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物质与结构)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物质与结构)

《物质结构基础》第一部分原子的结构和性质第一节原子的结构1、能层(1)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根据电子的能级差异,可将核外电子分成不同的能层。

(2)每一能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不同: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

(3)离核越近的能层具有的能量越低。

(4)能层的表示方法:能层一二三四五六七……符号K L M N O P Q ……最多电子数 2 8 18 32 50 ……离核远近由近————————————→远能量高低由低————————————→高2、能级在多电子的原子中,同一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以不同。

不同能量的电子分成不同的能级。

【提示】①每个能层所包含的能级数等于该能层的序数n,且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如:第一能层只有1个能级1s,第二能层有2个能级2s和2p,第三能层有3个能级3s、3p、3d,第四能层有4个能级4s、4p、4d和4f,依此类推。

②不同能层上的符号相同的能级中最多所能容纳的电子数相同,即每个能级中最多所能容纳的电子数只与能级有关,而与能层无关。

如s能级上最多容纳2个电子,无论是1s还是2s;p能级上最多容纳6个电子,无论是2p还是3p、4p能级。

③在每一个能层(n)中,能级符号的排列顺序依次是ns、np、nd、nf……④按s、p、d、f……顺序排列的各能级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分别是1、3、5、7……的两倍,即分别是2、6、10、14……3、基态原子与激发态原子(1)基态原子为能量最低的原子。

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

(2)基态原子与激发态原子相互转化与能量转化关系:4、构造原理与基态原子的核外排布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绝大多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将遵循如图的排布顺序,我们将这个顺序成为构造原理。

(1)它表示随着原子叙述的递增,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按照箭头的方向在各能级上依此排布:1s,2s,2p,3s,3p,4s,3d,4p,5s,4d,5p,6s……这是从实验得到的一般规律,适用于大多数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人教版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复习

人教版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复习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一、原子结构1.能级与能层2.原子轨道电子规律3.基态与激发态原子能量稳定称为基态,当原子得失能量而诱发电子得失或跃迁时,称为激发态,一般多指离子4.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也可以记成:1223343、4545645(2)能量最低原理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规则。

比如,p3的轨道式为或,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5.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电子排布式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

①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Ar]4s1。

(2)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

如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注意:1、考试的时候看清楚是问排布式还是排布图2、看清问的是外层还是价层(主族元素价层是最外层,副族价层是3d4s层)3、看清问的是原子还是离子(离子得失电子顺序是由外向里,逐渐得失)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原子的电子构型与周期的关系(1)每周期第一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式为ns1。

化学:高考一轮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单元》课件(苏教版选修3)

化学:高考一轮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单元》课件(苏教版选修3)

•热 点 透 视
•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的关系。 •2. 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包括原子半 •5. 晶胞的概念及晶胞中微粒数的求算。 径、电离能、电负性等。 •6. 晶体结构的确定及晶体物理性质的比较, •3. 通过共价键的形成过程,了解共价键的本 晶体中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晶体 质,能用键参数(键角、键能、 • 的空间结构。 • 键长)解释分子的空间结构和性质。
• 5.原子轨道的图形描述 • 原子轨道图形是描述原子核外电子在空 间的运动状态的图形。s轨道在三维空间分 • 布图形为球形。p轨道在空间的分布特点是 6.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没有 • 分别相对于x、y、z轴对称,呈纺锤形。电 (1)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做高速运动, 子的运动状态决定了电子的能量,电子在 (填“有”或“没有”)确定的轨道。 原子轨道上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反应性能。 • (2)不能准确测定其所处的位置和速度,
• 2.电离能 一个 • 元素周期表中的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 • (1)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 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 去 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一价阳离子所 到下,原子半径逐渐 。
•(2)规律
最小
•同周期:第一个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最后
一个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同周期中第ⅡA

族元素比ⅢA族元素,ⅤA族元素比ⅥA族元素 的第一电离能大。 •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变 。
•3.电负性
键合电子
• (1)含义:用来描述不同3) 变 化 规 律 : 在 元 素 周 期 表 中 , 合电子的吸引力越大。 减小 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 • (2)标准:以氟的电负性为4.0和锂的电负 中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 。 性为1.0作为标准,得出了各元素的电负 •(4)应用: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 性。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一本重要教材。

本书主要介绍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以及有机化合物、配位化学、无机材料等内容。

下面是关于该教材的知识归纳。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离子和分子是物质的微观结构。

2.物质的宏观性质: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等是物质的宏观性质。

3.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物质的性质与其微观结构相关,如金属的导电性、晶体的硬度等。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1.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和少量氧、氮、硫等元素组成。

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

3.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机化合物具有燃烧性、酸碱性、氧化还原性、流动性、挥发性等特性。

4.有机物的分类:根据分子中所含的官能团,有机物可分为醇、酮、醛、酸、酯、醚、芳香化合物等不同类型。

第三章有机反应与有机合成1.有机反应的定义:有机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在适当条件下发生变化,形成具有新性质的有机化合物。

2.脱水反应:脱水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水分子与有机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新的有机化合物。

3.氢化反应:氢化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氢气与有机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新的有机化合物。

4.酸碱催化:酸碱催化是指在酸碱存在的条件下,有机化合物的反应速率增加。

第四章金属配合物1.配位化合物的概念:配位化合物是指由一个或多个给体与一个或多个受体之间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2.配位键:配位键是指由配体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子对与金属离子形成的共价键。

3.配位数:配位数是指一个金属离子周围配位体的数目。

4.配位化合物的性质:配位化合物具有明显的颜色、溶解度、稳定性等特性。

第五章无机材料1.无机材料的分类:无机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

2.无机材料的性质:金属材料具有导电性、延展性、塑性等特性;非金属材料主要用于绝缘材料、陶瓷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

《物质结构与性质》1-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新人教版精品)

《物质结构与性质》1-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新人教版精品)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1课时〖复习〗必修中什么是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包括哪些方面?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课前练习〗写出锂、钠、钾、铷、銫基态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和氦、氖、氩、氪、氙的简化电子排布式。

一、原子结构与周期表1、周期系:随着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递增,每到出现碱金属,就开始建立一个新的电子层,随后最外层上的电子逐渐增多,最后达到8个电子,出现稀有气体。

然后又开始由碱金属到稀有气体,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元素周期系中的一个个周期。

例如,第11号元素钠到第18号元素氩的最外层电子排布重复了第3号元素锂到第10号元素氖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从1个电子到8个电子;再往后,尽管情形变得复杂一些,但每个周期的第1个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总是1个电子,最后一个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总是8个电子。

可见,元素周期系的形成是由于元素的原子核外屯子的排布发生周期性的重复。

2、周期表我们今天就继续来讨论一下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是什么关系?所有元素都被编排在元素周期表里,那么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又是怎样呢?说到元素周期表,同学们应该还是比较熟悉的。

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由门捷列夫制作的,至今元素周期表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电子层状、金字塔式、建筑群式、螺旋型(教材p15页)到现在的长式元素周期表,还待进一步的完善。

首先我们就一起来回忆一下长式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是怎样的?在周期表中,把能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称之为周期,有7个;在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能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称之为族,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

16个族又可分为主族、副族、0族。

〖思考〗元素在周期表中排布在哪个横行,由什么决定?什么叫外围电子排布?什么叫价电子层?什么叫价电子?要求学生记住这些术语。

元素在周期表中排在哪个列由什么决定?阅读分析周期表着重看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及价电子总数与族序数的联系。

《物质结构与性质》总复习

《物质结构与性质》总复习
2、相似相溶原理。
1、杂化 2、杂化过程
3、杂化轨道的类型
杂化类型 杂化轨道间 的夹角 空间构型 实例
sp
sp2 sp3
180°
120° 109°28′
直线
平面三角形 正四面体
BeCl2 C2H2
BF3 CH4 C2H4 C2H6 C6H6 NH4+
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
练 习4
1、按电子的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 元素划分成5个区,以下元素属于p 区的【 C 】 A.Fe B.Mg C.P 2、某元素原子价电子构型3d54s2,其 应在【 D 】 A.第四周期ⅡA族 B.第四周期ⅡB族 C.第四周素的价层电子结构为3d74s2, 试确定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四周期,Ⅷ族。 2.试确定32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四周期,ⅣA族 3.判断处于第三周期,ⅣA族元素的 电子排布式、原子序数。 [Ne]3s23p2,第14号元素
④ Na Al S P
2. 下列各元素原子排列中,其 电负性减小顺序正确的是( B ) A、K>Na>Li B、F>O>S C 、As>P>N D、 C>N>O
元素性质变化的周期性取决于元素原子核外电 子排布的周期性。
元素的性质:
1、原子半径
2、化合价
3、电离能 4、电负性 5、金属性 6、非金属性
1、类型:s—s σ键;s—p σ键;p—p σ键。
2、特征:轴对称(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 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 3、重叠方式:“头碰头”式
π键:
1、特征:镜像对称(每个π键的电子云由两块组 成,分别位于由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如果以它 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为镜面,它们互为镜像)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章知识框架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章知识框架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章知识框架第一章: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一、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物质的组成a.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b.元素: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可以按照原子序数表进行分类。

c.化合物:由两个或多个不同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

2.物质的性质a.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表现出来的可观察性质,如颜色、密度、熔点、沸点等。

b.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腐蚀等。

二、原子的结构1.质子、中子和电子a.质子:带有正电荷的粒子,质量接近于1,位于原子核内。

b.中子:不带电的粒子,质量接近于1,位于原子核内。

c.电子:带有负电荷的粒子,质量极轻,位于原子核外的能级上。

2.基本粒子和相对电荷a.基本粒子: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粒子,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

b.相对电荷:质子的相对电荷为+1,电子的相对电荷为-1,中子的相对电荷为0。

三、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组成a.周期: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横向行。

b.主族:元素周期表中垂直列的编号为主族或族。

c.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序号,代表原子中质子的数量。

2.元素的周期性规律a.周期规律:在同一周期内,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b.主族规律:在同一主族内,元素的性质相似。

四、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1.化合物的组成a.分子:具有一定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

b.共价键: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c.离子键:通过电子的转移形成的化学键。

2.化合物的性质a.离子化合物:以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溶解性。

b.分子化合物:以分子形式存在的化合物,具有较低的导电性和溶解性。

五、物质的转化与能量的变化1.物质的转化a.物理变化: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但其化学组成不发生变化。

b.化学变化:物质的化学组成发生变化,生成新的物质。

2.能量的变化a.吸热反应: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反应。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原子结构模型【知识概要】【重点难点】重点:1、对四个量子数、原子轨道、电子云的理解2、原子结构量子力学模型的建立难点:对四个量子数、原子轨道、电子云的理解【知识讲解】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发展恩格斯曾说过:“化学就是关于原子运动的科学”。

因此,学习和研究化学就必须从研究原子的运动入手。

原子的运动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

认识原子的结构成为人们揭开微观世界之面纱的基础。

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不断深化、不断完善、逐步接近真实的过程。

原子一词,最初是由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提出的。

其涵义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

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J.Dalton)把原子从一个扑朔迷离的哲学名词变为化学中具有确定意义的实在微粒。

认为:(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2)同种元素的原子各种性质完全相同;(3)原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坚实的实心球体。

这就是最初的原子结构模型,可称为实心球体模型。

道尔顿的这种原子论对物质结构理论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用现代结构理论分析其观点都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1897年,汤姆逊(J.J.Thomson)在研究中发现,所有原子都含有带负电荷的微粒——电子,于是在1903年提出了汤姆逊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就象带正电的“蛋糕”里镶嵌着许多带负电的“葡萄干”,因而被称作“葡萄干面包模型”。

为了解释物质的一些光学性质,该模型假定电子可以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电子的振动伴随着电磁波的辐射。

虽然这种模型在对原子组成的认识比道尔顿模型深入了一步,但不久人们发现该模型与事实不符,因而被摒弃。

1907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E·Rutherford)做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

发现原子中的正电荷不是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上而是集中在原子的核心部分,负电荷(电子)是在正电荷周围运动。

就象飞蛾在灯泡四周乱飞一样。

原子的大部分空间是空空洞洞的。

这种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为一系列事实所证实,很快为人们接受。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重点知识梳理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重点知识梳理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重点知识梳理
分子结构:
晶体结构:晶体结构是晶体物质的构成形式,是由大量同种原子或团簇排列成周期性的复杂三维空间结构组成的,晶胞的形成与晶体的特性息息相关。

离子晶体:离子晶体是由离子组成的晶体,由同性加负离子和异性加正离子组成,其特性与它们的形状、电荷等有关,由于离子间相互之间受到电荷作用而形成各种晶数。

金属晶体:金属晶体是金属原子以点阵固态排列形成的晶体,由特定晶格型连续地重复出现,它具有显著的金属性质,通常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弹性性质。

物理性质:
熔点:熔点是指给定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一般来说,它与原子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熔点越低,说明原子间的结合程度越低,而原子结构越简单,其熔点也越低。

折射率:折射率是指光从一种介质到另一介质时所发生的率,一般来说,它与物质的分子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分子结构越复杂,其变化越大,折射率也越大。

密度:密度是指将一定物质的总质量分散在体积之中所得到的密度,一般来说,它与物质密度有着密切关系,密度越大,说明分子间紧密度越大,质量越大。

化学性质: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发生变化时所发生的一系列反应,它与分子内结构与力有关,例如光合作用就是一种特殊的化学反应;
化学守恒:化学守恒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化学组成的量不会异常改变的原则,它与物质的分子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各条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能够以其原有形态稳定存在。

酸性和碱性:酸性和碱性是指具有改变的能力或属性,它与物质的结构有关,一般来说,分子内部有氧原子的物质是酸性的,而具有氢原子的物质则是碱性。

高一化学必修一笔记第一章第一节

高一化学必修一笔记第一章第一节

【高一化学必修一笔记第一章第一节】一、《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在学习高一化学必修一的过程中,第一章第一节所讲授的《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无疑是我们打开化学大门的第一步。

这一节的内容围绕着物质的基本概念展开,主要涉及了物质的种类、性质以及物质的微观结构等方面,为我们打下了化学学习的基础。

1. 物质的种类我们需要了解物质的种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物质多种多样,但根据物质的组成粒子种类和结构特征,可以将物质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而化合物则是由不同元素以一定的质量比结合而成。

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我们周围的物质,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化学课程打下基础。

2. 物质的性质我们需要对物质的性质有所了解。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化学、物理性质以及相关的测定方法。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的性质,而物理性质则是指在不改变物质化学组成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性质。

通过学习这些性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特点和行为规律。

3. 物质的微观结构我们需要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

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指物质的微粒构成和排列方式。

通过学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了解原子和分子的组成,进而理解物质的微观性质和现象。

这对我们深入理解物质的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我看来,理解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不仅是为了学习化学这门学科,更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

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基本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变化规律,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对自然界的现象有更深入的认识。

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作为高一化学课程的开篇,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物质的分类和性质,并对物质的微观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

这为我们后续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为我们今后更深入地理解和探索化学的奥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认为高一化学必修一笔记第一章第一节的学习内容对于我们打开化学大门,深入学习化学,以及更好地认识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大纲

高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大纲

高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大纲一、物质的结构与性质1. 原子与分子a. 原子的结构:质子、中子和电子的组成b. 原子的核心:质子与中子构成的核心c. 原子的外层电子:决定原子性质、参与化学反应d. 分子的概念: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2. 元素与化合物a. 元素:由同一类原子组成的纯物质b. 元素符号及元素周期表c.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d. 化学式: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种类及原子比例的方式3. 物质的性质a. 物质的物理性质:密度、熔点、沸点等b. 物质的化学性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c. 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的变化二、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式a. 电价:原子中外层电子的数目b.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分子c. 化合价:原子在化合物中的电价d. 配位数:中心离子周围配位原子或离子的数目e. 化学式的种类:分子式、离子式、结构式2. 化学方程式a. 反应物与生成物:参与反应的物质与反应产物b. 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c. 平衡状态:反应前后物质的数量不变三、原子与化学键1. 原子的结构a. 质子、中子和电子:带正电荷、中性、带负电荷b. 原子的核心:质子和中子c. 原子的外层电子:决定原子性质、参与化学反应2. 元素间化学结合a. 化学键:原子间的相互作用,稳定化合物b. 共价键:电子共享,形成共价化合物c. 离子键:电子转移,形成离子化合物d. 金属键:金属原子的电子互相流动3. 杂化轨道a. 轨道:电子运动的区域b. 原子轨道与杂化轨道:原子中电子分布的不同方式c. 杂化轨道的形成:原子轨道的混合四、化学反应与化学计量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a. 化学反应: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b. 反应物与生成物: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2. 化学计量a.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量比关系b. 摩尔质量:物质的摩尔单位质量c. 摩尔比: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3. 化学方程式的应用a.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计量关系b. 反应过程中的质量、物质的变化五、化学式与化学键的应用1. 化学式的应用a. 摩尔质量与物质质量的关系b. 化学计量中的摩尔比例关系c. 化学式的应用于化学方程式2. 化学键的应用a. 键的强度与化学反应性质的关系b. 键的能量与化学反应的热效应c. 键的极性与物质的溶解性六、气体的性质与分子动理论1. 气体的性质a. 气体的可压缩性b. 气体的扩散性和混合性c. 气体的压强和体积2. 气体分子动理论a. 气体分子的运动状态b.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温度关系c. 气体分子速率分布与温度关系七、溶液与溶解1. 溶液的概念a. 溶液的组成:溶质与溶剂b. 溶解度: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程度2. 溶解过程a. 溶解过程的热效应b. 溶气与溶解度:气体的溶解程度与温度、压强关系3. 溶液的浓度a. 质量百分比浓度b. 摩尔浓度c. 体积分数浓度八、离子反应与电解质1.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a.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形成离子的物质b.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2. 离子反应a. 阳离子与阴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b. 沉淀反应、酸碱中和反应3. 氧化还原反应a.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电子的转移b. 氧化剂与还原剂:电子的受附和失附这是高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的大纲,全面概括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原子与化学键、化学反应与化学计量、化学式与化学键的应用、气体的性质与分子动理论、溶液与溶解、离子反应与电解质等内容。

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要点

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要点
高手笔记:主量子数 n,决定轨道能量的高低。 主量子数 n 1 2 3 4 5 6 7 …… 电子层符号 K L M N O P Q 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不存在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量只决定于主量子数 n
(2)、角量子数:量子数 l 称为角量子数。对于确定的 n 值,l 共有 n 个值:0、1、2、3……(n-1), 对应的符号分别为 s , p , d, f 等。若两个电子所取的 n、l 值均相同,就表明这两个电子具有相同的能量。 我们用能级来表示具有相同 n、l 值的电子运动状态,在一个电子层中,l 有多少个取值,就表示该电子层 有多少个能级。
状态。对于确定的 n 值,l 的取值就有 n 个:0、1、2、3…、(n-1),对应符号为 s、p、d、f…。所以,
当 n=1(K 电子层)时,l=0,即为 s 亚层;当 n=2(L 电子层)时,l=0,1,即为 s 亚层和 p 亚层;当 n
=3(M 电子层)时,l=0,1,2,即为 s 亚层、p 亚层和 d 亚层;当 n=4(N 电子层)时,l=0,1,2,3,
图 1-3
高手笔记:电子云是电子在核外空间各处出现概率密度大小的形象化描述。 注意:①电子云是一个形象化描述 ②一个小黑点不代表一个电子
③电子云的疏密代表电子在那里出现的概率密度的大小
例 7、下列有关电子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子云形象地表示了电子在核外某处单位微体积内出现的概率 B、电子云直观地表示了核外电子的数目 C、1s 电子云界面图是一个球面,表示在这个球面以外,电子出现的概率为零 D、电子云是电子绕核运动形成了一团带负电荷的云雾
电负性和电离能的比较;元素的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元素的性质
周期性变化的体现。
第 1 节 原子结构模型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一、原子结构与周期表1. 原子结构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基本粒子。

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绕核运动。

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原子核的直径约为10^-15米,电子的轨道半径约为10^-10米,原子核的质量占整个原子的绝大部分。

2. 周期表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周期律排列而成。

元素的周期表位置可以推测出该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周期表也反映了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似性和规律性。

二、分子结构与键1. 共价键共价键是化学键的一种,是由两个原子共享电子而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可以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是由两个不同电负性的原子间形成,使电子本身更倾向于位于电负性较高的原子周围,非极性共价键是由两个相同电负性的原子间形成。

2. 离子键离子键是由离子间的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

通常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间形成。

3. 金属键金属键是金属元素间形成的化学键。

金属元素通常以离子形式排列,金属中的电子可以自由移动。

4. 其他键还有氢键、范德华力等其它类型的键。

三、物质的性质1. 物态物质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

当温度或压力改变时,物质的物态也会发生改变。

2. 燃烧性燃烧性是物质在氧气中发生氧化反应并释放能量的性质。

3. 反应性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性质叫做反应性,可以通过物质的物态、颜色等来观察。

4. 溶解性溶解性是物质溶解于溶剂的能力,可以分为易溶性、难溶性和不溶性。

5. 导电性导电性是物质导电的能力,受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影响。

6. 光学性物质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发生反射、折射等光学现象。

7. 导热性导热性是物质传递热能的能力,受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影响。

四、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1. 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分子的结构影响其化学物性。

分子之间的键合方式、原子间的电子分布等结构因素直接影响物质的性质。

2. 形成分子模型使用Lewis结构、VSEPR理论等模型对分子结构进行描述,可以预测其性质。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一、相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1.电子云: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态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困难.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2.(构造原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溢(p6、d10、f14)、半充溢(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3).驾驭能级交织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①依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依次。

②依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上升;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上升。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依次依次排布。

3.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性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须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改变:每隔肯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s1到ns2np6的周期性改变.(2).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改变.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改变: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渐渐增大的趋势,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有渐渐减小的趋势.说明:①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

物质结构与性质1备课

物质结构与性质1备课


(4)由图像知 CaC2 晶胞结构在 NaCl 晶胞结构的基础上沿竖直
- 方向拉长,所以距离中心 Ca2+最近的 C2 2 分别在四个侧面中
心,故数量为 4。
答案
(2)1s22s22p63s23p63d10
3 (4)4
(3)sp杂化、sp2杂化
命题规律 从近几年新课标区“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高考试题 来看,稳定和创新是命题的特点,其命题热点主要集中考察以 下知识点: 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电离能、 电负性等。 2.σ 键、π 键、分子的极性、“相似相溶原理”等分子结 构与性质。 3.晶体类型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以及四种晶体的结构与 性质差异。 从题型上看,一般给出一定的知识背景,然后设置 3~4 个小问题,每一个小题考查相应的知识要点仍是今后命题的基 本模式。
考点一
原子、分子结构与性质
练习巩固
【练习 1】 (2009 年福建卷)Q、R、X、Y、Z 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
依次递增。已知: ①Z 的原子序数为 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②Y 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 msnmpn; ③R 原子核外 L 层电子数为奇数; ④Q、X 原子 p 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 2 和 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Z2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4)图 1 表示某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其分子内 4 个氮原 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 4 个顶点(见图 2),分子内存在空腔, 能嵌入某离子或分子并形成 4 个氢键予以识别。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被该有机化合物识别的是 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CF4 c.NH+ 4
解析 不要答成所有电子的排布式。 (2)C、N、O 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N>O>C,注 意 N 元素第一电离能要比 O 元素的大。 (3)①NH3 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N 原子 sp3 杂化,根据题 干中给出的信息可知 N2H4 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也是 sp3。 ②反应中有 4 mol N—H 键断裂,即有 1 mol N2H4 反应,根据 反应方程式可知,1 mol N2H4 参加反应有 1.5 mol N2 生成,而 每摩尔 N2 中有 2 mol π 键。则答案为 3 mol。

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

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

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一、引言物质是构成我们周围一切事物的基本要素。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理解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自然现象,以及应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本文将围绕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知识点展开探讨,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加深我们对物质的理解。

二、微观层面1. 原子结构- 原子的组成:原子由核和电子组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电子围绕核外轨道运动。

- 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表示了元素中的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 原子量: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原子质量单位(amu),等于1/12个碳-12原子质量。

2. 分子结构- 分子的概念:由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具有独立存在和化学性质的单位。

- 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 极性分子:分子中原子围绕原子核构成的电子云不对称,电子云密度不均匀分布。

3. 晶体结构- 晶体的定义:由于特定原子或离子通过一定规则排列而形成的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

- 离子晶体: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连接形成的晶体,具有良好的电导性和溶解性。

- 共价晶体:共用电子连接形成的晶体,具有高熔点和硬度。

- 金属晶体:金属离子通过金属键连接形成的晶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良好的延展性。

三、宏观层面1. 物质的状态- 固体:分子或原子通过化学键紧密连接,形成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

- 液体:分子或原子间的化学键较弱,可以流动,而体积固定。

- 气体:分子或原子间距离较大,通过碰撞运动,体积可变,具有压弹性。

2.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与物质的微观结构无关,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得到,如颜色、密度、熔点等。

- 化学性质:与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其它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关,涉及物质的变化、反应等。

四、结论通过对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知识点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本质和性质的表现,从而加深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解释。

同时,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知识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

期末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要点

期末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要点

《期末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要点复习【考点1】电子排布式的书写(1)1-35号元素氢H氦He锂Li铍Be硼B 碳C氮N氧O氟F氖Ne钠Na镁Mg铝Al硅Si磷P 硫S氯Cl氩Ar钾K钙Ca钪Sc钛Ti钒V铬Cr锰Mn 铁Fe钴Co镍Ni铜Cu锌Zn镓Ga锗Ge砷As硒Se溴Br(2)能级顺序1s2s2p3s3p4s3d4p(3例1.(2014·2011·江苏·21)(1)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例2.(2012·江苏·21)(1)①Mn2+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

练1.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排布式:K ,Fe ,Fe3+,Ni Cu 。

【考点2】元素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大小比较(1)第一电离能I1:Na < Mg > Al < Si < P > S < Cl < ArH > Li > Na > K > Rb > CsF > Cl > Br > I(2)电负性:Na < Mg < Al < Si < P < S < ClH > Li > Na > K > Rb > CsF > Cl > Br > I例1.(2008·江苏·21)(1)C、N、O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考点3】晶胞化学式、晶胞中某个微粒数、配位数的计算例1.(2013·江苏·21)元素X 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

元素Y基态原子的3p 轨道上有4个电子。

元素Z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3倍。

(1)X与Y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

①在1个晶胞中,X离子的数目为。

②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例1.(2013·江苏·21)例2.(2014·江苏·21)例3.(2009·江苏·21)例2.(2014·江苏·21)(5)Cu2O在稀硫酸中生成Cu和CuSO4。

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

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是分层的 (以原子核为中心能量不同的电子在离核不同 距离的区域内运动)
离核近(内层)—能量低; 离核远(外层)—能量高
与核的距离 由近到远 电子层(n) 1 2 3 4 5 6 7 …
电子层符号 K L M N O P Q….
• 2、核外电子排布遵守能量最低原理
即先排满能量低的电子层,再排能量高的电子层。
近代科学原子论(1803年)
道• 尔
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 不能再分的粒子——原 子构成。
顿• 原子模型:原子是坚实 原 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J.Dalton , 1766~1844)
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897年)

• 电子是种带负电、有一 定质量的微粒,普遍存
电 子 云
模 型
构 模
模 型

复习: 化学必修已经学过的内容
质子(正电) 原子核 原子 (正电) 中子(不带电)
不显 电性 核外电子 分层排布
(负电) 与物质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两个关系式: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即 A == P + N]
做高速运动。
英国科学家卢瑟福 (E.Rutherford,1871~1937)
α粒子散射实验
Au
卢瑟福原子模型
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
玻 尔 原
• •
玻尔借助诞生不久的量子 理论改进了卢瑟福的模型。
玻尔原子模型(又称分层 模型):当原子只有一个
子 电子时,电子沿特定球形
模 型
轨道运转;当原子有多个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复习提纲物质结构与性质

复习提纲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单元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1.
氢原子光谱
波长 强度
(1)人们常常利用仪器将物质吸收光或发射光的____和____分别记录下来,就得到所谓的光谱。
(2)氢气在高压分解为原子后得到的光谱特点是有特定波长、彼此分立的,这种光谱是________,
线状光谱
原子光谱即为线状光谱;而阳光形成的光谱为______连__,续这光种谱光谱的特点是相近的波长差别极小,
(1)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____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一价阳离子所需要
的最低能量。第一电离能越小,越易失去电子,金属的活泼性就越强。
(2)规律
最小
同周期:第一个元素的第一电离能____,最后一个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同周期中
第ⅡA族元素比Ⅲ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ⅤA族元素比Ⅵ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原子无d电子
( )。
解析 氢原子和锂原子都 只有s电子但不在同一周 期,A错;2s22p6的离 子如果是阳离子的话,对 应的元素就和2s22p6的 原子对应的元素不在同一 周期,B错;虽然M层上 的s、p能级都充满电子, 即使d能级没有电子,但 4s上可能有电子或没有电 子,C错。
答案 D
下列各组表述中,两个微粒 不属于同种元素原子的是
不能分辨。
2.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1)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的圆周轨道上绕原子核运
动,并且不辐射能量。
(2)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E),而且能量
是___量__子_的化。
(3)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轨道(Ei)_跃__迁_到另一个轨道(Ej)才会辐 射或吸收能量。hν=|Ej-Ei|。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 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 运动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结构与性质》复习提纲
第一章
温馨提醒
请同学们必须认真先看课本,阅读2---26页,重点内容要达到背诵,该书写的要写一下,看完后合上课本,填写下列知识,自测一下你看课本的效果,若你看着课本抄写,请你别做了,坦然处之,扔掉该试卷即可。

[自测内容]
1、简述波尔理论的三大观点(简要书写)
(补充)这一理论的缺点是什么?(以Na为例说明一下)
提醒
当电子层是处于最外层时,最多不超过8个,是处于次外层是,最多不超过18个。

3、电子云的点密集和稀疏点代表什么?
4、什么是泡利不相容、洪特规则、能量最低原则?(书写)泡


5、书写合上课本了吗?你若抄写,不用做)
(1)1---20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符号及名称也要写)(2)1----30号电子排布(元素符号及名称也要写)
(3))19----30号轨道表示式(元素符号及名称也要写)
(4)书写电子排布式
Cr3+ Fe3+ Co3+
Cu+ As
(5) 书写价电子层的电子排布式
Ca V Cr Fe
Cu Se Br
思考(你若看课本,你不用思考了)
这些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那些区域?(S、d、ds、p)
6、原子半径大小比较
同周期(从左到右)
同主族(从上到下)
思考(可以看课本,但是课本上没有)
不是同周期,又不是同族的原子(离子)之间怎么比较大小?
K Al O2- Na+ F- F Na+ Na 7、什么是电离能?
有什么规律?
同周期(从左到右)
同主族(从上到下)
比较电离能
Be 、B、 C S 、Te
8、什么是电负性?
有什么规律?
同周期(从左到右)
同主族(从上到下)
思考:分析每个元素的化合价,会解释正负吗?
CO
2 BrF SiC BF
3
[实战演练]完成课本28页—29页的习题
(提醒自己,最后一搏)自测一下吧,你连课本上的习题就不值得去做一下,那你何来的勇气参加期末考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