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课件: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高中地理课件: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发展历程
2
施完善。
从工业革命到现代化工业体系的演变。
3
地区案例:鹿特丹港
成为欧洲最大的物流和分配中心。
新工业区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特征
发展趋势
智能化、绿色环保、高科技产业、 创新创业氛围。
可持续能源、数字经济、人工智 能。
地区案例:硅谷
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
传统工业区的挑战与转型
1 环境污染
传统工业区面临环境污染 和资源消耗的问题。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区别
1 产业结构
传统工业区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而新工业区以高科技和创新产业为主。
2 发展方式
传统工业区依赖资源和成本优势,而新工业区依赖科技创新和人才优势。
3 环保意识
传统工业区环保意识较低,而新工业区注重绿色生态发展。
传统工业区的特征与发展历程
1
特征
大规模工厂、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设
2 产业结构升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地区案例:底特律
需要转型升级产业结构, 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从汽车工业中心到创新科 技中心的转型。
新工业区的机遇与未来发展
1
机遇
科技创新与人才吸引力提升,吸引投资和创业。
2
未来发展
打造智慧城市、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数字经济。
3
地区案例:深圳
从渔村到世界级科技城市的快速发展。
高中地理课件:传统工业 区与新工业区
本课件将介绍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定义、区别、特征、发展历程、趋势、 挑战、转型、机遇和未来发展。
传统工业区的定义
传统工业区是在工业革命时期建立的,拥有成熟的产业体系和完善的基础设 施的地区。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公开课)(课堂PPT)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公开课)(课堂PPT)
3、综合整治措施(20世纪60年代开始)
•5
根据课本P65案例3和P67活动,回答 以下问题
1.阅读P65--66,试分析德
国鲁工业区有哪几方面优越的
区位条件?
A、丰富的煤炭资源
B、离铁矿区较近
C、充足的水源
D、便捷的水陆交通
E、广阔的市场
•6
(四)、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 1、鲁尔区 地理位置
•43
工业小区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专业分工明确 密切协作 规模生产
独立经营
增强竞争
•44
美国“硅谷”
美国硅谷
•47
高技术工业主要包括哪些?
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 核工业、航天工业 高分子合成工业、遗传工程 激光工业等。
•48
与传统工业比较,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49
讨论:
刺激美国硅谷发展的 区位条件是什么?
分析: 结合课本的意大利新工业区分布图,与传统
工业区比较,意大利新工业区具有哪些特点?
•40
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以大型企业为主
轻工业 分散 低
重工业 集中

分散
集中 •41
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 展模式有何特点?
•42
以萨斯索罗为例:意大利新工业区 以__中__小__企__业__集__聚__的__工__业__小__区__ 为特征的发展模式。
•9
2、鲁尔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3)、便利的水陆交通
鲁尔河上的 铁矿运输
•10
2、鲁尔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4)、充沛的水源
莱茵河
利珀河
鲁尔河

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49张ppt)

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49张ppt)
中小型
分布在原来的 乡村地区
1、概念
(1)时间新: 20世纪50年代后(第三次技术革命)
特点 (2)地区新: 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
(3)企业规模小: 以中小型为主
2、世界上主要的新兴工业区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 美国“硅谷”,日本“硅岛”(九州岛),英 国苏格兰地区等。
世界典型的新工业区
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污染、土地紧张、交通拥挤
4、鲁尔区的综合整治
(1)调整工业结构 (2)调整工业布局 (3)发展第三产业 (4)优化环境
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核心
杜伊斯堡旧厂房改造的文化艺术区
多特蒙德市内的高新技术公司
多特蒙德
杜伊斯堡
4、鲁尔区的综合整治
德国经济部人士表示,经过多年的 努力,鲁尔区目前已从“煤钢中心” 逐步变成了一个煤钢等传统产业与信 息、生物技术等“新经济”产业相结 合、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区,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仍然是该 地区面临的主要挑战。
鲁尔区年产煤约占德国西部总产 煤量的90%。鲁尔的钢产量占德 国西部总量的70%。鲁尔区密集 着炼钢、轧钢、制铁、炼油、汽 车、造船、机器和电气设备制造 等工厂。
1、鲁尔区概况
项目 面积 人口 工业产值
数量
占全 国比

4595k 570 m2 万
1.3% 9%
(缺)
40%(曾 经)
2、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劳动力技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
术条件
和技能
廉价劳动力
政府因素
军事订货
政府的大力支持
2.北京的中关村是全国知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阅读相关材料,讨论下面的问 题。 (1)与美国“硅谷”相比,中关村的发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PPT课件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PPT课件
LOGO HERE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目 录 CONTENTS
一、课前预习新知 二、课堂互动探究 三、经典例题解析 四、知识网络构建
第一章节
课前预习新知
课前预习新知
1、通过案例分析,理解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 2、通过案例分析,理解新工业区的特点和发展条件。
课前预习新知
一、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区:德国鲁尔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2、工业基础:丰富的煤、铁资源 3、工业部门:煤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纺织工业等
第三章节
经典例题解析
经典例题解析
(1)中关村以IT产业为主,主要区位因素: (2)中关村所在区域不利于IT产业发展的条件是: (3)简述中关村兴起的区位条件。 (4)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中关村的业态比较混乱,多种业态并存,科技金 融特色不突出。
经典例题解析
解析:科研能力的滞后和商业智能的过渡膨胀,造成电子工业水平的提高面 临产业发展缓慢的问题。因此,中关村今后的发展重点是强化科研和成果转 化能力,实现真正的IT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通过人才和企业的优化,实现 中国的“硅谷”的发展。
第二章节
课堂互动训练
课堂互动探究
1、传统工业区: 概念:一般是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工业地域,大多以煤炭、机械、钢铁、化 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 2、典例:德国鲁尔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课堂互动探究
问题:普遍面临着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 污染严重等问题。
课堂互动探究
2、传统工业区发展特点分析(以鲁尔区为例) (1)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发展特点:主要是分析传统工业区形成的优势区位 条件和构成特点。 (2)分析传统工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工业区由于发展的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缘由的优势会 逐步丧失,进而出现许多问题,出现衰落,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高一地理必修二——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共40张PPT)

高一地理必修二——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共40张PPT)
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学习(与之前学习农业地域类型相似)
内容:某一工业区的发展条件、生产特点、
存在问题、持续发展的措施
实质:工业区位原理的应用
方法:案例分析法 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归纳同种类型工业地域的共性,
通过比较不同工业区,掌握具体工业区的个性)
如:通过鲁尔区的学习,掌握传统工业区的一般特点, 通过鲁尔区与辽中南工业区比较,掌握各自的特点)
传统工业区
以大型企业为主 重工业 集中 高 集中
主要工业部门 生产过程 资金集中程度
工业分布
学习提示:记住要从哪些方面描述工业区的特点
3、独特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如:萨斯索罗瓷砖生产为骨干的工业小区
重视专业分工和协作, 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
支柱性企业 设备制造 骨干企业
对我国新工业 区发展的启示
为什么 怎么办
分析这一工业地域存在什么问题, 然后提出解决措施
什么是传统工业区?
一般是丰富
归纳传统工业区的一般特点? 1、工业基础——丰富的煤铁资源
的煤、铁资源基础
上,以纺织、煤炭、 钢铁、机械、化工 等传统工业为主, 以大型工业企业为
2、工业部门(工业结构)
——以重化工业为主(结构单一) 3、生产规模——大型企业为核心 4、工业布局——高度集中
杜伊斯堡的生态景观公园
二、新工业区
新在哪里? 时间新:50年代后形成 (第三次技术革命之后)
地区新: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
(表现为不接近原料地、不接近市场)
形式新: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 呈分散分布。 新工业区=新工业? 新工业区包括以传统轻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区和 以高新技术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区
分析工业地域的思路(要点) 是什么 在哪里 为什么 怎么办 先确定工业地域的类型及特点 判断工业地域的位置 分析工业地域形成发展的条件 分析工业地域存在什么问题, 提出解决措施

必修2课件: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ppt

必修2课件: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ppt
(5)广阔的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 供了广阔的市场。
4、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以后, 鲁尔区经历了约一个 世纪的繁荣之后,经 济开始衰落。
钢铁工业
煤炭工业
资料: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鲁尔区的煤炭开采 成本大大高于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加上石油 和核电的应用,对煤炭的需求量有所减少。1957 年鲁尔区共有141家煤矿,雇用了50万以上的矿 工。从60年代起,鲁尔区的煤开采量逐年下降。 同时,技术的发展使钢铁、汽车、造船业需要的 人减少。煤炭工业就业人数从1962年起开始下降, 到1996年已减至7万人。
3、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3)充沛的水源
莱茵河
利珀河
鲁尔河
莱茵河、鲁 尔河、利珀 河水量丰沛, 提供了丰富 的水源。
3、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4)便利的水陆交通
位于欧洲中部 陆上交通的十字 路口,地理位置 十分优越;莱茵 河、鲁尔河、利 珀河及四条人工 运河联成一体, 都可通航,并能 直通海洋。
3、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西德70%。
德国工业的心脏
3、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1)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煤田 鲁尔区煤炭
地质储量为 2190亿吨,占 全国总储量的 3/4,其中经济 可开采量约220 亿吨,占全国 的90%。
3、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2)离铁矿区较近
鲁尔区铁矿 资源较贫乏, 铁矿石来自法 国的洛林铁矿 区和通过荷兰 鹿特丹港从海 外进口
5、鲁尔区的综合整治措施
②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例如,鲁尔区钢铁工业所需铁矿石几乎全靠 进口,为就近获得通过荷兰鹿特丹港进口的铁 矿石,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

传统工业与新工业区PPT课件

传统工业与新工业区PPT课件

莱茵河畔
.
24
(三)鲁尔区的整治措施
经1济.调结构整的工多元业化结和产构业(转产型业升级)
.
25
(三)鲁尔区的整治措施
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
人数厂(万房) 变成攀岩基地
140

第二产业
尔 120 区
三 100 大
第三产业
产 80

就 业
26.0 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人 40
口 的
20
第一产业


埃森游乐园 矿渣上整的洁绿的地小公镇园29
4、鲁尔区的综合整治
——以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核心
1.调德整国工经业济结部构人与士布局表,示保,证经各过行多业年平的衡努发力展,
鲁2化.尔发区展目新前型已工从业“和煤第钢三中产心业”,逐促步进变经成济了结一构个多煤样
钢3.等拓传展统交产通业,与完信善息交、通生网物技术等“新经济”产 业相结合、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区,产业 4.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结5.构消调除整污取染得,了美明化显环的境成效,但进一步调整和优
辽宁鞍山钢铁厂
.
1
大连造船厂旧照
.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带 新兴工业迅猛发展,东北老工业基 地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呢?
地位不断下降
.
3
东北老工业基地
思考:衰败的原因是什么? 其今后该何去何从?
.
4
今天我们西天取经去!
.
5
第四章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

新工业区
授课人:黄名祥
.
6
.
7
.
.
15
(一)鲁尔区辉煌的区位分析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PPT课件(上课用)33 人教课标版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PPT课件(上课用)33 人教课标版

不同点:鲁尔区铁矿、石油 资源不丰富,内河航运发达 ,水资源丰富;辽中南海洋 运输发达,水资源不足。
1
1、资源枯竭
2、环境恶化
4、生产组织方式滞后
5、技术落后,设备陈旧
3、结构单一
6、资金短缺
小结:
这节课以鲁尔区为例,分析传 统工业区的区位特点、衰落的 主要原因和综合整治。
新工业区
1、概念
(1)时间新: 20世纪50年代后(第三次技术革命)
短 多


(3)刺激“硅谷”崛起的主要因素 a.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b.气候宜人 c.全世界的人才高地(科技)
高科技工业的环境要 求 高科技工业的技术 支持
d.便捷的交通
e.军事定货(市场)
工业和市场的联系纽带 “硅谷”的特殊优势 产品更新的动力
f.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2)地中海气候 温 暖 湿 润
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魯尔区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魯尔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衰落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综合整治
1、调整工业结构 2、调整工业布局
3、发展第三产业 4、美化环境
环境污染严重
三、鲁尔区的综合整治
旧厂改造的现代商业园区
钢铁厂废墟上新建的展览馆
铸铁厂旧址改造科技产业园区
杜伊斯堡的生态景观公园
P67活动 辽中南工业区
1、辽中南工业区有哪 些区位优势?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接近市场。 2、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 导因素是什么?比较辽中 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 位条件的异同。 主导因素:资源条件 相同点:煤炭资源、交 通、市场条件都很优越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ppt课件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ppt课件

ppt课件
9
离铁矿区较近
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
ppt课件
返回
10
2、德国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1)生产结构单一
1) 局限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 化工五大传统工业部门 2) 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全区 经济的基础
返回
ppt课件 11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①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天然 气广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 煤炭所占比重减少。 ②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
ppt课件
12
(3)世界性钢铁过剩
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的一些主要产钢 国兴起,存在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
产钢、出口钢越来越多
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
ppt课件
返回
13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鲁尔区传统的工 业部门和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已经不适 应社会的发展
ppt课件
14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衰落根本原因
③治理和美化环境
(学习指导56页左上角)
ppt课件 19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⑤环境污染严重
ppt课件
20
杜伊斯堡的生态景观公园
铸铁厂旧址改造科技产业园区
旧厂改造的现代商业园区
钢铁厂废墟上新建的展览馆
ppt课件 21
莱茵河谷
田园村庄
废 墟 展 览 馆
鲁尔区大学
ppt课件
返回
22
辽中南工业区
ppt课件
ppt课件
28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第1课时 传统工业区
ppt课件
1
学习工业区的方法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PPT课件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PPT课件
5
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 (1)优越的区位条件 a.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煤田
鲁尔区煤炭 地质储量为2190 亿吨,占全国总 储量的3/4,其中 经济可开采量约 220亿吨,占全 国的90%。
6
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 (1)优越的区位条件 b.离铁矿区较近 来自法国东北部 的洛林铁矿
➢哪条公路穿境而过?
(101公路)
➢著名的斯坦福大学位 于哪个镇?
(帕洛阿尔托镇)
48
刺激“硅谷”崛起的主要因素
(1)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气候宜人 (3)交通便捷 (4)全世界的人才高地(科技)
(5)市场稳定
(6)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49
硅谷有哪些大公司?
苹果电脑公司、英特尔、惠普、 仙童半导体公司等等
29
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的主要 条件?
31
大批廉价 劳动力
发达的 信贷体系
经济的 高度开放
70年代 原料和能 源涨价
政府的 大力支持
意大利新工业区 中小企业的发展条件
32
分析: 结合课本的意大利新工业区分布图,与传统工业区 比较,意大利新工业区具有哪些特点?
33
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以大型企业为主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
1
1、概念
一般是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大多是在 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 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 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 地域。
2
2、特征
发展基础
工业部门 生产规模 工业企业分布
问题
一般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
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 纺织为主
轻工业 分散 低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全套PPT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全套PPT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
广阔的市场。
P67活动 2、分析归纳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3、衰落原因
1、煤炭开采成本上升,生产结构单一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 4、环境问题严重,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4、鲁尔区的综合整治
(1)调整工业结构
(2)调整工业布局 (3)发展第三产业
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它位于德国西部, 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大型化,生产大批量标准化产品 一般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
鲁尔河与莱茵河入口,面积4595平方千米, 4、环境问题严重,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大型化,生产大批量标准化产品 案例:德国鲁尔区的概况
人口570万,工业产值曾占全国40%以上。 一般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
市场广阔
环境污染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整治阶段
(整治措施)
1.调整工业结构 2.调整工业布局
3.发展第三产业
4.优化环境
经济可开采量约 220亿吨,占全国 的90%。
2、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2)离铁矿区较近 法国东北部铁矿 来自国外的铁矿
2、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3)充沛的水源
莱茵河
利珀河
鲁尔河
2、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4)便利的水陆交通
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莱茵河上的铁矿运输
2、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5)广阔的市场
德国、西欧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4、环境问题严重,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钢产量占前西德70%。 大型化,生产大批量标准化产品
钢铁厂废墟上新建的展览馆 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必修二传统工业区与新型工业区课件

必修二传统工业区与新型工业区课件

05
新型工业区的创新与发展
新型工业区创新的必要性
适应全球经济环境变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竞争加剧,传统工业区面临诸 多挑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单一等,因此 需要创新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
提高产业竞争力 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新型工业区能 够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新型工业区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注重创新和科技研发,产业结构多元化。
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
传统工业区
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注重规模扩张和资源消耗,缺乏可持续发展。
新型工业区
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注重技术创新和资源节约,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措施的比较
传统工业区
缺乏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较大。
问题
目前,新型工业区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 一,尤其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新型工业区的 经济贡献率已经超过了传统工业区。同时,新型工业区 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升级和优化,为区域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03
传统工业区与新型工业区的比较
产业结构的比较
传统工业区
以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依赖资源消耗和大规模生产。
资源依赖性强
传统工业区的发展通常依赖于当地的自然资源,如煤炭、铁矿、石油等。
劳动密集
传统工业区内的企业通常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劳动力需求量大。
传统工业区的定义与特点
技术相对落后
传统工业区的产业发展历史较长,但 技术更新较慢,相对落后于新兴产业。
环境压力大
传统工业区的生产活动通常会对环境 造成较大的压力,如空气、水和土壤 污染等。
新型工业区的形成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2
繁荣阶段
衰落阶段
(区位优势) 煤炭资源丰富 铁矿来源方便 水源充沛 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
(衰落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整治阶段 (整治措施) 1.调整工业结构 2.调整工业布局 3.发展第三产业
4.优化环境
-
13
总结: 传统工业区 (以鲁尔区为例)
兴盛的 衰落的 整治后 鲁尔区 鲁尔区 的鲁尔
利珀河
莱茵河
-
鲁尔河
4
德国鲁尔区的概况
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 面积仅占全国的1.3%,人口占全国的 9%,工业产值占全国的 40%以上, 钢产量占前西德70%。
德国工业的心脏
-
5
一、德国鲁尔工业区
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鲁尔区包括 了11个县市,其中有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等 比较有名的工业城市。鲁尔区有全世界最大的内河 港口、繁忙的内河航道和欧洲最密集的铁路网,高 速公路四通八达。
不同: 我国东北还有如下原因:
资源枯竭、 生产技术落后生产设备陈旧、 产品老化,市场竞争力差、 大型国有企业负债过重。
-
18
活动:
3、鲁尔区对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的重 振有何启发意义?
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压缩通,完善交通网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战后这一地区进行了重建,鲁尔区年产煤 约占德国西部总产煤量的90%。鲁尔的钢产 量占德国西部总量的70%。鲁尔区密集着炼 钢、轧钢、制铁、炼油、汽车、造船、机器 和电气设备制造等工厂。
-
7
1.阅读P65--66,试分
析德国鲁尔工业区有哪几方面 优越的区位条件?
自然因素:水源、矿产资源等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府、 劳动力等
鲁尔区的工业有近200年的历史。钢铁康采恩克 虏伯公司1811年建于埃森市。随后,蒂森公司、 鲁尔煤矿开采和钢铁生产,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 最著名的重工业区。
-
6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鲁尔区的重工业和资 源对德国发动战争起了重要的作用。克虏伯 公司在二战中积极从事军火生产,为纳粹制 造武器。蒂森公司在二战中成为希特勒政府 的财政支柱。
(3)综合整治(20世纪60年代开始)
生产结构单一
A、调整产业结构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不断恶化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第三产业 D、优化环境
-
11
德国经济部人士表示,经过多年 的努力,鲁尔区目前已从“煤钢中心” 逐步变成了一个煤钢等传统产业与信 息、生物技术等“新经济”产业相结 合、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区,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仍然是该 地区面临的主要挑战。
A、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
炭地质储量是2190亿吨,占全国
-
2返3 回
B、离铁矿区 较近
鹿特丹港运进铁矿
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
-
返回
24
C 、 充足的水源
利珀河
莱茵河
鲁尔河
-
2返5 回
D、便捷的水陆交通
---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莱茵河上的铁矿 运输
-
2返6 回
E.广阔的市场: 德国、西欧
(19世纪中叶) (20世纪50年代后) (20世纪60年代后)
-
14
P67
3、参考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在分析我国 辽中南传统工业区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为 它的改造献计献策。
(1)辽中南工业区
有哪些区位优势?
煤、铁、石油 资源丰富,交通便 利,接近市场。
-
15
(2)影响辽中南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是什么?比较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 位条件的异同。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
19
练习
1.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的错误叙述是 A A.优质的铁矿
B.丰富的煤炭 C.充足的水源 D.便捷的交通 2.关于鲁尔区的正确叙述是( B ) A.被称为“法国工业的心脏” B.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C.西欧发达的农业为它提供了广阔市场 D.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衰20 落
和第三产业;②改造煤炭、钢铁工业;③新兴工业以中小
企业为主;④煤炭和钢铁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 A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6.关于鲁尔区交通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天然河流与人工运河连成一体
B.这里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
C.高速公路交织成网
D.空运和管道运输四通八达
-
22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 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
2返7 回
A、生产结构单一 (内在原因)
1) 集中在煤炭、钢铁、电力、机械、 化工五大传统工业部门
2) 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全区 经济的基础
返回
-
28
B、 煤 炭
①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天然 气广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 煤炭所占比重减少。
-
8
3、德国鲁尔工业区
(1)区位优势
A、丰富的煤炭资源
B、离铁矿区较近 C、充足的水源 D、便捷的水陆交通
E、广阔的市场
-
9
P67 2、分析归纳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2)衰落原因
A、生产结构单一 B、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C、世界性钢铁过剩 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E、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
10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
1
一、传统工业区
1、传统工业区的特点
发展基础 一般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
工业部门
以纺织、钢铁、机械、煤炭、 化工为主
生产规模 大型化
工业分布 高度集中,以降低运费和能耗
-
2
2、传统工业区的分布
英国中部
德国鲁尔区
美国东北部
我国辽中 南工业区
-
3
欧洲 --中部”十字路口” 德国 --中西部
练习 3.煤炭在能源中地位下降的原因有( B )
A.能源消耗越来越少
B.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
C.煤炭价格不断上升
D.煤炭储量接近枯竭
4.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衰落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A.煤炭、钢铁
A
B.电力、化学
C.机械、电力
D.钢铁、化学
-
21
练习
5.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是:①发展新兴工业
参考答案
资源条件是辽中南工业区区位选择的 主导因素。
与德国鲁尔区相比,两个重工业区煤炭 资源、交通、市场条件都很优越,但是鲁尔 区内铁矿资源不丰富,辽中南水源供应紧张。
-
16
鲁尔区与我国东北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普遍存在问题( 衰落原因): 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环
境污染严重等。
-
17
鲁尔区与我国东北工业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