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学常识100题[优质ppt]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文化常识100题PPT共103页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高中语文高考文学常识100附解析
一、高考文学常识1.下列选项中,文化常识表述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其中变徵的声调是激愤的。
②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
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③《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通史,全书共130篇,其中本纪主要记述诸侯之事。
④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⑤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
对平辈或长辈称名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⑥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起的名号,如武帝、顺治等。
⑦征辟,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指中央管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选拔官吏。
⑧会试,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在京师举行考试,由礼部主持,又称“礼闱”。
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②④⑧D.⑥⑦⑧2.下列对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和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B. 古人纪年,常并用帝王纪年和干支纪年,如《兰亭集序》中“永和九年”为干支纪年,“岁在癸丑”为帝王纪年。
C. 巴金是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三部长篇小说《家》《春》《秋》合称为《激流三部曲》。
D.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莱特》《威尼斯商人》等。
3.下列有关古人的名、字、号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B.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C. 辛弃疾,字易安,号稼轩D. 归有光,字熙甫,别号震川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陈情表的作者是李密,三国时人,这是他写给皇帝的一篇奏章,向皇帝表明自己对祖母的孝心,以取得推荐孝廉的资格。
B. 归有光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善于抒情、记事,能把琐屑的事委屈写出,不事雕琢。
C. 元杂剧是融歌唱、说白、舞蹈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舞台角色有旦、末、净、丑、杂,在一出戏剧里主角和配角都有唱词。
D. 莎士比亚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代表戏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等。
文学常识100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学常识问答100题 1.在先秦作品中,“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是哪部作品的艺术特点《诗经》2.《诗经》收录的是什么年代的作品,共多少篇《诗经》收录的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作品,共305篇。
3.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离骚》,作者屈原4.屈原的主要作品有哪些《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5.屈原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哪种新的诗歌样式楚辞6.先秦时期的历史着作主要有哪几部主要有三部:《左传》、《国语》、《战国策》7.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哪一部《左传》8.《汉书》、《左传》、《论语》和《国语》,哪个属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9.《战国策》这部历史着作采用的是什么体例国别体10.秦代李斯的代表作品是哪篇《谏逐客书》11.《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是什么身份门客12.《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所指斥的对象是谁共叔段13.“汉赋四大家”是哪四位司马相如,班固,杨雄,张衡14.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和传记文学的先河的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史记》,作者司马迁15.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汉书·艺文志》,作者班固16.收录了从汉代到隋唐的全部乐府作品的诗集是哪部作品,编者是谁《乐府诗集》,编者是宋代的郭茂倩17.被后人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哪部作品汉末文人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18.建安文人的作品具有什么特色多写五言诗,抒发了忧国治世的愿望,作品具有“慷慨悲凉”之气,被誉为“建安风骨”。
19.我国最早大量创作田园诗的诗人是谁陶渊明20.苏轼所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田园诗人是指哪一位王维21.鲍照诗作风格劲健,富有文采,他对哪种诗体的发展有重要贡献七言诗22.“永明体”具有怎样的特色,是谁创造的“永明体”讲究声律和对仗,是沈约、谢朓等人创造的。
23.“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属于什么体的小说,作者是谁笔记体小说,作者是刘义庆24.“魏晋风度”的主要载体是什么《世说新语》25.魏晋南北朝时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理论批评专着有哪几部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萧统的《文选》26.清人王闿运称“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诗人是哪一位,“孤篇”是指哪一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7.李颀的《古从军行》属于什么内容的诗边塞诗28.李商隐的《隋宫》属于什么诗体七言律诗29.被称为“诗鬼”的唐代诗人是哪一位李贺30.在现存唐诗中,哪三位诗人创作存量最高白居易,有2888首诗杜甫,有1465首诗李白,有1045首诗31.“吴中四士”是指哪四位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32.“初唐四杰”是指哪四位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33.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以哪些诗人为代表孟浩然、王维34. 唐代“边塞诗派”以哪些诗人为代表高适、岑参、王昌龄35.“诗仙”和“诗圣”各是哪位诗人,他们的诗歌各具什么特色李白是“诗仙”,诗风飘逸;杜甫是“诗圣”,诗风沉郁。
高考复习文学常识备考PPT[优质实用版课件]
(1999年高考全国卷)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冯梦龙编订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 世恒言》合称"三言",其中保存了不少宋元"话本 ",也有不少明人的"拟话本"。
• B.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的著名女作家, 她的《笑》《往事》《寄小读者》等作品,被认 为是当时具有典莫范泊意桑义有的长"篇美小文说"《。漂亮朋友》、中
三、融合“文学常识”三个考点设题考查。
• (1998年高考全国卷)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 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 B.散曲包括套曲和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曲 子形式,体式比较自由。
• C.《白洋淀纪事》是孙犁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 创作风格的一部作品集。
• D.惠特曼是美国伟大的诗人,他的诗对我国"五四 "以来的新诗影响很大。
答案:B(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其中散曲有套 曲〔套数〕和小令两种形式。)
• (1996年高考全国卷)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李的有表才述板,
正确的一项是( ) C
话》是著名
• A夜.我》国,著短名篇文小学说《家《春《林茅蚕残》家盾冬《铺的》秋收子代》》表《作李有有长才篇作板小的家话说小赵《》说树子理 《农村三部曲》等。
2005年高考复习
文学常识备考
河北孟村回民中学 语文组 白宗萍
《考试大纲》 要求:能识记文学常识
具体包括 : • (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 • (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和国别及代表作; • (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能力层次为A级(识记)。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文化常识100题PPT103页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文化常识题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高考文学常识100题115页PPT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精编高考文学常识总复习PPT课件(44张)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 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 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 原常发生争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
D.京师,古代“指收国考家的”指都城拘,捕《三拷国问演。义》“考中就”是经常通提假到“京师”, 现在泛指字首都。。“考”通“拷”,拷问的意思。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
正确的一项是(三C元):(上元2,01农7历全正国月卷十五Ⅲ。)旧俗 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 元节。 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
四、自我设题
请同学们以《师说》为例, 设置一道文化常识题。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 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 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 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文化常识题
蒙城六中 信纪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2、采用以点带面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快速识记、触类旁通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和价值观。
古代文化常识
最新《考试大纲》新增了考生重视在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提高 语文素养。常考的文化知识有年龄称谓、节 日习俗、官职机构、科举教育、纪年纪日、 方位地理等。
事宜。 封建时代只有“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 C.庙才号能是皇称帝为死“后太,在子太”庙,立而室奉君祀主时的特起“的其名他号儿,如子高”祖则、太宗、 钦宗不。能称为“太子”。
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ppt
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ppt一、选择题1. 下列哪部作品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A. 《罗密欧与朱丽叶》B. 《哈姆雷特》C. 《威尼斯商人》D. 《无事生非》答案:B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答案:A3. 《百年孤独》是哪位作家的代表作?A. 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B.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C.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D. 胡里奥·科塔萨尔答案:A二、填空题4.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__________。
答案:《狂人日记》5. 《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是贾、王、史、________。
答案:薛6. 古代文学中,“建安七子”指的是东汉末年的七位文学家,其中不包括__________。
答案:曹操三、简答题7. 简述《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的形象特点。
答案:卡西莫多是《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是一个外貌丑陋、身体畸形的钟楼怪人。
尽管外表让人害怕,但他内心善良、忠诚,对女主角艾斯梅拉达怀有纯洁而深沉的爱。
卡西莫多的形象体现了作者对美与丑、善与恶的深刻探讨。
8. 请简述“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答案: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五四运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推动了文学语言的现代化。
其次,五四运动强调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倡导文学应该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民生活,从而产生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具有批判精神的文学作品。
最后,五四运动还鼓励了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和创新,为后来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论述题9. 论述《哈姆雷特》中的主题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其主题思想丰富而深刻。
剧中探讨了复仇、疯狂、背叛、爱情、死亡和人性等多重主题。
哈姆雷特的犹豫不决、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以及对复仇行动的道德考量,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高三语文文学常识PPT优秀课件
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③文之思出,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 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④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A、沈德潜 杜甫
刘勰
白居易
B、卢延让 白居易 王国维
杜甫
C、沈德潜 白居易 刘勰
杜甫
D、卢延让 杜甫
王国维
白居易
3、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D
A、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叫《女神》,《屈原》是他在抗战时期写的一 部历史剧。
B、老舍是现代著名作家,写有剧本《茶馆》、和小说《四世同堂》、 《骆驼祥子》等。
C、雨果是法国著名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悲惨世界》等。
D、拜伦是19世纪初叶意大利的著名诗人。
14、判断完全正确的项是 A
A、《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都是先秦 诸子散文著作;《战国策》虽是汉代刘向编订的,但也属先秦著作。
缠绵。”这首诗是对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的诗人吴梅村的诗的品评,其
中涉及到的诗人是
A、白居易
AB、杜甫和白居易
C、李白和杜甫
D、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12、所属诗句不同类的是
A、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期始创和发展起来的新体诗。其代表作有郭沫若 的《女神》、胡适的《尝试集》和闻一多的《红烛》、《死水》等。
4、下面楹联是为纪念我国历史名人撰写的,他们是 D
①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②铜琶铁板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③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高中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ppt
高中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ppt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B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李清照C. 孟浩然D. 李白答案:C3.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着哪四个字?A. 莫失莫忘B. 不离不弃C. 金玉良缘D. 心有灵犀答案:A二、填空题1. 古代文学中,“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______。
答案:《孟子》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代词人______的名句。
答案:苏轼3.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______位。
答案:108三、简答题1. 请简述《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经过。
答案:《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的途中,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体现了他们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2. 描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主要情节。
答案:《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是曹操与孙刘联军之间的一场大规模战役。
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意图统一天下。
孙刘联军在诸葛亮和周瑜的智谋下,利用火攻战术,大败曹操,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四、论述题1. 分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及其对贾宝玉的影响。
答案: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性格多愁善感,才华横溢,但同时也体弱多病。
她与贾宝玉之间的感情深厚,但因种种原因未能终成眷属。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对贾宝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更加珍视与黛玉之间的情感,同时也加剧了他的悲剧色彩。
2. 阐述《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面貌,也奠定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基础,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考文学常识复习 .ppt
6解.下说列,对不文正D中无确加“的肱点一股词项之语是臣的(”)相(3关分内) 容的
• A.“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 是考取贡士的考试,会试就是集中全国举人会同 考试之意。参加的人是举人,在乡试后第二年的 春天(三月),所以又叫“春闱”或“礼闱”。
• B.“勤王”,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 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 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 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 B.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 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 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 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
• D.受禅,是中国古代推举部落首领的 一种方式。文中指新皇帝接受旧皇帝 让给的帝位。
高考文学常识复习
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 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百雉指的是城墙,在此指城墙的高度。雉指 的是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 为一雉。
• B.“缮甲兵”,缮有修补、保养、抄写之意。 在此文是保养盔甲兵器的意思。
• C.诗: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 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但在此是《诗经》 的简称。
• D.《左传》为编年体史书,此文属于一篇完整 而优美的记事散文。
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称制”指君主制时代在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 政的时候,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 理皇帝执掌国政。
• B.“仗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手执符节的意思,古代在大臣出使 或者大将出师的时候,皇帝授予他们符节,以此作为 凭证和权力的象征。
• C.“屯田”是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 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朝廷可 以取得一些军饷和税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
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 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 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 神。
•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 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 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 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 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 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 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 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 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 C “自发地”、“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的说 法不正确。有的朝代,也可能谄媚者或慑于其势焰者所 为;奉祀的对象也不一定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 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的是 ()
• A.“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 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
• B.“母艰”,就是“母忧”,指母亲的丧事。 • C.“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
•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 葬故乡。
• C(“嫡长子”继承制,而非“最年长的儿子 继承” 。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 子。)
•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 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 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 11.B、“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
•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 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 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 C 践政、践莅:当政在任之意。践事:供职、充役 之意。践袭:蹈袭,沿用之意
•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一项是( )
• A.“明道”是宋仁宗赵祯年号。所谓“年号”,是从 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 B.“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 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 C.“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 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 员。
• D.“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 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 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 指贬谪,放逐,如“迁谪” 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 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 B.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习惯上,唐朝 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 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 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 年号还有“英宗”。
• C.“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 现代汉语中,“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 “进”在文中指“晋升”“提拔任用”。
• D.文中“谥武勇”的“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 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 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 的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 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 正确的一项是( )
•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 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 数决定。
•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 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 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 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 制度。
•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 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 .C “察茂才”“举孝廉”, 是自下而上.
•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 确的一项是( )
• 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 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 • D.“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都是士大夫和
文人墨客,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 各有所爱所好。
• A “左迁”必是降职。
•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项是( )
• A.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 B.上林苑:古代帝王打猎的地方。 • C.床:古代的坐具。 • D.肃宗:皇帝的谥号,肃,恭敬、肃穆之意。 • 10.D皇帝的庙号。
•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 是作者自谓。
•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 的进士。
•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 祀社神。
• A 在农历的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每月的 初一称为“朔”。“夏四月之望”是指夏历(农 历)的四月十五日。
•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 漫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 至刘向辑录等历程。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 称为“楚辞学”。
•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 文初祖——黄帝了古代帝王谥号。A项汉明帝 谥号为显宗,汉章帝谥号为肃宗。此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长 期注重文化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