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分离现象的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当代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分离现象的分析

[摘要]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分离是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实现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是高校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大学生知行分离原因对策

“道德规范,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道德只有和人的行为统一起来,才具有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①高校德育的任务之一是向大学生传授道德理论,使他们能够正确地进行道德认知,了解社会对个人行为的道德要求,从而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做到知行统一。但现实中却普遍存在大学生道德认知能力较强、行为能力较弱,即知行分离的现象,这让高校教育工作者深感焦虑。

一、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分离是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健康务实、积极向上的。然而,部分大学生在观念上认可道德要求的合理性,却并不付诸行动或不按道德要求去行动,“知而不行”或“知而错行”,说一套,做一套,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离现象和相悖特征。

在政治态度上,政治认知和政治行为取向呈现矛盾状态。首先,通过各种学习,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但运用所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说明现实问题的能力不强,不善于透过现象去把握本质。其次,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批判意识,对社会上的腐败等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但在牵涉到自身利益时,有些人又忙于走后门,千方百计地请客送礼,一边愤世嫉俗,一边逢迎世俗,在认知和行为上呈现出二律背反。再次,在入党问题上,有些大学生在功利思想的驱使下在入党申请书上写得真真切切、诚诚恳恳,为了捞上“党票”,一度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积极,可一旦达到目的,行动上很快就松弛下来,表现出崇高理想与现实追求的相悖性。

在文化素养上,大学生尽管认同严肃文化或高雅文化,却偏好世俗文化甚至亵渎文化。面对文化建设,他们的认识和评论独到而深刻,但不少大学生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轻视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被人称为“有知识,没文化”,更有极少数大学生只看以武打、言情、凶杀为主要内容的书刊,对凡是少赌、无毒、缺黄等不“刺激”的书刊,一律提不起兴趣。

在道德立场上,大学生接受或认同“正直”“诚信”“责任心”“礼貌”等优秀道德品质,但在行为层面体现出的道德水平却偏低。据《中国青年研究》报道,近日,一份对892名大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有82.77%的大学生曾有过作弊行为(包括夹带纸条、给别人传答案、替考、高科技舞弊等)②。虽然多数学生在观念上接受了遵守社会公德对个人乃至社会的重大意义,但是在具体的学习和生活中却很难做到“慎独”“笃行”,甚至无视社会公德。

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大学生认同先公后私的道德观念和“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但道德行为选择却低于理性认识水平。表现在:一是行为价值功利化较为明显,注重外在的物质享受,忽视精神的内在素养的提高;二是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相当多的学生奉行“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道德信条,以个人为中心,崇尚自我,集体观念淡薄,价值追求短期化、实用化、功利化。

以上现象说明,当前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与道德行为选择极不相称,知行分离已经成为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突出阻碍。

二、大学生道德知行分离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由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本身的特性所致

从伦理学的角度讲,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相比,前者比后者更难以实现。人们道德品质的形成,是知和行相互作用、辩证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道德认知是前提和基础,它对道德行为起支配和调节作用。道德行为则是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从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的转化,需要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作为中介。道德行为要在知、情、意的基础上,通过一定训练才能形成。这个过程需要主体将道德认知付诸实践,需要道德情感的支撑作用和道德意志的定向作用,同时还需要排除各种外界环境中不利因素的困扰。因此,即使有了正确的道德认知,如果作为知行转化内部条件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弱化,也必将使道德知行转化出现困难,从而使道德表现出知易行难的特征。

(二)学校与家庭的不当教育

高校德育中存在着一定的“失真”现象,刺激了大学生德育知行分离现象的蔓延。在不少高校,德育被当成了“软指标”,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成了人们讽刺的“形象工程”,华而不实。德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也比较严重:德育工作者在教育理念上,注重对学生进行一般道德观念的教育,忽视对运用道德知识解决各种问题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眼高手低”;在内容传授上,过分重视先进性道德的提倡,忽视宣传广泛性的道德要求,致使部分大学生感叹德育“可敬而不可行”;在德育方法上,过分突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对象过于

客体化,在工作中奉行命令主义和单向灌输,忽视了受教育者自我发展、自我进步的内在需要,严重挫伤了学生在德育中的积极性,导致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德育评价上,许多高校在考核方式上只强调“知”的评价标准,忽视甚至几乎没有“行”的评价指标,容易使学生停留在“知”的层面上,忽视道德行为能力的提高,进而造成知行脱节。

家庭德育的处境极为尴尬。现在的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长期处于父辈或祖辈的宠爱之中,家长不遗余力地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甚至随意偏袒孩子的过失,致使一部分子女在价值判断上往往从个人出发,严以待人,宽以律己,无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久而久之,使青年学生在行为选择时茫然无措。另外,受就业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家长在家庭教育上与学校教育相对立,对子女的学业只强调技能培养,忽视对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精神品格的塑造,甚至有意无意地向子女灌输一些与社会道德要求格格不入的错误观念。在这样的家教下,子女出现“知行分离”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社会道德环境的不利因素

目前,社会的道德环境正面对着道德相对主义的威胁和物欲横流、正不压邪等现象的污染。在道德生活中,非道德甚至是不道德的因素在某些方面占据了上风,往往使人“知德而不行德”。大学生们难免要受到不良因素的感染和暗示,从而导致道德知行脱节。

1.受社会转型的影响,道德评价标准出现混乱。马克思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③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利益群体,不同利益群体中的个人往往用本集团利益的道德评价标准来衡量道德行为,导致个人道德行为与社会或他人道德评价标准的冲突。同时,受到强烈冲击的传统道德未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出现新的调适和生长点,失去了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行为的约束作用,而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又没有完全被人接纳,新旧社会体制和道德观念的摩擦较多,这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主体迷失”“知行不一”现象的温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