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2018届高考政治热点:嫦娥探月卫星发射意义 最新
高中政治 嫦娥探月卫星发射成功的多角度思考精品素材
![高中政治 嫦娥探月卫星发射成功的多角度思考精品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37e9a1f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57.png)
嫦娥探月卫星发射成功的多角度思考嫦娥探月卫星发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航天技术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全世界中华儿女无不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
无论是嫦娥探月卫星的研制过程,还是成功发射产生的积极影响;无不带给我们太多的赞叹和思考。
一、从哲学常识角度〔一〕辨证唯物论部分1.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在扩展、在加深。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2.意识对客观事物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辨证统一的。
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能够认识并利用规律。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嫦娥探月卫星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到测控通信、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证设计,科技人员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充分说明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也是人们充分发挥不断增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的具体表现。
〔二〕唯物辩证法部分1.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办事情既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又要重视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嫦娥探月卫星发射,成败系于毫发。
嫦娥探月“一号〞卫星由几万多个部件组成,任何一个瑕疵都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但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坚持全国上下一盘棋,服从统一指挥,步调一致,使发射的整个过程做到了万无一失。
2.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办事情必须发扬创新精神,促进事物的发展。
嫦娥探月卫星发射工程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规模最庞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大、质量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最高和极具风险性的一项重点工程,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科技人员始终不懈探索、敢于超越,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的卓越创新能力。
高三政治-“神六”成功发射文综专题 最新
![高三政治-“神六”成功发射文综专题 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67fcb4290b4c2e3f56276307.png)
“神六”成功发射文综专题【热点材料】据新华网北京2018年10月17日电:北京时间17日4时33分,神舟六号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中部草原成功着陆,回收人员与航天员取得联系,飞船返回舱和航天员各项情况良好。
神舟六号成功着陆后,中共中央发来贺电,祝贺神舟六号发射及回归获得圆满成功。
【知识链接】一、历史学科中国古代火药制造与外传的史实。
中国现代发射导弹、卫星、宇宙飞船的史实。
二战后人类在航天技术取得的重大成就:卫星、宇宙飞船、成功登月及航天飞机等。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关知识。
二、政治学科(一)政治学角度国家职能,国家和政府的组织活动原则,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性,当今世界的竞争的实质,党的领导,当今世界的局势及两大主题。
(二)哲学角度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也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重点论和两点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三)经济学角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财政的作用,广泛地参与国际交流、国际合作与竞争。
三、地理学科1.我国酒泉、金昌、太原卫星发射基础的地理特征及其气候特点。
2.内蒙古自治区的有关地理知识。
【热点设题】我国是世界上实现人类“飞天”梦想的国家之一,为世界文明进步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此回答1~3题:1.我国四大发明中,有利于“飞天”梦想的发明出现于()A.唐朝 B.西汉 C.宋代 D.元朝2.我国航天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是几代航天科技工作者不畏艰辛努力的结果。
下列新中国取得的航天科技成果是在我国经济较为困难的条件下取得的是()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B.第一次成功发射同步实验通信卫星C.第一次成功发射“一箭三星”D.神舟一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3.邓小平同志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的本质含义是()A.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B.整个生产力的提高依靠科技的发展C.科技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向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D.科技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神舟”六号是在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的,当发射成功时,祖国人民无比自豪。
最新-2018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2018探月再入返回
![最新-2018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2018探月再入返回](https://img.taocdn.com/s3/m/961f63c9e009581b6bd9eb7e.png)
一、背景材料2018年10月24日,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发射升空,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11月1日,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预定区域顺利着陆。
首次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已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再入返回关键技术,为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1.经济生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增强我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迄今为止空间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引起了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日益雄厚的综合国力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飞天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政治生活管理和服务是政府的职能。
航天工程的实施,离不开相关国家职能部门的组织协调,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职能。
当今国际竞争的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深空探测领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
再入返回实验圆满成功,极大地推动了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愿与各国一起,共同推动世界载人航天技术发展,为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3.文化生活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综合国力的稳步增长,推进了科技实力的不断跃升,把嫦娥奔月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而登月工程的每一次梦圆,又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首次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圆满成功,可以充分展示综合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了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这次采用的自由返回轨道,是美国登月飞船阿波罗13号在应急返回地球时使用的轨道,这次将这一轨道应用于再入返回试验,也可以说是一种“创新”。
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看新闻做新题】嫦娥三号政治素材
![【看新闻做新题】嫦娥三号政治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6b4d7b46c850ad02de8041fd.png)
嫦娥三号与探月工程科学探索2013年12月2号嫦娥三号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又迈进了一大步。
你知道它的政治意义么?1、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1)政府的职能、宗旨和原则。
近年来,我国政府重视航天事业的发展,对航天事业实行了投资政策倾斜和其他政策措施。
这是我国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职能的体现,也表明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重视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基于综合国力竞争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需要,也是基于建设惠及全体中国人民的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
(3)当代世界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表明中国人能够在人类探索外层空间的伟大事业中有所创造、有所作为,为促进人类科技进步,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2、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是中国太空计划的最新一步,也是中国全球地位不断提升的标志。
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国际竞争力。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在嫦娥三号任务发射过程中,中国航天科工的技术产品再次发挥突出作用。
这表明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航天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丰富和发展。
弘扬航天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和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3、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1)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我们既要对事物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又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嫦娥三号”探测器80%的产品和技术都是新的,又是第一次执行任务,风险极大。
因而,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高考政治 热点时事精要+高端点拨+新题秀场 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
![高考政治 热点时事精要+高端点拨+新题秀场 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https://img.taocdn.com/s3/m/4b6acc54ba1aa8114531d91d.png)
高考政治热点时事精要+高端点拨+新题秀场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胜券在我”之最时事时事精要:2013年12月2日凌晨2点17分,我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
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总重近 3.8 吨。
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后,“玉兔”号将驶离着陆器进行为期约 3 个月的科学探测,着陆器则在着陆地点进行就位探测。
为满足嫦娥三号入轨精度要求,中国目前推力最大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进行了多项技术状态改进,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
这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 186 次飞行。
探月工程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我国实施的又一重大航天工程。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是中国太空计划的最新一步,也是中国全球地位不断提升的标志。
我国有望在2020年前实现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从而完成无人探月工程“绕、落、回”三个探测阶段,为下一步载人探月奠定基础。
2013 年 12 月 14 日 21 时 11 分, 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
高端点拨:1. 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重视航天事业发展的依据。
(1)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重视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基于综合国力竞争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需要,也是基于建设惠及全体中国人民的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
(2)政府的职能、宗旨和原则。
近年来,我国政府重视航天事业的发展,对航天事业实行了投资政策倾斜和其他政策措施。
这是我国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职能的体现,也表明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当代世界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表明中国人能够在人类探索外层空间的伟大事业中有所创造、有所作为,为促进人类科技进步,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高二政治-2018高三政治复习哲学常识主观题集锦从A中来 最新
![高二政治-2018高三政治复习哲学常识主观题集锦从A中来 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0512a008866fb84ae45c8d83.png)
四川沐川中学18届文科班哲学常识主观题集锦1.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1月26日,中国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并制作完成的第一幅月面图像,这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首次探月工程的成功实施,为我们进一步推进科技事业发展与创新积累了以下宝贵的经验:第一,坚持以实施重大科技工程为牵引,带动研发、制造、应用整体水平,探月工程是我国首次开展对地球以外天体的直接探测,是世界科技领域的前沿项目。
第二,坚持勇于探索科学求实的精神,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实施,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带动了我国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若干领域深入发展,促进了众多技术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要求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
第三,坚持多部门协作,形成科学高效系统管理模式。
首次探月工程实施过程中,一大批中青年业务骨干勇挑重担,刻苦攻关,是工程研制的中坚力量。
他们为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
运用哲学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的原因。
(12分)(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要求我们,既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同时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
(2分)探月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多学科高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与发射过程中坚持多部门协作,形成科学高效系统管理模式,为完成中国首次绕月探测工程的任务创造必要条件。
(1分)(2)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用创新推动事物的发展。
(2分)“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首次月球探测工程之所以“取得圆满成功”,关键在于科研人员坚持勇于探索科学求实的精神,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分)(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中,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2分)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与发射过程中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坚持以实施重大科技工程为牵引,带动研发、制造、应用整体水平。
高考政治复习:嫦娥一号升空 中华续写辉煌
![高考政治复习:嫦娥一号升空 中华续写辉煌](https://img.taocdn.com/s3/m/4c3da7f04b73f242326c5f1d.png)
高考政治复习:嫦娥一号升空中华续写辉煌哲学常识1.发展的观点。
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
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创新的高科技成果,与世界先进的飞船相比,有许多中国特色。
2.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要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
“嫦娥一号”是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通力合作,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相互协调、密切配合。
正是这种全局观念才能使这项复杂的工程得以完成。
3.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培养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
4.人们的认识总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
因此,科学创新正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飞跃。
5.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航天工作者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他们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升华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在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6.理想的实现需要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我国航天工程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正是广大航天工作者长期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
政治常识 1.国家职能。
推进自主创新,这是国家履行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职能。
2.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把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齐心协力,共同奋斗。
我国探月工程发展的历史证明这一点。
3.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综合国力,保证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大战略措施。
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航天技术方面的合作。
“嫦娥一号”的成功,是中国为和平利用空间做出的重大贡献,将为人类探索太空的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发挥自己的作用。
经典例题2007年10月24日下午18时,由“长征”三号甲型运载火箭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顺利升空,开始了中国人的100多万公里的奔月之旅。
中考政治 嫦娥二号成功发射 开创奔月新纪元
![中考政治 嫦娥二号成功发射 开创奔月新纪元](https://img.taocdn.com/s3/m/eb3e8288d1f34693daef3ef7.png)
嫦娥二号成功发射开创奔月新纪元
“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让我们对月球的神秘更加向往。
而今年中招考试也必将涉及这个内容,主要结合我国的科技现状、基本国情、战略、国策等来考察大家的综合运用能力,主要以观察思考为主要方式考察。
1、“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说明了什么?
2.“嫦娥二号”成功发射的原因有哪些?
3.“嫦娥二号”成功发射有何意义?
4、嫦娥二号的发射成功,对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启示有哪些?
5. 国家为什么鼓励、倡导增强自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6.你认为中学生应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7.我国应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8.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宣传口号或公益广告。
9.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主创新的具体事例。
10.请你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几项合理化建议。
11.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宣传口号或公益广告
12.作为青少年,我们能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做些什么?。
高考时政备考: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高考时政备考: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https://img.taocdn.com/s3/m/cccb0943b7360b4c2e3f649e.png)
高考时政备考: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嫦娥”登月中的政治知识一、【时政背景】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嫦娥四号探测器后续将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
嫦娥四号任务的工程目标:一是研制发射月球中继通信卫星,实现国际首次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测控及中继通信;二是研制发射月球着陆器和巡视器,实现国际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嫦娥四号的科学任务主要是:开展月球背面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开展月球背面巡视区形貌、矿物组分及月表浅层结构探测与研究;试验性开展月球背面中子辐射剂量、中性原子等月球环境探测研究。
为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开放共享,嫦娥四号任务中,与荷兰、德国、瑞典、沙特开展了4项科学载荷方面的国际合作,搭载了3项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等国内高校研制的科学技术试验项目。
嫦娥四号任务于201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实施,包括中继星和探测器两次任务。
“鹊桥”中继星于2018年5月2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丙遥二十七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进入环地月拉格朗日L2点使命轨道,目前状态正常。
探月工程重大专项由国防科工局牵头组织实施。
嫦娥四号任务由工程总体及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
其中,工程总体由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承担;中继星、探测器、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生产;发射和测控任务由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负责;地面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承担,有效载荷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单位研制。
此次发射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94次发射。
高三政治-2018届高三下学期月考政治题 最新
![高三政治-2018届高三下学期月考政治题 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e386f05d336c1eb91b375d11.png)
18届高三下学期月考政治题及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66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
1.2018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这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颗人造月球卫星,也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一百零三次航天飞行。
A.“神舟七号”“长征三号甲” B.“嫦娥一号”“长征三号甲”C.“海洋一号B”“长征三号丙” D.“嫦娥一号”“长征二号甲”2.2018年7月1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香港特区第三任行政长官宣誓就职。
A.10 董建华 B. 8 曾荫权 C.10 曾荫权 D. 8 董建华3.《诗经·卫风·氓》中有“抱布贸丝”的说法,对这种交易方式认识正确的有:①这是一种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②这是商品流通的一种具体方式③在这种交换方式中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④在这种交换方式下不会出现通货膨胀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4.2018年9月13日,纽约市场油价首度收于每桶80美元之上。
引起国际市场上油价上涨的直接因素是:A. 消费心理B.季节的变化C.供求关系的变化D.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5.国际市场上油价的上涨,带来的影响是:A.一般来说,会增加人们对它的购买B.会使与其有互补关系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C.会使与其有互为替代关系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D.必然会导致石油生产行业利润不断增长、生产不断扩大6.金融体系的改革使居民的理财方式日益多样。
小华有人民币7700元,如果目前汇率是1美元=7.7元人民币,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美元是4%,预计一年后1美元=7.5元人民币,人民币值,小华可行的最佳理财方案是。
A.贬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8142元B.升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7931元C.贬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187美元D.升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180美元7.《父母必读》杂志与北京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对1978-1981年出生的城市青年消费进行一项大规模的调查。
高中政治 中国为什么发射嫦娥一号探月素材
![高中政治 中国为什么发射嫦娥一号探月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00cc79df04a1b0717fd5dd47.png)
中国为何要派出嫦娥一号卫星探月?自从48年前苏联月球1号探测器掠月而过,全世界迄今进行了123次月球探测活动,但直到今天,这个星球上的任何资源都尚未在人类生活中得到直接应用。
那么,中国为何要派出嫦娥一号卫星奔向月球进行探月工程?尽管月球资源的利用遥远到无法预期,但科学家从不怀疑这一天的到来科学家们把目前可能开发利用的月球资源大致分成3类:——高位置资源。
“站得高就望得远”,目前的通信、气象、资源等应用卫星都是因为拥有高位置而发挥作用,月球比卫星更“高”,从那里回望地球必然有不同效果。
——微重力和高真空环境资源。
重力只有地球六分之一而且没有磁场的月球,如果生产新型合成材料或生物药品,将会获得混合非常均匀的产品。
由于月球没有大气,以月球为基地观测宇宙,用40厘米直径望远镜的观测效果就相当于地球8米直径的望远镜。
——矿产和能源资源。
已经发现月岩中有100多种矿物,其中有很多是地球稀有矿物。
有人预计,全世界煤炭还能开采100年,石油70年。
核电需要的铀矿,按目前发展速度仅能用50年。
如果利用核聚变发电,氦-3是最安全最清洁的能源,然而地球上的氦-3仅有15吨左右,尚不能支持美国半年的用电量。
月球上的氦-3最保守估计可供全世界开采500年。
尽管这些资源的利用遥远到无法预期,但科学家从不怀疑这一天的到来。
50年来,世界各国发射了近百颗深空探测器,把人类的眼睛带到了太阳、7颗行星、彗星和小行星,带到了距离地球非常遥远的深空中,使“相对论”等一系列宇宙基础理论得到了验证,并获得了很多对宇宙的新认识。
探索宇宙奥秘,这中间怎能没有中国人的身影?30年前,中国科学家曾用美国人赠送的月球岩石发表了12篇高水平的论文。
参与研究的欧阳自远院士,把用我国自己的原始数据进行研究当成一种幻想。
进入21世纪,当经济实力和航天技术都有了一定基础之后,我国终于决定开展深空探测活动,并以无人月球探测作为起步。
古稀之年的欧阳自远,被任命为绕月探测工程地面应用首席科学家。
届高三政治热点:中国“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
![届高三政治热点:中国“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https://img.taocdn.com/s3/m/c5ef0fb8fe4733687f21aaed.png)
【时政热点】中国“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时事背景】2021月10月1日18时59分57秒, 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间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嫦娥二号”卫星在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备份星根本上进行了技术改进和适应性改革, 其主要目的是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实现月面软着陆, 验证部分关键技术, 并对“嫦娥三号”预选月球虹湾着陆区进行高分辩率成像, 同时继续开展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 捆绑有两个助推器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属于中国“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系列, 本次航天发射,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的任务是将“嫦娥二号”卫星送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直接奔月轨道.【创新练习】“嫦娥二号”卫星在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备份星根本上进行了技术改进和适应性改革, 其主要目的是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实现月面软着陆, 验证部分关键技术, 并对“嫦娥三号”预选月球虹湾着陆区进行高分辩率成像, 同时继续开展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 据此答复1—2题:1.从胡想到现实, 从地球到月球, 是航天工作者不懈奋斗的成果. 这说明A.只要施展主观能动性, 就必然能把事情做好B.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施展受客观规律的制约C.人的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D.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意识能动作用的最重要的表现2.上述材料说明A.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B.只要施展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操纵规律C.人的认识是一个无限的发展过程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嫦娥二号卫星, 其测控系统的科技人员经由积极探索, 果敢创新, 实现了六大创新与突破, 这是中国卫星发射从未有过的成果, 它的成功发射是历史的里程碑, 是给中国科技自主创新打了一颗高兴的强心针, 是国庆送给祖国生日最好的礼品. 据此答复3—4题:3.关于自主创新的懂得对的是A.自主创新就是自我创新, 主要是指原始性发明和发觉B.把引进的国外科学技术通过改革敏捷转化为制作力C.操纵本国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创造出别国没有的技术D.应强调在开放的前提下提高获取关键技术和自主常识产权的功底, 不排斥技术引进和国际合作4.自主创新离不开人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就是要A.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面临现实, 敢于提出新问题, 解决新问题B.在实践的根本上, 遵循认识发展规律, 施展人的主观能动性C.立足已知的时事, 根据已知的规律, 充实施展人的思维潜能D.打破原有的思维方式, 对事物进行逆向思维5.嫦娥二号发射后, 经由一系列姿态调整, 用自己身上携带的一部监视相机拍下它的第一幅摄影作品, 也就是“地月成像”中的对地成像. 这说明A.规律是客观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但人们能够认识规律B.人能够认识规律, 改革规律, 操纵规律为人类服务C.实践对人的认识有决意作用,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D.人的正确认识来自实践, 错误认识来自科学思维我们走近月球, 是为了终极能登上月球. 当完成“绕”“落”“回”三步走的探月规划后, 中国人登上月球应为期不远了. 但是, 我们不能急于求成. 并且, 月球探测只是我们深空探测的第一步. 未来, 我们的目光必将投向更遥远的星体, 投向火星、金星等太阳系行星, 乃至太阳系以外的天下. 据此答复6—7题:6.上述材料表现的哲理是A.参加有量的堆集就必然会产生质的转变B.事物的质变是事物抵牾双方斗争的成果C.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存在的两种方式D.事物只有经由量的转变才能实现质的飞跃7.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表现的政治生活事理是A.我国已经成为科技大国和科技强国B.我国综合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C.促进科技发展是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D.科学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执政方式8.中国一贯对峙“和平操纵太空”的原则, 开展包罗月球探测以及深空探测运动的航天运动. 这充实表现了A.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基立场B.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基目的C.我国政府一贯奉行外交政策, 坚决主张和平操纵空间资源D.中国为国际和平与安然作出了突出贡献9.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 中国和平操纵太空, 说明A.实践是有目的能动性的运动B.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运动C.认识对实践的发展其促进作用D.人们在改革客观天下的同时也改革着主观天下10.伟大的航天精神成就了我国伟大的航天奇迹, 这说明A.意识对物质有时其决意作用B.意识的反作用和物质的决意作用是同等重要的C.对的意识对人们的实践运动有鞭策作用D.精神的存在是成就奇迹的决意身分近年来,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航天奇迹. 50多年来, 我国航天奇迹在产业和科技很薄弱的根本上起步,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在战略战术导弹、运载火箭和卫星、载人航天等主要领域, 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跨越,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据此答复11—12题:11.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载人航天奇迹1是因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3是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的需要 4 表现了科技是第一制作力A.24B.34C.234D.12312.我国航天奇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跨越. 这表现了1抵牾的双方在必然的前提下可以彼此转化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崎岖性的同一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同一, 要重视量的堆集4主次抵牾可以彼此转化A.12B.34C.13D.2413.近年来, 中国航天奇迹实现了飞快发展, 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 我国首次进行有人介入的空间尝试运动. “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实现了多人多天飞行. 我国绕月探测工程进展顺遂, 2021年10月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 2021年10月又将“嫦娥二号”卫星送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直接奔月轨道. 中国目前有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分, 在卫星通讯、导航定位、气象预报、减灾防灾、远程教诲等方面服务于制作和生活.(1) 运用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 谈谈对我国航天奇迹发展的认识.(2) 简要指出我国发展航天奇迹的经济和政治意义.简析: 2021年10月24日, 中国“嫦娥”1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间发射成功. 此后, 它在间隔月面200公里的轨道对月球进行了一年的探测工作, 获取了月球外观三维影像, 解析了月球外观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中国也成为天下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或地区. 此次发射的中国“嫦娥”2号是“嫦娥”1号的备份星, 也是嫦娥工程跨入二期工程的先导星, 将提供高精度的月球数据, 为“嫦娥”3号、4号软着陆月球做筹办.【参考答案】1.C2.D3.D4.A5.A6.D7.B8.C9.A 10.C 11.C 12.C13.(1) 规律是客观的, 但人们能施展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操纵规律, 为人类造福.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成功, 绕月探测工程进展顺遂, 大量的空间技术成果运用到国民经济各部分, 服务于制作和生活, 说明人们可以认识和操纵规律造福人类.(2) 经济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制作力, 发展航天奇迹, 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经济发展. 政治意义: 发展航天奇迹, 有利于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国家威望, 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增强国防实力, 维护国家安然;有利于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高尚奇迹.。
嫦娥三号时政材料
![嫦娥三号时政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a66f8871a26925c52cc5bfd8.png)
时政材料:2013年12月2我国“嫦娥3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颗月球探测卫星。
标志着在继实现人造卫星飞行和载人航天后,我国航天事业又向深空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命题趋势:1、“嫦娥三号”发射成功说明了什么?(1)说明了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一些科技水平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2)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取得了重大成果;(3)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4)航天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2、“嫦娥三号”发射成功有什么重要意义?(1)“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体现了我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2)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3)将促进我国航天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带动我国信息、材料、能源等其他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4)是我国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3、“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原因有哪些?(1)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2)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3)航天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4)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4、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主创新的具体事例。
科技创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中国芯”的研发;“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成功;“嫦娥三号”发射成功、神舟十号成功发射;青藏铁路顺利通车;三峡大坝建成;“南水北调”工程开工等。
理论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制度创新:“一国两制”构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国务院实行大部委制等。
5、我们应向航天科技工作者学习什么?(1)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2)学习他们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精神;(3)学习他们开拓创新、知难而进、顽强拼搏的精神;(4)学习他们的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6、我国目前实施的与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关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中考政治复习 谈嫦娥奔月,话科技创新
![中考政治复习 谈嫦娥奔月,话科技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0efe1af9195f312b3069a517.png)
中考政治复习谈嫦娥奔月,话科技创新一、热点材料1、10月2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了重要一步。
2、2007年11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贺电中说,欣闻“嫦娥一号”第一次近月制动取得圆满成功,卫星已进入环月轨道,我谨向参与“嫦娥一号”研制、指挥、测控和保障的全体同志们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望再接再励,夺取绕月探测的新胜利!3、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十七大报告4、胡锦涛强调,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二、与教材的结合点1、从“是什么”的角度,能够结合具体的材料概括出教材中相关的生要结论,如“科技促进地区或国家经济的发展”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生产DVD、MP3的企业向国外有关企业缴纳大量专利费”说明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
2、从“为什么”的角度,全面把握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1)国际竞争的角度:当前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日趋激烈,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当前,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
(2)科技、教育、创新意义的角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
高中生政治航天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政治航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4d37c2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1.png)
高中生政治航天知识点总结航天,作为人类探索宇宙的一项重要活动,始终是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
同时,航天活动也是与政治息息相关的,因为它不仅需要政府和国家的支持,而且也对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格局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高中政治课程中,航天知识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一部分。
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高中生政治航天知识点。
一、航天的定义和意义1. 航天的定义航天,是人类利用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空间进行飞行和活动的一门技术。
通俗的说,航天就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运用各种航天器探索宇宙、开发外太空资源的活动。
2. 航天的意义航天活动对于人类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航天活动可以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让人类有更多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空间。
其次,航天活动可以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另外,航天活动还可以促进科技的发展,推动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对于提升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二、航天的历史和发展1. 航天的历史人类对于航天活动的探索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
早在17世纪,俄罗斯的哲学家克里诺夫尼科夫就提出利用火箭进行太空探索的设想。
20世纪初,俄罗斯的科学家策划了世界上第一次火箭试验,并成功实施。
此后,世界各国纷纷投入到航天活动中,进行太空探索和技术研发。
2. 航天的发展航天活动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太空竞赛”,主要是指美国和前苏联之间在航天活动上的竞争。
在这一时期,前苏联率先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尼克1号”,拉开了太空探索的序幕。
随后,美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宇宙飞船和登月计划,并成功实施了阿波罗登月计划,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国家。
第二个阶段是“国际合作”,在这一阶段,各国开始进行太空合作,推动太空技术的发展。
例如,国际空间站项目就是一个成功的合作例子,由多个国家共同筹建和运营。
此外,中国、印度等国家也相继进行了自己的航天探索和技术发展,推动了全球航天活动的发展。
三、航天的关键技术和装备1. 火箭技术火箭技术是航天活动的重要技术之一。
高三政治-2018届高三政治高考备考热点【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 最新
![高三政治-2018届高三政治高考备考热点【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 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a6b482d858f5f61fb7366678.png)
2018届高考政治备考热点举隅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高三政治备课组一、神七载人飞天成功思考【事件回顾】2018年9月25日21时10分,我国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三艘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七号飞船。
包括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内的中国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此次发射。
参加此次飞行的三名航天员分别是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神七”发射升空后,在341公里的高度绕轨道漫游。
在这个轨道高度,翟志刚打开绕地飞行的神舟七号飞船的舱门并步入外太空,成功进行了30分钟的太空行走。
9月28日“神七”成功返回地球。
这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计划迄今为止最大胆的尝试。
它彰显了中国在研制高度可靠而强大的运载火箭以及航天员在太空中生存所必需的系统方面的成功。
对于中国和世界上的许多人来讲,该计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成功和技术实力的有力象征。
外电认为,此次太空飞行是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风险最大的一次。
我国毫不掩饰自己在宇宙开发方面的雄心。
专家们指出未来中国将实施航天器对接,创建太空实验室,进而建立自己的轨道空间站。
【考点链接】(一)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1.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航天科技水平的提高表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科技的进步可以使生产工具得到改善和更新、劳动者素质和劳动对象的利用水平得到提高,甚至产生新的产业部门和导致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进步,进而提高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科技进步的经济学意义)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航天事业和其他科技事业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体现了在我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越性。
3.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科技中最具挑战的领域之一,从神六到神七,通过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所以在发展航天事业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也得益于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2019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十嫦娥四号成功发射
![2019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十嫦娥四号成功发射](https://img.taocdn.com/s3/m/9f013b6a31126edb6f1a1064.png)
2019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十嫦娥四号成功发射一、【时政背景】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嫦娥四号探测器后续将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
嫦娥四号任务的工程目标:一是研制发射月球中继通信卫星,实现国际首次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测控及中继通信;二是研制发射月球着陆器和巡视器,实现国际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嫦娥四号的科学任务主要是:开展月球背面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开展月球背面巡视区形貌、矿物组分及月表浅层结构探测与研究;试验性开展月球背面中子辐射剂量、中性原子等月球环境探测研究。
为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开放共享,嫦娥四号任务中,与荷兰、德国、瑞典、沙特开展了4项科学载荷方面的国际合作,搭载了3项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等国内高校研制的科学技术试验项目。
嫦娥四号任务于201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实施,包括中继星和探测器两次任务。
“鹊桥”中继星于2018年5月2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丙遥二十七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进入环地月拉格朗日L2点使命轨道,目前状态正常。
探月工程重大专项由国防科工局牵头组织实施。
嫦娥四号任务由工程总体及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
其中,工程总体由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承担;中继星、探测器、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生产;发射和测控任务由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负责;地面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承担,有效载荷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单位研制。
此次发射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94次发射。
高考热点:嫦娥三号发射成功背景及意义
![高考热点:嫦娥三号发射成功背景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4920d2cbb4cf7ec4bfed08f.png)
高考热点:嫦娥三号发射成功背景及意义高考热点:嫦娥三号发射成功背景及意义背景:嫦娥三号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月球车。
预计将于20XX年12月初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它将携带中国的第一艘月球车,并实现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
20XX 年8月28日,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对外宣布,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当天召开第十一次会议暨嫦娥三号任务进场动员会,审议批准了嫦娥三号任务由研制建设阶段转入发射实施阶段。
事件: 12月2日凌晨1:30分,搭载“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嫦娥三号承担着中国首次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重任。
按照计划,嫦娥三号于12月中旬择机在月球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着陆器将就位探测,月球车将开展巡视探测。
意义:发展航天登月计划的真正意义有哪些?不妨回顾一下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给美国带来了什么。
阿波罗登月花费几百亿美元,动员近30万科技人员参加,约200多个大学、研究院所和工业部门介入,创造并带动了1970年代后美国的近3000项目高科技产品和产业,为加快美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确立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奠定了雄厚基础。
可以说,今天美国还在享用阿波罗登月工程的“红利”。
随着21世纪的全球化到来,现在人口已经超过70亿,用不了30年人口超过百亿,人类将面对人口增长的失控,温室效应,极端气候环境,陆地的能源危机,食物来源短缺等等困境。
人类必然寻求新的出路,活动范围将从陆地走向海洋、天空和太空,甚至考虑到适合人类居住的外星移民。
所以,发展太空技术是摆在人类面前的客观需要。
探测月球的目的是将科学探索和未来空间开发经济利益相结合,借机开发和检验最新高科技成果,推进现代工业的更新升级,这包括自动化技术、光机电一体化、信息图像处理传输技术,远程遥感、雷达通讯和信号监测、精密机械加工工艺、极端环境的化学和材料技术、空间轨道研究和相关技术、以上多学科的联合协调和组织管理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嫦娥探月”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进入向深空发展的新阶段,有利于贯彻和落实科教兴国和科教强国的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推动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3)“嫦娥探月”卫星发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为构建和谐的世界和共同繁荣的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
(4)“嫦娥探月”卫星发射成功,体现了党是先进生产力有力推动者,国家能够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财政的巨大作用,集中力量办大事情,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