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农业”商业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互联网+农业”商业模式六安地处丘陵地带,小农经济下耕地分散,标准不一,品牌各异,同时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链条较长,批发市场承担接近85%农产品流通,多级分销推高终端价格,利润被一层层剥离。农产品流通环节的集约化将是一种必然趋势,通过资源整合以及利用互联网工具,减少中间环节,让利农户,惠及消费者;同时依托互联网链接产地与消费者,并进行信息采集,构建信息化系统,辅助农业互联网化的快速发展。
如何发展互联网+农业
专业的品牌化
六安农产品品牌较多,但极少得到有效的运营。对小而多的品牌商家进行挑选与整合,注入资本进行长期运营,坚持为农民增加收入为前提,针对农产品实行品牌运作,达到农产品溢价增收的目的。
联想集团战略投资高端水果品牌“佳沃”便是恰逢其时的正确选择,柳传志坦言“联想做农业并不着急赚钱”,因为打造品牌是一个长期战略,更大的价值在未来市场,但现在需要先走出第一步。
产品特色化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而为枳”,地域差异造就农产品的地域品牌。但地域品牌也有可能被滥用。就像今天你很难辨识谁是正宗的霍山石斛,消费者便对市场失去了正确判断,对行业是毁灭性的打击。
保证农产品生长环境,规范生产流程,依托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农产品供应商,进行大力扶植。将产品品牌与地域品牌相结合,在提升品牌辨识度的同时也为当地特色做了口碑宣传。
政府助力供给侧改革
由于六安农业耕地小,农民分散的特点,资源性的整合少不了政府的力量,六安政府给予供给侧强有力的组织和支持,例如为农产品质量做初级的信用背书,为第三方企业提供公司注册、税收、资金等实际性的支持等。
“互联网+农业”销售渠道解析
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以“互联网+农业”驱动,努力打造“信息支撑、管理协同,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升级版。
融合线上B2B2C和线下O2O模式的电商平台
先做B2B:厂家到经销商;经销商通过平台跟厂家进行采购,从轻入手,帮助厂家迈出互联网模式的第一步。
再到B2C:让一级经销商到平台开店,把产品直接卖给农民。农资企业通过在互联网平台上免费开店,获得免费推广,保证了产品市场的开拓、销量的增长。让经销商触电,学习接触互联网,为B2B2C做好前期科普培训。
传统农资市场中,农资产品先由厂家卖给一级经销商,一级经销商卖给二级经销商,再
由二级经销商卖给农民,一级一级的对产品进行加价,导致农产品最终以高价卖到农民手中。
通过互联网平台,一级经销商可直接把产品卖给农民,减少二级经销商在产业链中的功能,将二级经销商的利润返给农民。
线下O2O抢占主流市场
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小农经济的特色延续了上百年,基于农产品的产品属性,对线下渠道有较强的依存度,在物流、存储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虽然以生鲜电商为主电商平台大肆崛起,依然无法完全摆脱对渠道及网点布局的关联。阿里巴巴、京东、人和商业农丰网等对农业电商的布局其核心是在先入为主的前提下,依托资金优势和资源优势在渠道端及品牌推广端实现强占有。阿里巴巴的“千村万县”、京东的“京东帮服店”、人和商业农丰网的“七大国家级自有大型批发市场”等均是有力例证。
“互联网+农业”未来趋势
截至2015年底,中国农村互联网网民规模1.95亿人,庞大的农村互联网用户基数,为农业电商提供了发展的基础。同年,中国农业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为1444.5亿元,预测2017年开始将迎来高速增长期,环比增长率将达到51.6%,2018年交易规模将超过3800亿元。
16年5月《"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无论是政策上,还是市场环境上,农业电商的中国风已经吹起,农业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