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方法论—4. 材料结构、性能与表征的因果关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方法论—4. 材料结构、性能与表征的因果关系
E tg (MPa)
3、材料的性能
陶瓷强度的测定: a. 弯曲强度:三点弯曲或四点弯曲方法; b. 抗拉强度:测定时技术上有一定难度,常用弯曲 强度代替,弯曲强度比抗拉强度高 20~40%; c. 抗压强度:远大于抗拉强度,相差10倍左右,特 别适合于制造承受压缩载荷作用的 零部件。
2、材料的结构
b. 实际的晶体结构
◆点缺陷:是一种在三维空间各个方向上尺寸都很小,尺寸范围
约为一个或几个原子间距的缺陷。如空位 ( 正常晶格结点上,未 被原子占有而空着的位臵 )、间隙(不占有正常的晶格位臵,而处 在晶格间隙中的多余原子 )、臵换原子(臵换晶格结点上的原子, 占据正常结点)。
空位
臵换原子
用化学式表示。Mg2Si
电子化合物:不遵守原子价规律,服从电子浓度规律; 间隙化合物:过渡族金属元素与C、N、H、B等原子半径较
小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显微组织:材料中各相及更微观组元 (化学或几何学的)的形
貌及含量所构成的图象。(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金属中的各种晶 粒的大小、形态和分布)
2、材料的结构
2、材料的结构
(2) 非金属的晶体结构
a. 陶瓷的组织结构: 陶瓷: 是由金属和非金属的无机化合物所构成的多晶固体物
质,实际上是各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总称。
晶体结构:以离子键为主的离子晶体(呈晶态) 以共价键为主的共价晶体(呈非晶态) 组织:晶相:是主要组成相。
(主晶相、次晶相、第三晶相) 材料的性能取决于主晶相。
高分子材料:以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组分的材料。高分子化合物是分子中 含原子数很多,分子量很大的物质。高分子亦称大分子,高 分子化合物又称高聚物或聚合物。 结构: 大分子链的组成:非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组成。 大分子链的构型:即高聚物结构单元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 大分子链的形态: 线型结构:整个分子呈细长线条状
材料科学公开课揭示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与应用
材料科学公开课揭示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与应用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能、制备和应用的学科。
通过了解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探索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材料科学公开课揭示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并讨论材料的应用。
一、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材料的结构决定了其性能。
在材料科学公开课中,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是核心内容之一。
1. 原子结构与材料性能材料的性质与其原子结构直接相关。
原子之间的排列方式和连接方式决定了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机械性能。
例如,晶体结构决定了材料的硬度、脆性和导电性等。
2. 晶体结构与材料性能晶体结构是材料中最常见的结构类型。
晶体结构的不同排列方式导致了材料的不同性能。
以金属为例,金属晶体结构的紧密堆积使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3. 晶界与材料性能晶界是晶体中不同晶粒的交界面,是材料结构中的缺陷。
晶界的存在会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晶界的移动和排列方式与材料的塑性变形有密切关系。
4. 亚晶界与材料性能亚晶界是晶体内部的小区域,其存在影响了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形变行为。
亚晶界的形成与原子的错位有关,通过亚晶界可以增加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二、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应用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对材料应用有重要意义。
在材料科学公开课中,介绍了结构与性能的应用实例。
1. 智能材料智能材料是指具有响应外界刺激并实现某种功能的材料。
通过调整材料的结构和成分,可以使材料具有特定的电、磁、光等性能,从而实现智能材料的应用。
智能材料广泛应用于传感器、致动器等领域。
2. 功能性材料功能性材料是指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如陶瓷、磁性材料、光学材料等。
这些材料的特殊功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例如,光学材料的透明性和折射率与其结构有关,可以实现透明导电薄膜的应用。
3. 先进材料先进材料是指具有特殊性能和广泛应用前景的材料。
通过研究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可以设计新型的先进材料。
例如,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导电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和材料强化领域。
材料学中的材料结构与性能表征
材料学中的材料结构与性能表征引言材料学作为一门研究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学科,对于现代科技和工程领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表征是材料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对材料的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可以深入了解材料的性能特点,为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教案将从材料结构与性能表征的基本原理、常用表征方法以及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材料学中的材料结构与性能表征。
一、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1.1 结构对性能的影响材料的结构是决定其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结构特征会导致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
例如,晶体结构的不同会影响材料的硬度、导电性和热导率等性能。
因此,了解材料的结构特征对于预测和改善材料性能至关重要。
1.2 结构与性能的相互作用材料的性能也会反过来影响其结构特征。
例如,材料的应力状态和温度会引起晶体结构的变化,从而改变材料的力学性能。
此外,材料的化学环境和加工工艺等因素也会对结构和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材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材料结构的表征方法2.1 光学显微镜观察光学显微镜是最常用的材料结构表征工具之一。
通过对材料的显微观察,可以获取材料的形貌、晶体结构和相组成等信息。
此外,还可以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材料的光学性质,如双折射现象和偏光图样等。
2.2 电子显微镜观察电子显微镜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材料结构表征工具,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SEM可以观察材料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而TEM可以观察材料的原子尺度结构和晶体缺陷等。
2.3 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衍射是一种利用材料对X射线的衍射现象来研究其结构特征的方法。
通过测量材料的衍射图样,可以确定材料的晶体结构、晶格参数和晶体取向等信息。
此外,X射线衍射还可以用于分析材料的晶体缺陷和相变等现象。
2.4 核磁共振谱学核磁共振谱学是一种通过测量材料中原子核的共振信号来研究其结构和化学环境的方法。
材料科学与工程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四要素之间的关系英文回答: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SE) encompasses the design,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aterials for a wide range of industries. It involves the study of the structure, properties, and behavior of materials, and how these factors influence their performance in specific applications. MSE is a multidisciplinary field that draws on knowledge from chemistry, physics, mathematics, and engineering.The four elements of MSE are:1.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This involves using a variety of techniques to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composition, and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different phases, defects, and impurities in materials, as well as to measure their mechanical, electrical, thermal, and opticalproperties.2. Materials Processing: This involves the techniques used to produce materials with specific properties. Processing techniques can include casting, forging, rolling, heat treatment, an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3. Materials Design: This involves using knowledge of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to design new materials with specific properties. Design techniques can include alloying, doping, and composite materials.4. Materials Applications: This involves usingmaterials in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such as in electronics, energy, transportation, and medicine. Applications engineers must consider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application when selecting materials.The four elements of MSE are closely interrelated. For example,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a material's propertiescan inform the design of a new material with improved properties. Similarly, the processing of a material canaffect its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which in turn can affect its performance in a specific application.MSE is a rapidly growing field, driven by the need for new materials with improved properties for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MSE research is focused on developing new materials that are stronger, lighter, more durable, more efficient, and more sustainable.中文回答:材料科学与工程(MSE)涵盖了为广泛的行业设计、开发和应用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四要素
材料科学与工程四要素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材料的性能、结构和制备工艺的学科,它是现代工程技术的重要基础。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有四个重要的要素,它们分别是材料的结构、性能、加工工艺和应用。
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核心内容。
首先,材料的结构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
材料的结构包括原子、晶体、晶粒、晶界、晶粒内部的位错等。
不同的材料结构决定了材料的性能,如金属材料的晶粒大小和形状决定了其力学性能,陶瓷材料的晶粒尺寸和分布决定了其导热性能等。
因此,理解和控制材料的结构对于材料的性能和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材料的性能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材料的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热学性能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如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和耐腐蚀性等。
因此,理解和控制材料的性能对于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材料的加工工艺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的加工工艺包括原料的提取、材料的制备、材料的成型、材料的热处理等。
不同的加工工艺会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产生重要影响,如金属材料的热处理会改变其晶粒的尺寸和分布,陶瓷材料的成型工艺会影响其力学性能等。
因此,理解和控制材料的加工工艺对于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材料的应用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最终目的。
材料的应用包括材料在工程、制造、生活等方面的应用。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应用领域,如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建筑等领域,陶瓷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医药等领域。
因此,理解和控制材料的应用对于推动工程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要素,即材料的结构、性能、加工工艺和应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核心内容。
只有深入理解和掌握这四个要素,才能推动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促进工程技术的进步。
材料科学中的结构表征与性能分析
材料科学中的结构表征与性能分析材料科学是一门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质和性能之间关系的学科。
在材料科学中,结构表征和性能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用于揭示材料的内部结构以及其对外界环境的响应。
本文将讨论材料科学中的结构表征与性能分析的相关内容。
一、材料的结构表征1. 光学显微镜观察光学显微镜是最常用且简单的材料结构表征方法之一。
通过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材料的表面形貌和内部微观结构,如晶界、颗粒分布等。
此外,还可以对材料进行晶体学分析,确定晶体结构和晶体取向。
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EM是一种高分辨率的表面成像技术。
它利用电子束与样品表面相互作用的方式,获得材料表面的形貌和微观结构信息。
与光学显微镜相比,SEM可以获得更高的放大倍数和更详细的细节。
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TEM是一种通过物质对电子的散射来观察材料内部结构的技术。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获得材料的高分辨率图像,并对材料的晶体结构、晶界、缺陷等进行详细分析。
4. X射线衍射(XRD)X射线衍射是一种通过材料对X射线进行衍射来确定材料晶体结构的方法。
XRD可以获得材料的晶体结构信息、晶格常数、晶体取向、影响材料性能的晶体缺陷等信息。
5. 核磁共振(NMR)核磁共振是一种通过观察核自旋在外加磁场下的行为来分析材料结构的方法。
核磁共振可以用于确定材料中不同原子核的类型和数量,了解材料的化学结构。
二、材料性能的分析1. 机械性能分析机械性能是材料重要的性能之一,包括强度、韧性、硬度、延展性等。
通过拉伸试验、硬度试验、冲击试验等可以测定材料的机械性能。
此外,还可以通过纳米压痕测试、微弯曲测试等方法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
2. 热性能分析热性能包括热膨胀系数、热导率、热稳定性等。
热膨胀系数可以通过热膨胀仪进行测量,热导率可以通过热导率仪进行测定。
热性能的分析可以为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提供重要的指导。
3. 导电性能分析导电性能是指材料对电流的导电能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方法论—1. 方法论概述
一
方法论概述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的客观规律性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整体观 材料结构、性能与表征的因果关系 材料设计与制备的统一性
环境、能源、信息、军工、铁道材料的发展观
二 三 四
五 六
要 求
写一篇包含下列内容的报告 (1)什么是方法论 (2)材料科学与工程方法论体系及其主要内容 (3)方法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中的作用 (4)如何使用方法论进行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工作 (5)体会 (字数不少于6000字,手写,有参考文献)
【方法论】: 1)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2)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应用范围】:想问题、办事情,要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从整体着眼, 又要搞好局部;在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的立项问题上,要树立“大工程化” 的思想;要正确处理总厂和分厂的关系,必须维护企业的整体利益,又充 分调动分厂的积极性。
【原理】 :(1)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2)发挥主观能 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 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应用范围】:材料工作者的科研活动都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的结合。如材料的发展、工艺的发展、纳米材料的研究、能源材料的研究、 大飞机工程的实施,发动机专项和新材料专项的实施等等。
2. 原理与方法论
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原理】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 意识为转移,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方法论】: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 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应用范围】: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必须处理好性能、结构、环境、过程、 能量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新材料产业“研发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之 间的关系。 因果联系原理 【原理】 :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 中,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
北京市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复习资料材料结构与材料性能重点梳理
北京市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复习资料材料结构与材料性能重点梳理北京市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复习资料——材料结构与材料性能重点梳理材料结构与材料性能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关键概念,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对于考研学子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北京市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中材料结构与性能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以帮助考生加深对这一知识领域的理解。
一、晶体结构晶体是指一种各向同性有序排列的固体材料。
晶体的结构对材料的性能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在复习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种晶体结构:1. 立方晶系结构:包括面心立方结构和体心立方结构。
面心立方结构包括最密堆积结构和六方密堆积结构,体心立方结构包括简单立方结构。
2. 其他晶系结构:包括正交晶系、斜方晶系、单斜晶系、三斜晶系等。
每种晶系结构都具有特定的晶格参数和晶胞结构,通过学习其特点和性质,可以深入理解晶体的结构及其性能。
二、非晶态结构与晶体不同,非晶态结构是一种无序排列的结构,它不具有长程有序性。
在考研复习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重点:1. 非晶态结构的形成机理:非晶态材料的形成与凝固方式、冷却速率等因素密切相关。
了解非晶态结构形成的基本原理,可以帮助理解材料的性能和制备方法。
2. 非晶态材料的性质:非晶态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如高硬度、高弹性模量、高抗蠕变性能等。
对这些性质的理解是复习的关键。
三、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关系材料的微观结构对宏观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在考研复习中,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晶体缺陷与材料性能:晶体缺陷是晶体结构中的缺陷点或缺陷线,包括点缺陷(如空位、插入原子等)和线缺陷(如位错等)。
不同类型的晶体缺陷对材料的导电性、热导性和机械性能等有着不同的影响。
2. 相图与相变:相图是描述材料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相变规律的图表形式。
通过学习相图,可以了解材料在相变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和性能变化规律。
3. 材料的组织与性能:通过改变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和合金元素的配比,可以有效调控材料的组织结构,从而改变材料的性能。
材料科学学习总结理解材料性能与材料制备的基本原理
材料科学学习总结理解材料性能与材料制备的基本原理材料科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性能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的学科。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材料科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总结材料科学的学习内容,着重理解材料性能与材料制备的基本原理。
一、材料性能的基本原理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着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质量和稳定性。
理解材料性能的基本原理是学习材料科学的重要一环。
1. 结构决定性能:材料的性能与其内部的结构密切相关。
不同的结构会导致不同的性能表现。
例如,金属材料中的晶体结构会影响其强度和导电性能,聚合物材料中的分子排列方式会影响其弹性和耐热性能等。
通过研究材料的结构,可以预测和调控其性能。
2. 化学成分的影响:材料的化学成分也是决定其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元素的添加或不同比例的混合可以改变材料的性质。
以金属材料为例,通过合金化可以增强其抗腐蚀能力和热稳定性,提高强度和硬度等。
因此,了解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对性能的影响是必要的。
3. 外界条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材料的性能还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
例如,温度、湿度、压力等环境条件的变化都会对材料的性能产生影响。
了解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表现,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材料以及预测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寿命和稳定性。
二、材料制备的基本原理材料制备是指将原材料经过一系列处理过程,使其具备特定性能和结构的过程。
掌握材料制备的基本原理对于实际应用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的选择与设计:材料制备的第一步就是根据应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根据所需的性能和特点,可以选择金属、陶瓷、聚合物等不同类型的材料,并进一步设计材料的成分和结构。
2. 成分的确定与混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所需材料的成分,并将相应的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在混合过程中,需要考虑成分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以确保最终成品的质量。
3. 制备工艺的选择与优化: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热处理、溶解、固化等一系列步骤。
根据材料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并通过参数的调控和工艺的优化,使制备过程更加高效和稳定。
材料科学及工程方法论—2材料科学及工程研究客观规律
中南大学 王德志
提纲
一 方法论概述 二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的客观规律性 三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整体观 四 材料结构、性能与表征的因果关系 五 材料设计与制备的统一性 六 环境、能源、信息、军工、铁道材料的发展观
二、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的客观规律
1. 科研程序
【提出问题】 【文献检索】 【建立假说】 【确定方案】 【确定题目】 【开题报告】
③ 具有个人的初步实践经验 体会;
④ 可被重复验证。
力求科学假说符合“思路 新、起点高、意义大”的 基本原则。
1. 科研程序
【建立假说】
假设内容的整理 ——问题是什么? ——研究对象 ▲材料:一般需有研究基础 ▲工艺 ▲其他 ——措施或研究因素 ——产生什么结局或效应
1. 科研程序
【确定方案】
证实较高的科学假说的内容。 构思合理、巧妙,选择试验手段要从科学逻辑上考虑和推敲,使观察的
试验内容真正反映假说内容,性能指标与处理因素之间有实际性联系, 有充分理由说明指标能真正反映效应。
1. 科研程序
【确定题目】
有了以上的思路及工作基础,就要给拟研究的内容进行立题。 课题题目是整个课题研究内容的全部概括,是指导课题研究的主题,贯穿
新颖
即创新性,所研究的新理论、新 技术及新方法等创新之处及特点, 应尽可能在题目上体现出来,读 后使人留下深刻印象。
醒目
文字精湛传神,引人入胜,使人 读后产生要立刻读下去的欲望。 一般应确定几个题目,反复比较 后选取一个比较贴切的,再进行 修订。在实验完成后还要进行一 番思考,题目是否确切合适,还 可以进一步修改完善。
要善于捕捉、善于联想、善于比较,培养观察力和注意力,及 时捕捉思维活动中刹那间暴发出来的思想火花,把握机遇。 Fleming发现青霉素(1928年),1945年获诺贝尔医学奖。 “……我宁愿告诉你们真实的情况,即青霉素的发现始于对一 个现象的意外观察,而我唯一的功劳仅仅是没有忽略观察。” 1988年,彼得·阿格雷在研究孕妇体内的Rh排斥性时意外发 现细胞膜水通道。(200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材料科学公式速查手册材料性能与结构的关联公式
材料科学公式速查手册材料性能与结构的关联公式材料科学公式速查手册——材料性能与结构的关联公式1. 导言材料科学是研究和开发新材料以及改进现有材料性能的学科领域。
在材料科学的研究中,了解材料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联是至关重要的。
本速查手册旨在概述一些常用的材料科学公式,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关联公式。
2. 结构与密度相关公式2.1 晶体密度(ρ)晶体密度是指晶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它与晶体的结构以及原子间距离有关,可通过下列公式计算:ρ = (M/V) * Na其中,M为晶体的摩尔质量,V为晶体的体积,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2.2 晶体间距(d)晶体间距指的是晶格中相邻两个原子之间的距离。
在立方晶系中,晶体间距与平面间距以及晶系常数有关系,可用下式计算:d = a/(√(h^2 + k^2 + l^2))其中,a为晶格常数,h、k、l为晶面的米勒指数。
3. 弹性模量与应力应变关系公式3.1 Hooke定律Hooke定律描述了材料在弹性区内的应力应变关系,表达式如下:σ = Eε其中,σ为应力,E为弹性模量,ε为应变。
3.2 应力应变弹性模量(E)应力应变弹性模量描述了材料在弹性阶段内的刚度。
它可通过应力应变曲线斜率或下式计算得到:E = (σ/ε)4. 位错理论与强度公式4.1 破裂强度(σf)破裂强度是指材料在断裂之前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
根据位错理论,材料的破裂强度可以通过下式计算:σf = (k * G * b) / sqrt(π)其中,k为常数,G为剪切模量,b为位错的波尔兹曼常数。
4.2 杨氏模量(E)杨氏模量描述了材料在弹性范围内的刚度,可通过下式计算:E = (σf * L) / (δV * A)其中,σf为破裂强度,L为材料的长度,δV为材料的体积变形,A 为材料的横截面积。
5. 热胀与热导率公式5.1 线膨胀系数(α)线膨胀系数描述了材料在单位温度变化下的长度变化。
它可通过下式计算:α = (1/L) * (dL/dT)其中,L为材料的长度,dL/dT为材料的长度随温度变化的导数。
材料科学与工程四要素及关系(共6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四要素及关系(共6篇)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材料制备、加工、改性、表征和应用等多个方面,其中有四个要素:材料、结构、性能和制造工艺。
由此可以看出,这四个要素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的核心内容,它们密不可分、相互关联,协同作用,反映材料特性与功能。
首先,关于“材料”要素,是指研究的主体,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要以材料为切入点。
材料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它有自己独特的原子组成、构造、结构和性质,在金属、非金属、先进材料中,存在着数量众多的材料,例如钢铁、铝合金、复合材料、薄膜等等,每一种材料都有不同的用处。
其次,“结构”要素是指材料的形式,材料的性质与结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种材料的结构要素可以决定其物理性质、机械性能,以及其能够实现的多种功能。
通过研究材料的结构要素,可以有效地操控、改变材料的性质,进而提高其生产、使用的效率。
接下来,“性能”要素是指材料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发挥出来的各项物理、机械、化学OR及动力等性能。
性能是材料制造出来后,最为人们关心也最重要的一环,它关系着最终产品的品质、成本和效率等,由此可见性能要素对整个材料工程都非常重要,因此研究人员需要深入研究这一要素,以提升材料的性能。
最后,“制造工艺”要素是指材料的制造方法,它关系到材料的成本、生产工艺、效率、工作安全等,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WR合适的材料加工技术,制备出具有良好性能的材料。
不同性能的材料有不同的制造工艺,例如玻璃制造技术和金属加工技术,他们的实现都需要相应的技术来支持,因此研究制造工艺也是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的重要内容。
以上就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四要素及其关系的主要内容,它们分别是材料、结构、性能和制造工艺,当它们结合在一起时,可以解决各种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的问题,有利于促进材料、产品的发展进步与改善,使其达到更高的性能水平。
新材料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
-采用实验研究、临床试验、计算机模拟等多种研究方法,全面评估新材料新技术的性能。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为医疗决策提供支持。
-运用系统工程、生物信息学等方法,研究生物体与医疗器械之间的相互作用,优化产品设计。
六、技术与应用进展
新材料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涉及众多关键技术,这些技术的原理、应用及优势如下:
1.生物医用材料:指用于人体内部或与人体组织接触的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稳定性和一定的生物降解性能。
2.组织工程:通过将细胞、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技术相结合,修复、再生或替换受损组织。
3.药物载体:利用新材料将药物定向输送到病变部位,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4.医疗器械:指用于诊断、治疗、康复等医疗活动的设备、器具和耗材。
五、策略与方法论
为解决新材料新技术在医疗领域面临的问题,以下提出有效的管理、实施和评估策略:
1.管理策略:
-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提高研发效率。
-建立健全法规政策体系,加强监管,确保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合规应用。
-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鼓励创新,为行业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
2.实施策略:
-针对关键问题,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突破技术瓶颈。
2.生物医学工程原理: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将工程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生物医学问题的学科。它包括生物力学、生物材料、生物信号处理等多个分支,为医疗领域新技术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3.信息技术与大数据理论: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医疗行业正在经历数字化、智能化变革。这一理论涉及数据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等方面,有助于提高医疗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率。
1.关键问题:
-材料性能与生物相容性的平衡:新材料在具备优异性能的同时,需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避免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
现代材料科学中的结构与性能
现代材料科学中的结构与性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材料科学也在不断地进步和演变。
在现代材料科学中,研究的重点已经从材料的组成和成分等基本方面转向了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因为现代材料的特性大多来自于它们的微观或宏观结构。
本文将探讨现代材料科学中的结构与性能,并阐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材料结构的基本概念材料结构是指材料中的原子、分子、离子、晶体等微观粒子的组织形态和排列方式。
对于同一种材料,其结构和性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例如,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界分布决定了其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而高分子材料的分子结构和分子间作用力则决定了其力学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材料结构对性能的影响1. 电学性能晶体结构决定了材料的导电性能。
例如,金属材料的原子排列规则和晶界分布决定了其电阻率和电导率等性质。
半导体材料的晶格结构和杂质掺入程度决定了其导电性能和电子结构,从而影响了器件的性能。
2. 力学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弹性模量、硬度、韧性、塑性等指标。
这些特性和材料的结晶状态、晶格结构、晶界分布等因素密切相关。
例如,金属材料的晶格缺陷、浸润物质、晶界结构等因素都会影响材料的应力分布和变形行为。
3. 光学性能材料的光学性质包括透光率、折射率、反射率等指标,这些性能往往与材料的结构有关。
例如,晶体材料的晶胞参数、离子半径、电荷状态等都会影响其光学性质,从而影响材料在光学器件中的应用。
4. 热学性能材料的热学性能包括导热性、热膨胀系数、热稳定性等,这些特性和材料的结晶状态、晶格结构、晶界分布等因素密切相关。
例如,纳米材料的晶界、表面缺陷和晶体尺寸都会极大地影响其导热性能。
三、现代材料设计中的结构与性能现在,材料科学领域中的研究不再局限于材料组分的研究,而逐渐把重点放在了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上,以获得更理想的结构与性能匹配。
现代材料设计中,通过调整材料结构与形态,可以在较小研究代价下快速得到所需的特性,并且可以在产品设计阶段精细调节细节,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和生产要求。
材料结构与性能分析解析
材料结构与性能分析解析材料结构分析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进行,常用的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
其中,X射线衍射技术是最常用的结构分析手段之一、通过射线和晶体相互作用,X射线衍射实验可以得到关于晶格常数、晶面间距和晶体结构等重要信息。
电子显微镜则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通过对材料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材料中的晶粒结构、晶界结构和其他微观缺陷。
通过对材料结构的分析,可以揭示材料的多种性能。
首先,晶体结构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都有重要影响。
晶粒的尺寸和形状决定了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硬度和脆性等力学性能。
晶界结构和缺陷可以影响材料的强度、韧性和疲劳寿命等力学性能。
热学性能如热膨胀系数、热导率等也与材料的结构密切相关。
其次,材料的电学性能也与其结构有关。
在材料分析过程中,可以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的电子结构,了解电子在晶体中的分布情况和导电性能。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晶格常数等结构参数的分析,了解材料的电阻率、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等电学性能。
再者,材料的化学性能也与其结构有密切关系。
例如,材料的结晶态和非晶态结构对其化学稳定性、反应活性和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分析材料的结构,可以了解其晶体结构中的空隙、孔隙和晶点缺陷等,有助于理解材料的吸附性能、催化性能和腐蚀性能等。
材料结构与性能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理解和控制材料的性能,以提高材料的应用价值。
通过了解材料的结构特征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可以指导材料的设计和制备过程。
例如,通过调控材料的晶粒大小、晶界结构等,可以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
通过理解材料的结构和化学活性,可以在材料表面引入特定的功能团体,以改善材料的吸附性能和催化性能。
总之,材料结构与性能分析是材料科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通过对材料结构进行分析,可以揭示材料的内在性质和性能,为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可以实现材料性能的优化和材料应用的创新。
材料科学与工程原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原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原理是一门涵盖材料科学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的学科,它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能、制备、加工以及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行为。
本文将从原子结构到材料性能、材料制备技术和材料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原子结构与材料特性原子是构成材料的基本单位,而材料的结构以及在各种条件下的行为取决于原子的排列方式和组成。
材料科学与工程原理中,我们研究原子结构对材料特性的影响,包括晶格结构、晶体缺陷、晶体与非晶体材料的对比等。
2. 材料性能与结构关系材料的性能是指材料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表现。
材料科学与工程原理探讨了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光学性能等方面。
通过研究材料的结构与组成,我们能够了解不同原子排列方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从而设计出具有优异性能的材料。
3. 材料的制备技术材料的制备技术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原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来合成材料,如熔融法、溶胶-凝胶法、物理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
这些制备方法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4. 材料的加工与改性材料的加工和改性指的是对材料进行形状改变、组织调控以及性能修饰。
这些工艺可以通过机械加工、热处理、表面涂层等方法实现。
而通过对材料的加工与改性,我们可以优化材料的性能,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
5. 材料应用领域材料科学与工程原理的最终目的是将所研究的材料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科技领域。
材料在各个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电气、能源、医疗等领域。
材料科学与工程原理为我们提供了设计和选择合适材料的理论基础。
结语材料科学与工程原理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扮演着连接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的桥梁作用。
通过了解材料的基本原理、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制备、加工技术,我们能够更好地设计出具有优异性能和适应特定应用环境的材料。
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将为各个工业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坚实的支撑。
注:本文在字数基础上适当增加,以满足要求。
材料科学的结构和性能
材料科学的结构和性能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学科,它涉及物理、化学、数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材料科学中,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是两个最基本的方面。
结构是指材料内部的组成和排列方式,而性能则是指材料在不同情况下的响应和行为。
结构和性能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材料的性能往往取决于它的结构。
材料科学中有一些基本的材料结构,它们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的,包括晶体、非晶体和多晶体等。
晶体是由规则的、有序的原子或分子组成的材料结构。
这种结构具有高度的对称性和长程有序性,通常表现出高度的力学、热学和电学性质。
非晶体是由无规则的、非周期的原子或分子组成的材料结构。
这类结构通常表现出像玻璃一样的性质,因为它们缺乏长程有序性。
多晶体是由有规则、有序的结构组成的材料,但它们的长程有序性比晶体弱。
这种结构具有两种不同方向的排列方式,使得它们能够适应多种各不相同的条件。
材料的性能通常分为两类: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材料的物理性质包括磁性、电性、热性、力学性质等,这些性质取决于材料的结构。
例如,金属具有良好的电导率和热导率,因为它们的晶体结构使得电子能够在晶体中自由流动。
另一方面,陶瓷通常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热性,因为它们的晶体结构使得原子之间有更强的相互作用。
材料的化学性质描述材料在不同环境中的响应和反应。
例如,钢在氧气和水中都会腐蚀,而不锈钢则可以抵抗腐蚀。
材料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
这是指材料的结构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
当人们了解结构-性能关系时,就能够预测材料在不同情况下的行为,并为材料设计和改进提供指导。
例如,当研究聚合物材料时,人们可以调整材料的结构来改变其力学性质。
通过改变聚合物的分子量、交联度和分子结构等参数,就可以改变聚合物的强度、硬度、弹性等性质。
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还受到制备和加工过程的影响。
例如,通过冶金方法可以改变金属的结构,从而改变其物理性质。
烧结可以改变陶瓷的结构,从而改变其力学性质。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个基本要素
第二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个基本要素作业一第一部分填空题(10个空共10分,每空一分)1.材料科学与工程有四个基本要素,它们分别是:使用性能、材料的性质、和。
2.材料性质的表述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强度可以用弹性极限、和比例界限等来表征。
4.三类主要的材料力学失效形式分别是:、磨损和腐蚀。
5.材料的结构包括键合结构、和组织结构。
6.晶体结构有三种形式,它们分别是:晶体、和准晶体。
7.化学分析、物理分析和是材料成分分析的三种基本方法。
8.材料的强韧化手段主要有、加工强化、弥散强化、和相变增韧。
第二部分判断题(10题共20分,每题2分)1.材料性质是功能特性和效用的描述符,是材料对电.磁.光.热.机械载荷的反应。
()2.疲劳强度材料抵抗交变应力作用下断裂破坏的能力。
()3.硬度是指材料在表面上的大体积内抵抗变形或破裂的能力。
()4.性能是包括材料在内的整个系统特征的体现;性质则是材料本身特征的体现。
()5.晶体是指原子排列短程有序,有周期。
()6.材料的热处理是指通过一定的加热、保温、冷却工艺过程,来改变材料的相组成情况,达到改变材料性能的方法。
()7.材料表面工程包括表面改性和表面保护两个方面。
()8.材料复合的过程就是材料制备、改性、加工的统一过程。
()9.材料合成与加工过程是在一个不限定的空间,在给定的条件下进行的。
()10.材料中裂纹的形成和扩展的研究是微观断裂力学的核心问题。
()第三部分简答题(4题共40分,每题10分)1.材料性能的定义是什么?2.金属材料的尺寸减小到一定值时,材料的工程强度值不再恒定,而是迅速增大,原因有哪两点?3.流变成型包括哪几个方面?4.材料改性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第四部分论述题(2题共30分,每题15分)1.材料的成分和结构主要的测试手段有哪些?它们使用于哪些范围?2.加工与合成的定义和主要内容是什么?以及它们的关系是什么?发展方向是什么?作业二第一部分填空题(10题共10分,每题1分)1.材料的物理性质表述为、磁学性质、和热学性质。
材料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材料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材料科学四要素的内涵和关系众所周知,材料科学与工程是研究材料组成、结构、生产过程、材料性能与使用性能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学科。
因而把组成与结构、合成与生产过程、性质以及使用效能称之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个基本要素。
把四个要素联结在一起便构成了一个四面体,如图1。
1性质图1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要素性质是材料功能特性和效用的定量度量和描述。
性质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四个基本要素之一,是理所当然的,既然材料是人们用于制造有用物品、器件和各种构件和产品的物质,它必然具有其特定的性能。
例如,金属材料具有刚性和硬度,可以用做各种结构件;它具有延展性,可以加工成受力或导电的线材;一些特种合金,如不锈钢、形状记忆合金、超导合金等,可以用作耐腐蚀材料、智能材料和超导材料等。
陶瓷具有很高的熔点、高的强度和化学惰性,可用作高温发动机和金属切削刀具等;而具有压电、介电、电导、半导体、磁学、机械特性的特种陶瓷,在相应领域发挥应用;但陶瓷的脆性则限制了他的应用。
利用金刚石的耀度和透明性,可制成光灿夺目的宝石和高性能光学涂层;而利用其硬度和导热性,可作切削和传导材料。
高分子材料以其各种独特的性能使其在各种不同的领域广泛应用,各类汽车材料、建筑材料、航空材料、电子电器材料等;反之,高分子材料组分的迁移特征,加速了其性能的退化,也对环境造成伤害;而其耐热性、耐候性较差,有限制了其在需要耐热和耐候领域的应用。
材料的性质也表示了其对外界刺激的整体响应,材料的导电性、导热性、光学性能、磁化率、超导转变温度、力学性能等都是材料在相应外场作用下的响应,正是这种响应创造了许多性能特殊的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臵换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
2、材料的结构
(4) 金属化合物(金属间化合物):是指合金组元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 金属特性的新相。此新相可能是另一种固溶体,也可能是一种晶格类型和性 能完全不同于任一合金组元的化合物。
a. 特点:具有一定的金属性质;熔点高、硬而脆, 塑性、韧性不高。 b. 种类:正常价化合物:符合一般化合物的原子价规律,成分固定,可
弹性和刚度
e
• 弹性:指标为弹性极限e,即材 料承受最大弹性变形时的应力。 • 刚度:材料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 的能力。指标为弹性模量E。
弹性模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本性,除随温度升高而逐 渐降低外,其他强化材料的手段如热处理、冷热加工、合金 化等对弹性模量的影响很小。可以通过增加横截面积或改变 截面形状来提高零件的刚度。
材料科学与工程方法论
中南大学 王德志
提纲
一
方法论概述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的客观规律性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整体观 材料结构、性能与表征的因果关系 材料设计与制备的统一性
环境、能源、信息、军工、铁道材料的发展观
二 三 四
五 六
四、材料结构、性能与表征的因果关系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核心关系
其核心是围绕: “结构与性能”的相互辩证关系
金属的加工工艺与结构、性能的关系
金属塑性变形后的组织结构与性能
(1) 塑性变形后金属的组织结构: a. 显微组织的变化:形成“纤维组织”; b. 亚结构的细化:位错缠结、晶粒破碎; c. 织构现象的产生: 织构: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晶粒转动,当变形量达到一定程 度(70~90%以上)时,会使绝大部分晶粒的某一位向与 外力方向趋于一致。 缺陷:制耳; 优点:使硅钢片的特定晶界、晶向平行于磁力线方向,提 高导磁率, 减小磁滞耗损。
3、材料的性能
材料的性能是指材料的性质和功能。性质是本身所具有的特 质或本性;功能是人们对材料的某种期待与要求或某种可以承担 的功效,以及承担该功效下的表现或能力。 使用性能 力学性能 物理性能 化学性能
材料的性能
铸造性 可锻性 可焊性 切削加工性 热处理性
工艺性能
3、材料的性能
力学性能:
材料在不同环境(温度、介质、湿度)下,承受各种外加载荷 (拉伸、压缩、弯曲、扭转、冲击、交变应力等)时所表现出 的力学特征 。 常用的力学性能:
支链型结构:主链上有一些或长或短支链 体型结构:在空间呈网状结构。 大分子链的构象:由于单键内旋引起的原子在空间占据不同位臵所构成的分子链 的各种形象。 柔性链、刚性链 高聚物的聚集态结构:晶性高聚物:排列规则有序无定性 高聚物:排列规则无序
2、材料的结构 相:
(1) 定义:具有相同的物理或化学性能并与该系统的其 余部分以界面分开的物质部分。(具有同一化 学成分、同一结构和原子聚集状态,并以界 面互相分开的、均匀的组成部分) (2) 相的结构类型: 固溶体:相的晶体结构与某一组元的晶体结构相同; 金属化合物:相的晶体结构与组元的晶体结构均不相同 (3) 固溶体:
(3) 从已有的知识对图象进行判断,作出结论;
(4) 分辨能力约0.1mm; (5) 断面上的外来物质或其它环境因素对于图象及判断可以有干扰。
2、材料的结构
材料的晶体结构:
(1) 金属的晶体结构: a. 典型的晶体结构
在金属元素中,约90%以上的金属晶体结构属于如下三种密排的晶格形式: 体心立方(b.c.c) 面心立方(f.c.c) 密排六方(h.c.p) body-centered cubic face-centered cubic hexagonal close-packed
l1 l 0 100% l0
断面收缩率:
F0 F1 100% F0
断裂后
拉 伸 试 样 的 颈 缩 现 象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组织结构
材料性能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服役行为与寿命
材料的合成与制备:研究获取材料的 手段,以工艺技术的进步为标志;
成分与组织结构:反映材料的本质, 是认识材料的理论基础;
成分与 组织结构 合成与制备
材料特性
材料特性:表征了材料固有的性能, 是选用材料的重要依据; 服役行为与使用寿命:与材料的加工 和服役条件相结合来考察材料的使用 寿命,它往往成为 MSE 的最终目标。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化学成分 组成
组织结构
性 能
工作条件
制备
加工工艺
结构表征与 性能检测
2、材料的结构
定义:
表明材料的组元及其排列和运动方式。 (1) 组元:一般用材料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来表示成分,原子种类叫组元。
(2) 排列方式:组元间的排列方式取决于组元间的结合类型。
(3) 运动方式:用文字描述或参量来表达原子(或分子)及电子的运动。 结构的测定:通过人眼来确定。 具有以下特点: (1) 籍助于可见光入射在材料的断面上; (2) 从反射光获得断口的图象;
2、材料的结构
b. 实际的晶体结构
◆点缺陷:是一种在三维空间各个方向上尺寸都很小,尺寸范围
约为一个或几个原子间距的缺陷。如空位 ( 正常晶格结点上,未 被原子占有而空着的位臵 )、间隙(不占有正常的晶格位臵,而处 在晶格间隙中的多余原子 )、臵换原子(臵换晶格结点上的原子, 占据正常结点)。
空位
臵换原子
用化学式表示。Mg2Si
电子化合物:不遵守原子价规律,服从电子浓度规律; 间隙化合物:过渡族金属元素与C、N、H、B等原子半径较
小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显微组织:材料中各相及更微观组元 (化学或几何学的)的形
貌及含量所构成的图象。(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金属中的各种晶 粒的大小、形态和分布)
2、材料的结构
高分子材料:以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组分的材料。高分子化合物是分子中 含原子数很多,分子量很大的物质。高分子亦称大分子,高 分子化合物又称高聚物或聚合物。 结构: 大分子链的组成:非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组成。 大分子链的构型:即高聚物结构单元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 大分子链的形态: 线型结构:整个分子呈细长线条状
3、材料的性能
强度与塑性
• 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 s
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屈服强度s:材料发生微量塑性 变形时的应力值。 条件屈服强度0.2:残余变形量 为0.2%时的应力值。
0.2
抗拉强度b:材料断裂前所承受
的最大应力值。
3、材料的性能
塑性:材料受力破坏前可承受最大塑性变形的能力。 指标为: 伸长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间隙原子
点缺陷的存在,原子间作用力的平衡被破坏,周围其它原子发生 靠拢或撑开的不规则排列,此变化为晶格畸变。
2、材料的结构
◆线缺陷:是在三维空间两维方向尺寸较小,在另一维方向 的尺寸相对较大的缺陷。如位错。 位错:是晶体中的某处有一列或若干列原子发生了 某种有规律的错排现象。 位错对材料的强度理论有很大贡献。 ◆面缺陷:是在三维空间一维方向上尺寸很小,另外两维 方向上尺寸较大的缺陷。主要是晶界和亚晶界。 多晶体中,晶粒位向不同,存在位向差,晶粒交界处原 子排列不一致,存在一个过渡层,即晶界。 实际晶体中,这三种缺陷随加工条件变化而变化,可 产生、发展,也可消失,对材料性能有很大影响。
2、材料的结构
(2) 非金属的晶体结构
a. 陶瓷的组织结构: 陶瓷: 是由金属和非金属的无机化合物所构成的多晶固体物
质,实际上是各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总称。
晶体结构:以离子键为主的离子晶体(呈晶态) 以共价键为主的共价晶体(呈非晶态) 组织:晶相:是主要组成相。
(主晶相、次晶相、第三晶相) 材料的性能取决于主晶相。
3、材料的性能
• 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将发生形状和尺寸变化,称 为变形。
• 外力去处后能够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 外力去处后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五万吨水压机
3、材料的性能
应力 = P/F0 应变 = (l-l0)/l0
拉 伸 试 验 机
低碳钢的应力-应变曲线
拉伸试样
3、材料的性能
E tg (MPa)
3、材料的性能
陶瓷强度的测定: a. 弯曲强度:三点弯曲或四点弯曲方法; b. 抗拉强度:测定时技术上有一定难度,常用弯曲 强度代替,弯曲强度比抗拉强度高 20~40%; c. 抗压强度:远大于抗拉强度,相差10倍左右,特 别适合于制造承受压缩载荷作用的 零部件。
2、材料的结构
(3) 晶粒长大: 再结晶后,形成等轴晶,若T↗,或t↗,则d↗。 a. 是一个自发过程:d ↗ ,晶界面积↘,表面能↘,是 一个能量降低的自发过程。 b. 实质:晶界迁移。 一个晶界的边界向另一晶粒迁移,把另一晶粒中 的晶格位向逐步地改变成为与这个晶粒相同的晶格位 向,于是另一晶粒便逐步地被这一晶粒“吞并”,合并成 为一个大晶粒。 c. 正常长大与异常长大: 正常长大:再结晶后的晶粒细而均匀,长大时均匀; 异常长大:再结晶后的晶粒大小不均匀,大晶粒吞并小 晶粒,形成异常粗大的晶粒。(二次再结晶)
2、材料的结构
(2) 塑性变形后金属的性能:
a. 力学性能:强度、硬度↗,塑性、韧性↘
残余应力:材料经塑性变形后残存在内部的应力。其产生是由于金属内部各区域 变形不均匀所致;可分为三种: 宏观残余应力(第一类内应力):由宏观变形不均匀引起,使工件变形; 微观残余应力(第二类内应力):由晶粒或亚晶粒间变形不均匀引起,使工件内 部产生微裂纹
玻璃相:高温烧结时各组成物与杂质反应后形成的一种
非晶态物质。其作用是将分散的晶相粘结在一起,抑制晶粒 长大,填充气孔。
缺点:强度低、热稳定性差,应控制在一定范围。(20~40%)
气相:即材料中的气孔,使性能下降。 (若要求材料密度小,绝热性好,则希望一定气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