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答案16—20

合集下载

曼昆《经济学原理》重点及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重点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45分)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三、图形题:(每题5分,共15分)四、案例题:(每题15分,共15分)1理性人 : 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

理性人是经济研究中所假设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典型理性行为的经济活动主体,可以是消费者、厂商、也可以是从事任何其他经济活动的人。

2市场失灵:指一些不受管制的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

3产权:指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4互补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减少的两种物品。

5均衡数量:当价格调整到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的供给量与需求量。

6富有弹性: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可以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7生产者剩余:指卖者出售一种物品或服务得到的量减去卖者的成本。

8交易成本:各方在协议与遵守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9私人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

10搭便车行为:得到一种物品利益但避开为此支付的行为。

11隐性成本:不要求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12经济利润:企业的总收益减去生产所售物品与劳务的所有机会成本(显性的和隐性的)13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14可变成本: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15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性。

16效率:资源配置使社会所有成员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的性质。

17市场势力: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18替代品: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的增加的两种物品。

19供给量: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出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20需求的价格弹性: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不变动的百分比计算。

21必需品和奢侈品:必需品倾向于需求缺乏弹性,而奢侈品倾向于需求富有弹性。

一种物品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并不取决于物品本身固有的性质,而取决于买者的偏好。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 垄断竞争)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  垄断竞争)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6章垄断竞争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寡头(oligopoly)答:寡头亦称“寡头垄断”或“寡占”,指只有几个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卖者的市场结构。

在寡头市场上,整个行业(或市场)的产品(或劳务)的一大部分是由少数几个企业(或卖者)供给的。

作为卖主的垄断寡头之间仍然存在着竞争,每个寡头都要考虑竞争对手对于自己的每一行动的反应。

一方面,如果有一卖主为争取更大的市场销售份额而降低商品价格,那么其他卖主势必也会降低价格,最终使各个卖主的原有市场份额保持不变,而使利润减少。

另一方面,如果有一卖主提高价格,那么其他卖主就不一定会提高价格,从而使提高价格的卖主丧失原来占有的市场份额。

由于垄断寡头能预计到这种结果,垄断寡头不会轻易提价。

因此,在卖方寡头市场上,商品价格一般比较稳定。

2.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答: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组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具体地说,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点:(1)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

(2)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以至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因而自己也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任何报复措施的影响。

(3)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垄断竞争的存在从总体上说是利大于弊,现实中垄断竞争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市场结构,如轻工业品市场等。

曼昆经济学原理答案16—20

曼昆经济学原理答案16—20

第十六章寡头复习题1.如果一个卖者集团可以形成一个卡特尔,它们想确定的产量和价格是什么?答:如果一个卖者集团可以形成一个卡特尔,它们想确定的产量和价格是对整个卡特尔来说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与价格。

2.比较寡头与垄断的产量与价格。

答:如果寡头们可以联合起来统一行动的话,寡头与垄断的产量和价格相等。

当寡头企业个别选择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时,它们的产量大于垄断的产量水平,小于竞争的产量水平。

寡头价格小于垄断价格,大于竞争价格。

3.比较寡头与竞争市场的产量与价格。

答:寡头价格高于竞争价格。

寡头产量低于竞争产量。

4.一个寡头市场上的企业数量如何影响市场结果?答:随着寡头市场上卖者数量增加,寡头市场就越来越像竞争市场,价格接近于边际成本,生产量接近于有效率的水平。

5.什么是囚犯两难处境?它与寡头有什么关系?答:囚犯两难处境是指两个被捕获的囚犯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囚犯两难处境的故事包含着一个一般性的结论,这个结论适用于任何一个力图维持其成员合作的集团。

同一市场上的寡头在力图达到垄断结果时的博弈类似于两个处于两难处境的囚犯的博弈.6.举出寡头之外的两个例子,说明囚犯的两难处境如何有助于解释行为?答:例一,共有资源的使用.设想两个渔民—-杰瑞和麦克,他们共同拥有一个湖泊,湖泊中价值2万美元的鱼类资源归他们共有。

造一条渔船要花1 000美元。

两人各有一条渔船,每人将得到一半的鱼类资源,可以赚9 000美元(1万美元收益减1 000美元成本),两人都可以造第二条渔船。

如果某个人在三条渔船中拥有两条,他就得到三分之二的鱼类资源,这将带来11 333美元的利润。

但如果两人都造第二条船,又是平分鱼类资源,而且两人的利润都下降,是8 000美元。

表16-1表示杰瑞和麦克的博弈。

表16-1 共有资源博弈例二,广告博弈。

考虑两家化妆品公司——甲和乙,面临决策。

如果两家都不向用户赠送免费试用的化妆品,它们平分市场。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第12章 税制的设计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第16章 垄断竞争第17章 寡 头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第19章 收入与歧视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竞争市场上 的企业
第13章生产成本
第15章垄断
第16章垄断 竞争
第17章寡头
第19章收入与歧视
第18章生产要素市 场
第20章收入不平等 与贫困
第21章消费 者选择理论
第22章微观 经济学前沿
作者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 的心得。
目录分析
第2章像经济学家 一样思考
第1章经济学十大 原理
第3章相互依存性 与贸易的好处
第5章弹性及其应 用
第4章供给与需求 的市场力量
第6章供给、需求 与政府政策
第8章应用:赋税 的代价
第7章消费者、生 产者与市场效率
第9章应用:国际 贸易
第11章公共物品和 公共资源
第10章外部性
第12章税制的设计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 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习题
教材
消费者
微观经济 学
企业
习题
供给
微观经 济学
经济学
原理
第章
需求
曼昆经济 学பைடு நூலகம்
市场
经济学家
第篇
收入
应用
税制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的考生, 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的师生参考。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世界上最流 行的初级经济学教材,也被众多院校列为经济类专业考研重要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本教材,我 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它的配套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1.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 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视频讲解]2.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5小时高清视频】3.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4.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5.曼昆《经济学原 理(微观经济学分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模拟试题】6.曼昆《经济 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视频讲解]7.曼昆《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学分册)》【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27小时高清视频】8.曼昆《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9.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5版)课后习题 详解10.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 模拟试题】本书是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教材的配套e书,参考国外教材的英文答案 和相关资料对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教材每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课后习题答案久经修改,非常标准,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另外,部分高 校,如武汉大学、深圳大学等,研究生入学考试部分真题就来自于该书课后习题,因此建议考生多加重视。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第12章 税制的设计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第16章 垄断竞争第17章 寡 头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第19章 收入与歧视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经济学基础曼昆课后习题答案

经济学基础曼昆课后习题答案

经济学基础曼昆课后习题答案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为每个关键术语选择一个定义关键术语定义--------------稀缺性 1、在社会成员中平等地分配利益的特征--------------经济学 2、市场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的状况--------------效率 3、有限的资源和无限的欲望--------------平等 4、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理性 5、市场上只有一个买者的情况--------------机会成本 6、利己的市场参与者可以不知不觉的使整体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原理--------------边际变动 7、社会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激励 8、社会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市场经济 9、经济活动的波动--------------产权 10、当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有影响时的情况--------------“看不见的手” 11、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市场失灵 12、对现行计划的增量调整--------------外部性 13、研究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市场势力 14、得到某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垄断 15、一个人或一群人不适当的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生产率 16、某种引起人行动的东西--------------通货膨胀 17、一个人拥有并使用稀缺资源的能力--------------经济周期 18、为了达到目标而尽可能系统性的做到最好二、判断正误--------------1、当政府用税收和福利再分配收入时,经济变得更有效率。

-------------2、当经济学家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时,他们是指所有经济决策都涉及权衡取舍。

曼昆《经济学原理》答案解析(DOC)

曼昆《经济学原理》答案解析(DOC)

第一篇导言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复习题1.列举三个你在生活中面临的重要权衡取舍的例子。

答:①大学毕业后,面临着是否继续深造的选择,选择继续上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就意味着在今后三年中放弃参加工作、赚工资和积累社会经验的机会;②在学习内容上也面临着很重要的权衡取舍,如果学习《经济学》,就要减少学习英语或其他专业课的时间;③对于不多的生活费的分配同样面临权衡取舍,要多买书,就要减少在吃饭、买衣服等其他方面的开支。

2.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什么?答: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在看电影的时间里做其他事情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例如:看书、打零工。

8.为什么生产率是重要的?答:因为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而对这种能力的最重要的衡量度就是生产率。

生产率越高,一国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就越多。

9.什么是通货膨胀,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答:通货膨胀是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而造成的货币贬值,由此产生经济生活中价格总水平上升。

货币量增长引起了通货膨胀。

10.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如何相关?答: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着权衡取舍,这是由于某些价格调整缓慢造成的。

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人们可用于支出的货币数量减少了,但是商品价格在短期内是粘性的,仍居高不下,于是社会消费的商品和劳务量减少,消费量减少又引起企业解雇工人。

在短期内,对通货膨胀的抑制增加了失业量。

问题与应用3.你正计划用星期六去从事业余工作,但一个朋友请你去滑雪。

去滑雪的真实成本是什么?现在假设你已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这种情况下去滑雪的成本是什么?并解释之。

答:去滑雪的真实成本是周六打工所能赚到的工资,我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工作。

如果我本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那么去滑雪的成本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可以获得的知识。

5.你管理的公司在开发一种新产品过程中已经投资500万美元,但开发工作还远远没有完成。

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你的销售人员报告说,竞争性产品的进入使你们新产品的预期销售额减少为300万美元。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34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流动性偏好理论〔theory of liquidity preference〕答:流动性偏好理论是解释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与需求如何决定利率的理论。

流动性偏好是人们为应付日常开支、意外支出和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现金的一种心理偏好。

该理论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M·Keynes〕于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

它根源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交易动机是为了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预防动机是为了应付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

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数量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并且是收入的增函数。

投机性动机是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的动机。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与现实利率呈负相关。

该理论假设中央银行选择了一个固定的货币供给,在此模型中,价格水平P也是固定的,所以实际货币余额供给固定。

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取决于利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当利率很高时,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人们只会持有较少的货币。

反之,当利率很低时,因为机会成本较低,人们会持有较多的货币。

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利率会调整到使实际货币余额供给与需求相等的水平。

2.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答: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经济学基础(曼昆)课后习题答案

经济学基础(曼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为每个关键术语选择一个定义关键术语定义--------------稀缺性1、在社会成员中平等地分配利益的特征--------------经济学2、市场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的状况--------------效率3、有限的资源和无限的欲望--------------平等4、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理性5、市场上只有一个买者的情况--------------机会成本6、利己的市场参与者可以不知不觉的使整体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原理--------------边际变动7、社会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激励8、社会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市场经济9、经济活动的波动--------------产权10、当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有影响时的情况--------------“看不见的手”11、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市场失灵12、对现行计划的增量调整--------------外部性13、研究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市场势力14、得到某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垄断15、一个人或一群人不适当的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生产率16、某种引起人行动的东西--------------通货膨胀17、一个人拥有并使用稀缺资源的能力--------------经济周期18、为了达到目标而尽可能系统性的做到最好二、判断正误--------------1、当政府用税收和福利再分配收入时,经济变得更有效率。

-------------2、当经济学家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时,他们是指所有经济决策都涉及权衡取舍。

-------------3、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概念描述了公司经营如何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伸到消费者的钱包中。

曼昆经济学原理16

曼昆经济学原理16
u Oligopoly
u Only a few sellers, each offering a similar or identical product to the others.
u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u Many firms selling products that are similar but not identical.
ä Few sellers offering similar or identical products
ä Interdependent firms ä Best off cooperating and acting like a
monopolist by producing a small quantity of output and charging a price above marginal cost
Oligopoly 寡头
Chapter 16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 Inc.
BETWEEN MONOPOLY AND PERFECT COMPETITION
在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
Imperfect competition refers to those market structures that fall between perfect competition and pure monopoly. 不完全竞争——介于完全竞争和纯垄断 之间的市场结构。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 Inc.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第12章 税制的设计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第16章 垄断竞争第17章 寡 头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第19章 收入与歧视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第12章 税制的设计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第16章 垄断竞争第17章 寡 头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第19章 收入与歧视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曼昆经济学原理答案全解2

曼昆经济学原理答案全解2

第六篇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十五章一国收入的衡量复习题1.解释为什么一个经济的收入必定等于其支出?答: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因为每一次交易都有两方:买者和卖者。

一个买者的1美元支出是另一个卖者的1美元收入。

因此,交易对经济的收入和支出作出了相同的贡献。

由于GDP既衡量总收入又衡量总支出,因而无论作为总收入来衡量还是作为总支出来衡量,GDP都相等。

2.生产一辆经济型轿车或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哪一个对GDP的贡献更大?为什么?答: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的贡献大。

因为GDP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由于市场价格衡量人们愿意为各种不同物品支付的量,所以市场价格反映了这些物品的市场价值。

由于一辆豪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所以一辆豪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因而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的贡献更大。

3.农民以2美元的价格把小麦卖给面包师。

面包师用小麦制成面包,面包以3美元的价格出售。

这些交易对GDP的贡献是多少呢?答:对GDP的贡献是3美元。

GDP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因为中间物品的价值已经包括在最终物品的价格中了。

4.许多年以前佩吉为了收集唱片而花了500美元。

今天她在旧货销售时把她收集的物品卖了100美元。

这种销售如何影响现期GDP?答:现期GDP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

因而这种销售不影响现期GDP。

5.列出GDP的四个组成部分。

各举一个例子。

答:GDP等于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消费是家庭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汤姆一家人在麦当劳吃午餐。

投资是资本设备、存货、新住房和建筑物的购买,如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一个汽车厂。

政府购买包括地方政府、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海军购买了一艘潜艇。

净出口等于外国人购买国内生产的物品(出口)减国内购买的外国物品(进口)。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第12章 税制的设计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第16章 垄断竞争第17章 寡 头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第19章 收入与歧视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经济学原理(曼昆)习题答案

经济学原理(曼昆)习题答案

1
A.一个家庭决定是否买一辆新车。 答:如果买新车就要减少家庭其他方面的开支,如:外出旅行,购置新家具;如果不买新车就享受不到驾驶 新车外出的方便和舒适。 B.国会议员决定对国家公园支出多少。 答:对国家公园的支出数额大,国家公园的条件可以得到改善,环境会得到更好的保护。但同时,政府可用 于交通、邮电等其他公共事业的支出就会减少。 C.一个公司总裁决定是否新开一家工厂。 答:开一家新厂可以扩大企业规模,生产更多的产品。但可能用于企业研发的资金就少了。这样,企业开发 新产品、利用新技术的进度可能会减慢。 D.一个教授决定用多少时间备课。 答:教授如果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自己搞研究,可能会出更多的成果,但备课时间的减少会影响给学生授课的 质量。 E.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学生决定是否去读研究生。 答:毕业后参加工作,可即刻获取工资收入;但继续读研究生,却能接受更多的知识和未来更高的收益。 2.你正想决定是否去度假。度假的大部分成本(机票、旅馆、放弃的工资)都用美元来衡量,但度假的收益 是心理的。你将如何比较收益与成本呢? 答:这种心理上的收益可以用是否达到既定目标来衡量。对于这个行动前就会作出的既定目标,我们一定有 一个为实现目标而愿意承担的成本范围。在这个可以承受的成本范围内,度假如果满足了既定目标,如:放松身 心、恢复体力等等,那么,就可以说这次度假的收益至少不小于它的成本。 3.你正计划用星期六去从事业余工作,但一个朋友请你去滑雪。去滑雪的真实成本是什么?现在假设你已 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这种情况下去滑雪的成本是什么?请解释之。 答:去滑雪的真实成本是周六打工所能赚到的工资,我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工作。如果我本计划这天在图 书馆学习,那么去滑雪的成本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可以获得的知识。 4.你在篮球比赛的赌注中赢了 100 美元。你可以选择现在花掉它或者在利率为 5%的银行账户中存一年。 现在花掉 100 美元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呢? 答:现在花掉 100 美元的机会成本是在一年后得到 105 美元的银行支付(利息+本金)。 5.你管理的公司在开发一种新产品过程中已经投资 500 万美元,但开发工作还远远没有完成。在最近的一 次会议上,你的销售人员报告说,竞争性产品的进入使你们新产品的预期销售额减少为 300 万美元。如果完成 这项开发还要花费 100 万美元,你还应该继续进行这项开发吗?为了完成这项开发,你的最高花费应该是多少? 答:还应该继续这项开发。因为现在它的边际收益是 300 万美元,而边际成本是 100 万美元。为了完成这项 开发我最多能再花 300 万美元。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有利可图。 6.魔力饮料公司的三位经理正在讨论是否要扩大产量。每位经理提出了做出这个决策的一种方法: 哈利:我们应该考查一下我们公司的生产率——每个工人生产的加仑数——将上升还是下降。 罗恩:我们应该考查一下我们的平均成本——每个工人的成本——将上升还是下降。 赫敏:我们应该考查一下多卖一加仑饮料的额外收益,大于还是小于额外的成本。 你认为谁对?为什么? 答:我认为赫敏提出的决策方法正确。因为只有多卖一加仑饮料的额外收益大于它的额外成本时,多卖一加 仑饮料才是有利可图的。理性人应该考虑边际量。 7.社会保障制度为 65 岁以上的人提供收入。如果一个社会保障的领取者决定去工作并赚一些钱,他(或她) 所领到的社会保障津贴通常会减少。 A.提供社会保障如何影响人们在工作时的储蓄激励? 答:社会保障的提供使人们退休以后仍可以获得收入,以保证生活。因此,人们不用为不能工作时的生活费 而发愁,人们在工作时期的储蓄就会减少。 B.收入提高时津贴减少的政策如何影响 65 岁以上的人的工作激励? 答:这会使 65 岁以上的人在工作中不再积极进取。因为努力工作获得高收入反而会使得到的津贴减少,所 以对 65 岁以上的人的努力工作的激励减少了。 8.最近改革政府反贫困计划的法案对许多福利领取者做了只能领取两年津贴的限制。 A.这些变动如何影响对工作的激励? 答: 这项反贫困计划法案的改革会激励那些只能领取两年津贴的福利领取者努力寻找工作,如果在两年内不 能使自己获得工作,两年之后,这些福利领取者就没有收入了。

曼昆经济学原理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答案

第七篇高深(de)论题第二十一章消费者选择理论复习题1.某消费者收人为3 000美元.红酒1杯3美元,奶酪1磅6美元.画出该消费者(de)预算约束线.这条预算约束线(de)斜率是多少答:因为预算约束线(de)斜率等于两种物品(de)相对价格,因此这条预算约束线(de)斜率为1/2.图21-1 某消费者(de)预算约束线2.画出消费者对红酒和奶酪(de)无差异曲线.描述并解释这些无差异曲线(de)四个特征.答:由于无差异曲线代表消费者偏好,所以它们有某些反映这些偏好(de)特征.下面我们描述大多数无差异曲线(de)四个特征:特征1:消费者对较高无差异曲线(de)偏好大于较低无差异曲线.特征2: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特征3:无差异曲线不相交.特征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图21-2 某消费者(de)无差异曲线3.选出红酒与奶酪(de)无差异曲线上(de)一点,并说明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告诉我们什么答:边际替代率是消费者愿意用一种物品替代另一种物品(de)比率,即无差异曲线(de)斜率.在上图中,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一点(de)斜率等于消费者愿意用红酒替代奶酪(de)比率.由于无差异曲线不是一条直线,所以在一条既定(de)无差异曲线上,所有各点(de)边际替代率都不相同.特别是,由于人们更愿意放弃他们丰富(de)物品,并更不愿意放弃他们不多(de)物品,所以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在图21—3中,在A点时,由于消费者有大量(de)红酒而只有少量(de)奶酪,所以他愿意用3杯红酒来换取一磅奶酪,所以A点(de)边际替代率等于3.图21-3 凸向原点(de)无差异曲线4.说明消费者(de)预算约束线和红酒与奶酪(de)无差异曲线.说明最优消费选择.如果1杯红酒(de)价格是3美元,而1磅奶酪(de)价格是6美元,在这种最优时边际替代率是多少答:在最优消费选择时,无差异曲线(de)斜率等于预算约束线(de)斜率,也就是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de)那一点.本题中无差异曲线(de)斜率是奶酪和红酒之间(de)替代率,而预算约束线(de)斜率是奶酪和红酒(de)相对价格,因此,消费者在作出自己(de)消费选择时把红酒和奶酪(de)相对价格作为既定(de),然后选择使他(de)边际替代率等于红酒和奶酪相对价格(de)那一点.因此当红酒价格为3美元,奶酪价格为6美元时,最优边际替代率是2.5.消费红酒和奶酪(de)人得到提升,因此,收入从3 000美元增加到 4 000美元.说明如果红酒和奶酪是正常物品,会发生什么变动.再说明如果奶酪是低档物品,会发生什么变动.答:当消费者收入从3 000美元增加到4 000美元后,预算约束线向外平行移动,由于红酒和奶酪都是正常物品,因而消费者对它们两者(de)需求量都会随着收入(de)增加而增加.如果奶酪是低档物品,收入增加后,消费者对奶酪(de)需求量会减少.6.奶酪(de)价格由1磅6美元上升为10美元,而红酒仍然是3美元1杯.对一个收入为3 000美元不变(de)消费者来说,红酒和奶酪(de)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动把这种变动分为收入和替代效应.答:由于1磅奶酪(de)价格由6美元上升到10美元后,红酒(de)价格依然是3美元1杯,奶酪和红酒(de)相对价格由原来(de)2变为3(1/3).奶酪价格上升使得消费者(de)购买力下降,所以原来(de)预算约束线向内移动,新预算约束线变得更为平坦.奶酪(de)价格上升对消费者(de)影响可以分解为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首先考虑收入效应:当奶酪价格上升时,消费者(de)购买力下降了,因此消费者会减少对奶酪和红酒(de)购买量.现在考虑替代效应,当奶酪(de)价格上升时,消费者放弃一磅奶酪可以得到更多(de)红酒,因为现在奶酪比红酒更贵了,所以消费者会少买奶酪多买红酒.7.奶酪价格上升有可能使消费者购买更多奶酪吗并解释之.答:一般而言,当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人们对它(de)购买量会减少.但是当奶酪是一种非常强(de)低档物品(也称吉芬物品)时,奶酪价格上升有可能使消费者购买更多(de)奶酪.当奶酪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变穷了.收入效应使消费者想少买红酒和多买奶酪.同时,由于奶酪相对于红酒变得更为昂贵,替代效应使消费者想购买更多(de)红酒和更少(de)奶酪.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收入效应如此之大,以致超过了替代效应,结果消费者对奶酪价格上升(de)反应是购买更多奶酪.8.假设一个只购买红酒和奶酪(de)人得到了1 000美元食品券以补助他1 000美元(de)收入.食品券不能用于买红酒.在收人为2 000美元时,消费者(de)状况会变好吗用文字与图形解释之.(a)约束不受限制 (b)约束受限制图21-4 1000美元食品券答:如果这个人习惯于把收入中(de)大部分用于购买奶酪,那么1 000美元食品券带来(de)约束就不是限制性(de),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de)状况会变好.如果这个人喜欢(de)奶酪支出只占收入中(de)一小部分,而红酒占得更多,那么1 000美元(de)食品券就给他带来约束性限制,因为奶酪消费占到了收入(de)一半.他(de)最优配置在折点,因此在收人为1 000美元时,1 000美元食品券迫使他消费更多(de)奶酪和更少(de)红酒,因此1 000美元(de)食品券没有使这个消费者(de)状况变好.问题与应用1.杰尼弗把他(de)收入用于咖啡和牛角面包上(这两种物品都是正常物品).巴西早来(de)寒流使美国咖啡价格大幅度上升.A.说明寒流对杰尼弗预算约束线(de)影响.答:寒流使美国咖啡(de)价格大幅度上升,因为较高(de)咖啡价格缩小了杰尼弗(de)购买机会,因此杰尼弗(de)预算约束线向内移动.图21-5 价格变动B.说明假定牛角面包(de)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寒流对杰尼弗最优消费组合(de)影响.答:咖啡价格上升对杰尼弗(de)影响可以分解为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现在考虑收入效应,当咖啡价格上升后,杰尼弗(de)收入购买力下降了,因为状况变坏,杰尼弗将减少对这两种物品(de)购买,所以收入效应使杰尼弗减少了咖啡和牛角面包(de)购买量.现在考虑替代效应,当咖啡价格上升后,牛角面包(de)消费相对于咖啡(de)消费变得便宜了,这种替代效应会使杰尼弗选择更多(de)牛角面包.假定牛角面包(de)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寒流对杰尼弗最优消费组合(de)影响是杰尼弗会比以前消费更多(de)牛角面包,更少(de)咖啡.C.说明假定牛角面包(de)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寒流对杰尼弗最优消费组合(de)影响.答:假定牛角面包(de)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寒流对杰尼弗最优消费组合(de)影响是同时减少咖啡和牛角面包(de)购买量.2.比较下列两对物品:①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①滑雪板和滑雪板上(de)皮鞋固定装置在哪一种情况下你预期五差异曲线完全是一条直线,而在哪一种情况下你预期无差异曲线是非常凸向原点(de)在哪一种情况下,消费者对两种物品相对价格(de)变动反应更大答:当两种物品是完全替代品时,无差异曲线完全是一条直线.因为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是完全替代品,所以它们(de)无差异曲线完全是一条直线.当两种物品是完全互补品时,无差异曲线是非常凸向原点(de),因为滑雪板和滑雪板上(de)皮鞋固定装置是完全互补品,所以两者(de)无差异曲线是非常凸向原点(de).当两种物品是完全替代品时,消费者对它们相对价格(de)变动反应更大,所以消费者对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相对价格(de)变动反应更大.3.马罗只消费奶酪和饼干.A.对马罗来说奶酪和饼干都是低档物品吗并解释之.答:对马罗来说,奶酪和饼干都不是低档物品,因为即使马罗(de)收入增加后,马罗也不会减少对它们(de)消费量,因为马罗只消费奶酪和饼干. B.假设对马罗来说奶酪是正常物品,而饼干是低档物品.如果奶酪(de)价格下降,马罗饼干(de)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动他(de)奶酪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动并解释之.答:奶酪(de)价格下降使马罗(de)状况变好,因为奶酪是正常物品,而饼干是低档物品,所以马罗会要把他购买力(de)提高用于增加奶酪(de)购买,减少饼干(de)购买.4.吉姆只买牛奶和点心.A.在2001年,吉姆赚了100美元,牛奶为每夸脱2美元,点心为每打4美元.画出吉姆(de)预算约束线.答:见图21-6图21-6 吉姆(de)预算约束线B.现在假设2002年所有价格都上升了10%,而吉姆(de)薪水也增加了10%.画出吉姆(de)新预算约束线.与2001年(de)最优组合相比,2002年牛奶和点心(de)最优组合会如何答:与2001年(de)最优组合相比,2002年牛奶和点心(de)最优组合不变,因为点心和牛奶(de)相对价格未变.图21-7 吉姆新(de)预算约束线5.考虑你关于工作多少小时(de)决策.A.画出假设你(de)收入不交税时(de)预算约束线.在同一个图上,画出假设纳15%税时(de)预算约束线.答:图21-8 我(de)预算约束线B.说明税收如何引起工作时数增加,减少或不变.并解释之.答:征税(de)效果等同于工资下降,因为工人(de)可支配收入减少了.首先考虑替代效应,当征税时,我(de)工资减少了,相对于工作而言,闲暇变得便宜了,这就会鼓励我用闲暇替代工作,换言之,替代效应会使我由于更低(de)工资而减少工作时数.现在考虑收入效应,当税收增加时,我(de)可支配收入下降,我会移动更低(de)无差异曲线上.现在我(de)状况比以前变坏了.只要工作和闲暇都是正常物品,我就倾向于增加工作时数,减少闲暇.收入效应会使我由于更低(de)工资而增加工作时数.经济理论对于征税会导致我增加还是减少工作时数没有给明确(de)答复,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我会增加工作时数,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我会减少工作时数,如果两者效应相等,我(de)工作时数会不变.6.莎拉每周有100个小时不睡觉.用一个图说明如果她每小时赚6美元、8美元和10美元时(de)预算约束线.再画出工资在每小时6~8美元之间时使莎拉(de)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de)无差异曲线,以及当工资在每小时8—10美元之间使莎拉(de)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倾斜(de)无差异曲线.图21-9 莎拉(de)预算约束线答:(a)工资增加,劳动供给增加(b)工资增加,劳动供给减少图21-10 莎拉(de)无差异曲线7.画出某人决定工作多少(de)无差异曲线.假设工资增加了,这个人(de)消费会减少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并讨论之.(提示:考虑收入和替代效应.)答:首先考虑替代效应:当这个人(de)工资增加时,相对于工作而言,闲暇变得更昂贵了,而这就鼓励他用工作替代闲暇.换言之,替代效应使这个人由于更高(de)工资而增加工作时数.在图21—11(a)中,当工资增加时,消费增加,闲暇减少了.现在考虑收入效应:当工资增加时,这个人会移动到更高(de)无差异曲线.现在他(de)状况比以前变好了.由于消费和闲暇都是正常物品,他就倾向于用这种福利增加来享受更高(de)消费和更多(de)闲暇.在图21—11(b)中,当工资增加时,消费和闲暇都增加了.(a)替代效应 (b)收入效应图21-11 工资增加后(de)工作—闲暇决策8.假设你有一份工资3万美元(de)工作,而且把一部分收入存人年利率5%(de)储蓄账户.用一个有预算约束线和无差异曲线(de)图说明在下列每一种情况下你(de)消费如何变动.为了使事情简单,假设你不为收入纳税.A.你(de)薪水增加到4万美元.答:图21-12 消费—储蓄决策假设薪水增加到4万美元,我(de)购买力提高了,因此预算约束线向外平行移动,同时我也移动到更高(de)无差异曲线上,由于消费是正常物品,所以我对收入增加(de)反应是购买更多(de)消费品.B.你银行账户(de)利率上升到8%.答:(a)替代效应 (b)收入效应图21-13 利率提高后(de)消费储蓄决策当银行账户(de)利率上升到8%时,预算约束线向外移动,并且变得更陡峭了.考虑储蓄利率上升对我消费(de)影响要分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种情况考虑.首先考虑收入效应,储蓄利率上升增加了我(de)购买力,因而我可以享受更多(de)消费,所以收入效应使我增加消费.现在考虑替代效应.在更高(de)利率条件下,我放弃一单位消费可以得到更多(de)储蓄回报,所以替代效应会使我减少消费.9.正如正文中所讨论(de),我们可以把人(de)一生分为两个假设(de)时期:“年轻”和“年老”.假设人只在年轻时赚钱,并把部分收入储蓄起来以便老年时消费.如果储蓄利率下降了,你能说出你年轻时(de)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动吗你能说出你年老时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动吗并解释之.答:按题目(de)意思,人一生(de)收入分为年轻时(de)消费和储蓄,储蓄是年轻时(de)收入减去年轻时(de)消费量.当年老时,人们将消费他们所储蓄(de)钱,包括储蓄所赚到(de)利息.如果储蓄利率下降了,我年轻时(de)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动要考虑低利率(de)收入与替代效应.先来考虑替代效应.当利率降低时,相对于年轻时(de)消费而言,年老时消费(de)成本高了.因此,替代效应会使我年老时消费更少,而年轻时消费更多.现在来考虑收入效应,当利率下降时,我会移动更低(de)无差异曲线上,因为现在(de)状况比过去变坏了.由于两个时期(de)消费都是正常物品,我就倾向于在两个时期都减少消费.因此,收入效应会使我年轻时和年老时(de)消费都减少.当然,最后(de)结果既取决于收入效应又取决于替代效应.如果低利率(de)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我会增加年轻时(de)消费,年老时(de)消费会减少,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我会减少年轻时(de)消费,年老时(de)消费也会减少.10.假设你所在(de)州每年给每个镇500万美元援助.使用这些货币(de)方法现在没有限制,但州长建议各镇把这500万美元完全用于教育.你可以用预算约束线和无差异曲线图说明这个建议对你们镇教育支出(de)影响.两种物品是教育与非教育支出.A.假设你们镇除了州政府(de)援助外,惟一(de)收入来源是每年1 000万美元(de)财产税,画出现行政策下你们镇(de)预算约束线.在同一个图上,画出在州长建议之下(de)预算约束线.答:图21-14 预算约束受限制(de)预算约束线B.在州长建议之下,你们镇用于教育(de)支出会比现行政策下多吗并解释之.答:在州长建议之下,我们镇用于教育(de)支出会比现行政策下多.因为州长(de)建议使我们镇(de)预算受到了约束,我们镇用于教育(de)支出至少是 500万美元,而在这之前,我们镇绝不可能把镇政府收入(1 000万美元)(de)一半用于教育.C.现在比较有相同收入和相同州政府援助(de)两个镇一少年村和老年村.少年村有大量学龄人口,而老人村有大量老人.在哪个镇上州长(de)建议最能增加教育支出呢并解释之.答:在少年村,州长(de)建议最能增加教育支出.因为少年村需要(de)教育支出更多,而非教育支出更少,在这种情况下,州长(de)建议不会给少年村带来约束性限制.老年村(de)情况就完全不同,因为老年村需要(de)非教育支出更多,教育支出更少,在这种情况下,州长(de)建议不会使老年村增加多少教育支出.11.(这个题有挑战性.)福利制度给一些需要帮助(de)家庭提供了收入.典型(de)情况是,给没有收入(de)家庭提供了收入.典型(de)情况是,给没有收入(de)家庭(de)支付最大;然后,当家庭开始有收入时,福利支付逐渐减少,最后就没有了.我们考虑这个计划对一个家庭劳动供给可能(de)影响.A.画出假设福利计划不存在时一个家庭(de)预算约束线.在同一个图上画出反映福利制度存在(de)预算约束线.答:图21-15 福利制度存在(de)预算约束线B.给你(de)图加上无差异曲线,说明福利制度会如何减少该家庭(de)工作时数.根据收入和替代效应进行解释.答:(a)替代效应 (b)收入效应图21-16 福利制度存在(de)劳动供给决策当福利制度增加了家庭(de)收入时,使得家庭(de)预算约束线平行外移,并且移到更高(de)无差异曲线上.福利制度对家庭工作时数(de)影响要分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进行分析.首先考虑收入效应:当家庭收入增加后,家庭(de)状况比以前变好了,只要消费和闲暇是正常物品,家庭倾向于用这种福利来享受更高(de)消费和更大(de)闲暇.换言之,收入效应使家庭(de)工作时数减少.现在考虑替代效应,由于福利制度(de)支付随家庭收入(de)增加而减少,相对于消费而言,闲暇变得更昂贵了,而这就鼓励家庭用消费替代闲暇,换言之,替代效应使家庭增加工作时数.C. 用你(B)中(de)图说明福利制度对该家庭福利(de)影响.答:福利制度增加了贫困家庭(de)购买力,改善了他们(de)生活水平,使得他们能够享受更高(de)消费水平和更多(de)闲暇.但由于福利支付随着贫困家庭收入增加而逐步减少,这种实际税负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贫困家庭(de)工作努力.12.(这个题有挑战性.)假设一个人开始时收入为1万美元,不用纳税,而超过1万美元时任何一种收入要交纳15%(de)税.(这是现实中美国所得税(de)一种简单化表述.)现在假设国会考虑用两种方法来减少税收负担:降低税率并提高不纳税收入(de)量.A.如果她(de)收入从3万美元开始,降低税率对她(de)劳动供给有什么影响根据收入与替代效应用文字进行解释.你不必用图形.答:降低税率等同于增加她(de)工资.当税率降低时,相对于工作而言,闲暇变得更昂贵了,而这就鼓励她用工作替代闲暇.换句话说,替代效应使她由于更高(de)工资而更勤奋地工作,因此替代效应使她增加了劳动供给.现在考虑收入效应,当税率降低时,她(de)工资增加了,现在她(de)状况比以前变好了.因为闲暇是正常物品,她就倾向于用这种福利增加来享受更多(de)闲暇.换句话说,收入效应倾向于使她减少劳动供给.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她就增加劳动供给,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她就减少劳动供给.B.提高不纳税(de)收入量对个人(de)劳动供给有什么影响还是根据收入与替代效应文字进行解释.答:提高不纳税(de)收入量相当于增加了个人(de)工资.当一个人工资提高后,他对此(de)反应是增加劳动供给还是减少劳动供给要分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考虑.首先来考虑收入效应,当一个人(de)工资增加后,他(de)预算约束线外移,并且移动到更高(de)无差异曲线上.现在他(de)状况比以前变好了.由于消费和闲暇都是正常物品,他就倾向于用这种福利增加来享受更高(de)消费和更多(de)闲暇.因此收入效应使他减少劳动供给.现在来考虑替代效应.当一个人(de)工资增加后,相对于工作而言,闲暇变得更昂贵了,而这就鼓励他用工作替代闲暇.换言之,替代效应使他由于更高(de)工资而增加劳动供给.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他会减少劳动供给,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他会增加劳动供给.13.(这个题具有挑战性.)考虑一个人要决定消费多少以及为退休储蓄多少.这个人有特殊偏好:她一生(de)效用取决于她一生中两个时期内最低(de)消费水平.这就是:效用二最小量(年轻时消费,年老时消费)A.画出这个人(de)无差异曲线.(提示:回忆一下表示带来两个时期相同效用水平消费组合(de)无差异曲线.)答:图21-17 无差异曲线B.画出预算约束线与最优点.答:图21-8 预算约束线C.当利率上升时,这个人储蓄更多还是更少用收入和替代效应解释你(de)答案.答:(a)替代效应(b)收入效应图21-19 利率上升后(de)消费和储蓄决策首先来考虑替代效应.当利率上升时,相对于年轻时(de)消费而言,年老时消费(de)成本低了.因此,替代效应使她年老时消费更多,而年轻时消费更少,因此替代效应使她储蓄更多.现在考虑收入效应.当利率上升时,她移动到更高(de)无差曲线.她现在(de)状况比过去变好了.只要两个时期(de)消费都是正常物品,她就倾向于用这种福利增加在两个时期享受更多消费.因此,收入效应使她储蓄更少.第八篇宏观经济学(de)数据第二十二章一国收入(de)衡量复习题1.解释为什么一个经济(de)收入必定等于其支出答: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因为每一次交易都有两方:买者和卖者.一个买者(de)1美元支出是另一个卖者(de)1美元收入.因此,交易对经济(de)收入和支出作出了相同(de)贡献.由于GDP既衡量总收入又衡量总支出,因而无论作为总收入来衡量还是作为总支出来衡量,GDP都相等.2.生产一辆经济型轿车或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哪一个对GDP(de)贡献更大为什么答: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de)贡献大.因为GDP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de)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de)市场价值.由于市场价格衡量人们愿意为各种不同物品支付(de)量,所以市场价格反映了这些物品(de)市场价值.由于一辆豪华型轿车(de)市场价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de)市场价格,所以一辆豪华型轿车(de)市场价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de)市场价值,因而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de)贡献更大.3.农民以2美元(de)价格把小麦卖给面包师.面包师用小麦制成面包,面包以3美元(de)价格出售.这些交易对GDP(de)贡献是多少呢答:对GDP(de)贡献是3美元.GDP只包括最终物品(de)价值,因为中间物品(de)价值已经包括在最终物品(de)价格中了.4.许多年以前佩吉为了收集唱片而花了500美元.今天她在旧货销售时把她收集(de)物品卖了100美元.这种销售如何影响现期GDP 答:现期GDP只包括现期生产(de)物品与劳务,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de)东西(de)交易.因而这种销售不影响现期GDP.5.列出GDP(de)四个组成部分.各举一个例子.答:GDP等于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消费是家庭用于物品与劳务(de)支出,如汤姆一家人在麦当劳吃午餐.投资是资本设备、存货、新住房和建筑物(de)购买,如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一个汽车厂.政府购买包括地方政府、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de)支出,如海军购买了一艘潜艇.净出口等于外国人购买国内生产(de)物品(出口)减国内购买(de)外国物品 (进口).国内企业卖给另一个国家(de)买者,如波音公司卖给中国航空公司飞机,增加了净出口.6.为什么经济学家在判断经济福利时用实际GDP,而不用名义GDP 答:经济学家计算GDP(de)目(de)就是要衡量整个经济运行状况如何.由于实际GDP衡量经济中物品与劳务(de)生产,所以,它反映了经济满足人们需要与欲望(de)能力.这样,实际GDP是比名义GDP衡量经济福利更好(de)指标.。

曼昆《经济学原理》答案(DOC)

曼昆《经济学原理》答案(DOC)

第一篇导言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复习题1.列举三个你在生活中面临的重要权衡取舍的例子。

答:①大学毕业后,面临着是否继续深造的选择,选择继续上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就意味着在今后三年中放弃参加工作、赚工资和积累社会经验的机会;②在学习内容上也面临着很重要的权衡取舍,如果学习《经济学》,就要减少学习英语或其他专业课的时间;③对于不多的生活费的分配同样面临权衡取舍,要多买书,就要减少在吃饭、买衣服等其他方面的开支。

2.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什么?答: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在看电影的时间里做其他事情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例如:看书、打零工。

8.为什么生产率是重要的?答:因为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而对这种能力的最重要的衡量度就是生产率。

生产率越高,一国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就越多。

9.什么是通货膨胀,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答:通货膨胀是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而造成的货币贬值,由此产生经济生活中价格总水平上升。

货币量增长引起了通货膨胀。

10.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如何相关?答: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着权衡取舍,这是由于某些价格调整缓慢造成的。

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人们可用于支出的货币数量减少了,但是商品价格在短期内是粘性的,仍居高不下,于是社会消费的商品和劳务量减少,消费量减少又引起企业解雇工人。

在短期内,对通货膨胀的抑制增加了失业量。

问题与应用3.你正计划用星期六去从事业余工作,但一个朋友请你去滑雪。

去滑雪的真实成本是什么?现在假设你已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这种情况下去滑雪的成本是什么?并解释之。

答:去滑雪的真实成本是周六打工所能赚到的工资,我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工作。

如果我本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那么去滑雪的成本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可以获得的知识。

5.你管理的公司在开发一种新产品过程中已经投资500万美元,但开发工作还远远没有完成。

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你的销售人员报告说,竞争性产品的进入使你们新产品的预期销售额减少为300万美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寡头复习题1.如果一个卖者集团可以形成一个卡特尔,它们想确定的产量和价格是什么?答:如果一个卖者集团可以形成一个卡特尔,它们想确定的产量和价格是对整个卡特尔来说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与价格。

2.比较寡头与垄断的产量与价格。

答:如果寡头们可以联合起来统一行动的话,寡头与垄断的产量和价格相等。

当寡头企业个别选择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时,它们的产量大于垄断的产量水平,小于竞争的产量水平。

寡头价格小于垄断价格,大于竞争价格。

3.比较寡头与竞争市场的产量与价格。

答:寡头价格高于竞争价格。

寡头产量低于竞争产量。

4.一个寡头市场上的企业数量如何影响市场结果?答:随着寡头市场上卖者数量增加,寡头市场就越来越像竞争市场,价格接近于边际成本,生产量接近于有效率的水平。

5.什么是囚犯两难处境?它与寡头有什么关系?答:囚犯两难处境是指两个被捕获的囚犯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

囚犯两难处境的故事包含着一个一般性的结论,这个结论适用于任何一个力图维持其成员合作的集团。

同一市场上的寡头在力图达到垄断结果时的博弈类似于两个处于两难处境的囚犯的博弈。

6.举出寡头之外的两个例子,说明囚犯的两难处境如何有助于解释行为?答:例一,共有资源的使用。

设想两个渔民——杰瑞和麦克,他们共同拥有一个湖泊,湖泊中价值2万美元的鱼类资源归他们共有。

造一条渔船要花1 000美元。

两人各有一条渔船,每人将得到一半的鱼类资源,可以赚9 000美元(1万美元收益减1 000美元成本),两人都可以造第二条渔船。

如果某个人在三条渔船中拥有两条,他就得到三分之二的鱼类资源,这将带来11 333美元的利润。

但如果两人都造第二条船,又是平分鱼类资源,而且两人的利润都下降,是8 000美元。

表16-1表示杰瑞和麦克的博弈。

表16-1 共有资源博弈例二,广告博弈。

考虑两家化妆品公司——甲和乙,面临决策。

如果两家都不向用户赠送免费试用的化妆品,它们平分市场。

如果两家都向用户赠送免费试用的化妆品,他们仍平分市场,但利润少了,因为要承担送赠品的成本。

但如果一家公司送赠品而另一家不送,送赠品的一家就把另一家公司的顾客吸引走了。

表16—2是这两家公司的博弈。

表16—2 化妆品公司的博弈利己行为使这两家公司得到不良后果。

7.反托拉斯法禁止哪一种行为?答:反托拉斯法禁止寡头之间相互勾结,从事减少市场竞争的行为。

8.什么是转售价格控制,为什么它是有争论的?答:转售价格控制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如果长虹公司以500元/台的价格把电视机批发给零售店,同时要求零售店以600元/台的价格售给顾客,就可以认为长虹公司进行转售价格控制。

转售价格控制存在争议,是因为这种看起来减少竞争的经营做法实际上可能有其合理目的。

问题与应用1.《纽约时报》(1993年11月30日)报道:欧佩克上周不能就减少生产达成协议使石油市场陷入混乱……并导致了国内原油价格下降到自1990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A.为什么欧佩克成员国力图对减产达成协议?答:欧佩克成员都是国际石油市场的寡头。

如果它们能在减产问题上达成有效协议,世界石油供应量将大幅下降,世界原油价格将大幅上涨,使整个欧佩克组织的利润达到最大。

B.你认为为什么欧佩克不能就减产达成一致?为什么由此石油市场陷入了“混乱”?答:因为欧佩克成员国之间存在着类似于囚犯两难处境的博弈,每个成员国的利己行为使他们无法维持这种符合他们共同利益的合作。

石油市场陷入了“混乱”是指欧佩克成员国之间不能就减产达成协议,各个成员国主要是自主决定石油产量,世界石油市场相当富有竞争性。

产油国之间产生了价格竞争的“混乱”。

C.该报提到欧佩克认为“该组织以外的产油国,如挪威和英国,也应该和我们共同行动并减产”。

“和我们共同行动”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欧佩克与挪威和英国有一种合意的关系吗?答:“和我们共同行动”是希望欧佩克和英国、挪威有一种合意的关系。

这种合意的关系是指:希望英国和挪威加入到石油减产的行列中来,以使世界油价进一步上涨,给产油国带来更多的利润。

2.世界大部分的钻石供给来自俄罗斯和南非。

假设采集每块钻石的边际成本是1 000美元,而且,钻石的需求如下表所述:价格(美元) 数量8000 50007000 60006000 70005000 80004000 90003000 100002000 110001000 12000A.如果有许多钻石供给者,价格和数量应该是多少?答:如果有许多钻石供给者,钻石的价格应该是1 000美元,数量是12 000。

B.如果只有一个钻石供给者,价格和数量应该是多少?答:如果只有一个钻石供给者,价格应该是7 000美元,数量是6 000。

C.如果俄罗斯和南非形成一个卡特尔,价格和数量应该是多少?如果这两个国家平分市场,南非的产量和利润应该是多少?如果南非产量增加 1 000,而俄罗斯坚持卡特尔协议,南非的利润会有什么变化?答:如果俄罗斯和南非形成一个卡特尔,价格应该是7 000美元,数量是6 000,相当于市场上只有一个钻石供给者。

如果这两个国家平分市场,南非的产量是3 000,利润应该是18 000 000美元。

如果南非增产1 000,而俄罗斯坚持卡特尔协议,此时,市场供给量是7 000,市场价格是6 000美元。

南非的利润变为20 000 000美元。

D.用你对(C)的回答解释为什么卡特尔协议往往是不成功的?答:从问题(C)的答案可以看出,寡头之间总存在着类似于囚犯两难处境的博弈,每个寡头都有自己的优势战略。

出于利己的动机,寡头往往会选择自己的优势战略,从而使卡特尔协议难以维继。

例如上述钻石卡特尔,南非将俄罗斯的决策看作是既定的,如果它单方面增产就会使自己的利润增加。

出于利己,南非有违反卡特尔协议的激励。

俄罗斯也有一样的激励。

3.本章讨论了在它们销售物品的市场上的寡头公司。

许多同样的思想适用于在它们购买投入的市场上的寡头公司。

A.如果作为寡头的卖者力图提高它们销售的物品的价格,作为寡头的买者的目标是什么?答:作为寡头的买者的目的是联合起来,一同压低所要购买的物品的价格。

B.主要联盟棒球队的老板在棒球运动员市场上是寡头。

这些老板考虑运动员薪水时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这种目标难以达到?答:这些老板考虑运动员薪水时的目标是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少付薪水。

这种目的难以达到的主要原因是作为寡头的老板们之间也存在着囚犯两难处境的博弈。

如果一家棒球俱乐部的老板私下违反了限制球员薪水的卡特尔协议,许多好球员就愿意到这家俱乐部来。

同时,该俱乐部原有的球员会更加努力地比赛。

出于利己的动机,棒球联盟老板的卡特尔协议很难维持。

C.棒球运动员在1994年罢工是因为他们不想接受老板实行的薪水上限。

如果这些老板已经对薪水进行了勾结,为什么感到需要薪水上限?答:薪水上限实际上就是老板们进行薪水勾结的公开协议。

这种公开协议有利于防止违反勾结的行为。

4.描述你生活中博弈论可能有用的一些活动。

这些活动之间共同的联系是什么?答:假如我是某公司的管理人,我公司与其他公司签订了某项协议,以使双方能够合作。

如果我单方面违反协议会使我的状态变得更好,而对方的状态变坏。

这时就需要用博弈来分析、决策。

假如我要和同学或同事合作进行某件事,而且两人平分其中的利益,可以用博弈论来决定我应该努力工作还是偷一下懒。

在婚姻中,也存在双方博弈的问题。

这些可以用博弈论来分析决策的活动的共同联系是它们都涉及多方利益,每一方的决策不仅影响自己的利益,也影响其他方的利益。

而且,只有采取合作对整体来说才是最有利的。

但是,在这些活动中各方又都存在着利己的动机。

5.考虑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贸易关系。

假定两国领导人认为不同贸易政策的结果如下:A.美国和墨西哥的优势战略是什么?并解释之。

答:美国和墨西哥的优势战略都是实行高关税。

以美国为例,美国可以想:我实行高关税,如果墨西哥实行低关税,我可以得到300亿美元的收益,高于低关税时的200亿美元;如果墨西哥实行高关税,我可以得到200亿美元的收益而不是100亿美元。

所以无论墨西哥怎么做,我实行高关税都会更好一些。

对于墨西哥来讲,也可以这样考虑。

B.纳什均衡的定义。

贸易政策的纳什均衡是什么?答:纳什均衡是相互作用的经济主体在假定所有其他主体所选战略为既定的情况下,选择自己最优战略的状态。

贸易政策的纳什均衡是美国和墨西哥都实行高关税。

C.199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根据这个协定,美国和墨西哥一致同意降低关税。

根据上表看到的结果能证明这种贸易政策方法正确吗?答:根据上表看到的结果,这种贸易政策方法正确,因为共同的低关税使两国的贸易总剩余最大化。

D.根据你对贸易获益的了解(第三章和第九章讨论的),你认为在这四种可能的结果之下,这些结果实际上反映了一国的福利吗?答:我认为在这四种可能的结果下,这些结果实际上反映了一国的福利。

贸易会使一国的某些人福利增加,另一些人福利减少。

但总体来看,贸易会使一国的总福利增加。

6.假设你和你的同学被指定写一个方案,你和你的同学按这个方案得到一个共同的分数。

你们每个人都想得到一个好成绩,但你还想尽量少干点活。

决策方框与结局如下:假设有娱乐是你的正常状态,但无娱乐像成绩下降两个等级一样令人不愉快。

A.写出把你的成绩和娱乐量结合为每种结果一种结局的决策方框。

答:表16-3 决策方框B.如果你和你的同学都不知道另一个人做了多少工作,可能的结果是什么?这影响到你是否再与这个人工作?解释你的答案。

答:如果我们相互不知道对方做了多少工作,可能的结果是两个人都存在偷懒行为。

我可以这样考虑:我偷懒,假如我的同学努力工作,那么我不仅有娱乐而且又能得到中等成绩;假如我的同学也偷懒,虽然我得了差成绩,但我享受了娱乐,我的状况并没有变得更坏。

这将影响到我以后再与此人合作。

因为我认为在两人的合作中,此人没有尽力工作,有偷懒行为,是不足以信任的。

虽然我自己也有偷懒行为,但我仍会认为对方应该努力工作。

7.本章说明了1971年禁止在电视上做香烟广告,增加了烟草公司的利润。

这种禁止会是一种好的公共政策吗?解释你的答案。

答:这种禁止会是一种好的公共政策。

因为烟草公司之间存在着广告博弈。

在博弈中,做广告是每一家公司的优势战略。

因此,尽管每家公司都不做广告状况会更好,但两家都选择了做广告。

禁止在电视上做香烟广告的法令,用强制措施避免了烟草公司之间的不合作行为,消除了广告支出的浪费。

8.本章的案例研究描述了美洲航空公司和布拉尼夫航空公司总裁的一段谈话。

我们分析这两家公司之间的博弈。

假设每家公司可以对机票收取高价格,也可以收取低价格。

如果一家公司收取100美元,而另一家公司也收取100美元时,它就赚到低利润,如果另一家公司收取200美元,它就赚到高利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