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课题1、燃烧和灭火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人教版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人教版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

7. 1燃烧与灭火授课教师:周平书K7負■<•・,・-:学习目标1. 了解燃烧的概念;2. 掌握燃烧的条件;3. 学会灭火的方法.燃烧与灭火一.什么是燃烧?Q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二.燃烧的条件实验一用火柴分别点燃纟氏片和石块实验二点燃的小蜡烛,将其用烧杯罩住实验三将一张纟氏和一木条用火柴点燃,' 比较点燃的难易」总结: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实验一]点不着纸片W点燃了[实验二]总结:可燃物要与氧代接触厂------ r熄灭了木块很快燃烧了很久才燃烧总结: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即可燃物的着火点)燃烧的条件賜质燃烧需要同对满足三个条件:1・物质必起是可燃物2.可燃物耍与氧%(或空p 接触3・达到燃烧所爲的最低遍度,即着火点1、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B )A燃烧是一种杨理变化B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热的化学反应C有发丸发热的变化—走是燃烧D凡是燃烧的杨质—走有大怡产生浜度隸为可燃杨的4FAA o看一看:燃烧条件的探索1).红磷没有燃烧起来,是因为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度左右,而白磷的着火点只有40度左右,所以相 同的温度下,白磷能够燃烧雄来」 而红磷不能燃烧。

故燃烧的条件/ 一为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

( 2).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起珂 是 因为 在热水中没有足量的氧化,、 因此燃烧的条件之二就是耍有充足有什么现象?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红磷没有燃烧;开水下的白磷也没有燃烧。

解释及结论:如何能使 水中的白 磷在水卑 燃烧起来用 通入氧化或空 化。

热水里本 来不燃烧的白 磷燃烧起来了答问题:1.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次温度彌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卿耍什么条件?牛可燃物必须与氧化接触3.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璘,在通入氧代(或空代)后燃烧的事实,珥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可燃物必须与*I接触4. 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⑵可燃物要与氧化接触⑶可燃物达到燃烧所卿要的最低温度,即可燃物火,让愚昧化作文明,使黑暗趋向 光明!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的 生存条件,并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 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1 燃烧和灭火》实验报告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1 燃烧和灭火》实验报告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研究燃烧和灭火的原理,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材料
1. 火碱棒
2. 硫磺
3. 火柴
4. 干净的烧杯
5. 实验台
6. 试管夹
实验步骤
1. 将一根火碱棒置于实验台上。

2. 用火柴点燃火碱棒的一端。

3. 观察火碱棒燃烧的现象,并记录下燃烧时间。

4. 用试管夹将一小块硫磺夹在试管中。

5. 用火柴点燃硫磺。

6. 将试管倾斜,将燃烧的硫磺接触到火碱棒的尽可能靠近燃烧
部分。

7. 观察火碱棒燃烧是否被灭,并记录下熄灭的时间。

实验结果
火碱棒自燃时火焰气体逸出,火焰颜色为黄色,燃烧时间约为30秒。

将燃烧的硫磺接触到火碱棒后,火焰被灭,熄灭时间约为5秒。

结论
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火焰是燃烧物质的气体所产生的可见光;
2. 灭火是将燃烧物质绝热隔开,消耗燃烧物质或降低其温度。

实验注意事项
1. 进行实验时应保持实验台、烧杯等器材的干净;
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烧伤;
3. 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台、烧杯等器材清洗干净。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3.填空题:填写燃烧过程中能量转换的形式。
(五)总结归纳
在这一环节,我将带领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今天我们学习了燃烧的条件、类型、能量转换以及灭火的原理与方法。这些知识在生活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和应对火灾。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消化吸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五、作业布置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燃烧条件的理解:燃烧需要氧气、可燃物和点火源三个条件,其中氧气在燃烧过程中的作用是学生容易忽视的部分,需要重点讲解。
2.燃烧类型及其特点:不同类型的燃烧现象及其特点,如扩散燃烧、预混燃烧等,学生容易混淆,需通过实例分析进行深入讲解。
3.灭火原理及方法的选择:灭火原理包括消除点火源、隔离可燃物、降低温度等,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灭火方法的应用场景和操作要领。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方面: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方法方面: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燃烧与灭火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
1.燃烧条件:我将阐述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即氧气、可燃物和点火源。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氧气在燃烧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2.燃烧类型:我将介绍不同类型的燃烧现象,如扩散燃烧、预混燃烧等,并通过图示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区分和理解它们的特点。
3.能量转换:我将讲解燃烧过程中化学能如何转化为热能、光能等形式的能量,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一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的燃烧和灭火知识,确保学生对关键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我将布置以下作业:

人教九年级化学第7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含答案)

人教九年级化学第7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含答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2.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如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A.Q点B.N点C.P点D.M点3.下列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产: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B.运输: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C.使用: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漏位置D.贮存:为节约空间,应将易燃物和易爆物紧密堆积4.在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

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C.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D.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5.人们常在可燃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

Mg(OH)2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它在380 ℃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C.Mg(OH)2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D.MgCO3比CaCO3易分解,也可作阻燃剂6.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的是()7.为提高学生的安全自救和使用灭火器的能力,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演练。

如图是一种泡沫灭火器的局部示意图,打开阀门后灭火器内的物质喷射到可燃物上,这不但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而且可在可燃物的表面形成一层泡沫,起到作用,从而达到灭火目的。

8.蚊香是夏日驱除蚊虫的常用物品。

丙烯菊酯(C19H26O3)是蚊香中常含有的高效低毒杀虫剂。

(1)丙烯菊酯由元素组成,它属于(填物质类别)。

(2)点燃蚊香时,要加热使蚊香的温度达到,蚊香才能燃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案设计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2.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3.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2.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作用;3.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燃烧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2.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一般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

2.教学难点: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三、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启发质疑,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设计并实施实验。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本节课讲解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学生对自然及日常生活中的燃烧现象比较熟悉,在前面的化学学习中也已经了解了部分物质的燃烧情况,对燃烧的条件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学生对灭火的方法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本节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学生从生产生活实际发现和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亲自实施探究方案→总结归纳形成结论的方法来组织教学。

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今天老师也为大家表演一个魔术。

想看吗?老师:表演“烧不坏的手帕”学生:观察魔术老师:在熊熊火焰中手帕为什么没有被烧坏呢?这其中蕴含着一定的化学原理,你想为这一魔术解密吗?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7.1燃烧和灭火老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木炭、硫、磷等物质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也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请大家回忆一下,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燃烧现象?老师: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发生燃烧吗?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吗?(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学生:分组做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1】用镊子夹取石块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观察现象;再将一支小木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片刻,观察现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件

教师
不再满足于课本上有限信息 更加关注社会生活 重视积累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信息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23日星期三2022/3/232022/3/232022/3/23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232022/3/232022/3/233/23/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232022/3/23March 23, 2022
一般13% 比较感兴 趣23%
不感兴趣3%
1 2 3 4
非常感兴趣 61%
引导实验探究法 情景式教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科学探究的方法 合作学习法
创设情景 体会学科价值
建立概念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科学探究 燃烧的条件
科学探究 燃烧的条件
学生智慧的火花
科学探究 燃烧的条件
贴近生活 推导灭火的原理
每年全国发生的火灾导致直 接财产损失超过了18亿元。
贴近生活 推导灭火的原理
学生智慧的火花
学生的成长………. 教师的成长……….
学生的成长……….
题号 1 2 3 4 5
完全正确 93% 85% 87% 82% 76%
错误 7% 15% 13% 18% 19%
学生的成长……….
学生的成长……….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燃烧的实验探究 实验掌握科 的过程和乐趣,激发
出燃烧的条件。 学探究的方 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燃烧和灭火》课程名称《课题1、燃烧和灭火》授课人张小红学校名称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城关镇中心校教学对象九年级科目化学课时安排1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七单元课题1的内容,通过前面六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当的化学知识,所以在本单元培养学生逐步形成了对化学实验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认识燃烧现象,知道物质燃烧的必须条件。

(2)了解灭火的原理,学会常见的灭火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利用物质燃烧的条件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能利用灭火的原理,处理一些突发的失火状况。

(3)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学会科学探究的思考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初步形成富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通过学习辨证地认识燃烧现象,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3)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1、物质的燃烧条件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教学难点】1、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二、学情分析本课题的学习对学生来说,难度并不算大。

而且,燃烧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已经储备了一定的关于燃烧的知识,对燃烧现象显示出极大的兴趣。

本课比较适合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通过恰当的预设性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观察、分析来获取本课主要知识点,充分发挥直接经验的作用。

三、教学理念及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论。

2.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灭火的方法等实验。

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及课件、资源内容学生、教师活动内容及目标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引入新课燃烧的定义及特征【图片展示】熊熊的烈火。

【教师】火是人类文明的象征,火的发现和利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

【图片展示】丰盛可口的晚餐【教师】说明火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能给我们带来可口的饭菜。

【图片展示】篝火、火箭发射【学生】观看图片,从图片中感受火给我们带来的温暖、欢快。

以及中国科技的发展,增加学生的自豪感。

【过渡】火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有“功”也有“过”,我们应当正确的认识它,使它尽可能地服务于人类。

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你对火会有新的认识。

【学生】认真听讲。

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熟悉的对象,从最新的热点材料出发,培养学生的辩证思想。

激起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实验探究【教师】请同学们回忆学习过的2~3个燃烧事例,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回忆燃烧现象。

事例化学方程式现象酒精和木头与水和石头做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一可燃物蜡烛试验说明燃烧条件二与氧气接触通过木头试验说明燃烧条件三达到着火点【提问】结合化学方程式及现象,思考燃烧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回忆燃烧现象。

小组讨论,回答:①都发光②都放热③都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氧化反应)。

【教师】因此,我们把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提问】电灯通电发光、食物腐烂是不是燃烧?为什么?【板书】1、燃烧的定义【学生】划概念【过渡】燃烧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发生的呢?【提问】根据已学知识及生活经验猜想一下燃烧与哪些条件有关?请结合具体事例谈一谈。

❀资料提供:书本P129表7-1是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物质燃烧所学生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与所学内容进行联系,总结、归纳出新知。

利用直接经验对燃烧的定义进行概括。

总结交流燃烧的条件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需的最低温度);物质不同,着火点不同;着火点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性质,不能改变;酒精灯温度为500℃左右。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交流:①与物质的性质有关(是否可燃)②与氧气有关③与物质的着火点有关【探究活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根据燃烧条件推测灭火的原理是什么?2、你能想出几种方法,使燃着的蜡烛熄灭?都分别利用了什么原理?【学生】踊跃发言,并各自演示自己的方法,解说各自的灭火原理。

【总结】1、盖上锅盖(隔绝与氧气的接触)2、着火后不要轻易开门窗(隔绝与氧气的接触)3、用水浇灭(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4、抱走火源旁边的物体(清除可燃物)【教师】综合同学们探究出来的灭火方法,我们发现,灭火就是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只要破坏三个燃烧条件中的任意一个,燃烧就会被终止。

【学生】认真听讲,联系实验探究内容进行理解。

【板书】灭火原理有三个:①清除可燃物②隔绝氧气(空气)③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及生活经验进行合理的猜想,增强学生将化学原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能力。

分组探究,既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不仅激发了旺盛的求知欲望,又能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实验能力。

总结交流分析小结练习灭火的原理与方法【学生】P10划知识点❀需注意的是:物质的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同时具备,而灭火只需破坏其中的任意一个条件即可。

但是人们在生活中所采用的防火、灭火方法有时不只是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往往可能同时破坏几个条件。

【练习】说出下列灭火原理:1、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2、烟头引起棉被着火,可以用水扑灭。

3、身上着火,就地一滚。

4、油井着火,我灭火队员采用在井口点燃炸药灭火。

5、麦田起火时,在失火区附近割掉一片麦子。

【学生】思考回答。

【演示实验】将一个大烧杯罩在一高一低两只燃着的蜡烛上,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学生】“高的先灭!”“低的先灭!”带着疑问仔细观察实验。

【教师】这是由于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受热上升(热气流上升),高的蜡烛先接触到二氧化碳,因此先熄灭。

【提问】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在火灾发生时,应当采取什么姿势逃离火场?【学生】弯低身体或匍匐逃离。

【教师】火灾发生时,必须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1、切勿惊慌,要保持镇静,辨明方向,迅速逃生。

2、通过实验条件的比较,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并且从中得出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积极探究,殊途同归,使学生了解探究方法的多样性。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灭火原理的理解。

从实验中总结出灭火原理,便于学生理解。

对比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在条件达成上的区别。

回顾总结布置作业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2、湿被裹身,匍匐撤离。

4、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5、火已及身,打滚灭火。

【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正确认识了燃烧现象,学习了燃烧所需要的三个必要条件,了解了灭火原理及常用的灭火方法。

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化学是服务于生活的,我们利用化学原理,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认真听讲,回忆【作业】1、思考:为什么燃烧的蜡烛一吹就灭,而煤炉火用扇子扇,却扇越旺?2、生煤炉时,为什么先用火柴点燃纸,再引燃木柴?3、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为什么火势会更大?4、下列情况发生时,你选用什么方法灭火?原理又是什么?①炒菜时油锅起火②电线老化造成短路而起火③烟头掉落导致森林起火【作业】1、思考:为什么燃烧的蜡烛一吹就灭,而煤炉火用扇子扇,却扇越旺?2、生煤炉时,为什么先用火柴点燃纸,再引燃木柴?3、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为什么火势会更大?4、下列情况发生时,你选用什么方法灭火?原理又是什么?①炒菜时油锅起火②电线老化造成短路而起火③烟头掉落导致森林起火先设问,再演示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增强学生的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加深巩固课堂重点内容。

五、教学及学习建议(课后反思)总体上看,这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充分利用各种生活资源,挖掘教材,构建关于燃烧的知识体系,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

本课的最大特点是:学生的自主活动时间较为充足、参与面广、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的积极性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被激发、被展示,学生的学习情绪饱满、教学效率高。

然而,对于这节课我认为还存在如下不足:1、关于学生小组讨论燃烧的发生需要哪些条件,其中关于着火点的描述应当事先铺垫好,这样学生展示讨论结果的时候会更加顺利。

2、每个小组同学提出假设问题而其他组提出反驳意见后,可以组织学生间的相互辩论,互相反驳,最终得出正确结论。

针对以上不足,我觉得应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完善教学思路,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