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更新与改造管理规程
医院设施设备更新与维护管理制度

医院设施设备更新与维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医院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订立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内的全部设施设备的更新和维护管理工作,包含但不限于医疗设备、电力设备、供水设备、空调设备等。
第三条设施设备更新和维护工作应遵从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安全高效、经济节能的原则。
第二章设备更新管理第四条设备更新应依据医院的发展需求、患者的需求以及设备的技术更新情况进行决策,并经过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的审核。
第五条设备更新项目需提前做好项目立项,包含设备摘牌、采购计划、资金预算等,经过医院领导的审批后方可实施。
第六条设备更新采购时应严格遵从采购法律法规,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采购合同应明确设备的规格、性能、保修期等要求。
第七条设备更新项目应有专人负责,全程跟踪,并及时与供应商、施工单位等沟通,确保项目定时、按质、按量完成。
设备更新后,需进行设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验收人员应由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设备科技部门等构成,验收结果应有书面记录。
第九条设备更新后,应加强设备使用培训,确保医护人员熟识操作方法,正常使用设备,并做好设备的保养、维护和修理和管理工作。
第三章设备维护管理第十条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应由设备维护和修理科负责,依据设备使用、维护、保养手册进行管理。
第十一条设备维护管理包含计划性维护和故障维护和修理两部分。
计划性维护应依照设备维护手册中规定的维护周期和内容进行,故障维护和修理应及时响应、快速处理。
第十二条设备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维护和修理技能和专业知识,定期参加相关培训,保证维护和修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三条设备维护工作应建立台账,对每台设备的维护和修理记录、维护和修理费用、维护和修理人员、维护和修理时间等进行认真记录。
对于维护和修理费用较高或维护和修理时间较长的设备,应另行编制维护和修理报告。
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管理制度范文(3篇)

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的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技术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设备更新管理第二条设备更新应当符合单位的发展规划和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的要求,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第三条设备更新由设备管理部门统一负责,具体工作由设备管理员具体负责实施。
第四条设备更新工作应当规范、公开、公正、公平。
第五条设备更新应当立足全面提高单位的设备使用效率和技术水平。
第六条设备更新应当科学、合理,充分考虑设备的实际情况、使用寿命和维护保养情况。
第七条设备更新应当制定更新计划,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更新的设备种类、数量和时间。
第八条设备更新应当优先考虑技术先进、性能优良、安全可靠的设备。
第九条设备更新需要经过设备评估和采购预算审批程序。
第十条设备更新的资金来源应当通过单位正常预算和专项资金等方式落实。
第十一条设备更新后,应当进行设备验收和登记入账,并进行设备档案的更新。
第三章技术改造管理第十二条技术改造应当根据单位的生产经营需要和发展规划,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
第十三条技术改造由设备管理部门统一负责,具体工作由设备管理员具体负责实施。
第十四条技术改造应当立足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十五条技术改造应当充分调研、方案设计和经济评估,确保改造效果显著、投资回报合理。
第十六条技术改造项目需要进行工程招标或者比选,确保选择优秀的承建单位。
第十七条技术改造项目的资金来源应当通过单位正常预算、银行贷款和资本运作等方式落实。
第十八条技术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当加强监理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第十九条技术改造项目完成后,应当进行项目验收和登记入账,并进行项目档案的更新。
第四章监督与评估第二十条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应当建立健全监督与评估制度,确保更新和改造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第二十一条监督与评估应当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按照一定的周期和流程进行。
第二十二条监督与评估的内容包括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计划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和工作效果等方面。
设备改造更新管理制度范本

设备改造更新管理制度范本目的: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设备的改造更新。
责任:1.设备部门负责设备改造更新的计划制定、实施和监督。
2.各部门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故障排除和改造更新需求的提出。
流程:1.设备改造更新计划制定1.1设备部门根据设备工作状态、生产需要以及设备更新周期,制定设备改造更新计划。
1.2设备改造更新计划需包括改造更新的设备、改造更新的目的、改造更新的时间和改造更新的费用估算等内容。
1.3设备改造更新计划需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执行。
2.设备改造更新实施2.1设备部门负责组织设备改造更新的实施,并确保改造更新过程中不影响生产和产品质量。
2.2设备改造更新过程中,需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并指定专人进行监督和协调。
2.3设备改造更新完成后,需进行设备性能测试和产品试产,确保设备工作正常并符合要求。
3.设备改造更新监督3.1设备部门负责对设备改造更新的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按照计划进行,并及时解决改造更新中的问题。
3.2各部门需配合设备部门的监督工作,提供协助和支持。
4.设备日常维护保养4.1各部门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件的检查和更换等。
4.2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应记录在设备维护保养表中,以备查阅。
5.设备故障排除5.1设备部门负责设备故障的排除工作,在发现设备故障后应及时进行检修和修复工作。
5.2设备故障应记录在设备故障记录表中,以备分析和改进。
6.设备改造更新需求提出6.1各部门负责发现设备改造更新的需求,并将需求提出给设备部门。
6.2设备部门需对提出的改造更新需求进行评估和分析,并提出改造更新方案和费用估算。
7.设备改造更新评估和审批7.1设备部门负责对改造更新需求进行评估和分析,确保改造更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7.2设备改造更新方案需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执行。
8.其他规定8.1设备改造更新涉及的费用应列入公司的年度投资计划中。
8.2设备改造更新涉及的重要设备,需与设备供应商进行合作,确保改造更新的质量和效果。
2023年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管理制度

2023年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种设备和技术在不断更新和改造,提升了生产和工作效率。
为了更好地管理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制定了本《2023年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管理制度》。
二、管理目标1. 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减少设备故障造成的生产损失。
2. 跟踪关注新兴技术和设备,及时引进和应用,提升公司的创新能力。
3. 合理安排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计划,确保工作的持续进行和生产的正常运营。
三、管理措施1. 制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计划:每年初制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计划涵盖设备的更替和升级、技术改进和创新等内容。
2. 建立设备维护和更新档案:建立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档案,包括设备型号、购买日期、维护记录等信息。
及时记录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供依据。
3. 引进新设备和技术前的评估:在引进新设备和技术之前,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和技术评估。
评估包括新设备的性能、价格、使用寿命等方面,评估新技术能否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4. 设备维护和更新预算:为设备维护和更新制定合理的预算,并在计划内进行拨款。
确保设备的正常维护和更新,避免因设备老化和技术滞后造成的生产损失。
5. 设备维护和更新的执行:根据设备维护和更新计划,制定具体的执行方案。
明确责任人和执行时间,并监督执行情况。
对于重要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可进行设备停机期间的安排和调度。
6. 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培训:为使用新设备和技术的员工提供培训和指导,使其熟练掌握新设备和技术的操作和维护方法。
培训内容包括设备的操作流程、故障排除、维护保养等,确保员工能够正确、有效地使用新设备和技术。
7. 设备维护和更新的监督和考核:对设备维护和更新工作进行定期的监督和考核。
通过设备运行情况的检查和维护记录的审查,评估设备维护和更新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对于工作不到位和存在问题的单位和人员,进行适当的奖惩措施。
设备更新、改造管理办法

设备更新、改造管理办法设备更新、改造管理办法一、背景与目的为了确保公司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同时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设备更新、改造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设备的更新和改造工作。
三、定义1、设备更新:对设备进行技术性或功能性改进,以提高其效能、可靠性和安全性。
2、设备改造:对设备进行结构性变更、重新设计或升级,以适应新的工艺要求或技术发展。
四、设备更新管理流程1、需求提出:各部门根据生产需要或设备故障情况提出设备更新需求。
2、需求评估:技术部门对提出的设备更新需求进行评估,包括可行性分析、性能提升预估和投资回报分析等。
3、计划编制:技术部门依据需求评估结果制定设备更新计划,并报经公司领导审批。
4、资金筹措:财务部门负责设备更新资金的筹措工作,确保资金的合理调配和使用。
5、供应商选择:采购部门负责对设备更新的供应商进行评估和选择,确保供应商具备良好的信誉和技术实力。
6、设备更新实施:技术部门监督供应商对设备进行更新,包括设备拆卸、安装调试等工作。
7、设备验收:技术部门对更新完毕的设备进行验收,确保更新后的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8、设备投入使用:技术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在设备达到使用标准后投入使用。
五、设备改造管理流程1、需求提出:各部门根据工艺变更或设备退化情况提出设备改造需求。
2、需求评估:技术部门对提出的设备改造需求进行评估,包括结构变更评估、工艺改进评估等。
3、计划编制:技术部门依据需求评估结果制定设备改造计划,并报经公司领导审批。
4、资金筹措:财务部门负责设备改造资金的筹措工作,确保资金的合理调配和使用。
5、设计方案制定:技术部门或委托专业设计机构制定设备改造设计方案。
6、供应商选择:采购部门负责对设备改造的供应商进行评估和选择,确保供应商具备良好的信誉和技术实力。
7、设备改造实施:技术部门监督供应商对设备进行改造,包括结构变更、工艺改进等工作。
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管理制度

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管理制度是一个组织内部的管理规定,旨在规范和管理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的过程和流程,确保设备状态的更新与技术改造的高效进行。
一、设备更新管理:1.设备更新策划:根据设备使用寿命、性能衰减等因素,制定设备更新计划并明确更新标准。
2.设备更新申请:有关部门或个人根据设备更新计划提出设备更新申请,包括设备更新原因、更新范围、预算等内容。
3.设备更新评估:设备管理部门根据申请书进行评估,包括设备是否需要更新、更新对机构业务的影响、更新可行性分析等。
4.设备更新审批:根据评估结果,设备更新计划需经过有关领导的审批。
5.设备更新采购:根据设备更新计划,采购部门负责设备更新的采购工作,包括招标、评选供应商、合同签订等。
6.设备更新验收:设备管理部门对更新后的设备进行验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7.设备更新记录:设备管理部门对设备更新过程进行记录,包括更新时间、更新内容、更新费用等。
二、技术改造管理:1.技术改造策划:根据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要求,制定技术改造计划并明确改造目标。
2.技术改造方案设计:技术部门根据技术改造计划进行方案设计,并明确改造内容、改造时间、改造预算等。
3.技术改造申请:有关部门或个人根据技术改造计划提出技术改造申请,包括改造需求、改造影响评估、改造预算等。
4.技术改造评估:技术管理部门根据申请书进行评估,包括改造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分析等。
5.技术改造审批:根据评估结果,技术改造计划需经过有关领导的审批。
6.技术改造实施:技术部门按照技术改造计划进行改造工作,确保改造的目标和内容得到实施。
7.技术改造验收:技术管理部门对改造后的技术进行验收,确保改造目标的实现和改造效果的达到预期。
8.技术改造记录:技术管理部门对技术改造过程进行记录,包括改造时间、改造内容、改造费用等。
以上是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管理制度的一般要求,具体实施可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范围1.1 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工作, 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技术水平, 减少设备故障和维修成本。
1.2 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更新与技术改造工作。
二、管理原则2.1 统一管理: 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工作由公司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和协调。
2.2 定期更新: 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技术水平, 制定设备更新计划, 并在计划期限内进行更新。
2.3 确保质量: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要求, 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2.4 提高效率: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应当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
三、设备更新管理流程3.1 资产评估: 设备管理部门定期对公司现有设备进行评估, 确定需要更新的设备。
3.2 更新计划: 根据资产评估结果制定设备更新计划, 包括更新时间、费用预算、更新方式等内容。
3.3 采购与安装: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与供应商联系, 进行设备采购和安装工作, 确保设备按计划更新。
3.4 报废与处置:更新后的设备, 根据公司的废弃物管理制度进行报废和处置, 确保环境友好和安全可控。
四、技术改造管理流程4.1 技术需求: 生产部门提出技术改造需求, 并提交给设备管理部门审批。
4.2 技术评估: 设备管理部门对技术改造需求进行评估, 制定改造方案, 并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
4.3 费用估算: 根据技术改造方案评估改造所需费用, 并编制改造预算。
4.4 执行改造: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技术改造工作, 并按照计划进行改造。
4.5 效果评估:改造完成后, 进行效果评估, 确保改造的技术方案达到预期效果。
五、责任分工5.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5.2 生产部门负责提出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需求, 并配合设备管理部门的工作。
5.3 财务部门负责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费用估算和预算审核。
5.4 监督部门负责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设备设施大中修更新改造管理制度

设备设施大中修更新改造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设备设施大中修、更新、改造管理工作,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和提升,保证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设备设施大中修、更新、改造的工作。
三、管理程序1.提出申请2.审批程序3.编制计划批准设备设施大中修、更新、改造后,应编制详细的修、改、造计划。
计划应包括修、改、造的内容、工时、预计投资、材料和人员需求等。
4.承包或组织施工根据修、改、造计划,可以选择外部承包商进行施工,也可以组织内部人员进行施工。
承包商的选择应经过招标或谈判程序,选择具备相关经验和资质的承包商。
5.施工监督任何设备设施大中修、更新、改造工作都应设立专门的监督人员进行监督。
监督人员应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对修、改、造的工艺和标准有清晰的了解。
6.完工验收7.归档管理四、监督管理1.监督部门2.定期检查监督部门应定期对设备设施大中修、更新、改造的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提出改进意见。
3.记录报告监督部门应及时记录设备设施大中修、更新、改造的有关情况,并向上级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工作进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
五、违纪违规处理对于违反设备设施大中修、更新、改造管理制度的行为,将根据违规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通报批评、警告、记过、降职、开除等。
六、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相关部门所有,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以上即为设备设施大中修、更新、改造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的规范和推进起到积极的作用。
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管理制度(4篇)

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管理制度一、背景和目的为了提高企业设备的使用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保持企业在技术和设备方面的竞争力,在此制定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管理制度。
旨在规范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流程,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设备的更新和技术改造,包括生产设备、办公设备等。
三、定义和缩写1.设备更新:指根据设备更新计划,对旧设备进行淘汰和更换的过程。
2.技术改造:指对现有设备进行性能优化或改进的过程。
四、责任和权限1.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计划和实施。
2.各部门负责根据实际需求提出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申请。
3.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审批和实施。
五、设备更新流程1.提出申请: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提出设备更新的申请,包括设备的种类、型号、数量以及需要更新的原因等。
2.评估和审批:设备管理部门对申请进行评估,包括需求合理性和经济性评估。
经评估合格后,提交给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批。
3.招标采购:设备管理部门根据审批结果进行设备的招标采购,并签订合同。
4.设备安装和调试: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培训和验收:设备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培训,并进行设备的验收工作。
6.设备淘汰处理:根据企业设备更新计划,对淘汰的旧设备进行处理,包括出售、报废或捐赠等。
六、技术改造流程1.提出申请:各部门根据设备性能或工艺优化的需要提出技术改造的申请,包括改造的目标、方案和预期效果等。
2.评估和审批:设备管理部门对申请进行评估,包括改造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评估。
经评估合格后,提交给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批。
3.设计和实施:设备管理部门根据审批结果进行技术改造的设计和实施工作,确保改造的效果和预期一致。
4.调试和验收: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改造后的设备进行调试和验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培训和运行:设备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改造后的设备进行培训,并监督设备的运行情况。
设备改造更新制度范本(三篇)

设备改造更新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延长设备寿命,规范设备的改造与更新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设备改造更新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设备的改造与更新工作。
第三条设备改造更新工作应遵循合理、科学、安全、节能、环保的原则,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第二章设备改造第四条设备改造是指对已投入使用的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设备的性能、降低能耗、减少故障和增加安全性。
第五条任何设备改造都应事先制定改造计划,并报经设备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
第六条设备改造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改造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第七条设备改造期间,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改造工作不对设备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第八条设备改造完成后,应及时测试和调试,确保改造后的设备能够正常运行,达到预期的改造效果。
第三章设备更新第九条设备更新是指根据设备的技术状况和经济状况,及时更换老化、落后、不再适用的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第十条设备更新应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技术更新速度和经济状况等因素制定更新计划,并报经设备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
第十一条设备更新应优先选择节能、环保、高效的新设备,并考虑与现有设备的兼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第十二条设备更新过程中,应及时对新设备进行试运行和调试,确保新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第十三条设备更新完成后,应对新设备进行性能测试和验收,确保新设备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第四章其他规定第十四条设备改造更新工作所需的资金、人力、材料等资源应由设备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协商解决,并及时进行报账和审计。
第十五条设备改造更新工作的相关记录、资料和报告等应做好保存和备份,以备查阅和追溯。
第十六条设备改造更新工作需要外包的,应严格审核和管理,确保外包服务商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并签订相关合同和协议。
第十七条设备改造更新工作出现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的,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并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设备更新、改造和报废管理规程

5.参考文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6.培训对象设备管理人员、设备使用操作人员
7.变更历史
第一次变更(01版)——生效日期:2009.2.9
7.1将4.2.2项变更为“相关变更内容参见《变更管理规程》”。
7.2增加4.3.5、4.3.6项以及变更历史
4.2.6新设备经过预确认安装确认和运行确认后填写验证报告,验收达到设备铭牌能力,更新、改造项目方可结帐。
4.2.7更新、改造设备的编号变更参见《设备编号管理规程》。设备容积、材质等内容如有变动,设备安全科应对设备档案做适当调整。
4.3设备报废:
4.3.1拆下的旧设备,又无修复价值的设备,按报废设备管理,设备安全科调整设备管理档案。
4.2.2相关变更内容参见《变更管理规程》。
4.2.3设备安全科会同生产车间工艺管理技术人员共同草拟设备验证方案,经批准后开始实施。
4.2.4设备安全科编制设备变更施工计划,并组织施工。
4.2.5设备到厂后,仓库负责办理入库手续。设备安全科组织有关人员开箱验货,并填写《设备开箱记录》,收集技术资料编写操作规程,建立设备档案等。安装人员凭领料单将设备从库中领出,进行安装。
北京市科益丰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GMP管理文件
文件名称:设备更新、改造和报废管理规程
文件编号:SMP-SB-SB-02
批准人:
起草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
制作备份:5份
执行日期:
分发单位:
档案、QA、一车间、二车间、动力装备部
1.目的规范设备的更新、改造和报废规程,使规程符合GMP的要求。
4.3.2报废设备由设备安全科协同生产制造部有关责任人填写《设备报废申请表》,报设备安全科。由设备安全科长审核,并报请公司有关领导审批后,转财务备案。
设备改造更新管理制度范本

设备改造更新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本制度为了规范设备改造更新工作,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保障生产和经营的顺利进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目标1.明确设备改造更新的权限和责任,确保工作的合理性和效果性;2.优化设备的使用状态,提高生产效率;3.保障设备的安全可靠,预防事故的发生。
三、管理职责1.设备管理部门:(1)负责设备改造更新的计划制定和执行;(2)协调各部门配合、提供必要支持;(3)组织设备改造项目的评估和筛选;(4)监督设备改造的进度和质量。
2.生产部门:(1)提供设备改造更新的需求;(2)配合设备管理部门的工作,提供相关信息和支持;(3)协助设备改造项目的实施;(4)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四、设备改造更新的过程1.需求确认:(1)设备管理部门与各生产部门确定设备改造的需求;(2)明确改造的目标和要求。
2.项目筛选:(1)设备管理部门对提出的改造项目进行评估和筛选;(2)根据改造项目的重要性、紧迫性、经济性等因素确定优先级。
3.方案制定:(1)设备管理部门根据筛选结果,制定改造方案;(2)包括改造的工作内容、预计完成时间、预算等。
4.实施过程:(1)设备管理部门组织实施改造工作;(2)定期与生产部门沟通,确保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3)设备改造人员按照方案进行工作,确保质量和进度。
5.验收:(1)设备管理部门对改造项目进行验收;(2)确认改造是否符合需求和要求;(3)解决存在的问题,完善改进方案。
五、安全管理1.设备改造更新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设备改造前,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安全预控措施。
3.设备改造过程中,要对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4.设备改造后,要进行运行试验,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六、技术支持和信息管理1.设备管理部门要及时了解设备改造的最新技术和方法,注重技术积累和创新。
2.建立设备改造更新的信息管理系统,记录设备的改造历史和维护记录,为后续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设备改造更新与报废管理制度(3篇)

设备改造更新与报废管理制度一、一般设备的改造更新计划由机电科根据矿发展规划提出方案,由机电矿长审批,对主要设备的改造更新,应由总工程师组织技术论证,报矿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二、设备的技术改造应结合大修理进行,改造费用可列入大修费或其他费用。
三、设备更新的原则是:用技术性能先进的设备更换技术性能落后、又无法修复改造的老旧设备,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可以报废更新。
(1)设备老化,技术状态落后,耗能高,效率低或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的老、旧、杂设备。
(2)通过修理,虽然能恢复精度和性能,但一次修理费用超过原价值____%的设备。
(3)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健康,进行改造又不经济的。
(4)遭受意外灾害,损坏严重,无法修复的。
(5)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应淘汰的设备。
(6)设备报废可结合设备清查,作为机电科日常工作进行,每年进行一次,由机电矿长、机电科、财务科、材料小组组成鉴定小组,提出报废意见,按规定批准后执行。
(7)凡是已提完折旧的老旧设备由矿长审批,报集团备案。
(8)凡未提完折旧的老旧设备.需提前报废时,由矿呈报.经上级审批,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9)待报废设备在未批准前,应妥善保管好,已批准报废的设备应将其中可利用部分,折价入帐,入库保管。
(10)已批准报废的设备,应办理报废的财务手续,报废设备的残值收益,必须用于设备改造和更新。
设备改造更新与报废管理制度(2)1. 制度目的:设备改造更新与报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管理企业的设备改造更新与报废流程,确保设备的持续运行和高效利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设备的改造更新与报废管理。
3. 设备改造更新:3.1 改造申请:设备改造的需求由设备管理人员或相关部门提出,并提交改造申请。
3.2 改造方案:设备管理人员根据改造需求制定改造方案,包括改造内容、改造时间、改造费用等,并提报上级审批。
3.3 施工实施:设备管理人员按照改造方案组织施工实施,并做好改造记录。
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管理制度模版(3篇)

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管理制度模版1.目的为提高公司设施、设备的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设施、设备的更新与改造的管理。
3.职责由设备工程部与使用部门共同参与。
4.工作程序4.1、专职设备员根据生产发展规划,结合工艺改进和设备技术状况,编制设备自制、更新、改造的年度计划,设备主管____讨论并给出结果,部门经理审核后总经理批准。
4.2、主要依据:2、设备严重老化,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的设备;4、严重污染、危害人身健康及安全的,进行改造又不经济的设备;3、经改造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
缺少与生产工艺相配套的设备,技术要求不高,制作费用不大,制作周期短,材料易于购买或可利用已有的废旧材料。
4.3、设备更新、改造、自制的工作流程:2、设备自制案和工艺),设备主管审核确认后____有关人员(包括申请部门、工程部、质量管理部、使用部门等)进行讨论。
确定方案后报工程部经理审核,总经理审批签字,并由工程部____实施。
交付使用后办理固定资产增加手续,填写更新或自制记录,保存归档。
1、专职设备员接申请表后,本着符合gmp对设备的要求,方案切实可行、经济效益明显、技术先进适用的原则起草设备改造的可行性方案,由工程部经理审核确认后____有关人员(申请部门负责人、专职设备员、工程部经理)进行讨论,方案确定后,总经理审批签字,并由工程部下达维修组____实施。
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管理制度模版(2)1. 引言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具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和优化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准确性,制定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全过程管理,确保企业能够及时、高效地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
2. 定义与范围2.1 设备更新:指将过期、老化或技术性能不达标的设备替换为新设备的过程。
物业管理公司设备更新改造和大修管理规程

物业管理公司设备更新改造和大修管理规程一、前言房地产业和物业管理行业是我国现代城市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物业管理公司的工作承担着保障社区居民生活、维护社区安全和提供优质服务等多项职责。
设备更新改造和大修是物业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涉及房屋建筑结构、电、水、气等设备的维修、更换和更新,需要制定一套管理规程来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设备更新改造和大修的分类设备更新改造和大修可以分为两类:计划性更新和突发性修缮。
计划性更新主要指对物业管理公司管理下的物业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备的更新和改造。
突发性修缮指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等非计划事件,需要及时进行修缮和更换。
三、管理规程制定1. 设备更新改造和大修管理申请表物业管理公司应制定设备更新改造和大修管理申请表,记录设备所在位置、需要更新或改造的设备类型、原因及费用预算等信息,以便于后续的计划性更新和突发性修缮工作。
2. 定期检查和保养物业管理公司应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保养要求,制定相应的检查和保养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3. 设备更换和改造物业管理公司应对超过预期服役年限的设备进行更换,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进行改造,并制定相应的预算方案。
4. 突发事件处理物业管理公司应备有应急预案,对设备故障、火灾、水灾等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处理,并记录下处理过程和费用支出。
5. 质量和安全保证所有设备更新改造和大修的工作应符合质量和安全要求,物业管理公司应建立完备的工作记录和质量保障体系,确保管理工作质量和安全。
四、设备更新改造和大修管理的重点问题1. 预算管理物业管理公司应合理安排设备更新改造和大修的费用预算,及时了解设备维修和更换的市场行情,避免因预算不足造成工作无法进行或质量问题。
2. 设备维修保养和更换物业管理公司应制定合理的设备维修保养和更换计划,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针对需要更换的设备,应及时更新,避免设备老旧、功能降低或安全隐患。
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管理制度范本(3篇)

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依据为了合理利用和管理企业的设备资源,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生产效益,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公司设备管理制度》及相关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的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设备的更新和技术改造管理。
三、定义1. 设备更新:指对旧有设备进行更换,以提升设备性能、功能或延长使用寿命的行为。
2. 技术改造:指对旧有设备进行技术升级、优化或改造,以提升设备效率、降低故障率或增加功能的行为。
四、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管理的步骤和流程1. 提出申请:设备负责人根据设备维护和使用情况,编制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申请报告,并提出相关需求和计划。
2. 审批和决策: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申请报告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如财务部、技术部等,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经济效益,并进行项目决策和预算批准。
3. 实施计划:设备负责人根据批准的申请和预算,制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实施计划,包括具体操作步骤、时间安排、资源调配等。
4. 实施和监督:设备负责人组织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实施工作,确保按照计划进行,并对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解决问题和优化改进。
5. 验收和评估:设备负责人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进行最终验收,检查项目效果和质量,评估改造的效益和成果,形成评估报告。
6. 归档和总结:设备负责人将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相关文件、报告归档保存,并对项目进行总结和经验总结,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决策和实施提供参考。
五、相关责任和义务1. 设备负责人: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申请和实施,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和达到预期目标。
2. 相关部门:负责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申请和实施进行审批、决策、预算批准和资金支付等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3. 资金管理部门:负责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的预算编制、资金支付和结算工作,确保项目的资金使用合法合规和有效管理。
设备更新与维护管理制度

设备更新与维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企业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规范设备更新与维护管理工作,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部设备的更新和维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定义1.设备:指本企业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类设备,包含但不限于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传感器、仪器仪表等。
2.设备更新:指对设备进行更换、升级、改造等方式进行更新。
3.设备维护:指对设备进行巡检、保养、修复等方式进行维护。
第二章设备更新管理第四条更新需求确实定1.每个部门依据自身业务需求,提出设备更新的需求。
2.部门负责人依据业务需求和预算情况,编制设备更新计划,并提交给企业管理负责人审批。
3.设备更新计划包含设备种类、数量、更新时间、预算等内容。
第五条供应商选择和评估1.企业管理负责人依据设备更新计划,订立供应商选择和评估的流程和标准。
2.供应商选择和评估应考虑供应商的信誉度、服务质量、价格等因素。
3.经过评估和比较,选定合适的供应商,并与其签订设备更新合同。
第六条设备更新实施1.企业管理负责人组织相关部门依照设备更新计划,协调供应商进行设备更新。
2.设备更新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原有设备数据和业务的连续性。
3.更新完成后,需要及时进行设备验收,并记录验收情况。
第七条设备报废1.设备实现使用年限或无法修复时,应将其报废。
2.报废设备应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做好相关手续,包含设备台账清理、报废申请审批、设备信息注销等。
3.对于存在机密信息的设备,应做好数据的彻底清除和销毁工作。
第三章设备维护管理第八条维护计划订立1.设备管理部门应依据相关设备的维护要求,订立年度维护计划。
2.维护计划应包含设备、时间、人员等内容,并报经企业管理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第九条维护责任人确实定和培训1.设备管理部门应确定设备的维护责任人,并明确其维护职责和权限。
物业辖区设备更新改造和大修管理规程

物业辖区设备更新改造和大修管理规程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物业辖区内的设备逐渐老化,同时也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和改造,以提升设备的性能、功能和安全性。
为了统一管理这些设备的更新改造和大修工作,确保工作的高效性和规范性,制定本《物业辖区设备更新改造和大修管理规程》。
2. 目的和范围本规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物业辖区设备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改造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本规程适用于物业辖区内的所有设备的更新改造和大修工作。
3. 设备更新改造管理3.1 设备更新计划编制为了及时更新辖区内设备,并根据设备的实际状况进行改造,物业公司应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性能需求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编制设备更新计划。
更新计划应包括设备的名称、型号、使用寿命、更新时机和预算等内容,并经相关部门审核和批准。
3.2 设备更新采购根据设备更新计划,物业公司应成立设备更新采购小组,负责设备的采购工作。
在采购过程中,应根据设备的质量、性能和售后服务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签订合同。
采购小组还应定期跟踪供应商的交货进度,确保设备能够按时到位。
3.3 设备更新验收设备更新完成后,物业公司应进行设备更新验收工作。
验收应包括设备的数量、型号、质量和性能等方面的检查,并与合同要求进行对比。
如有问题,应及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解决。
合格的设备方可投入使用,并备案存档。
3.4 设备更新记录和统计物业公司应建立设备更新的记录和统计工作。
在设备更新过程中,应做好各项数据的记录,包括设备的名称、型号、供应商、更新时间和费用等。
同时还应定期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对设备更新工作进行评估和优化。
4. 设备大修管理4.1 大修计划编制为确保设备的长期可靠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物业公司应根据设备的实际状况和维修需求,编制设备大修计划。
大修计划应包括设备的名称、型号、大修内容、费用预算和维修时间等内容,并经相关部门审核和批准。
4.2 大修工作组织物业公司应成立设备大修工作组,负责大修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设备改造更新管理制度(三篇)

设备改造更新管理制度一、引言设备改造更新是指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进、产能提升或更新换代等措施,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和市场竞争的要求。
设备改造更新管理制度是对设备改造更新工作进行规范管理的文件,旨在优化设备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能和产品质量,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改造更新的原则1.技术原则:在设备改造更新过程中,应以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环保可行为原则,确保改造更新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经济原则:设备改造更新应基于经济效益的计算和评估,确保改造投资能够带来合理的回报和利润。
3.安全原则:在设备改造更新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三、改造更新的程序1.改造需求确认:确定设备改造的具体需求,包括改造目的、改造方法、改造内容等,并进行技术可行性评估。
2.方案设计:根据改造需求,制定详细的设备改造方案,包括改造计划、改造流程、改造任务分工等,确保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3.资金评估:根据改造方案,评估改造所需的资金投入,并提出资金筹备方案。
4.工艺设计:设计设备改造所需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参数,明确改造后设备的工作能力和性能指标。
5.设备采购和调试:根据改造方案,采购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并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和验收。
6.培训和推广:对设备改造后的新工艺和操作方法进行培训,并进行推广,确保改造后设备能够得到有效利用。
7.效果评估和总结:对设备改造后的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作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次改造更新工作提供参考。
四、改造更新的管理责任1.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改造更新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包括制定和修订管理制度、组织改造方案的设计和实施等。
2.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设备改造更新工作的计划和执行,协调设备改造与生产工作的衔接,确保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3.财务管理部门:负责设备改造更新工作的资金评估和筹备工作,控制改造费用的支出和投资回报的追踪。
4.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设备改造更新工作的安全管理,确保改造工作的安全和人员的健康。
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管理制度(5篇)

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管理制度1.总则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是设备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是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一项重要工作。
2.立项依据2.1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以更新或技术改造。
3.____机构3.1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工作在主管经理领导下,由设备工程管理部管理,施工单位具体____与施工加以实现的。
3.2设备工程管理部是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工程____实施的主管部门,负责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方案的____、立项、工程发包、合同签定,监督工程质量和进度,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重大技术问题,____工程的验收及工程的预、结算等工作。
____公司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项目均采取招标(或议标)形式发包。
4.计划管理4.1根据工艺要求和设备技术状况,各单位必须在每年____月____日前向设备工程管理部申报下年度设备更新与改造申请计划。
4.2各单位在申报设备更新、改造计划的同时,要附上更改项目建议书,重大项目要有可行性研究报告。
否则不予立项。
4.3设备工程管理部接到申请计划后,要认真进行审核落实,汇总后报主管经理及有关部门,由公司领导____有关部门会审,确定下年度更改项目。
4.4设备工程管理部依据更改计划对立项工程进行发包。
4.5施工单位接到工程发包通知后,____日内作出项目的预算,材料、备件计划,一式____份,报设备工程管理部。
4.6设备工程管理部接到预算后,根据图纸按“国家定额”及公司有关规定____预算,严格控制工程费用。
签定工程合同。
4.7施工单位具备施工条件时,提出开工报告,经设备工程管理部批准后,方可开工,否则不得开工和动用资金。
5、工程管理5.1施工单位签定施工合同后,开工前必须作好施工方案,方案包括下列内容:5.2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应严格按计划内容施工,无特殊情况不得超计划范围,因隐蔽工程与计划不符,需增加或变更材料、备件计划及施工工作内容时,应及时报告设备工程管理部,在主管领导同意下,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更新与改造管理规程
目的:通过规范的设备改造更新工作,在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降低消耗、节约能源、提高效率等方面获得改善。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生产、实验设备的改造与更新。
职责:
1.0 总经理负责设备技改项目的审批。
2.0 工程部负责设备改造与更新计划的编制和技改工作的申报和组织实施。
2.0 各设备使用部门负责设备更新与改造项目的申报和验收评定。
3.0 财务部负责设备改造与更新项目的资金管理。
工作流程图:(无)
内容:
1.0 设备更新与改造的依据
设备改造更新,应有步骤地进行,即要有长期的总体规划,又
要有每年需要进行的具体项目实施计划。
对选定的更新改造项
目,必须经过可行性研究,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多种备选方
案进行比较,选择投资少、工期短、收效快、效益高、能适宜
企业长期发展需要的项目。
属于下列情况的设备,应该优先予
以更新和改造:
1.1 经过多次大修,技术性能仍不能达到工艺要求和保证不了产品质量的。
1.2 设备严重老化,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等设备。
1.3 通过修理改造虽能恢复精度及性能,但经济上不如更新合算的设备。
1.4 严重污染、危害人身健康及安全的,进行改造又不经济的设备。
1.5 国家和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设备。
2.0 设备更新与改造的计划报批
2.1 项目的申请
2.1.1 属于1.1——1.5条款中所述形情的更新与改造,由工程部
提出申请。
2.1.2 为满足生产、办公、生活需要,而进行的工艺改进、质量提升、操作便捷类设备
更新与改造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
2.1.3 设备更新与改造申请,内容应包括申请的理由,改造后的设
备性能、精度对产品工艺的满足情况,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
益等预期要求,并提出改造和更新的初步建议。
2.1.4 申请以“设备更新与改造申请报告”的形式提出。
2.1.5 设备改造和更新项目经过工程部经理的审核同意后立项。
2.2 项目的调研
2.2.1 项目立项以后,由工程部经理指派技术人员对项目进行调研。
2.2.2 技术人员根据项目申请,调出所需改造更新设备的档案,察看设备的原始资料及
第 1 页共2 页
历年来汇集的各种报表、记录资料,了解大修次数、使用役龄、精度劣化程序、
以往的故障、对满足工艺要求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安全、节能、效率、结构缺
陷等问题情况。
在通过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定,提出对比方案,报工程部经
理审核。
2.3 项目的论证
2.3.1 工程部经理根据项目的调研情况组织相关部门技术人员进行充分论证。
2.3.2 论证工作应从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两方面进行,根据投资费用,预计投资回
收期、寿命周期费用,平均无故障间隔期,三化(适用、系列、标准),四性(先
进、维修、可靠、经济)及节能、环境效果、运输、安全条件、环境适应性,备
件供应渠道等情况,选择最优方案,使项目论证结果准确可靠。
论证结果要形成
报告。
2.3.3 自行设计和仿制的设备,必须根据初步设计方案或调研情况作出经济技术分析,
提供工程部经理主持召开的有关部门参加的方案或可行性论证后,方可进行自制。
2.4 项目的审批
2.4.1 设备的更新与改造项目根据所技改需资金的额度按照公司相关制度的规定进行审
批。
2.4.2 经过审批同意的项目由工程部负责编制设备技改计划书。
3.0 设备更新与改造项目的实施
3.1 设备技术改造更新项目由工程部经理领导组织实施,并指定专人全面负责。
3.2 设备改造过程中常与多部门的工作相关联,需要各部门按照设备技改计划书的要求相
互协调,保证项目的按时完成。
3.3 对锅炉压力容器和重要设备变更结构、增加附件或功能,承压部件增减变更以及复杂
系统进行改造、更新前要由安全环保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和公司“特种设备管理规程”和“压力容器管理规程”的有关规定向技术监督部门申报。
3.4 对于更新后淘汰的旧设备,工程部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术鉴定,提出处置意见,并
按公司相关规定处置。
4.0 设备更新与改造项
目的验收
4.1 设备技改项目结束后,验收条件具备时,由工程部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鉴定验收。
验收条件不具备或在验收中发现存在问题时,由工程部作详细记录,并进行完善处理,待条件具备后再组织鉴定验收。
4.2 技改项目经验收各方签名认可后,技改负责人将整个项目的技改情况作全面记录,收
集有关技术资料,写出技术总结报告,列入该设备技术档案建帐,办理有关移交使用手续。
设备即正式移交相关部门使用。
4.3 自制设备要经过不少于三个月的生产,验证适用有效,图纸资料齐
第 2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