治者要勤政爱民,重用贤臣, 并重视发展生产,勤俭节约。
四、西周的分封制
1.读下图《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
与商朝疆域相比,西周疆域有什么变化? 西周是如何管理如此辽阔的国土的?
分封制
2.阅读教材内容,填写下表。
为什么要确立分封 制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主要统治地区在 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夏传子,家天下。”——《三字经》
“夏传子,家天下”是指什么现象?这一 现象发生在什么时候?在这之前采用何种制度?
炎帝 黄帝

舜禹

禅让制
世袭制
34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前1046年前771年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课件(35张PPT)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课件(35张PPT)

二 商汤灭夏 、
阅读课本第二子目并思考:
1. 谁? 时间? 哪里?建立商
商朝统治疆域示意图
商部落如何强大起来的?
①联合周边部落 ②任用贤才 ③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
思 考 商朝又称“殷朝”或“殷商”,这是为什么?
结合教材,说说盘庚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商朝的中心地区处于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水灾,再加 上战乱,所以商朝前期曾多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把都 城迁到了殷才固定下来。
A.保护贵族的世袭地位 B.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C.巩固刚刚建立的西周政权 D.扩大西周的统治基础
亡国之君——桀
他在做什么? 这说明了什么? 夏桀有哪些暴行?
面对夏桀的暴行,假如你是当时的百姓,你会怎样做?
残暴统治 搜刮民财 建造豪华宫殿 终日饮酒作乐
反抗暴政
夏朝灭亡
知识要点
1.起止时间 : 约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 。 2.建立者: 禹,都城:阳城,统治地区:河南中西部和山西南部 。 3.国家机构: 城池、军队、刑法、监狱 。 4.世袭制: 按照血缘传递王位 。 5.地位: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6.实质: 是奴隶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
内容
②分封依据: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③分封对象:将宗亲和功臣 ④分封物:土地和人民

⑤诸侯权利: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

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可以

在自己的封地内再次分封。
⑥诸侯义务: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 周王调兵。
作用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
西周的灭亡
• 国人暴动: 公元前841年,西周都城的 平民举行暴动,赶走周厉王, 史称“国人暴动”。 周朝等级制度中的平民即 “国人”。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课件-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共14张PPT)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课件-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共14张PPT)

7、与桀和汤的关系最为相似的搭配是 ( A )
A、纣——周武王
B、汤——伊尹
C、盘庚——纣
D、周文王——姜尚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 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 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结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古今兴亡多少事,成由勤俭败由奢”



50多万平方公里
100多万平方公里
250万平方公里
面对国家的地域更为广大,统治者,在“家天下”的社 会,采取分封制来巩固广阔的疆土
二、西周的分封制 西周等级制度图示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统治阶级
被统治 阶级
1、为什么采取分封制? 为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社会结束,我国早期国家开始。”这段文字记述的应该是哪个
人物 ( D )
A.尧
B.舜
C.启
D.禹Βιβλιοθήκη 5、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因素是: ( B )
A.诸侯的反叛
B.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
C.国人暴动
D.少数民族内侵
6、西周区分尊卑等级是按 ( A )
A.血缘亲疏关系
B.地域关系
C.权利大小关系
D.能力大小关系
(2)从何朝起出现了材料二的情况? 夏朝
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 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 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问题:(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天子封什么人为诸侯?根据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课件(共26张PPT+视频)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课件(共26张PPT+视频)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 迁都洛邑
课堂小结
朝代
建立 时间
灭亡 时间
开国 之君
都城
重大事件
暴君

约公元前 约公元前 2070年 1600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阳城
世袭制


约公元前 1600年
公元前 1046年

亳 盘庚迁殷 牧野之战

西周 公元前
1046年
公元前 武王 镐京 分封制
771年
国人暴动
厉王
亡国 之君 桀

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
能高尚的人选出来,……
温馨提示:判断一个制度是否进步,主这要叫看做它大是同否社适会。应如当今时大的生
产力发展的要求。
道没有施行,天下变成了
禅让制出现在生产力极低的原始社会一,家当一时姓的采财取产氏,族…公…社这制
度,政治上“公天下”。生产力提高后叫,做剩小余康产社品会出。现了,私有 制也就应运而生,私有制的出现使人类进入奴隶社会。而“家天
三、西周的兴衰‖2.西周的建立
朝代名称 西周 建立者 周武王(姬发)
建立时间 公元前1046年 建立都城 镐京(今陕西西安)
牧野之战
合作探究: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夏桀和纣王都是暴君,失去了民心,人民想要推翻他们; 商汤和武王都注重发展农业生产,爱护百姓,人民生活相对安定。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分封等级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高身范 纯实勤勉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这段《三字经》中出现的朝代更替和 人物分别有哪些?
-
1
学高身范 纯实勤勉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三中 金婷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 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情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本课叙述的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汤灭夏建商、 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的经过,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 线索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理解朝代兴衰和更替的规律,帮助学生认识到 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 学习重点:1、夏、商、西周的建立和灭亡。
2、西周的分封制 学习难点:西周的分封制。
学高身范 纯实勤勉
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20-24页,勾画标注以下问题。
1、找出夏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意义、“家天 下”、考古遗址、灭亡时间、亡国之君。 2、找出商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盘庚迁都、灭 亡时间、亡国之君。 3、西周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战役、灭亡时间、 亡国之君。 4、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对象、内容及作用。
“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史记·殷本纪》与《尚书·汤
誓》)后一句译成白话意为:
“什么时候你这个太阳灭亡啊,
我们愿意与你同亡!”
-
12
相关史实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 商纣天资聪颖,见识广博;力 大无比,有倒曳九牛之威,具 抚梁易柱之力,深得帝乙欢心。 但纣荒淫无度,终日寻欢作乐, 还喜欢动用酷刑,传说“以酒 为池”、“悬肉为林”、“炮 烙之刑”都是纣暴虐腐朽的表 现。纣的暴行终究引起了百姓 的不满和反抗。
积极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 朝局,扩大统治范围。 消极作用:
-
6
学高身范 纯实勤勉
为什么夏朝不是部 落联盟而是国家了?
二里头遗址
-
7
学高身范 纯实勤勉
夏朝的国家特征
夏王朝的领土不再是血缘关系的组 合,而按照地区来划分了。“芒芒禹迹, 划为九州”反映了夏朝按地区进行统治的 特点。
夏朝的公共权力设置已初具规模。
-
9
学高身范 纯实勤勉
启继父位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 天下变成“家关于夏桀的昏暴行为,古书
记载很多,如刘向《列女传》说
他:“昏乱失道,骄奢自恣,为
酒池可以运舟……醉而溺死者,
笑之以为乐。”还说他“自比于
日”,自夸说:“天之有日,犹
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
亡矣。”因此,百姓们才骂他: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约公元前 2070年
约公元前 1600年
约公元前 1046年
禹 汤 周武王
阳城



(后迁殷)
“家天下” 世袭制
商汤灭夏 武王伐纣 牧野之战 盘庚迁殷
镐京 周幽王 分封制 国人暴动
公元前 770年
周平王
洛邑
-
5
学高身范 纯实勤勉
为了稳定西周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宗亲和功臣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的大小,将宗亲和功 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 建立诸侯国,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 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进行再分封。
-
13
相关史实
周幽王
-
14
看变化 西周的分封制
商、周形势对比图
学高身范 纯实勤勉
商朝
对话周武王:天下初定,你要怎样管理
殷地旧民呢?
-
15
西周
学高身范 纯实勤勉
-
16
历史解释:
学高身范 纯实勤勉
土地、人口
稳定政局
周天子
听命天子、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缴纳贡赋
诸扩大统治范围 侯
文化传播
民族交融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
17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
学高身范 纯实勤勉
18
(诸侯国)譬犹从一大树中截枝分栽,别 成一独立之新根干。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
-
19
(诸侯国)譬犹从一大树中截枝分栽,别 成一独立之新根干。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
-
20
官吏、军队、刑罚等公共权力的设置,说
明夏朝已从部落联盟组织转化为国家。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阶级和国家是文
明产生的根本标- 志。
8
材料研读
学高身范 纯实勤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 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中“天下为家”的“家”指的是什么?
“天下为家”的“家”是指:帝王把天下当 作自己一家的私有财产,进行统治,世代相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