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复习资料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复习资料

教育教学简答题1.简述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件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着教育;教育具有历史性;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2.简述学校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1)教育者,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的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活动的主体;(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3.简述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3)心理起源说;(4)劳动起源说。

4.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2)教育具有无阶级性、公平性;(3)教育内容简单;(4)教育方式单一。

5.简述古代教育的特点(1)阶级性、等级性;(2)道统性(反映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天道、神道和人道合为一体);(3)专制性;(4)刻板性(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5)象征性(占主导地位,接受教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6.简述近代学校教育特点(1)以法治教,普及义务教育。

西方近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2)建立了完善的学校教育系统——学制;(3)创立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度;(4)教育内容结构日益丰富,大量增加了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方面的课程内容;(5)教育的阶级性依然存在。

7.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1)重视早起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普及义务教育和延长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并行,且相互渗透;(4)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元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教育向终身化发展;(6)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8.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1. 高等教育研究的对象是?2. 高等教育个体功能的具体表现。

3. 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4. 高等教育经济功能具体表现及实现?5. 高等学校的三大社会职能相互之间的关系。

6. 谈谈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7.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演变及其内涵?1.高等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是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及其基本发展规律.其中运行形态包括:(1高等教育活动: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的教育活动,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等;(2高等教育事业:高等教育的目标、规模、结构、制度、管理等;(3高等教育思想:高等教育的观念形态,对高等教育活动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认识。

发展规律包括:(1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2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规律;(3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协调发展规律。

2.高等教育个体功能的具体表现。

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是高等教育对个人所起的作用,也就是高等教育要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

其表现形式归纳起来有如下三方面:(1促进个人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功能,这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指个人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促进;(2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功能,而提高个人的文明素养是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3促进个人改变社会地位的功能,高等教育是影响个人社会地位改变的重要因素。

3.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答: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指高等教育在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高等教育促进文化功能的表现有如下两个方面: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首先高等学校是社会上从事精神生产的最重要部门之一,其次,高等教育具有吸收融合各种文化的功能,再次,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比较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教育,这是实现学校更新文化功能的最根本的方面。

4.高等教育经济功能具体表现及实现?答:高等教育经济功能指是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1高等教育担负着劳动力再生产的任务,为生产发展提供专门人才的支持;(2作为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和途径,高等教育比基础教育更重要更直接;(3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山东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山东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心理学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学科。

个体心理:就个体水平而言,人的心理现象一般可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两个方面。

个体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活动三个方面,认识过程是指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和言语等。

个性心理特征:人与人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称作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学的对象:1、个体心理;2、个体心理和行为;3、意识与无意识;4、社会心理。

2、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实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文章《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研究路线可以用“刺激——反应”公式(S——R)来表示。

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其理论被称为“新行为主义”。

1967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的出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3、心理学的任务:1、描述;2、解释;3、预测:4、控制。

4、高等教育心理学定义为:研究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6、1.心理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认知发展与社会发展两个方面。

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像、学习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其中,思维的发展是个体认知发展的最主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在婴幼儿期之后的发展中。

社会性发展,从过程角度讲,是指个体逐渐掌握社会规则、适应社会角色要求并做出恰当的社会行为的过程,这一过程也称为“社会化”。

2.心理发展不但包括新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和能力的出现、已有心理与行为机能的增强,还包括已有特点与能力的衰退或消失。

7、.认知发展学派以皮亚杰为代表。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构成发展的基本过程是同化、顺应和平衡。

同化是指个体将新的信息整合进已有的知识系统或认识图式中去。

8、(1)人一生的发展历程划分为5个时期:胎儿期、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人期。

中小学教师在编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必备复习资料教育教育学考试内容

中小学教师在编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必备复习资料教育教育学考试内容

一、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1、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教育学教育学、、学校教育学校教育??⑴教育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⑵⑵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⑶⑶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特点:它的对象主要是新生的一代新生的一代新生的一代,其任务是实现个体社会化个体社会化个体社会化;它是在受过专门职业训练的教师教师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它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

2、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⑴构成要素:教育者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影响。

⑵①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原因: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②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③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3、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①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②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他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时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

③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4、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⑴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2024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一、考试简介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我国教育部门为了评估和认定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而举办的全国性考试。

该考试主要针对中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师,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科目。

通过考试可以获得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教师资格证书,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

二、考试科目1、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核心科目,主要考察考生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

涉及的教育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教学能力则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2、综合素质综合素质主要考察考生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素养。

职业素养方面主要涉及职业道德、职业规划、职业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教育教学素养方面则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3、学科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是针对具体学科的考试科目,根据所选学科的不同,考察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以语文为例,学科知识与能力主要包括语文基础知识、文学作品鉴赏、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方面的内容。

三、复习策略1、制定复习计划在复习前,建议考生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应该包括每个科目的复习时间和内容、每天的复习任务和时间分配等。

2、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选择一本好的复习资料对于复习至关重要。

可以选择教育部推荐的教材或辅导书,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

同时,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获取相关科目的试题和模拟试卷。

3、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资格证考试对于基础知识的考察非常重视,因此考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复习时,应该先从教育理论知识入手,理解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然后再逐步深入到具体学科的知识。

4、练习做题做题是复习的重要环节。

可以选择历年真题或模拟试卷进行练习,通过做题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及时进行补充和强化。

高校教师资格证综合题复习资料

高校教师资格证综合题复习资料

高校教师资格证综合题复习资料《大学教学论》一、单项选择题1.A.教学理念B.教学过程C.德育原则D.教学方法2.A.政治学习B.科学研究C.社会服务D.教学工作3.A.教师B.学生C.教科书D.课程资源4.A.一般从接受直接经验开始B.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C.也是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D.智力与非智力全面发展的过程5.下列选项不属于“有效”A.授课清晰B.教学方法多样化C.任务导向D.设置合适的提问6.A.科学性与政治性相结合B.理论联系实际C.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D.少而精7. “通过有招学无招”A.发现教学法B.案例教学法C.讲授法D.讨论法8.最古老而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C )A.发现教学法B.案例教学法C.讲授法D.对话法9.以下选项不属于大学现场教学方法的是(D )A.参观B.调查C.实习实训D.实验课10. 下列选项不属于教学创新目的的是(D )A.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B.启发学生的创新思考C.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D.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二、简答题1. 大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教书育人2. 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的新世纪人才3. 实施创新教学,需要教师具有哪三种创造力?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技法4. 什么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有译“毕马龙效应” 、“比马龙效应”或“期待效应” ,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

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5. 什么是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

通常,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要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并且,案例教学一般要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

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重点资料(珍藏版)

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重点资料(珍藏版)

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重点资料(珍藏版)教师资格证考试复重点资料(珍藏版)一、名词解释六经:指西周时期流传下来的典籍,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

学记:是战国末期XXX的作品,是教育哲学基础,系统总结了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

XXX:是古代希腊学术思想的集大成者,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道德、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历史研究法:是通过已经发生的教育事件进行发掘和考察,认识教育现象机器发展规律的方法。

调查研究法:是借助样本分析,达到弄清教育现状、发展趋势和规律的方法。

实验研究法:是通过对实验对象施加新异实验变量,并对环境干扰因素加以控制,然后观察实验对象变化的方法。

广义教育:是指一切有意识地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这种活动的结果在不同程度上都可能使人增长知识才干或影响人的情感、个性的发展。

狭义教育:是指学校教育,由社会专门组织的,对青少年一代身心成长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以期把它们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师的体态语言:是指教师运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眼神动作等表达某种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特殊语言。

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遵循的行动规范。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处理各种突发的教育问题时,能够迅速作出判断并进行快速反映的能力。

教师资格:是指教师任职所需要的学历、道德修养及能力标准。

大教学理论》:被19世纪英国哲学家XXX称作是"整个文化教育领域中古代思想的百科全书"。

文化(广义和狭义):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文化,是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

文化融合:是将不同质、不同源的文化综合起来,从而形成新的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法则之一。

人的发展: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

年龄特征: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一般、典型、木质的共同特征。

遣传(遣传素质):指个体从先代那里继承下来的解剖的生理特点。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1、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2、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4、教育性原则三、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及趋势:1、从他控到自控;2、从不自觉经自觉达到自动化;3、敏感性逐渐增强;4、迁移性逐渐提高四、影响教育机智的因素:1、对工作和对学生的态度;2、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3、深厚的知识素养和经验积累五、教师威信的形成:1、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获取威信的基本条件;2、和学生保持长期而密切的交往;3、良好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有助于教师树立威信;4、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也影响威信的树立;5、严格要求自己,有自我批评的精神。

六、师爱的表现形式:1、关怀和爱护学生;2、尊重和信任学生;3、同情和理解学生;4、热情期望与严格要求七、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一)学习内容上的特点:1、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2、要求掌握丰富的实践知识,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3、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二)学习方法上的特点:1、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3、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八、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1、学习动机的多元性;2、学习动机的间接性;3、学习动机的社会性;4、学习动机的职业化。

八、如何激发学习动机: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想创设问题情境,一是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

教师资格证中小学复习资料

教师资格证中小学复习资料

教师资格证中小学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是一个重要的证书,对于每一个想要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都很重要。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可以证明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能力和知识,而复习资料则是考取教师资格证必不可少的准备材料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教师资格证中小学复习资料的基本信息。

一、什么是教师资格证中小学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中小学复习资料是考取教师资格证时所需要用到的复习资料。

这些资料涵盖了中小学各个学科的知识点和考试题型,并能够给与考生一些提示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备考。

二、教师资格证中小学复习资料包含哪些内容?教师资格证中小学复习资料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国家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与标准等。

2. 考试科目的知识点及考试题型: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各个学科的涵盖知识点和考试题型,让考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所要面对的考试内容。

3. 真题及模拟试题:真题是以往考试中出现的真实试题,而模拟试题是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编写的模拟试题,这两种试题的练习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复习情况,提高应考水平。

4. 考试技巧和注意事项: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一些备考技巧和应对考试的注意事项,帮助考生提高应考水平。

三、教师资格证中小学复习资料的获取方式有哪些?教师资格证中小学复习资料的获取方式有多种:1. 教师资格证考试官方网站:在考试官方网站上,可以下载到相关的真题或备考指导等资料。

2. 市场上出售的复习资料:市面上有很多相关的复习资料,在选择时需要注意书籍是否合适自己的学科和考试内容。

3. 问答社区或论坛:在问答社区或论坛上一般都会有相关的复习资料分享或交流,可以到这些地方寻求帮助。

四、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师资格证中小学复习资料?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师资格证中小学复习资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了解自己的弱点和需求:根据自己的学科和考试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

2. 综合对比并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市场上提供的复习资料各有特点,需要综合比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资料。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复习资料第一章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复习资料第一章

第一单元.教育基本知识与能力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一词最早来自于《孟子·尽心上》(PS: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书——《学记》)2.教育的定义:广义上:教育是指一切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狭义上: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3.教育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a.教育者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思想、技能、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

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b.受教育者(学习者)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学为主要职责的活动主体,包括学习过程中的儿童,少年,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教育中的成人。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c.教育影响(教育中介系统):介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总和,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以及运用这种影响五的活动方式和方法。

4.教育基本形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5.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区别于其他失误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质的规定。

6.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时代性、阶级性)、相对独立性(历史继承性、自身质的规定性、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生产性、民族性、长期性)永恒性: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

历史性:⏹时代性:教育受到生产力水平制约,不同时代教育有不同特点。

同一时代,共同特点。

⏹阶级性:教育的社会性质由不同社会形态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决定。

相对独立性:指教育有自身发展规律,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能动作用。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素养30%,基本能力30%。

单项选择题占总分的39%,材料分析题占总分的28%,写作题占总分的33%。

在单项选择题中,考生需要掌握教育理念、法律知识、教师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和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知识和能力。

其中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各占一定比例。

材料分析题主要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育观念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其中,职业理念、教师职业道德和阅读理解能力各占一道题。

写作题是必考科目,考生需要根据所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主要考察考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能力。

综合素质考试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一定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的教师。

考试结构包括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五个模块,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写作题三种题型。

考生需要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能力,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本章主要考察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其中教育观是核心考点之一。

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包括教育目的、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以及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密切相关,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本章考查重点之一。

学生观是本章的另一个考点。

学生观包括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以及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教师应该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观也是本章的考点之一。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具备终身研究的意识,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都是教师观的重要内容。

吉林省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

吉林省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

吉林省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教学法第一章中小学教学方法概论一(名词解释1、教学氛围:指的是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课堂内外部气氛、场景等。

2、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称。

二(简答题怎样理解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1、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通过教学方法来体现2、教学内容的改革必然伴随教学方法的改革3、进行教学改革最容易着手的是教学方法改革三(论述题(一)试述素质教育对中小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新要求。

1、突出启发式教学思想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彻底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强调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学生素质发展的内在策略,是提高学业成就的根本途径之一,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对策之一。

3、注重研究方法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就应从过去只研究教法逐步过渡到既研究教法,又研究学法,使教与学统一起来。

4、促使学生知情和谐发展为了人格的健全发展,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必须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意因素,促使学生知情和谐发展。

5、实现教学方法最优化某一特定的方法只能有效地实现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目标,要保证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教学中往往要求选用几种能互补的方法,并将各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二)试分析影响中小学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因素。

1. 社会生活方式对教学方法发展的影响古代以文化知识传承为目的、以典章制度、治术方略、经史文学为内容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记诵为最典型的教学方法,对劳动者的文化知识与生产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代社会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现代化。

2. 教学理论发展对教学方法变革的影响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脑功能定位学说等一系列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的新成果,对人们科学揭示教学过程本质产生了重要影响。

上述变化引起了教学方法观的转变,教学方法的研究重点由重视“教法”,即研究教的方法与策略转移到注重“学法”。

教师资格证学习资料

教师资格证学习资料

教师资格证学习资料一、考试介绍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必要证书,随着国家对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队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取得教师资格证。

二、考试内容教师资格证考试主要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

笔试主要测试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伦理的理论知识。

面试则主要考察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学习资料1、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等。

考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专业教材,或参加培训机构的专业课程来学习。

2、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考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专业教材,或参加培训机构的专业课程来学习。

3、教育法律法规及教育伦理: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解和遵守情况。

考生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如《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

4、教育教学能力: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

考生可以通过参加培训机构的课程设计、模拟教学等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5、综合素质: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思维逻辑、人际交往等方面。

考生可以通过参加培训机构的相关活动,或自行进行相关训练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学习方法1、系统学习:考生应该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按照计划逐步学习各个科目。

每个科目都需要系统地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注重实践: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都需要在实践中提高。

考生应该积极参加模拟教学、课程设计等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3、多做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考生应该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掌握考试形式和答题技巧。

4、参加培训:参加培训机构的专业课程可以帮助考生系统学习知识和提高应试能力。

高校教师资格证复习材料

高校教师资格证复习材料

高校教师资格证复习材料实用文档:心理学一、填空题或选择题1.个体心理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2.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而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惯化的行为方式。

3.无意识是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4.XXX是唯理论的代表,而XXX主张“白板说”。

德国的XXX于1879年在XXX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5.构造主义的奠基人是XXX,代表人物是XXX。

内省法主要研究意识元素和意识经验,而机能主义主要研究心理机能。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XXX和XXX,研究行为。

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XXX、考夫卡和XXX,其研究方法是“整体”和“完型”。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XXX,其研究重点是无意识。

6.现代认知心理学正式诞生于1967年XXX的《认知心理学》一书。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XXX和XXX,其研究重点是以人为本,反对行为主义。

7.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研究和教师的教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8.1903年的XXX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中国最早自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是XXX于1924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1963年XXX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也是一部重要的教材。

9.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口头和书面)以及个案法。

10.角色期望是指社会按照各类社会角色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去要求每个社会成员。

11.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学风格、期望以及举止言谈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12.教师的期望、期待和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和人格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师生态度产生的相互交流与反馈在心理学上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赏识教育)。

13.效能感是指认为自己进行某一活动能否成功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

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教师招聘考试之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知识复习资料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1. 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定(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3)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2.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高频考点防止遗忘的方法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这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的规律来进行的复习。

2合理分配时间。

3做到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6. 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学习动机的培养(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2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新课改下的教师观和教学观1.教师观(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具体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教师教学观的转变(1)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 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互动统—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教学过程1. 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是—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2.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3)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4) 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记忆秘籍:看别人,看自己,多训练,多反思)(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进行教学反思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1. 相似性(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2)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 原有认知结构(1)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2) 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概括水平)。

(3) 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

3. 学习心向与定势心向与定势常常指的是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种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种动力准备状态。

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除前面所涉及的影响迁移的—些基本因素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创造性的培养1 创设有利千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3.做好课堂监控。

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基本理念1. 师德为先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

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考点·德育方法1. 说服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 实际锻炼法4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5道德修养法(道德指导法、自我指导修养法) 6品德评价法(奖惩法)6.品德评价法(奖惩法)不同气质类型的教育方式1.胆汁质(1)气质类型特点: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但暴躁易怒,脾气急,易感清用事、好冲动。

(2)教育方式: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我克制能力。

2多血质(1)气质类型特点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

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

(2)教育方式:适当给予较多的活动与任务;要求他们养成踏实(不轻率)、专一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3. 粘液质(1) 气质类型特点:安静稳重踏实,反应性低,交际适度,自制力强(性格坚韧),话少,适于从事细心、程序化的学习,表现出内倾性,可塑性差。

有些死板,缺乏生气。

(2) 教育方式:教育要更加耐心,容许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考虑问题和作出反应。

4抑郁质(1) 气质类型特点:行为孤僻,不善交往,易多愁善感,反应迟缓,适应能力差,容易疲劳,性格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2) 教育方式:更多地关心他们,体贴他们,鼓励他们多参加活动,不要当众指责他们。

新课改的教育观1.学生观(1) 学生是发展的人。

(2) 学生是独特的人。

(3)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教师观(1)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 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 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3.教师教学行为转变(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4.新课程的课程评价观(1) 在评价功能上,要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2) 在评价对象上,要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逐步转向关注对过程的评价。

(3) 在评价主体上,要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

(4) 在评价结果上,不仅要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更要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有状态的改进。

(5) 在评价内容上,要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

(6) 在评价方法上,要强调评价方式多样化,尤其注重把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

(7) 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要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1感知觉的发展(1)感知觉从无意性、情绪性向有意性、目的性发展。

(2)知觉从笼统的、不精确性向精确性发展。

(3)空间、时间知觉的发展。

2注意发展的规律(1) 有意注意正在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主要地位。

(2) 注意集中的时间比较短。

(3) 注意的广度小,分配能力比较差。

(4) 具体、直观、新鲜的事物易引起儿童的注意。

3.记忆的发展小学生记忆的主要特点是由无意识记、机械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向有意识记、意义识记和抽象识记发展。

4思维发展的特点(1)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2) 小学儿童思维的过渡存在—个明显的“关键年龄”(3)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4) 小学儿童思维形式逐渐完整。

5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

(1)情绪、情感的动力特征明显。

(2)友谊感逐渐发展。

(3)情绪、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

(4)情绪、情感的深刻性和稳定性不断增强。

(5)情绪的调节能力得到快速的发展。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 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道德认知表现出从具体逐渐过渡到抽象,从片面逐渐过渡到全面的特点。

2道德行为表现出从依附逐渐过渡到自觉,从模仿逐渐过渡到习惯的特点。

3.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协调性。

(2)答题要求一分条列点,标志词明确,字迹工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