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互作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
环境和基因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 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
(二)内环境与表型 修饰基因:能改变另一基因的表型效应的基因。 它通过改变细胞的内环境来改变表型。 例如:香豌豆植株的红花基因A,AA的个体红花 的颜色不同,有红色,偏蓝的红颜色。发现有另 外一对基因 D/d基因与此有关,DD和Dd基因型 的植株花色红色,而dd的花色偏蓝。原因dd植 株细胞液pH高(0.6),偏碱性,花青素在酸性 环境显红色,碱性条件下偏蓝色。D/d基因即修 饰基因。
基因型:一个生物体的全部遗传组成的总和。 表型:机体除DNA外的所有性状和特征的总和。 基因型效应:通常情况下,一定的基因型会导致 一定表型的产生,这就是基因型效应。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 第二节 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类型 第四节 多因一效与一因多效(育种学讲授) 第五节 复等位基因 第六节 不良基因
(一)完全显性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只表 现出一个亲本的性状,即完全显性。 (二)不完全显性(半显性)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表现 双亲性状的中间型,称之为不完全显性。例如:紫茉莉的 花色遗传。 红花亲本(RR)和白花亲本(rr)杂交,F1(Rr)为粉 红色。人的天然卷发也是由一对不完全显性基因决定的, 其中卷发基因W对直发基因w是不完全显性。纯合体WW 的头发十分卷曲,杂合体Ww的头发中等程度卷曲,ww 则为直发。有耳垂AA、Aa,无耳垂aa。眼睑单aa,双 AA、Aa(日本45岁80%延迟显性)
镶嵌显性与共显性的区别:是在显性表现的范围上存在差异, 共显性的遗传表现是全身性的,而镶嵌显性的遗传表现是局部 性的。
人的血型系统
1901年生物学家兰德斯特勒发现了第一个血型系统,即 ABO血型系统。他将人类的 血型分为A型、B型和O型三种。两年后,他的学生又发现了AB型,因而形成了沿用 至今的完整的ABO血型系统。 随着医学、生物学的发展,新的血型系统不断被发 现,至今为止,仅根据红细胞抗原的差异而确定的血型系统 (简称红细胞型),被 世界公认的已达15个之多,如ABO、MN、Rh血型系统等等。其中每一个血型系统又 可以分出若干个亚型。 MN血型系统:MN血型系统是由兰德斯特勒和列维利两人在1927年发现的,它根据 红细胞上所含M、N抗原的不同,将人体血液分为M型、N型和MN型三种。红细胞中 含有M抗原的为M型,含有N抗原的为N型,MN两种抗原都有的为MN型。MN血型系统 是独立于ABO血型系统之外的又一个红细胞型系统。M、N抗原在ABO系统四种血型 的血液中都可以见到,因而A、B、O和AB四型中的每一型又可以划分为M、N和MN三 型,形成12种血型。 MN血型系统也是法医实践中运用得比较广泛的一个系统 . 在ABO血型系统中,有一种RH血型。1940年科学家发现人红细胞上的Rhesus(Rh)系 统的抗原。他们把恒河猴的红细胞注射给兔子,发现被免疫的兔子血清内含有一 种抗体,能凝集85%欧洲血统人的红细胞。这些被凝集的红细胞叫做“恒河猴阳 性”。Rh,是英文恒河猴(Rhesus monkeys)头两个子母。在临床上,凡带有D抗原 者称为Rh阳性,不带D抗原者称为Rh阴性。
第二节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3)镶嵌显性(嵌镶显性)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个体上双亲 性状在不同部位镶嵌存在的现象。异色瓢虫鞘翅色斑的遗传。
(4)共显性(并显性) 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的现象。AB血型;MN 血型的遗传。MN血型人体内无天然抗体,输血是不用考虑 MN血型是否一致。
第一节 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
(三)基因表达的变异 (1)表现度:是指杂合体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 影响下,个体间的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 例如多指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带有一个有害基因的人都 会出现多指,但多出的这一手指有的很长,有的很短,甚 至有的仅有一个小小突起,表明都有一定的表型效应,但 变异程度不同。又如克汀病患者,同样患病,但症状有轻 有重,重者生活无法自理,轻者可以从事简单劳动,可以 做10以内的加减法。这就是表现度的不同。 (2)外显率:指在特定环境中,某一基因型(常指杂合子) 个体显示出预期表型的频率(以百分比表示)。也就是说同 样的基因型在一定的环境中有的个体表达了,而有的个体 可能没有表达,这样外显率就小于100%。 例如:颅面骨发育不全症,是显性遗传病,应该代与代 之间连续,但偶尔会出现代与代之间不连续现象,就是由 于显性基因外显不全。
(一)外环境与表型 反应规范:遗传学上把某一基因型的个体,在各 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所显示的表型变化范围成为 反应规范。 基因型和表现型之 例如:玉米控制叶绿体形成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 间的关系远远不是 因,A对a是显性。AA、Aa 的个体在光下可以形 “一对一”的关系。 成叶绿体,aa个体光下不能形成叶绿体。 AA在 暗处也不能形成叶绿体。 说明基因型不是决定某一性状的必然实现,而是 决定发育性状的可能性,即决定着个体的反应规 范,AA和aa个体的反应规范不同。
第一节 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
(四)拟表型 已知某种表型特征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而这种 表型特征也可由遗传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所致。 环境因素所诱导的表现型类似于基因突变所产 生的表现型,这种现象称为拟表型 (phenocopy)或表型模拟。 人的手掌骨异常 黑腹果蝇高温处理
第二节 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
性状和基因的关系
“一对一”的关系 基因型改变,表现型随着改变;环境改变,表现 型也随之改变。
表型(P)=内因+外因=基因(G)+环境 (E) 这里含义指表型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 的产生既受环境(内环境和外环境)的影响,也 受基因(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的影响。
第一节 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