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与欣赏》复习资料

《西方音乐史与欣赏》复习资料
《西方音乐史与欣赏》复习资料

《西方音乐史与欣赏》复习资料1 一判断题

1. 门德尔松一共写成九部交响曲()

2. 舒曼一共写成八部交响曲()

3. 格里高利圣咏是巴洛克音乐的主要形式音乐体裁()

4. 希腊古典文化繁荣期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

5. 海顿最后的交响曲主要完成与英国()

二、名词解释:

1、格里高利圣咏

2、数字低音

3、交响曲

4、五人团

三、简答题:

1、简要说说标题音乐的种类?

2、比才歌剧的创作特征?

答案

一判断题

1-5 FFTTF

二、名词解释:

1、格里高利圣咏

肃穆、节制,排除世俗的感性欲念。

一般特征为: 无伴奏的纯男声歌唱单声部音乐形式,以拉丁文为歌词,即兴式而无明显节拍特征,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上。

歌唱方式: 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应答歌唱四种。根据旋律与歌词的结合情况,又可以分三种类型: 音节式、纽姆式、花唱式。

2、数字低音

是巴洛克音乐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的运用构成了一种主调和声织体。基本上是由旋律加和声伴奏构成。这种织体强调的是两端的声部,即低音部和高音部,它的低音声部持续在整个作品中,因此叫做通奏低音。作曲家只写出两个声部,中间的和声声部并不写出,需要由演奏者即席演奏,作曲家通常在低音的上方、下方或旁边标记相应的阿拉伯数字来对每个和弦加以指示,所以,通奏低音也叫数字低音。

3、交响曲

这种体裁的直接来源是意大利序曲“快——慢——快”独立为三个乐章成为交响曲。代表人物:意大利的萨马尔蒂尼,德国、奥地利的曼海姆乐派、柏林乐派和早期的维也纳的作曲家。

4、五人团

1860年前后形成的俄罗斯作曲家群体,包括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廷、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柯萨科夫五人。它们高举格林卡旗帜,采用俄罗斯民族民间文学和历史题材,运用民族民间音乐语汇,写作富于民族特征性的音乐作品。

三、简答题:

1、简要说说标题音乐的种类

(1)音乐会、歌剧序曲:与剧情内容结合紧密《罗密欧与朱丽叶序曲》、《一八一二序曲》等;(2)戏剧配乐:仲夏夜之梦》等;(3)标题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交响曲》等;(4)交响诗《我的祖国》等。

2、比才歌剧的创作特征?

社会底层的平民小人物成为作品的主角,现实主义题材得到深化,在歌剧音乐中,常常把鲜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现力的描绘生活冲突的交响发展,以及法国的喜歌剧传统的表现手法熔于一炉,创造了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为法国的民族歌剧开拓了一条崭新的、现实的道路!

《西方音乐史与欣赏》复习资料2

一、名词解释:

1、奥尔加农

2、歌剧

3、奏鸣曲式

4、尚松

二、简答题:

1、谈谈十九世纪标题音乐的发展过程?

2、简述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点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奥尔加农

中世纪最早的复调音乐形式和作曲手法,约见于公元10世纪的音乐记载中。在格里高利圣咏的上方写作平行四度或五度的声部,形成复调形式,由最初的“平行奥尔加农”、“反向和斜向的奥尔加农”,发展到带花唱的“华丽奥尔加农”,及有节奏模式的“有量奥尔加农”。

2、歌剧

是一种用音乐来表现的戏剧,剧词都需要唱,还需要器乐伴奏。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在歌剧中,音乐需要和美术、文学、戏剧和舞蹈等其他姐妹艺术相融合。来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的悲剧,中世纪的教仪剧,13世纪法国游吟诗人的田园剧,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歌剧的最直接的来源是16世纪末意大利北部的宫廷的幕间剧。第一部歌剧的产生是和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的活动直接有关的。第一部音乐完整保留下来的歌剧是由佩里和卡契尼作曲的《尤丽迪茜》。它与1600年10月6日上演

3、奏鸣曲式

是一种戏剧性结构,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4、尚松

是一种叙事曲,类似于希腊史诗。流行于16世纪。演唱时用维奥尔和小型竖琴伴奏。也可译为香颂。尚松在法语中即“歌曲”的意思。它一般是指世俗的(非教堂的)独唱或重唱作品。它们中绝大多数为情歌,经常是讲述凄美的爱情故事。尚松作为宫廷普通娱兴节目的一部分,常被用于宫廷娱乐,同时,它也是老百姓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

二、简答题:

1、谈谈十九世纪标题音乐的发展过程?

在西方音乐历史的传统中,乐曲加“标题”的现象早已存在,尤其是贝多芬的交响曲、管弦乐序曲所包含的戏剧性内涵,以及歌剧这种综合艺术形式所带来的丰富想象力,包括与剧情越来越紧密相关的歌剧序曲等都可以说是“标题交响音乐”的前身,但真正带有浪漫精神的标题交响音乐和交响诗却是到19世纪30

年代才兴盛起来,并且是在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作品中得到最鲜明的体现。

李斯特在柏辽兹之后,以“交响诗”的形态给这种新需要以热情的响应。而且标题性的器乐作品不仅受到19世纪各民族乐派的支持,也在瓦格纳、理查德斯特·劳斯以及马勒那里得到不同的理解和发挥。

2、简述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点

(1)声乐:世俗歌曲是一种单音音乐,即兴成分很浓,常常有乐器伴奏;宗教声乐许多是多声复调音乐。

(2)世俗音乐的歌词采用押韵的诗,并多用地方语言,宗教音乐的词则是散文式的,多用拉丁文。

(3)世俗音乐多采用分节歌或主、副歌形式;宗教音乐形式多样。

(4)世俗音乐在调式上多采用伊奥利亚和爱奥尼亚调式;宗教音乐采用十二种调式。

(5)世俗音乐的器乐已经产生,不仅用于声乐、舞蹈的伴奏,也用于演奏各种器乐曲;而宗教音乐主要是声乐。13世纪以后,除了管风琴以外,一切乐器都被禁止使用。

《西方音乐史与欣赏》复习资料3

一、名词解释:

1、固定乐思

2、无词歌

3、经文歌

4、交响诗

二、简答题:

1、简述贝多芬早期的音乐创作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固定乐思

在歌剧中作为某一人物、某种事件、观念或者象征某种物件的音乐动机,它是鲜明的“标签”,作曲家通过它的反复出现来昭示剧情的发展。瓦格纳是最喜欢并擅长使用主导动机的作曲家,此外威柏、理查?斯特劳斯等人也运用这种手法。柏辽兹把这种手法用于交响曲中,称之为“固定乐思”

2、无词歌

无词歌按照歌曲休裁风格写作的小型器乐曲,常由歌唱性旋律和音型化伴奏织体组成,由门德尔松创立。他写有49首无词歌,有些带有标题,如“威尼斯船歌”、春之歌”、“纺织歌”等。

3、经文歌

经文歌形成于13 世纪的多声部复调音乐体裁,在克劳苏拉的基础上形成。通常为三声部,低音固定调采用格里高利圣咏曲调,拉丁文演唱,上方第二和第三声部自由创作,用法语演唱宗教或世俗内容歌词。13世纪经文歌的代表作曲家有佩罗坦、弗朗科等,14 世纪等节奏经文歌的大师为维特里和马肖。

4、交响诗

交响诗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体裁。产生于19 世纪,创始人李斯特,他的代表作《塔索》《前奏曲》等。查理-斯特劳斯将交响诗发展到19 世纪的又一高峰,代表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雄的生涯》等。

二、简答题:

1、简述贝多芬早期的音乐创作

早期,1795年至1802年,写有交响曲2部、钢琴协奏曲3部、约10首钢琴奏鸣曲和首批弦乐四重奏;

贝多芬早期音乐作品延用了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形式和音乐语言,但他赋予这些传统以全新的生命力。他大大加强了音乐中的紧张度和对比性,主题个性突出、情绪对比显著,他扩展了奏鸣曲式,尤其是展开部规模扩大,他还用谐谑曲乐章取代了海顿、莫扎特时代的小步舞曲乐章,使之更具动力,终曲乐章往往是全曲高潮,辉煌而热烈。贝多芬对交响曲形式结构的贡献不可估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