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浅谈苏轼的《前赤壁赋》-推荐word版 (3页)
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浅谈苏轼的《前赤壁赋》-word
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浅谈苏轼的《前赤壁赋》黄智平苏轼是我国古代的文学大家,其散文代表北宋时期最高成就。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前赤壁赋》,在这篇犹如舷歌洞萧般哀怨,又如清风明月般的美文中,我们既尝到“文学”的美味,又获得“哲学”的启发,是为“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
苏轼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在文坛影响深远。
他的散文代表北宋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
刘熙载在《艺概》中评价苏轼的文章:“有寓理,有寓情,有寓气,有寓识。
”苏轼善于将议论、描写、抒情等艺术表现手法结合起来,抒发自己的哲思。
苏轼的《前赤壁赋》可谓是此种文章的杰出代表。
有人形象地说,人类的苦闷欲求宣泄,于是又继生了哲学。
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与哲学便都是苦闷的产物。
而苏轼的这篇《前赤壁赋》正是“文学”与“哲学”完美结合的绝妙佳篇,文中写景、抒情、文理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组成了一个玲珑剔透的文学“水晶球”,把作者忧患于人生的巨大苦闷和更为惊人的自我解脱力,和盘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要想欣赏这篇“文学”与“哲学”完美结合的佳作,就不得不演绎一下“文”、“哲”产生的根源──苦闷,苏轼的人生遭遇,尤其是政治失意而引发的思想苦楚。
《前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贬谪黄州期间。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
“几经重辟”,惨遭折磨。
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
”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
1082年壬戌,苏轼作《前赤壁赋》。
他在黄州作的诗中,曾经痛苦地描写过此时的忧郁苦闷的心情。
“我谪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⑴。
《前赤壁赋》正是作于苏轼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困苦,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
在他的赤壁词中,即有过明显表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而现实中的我却只能“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地慨叹“人生如梦”。
《前赤壁赋》中的人生哲学及其表达
盟嚣目 豳
体, 歌 的 内容 “ 渺 渺兮 予 怀 , 望美 人兮 天一方 ” , 明明 白白正是 思忠 君用世 而不 可得 、而 呼唤美 政理 想 的儒 家思想 。吹箫的 “ 客” 是理 解歌词 内容 的 ,所 以把 这一 方面 的感情 加强 ,用箫声倾 诉 出唱歌 人 内心 的哀怨 。可见此 段仍然 是 “ 乐中有 悲” , 而且 是“ 主客 同悲” , “ 心有戚戚焉” 。“ 苏 子悄 然” 者, 似 乎“ 主人 ” 虽然 心 中乐 中有 悲 , 而 生 之须 臾 , 羡 长江 之无 穷 ” , 追求 的是永 远与 宇宙 同在 ,表 达 的就 是对人 生 的意义 、终 极关 怀 的执 着。而主人则云 : “ 逝者 如斯 , 而未 尝往也 ; 盈 虚者 如彼 , 而卒 莫消长 也 。” 就是 说 , 如果从 事物 变化 的 角度看 ,天地 的存在 不过是 转瞬 之间 ; 如果 从不变 的角度看 , 则事 物和人类都是无穷 尽的。说 到底 , 这里 阐述 的就是 庄子 中“ 齐 物论 ” 的一 番高论 :在 承认 事物 的特性 在于 变与不变 之 间的 同时 。强调 了不变 的方 面, 从 而得 出“ 万 物 皆 齐” 的结论 , 进 而得 出等 生死 、 荣
具体 环境 的变 化 、 不 同, 这种 人生 哲学 中儒道 释的 比重 可能此 消彼 长、 有所 变化 , 其感情 基调也会 相
应有所变化f 试 比较《 江城子 ・ 老夫
人、 理想 的渴望 、 追求 以及 由此产 生 的烦 闷不安 。乐 中有悲 , 且儒家 道家思想均融合其 间。 第 二段是第 一段 的进一步 发 展、 拓展 。“ 饮酒乐甚 ” 明明 白白点 出“ 乐” 字, “ 扣 弦而歌 ” 凸显 行 乐 之 态 ,主人 所歌 ,歌 的体裁 为骚
试论苏轼《赤壁赋》的哲学意蕴及人生启示
试论苏轼《赤壁赋》的哲学意蕴及人生启示苏轼的《前赤壁赋》千古佳作,文中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夜游赤壁时水光、山色、明月所呈现出的优美意境。
那么苏轼《前赤壁赋》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呢?欢迎大家阅读下文学习相关的知识。
一、人生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文中写到:“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为一叶之扁舟,握匏樽以杂言;递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煞长江之无穷。
恃飞仙以浩瀚,抱著明月而长终。
”作者借客之口讲出人的一生和茫茫的宇宙较之就是较长时间的、可悲的,这种有限性不禁并使人引起哀伤之美感,即为“言不容乎骤得,塞遗响于悲风。
”人生就是较长时间的,从人长大的第一天起至就预示着着一步一步迈向丧生,这就是每个人都无法彻底摆脱的命运,文中作者也在思索这个问题,他的提问就是:“客亦言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例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砌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无法以一瞬;自其维持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苏轼的这一实事求是思想似乎受庄子思想的影响,《庄子·德充符令》中存有“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即为从维持不变的角度,“人生代代无穷已”,人生就是无穷尽的。
但这里有个问题,从个体生命的角度,人生就是非常有限的,不可逆的,较长时间的,苏轼的观点似乎无法驳斥人生较长时间这一事实,就可以就是自我抚慰的一种说词罢了。
那么既然人生就是较长时间的,是不是就应哀伤恐惧呢?其实,人生固然较长时间,但就因为其较长时间而宝贵,假使人能长生不老,同日月天地同为永恒的存有,那么人的存有也就丧失了意义,人生显得所志无趣。
恰好相反,人生就是较长时间的,在非常有限的时空中人们回去崇尚和缔造,就可以赢得存有意义的人生。
所以,人生就是较长时间而宝贵的,因较长时间而宝贵。
二、人生有无意义文中筹钱“客我”之口说至历史人物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关在周郎者乎?方其溃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了,而今云讷哉?”历史上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不管你曾经立下多小的功绩,到头来还是随其滔滔江水永远消逝,而自身也可以沦为花下之尘。
《前赤壁赋》读后感
《前赤壁赋》读后感《前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
读完这篇赋文,我为之震动,深受启发。
本文将就我的理解和感悟,对《前赤壁赋》进行展开论述。
赋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前赤壁赋》写于东晋末年,诗人苏轼以纵览历史洪流的眼光,运用夸张的手法和生动的描绘,将赤壁之战和当时的政治风云展现得淋漓尽致。
阅读《前赤壁赋》,我不禁为苏轼的才华所折服。
首先,从艺术角度看,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展现出了出色的写作技巧。
他以赋文的形式,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使整篇文章生动有趣。
例如,“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这句,通过婉转的语言表达出战争的残酷和壮阔,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苏轼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赤壁英雄和东晋末年的政治丑恶对照,形成强烈的反差,进一步凸显了赤壁之战的伟大和壮丽。
其次,从历史角度看,《前赤壁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战役,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苏轼通过《前赤壁赋》再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勾勒出了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形象,使读者对历史事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同时,苏轼在文中对赤壁之战的英雄们表达了崇敬之情,弘扬了英雄主义的精神,使我们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和勇气。
此外,《前赤壁赋》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启示。
在赋文中,苏轼反思了战争对人民的伤害和苦难,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珍惜生命的思考。
他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来表达对于人生短暂和流转的思考,呼吁我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平静。
同时,在文字中寄托了国家复兴的愿望,呼唤英雄的出现,这也是对于当今社会的一种启示。
综上所述,阅读《前赤壁赋》给了我很多的思考和启示。
作为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以饱满的情感、生动的描绘,将赤壁之战和当时的政治斗争展现得淋漓尽致。
苏轼以独特的视角和修辞手法,使整篇赋文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通过阅读《前赤壁赋》,我不仅加深了对历史的了解,还受到了历史人物的熏陶,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水与月的哲思——《前赤壁赋》的现象学解读
水与月的哲思——《前赤壁赋》的现象学解
读
《前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篇重要的诗歌作品,是东晋大诗人苏轼创作的。
这篇赋中主要描述了赤壁之战前的景象,涉及到水与月等自然元素,蕴含着深刻的哲思。
在《前赤壁赋》中,苏轼对水的描写是非常细致生动的。
他通过描绘水清澈见底的场景,表达出水的真实性。
水是一种“逆旅”的存在,在河海之间流淌,似乎没有立足之地。
然而,苏轼认为虽然水流淌无常,但它同时也是“尽管千变万化,却没有变质的物质”。
水具有不断变化的特性,但它的物质性不会因此改变。
这启示人们应该要具有坚定的本质,即使面临着种种变化也应该像水一样保持自己的本质。
另外,苏轼还将月与水进行了对比。
他对月的描写非常细致,将月亮描绘成“白露为霜,所谓似此星辰非昨夜”。
月亮呈现出的明亮与自身的光芒是相互独立的,而水则是“无色无味”的存在。
月代表
着审美与智慧,代表着人类对于理性与知识的追求,它虽然有光芒,但实际上也是没有实体的。
这就要求我们不能被外表所迷惑,更要注重内在的本质。
苏轼似乎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思想,即内心的自由与追求才是最重要的。
总的来说,《前赤壁赋》中水与月的描写并非单纯地从自然界中寻找美感,而是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
水与月都是有深远意义的符号,它们反映了生命的真实性与人类所追求的智慧、审美等方面。
赋文中展现出的美感不仅在于震撼人心的自然景象,更在于诗人对于自然界及其所蕴涵的哲学含义的感悟和探索。
《前赤壁赋》中变与不变的思辨哲理
《前赤壁赋》中变与不变的思辨哲理《前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家苏轼的一篇脍炙人口的赋文,它以赤壁为背景,通过描绘月夜、江水、清风等自然景色,以及主客间的对话,展现了作者对变与不变的思辨哲理的深刻思考。
在这篇赋文中,苏轼通过对赤壁月夜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短暂而宇宙永恒的思考。
他写道:“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这不仅描绘了赤壁的美丽景色,也寓言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苏轼通过月亮在江水中的倒影,暗示了人生就像这倒影一样,短暂而又虚幻。
然而,苏轼并没有停留在对人生短暂的思考上,他进一步提出了“变”与“不变”的哲理。
他认为,尽管人生短暂,但人的精神却可以永恒。
他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这里的“清风”和“明月”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和无穷,而人的精神也可以像这些自然元素一样永恒。
苏轼的这种思考,实际上是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他认为,尽管人生短暂,但人们可以通过追求精神上的永恒,来克服生命的有限性。
他通过主客对话的方式,表达了这种思考。
客人对人生的短暂感到悲观,而苏轼则通过“变”与“不变”的哲理来安慰他。
他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苏轼认为,水虽然看似不断变化,但其实它的本质没有改变;月亮虽然有盈有虚,但其实它始终存在。
因此,人们也不应该因为生命的短暂而感到悲观。
最后,苏轼通过“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表述,进一步强调了“变”与“不变”的哲理。
他认为,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在不断变化中,但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它们的本质发生了改变。
他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这里的“橐龠”指的是风箱,意味着天地之间就像一个永不停息的风箱,不断变化但又始终保持其本质。
总之,《前赤壁赋》是苏轼对变与不变的思辨哲理的深刻思考。
他认为人生虽然短暂,但精神可以永恒;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虽然不断变化,但它们的本质始终保持不变。
苏轼《赤壁赋》中的哲理意蕴解读
苏轼《赤壁赋》中的哲理意蕴解读《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叙事长诗,以庄重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和寓意深远的哲理表达,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赤壁赋》的哲理意蕴。
首先,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反思了人性的本质。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决战之一,而苏轼通过对这场战争的描写,揭示了人的贪婪、争斗和狡诈。
在赋中,苏轼用江南风物、草木、鸟兽等形象描绘了战场上的威武和凄凉。
他指出:“志士幽人薄,至今思项羽。
”这句话暗示了当时的忠臣良将被时势所迫,无奈归隐,对于这种社会现象感到无限惋惜。
苏轼通过对士人、将领等角色的描写,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表达了对人性中的善和恶的深深思考。
其次,苏轼在《赤壁赋》中借古讽今,表达了自己对时事政治的看法。
在宋代的政治环境中,苏轼和他的一些朋友深受江山易主,朝政腐败的困扰。
《赤壁赋》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间接地批评了当时的政治风气和官场文化。
苏轼通过对诸葛亮和周瑜这两位历史人物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智者和有才能的领导者的敬佩之情。
有效地借古讽今,以历史事件为背景,折射出当时政治现实的黑暗,让读者对现实进行了思考。
此外,《赤壁赋》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苏轼以诗人特有的敏感和细腻,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如“烟波江上使人愁,目断岂知处”,以及“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些描绘让人感受到自然和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苏轼在描绘人类不断追求、不断变化的同时,折射了自己对生命的思考。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句诗暗示了人生无常和生命短暂的残酷现实,也表达了苏轼对命运和命题的思考。
最后,《赤壁赋》中还表达了苏轼对友情和人情的看法。
苏轼通过对周瑜、诸葛亮等历史人物之间的友情描写,表达了友情的珍贵和可贵之处。
他写道:“将军自古神勇,何故不驻颜华鬓?”这句诗暗示了友情和人情之间的强大力量,以及当时英雄的壮怀和深情厚意。
《前赤壁赋》课文解读
《前赤壁赋》课文解读前赤壁赋是唐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赋体文学作品,被广泛地用于课堂教学和文学研究中。
它以精练、婉约的语言,描绘了赤壁之战前的江山风貌和人物情感。
本文将对前赤壁赋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经典之作。
一、背景和情景描写前赤壁赋以“壬戌之秋”为开头,直接点出了叙事的背景时间。
接下来苏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当时的景色,如“云水萦回”,“流光溢彩”,“飘飖兮若逝”,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这种与战争截然相反的氛围,表达了苏轼内心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二、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前赤壁赋可以说是以人物描写为主线的作品。
苏轼以刘备、关羽、张飞、曹操等历史人物为蓝本,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各自的形象和性格特点。
例如,他写刘备“少小舞泰山,风景萧瑟处”,这句话既表达了刘备年少时积极上进的精神,也揭示了他在逆境中坚持不懈的品质。
在情感表达方面,苏轼通过描写人物的丰富内心世界来传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他写关羽“负青天而莫若穷愁”,展现了身为将领而又困于局势纷扰的关羽内心的忧愁和无奈。
而在写曹操时,苏轼用“睢阳”、“陈留”等地名,暗示了曹操的身份和权利,通过描述他所拥有的一切却依然忧虑不安的状态,揭示了曹操内心的矛盾和纷乱。
三、寓意和价值观表达前赤壁赋中融入了丰富的寓意和价值观。
苏轼通过赤壁之战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和平的热望和对邪恶势力的抵制。
他写“少帝庸才,政令淫邪”,批判了晚唐政府君主的无能和腐败。
通过写刘备、关羽、张飞兄弟的团结友爱和正直品质,苏轼推崇了忠诚和正义的价值观。
此外,前赤壁赋还融入了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
苏轼用“不见所思,无想之念”来形容刘备,表达了他清心寡欲的境界。
这种思想既体现了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又显示了苏轼自身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
四、对读者的启示通过对前赤壁赋的解读,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苏轼丰富的想象力和独到的表达技巧,更可以从中领悟到一些人生的哲理。
首先,苏轼通过赋中人物的形象和情感的描写,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痛恨。
浅谈《前赤壁赋》中苏轼的儒释道互补思想
浅谈《前赤壁赋》中苏轼的儒释道互补思想福建建阳张叶华摘要:苏轼《前赤壁赋》一文情、景、理相交融,在对赤壁那优美的山水风月的描绘中蕴含了丰富的儒释道思想,他以赤壁为依托,反思人生、审视历史、参悟天地,以宏博开放的胸襟,对儒释道思想兼收并蓄、灵活运用,撷取各家精华,弃其糟粕,得以超脱、释怀。
关键词:苏轼前赤壁赋儒释道思想苏轼《前赤壁赋》一文情、景、理相交融,在对赤壁那优美的山水风月的描绘中蕴含了丰富的儒释思想,这些思想几乎贯穿苏轼一生,了解此文思想内涵对解读他的其它文章亦大有裨益。
这篇赋仍然采取主客对话的形式。
据考证,这吹箫者是道士杨世昌,苏轼《次孔毅父韵》曾说“杨生自言识音律,洞箫入手清且哀。
”吹箫者的身份说明苏轼与道家往来甚密。
但吹箫客的箫声及言辞,与其说是经苏轼组织润饰的道士之语,不如说是借道士之口,抒苏轼之思。
苏轼与客的问答,正是表现了苏轼思想中矛盾冲突的两个方面。
而苏轼最终说服客,则说明他思想得到了解脱,乐观积极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
《前赤壁赋》的思想十分丰富。
四川教育学院中文系的龙晦教授在他的《从<前赤壁赋>谈苏轼的宗教思想》一文中提及:“我们仅将它分为两个大段。
第一段从‘壬戊之秋’起至‘寄遗响于悲风’止,这一大段是运用的道家思想;自此以下为第二大段,第二大段倾注了佛家思想。
”但我认为,苏轼的《前赤壁赋》不单是体现了佛道思想,而是儒、释、道思想的融合。
苏轼学问博大、宏博开放,对儒释道思想了然于胸,将三种思想融合一体又不着痕迹,这不仅表现其高超的艺术技巧,更反映了他已形成与众不同的儒释道互补的思想及“君子如水,随物赋形”的行为准则。
下面,我将对《前赤壁赋》一文逐段分析,兼以苏轼的其它文章印证,探索此文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及其舒卷自如、超逸旷达的襟怀。
一文章开篇一段情景交融,既如道家仙境,亦与禅宗自然闲适的审美境界相契合。
清风微拂、明月徘徊似有情,在轻纱笼罩的江面上,作者携几位好友放歌纵酒,任小舟随风飘荡。
试析苏轼《前赤壁赋》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试析苏轼《前赤壁赋》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作者:单华锋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7期摘要:苏轼的《前赤壁赋》既有对优美的景色的描写,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沉思,文章中显现出四个方面的人生问题,即人生的有限性和无限性、人生有无意义、人生应追求功利还是淡泊名利、面对人生苦难的态度,结合赋作对这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哲理性分析,或许能窥见蕴藏在其中的深奥的人生道理。
关键词:前赤壁赋;人生问题;人生哲理作者简介:单华锋(1976-),男,陕西户县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教师,研究方向:文艺学、美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7-0-02苏轼的《前赤壁赋》是一篇公认的美文,文中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夜游赤壁时水光、山色、明月所呈现出的优美意境。
一般来说,写景总要抒情,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抒发怎么的思想感情呢?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黄州夜游赤壁时写下这篇赋,应该与遭贬后的苦闷心情有关。
所不同的是,赋中的大量篇幅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探讨人生,充满了哲理意味,成为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
文中都蕴含哪些人生哲理呢?笔者认为,这篇文章共显现出了四个方面的人生问题,即人生的有限性和无限性;人生有无意义;人生应追求功利还是淡泊名利;面对人生苦难的态度。
这些人生问题是深刻的、富于现实意义的,笔者在对这四个人生问题进行阐述的同时,结合文中苏轼对这些人生问题的看法,试作哲理意义上的分析与探讨。
一、人生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文中写道:“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作者借客之口说出人的一生和浩瀚的宇宙相比是短暂的、渺小的,这种有限性不禁使人引发悲伤之感,即“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人生是短暂的,从人出生的第一天起就预示着一步一步走向死亡,这是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的命运,文中作者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解读苏轼《前赤壁赋》
解读苏轼《前赤壁赋》周先慎宋诗富有理趣,以苏诗为杰出的代表。
其实苏轼的创作不只是诗歌富于理趣,他的散文也同样是富于理趣的,著名的《前赤壁赋》就是一篇诗情与哲理融合的优秀散文。
这篇文章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
元丰二年时,谏官李定、舒亶等人弹劾苏轼写诗文反对新法,苏轼因而被捕人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被赦出狱以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受到监管而不得签书公事。
政治上遭受这种严重打击,苏试的内心自然是十分苦闷的;但他并不消极,而是放情山水,随缘自适,接受佛老思想的影响,在大自然中寻求解脱。
他在《初到黄州》一诗中说:“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虽然不无牢骚与自嘲之意,却也表现了他别求寄托,旷达超脱的一面。
正是在这种十分苦闷而又努力寻求排解的思想情绪的支配下,苏轼于元丰五年的七月和十月,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赤壁,写下了著名的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篇《前赤壁赋》,生动地描写了他夜游赤壁所见的优美景色,真实而又艺术地反映了他贬官黄州时期的心境和对人生的独特思索。
这是宋代散文赋的代表作。
赋是中国古代产生很早的一种文体,兼有诗歌和散文的特点。
在汉代是讲究辞采和铺陈的大赋,魏晋时期发展为讲究骈丽对偶、篇幅短小的徘赋,再经过唐代有严格音律限制的律赋,到了宋代,经过欧阳修、苏轼等人的创造,便产生了更便于抒写情怀、描写物象的散文赋,就是既保留了传统赋体诗的特质与情韵,在形式上也保留了用韵、句式整齐或主客问答等特点,同时又打破赋在句式、声律、对偶等方面的严格限制,更多地吸收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克服了板滞僵化的弊病,显得自由灵活,生动清新。
《前赤壁赋》是一首诗,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一首探索人生哲理的哲理诗。
全文共分为五段。
第一段,写苏子与客在一个秋天的晚上夜游赤壁,泛舟江上,江水和月色十分优美,令他们陶醉,竟产生了一种飘飘然变成神仙的感觉。
先点出时间:“七月既望”,地点:“游于赤壁之下”。
前赤壁赋读后感
《前赤壁赋》读后感《前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
读完这篇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苏轼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我被苏轼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所打动。
在赋中,苏轼描绘了赤壁的壮丽景色和江水的清澈透明,展现出自然之美和生命的活力。
同时,苏轼也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认为只有在自然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这种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让我反思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压力,提醒我们要学会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其次,我为苏轼的哲学思考和人生观所折服。
在赋中,苏轼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而不是被名利所束缚。
同时,他也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对他人的关爱,而不是个人的得失和利益。
这种哲学思考和人生观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提醒我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和对他人的关爱。
此外,我也被苏轼的艺术才华所打动。
这篇赋的语言优美、节奏明快,读来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同时,苏轼也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借代等,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这种艺术才华让我对苏轼充满了敬意和钦佩。
总的来说,《前赤壁赋》是一篇充满生命力和美感的文章,它让我重新审视自然和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我相信这篇文章将会成为我人生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
《前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
读完这篇赋,我深感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哲学意义。
这篇赋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读来让人陶醉。
苏轼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借代等,使得文章语言既有节奏感又有韵律感。
同时,苏轼在这篇赋中描绘了月夜泛舟游赤壁的美妙场景,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这种美妙的意境令人心旷神怡。
这篇赋反映了苏轼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
在赋中,苏轼表达了自己对宇宙和人生的看法,认为万物皆有定数,人的生命和命运都受到某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所支配。
前赤壁赋赏析
前赤壁赋赏析
《前赤壁赋》是唐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辞章,以写赤壁之战为题材,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这篇赋被广泛认为是苏轼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下面是对《前赤壁赋》的赏析:
1. 情节描写:《前赤壁赋》描绘了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通过详细描绘战争场面、士兵英勇的形象和战争的残酷性质,展现了壮烈的战争景象。
2. 自然描写:苏轼巧妙地利用自然景色来对比战争的残酷,同时也表达了主人公的豪情壮志。
他通过描绘江水的波涛汹涌、山川的秀美景色以及白鹭飞翔的场景,展示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3. 情感表达:《前赤壁赋》中的情感表达非常丰富。
苏轼以自身亲历和感悟为基础,深刻表达了他对人生、志向和忠诚的思考和愿望。
其中,最著名的一句是“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4. 文学技巧: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比、象征、比喻等,使赋文更加生动有趣。
他巧妙地将诗词元素融入赋作中,使这篇赋具有强烈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总体来说,《前赤壁赋》是一篇描写战争和自然景色的壮丽诗篇,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情感,展示了苏轼深邃的思想和广阔的文学才华。
这篇赋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
《赤壁赋》的哲学思想探析苏轼赤壁赋赏析200字
《赤壁赋》的哲学思想探析苏轼赤壁赋赏析200字北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谪为黄州团练副使,他纵情山水,两赋赤壁。
元丰五年(1082年)五月,他的好友,道士杨士昌来黄州看望他,二人携手同游两个多月。
夏历七月十六日晚,夜色晴朗,月明星稀,他们相约泛舟长江赤壁,就在这次游览中,苏轼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名篇《赤壁赋》。
下面我们就针对《赤壁赋》一文解读苏轼的哲学思想。
一、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文章一开始,作者就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铺垫了“静”的写作氛围。
继而又在这幽静的环境中写“月”在徘徊,“露”在弥漫,人在冯虚御风、羽化登仙。
在静中写出动感,静中的动和动中的静都是永恒的,于是下文有“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更为难得的是作者又在符合情理的动静中,折射出环境的雅致。
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主客才有兴致扣舷歌而吹洞箫;苏轼才能逸趣横飞,千古名篇,挥笔而就。
二、清中有浊,清浊相融在秋高气爽的月夜里,普洒大地的月辉、拂面不寒的清风、一碧万顷的江水共同溶筑成一个清澈无滓的世界。
然而在这个晶莹剔透的大环境下,却充盈着浩淼的白露,使一切又朦胧茫然。
这一切把现实与梦境的界限变的很模糊,在这一境界中,作者的思想极度自由,不受世俗的束缚。
他可以抱明月长终,可以挟飞仙邀游。
这一境界下完成的文章才会恣意汪洋,浑然天成。
三、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在文章的第一段,苏轼把叙事、写景、抒情有机结合起来。
山、水、风、月、主、客,都融入秋景。
明月照人而为景,人诵明月而生情;人在诗中游,诗出人之口。
在如诗如画的景中,诗人忘记自己是一个凡夫俗子,精神仿佛脱壳而出:“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情与景完全融为一体,没有了外物与自我的区别:清风明月、秋江白露、舞壑潜蛟、鱼虾麋鹿都有了生命和情意。
人与物和谐共存,两者都是精神在飞扬。
这一思想就是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知人论世,茅塞顿开——浅谈苏轼《前赤壁赋》主题的理解
知人论世,茅塞顿开——浅谈苏轼《前赤壁赋》主题的理解所谓“知人”,就是了解作家本人的人生道路和思想状态,所谓“论世”,就是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观照作品,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你才能茅塞顿开。
那么苏轼在写《前赤壁赋》时他的人生究竟发生了什么呢?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
“乌台”即“御史台”,有一位叫李定的御史,与苏轼不合,摘录苏轼同情民生疾苦,对新法不满的诗句,诬陷苏轼诽谤朝政,甚至说他有“不臣”之心。
多亏苏辙、吴申、王安礼营救,加上曹太后(曹彬的孙女)很欣赏苏轼,劝解皇上,神宗也不是个太糊涂的人,苏轼才免罪释放,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
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政治上的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独苦闷,使他经常处于矛盾痛苦之中,他苦苦地寻求着人生的答案,探索着生命的要义。
苏轼博学多才,读书广博,思想也复杂。
苏轼父子三人共同完成《苏氏易传》,还写过《中庸论》,主张“执其两端而用其中”。
他的思想体系本是儒家的,又吸收释老思想中他认为与儒家相通的部分。
他谪居黄州后佛老思想日益浓重,故能保持达观的处世态度。
所谓“达观”既非“悲观”亦非“乐观”,而是“看得开”。
这从他的词《定风波》中可见一斑。
这样,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下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赤壁赋》。
文学作品是作家内心情感的外化,那么苏轼的这段痛苦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在他的《前赤壁赋》中是如何表露的呢?《前赤壁赋》可分三个层次,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达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前赤壁赋》主客问答的三个自然段,是全赋的重心,而前两段是为这三段创造环境气氛,培养情绪的。
苏轼《前赤壁赋》的作品赏析
•••••••••••••••••苏轼《前赤壁赋》的作品赏析苏轼《前赤壁赋》的作品赏析《前赤壁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乘舟遊览黃州城外赤鼻矶,遙想八百多年前,三国时代孙权破曹军的赤壁之战,作《赤壁賦》,表达对宇宙及人生的看法。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轼《前赤壁赋》的作品赏析,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作者介绍: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眉山(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
他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他中了进士后,登上仕途,早年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排挤,后又因写诗讽刺而被以“诽谤新法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到司马光执政时,尽废新法,苏轼也激烈反对。
王安石、司马光死后,他又因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而被一贬再贬,最后贬到了海南岛,直到63岁遇赦北归,第二年在常州病逝。
在文学艺术领域里,苏轼诗词、散文、书画无一不精。
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号称宋代四大书法家。
他论画主张神似,擅长画竹。
在思想上,苏轼博通经史,一方面,他仰慕屈原、贾谊、诸葛亮等经世济时的人物。
曾多次上书朝廷,要求改革弊政。
他在长期担任地方官期间,在“仁政爱民”的思想指导下,做了许多好事。
另一方面,他又酷爱陶渊明,喜读《庄子》。
他一生政治生涯,先后经历了两次沉重的打击,对庄子的思想容易产生共鸣,表现在:一是旷达超脱,一是玩世不恭,甚至消极出世。
这也是形成苏轼世界观复杂化、经常陷入“入世”和“出世”的矛盾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家的世界观必然会影响到他的创作实践,从而形成自身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风格。
在苏轼的文学作品中就明显地留下了庄子影响的痕迹。
庄子散文洋恣肆,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而苏轼散文也具有纵横捭阖、挥洒自如的气势,他的《前赤壁赋》就是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苏轼散文还在《孟子》、《战国策》以及贾谊、陆贽等人作品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特色。
他的论政、论史的散文,大多笔力雄健,有行云流水之势,因而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宋代欧阳修领导的复兴古文运动的主将。
月光水色溶哲思——《前赤壁赋》赏析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专注下一代成长月光水色溶哲思——《前赤壁赋》赏析
以前只知道苏东坡诗文书画横绝文坛,可说是在多方面均有较高造诣。
但直到读《前赤壁赋》,才知他亦是一位了不起的哲学家。
他对明月秋水的沉思与精当论解是跨越时空的。
人虽在北宋,却说出了带有浓重的辩证唯物主义气息的话语,足见其对人生哲理的参透到何等的地步。
仅有这些已是惊世骇俗,更加其行云流水般的文笔,才使一篇《前赤壁赋》成为闪耀中华文坛的一颗明星。
从整篇观之,你会觉得自已处于一种月光水色的笼罩之中,聆听一个哲人向你阐述人生的道理。
文中人只有苏子、客;物有舟、酒、箫,背景则是浩渺的江水,明亮的月光,把我国古代文人能够抒怀吟哦的一切道具、环境都摆了出来,来迎接一段惊人警人之语。
文中的“客”应该是一个伤心之客,开篇时便在急行的小舟上狂歌,更何况是到了一个仙境般的氛围中?面对的是自己的友人和皎洁的月光、清亮的江水,此时此刻,谁还能掩饰得了心中的不快和对人生的感慨呢?于是客便以箫和歌,奏起心曲,这是非常自然而然的。
箫,素来是忧伤的代言人;酒,一向是苦闷的牺牲品。
但是,在苏子看来,与客饮酒正在兴头,客却忽起悲曲,似乎不太合拍,但却有深知其中道理,于是“正襟危坐”问客:“何为其然也?”
终于引出了问题,客人此时吐露心中苦闷便顺理成章,没有一丝拖泥带水。
从客的第一句话来看:“月明星稀,乌雀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客人的思路也是因“月”而开,进而联想到赤壁之役,想到曹孟德。
于是我们便。
《前赤壁赋》 文章解读
《前赤壁赋》文章解读《前赤壁赋》文章解读《前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是东晋文学家苏轼所撰,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理解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前赤壁赋》的主题,艺术手法以及文化内涵进行解读。
一、主题《前赤壁赋》以赤壁之战为背景,主要描绘了周瑜、刘备、诸葛亮与曹操等历史人物之间的斗争情景。
它表达了作者对于英雄人物的赞颂,同时也道出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反思和对于和平的渴望。
二、艺术手法1. 描写手法:苏轼巧用细腻的描写手法,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
例如,“江南可采莲,蓬莱已无花”,这样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赤壁战场的苍凉之美。
2. 对比手法:苏轼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历史人物的伟大和世事的无常。
例如,“三江口,二乔去,烟波微茫,楚山青楼,锦城丽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样的对比描写,展现了周瑜临危不乱的品质。
三、文化内涵1. 文人情怀:《前赤壁赋》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他们对于政治乱世的思考和关切。
苏轼通过描写历史人物的丰富内心世界,表达了文人们对于和平的追求和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
2. 儒家思想:《前赤壁赋》展示了苏轼对于儒家思想的理解和运用。
他通过赞颂周瑜和诸葛亮的智勇才能,强调了仁义道德在英雄人物身上的体现。
3. 自然美学:《前赤壁赋》中融入了丰富的自然景观描写,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
苏轼以自然之景来烘托战争中人物的悲壮和英雄气概,使得整篇文章更加饱满。
总结:《前赤壁赋》是一部富有深意的作品,它不仅揭示了历史人物的伟大,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和平的思考。
通过描绘细腻的战场景景和展示文人的情怀,苏轼成功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字数:500)。
宋王朝的散文寓言——苏轼《前赤壁赋》
宋王朝的散文寓言——苏轼《前赤壁赋》宋王朝的散文寓言苏轼《前赤壁赋》作者:吴光辉九百年前的那场白雾依旧飘拂在赤壁的江面上,依旧飘拂在大宋王朝深秋的清风里。
一望无际的浓雾迷蒙缥缈,似乎把江上的场景从现实变成了仙境。
一轮圆月从东山之巅升腾而起,雾的色彩便从暗淡变成为乳白。
一叶扁舟无声无息地穿行于浓雾布下的厚幕里,穿行于把江与天联成一体的白露间。
水光如鳞,月色如霜。
时空虚幻千里,六合迷茫万顷,驾一叶扁舟自由自在地随意飘荡,只觉得自己已经不是存在于人世间,而是长出了翅膀,升空浮游,飘飞到了仙界。
这就是苏轼在他的名篇《前赤壁赋》里,为宋朝广大读者描绘的一个超然逍遥的意境,他那清高自乐的文人情怀在这个意境里得以寄托,他此前在人世间遭遇的所有悲愤、所有烦恼、所有失望,全都在这个“遗世独立”的寓言里得以销融。
苏轼在创作这篇散文的19年后(公元1101年)乘鹤西去,真的“羽化而登仙”了。
又过25年,北宋被金人所灭。
在苏轼临死前,他给自己的一生作了一次简明扼要的回顾:“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说他一生三次流放到“三州”,而黄州就是他流放的第一站。
正是在黄州,他为国人描绘出那个举世闻名的羽化成仙的精神寓言。
苏轼只有22岁就与弟弟苏辙一同进士及第,真可谓少年得志。
不久便历任太守、翰林、尚书,亦可谓春风得意。
然而,苏轼说:“流而不返者,水也。
不以时迁者,松柏也。
”他绝不随意附和别人,很是“二”,有点撞倒南墙不回头的味道。
因此,在王安石当权时,他完全可以利用王安石这个老同学的关系平步青云,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改革,所以被王安石的新派所不容。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司马光的旧党上台了,如若他依附司马光,也可以说前程似锦。
然而,他对旧党的做法不但不赞同,而且竭力反对,结果可想而知。
苏轼因此下狱,因此流放。
他在黄州用一种透悟人生的哲思,以一种超脱豁达的态度,写下了前后《赤壁赋》,给自己的人生理想寻到了一种情感寄托,也给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大宋王朝寻找到了一种精神寄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浅谈苏轼的《前赤壁赋》
黄智平苏轼是我国古代的文学大家,其散文代表北宋时期最高成就。
尤其值得
一提的是他的《前赤壁赋》,在这篇犹如舷歌洞萧般哀怨,又如清风明月般的
美文中,我们既尝到“文学”的美味,又获得“哲学”的启发,是为“文学”
与“哲学”的完美结合。
苏轼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在文坛影响深远。
他的散文代表北宋古文运动的
最高成就。
刘熙载在《艺概》中评价苏轼的文章:“有寓理,有寓情,有寓气,有寓识。
”苏轼善于将议论、描写、抒情等艺术表现手法结合起来,抒发自己
的哲思。
苏轼的《前赤壁赋》可谓是此种文章的杰出代表。
有人形象地说,人
类的苦闷欲求宣泄,于是又继生了哲学。
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与哲学便都是
苦闷的产物。
而苏轼的这篇《前赤壁赋》正是“文学”与“哲学”完美结合的
绝妙佳篇,文中写景、抒情、文理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组成了一个玲珑剔透
的文学“水晶球”,把作者忧患于人生的巨大苦闷和更为惊人的自我解脱力,
和盘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要想欣赏这篇“文学”与“哲学”完美结合的佳作,
就不得不演绎一下“文”、“哲”产生的根源──苦闷,苏轼的人生遭遇,尤
其是政治失意而引发的思想苦楚。
《前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贬谪黄州期间。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
“几经重辟”,惨遭折磨。
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
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
”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
管制生活。
1082年壬戌,苏轼作《前赤壁赋》。
他在黄州作的诗中,曾经
痛苦地描写过此时的忧郁苦闷的心情。
“我谪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
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⑴。
《前赤壁赋》正是作于苏轼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困苦,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
在他的赤壁词中,即有
过明显表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而现实中的我却只能
“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地慨叹“人生如梦”。
在这种沉重的精神压
力之下,东坡内心有着深刻的感发,他开始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感慨世事的纷忧
与虚无,但如果仅是“入乎其内”地感叹人类的沧桑,这就不能产生我们今天
对他的文釆及人品的钦佩。
东坡之所以成为“白首忘机”的“东坡老”⑵,更
有他善于“出乎其外”的“自我解脱”的另一面(这一面至关重要)。
人的一
生中,不可能没有打击,问题是面对打击的态度。
在残酷的政治斗争面前,苏
东坡既想超脱又不能超脱。
他在《书〈前赤壁赋〉》后中说:“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
钦之(傅尧偷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
亲书以寄。
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
”这段跋语,对于了解作
者当时深受压抑的心境提供了帮助。
苏轼不得不从佛老思想中寻求寄托,黄州
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于是触景生情地倾吐了自己对前辈英雄的钦慕,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
总之,苏轼当时的心境极其复杂:消
极隐退与积极进取,疾世忿懑与逍遥山水的双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思想背后,却流露出对世道不平的满腔愤怒,不甘妥协的积极进取精神,鄙弃富贵,傲然
独立的旷达情怀。
有人曾认为《前赤壁赋》把黄州赤壁当作孙曹交兵之处是苏轼“用事疏舛”,
这并不十分准确。
苏轼所游之赤壁并非历史上发生大战的真正的赤壁;而苏轼
文章之重心也不在周瑜破曹之壮举,他无非是借事写文,抒发他的心怀以求解
脱罢了。
综观全文,作者的感情经历了三次变化:“乐──悲──乐”,作者的思想也
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到苦闷,再由苦闷而得到解脱的发展过程。
而围绕作者感情
的三次变化,全篇的行文也随之巧妙展开。
“文以载道”,作者如果要使自己
的思想感情为读者所清晰的领悟,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文学表达形式。
苏轼这
篇文中的哲思也正是通过他对赋的新的利用而传达开来的。
《前赤壁赋》是篇
辞赋,辞赋时常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与主张,《前赤壁赋》很显
然是运用了这种传统的格式。
辞赋讲究排比对偶,《前赤壁赋》中也有不少排
比对偶的句子,所以它具有辞赋的基本特征。
但苏轼的这篇赋却不像汉魏以来
的赋一样词藻华丽,仅止于铺陈事物,而少有哲理的渗入其中。
这篇之所以长
诵不衰,更有它突破辞赋旧格的新成就,我们今天可以称它为散文诗。
诗人运
用行云流水般的笔调抒写自己心中的感情波澜,使文辞更富的血肉,感情也更
加真挚,情感与文字的密合无间。
我们不得不佩服苏轼驾驭文字能力的潇洒不凡。
总结而言,这篇赋在文学上有两大贡献:
第一,充分显示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质。
这篇赋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
就景而言,有明月,有江水,有秋风;就情而言,有悲伤,有欢乐。
时而
泛舟秋江,扣舷而歌;时而遗世独立,羽化登仙;时而愀然发问,畅谈哲理。
景色的转换,情感的跳跃很频繁,但却不杂乱,而是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作为线
索贯穿始终。
苏轼在文章中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这个论点尽管来源于老庄
的相对主义哲学观,具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但却同时具备了辩证法的因素,这
是作者所要集中表达的思想,是文章的“神”之所在。
神聚而形散,随着主观
感受的辗转生发,散文的文字起伏跌宕,意趣横生。
文章寓情于景,借景明理,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为后世散文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第二,对“赋”体的巧妙利用与革新。
《前赤壁赋》是散文与韵文的巧妙结合,是诗与文的统一。
文章是赋体,但却不拘泥于古赋,它的语句有长有短,散骈
结合,文辞生动,情韵潇洒,不啻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
文中游览的场景不断
的更换,诗人的情感也不断地变换,而文气却始终一贯如注,既有骈赋对偶工
整之美,又有情景交融的诗境之美,还有挥洒自如的散文之美和生动形象的说
理之美。
在这样的一篇散文诗中,我们不仅可领略文学之美,还可以体悟哲学
之理趣,无疑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的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